5G
2018~2025年全球行動專網年複合成長高達18.5%
為了特定用途,企業或組織自行付費建置限定區域內之行動網路基礎設施,如LTE、5G等,而該網路也只有特定用戶可以使用。因應網路使用需求的提升,行動專網未來幾年將持續穩定成長,根據產業研究機構資策會MIC的研究指出,該市場在2018年產業規模約113億美元,2025年將成長至372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GAGR)高達18.5%。
5G時代,一般消費者的行動上網能為營運商帶來的營收持續萎縮,因此,電信商將營收成長寄望於企業垂直應用,此趨勢帶來行動專網需求,包括營運商及各專網系統整合業者均爭相搶進。資策會MIC認為,行動專網五大特性包括:網路涵蓋廣、網路延遲低、網路容量大、網路安全高、自主網路控管等。
以各區域市場的發展來觀察,美洲市場規模最大,領先歐洲/非洲與亞太市場。頻譜的應用模式約可分為三種:授權頻譜(Licensed Spectrum)、分享頻譜(Shared Spectrum)、非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授權頻譜是電信營運商將其頻譜授權給企業或第三方使用,也可以為企業或組織建構及營運專用行動網路;分享頻譜是企業或組織可以在擁有或共享的頻譜中營運自有專用行動網路,如美國CBRS、德國3.7~3.8GHz、日本1.9GHz、4.6~4.8GHz、28GHz等;非授權頻段則是企業或組織可以在非授權頻段頻段中運行專用行動網路。
2019年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現全球科技生態系前瞻動能
2019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9)於5/28~6/1登場,總統蔡英文、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臺北市政府副市長鄧家基、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楊珍妮、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何晉滄、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邱求慧、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最大外商代表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InnoVEX展區最大外商代表荷蘭恩荷芬市市長John Jorritsma與台灣智慧型紡織品協會理事長林瑞岳等重要貴賓皆於開幕時親臨現場,共揭COMPUTEX 2019序幕。
總統蔡英文表示,COMPUTEX是全球資通訊產業最具代表性盛事之一,39年來持續引領科技進程,各項展出就像將科幻小說搬到現實世界;而不斷挑戰科技極限的創新應用,也能完整呈現在InnoVEX創新與新創展區,實現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台灣擁有的技術、智慧財產權,與人才質量等領先的優勢,透過COMPUTEX全方位的國際展會與媒合平台,整合在地與全球資源,展現科技生態系前瞻動能。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數位浪潮席捲全球每個經濟體,帶動各產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以提升競爭力。身為全球領先的資通訊展會,外貿協會期許COMPUTEX能夠成為各產業轉型升級的數位入口平台,並透過廣邀金融、農業、製造等產業先進共襄盛舉,在COMPUTEX的五天展期間親身體驗尖端技術,見證科技帶來的智慧未來,並從中探索適合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期待所有數位夢想皆得以在COMPUTEX實現。
COMPUTEX 2019聚焦「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 & IoT)」、5G、區塊鏈、創新與新創(Innovations & Startups)及電競與延展實境(Gaming & XR)等五大主題,聚集1,685家國內外廠商參展,使用較去年多近10%的攤位,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以及今年首度啟用的南港展覽館2館同步展出,完整呈現全球科技產業生態系的前瞻發展風貌。
