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5G

5G

- Advertisment -

2019年台灣IC製造產值1兆4,547億元衰退2.1%

工研院預估,2019年台灣IC製造產業產值為新台幣1兆4,547億元,較2018年衰退2.1%。其中晶圓代工產業僅微幅成長1.6%,達到新台幣1兆3,060億元。產值變動的因素在於智慧型手機出貨及虛擬貨幣對挖礦機高速運算晶片需求呈現停滯。另外,2019年市場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將影響全球需求成長動能。AI和5G是先進製程的兩大動能,但在2019年處於醞釀的局面,預計2020年才可能有顯著成長。 在記憶體部分,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美中貿易紛爭、關稅提高所造成的影響下,造成供應鏈調整及處理器短缺的問題,2019年上半年市況的壓力仍大,市場需求處於觀望態度,但預計下半年情況逐漸改善,預估2019年的記憶體相關產品產值將衰退25.8%,達到新台幣1,487億元的規模。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劉美君觀察,在晶圓代工領域,由於大量運算的需求帶動AI晶片產出增加、加上5G基礎建設的規模日增,IoT整合AI與5G趨勢成為未來的主流,諸如: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製造等新應用將引導業者在產品線的規劃上產生不同與以往的型態。 隨著AI機能在各類型裝置逐漸提高滲透率,傳統的運算機制已不符合未來所需,為滿足未來AI機能的需求,「記憶體內計算(In-memory computing, IMC)」的運算方式便逐漸受到矚目。In-memory computing利用記憶體高速的優勢開發出運算功能,並分別放在資訊傳輸端以及中央處理器以外做高速運算,可達到即時運算(Real-time computing)以及分散中央處理器的工作,更可達到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需求。 在記憶體產業方面,DRAM市場表現逐漸改善,應用領域也從消費性電子擴增至工業用等利基型產品市場。在行動裝置用產品方面,LPDDR5規格的發展將針對未來智慧型手機中的5G和AI功能進行優化,進一步提升功耗與速度的表現。Flash產品則不斷朝向多樣化發展進行轉型,為了AI、自駕車等創新運用將是未來3D NAND Flash技術的練兵新場域。隨著5G、IoT、AI等相關裝置能高速存取、大容量且長時間保存資料的NAND Flash儲存技術被寄予厚望。今年廠商已發表出128層堆疊數的技術,將有助於高容量SSD的儲存容量的提升。  
0

是德PathWave Test 2020軟體套件加速開發流程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推出PathWave Test 2020軟體套件,可為電子裝置領導廠商提供整合式測試體驗,並大幅縮短數位和無線平台及產品的上市時間。 PathWave Test 2020軟體套件基於PathWave軟體平台,適用於5G、物聯網(IoT)和汽車產業,讓工程和管理人員能夠簡化測試資料的處理與分析,以便加速推出新產品,並且維持市場競爭優勢。 PathWave Test 2020軟體亦支援跨平台軟體工具間的資料分享與管理,支援範圍涵蓋自動化、高階量測、信號產生和資料分析等工具。有了此整合式軟體平台,工程師可輕鬆發展並部署適合特定用途的解決方案,進而加速推展電子測試流程,並且在市場中捷足先登。 是德科技科技長Jay Alexander表示,許多工程公司正經歷數位轉型,他們必須運用一流的軟體和硬體,來全面縮短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時間。PathWave Test 2020軟體套件展現了是德科技致力於打造強大軟體解決方案的決心,以協助客戶簡化產品開發的整體作業流程。 PathWave Test 2020軟體套件的核心元件為PathWave Desktop Edition,方便使用者存取整個平台,使其能在設計測試生態系統中,發表並管理應用軟體。
0

