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市場話題 ESG浪潮引發再生能源荒 新科技讓綠能布建更靈活

ESG浪潮引發再生能源荒 新科技讓綠能布建更靈活

- Advertisement -

ESG浪潮讓再生能源成為搶手資源,但要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大規模建置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是相當艱鉅的挑戰。如何把空間利用到極致,不只考驗科技業者的創意,政府法規的配合也至為關鍵。

在RE100倡議成為風潮之後,企業導入再生能源就已經成為趨勢;淨零碳排與碳稅機制上路,更讓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成為當前最搶手的綠電資源。但與傳統發電方法相比,目前主流的再生能源發電方式,除了要看天吃飯外,需要大量土地布建,也是一大問題。

尤其是對地狹人稠的台灣來說,要找到足夠的土地來安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滿足企業對綠電的需求,是極大的挑戰。由於綠電供應量不足,目前全台灣領有再生能源憑證的綠電,有高達95%都被台積電買走了。但即便台積電已幾乎買光台灣所有可以買到的綠電,考慮到未來先進製程需消耗更多電力,以及產能擴張的需求,綠電的供給量還是遠遠低於台積電的需求。

台灣綠電供給嚴重不足,是一個客觀事實。要創造更大的綠電供給量,只能從提高土地的複合利用率來著手。這是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時,所面臨的獨特挑戰。也因為如此,政府一直將農電共生、漁電共生等手法,列為主要的政策執行方向。

提高土地複合利用率為主要政策方向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日前在Energy Taiwan 2021期間舉辦的太陽光電高峰論壇中指出,能源轉型是政府的重大政策。2050年淨零碳排這個極具挑戰性的宏大目標,更使能源轉型成為必然要執行,而且不能失敗的政策。為了實現2025年離岸風電5.5GW、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行政團隊抱持著使命必達態度,一方面持續聆聽產業界的聲音跟回饋,同時也非常積極地幫業界解決問題,以便能順利達成政策目標。

舉例來說,太陽光電業者一直反映土地不足的問題,希望能藉由推動漁電共生、不利耕作農地再生等政策,釋放更多土地來建設太陽能電場。行政團隊聽到了這個呼聲,也認為漁電共生、不利耕作農地的再利用,是要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推動地面型太陽能電場的關鍵。

因此,行政團隊除了全面盤點所有可能釋出的土地,進行社會環境檢核,一方面尋找其中生態影響最小的適合地點,同時也會積極進行社會溝通,還有跨部會的法令協調,務必將太陽光電的建設阻力降到最低。

根據行政團隊的規劃,目前已經完成建置的太陽光電容量約為7.7GW,接下來的速度會加快,明後兩年將各釋出2.5GW容量,然後2024年與2025年再各釋出3GW,最後達成20GW的政策目標。相對的,土地釋出的速度也會加快。去年政府已經釋出4702公頃,今年至目前已釋出4080公頃,到年底前還會再額外釋出2000公頃魚塭用地。但這樣還是不夠的,接下來政府還會再釋出5000公頃魚塭用地,擴大推動漁電共生。也唯有釋出這些土地,才能讓太陽光電業者完成容量建置目標。

科技創新讓太陽能布建更具靈活性

除了釋放出更多可以布建太陽光電設備的土地外,如何藉由科技創新,讓太陽能模組可以布建在原本不適合布建的位置,也是一種提高太陽能發電量的方法。

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總部副總經理林恬宇表示,傳統的太陽能模組是獨立設備,如果要在屋頂上架設,必須進行二次施工,其成本是相當高昂的。如果能畢其功於一役,在建築物興建時,就使用本身就具備發電能力的材料,對於降低太陽能模組布建的成本,將帶來莫大幫助。

基於這個思路,友達與建材廠商合作開發出SunSteel光電浪板(圖1上),希望讓企業與家戶都能充分並輕鬆地利用閒置空間,參與太陽能發電。以SunSteel光電浪板為例,業者可一次性地完成光電系統架設,避免過往需先蓋浪板再建光電設備的繁複作法,由於省去傳統工法的金屬支架,整體重量可減輕達25%,不僅提升安裝時效,亦可降低碳足跡。

圖1 友達光電在Energy Taiwan 2021中展示的SunSteel與SunCurva模組

也因為SunSteel本身就是浪板材料,這款產品不只可以運用在屋頂,也可以當作建築物的外牆材料。當然,因為日照角度的關係,這種布建方式的發電效率會比較低。但如果要盡可能擴大太陽能接收量,這種作法是可以考慮的。

