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是德科技攜手Sprint加速5G技術部署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美國主要行動通訊業者Sprint選擇使用其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來驗證其5G New Radio(NR)行動裝置的效能,加速展開美國5G固定無線接入(FWA)及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服務的商業部署。
是德科技無線測試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Kailash Narayanan表示,很高興Sprint採用是德科技的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來進行裝置驗收測試,使其更快在全美推出商用5G服務。本解決方案廣為晶片組和裝置製造商所採用,協助Sprint等主要營運商確認其新型5G NR裝置,可在網路上發揮效能。
此合作計畫利用是德的5G協定和射頻驗收測試工具套件,提升終端用戶在行動通訊網路中存取5G服務的體驗,此工具套件為其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的元件。此外,雙方共同擬定適用於不同行動通訊業者的測試計畫,其中涵蓋頻率範圍1(FR1)的協定和射頻測試。該計畫支援廣泛的使用案例和行動通訊情境,包括語音電話、資料密集型應用程式的存取,以及電池壽命。
是德5G營運商驗收測試工具套件支援Sprint和美國其他重要行動通訊業者所要求的各種驗收測試及5G NR射頻和協定測試案例。Sprint同時利用是德的分析軟體解決方案,將新5G站點的驗收測試自動化。
美國、日本、南韓、歐洲和中國等地的裝置製造商紛紛使用此解決方案,讓使用者能在同一平台,優先取得各種測試案例,透過單一解決方案平台滿足全球測試需求,協助行動通訊產業快速驗證裝置效能並獲得一致的結果,進而加速對不同外形與尺寸之5G多模裝置進行認證。
聯發科發出5G穿雲箭 天璣1000 SoC現身
聯發科日前正式發表5G旗艦級系統單晶片—天璣1000,英文名稱Dimensity,是MTK 5G晶片家族系列中首款5G單晶片,整合5G數據機,採用7奈米製程製造,支援5G雙載波聚合(2CC CA)技術,讓下載速度比業界一般水準快兩倍,同時也是全球第一款支援5G雙卡雙待的晶片。在Sub-6GHz頻段達到4.7Gbps下行和2.5Gbps上行速度。此外,也同時支援Sub-6GHz頻段SA獨立組網與NSA非獨立組網,以及2G到5G的各代蜂窩網路連接。
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與產業鏈夥伴攜手發布5G SOC 天璣1000
聯發科技總經理陳冠州表示,天璣1000是聯發科技在5G投入的結晶,天璣,是北斗七星之一,指引著5G時代的方向,以此命名5G解決方案,象徵MTK是5G時代的領跑者,是技術與產品的領先者,是標準制定的積極參與者,更是5G產業生態的推動者。
聯發科天璣1000採用主頻達2.6GHz的四個Arm Cortex-A77核心,四個主頻為2.0GHz的Arm Cortex-A55核心,兼顧性能與功耗。是全球首款採用Arm Mali-G77 GPU的晶片,在 5G速度下可帶來絕佳的串流媒體和遊戲體驗。天璣1000搭載了全新架構的聯發科技獨立AI處理器—APU3.0,擁有4.5 TOPS的AI算力,比上一代 APU2.0性能提升兩倍以上,在全球指標性蘇黎世AI跑分排名第一。
在無線連接方面,天璣1000還整合Wi-Fi 6和藍牙5.1+標準在單晶片裡,在下行與上行速度方面均提供超過1Gbps的傳輸速率。雙頻 GNSS 定位系統支援全球主要五大衛星定位系統;同時導入5G雙卡雙待,支援VoNR(Voice over New Radio)語音服務,提供跨網路無縫連接和高速傳輸。影像處理部分,搭載全球首款五核影像信號處理器(ISP),以每秒24幀(FSP)的速度支援8000萬像素感測器和多鏡頭組合,例如3200萬+1600萬像素雙鏡頭。天璣1000擁有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支援高達120Hz的FHD+顯示和90Hz的2K+顯示。首款搭載天璣1000的終端產品將於2020年第一季量產上市。
天璣1000在效能測試平台安兔兔跑分超過50萬,首批終端產品將於2020年第一季問世
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也提到,天璣1000在效能測試平台安兔兔跑分超過50萬,MTK還有一系列5G SoC的產品在規劃開發當中。該晶片不論在規格、性能、算力、速率等都是業界領先,除了自己的技術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否跟客戶保持最好的合作關係,瞭解消費者的需求跟體驗,定義出符合市場定位和使用者需求的產品。MTK約七成的5G研發團隊都在台灣,未來的目標是全球的5G市場,中國大陸是第一場戰役。
