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3提供800~2133MT/s(每秒傳輸Mega)。DDR4提供1600~3200MT/s,傳輸速度是DDR3的兩倍。只需使用1.2V電壓,不僅效率比DDR3的1.5V更高,更可延長電池壽命並降低負載。循環冗餘檢查(CRC)和DDR4技術的晶片內建同位元偵測可增加額外指令與位址傳輸驗證,也能改善資料完整性。此外,DDR4記憶體容量也提升為四倍。DDR3最大記憶體容量是128GB,DDR4最多則可儲存512GB。
簡而言之,DDR4相較於DDR3的優勢包括:傳輸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資料完整性更佳以及、更多記憶體空間。
至於DDR5標準,則可提供超過6GT/s傳輸速度及Tb等級記憶體容量時;整體傳輸速度和記憶體容量會再提高一倍;也就是傳輸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以及記憶體空間更多。
訊號完整性為首要設計挑戰
DDR設計中最常見的訊號完整性挑戰就是記憶體控制器的時序問題。使用者可能會直接以購買方式取得設計所需記憶體控制器,而非採用訂製方式,若是如此,便需要在主機板和記憶體控制器間調整時序。
這樣的方式便足以執行設定和保持時間測試,以進行資料傳輸驗證。過去由於速度較慢,邊限也較寬,因此只要在通過設定與保持時間測試的情況下,在規格內便有足夠空間進行DDR2或DDR3設計。但速度提升也使邊限變得更加嚴格。若於進行DDR4或DDR5設計採用簡易的設定與保持時間測試,所提供之邊限已不足以通過規格驗證,而驗證DDR4需要眼圖(圖1)。
DDR4標準需在規格內符合隨機抖動和誤碼率的特定邊限與容差,因此可根據此標準為示波器建立遮罩,遮罩會定義示波器顯示器上的某個區域,此區域內的波形必須維持在滿足標準需求的狀態;如果眼圖閉合過多且進入遮罩,可能代表存在誤碼而無法通過規格標準。
我們預測DDR5眼圖會因DDR5速度提升而閉合。若確實如此,就必須利用等化技術讓眼圖張開至適當程度,以驗證設計。此外,DRAM錫球中會定義DDR5規格,但無法進入晶片探量。因此,必須改對通道進行探量,但無法透過此方式得知晶片中的眼圖為張開或閉合,需要決策回饋等化器來消除通道的脈衝響應效應。
善用邏輯分析儀避免資料毀損
驗證DDR4、LPDDR4、DDR5或LPDDR5設計時,常會遇到資料毀損的問題。造成資料毀損的原因有許多種,包含訊號完整性或功能性問題。示波器可對訊號完整性(包括眼圖大小、上升與下降時間及功率完整性)進行驗證與除錯,而邏輯分析儀則用來對記憶體系統功能或協定相符性進行除錯與驗證。若發生記憶體裝置無法以正確順序或在指定時序內接收正確指令等功能性問題,可能會造成資料毀損和系統癱瘓。測試是判斷實體或功能性錯誤和原因的重要方式,讓設計人員可為設計進行除錯並防止故障。
相符性測試軟體降低除錯難度
另外,設計人員還可利用相符性測試軟體,讓測試和除錯作業變得更輕鬆。相符性測試軟體可於示波器上執行,幫助驗證設計的訊號完整性及實體層。此軟體可自動執行相符性測試、驗證設計,並可產生通過/不通過報告,只需要將訊號連接到示波器,然後執行應用軟體即可。
若於進行設計功能或協定相符性測試時選擇合適的邏輯分析儀,便能以高達4200MT/s的資料速率及最高每個訊號400M樣本的追蹤深度,同步擷取所有DDR訊號(在DIMM/SODIMM設計超過100個訊號)。強大的分析軟體可進行記憶體協定傳輸解碼,並針對流經系統的訊務提供多種視圖與圖表,視圖和圖表可幫助驗證工程師快速瀏覽訊務流量,找出有問題的區域,協定相符性驗證軟體可於記憶體系統中精確找出問題。
總而言之,DDR記憶體晶片技術在過去十年歷經了兩個世代的演進,而新一代目前正在進行定義。每一代技術在速度、效率及記憶體容量方面都有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