除了太陽能浪板外,友達今年也開發出具備輕量與可撓特性的太陽能模組SunCurva(圖1下)。SunCurva的重量比傳統太陽能模組減少50%,而且可以撓曲,特別適用於車頂、車棚或有弧度的建築屋頂與牆面。林恬宇透露,目前友達正在與電動巴士業者合作,預期在2022年推出使用SunCurva車頂的電動巴士概念車,藉此驗證太陽能車頂究竟能發揮多大效益。

雖然SunCurva車頂的發電量肯定無法用來驅動電動巴士,但用來驅動巴士內外需要用電的子系統,例如車內照明、車燈、報站系統等,肯定是足夠的。如果這些週邊子系統能改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可減輕電動巴士電池組的負擔,對延長巴士的續航里程,可帶來一定的幫助。

潛在資源一個都不放過 微水力/地熱進入商用階段

地狹人稠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一大阻礙,但台灣的自然環境也不是全然不利於發展再生能源。由於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島上高山遍布,蘊藏大量水力,而且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可供利用。因此,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除了風力、太陽能之外,水力跟地熱的開發也是重點。

不過,這兩種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技術上有比較多限制,直到近一兩年才開始有比較明顯的突破。傳統水力發電已經是十分成熟的技術,但如果要建置大型水力發電廠,必須攔河築壩,對生態環境帶來極大衝擊。因此,水力雖然是再生能源,但到底環不環保,在學界頗有爭議。

不用興築水壩也能發電的微水力發電技術,在這個背景下異軍突起,成為再生能源領域的後起之秀。恆水創電看好微水力發電在台灣的應用前景,自比利時新創公司Turbulent Hydro授權引進垂直渦流水輪機組,並針對台灣的自然條件進行進一步改造,使其更適合運用在台灣。

恆水創電專案工程師溫柏庭指出,微水力最大的特性是只需要一點點高低落差,就能產生電力。以該公司目前所發展出的機組,只要有1.5公尺以上的落差,就能裝機發電,而且因為機組占用空間很小,土木工程的作業量也少,使得微水力可以快速部署(圖2)。

圖2 微水力渦輪機組的布建方式十分靈活,而且土木工程的規模很小

恆水創電已經在台灣勘查出12個具有潛力的場域,大多是現有的灌溉溝渠或水利設施。若能將這12個潛力場域全數開發完成,總發電量將超過4MW。而且,在勘察潛力場域的同時,恆水創電亦已在兩個場域分別布建100KW與200KW機組。這是Turbulent Hydro目前最大的機組,而且也是機組設計完成後,首次實際布建的紀錄。這兩個案場將成為Turbulent Hydro的全球示範場域。

溫柏庭透露,其實台灣適合設置微水力機組的場域遠不只12個。但因為要在河川、溝渠等地點設置機組,需要取得中央、地方的水利單位許可,涉及複雜的溝通作業,所以現階段公司將穩紮穩打,把示範場域做好,證明微水力機組的價值,後面的溝通才會順利。只要能取得許可,微水力機組要平行展開,是相當容易的。

台灣的地熱發電,也在2021年11月進入新的里程碑。在廢棄近30年後,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經過整修,並針對地熱井結垢阻塞、管線鏽蝕等問題引入新的技術,重新加入發電的行列。目前清水地熱發電廠的裝置容量為4.2MW,每小時發電量可供1萬戶家庭使用。未來第二期新井鑽鑿後,裝置容量預計將從4.2MW提升到9.5MW。

地熱發電是目前人類已掌握的再生能源技術中,唯一不受天候因素影響的發電方式,但因為需要從地底數百到上千公尺深處取得溫泉水,而溫泉水又通常富含礦物質或帶有弱酸性,故管線腐蝕、水垢堵塞等管線相關問題,一直是地熱發電所必須面對的挑戰。如今在新技術的協助下,清水地熱電廠重新上線,台灣的地熱發電能否蓬勃發展,就看復活後的清水地熱電廠表現如何了。

科技創新是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出路

在ESG浪潮下,台灣科技產業行走全球,不只要有穩定的電力,更要有充沛的綠電。但再生能源通常得占用大片土地,使得地狹人稠的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注定要比地廣人稀的歐美國家更辛苦。畢竟,台灣的人口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別的國家要找到數百公頃的土地興建大規模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或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設立陸上風機,都不是難事。但在台灣,這種條件的案場,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也因為如此,藉由科技創新實現立體化、複合化的空間利用,就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必然要走的路。雖然難度更高,但也因為台灣有這樣的條件限制,反而更能培養出創新的再生能源技術。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