除了豐富多元的展覽內容,COMPUTEX 2019期間有多場論壇同步舉行,像是InnoVEX論壇引領與會者從全球新創趨勢,洞見臺灣未來展望,而首度結合公益的ZOTAC CUP英雄聯盟慈善盃及世界盃超頻大賽等重要競技賽事,也在COMPUTEX 2019期間決選出最終冠軍得主。
好還要更好 Arm持續提升CPU效能滿足5G需求
5G高速、低延遲、大頻寬的特性,使無線傳輸的頻寬持續加大,資料量也跟著與日俱增,且邊緣的運算需求也不斷提高。因此Arm積極布局5G相關領域,透過提供更快速的CPU處理,提升使用者體驗。
Arm市場行銷副總裁Ian Smythe表示,對於運算密集的機器學習(ML)、擴增實境(AR)與其它在裝置上全新與新興的使用案例,5G都是不可或缺的需求。它會帶來更快的速度、超高的流量(介於5~20 Gbps)、全新的觀賞體驗、8K解析的影片串流,以及360度影像。
Ian也提到,5G就緒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支援各種新興案例和服務類型所需的龐大運算量。5G的推出可能會帶來許多系統設計挑戰,這些挑戰將集中在三個方面,尺寸、功耗和效能。如果產品不符合標準,5G的機會將是多餘的。
然而5G的速度提升對於設備的功率和散熱將是一大挑戰,且設備和電池越來越薄,因此設計也更加困難。此外,5G更高的傳輸量將挑戰整個系統運算的極限。因為5G有無限的潛力,但仍然有許多未知的挑戰。但Ian表示,客戶對運算量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而Arm的目標就是提供更快的CPU處理效能,讓客戶可以有良好的使用體驗。
為此,Arm推出了Cortex-A77,Cortex-A77在提供效能與效率提升的同時,全新CPU也延續當初Cortex-A76所實現的各種功能。把時光回溯到2018年,Cortex-A76超過20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是當時的關鍵功能,而Cortex-A77也將持續此一趨勢。這意謂著與Cortex-A76一樣能提供多日的電源續航力,且效能更提升。
Ian透露,Arm也計劃於2020年推出一個效能更好的產品。由於人們對運算量與傳輸速度的要求不斷上升,Arm承諾將不斷提升CPU運算效能,迎接無論是5G或是其他未來的挑戰。
聯發科5G SoC後發先至 首批終端產品2020年Q1問世
聯發科技於Computex 2019期間,正式宣布推出5G系統單晶片,採用7奈米製程並向下相容2G/3G/4G的多模數據機晶片,整合該公司的5G數據機Helio M70,應用處理器更導入安謀(Arm)最新的Cortex-A77 CPU、Mali-G77 GPU和聯發科最先進的獨立AI處理單元APU,預計2019年Q3年晶片送樣,2020年Q1 5G手機正式問世。
聯發科該款尚未命名的多模5G移動平臺適用於5G獨立與非獨立(SA/NSA)組網架構Sub-6GHz頻段,支援從2G到4G各代連接技術,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表示,該解決方案整合了5G數據機Helio M70,採用節能型封裝,該設計優於外掛5G數據機晶片的解決方案,也是全球第一款5G SoC,能夠以更低功耗達成更高的傳輸速率,為終端手機廠商打造全面的超高速5G解決方案。
陳冠州強調,聯發科5G行動平台將於2019年第三季向主要客戶送樣,首批搭載該移動平台的5G終端產品最快將在2020年第一季問市,可以推測明年的世界通訊大會(MWC)應該就是系列產品大秀的舞台。聯發科技5G晶片的完整技術規格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布,其用於Sub-6GHz頻段的整合式5G晶片功能和技術包括:5G數據機Helio M70,擁有4.7Gbps的下載速度和2.5Gbps的上傳速度,發表會現場實測數據可超過4.2Gbps,智慧節能功能和全面的電源管理,支援多模連接以及動態功耗分配,為使用者提供無縫連接體驗。