是德與IDT攜手對5G毫米波波束成形積體電路進行分析

是德日前宣布與瑞薩電子(Renesas)獨資成立的子公司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ies(IDT)擴大合作,共同對5G New Radio(NR)毫米波波束成形器的積體電路(IC)進行元件分析,以加速開發5G NR基地台。 網路設備製造商(NEM)在5G NR基地台中採用波束成形技術,以改善毫米波頻譜的可靠性與效率。此技術使用多重天線(相位陣列)來傳輸相同信號,因此可提高特定方向傳送與接收之信號的強度,以擴展蜂巢式網路的覆蓋範圍,並提供更高的資料速率與改善後的無線環境。 IDT射頻產品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Naveen Yanduru表示,我們與是德科技密切合作,以便驗證旗下的5G波束成形器及其他元件,是否提供5G網路基礎設施所需的高效能與低功耗特性。 隨著5G IC的頻寬日益擴大,工程師必須能夠在更寬的頻率範圍內分析其電路效能。有鑑於此,IDT選擇使用是德科技高效能型向量網路分析儀(VNA)系列產品,來驗證其波束形成器IC的效能。有了是德科技解決方案,IDT和其他尖端 IC設計廠商可量測散射參數(S)、1dB增益壓縮點輸出功率(P1dB)、三階交互調變產品(IM3)及誤差向量振幅(EVM)等重要參數。 是德科技無線測試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Kailash Narayanan表示,藉由與IDT 擴大合作,我們再度證明是德科技5G波束成形器IC測試解決方案,可協助相關設計工程師使用極度精密的量測與模擬工具來驗證效能,以進一步確保可靠且高效率的設計。
0

2019~2023年5G基地台CAGR高達61.8%

2019為5G商用元年,在美國、韓國、英國、中國大陸等國家陸續搶先啟動服務,初期將帶動第一波5G基地台、網路設備、手機及無線射頻前端等零組件市場商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蘇明勇觀察,5G發展初期面臨訊號覆蓋範圍小、訊號切換不穩定、消費者體驗不佳、產品散熱處理及高頻毫米波容易被干擾等問題,如何解決成為取得市場先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2019年全球5G基地台市場規模估計約22億美元,2023年將進一步成長至1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61.8%,5G成為全球基地台主要成長動力。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認為,2019年起,各國政府陸續發放5G頻譜執照、加上5G產業鏈逐步成熟,促使各國電信業者、企業投入5G網路建置。截至2019年8月,全球32個國家中的56個電信業者已推出5G商用服務,其中推出的5G服務又以大頻寬應用為主,如高畫質影音視頻、線上遊戲、高畫質視訊通話、360度影音傳輸等。 根據Gartner報告,5G基地台在美國、南韓、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國大陸等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帶動下,2019年5G基地台占整體基地台市場比重將提升至8.5%;預估在更多國家發放5G頻譜帶動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下,加上5G基地台建置數量是4G的1.5倍以上,預估2023年5G基地台占比(54.6%)將超過4G基地台,成為全球基地台主要成長動力。  
0

5G手機成長動能佳 高成本恐成絆腳石

5G開台商轉風風火火,根據GSA統計,2019年全球已有296個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其中56個電信業者已經推出5G商用服務;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日前舉辦「2020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會中提到截至2019年9月,市場已推出129款5G終端,包括41款5G手機、37款5G CPE/Hotspot、28款5G模組等,以最重要的5G手機為例,2020將有更多機種問世,進一步刺激5G手機的出貨量,但5G手機由於規格全面提升,關鍵零組件的成本居高不下,可能變成市場推展的一大阻力。 Samsung Galaxy S10 5G是最早上市的5G手機之一 智慧手機發展進入成熟階段,創新動能逐漸疲軟,2019年智慧手機市場受到美中貿易戰延燒及華為禁售令影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呂珮如表示,預期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約14.9億支,年成長下滑1.6%。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面臨生產及銷售管理的風險,產品消費買氣受影響。另一方面,5G智慧手機動能較年初預期更樂觀,預期2019年5G智慧型手機比重上修至0.6%(原預估為0.2%),全年出貨量可達930萬支,主要購機動能湧現於南韓之特定市場。 5G通訊升級不僅顯現在行動電信與應用服務上,對智慧手機硬體也帶來改變,包含處理通訊訊號的基頻晶片、射頻前端、天線等零組件,以及在考量抗高頻傳輸損耗、降低電磁屏蔽、散熱等議題,衍生對印刷電路軟板的材質要求、對手機機殼材質的挑選限制及散熱技術的精進,種種都將隨5G導入迎來產業鏈關鍵元件的新變革,同時也將刺激新一波的零件商機。 而從目前市面上的5G手機來觀察,大部分都是各廠商的旗艦機種,許多機種產品售價超過千元美金,以平均單價而言,呂珮如指出,2019年5G手機約687美元,2020~2021年還維持在675與638美元的高檔,超過新台幣2萬元,隨著出貨量提升,2022年可望降低到534美元,2023年會進一步降低到482美元的水準。由於大部分關鍵零組件成本提升,造成5G手機單價高不可攀,是否影響接下來幾年的市場推廣,值得持續關注。 深入觀察關鍵零組件的成本,呂珮如提到,4G高階手機的射頻模組成本約19.3美元,5G的射頻模組成本約34.4美元,成本提升80%左右,尤其是濾波器從SAW濾波器換成成本較高的BAW濾波器;基頻晶片部分,5G解決方案約150美元,相較之下目前的4G解決方案都不到100美元,也有50%~100%的價差;5G手機天線數量也會大幅提升,從4G手機的4~6根增加到6~10根,同樣墊高成本;另外,5G手機散熱問題更加嚴重,散熱模組的成本將從3~5美元,增加到8~10美元。 展望未來三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可望因5G新機帶動出貨2~3%之年成長,而5G智慧手機預期在2020年有明顯拉貨,一則預期來自全球5G頻譜資源配置大致底定,二則從上游晶片端來看,主要手機晶片業者規劃5G SoC量產期落於2020上半年。因此,預估2020年將藉由品牌商5G新機以及電信商5G購機服務的補貼方案,可望帶來智慧手機的新動能。同時零組件與品牌業者也將持續致力5G手機成本的降低,以吸引消費者青睞。
0