聯發科5G目前積極與各國的網路運營商、設備製造商和供應商合作,驗證5G技術的市場預商用情況,包括北美的T-Mobile、日本NTT DoCoMo、核心網路供應商思科、電信設備廠商愛立信及Nokia等,蔡力行強調,聯發科技投入超過1000億元的研發經費,孕育了這個困難的技術,目前進度優於預期的表現,將打造公司從具有競爭力提升到具戰略上的影響力。當天也有經濟部及產業夥伴如台積電、日月光、矽品、中華精測、京元電以及工研院等出席支持站台。
中國5G浪潮促使2020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復甦
歷經連三年萎縮,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因中國強勢布建5G,可望於2020年回歸正成長。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2020年出貨量將成長1.5%,達14多億支;至於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期將達1.9億,占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的14%,遠高於4G智慧型手機第一年供應時的1.3%。
依據IDC預測,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2020年將上看1.9億支。
IDC全球手機裝置追蹤計畫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毫無疑問地,中國將迅速成為5G市場的領頭羊。近來中國市場的發展,加上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及OEM廠商的強勢布陣,使得該機構提升對於5G短期內的預測。
此外,IDC全球手機裝置追蹤計畫資深研究分析師Sangeetika Srivastava認為,加速5G於全球應用的關鍵很大程度取決於5G網路的到來、電信服務業者的支持,以及價格大幅降低等因素,以利提供更多5G設備。
201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比2018年微幅下滑1.4%。
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連年下降。截至目前,2019下半年出貨量少於預期,價格也不盡亮眼,幾乎無法給予發展中5G提升平均售價的空間。而安卓(Android)供應商預計將降低5G手機成本。其智慧型手機銷售量自2018年以來已上升1.5%,預估至2023年將達13億,五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1.7%,隨新裝置陸續推出,估計平均售價在2019年將成長1.5%至258美元,高於2018年的255美元。
至於蘋果(Apple)由於2019年市場逆風加劇及缺少5G設備,iPhone出貨量將降至1.85億台,與2018年相比下降11.4%。外界預期,該公司將在2020年9月宣布投入5G智慧型手機市場,聚焦於價格及市場可用性,估計將使iOS銷量上升。
Arm宣布曾志光升任台灣總裁
Arm日前宣布原台灣銷售事業部與應用工程部副總裁曾志光,即日起升任為Arm台灣總裁,負責台灣市場整體營運,帶領台灣團隊邁向新里程碑。原任Arm台灣總經理謝弘輝則轉任Arm全球創新暨投資副總裁,負責Arm策略新商機開發,為台灣Arm IoT Fund提供諮詢建議,以及與公部門和法人機構合作協助拓展新技術,並直接與總部Arm策略長Jason Zajac彙報。
在半導體產業擁有近20年營運管理和產業經驗的曾志光表示,很高興能與Arm台灣團隊致力於活絡市場動能,攜手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他認為台灣生態環境活潑,擁有許多優秀IC設計公司、完整半導體上下游以及多元生態系夥伴。該公司近年與各家合作整合新興技術及資源、擁抱創新,期望在AI、5G及IoT浪潮扮演關鍵引擎,持續最佳化終端產品與服務。未來亦會與產業間、政府機構及學術單位多合作,發掘培育新世代所需技術人才。
曾志光於2010年加入Arm台灣,擔任商業發展與銷售一職,曾主導並協助多項重要產品在台業務、策略規劃和執行;之後曾轉戰雲創通訊(M2COMM)擔任全球業務與行銷副總經理,專注IoT在工業、零售、醫療等產業創新應用與銷售,負責全球市場之營運、並管理日本與歐洲分公司,在2年期間創造超過10倍業績成長。2017年再次受邀回到Arm台灣,管理業務與工程兩大部門,創造業績高峰。
5G帶動 2020~2024光收發器CAGR達15%
5G的部署將按預期進行,而將無線光纖前傳網路的需求提升到2020年及以後的新紀錄。根據產業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的研究指出,在2017~2019年比預期慢了三年之後,市場的成長遲到了,光收發器模組在2020~2024的預測是15%的年複合成長率,與2010~2016年產業成長紀錄相似。