同時也整合全新AI架構,搭載獨立AI處理單元APU,支援包括消除成像模糊的影像處理技術,即使拍攝物體快速移動,使用者仍能拍攝出精彩照片。整合Arm甫發表的Cortex-A77 CPU與Mali-G77 GPU,也是業界第一款宣布導入此設計的高階處理器,超車最大競爭對手Qualcomm的意圖明顯。另外,採用7奈米製程5G晶片,支援5G新無線電New Radio(NR)二分量載波(CC),與NSA與SA 5G組網架構;多媒體與影像性能部分,支援60fps的4K影片編碼/解碼,以及超高解析度相機(80MP)。
聯發科技5G行動平台整合的Helio M70數據機支援LTE和5G雙連接(EN-DC),具有動態功耗分配功能,採用動態頻寬切換技術,能為特定應用分配所需的5G頻寬,提升數據機能源效率50%,延長終端設備的續航時間。同時在RF技術中與射頻供應商思佳訊(Skyworks)、Qorvo和村田製作所(Murata)延續4G LTE解決方案的合作關係,手機客戶可自行決定欲採用的Sub-6GHz射頻/天線模組。然而聯發科也表示,未來支援5G毫米波頻段時,該公司也會導入自有的AiP(Antenna in Package)解決方案,讓5G毫米波基頻/數據機晶片與射頻天線能有更完整的整合與效能表現。
積極轉型 格芯再售旗下ASIC業務予Marvell
為更專注於發展差異化晶圓代工服務,格芯(GLOBALFOUNDRIES)持續轉型步伐,繼不久前出售12吋晶圓廠予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後,近期再宣布售出AISC業務,通訊晶片供應商Marvell將以7.4億美元購併GLOBALFOUNDRIES旗下ASIC子公司「Avera Semiconductor」,此協議包括轉移Avera的收入基礎、具領先基礎設施OEM的戰略設計策略,以及與Marvell間的長期晶圓供應協議。
GLOBALFOUNDRIES認為此一交易可創造雙贏的局面,指出Avera團隊一直在本業務上穩定成長,並將ASIC之7奈米設計轉至新的代工平台;而與Marvell的商品組合,包括儲存、處理、網路、安全和連接的解決方案而言,Avera Semi的能力可作為互補,將共同帶來系統級差異化,擁有更佳定位,攻下不斷成長的5G基礎設施市場。同時,透過這項交易,GLOBALFOUNDRIES能更專注於代工業務,成為致力於以差異化技術幫助客戶取得成功的製造服務公司。
GLOBALFOUNDRIES執行長Tom Caulfield表示,此次協議再次印證我們致力於核心業務的決心,致力於提供差異化的晶圓代工產品。透過Avera交易協議與 Marvell建立起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為兩間公司的團隊打造嶄新機會。而一旦交易完成後,該公司也將繼續透過與Marvell的製造合作夥伴關係,以14/12奈米為本公司ASIC客戶提供產品,以及其他更成熟技術的代工服務。
至於Marvell在收購Avera之後,也可說為其搶占5G基礎設施市場的布局增添一劑強心針。具體來說,Avera先進的ASIC設計能力能補足Marvell的標準和半客製產品組合。
由於Avera在模擬、混合訊號與系統級晶片項目具有高度創新的設計能力、並在包含高速SerDes高性能嵌入式儲存和先進封裝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的IP組合,且更與有線和無線網路OEM在內的績優股客群建立了強大的合作關係,為多代轉換器、路由器和基地台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因而有利於Marvell拓展更多商機管道。
Marvell指出,該公司正運用旗下IP和技術平台不斷擴展客製化的商機管道,例如在5G基礎設施中提供基頻、處理器、乙太網路交換器和PHY等解決方案;而Avera既有的解決方案將持續擴大Marvell的潛在市場,也凸顯了有線和無線基礎設施領域客製化ASIC的廣泛商機。
而在售出Avera之後,針對外界詢問是否還會持續出售旗下業務或工廠的疑問,GLOBALFOUNDRIES則強調,目前該公司已完成戰略轉型任務,該是時候專注在執行和交付成果。因此,未來將不會再出售或合併旗下工廠。從2018年8月開始,我們採取大膽的措施加快業務轉型,這些都符合預定的戰略藍圖,並將使我們能夠繼續提高產線的能力,並對未来的業務進行投資。
是德協助瑞聲推出5G毫米波前端解決方案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旗下的5G解決方案獲先進微型化技術領導供應商瑞聲科技(AAC Technologies)選用,以推出適用於下一代行動電話和基地台的高效能 5G 毫米波前端解決方案。