布局5G 三星全新Exynos 990/Modem 5123亮相

三星(Samsung)宣布推出新款5G處理器Exynos 990與新款基頻晶片「5G Exynos Modem 5123」,兩款產品皆採用7奈米製程,並使用極紫外光技術提升效能,以滿足影片、5G通訊、人工智慧等應用需求。該兩款產品有望於2019年年底開始量產。 三星電子系統LSI業務總裁Inyup Kang表示,5G技術為通訊和連接開闢全新途徑,而AI有望成為全球人們的日常工具,新推出的兩款產品適用於大量5G和AI應用,以協助開發商實現更多創新應用。 據悉,Exynos 990採用Arm Mali-G77 GPU,可大幅增加遊戲和圖像的效能,並提升20%的能源使用效率。至於在CPU部分,則是搭載兩個三星自行研發的Exynos M5核心、兩顆Cortex A76核心,以及四個Cortex A55核心,讓Exynos 990性能和上一代相比增加了20%。 此外,該產品還具備雙核神經處理單元(NPU)和經過優化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使其運算能力可以達到可以達到10 TOPs。NPU可使智慧手機或是其他行動平台直接進行邊緣運算,而不須透過網路和伺服器進行處理,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也有助於強化AI應用,例如臉部辨識和場景檢測,以提供更豐富的行動裝置使用體驗。 至於另一款基頻晶片5G Exynos Modem 5123,同樣也是採用7奈米製程,且幾乎可支援2G~5G所有頻段。其中在5G Sub-6GHz頻段,其下載速率可以達到 5.1Gbps,而在毫米波頻段時,下載速率則可以達到7.35Gbps;至於在4G頻段時,下載速度則可以達到3.0Gbps。 三星全新5G處理器和基頻晶片亮相。  
0

攜手紅帽/Ericsson NVIDIA跨足5G市場

NVIDIA正式跨足5G應用市場,於近期宣布與愛立信(Ericsson)、紅帽(Red Hat)兩大巨頭合作。NVIDAI和Ericsson不僅將共同開發多項技術,讓電信營運商打造高效能、高效率且完全虛擬化的5G無線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s, RANs);同時也透過與紅帽的合作,為電信業帶來高效能、軟體定義的5G RAN。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目前各家電信業者正積極探索各種替代技術以及RAN架構,以因應市場對於推動虛擬化日漸升高的意願,並確保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同時,虛擬化的網路能讓業者更快且更有彈性地推出各種新型態的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服務。 NVIDIA與Ericsson、紅帽合作發展5G應用。 不過,與傳統打造 RAN 的方式相比,現今業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在於如何透過減少成本、空間以及能源的方式,虛擬化整個RAN網路。為此,Ericsson與NVIDIA將結合雙方的優勢,像是Ericsson在RAN的專業技術、NVIDIA在GPU加速運算平台、AI與超級運算領域的優勢,共同克服這些挑戰。 Ericsson與NVIDIA的最終目標是將虛擬化RAN技術商用化,協助用戶推出各種具彈性的無線網路,並加速推出如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以及遊戲等新服務。 至於與紅帽的合作,主要目的在於為電信業帶來高效能、軟體定義的5G RAN。紅帽總裁暨執行長Jim Whitehurst指出,下個世代的行動網路,不會由不具彈性或獨門的解決方案所定義,它將創建在開放的雲端原生技術上。我們認為電信業者的邊緣運行標準化的軟體,具有極大優勢,並可透過可動態擴充的服務,擔負起各式各樣的全新工作負荷。 黃仁勳則說明,該公司將協助電信業者過渡轉至具備可運行各種由軟體定義之邊緣工作負載的5G網路。合作初期,將聚焦於5G無線接取網路,目標是要讓存取電信業者邊緣的人工智慧賦能應用,更加方便可及。 紅帽OpenShift將提供企業級、生產就緒的Kubernetes,以便管理Aerial 5G RAN、容量網路功能以及其它新的邊緣服務,並使它們自動化。這將協助電信業者以所需的規模,部署與管理現代化的架構。而NVIDIA則透過NVIDIA Aerial,讓供應商打造與推出高效能、軟體定義的5G無線RAN。
0