包括2x200GbE、4x100GbE和400GbE在內的下一代乙太網路模組的出貨量將在2020年持續成長,乙太網路市場的價格下降將恢復到每年15~20%的歷史平均水平,而不是2018年的35%。2018年收發器模組價格的下跌,導致產業營收衰退15%。乙太網路已經是全球光收發器市場中最大的部分,預計到2024年將占到近60%。
儘管人們擔心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升級,但在2018年底,該產業仍期待2019年的好轉。好消息是,貿易戰的影響沒有像2019年那樣嚴重。美國政府於2019年5月實施的禁止向華為銷售美國製造產品的禁令在整個供應鏈上引起了衝擊 。但是,光通訊和積體電路的供應商並沒有花很長時間就能弄清楚如何繼續向華為供貨,因為該禁令被證明並不像所擔心的那樣廣泛。WSS模組、可調式雷射、調變器(Modulator)和同調接收器(Coherent Receivers)的銷售在2019年超出預期,部分原因是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客戶謹慎地積累了過多的庫存,原因是預期美國製造產品的銷售將進一步受到限制。
2019年的壞消息是下一代乙太網路收發器的大規模部署將延後到2020年,Facebook在2019年3月宣布將保留100GbE光纖的計劃,並在2020~2021年過渡到200GbE。亞馬遜開始部署4x100GbE DR4收發器。在2019年中,由於PAM4 DSP晶片性能問題,該項目被延後到2020年。Google繼續部署2x200GbE光纖,但數量仍然有限。阿里巴巴將400GbE模組的部署延遲到2021年,原因是其業務成長率的下降與中國消費者支出的總體放緩有關。
是德科技協助全球認證論壇驗證行動裝置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其5G協定與RF/RRM & DVT符合性工具套件廣獲採用,以便向全球認證論壇(GCF)提交非獨立模式(NSA)與獨立模式(SA)的5G NR(New Radio)測試案例。如此,GCF可根據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組織3GPP制定的標準,對5G NR NSA和SA行動裝置進行認證。
是德科技無線測試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Kailash Narayanan表示,是德科技致力於支援晶片組、裝置製造商和測試實驗室,在不同情境加速驗證,提升終端用戶使用5G裝置連接全新行動服務,維持GCF驗證測試案例供應商的穩定地位;同時協助業者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滿足全球製造商對不同外觀尺寸5G多模裝置的測試要求。
GCF於10月23日在德州Fort Worth市舉辦的CAG#60會議上,啟動此認證計畫。是德科技在通用平台提供全球數量龐大的已驗證GCF 5G協定與射頻符合性測試案例數及頻段數,使產業生態系統驗證行動裝置在5G NR NSA和SA模式的性能。
是德科技是目前唯一提供支援射頻解調的已驗證GCF 5G符合性測試案例廠商。2019年7月,是德科技與高通科技(Qualcomm Technologies)合作,共同發表全球第一個通過GCF驗證5G RF解調與RRM測試案例。
是德科技5G符合性工具套件是其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的核心元件,可發揮UXM 5G無線測試平台特性,因應從設計到驗收及製造的裝置開發工作流程需求。行動通訊業者、晶片組和裝置製造商及測試實驗室,皆可使用工具套件取得數量眾多且通過全球認證論壇(GCF)與PTCRB驗證的測試案例。
商業化應用全面開展 致茂力推5G應用量測方案
5G商轉如火如荼,5G服務與相關通訊設備已陸續出現在市場上,大舉推出的時間點預計將落在2020年,屆時不僅網路建設將大規模開展,支援5G的各種終端應用產品也將進軍市場。使得5G相關產品製造商將面臨截然不同的挑戰,如何大幅提升產品測試的效率,以趕上緊湊的產品上市時程計畫,將是5G供應鏈廠商必須克服的問題。
為此,致茂電子舉辦「2019 5G通訊量測應用研討會」,該公司總經理曾一士表示,2019年已經有14~15個國家推動5G商轉,2020年將持續增加。而除了5G,AI與IoT也是未來幾年重大的科技趨勢,這些技術發展與應用不啻是產業重心與商機。但相對之下,高傳輸速率、低延遲、高可靠度、功能安全性等的要求帶動元件、成品的測試挑戰與需求,為達成產品與技術效能全面提升的走向,測試的必要性也更被重視。
5G技術架構全面提升
5G網路全面改善4G系統的效能,工研院資通所新創長周勝鄰提到,5G主要透過無線電標準與網路規劃/建置來克服效能提升的技術挑戰。5G要求系統容量達4G的100~1000倍成長,其中透過大規模MIMO(Massive MIMO),以提升頻譜效率;開發高頻毫米波(mmWave),來取得更多可用頻段;超高密度網路(Ultra-Dense Networks, UDN)可以提升網路容量。