瑞聲科技於去年宣布投資設立新加坡研發中心,之後採用是德科技5G毫米波產生及分析測試平台,驗證其新的5G毫米波射頻前端(RFFE)解決方案。該測試平台利用是德科技的計量級信號源和信號分析儀,以及備受業界肯定的 Signal Studio(信號產生工具)及 89600 VSA(解調變和向量信號分析工具),來驗證其新的 5G 毫米波 RFFE 解決方案,以確實符合最新的 3GPP Release 15標準的規範。
瑞聲科技研發副總裁暨總經理Roger Tay博士表示,8 年多來,瑞聲與是德科技就本公司微型機電系統(MEMS)的開發進行廣泛合作,使得我們能夠成功為全球無線市場提供5G RFFE整合式元件解決方案,並成為業界領導供應商。利用是德科技的端對端5G解決方案以及Anokiwave的毫米波核心整合式電路,得以加速推出商業化的高效能5G毫米波整合式前端解決方案,以輕薄尺寸滿足新興小型蜂巢和固定無線市場的需求。
是德科技5G計畫經理Roger Nichols表示,很榮幸能夠扮演關鍵角色,促成全球頂尖供應商開發重要的5G元件,以便為終端使用者提供快速可靠的5G連線。是德科技5G解決方案獲全球行動生態系統廣泛採用,可協助無線裝置製造商在多種嚴格技術要求下,準確驗證5G設備和基地台的設計。
瑞聲科技體積輕薄的5G毫米波裝置採用Anokiwave的毫米波核心IC,以善用毫米波波束成形IC的節能優勢,滿足嚴格的5G技術要求。
瑞聲科技另亦選用是德科技高效能晶圓級量測解決方案(WMS),以顯著改善元件建模效果,進而加速完成射頻(RF)與毫米波元件的設計驗證工作流程。
Arm將於COMPUTEX 2019展現運算技術/強大生態系統
Arm將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9),展現該公司在5G新世代運算領域的創新技術與相關應用,以及與來自各領域的事業合作夥伴共同建構的強大生態系統。除了公司各事業部高階主管將來台分享Arm最新技術與對未來的科技觀察之外,Arm也將參加「COMPUTEX論壇」及「InnoVEX論壇」的主題演講,並於展會期間展示基於Arm架構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其運算領先優勢,掌握下一波科技浪潮。
今年COMPUTEX論壇以「Pervasive Intelligence智慧無所不在」為主題,邀集全球產業領導者,共同探討科技發展趨勢。Arm IP產品事業群總裁Rene Haas將受邀於論壇中解析Arm如何建構AI運算生態系統,使AI運算成為分散式運算,並能支援雲端、網路和各種終端裝置以發展多元應用,以及如何與事業夥伴結合AI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創造龐大商機,改寫智慧未來。
此外,Arm也首次參加已邁入第四年的「InnoVEX 論壇」演說,為來自世界各地、齊聚台灣的新創團隊,分享Arm如何協助新創公司與中小企業,以簡單與低風險的方式取得Arm IP進行開發與創新,並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縮短上市時程。在本次InnoVex專題演講中,Arm生態系統事業群經理Alessandro Grande除將說明DesignStart計畫,如何協助新創團隊落實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創意,推動業界物聯網發展進程,也將特別邀請SEEED Studio公司Seth Welday,分享其運用Arm解決方案快速進入市場的寶貴歷程。
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將於6月3日重磅登場
是德科技(Keysight)將於2019年6月3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辦Keysight World Taipei,展示旗下各個關鍵技術領域的解決方案。