行動晶片大廠紛推高效/低耗能方案 5G SoC市場邁入群雄割據

5G手機成為各大行動晶片供應商進軍5G行動商機的首座灘頭堡,而為讓消費者享受到最佳的5G行動體驗,同時又兼具尺寸小、功耗低、高效能等特點,聯發科、高通、華為、三星等大廠,相繼在2019年發布5G SoC解決方案;眾多5G SoC方案問世,代表5G部署腳步不停邁進,也意味著各大行動晶片供應商在5G行動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 聯發科強打高速/AI特點 搶攻5G行動商機,聯發科開響第一槍,在2019年Computex展會期間宣布推出最新款5G系統單晶片。此一5G系統單晶片為採用7nm製程的多模數據機晶片,能夠為首批旗艦型5G智慧手機提供強勁的動能。 據悉,該款5G SoC內置5G數據機「Helio M70」(圖1),縮小了整個5G晶片體積。該產品包含Arm最新的Cortex-A77 CPU、Mali-G77 GPU和聯發科先進的獨立AI處理單元(APU),可充分滿足5G功率與性能要求,提供超快速連接以及更佳的使用者體驗。同時,該產品採用節能型封裝,此設計優於外掛5G數據機晶片的解決方案,能夠以更低功耗達成更高的傳輸速率,為終端手機廠商打造全面的超高速5G解決方案。 圖1 聯發科在2019年Computex展會期間鳴槍起跑,宣布推出最新5G系統單晶片。 該款多模5G行動平台適用於5G獨立與非獨立(SA/NSA)組網架構Sub-6GHz頻段,支援從2G~4G各代連接技術,以便使用者在全球5G逐步完成部署之前,享有無縫連接高品質的網路體驗。 聯發科技總經理陳冠州表示,該款晶片的所有功能均以滿足首批旗艦型5G終端產品而設計。業界、手機品牌客戶和消費者對5G有很高的期望,而此行動平台憑藉其更優秀的架構和影像功能,以及強大的AI和超高速5G連線速度,將協助終端裝置有強大的功能,為消費者帶來更佳的用戶體驗。 聯發科指出,該行動平台已於2019年第三季向主要客戶送樣,首批搭載該行動平台的5G終端產品最快將在2020年第一季問市。目前該公司已與領先的電信公司、設備製造商和供應商合作,以驗證其5G技術在行動通訊設備市場的預商用情況。 此外,聯發科同時與5G元件供應商及全球營運商在射頻技術領域(RF)展開密切合作,以迅速為市場帶來完整、基於標準的優化5G解決方案。在RF技術中合作的企業包括OPPO、Vivo,以及射頻供應商思佳訊(Skyworks)、Qorvo和村田製作所(Murata)。多家企業將共同合作,打造適用於纖薄時尚智慧手機的5G先進模組解決方案。 華為以小體積/高效能作為賣點 繼聯發科在2019 Computex展會期間發布5G SoC之後,2019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也成為各大手機晶片供應商輪番發布5G SoC之地。首先是華為於2019 IFA上發表全新麒麟990 5G SoC晶片(圖2),並已宣布量產,且該公司旗下最新款旗艦手機Mate 30已搭載此一5G SoC。 圖2 華為新推出的麒麟990 5G SoC晶片強調小體積、高運算效能。 該款晶片是華為推出的全球首款旗艦5G SoC,並宣稱是業界最小的5G手機晶片方案。該產品基於7nm+EUV製程,將5G Modem整合到SoC晶片中,達到面積更小,功耗更低。 毫無疑問地,該款5G SoC也支援NSA/SA雙架構和TDD/FDD全頻段,滿足不同網路、不同組網方式下對手機晶片的硬體需求;而基於Balong 5000高效的5G聯接能力,麒麟990 5G在Sub-6GHz頻段下可實現2.3Gbps峰值下載速率,上行峰值速率達1.25Gbps。 此外,該產品還採用創新的NPU雙大核+NPU微核架構,以打造強大的AI演算能力。NPU大核可針對高運算場景實現卓越的性能,而NPU微核執行超低功耗應用,充分發揮全新NPU架構的智慧運算能力。 至於GPU搭載16核Mali-G76,全新系統級的Smart Cache實現智慧分流,可以有效節省頻寬、降低功耗。在遊戲方面,麒麟990 5G升級Kirin...
0