另外,5G的高可靠度/低延遲將帶動許多新興應用如:車聯網、智慧製造、智慧醫療、AR/VR等,許多過去未能落實的概念,在5G時代得以發展,小型基地台就會從強化網路覆蓋率的角色,轉變為擴增網路容量的任務,成為5G時代的組網主幹。
光通訊骨幹因應5G升級頻寬
而5G傳輸速率大幅提升,也帶動光通訊網路的發展,由於5G需要部署大量基地台,傳統的基地台功能也被拆分為RU(Radio Unit)、DU(Distribution Unit)、CU(Central Unit)三個主要單元,因應這些網路單元的布建與架構方式,致茂電子資深經理張敏宏(圖1)表示,光纖網路除了頻寬升級需求外,各式與無線接取單元搭配的光纖網路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RU與DU間的前傳網路(Fronthaul)、DU與CU間的中傳網路(Midhaul)、CU與核心網路間的後傳網路(Backhaul)都需要仰賴光通訊技術。
圖1 致茂電子資深經理張敏宏表示,光纖網路除了頻寬升級外,與無線接取單元搭配的光纖網路在5G時代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應頻寬的成長需求,光通訊技術也推動改朝換代,尤其是高頻寬解決方案未來幾年將持續被導入,張敏宏表示,波長分波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應用將更為普遍,而已經發展相當成熟的不歸零(Non-Return-to-Zero, NRZ)編碼,將逐漸為可提供更高頻寬的四階脈衝振幅調變(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4, PAM4)技術取代,核心骨幹網路頻寬將升級到400G,光通訊收發器(Transceiver)數量也將大幅成長。而在光收發器生產過程中,通常會在CoC(Chip on Carrier)階段進行燒機與光電特性量測,以確保光收發器品質與信賴性。
毫米波元件測試眉角多
5G導入高頻毫米波為一大技術亮點,但高頻電波特性帶來許多技術挑戰,致茂電子副總經理蔡譯慶(圖2)說明,4G射頻模組是由SiP(Silicon in Package)方式整合不同製程技術來製作功率放大器(PA)、低雜訊放大器(LNA)、濾波器(Filter)、開關(Switch)和被動元件等;5G毫米波射頻模組為維持號完整性,將走向高度整合,5G毫米波採用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降低PA功率發射的限制與要求,5G天線模組也因為毫米波波長變短,模組得以微縮。
圖2 致茂電子副總經理蔡譯慶說明,5G導入高頻毫米波為一大技術亮點,但高頻電波特性帶來許多技術挑戰。
在RF元件的測試上,蔡譯慶指出,目前致茂就微型接觸力(Miniature Contact Force)、射頻屏蔽(RF Shielding)、整合性測試(All...
羅德史瓦茲2019年度科技論壇圓滿落幕
全球行動通訊技術在短短十多年間快速演進,當4G逐漸遍及全球的同時,新一波的5G浪潮早在數年前已蘊釀而生,透過新的頻寬開發及延展,未來的5G世代將引領人們迎向一個更快速、更便利的世界。因此,在5G正式商轉前,電信營運商、晶片製造商及行動裝置廠商皆積極投入大量資源搶先布局。
羅德史瓦茲(R&S)於11月12、13兩日分別在台北美福飯店及新竹國賓飯店舉辦年度科技論壇:2019 R&S Technology Week in Taiwan。羅德史瓦茲邀請到財團法人電信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林炫佑、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丁邦安以及台灣諾基亞(Nokia)技術總監陳銘邦等三位重量級講師帶來主題演講,內容涵括5G特性與垂直應用、各項創新應用與外部資源連線帶來的資安風險挑戰、5G基地台白牌化之龐大商機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各國5G發展現況簡述、5G網路布建及相關技術發展時程介紹。
此外,羅德史瓦茲同時也請來R&S德國總公司技術專家,針對5G技術發展及量測方案提供完整介紹,內容涵蓋毫米波暨OTA、兆赫茲(THz)、5G NR等最新技術及標準規範;並規畫解決方案展示區,包括5G行動通訊多功能模擬基站、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5G與後5G寬頻量測、物聯網無線技術解決方案及5G FR1 MIMO量之應用等主題。
本次R&S年度科技論壇與會來賓遍及電信系統營運商、行動通訊裝置製造商、產品研發技術人員、學術研究單位等不同領域;羅德史瓦茲也期望持續與各產業緊密合作,在即將到來的5G世代中創造無限可能性。
調研:蘋果5G 手機2020 現身將直取龍頭?