是德科技全球行銷副總裁Donna Majcen表示,現在的全球經濟態勢中,想要脫穎而出並獲得勝利,須透過高度整合且迅速的方法實現創新,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都有賴於靈感、技術、解決方案和全球合作夥伴的完美融合,而這正是 Keysight World 的中心精神。來自全球各地的是德科技意見領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進展、技術突破、設計/測試/最佳化策略及尖端解決方案,對促進並加速實現創新所帶來的影響。
是德科技Keysight World僅限受邀客戶參加,除了親臨現場參加技術講座之外,客戶亦可選擇觀看網路直播。大會技術講座主題有5G 解決方案,可支援高資料傳輸和OTA所帶來的挑戰,除此之外,您將深入了解 5G 裝置和網路對相符性測試的要求。以及資料中心和電信網路解決方案,可因應PCIe 5.0和DDR5等資料中心網路運算標準的規範,另外還有支援400G和更高速率的解決方案。另外還有汽車和能源解決方案,支援自動駕駛汽車、先進電力系統、雷達、V2X和車載乙太網路的設計,確保這些技術能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防護力。
媒體活動:同日將舉行活動記者會,由是德科技高階主管共同展示科技發展如何促進5G和自駕車的推展以及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若有興趣參加媒體活動,請email至laura_hsieh@keysight.com。活動報名網站: www.keysight.com
小型基地台2025年市場規模逾840萬台
5G商轉帶動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商機,根據資策會MIC的研究顯示,5G小型基地台從2019年開始逐步發展,隨著全球5G商轉加溫,未來幾年小型基地台數量也將持續成長,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40萬台,具備5G功能的小型基地台數量約518萬。
5G小型基地台初期主要新建或升級為非獨立式(Non Standalone, NSA)基地台,前兩年與獨立式(Standalone, SA)基地台一同發展,至2023年左右5G獨立式基地台成為主流,3G/4G基地台由於負責網路覆蓋率的任務,至2025年4G網路仍扮演重要角色,4G/5G整合型基地台需求因而持續成長。預估2024~2025年之間營運商5G網路將逐步升級為獨立式5G網路架構,非獨立式基地台將逐步退場。
打造毫米波功率放大器 砷化鎵製程相位補償展妙用
隨著聯網裝置與數位服務的爆炸性成長產生了巨量的資料傳輸需求,如自駕車、機器人,皆有大量的、低時間延遲的、不失真的高速傳輸需求,因此帶動了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快速的成長,而以相位陣列技術組成之巨量天線即是達成上述需求的關鍵。但在毫米波段,5G巨量天線之相位陣列系統設計上將面臨兩個主要問題:
其一,為增加波束整合天線的隔離度以及避免柵波瓣(Grating Lobe)問題,天線之間需有一定的空間距離(如40GHz需要0.375cm的距離,3.5GHz需要4.3cm的距離)。在相同空間下選用越高的頻率,擺放的天線數量越多(以長寬皆為20cm的範圍為例:毫米波段40GHz可放約2,900根天線;3.5GHz可放約25根天線),連帶相同面積下主被動元件需求量劇增,在毫米波段下單一天線射頻單元容許之置放空間將極為狹小。
其二,儘管可以透過波束成形(Beamforming)將電磁波能量集中在特定方向,增加訊號發射強度,有效降低訊號在高頻傳輸損耗過大的影響(可讓訊號傳更遠),然而波束成形技術使用的天線數量與波束整合的角度成反比,在相同的傳輸距離之下(即相同的輸出功率),使用的天線越多則目標因為波束整合的角度越小而不容易被搜索。
因此,必須提高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功率來緩解此問題,使得相位陣列的天線數量可以被減少而增加波束整合的角度。綜合上述兩個議題,設計一個高線性功率、高效率及面積精簡符合5G的功率放大器是不可或缺的。
為設計能符合5G毫米波段之巨量相位陣列需求之功率放大器,其高線性功率、高整合度等特性是必要的。如圖1為5G天線射頻單元之前端高整合度IC架構示意圖,包含功率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開關及相移器等元件。
圖1 天線單位元5G 高整合積體電路示意圖
解決訊號失真 線性化技術持續精進