Gartner:聯網汽車將在2023年成為5G最大市場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未來三年戶外監視攝影機將成為全球5G物聯網(IoT)解決方案最大市場,在2020年時達到5G物聯網端點裝機總數70%。就數量而言,2020、2021和2022年將分別為250萬、620萬和1,120萬台,不過到了2023年時將被聯網汽車超越,萎縮至市場的32%。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Stephanie Baghdassarian表示,戶外監視攝影機除了用於城市部署外,也能確保建築物安全、偵測入侵者;由於它們往往位於室外、橫跨城市不同角落,且需要蜂巢式聯網功能,因此市場商機最為龐大,相關投資應著重戶外監視攝影機、聯網汽車、政府及人身安全等項目。 5G開啟了全新的企業市場商機,因此當通訊服務供應商(CSP)評估各式使用情境時,須以打造物聯網解決方案做為投資優先順位;而Gartner預測2020~2021年間,5G物聯網端點裝機量將超過三倍,由350萬台增至1,130萬台;到了2023年,裝機量甚至將近4,900萬台。 不過,此一市場趨勢到了2023年將有明顯轉變。Gartner指出,2023年時,汽車業將成為5G物聯網解決方案最大市場商機,占比為53%,其中嵌入式聯網汽車模組是5G的主要使用案例。2023年時,商用及消費性市場的聯網汽車嵌入式端點裝機量將達到1,910萬台,整體汽車業5G端點數量則為2,590萬台。 戶外監控市場將在2023年被聯網汽車超越。 Baghdassarian認為,聯網汽車內嵌入式5G連線裝置的潛在市場,成長速度已超過整體5G物聯網。商用及消費性聯網汽車的嵌入式5G端點,在2020年將占所有5G端點裝機量11%,2023年底可望達39%。 此外,可主動連接5G服務的5G聯網汽車,市占率將從2020年的15%增加到2023年的74%,並於2028年達到94%,屆時5G技術將用於蜂巢式車聯網(V2X)通訊,使用者不僅可以在汽車內部傳送和接收訊息,亦能在車輛、基礎設施、行人、單車騎士等個體間進行溝通。可主動連線5G服務的聯網汽車,最終有望協助維持交通順暢並提升道路安全。 Baghdassarian說明,長期來看,汽車業將成為物聯網端點和5G物聯網最大宗的使用案例,建議欲進入5G物聯網市場的通訊服務供應商,在投資時須將汽車業放在首位,著重尋找了解產業的人才,並透過結盟推動市場向前邁進。
0

ANSYS多物理解決方案獲台積電N5P和N6製程技術認證

ANSYS半導體套件解決方案已獲台積電最新版N5P和N6製程技術認證,將有助於滿足雙方共同客戶對於新世代5G、人工智慧(AI)、雲端和資料中心應用創新日益成長的需求。 ANSYS TotemTM和ANSYS RedHawkTM系列多物理解決方案日前獲得台積電N5P和N6製程技術認證。該認證包括對自體發熱、熱感知電子遷移(Electromigration, EM)和統計電子遷移預算分析所需之萃取、電源完整性和可靠度、訊號線電子遷移和熱可靠度分析。這些解決方案支援低耗電和高效能的設計,功能整合度也更高。 台積電設計建構行銷處資深處長Suk Lee表示,AI、5G、雲端和資料中心應用需要高效能和低耗電的晶片設計,我們和ANSYS的長期合作能有效回應該需求。台積電和生態系統夥伴合作,致力於幫助客戶成功推動晶片創新和提升產品效能。 ANSYS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暨副總裁John Lee表示,我們的客戶正在解決如5G和AI等重要應用中最複雜的問題。在導入7奈米以下FinFET製程節點後,這些問題的挑戰性變得更高。我們運用ANSYS的多物理解決方案,幫助雙方共同客戶克服挑戰,讓產品一步到位並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