2020年5G產業即將火熱開打,面對插旗的黃金時段,中國移動日前公布5G服務資費,並將5G手機銷售目標訂在1億支;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發表研究預測,對於市場最期待的5G iPhone,蘋果依然於2020年第三季才會正式參賽,並且隨即躍居5G智慧手機的領先地位。在前幾大手機品牌廠中,蘋果將是最晚推出5G手機的廠商,卻也被看好將在新興智慧手機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三大手機品牌5G產品市占率表現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10/29)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目前看來,沒有5G手機的蘋果將能夠超越當前5G市場的領導者三星和華為,似乎違反直覺。但是明年將有三款新的5G iPhone問世。目前,三星是5G智慧手機的市場領導者,但是隨著2020年兩個最大的5G市場權面商轉,預期這兩個廠商明年將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儘管預計蘋果將在2020年實現5G的強勁成長,但從長遠來看,三星將重獲5G桂冠。隨著更多市場進入5G,三星將憑藉其在整個智慧手機產業的主導地位,以及從低階到高階完整的「機海」產品線,維持其市占率龍頭的寶座。
在華為部分,該公司5G智慧手機銷售方面的潛力受到美國技術貿易禁令的限制。Strategy Analytics認為,華為在中國占主導地位,並且很可能仍將如此。但是在禁令解除之前,華為在其他區域市場的5G智慧手機銷售前景有限。
另外,2019年10月底,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分別公布5G資費,正式拉開了大陸5G全面商轉的序幕。中國移動指出,2019年已經銷售百萬台5G終端,5G預約客戶超過1000萬,中國移動豪情壯志的喊出,到2020年擁有7000萬的5G用戶,完成3億筆5G業務,銷售1億部5G手機、5000萬台家庭泛智慧終端以及1500萬產業模組。
是德與黑鯊科技攜手加速推動5G遊戲旗艦手機上市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與黑鯊科技(Black Shark Technology)展開合作,共同推動5G遊戲旗艦手機在中國問市。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獲黑鯊科技選用,以加速基於小米MiOT系統之5G手遊裝置的開發與射頻效能驗證。
黑鯊科技利用高通科技(Qualcomm Technologies)最新平台,並透過Qualcomm Snapdragon 8cx晶片系統(SoC)與X55 5G數據機,來建構涵蓋硬體、軟體與服務的全方位遊戲生態系統。
黑鯊科技測試部門總經理Michael Shen表示,在是德科技協助下,我們逐步實現原先設定的策略目標,成功地為全球客戶打造無與倫比的遊戲體驗。是德科技提供可靠的5G測試解決方案,讓我們能夠加速推出可凝聚遊戲玩家、具有創新與啟發性的遊戲體驗。
手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根據Newzoo預測,在2019年,手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美元。 近來,遊戲手機與平板電腦製造商紛紛採用5G技術,以便為願意支付額外費用的遊戲玩家,創造升級的遊戲體驗,進而讓遊戲玩家能快速獲得低延遲的豐富內容。
是德科技商用通訊部門資深總監Peng Cao表示,是德科技為黑鯊科技射頻效能測試工具的唯一供應商。在5G技術領域,我們不僅與其投資者小米(Xiaomi)保持密切合作, 同時還在此生態系統扮演著關鍵角色,讓包含黑鯊科技在內的尖端5G裝置製造商,能夠成功驗證更為多元的尺寸與機型,進而在不同地區加速推動5G裝置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