為了使頻譜有效地被使用,使用較為複雜的數位調變機制是必要的。然而,複雜的數位調變機制伴隨著較高的波峰及平均值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這會造成訊號經過高功率放大器後扭曲失真,使訊號不容易被解調。為了解決訊號失真問題,各種線性化技術如下:
.自動偏壓調整式(Adaptive Bias)
將功率放大器操作在中低功率區來維持訊號的正確性,稱為功率退回(Power Back-off, PBO)。以文獻、為例,儘管它們有著傑出的最大輸出功率,但是功率退回後之最大效率與最大輸出功率下的效率有著很大的落差。自動偏壓調整式功率放大器可以改善功率退回後,功率放大器效率不佳的情況,其機制為低功率操作時將電路偏壓在AB類放大器,可以降低靜態電流並且降低功耗,當操作功率增加時,可以調整偏壓至A類放大器使功率放大器正常操作,因此,這個技術可以增加功率放大器的整體效率。
.訊號前授(Feed-forward)
訊號前授的技術主要是將訊號分成主路徑及副路徑,主路徑為訊號主要操作的路徑,副路徑則是用來消除主路徑的非線性訊號,像是三階交互調變項來增加線性度。適當的調整副路徑的相位即可有效消除三階交互調變訊號以增加線性度。以文獻為例,能有效消除三階交互調變失真藉由輸入反射訊號來當作副路徑的前授訊號。
.預失真技術(Pre-distortion)
預失真技術能補償功率放大器之增益壓縮(Gain Compression)特性,使最大輸出功率提升進而提升效率及線性度。然而,預失真線性化技術實現上較為複雜,容易受製程、偏壓以及溫度(PVT)變異的影響而使特性不如預期。同時因為需占用較大面積,運用在5G毫米波相位陣列中相對困難。
.相位補償(Amplitude Margin to Phase Margin Compensation)
為了符合面積及高線性輸出功率需求,相位補償技術是一個有效增加線性輸出功率的方法。文獻利用P-type電晶體相位增加的特性來補償N-type電晶體相位壓縮的問題,達到相位補償以增加線性輸出功率,此技術具低複雜度與占用面積小之優勢。因此,適用於高線性功率、高效率及面積精簡的5G功率放大器。
砷化鎵製程之相位補償技術
採用砷化鎵(Gallium Arsenide, GaAs)製程優點為崩潰電壓高(高電壓擺幅)及基板損耗小,有利於高功率放大器的設計。然而砷化鎵製程僅有N-type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所以上述的線性化補償技術並不適合於此製程。有鑑於此,工研院資通所提出一個適用砷化鎵製程的相位補償技術,可用於毫米波頻段的高功率放大器。
一般而言,相位失真源自於電晶體的閘極至源極的寄生電容Cgs,隨著功率放大器輸入訊號增加,會使寄生電容產生變化。當高頻訊號路徑上的電容產生變化,會使輸出訊號產生相位差異,進而導致輸入調變訊號時,輸出訊號的誤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會隨之增加,造成解調訊號失真。
為了緩解此問題,工研院資通所團隊提出使用反向變化的電容元件來補償此寄生電容效應。圖2模擬砷化鎵製程電晶體操作在截止區(VGS偏壓<-1.5V)時,寄生電容Cgs隨輸入功率增加呈現反向的電容性變化,可用來補償操作在飽和區(VGS偏壓=-0.5V)的功率電晶體。又5G由圖3可觀察到電晶體尺寸變化時,寄生電容Cgs之變化與電晶體尺寸大小呈正比。因此適當調整砷化鎵製程電晶體尺寸及工作偏壓,其相位差異可以被補償進而改善EVM。
圖2 砷化鎵製程電晶體在偏壓(VGS)從-0.5變化至-2V時,寄生電容Cgs隨輸入功率的變化(電晶體尺寸為μm)。
圖3 砷化鎵製程電晶體尺寸從μm變大至μm時,寄生電容Cgs隨輸入功率的變化。
工研院資通所團隊已成功製作一示範晶片(圖4),面積為0.7×1.2mm2,其中包含所有的電路測試接點。圖5為此晶片經電腦模擬與實際量測的小訊號參數比較圖,量測到的小訊號增益在40GHz頻率下為15.7dB。
圖6為此晶片之大訊號功率特性圖,量測到之OP1dB及PAE參數分別為17.5dBm及17%。圖7顯示在OFDM 64-QAM500 MHz的調變訊號測試下,EVM小於-25dBc之高線性度測試條件下,此晶片具有13.7dBm的最大輸出功率及7.4%之功率轉換效率。
圖4 實現之砷化鎵晶片圖
圖5 量測之小訊號參數
圖6 量測之大訊號功率特性
圖7 OF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