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

- Advertisment -

超微/賽靈思達成換股合併協議 交易總價值350億美元

日前超微半導體(AMD)以350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FPGA廠商賽靈思(Xilinx),AMD同時宣布第三季的業績高於預期,同時提高對第四季業績的預估。收購賽靈思將協助AMD在資料中心方面與英特爾(Intel)保持競爭關係,同時FPGA在市場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緊接在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Arm之後,此次的收購案也符合晶片產業邁向整合的趨勢。 AMD以350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FPGA廠商賽靈思 收購後,賽靈思股東持有的每股賽靈思股票,將轉換為1.7234股的AMD普通股。雖然AMD的金流大幅少於英特爾,但是Zen/Zen 2架構過去幾年間的市占率佳,因此其股價大漲,自2018年以來上漲兩倍。 目前AMD將在這一季向雲端客戶交貨下一代的伺服器晶片Milan,而賽靈思正在更新可編程晶片產品Versal ACAP,該晶片可望協助資料中心處理人工智慧帶來的大量運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超微與賽靈思宣布合併的當天,賽靈思還發表了一款針對5G無線電單元(RU)設計的新一代Zynq RF SoC DFE。藉由將大量RF訊號處理矽智財(IP)硬化,該晶片的性能比先前的產品大幅提升,功耗也明顯降低,更可簡化5G基地台設備的設計複雜度。藉由與賽靈思合併,超微也同時在5G電信設備的晶片市場建立起一定的地位。 據外媒報導,Moor Insights&Strategy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認為,AMD的收購行動大膽且合理,也帶來值得期待的前景。相信AMD及賽靈思都會持續成長,尤其長期而言,賽靈思創造了更高的產品多元性,能夠應用在不同的市場與產品。 超微執行長Lisa Su在投資人電話會議中指出,賽靈思與超微不僅產品線高度互補,就連技術、IP跟代工夥伴方面,都有許多可以發揮綜效的地方。因此,在超微與賽靈思合併後,除了能為高性能運算、資料中心市場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外,在產品的設計、生產方面,也可以帶來擴大經濟規模、壓縮學習曲線等好處。 此外,從超微的觀點,賽靈思的嵌入式產品線是非常「美麗」的,這個市場具有產品生命週期長、需求穩定且毛利相當高的特色,且其中不乏某些超微目前還比較少布局,但日後一定要加碼投入的垂直市場,例如汽車電子。因此,不管是從財務、營運或長期趨勢的角度,超微與賽靈思合併後的前景,都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0

Supermicro支援NVIDIA BlueField-2 DPU 滿足資料中心需求

Super Micro Computer為企業級運算、儲存、網路解決方案和綠色運算技術等領域的供應商,日前宣布將支援最新的NVIDIA BlueField-2 DPU。NVIDIA BlueField-2 DPU現已開始提供樣品,而Supermicro將針對NVIDIA BlueField-2 DPU進行積極的認證計畫,其中包含Supermicro預計於2021年推出一系列領先市場的系統。整個產品組合包括1U、2U、4U、10U機架式GPU系統、Ultra、BigTwin、8U SuperBlade,以及其他的嵌入式解決方案。無論從邊緣到雲端,Supermicro的產品能支援各種進階的資料需求。 Supermicro 執行長暨總裁 Charles Liang 表示,Supermicro與 NVIDIA是關係密切的技術合作夥伴,我們已做好準備,隨時都能開始供應採用NVIDIA DPU的端對端雲端解決方案及邊緣裝置。運用Supermicro的快速上市能力,預計可搶先推出數款整合BlueField-2 DPU的系統,幫助客戶因應瞬息萬變的成長中市場,大大提升各種加速工作負載所需要的效能。 NVIDIA企業級運算部門主管Manuvir Das認為,NVIDIA DPU將成為安全加速資料中心最關鍵的要素,成為現代必備的元件。透過整合BlueField-2 DPU至Supermicro未來系列產品,Supermicro將為其客戶提供更多優勢,滿足其打造現代化資料中心的需求。 Supermicro 多款產品都將採用 NVIDIA 最新的DPU加速技術。Supermicro的 SuperBlade為內建PCIe...
0

Credo多款DSP光模組亮相 因應5G高速/頻寬需求

因應5G時代頻寬與傳輸速度等技術需求的革新,默升科技(Credo)日前針對資料中心應用及5G網路架構分別推出新品。其為資料中心網路平台推出的Dove系列,包含4款新品—Dove 100/150/200/400光通訊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而針對5G無線通訊網路中前傳/中傳光模組應用,則推出Seagull 50晶片,進一步滿足行動網路頻寬不斷攀升的需求。上述新品也同時於近期中國深圳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對外發布。 Dove系列四款產品針對資料中心高速傳輸應用設計 650 Group創始人兼技術分析師Chris DePuy表示,有鑑於5G網路架構中無線接取(RAN)技術的更迭,使5G網路需要更多高頻寬的前傳及中傳連接;加上5G時代聯網裝置大量增加,需要於容量、傳輸速率及傳輸距離進一步提升的傳輸系統支援。另一方面,Credo架構副總裁錢浩立也進一步表示,雲端平台營運商與此同時也需要尋找可擴展頻寬,但又兼顧低成本/功耗的光模組方案,藉此滿足下一代資料中心頻寬擴展的需求。 針對資料中心需求,本次Credo推出的新一代Dove系列四款產品,除採用PAM4 DSP架構以大幅減少晶片尺寸外,也設計可插拔模組,於減少功耗的同時可提升光模組的性能;此外,該公司的DSP技術的處理及平衡技術可適時補償光傳輸損耗,如可維持連續CTLE及DFE/FFE接收平衡,同時也相容於IEEE標準,使產品具有互通性。 另一方面,現階段5G網路針對光模組的主要訴求為低成本,藉此推動DML雷射發射器於業界採用的普及,加速光學元件發展。此類設計需能夠支援前傳的工業級運作溫度範圍,以及中傳/回傳中需較長的傳輸距離,因此該公司針對5G無線通訊網路架構推出的Seagull 50 PAM4光通訊DSP可滿足上述需求,將光元件、溫度變化及光纖傳輸過程造成的損耗及非線性效應透過補償機制,進而實現穩定可靠的高性能,且適用於資料中心及5G無線/eCPRI前傳、中傳和回傳等應用。 Seagull 50屬於雙模DSP 650 Group創始人兼技術分析師Alan Weckel對此表示,由於100/200/400G已占目前資料中心連接網路市占率一半以上,且未來也將不斷成長,成為資料中心主流訴求速率。而雲端平台營運商也正同步部署更高密度的100G網路拓撲結構,並開始投資200/400G網路,以因應網路頻寬成長的需求。由此可見,隨著網路的傳輸速率不斷提升,網路的功率密度及可擴展性已然成為光模組及交換器設計中必不可缺的標準。
0

建置成本/節能利用最佳化 資料中心功秏/效率錙銖必較

然而,最終用戶要著眼大局,更關心整個系統或製程在遵守環境義務的同時,能夠盈利的效率。他們明白,倘若所有生命週期成本都計入其中,在功率轉換過程的一個小要素,即便非常專注於降低其損耗並不一定會導致明顯整體成本節省或環境效益。 另一層面,將更多電源轉換裝置整合到更小體積(增大其「功率密度」),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工廠或資料中心的占地面積,並利用現有資源和成本實現更多產出。 本文將研究相較增大功率密度和提高系統效率,提高功率密度百分點在節能、購置/處置成本和機櫃/占地面積利用率等層面的實際成本。 製造商藉提高效率 降低營運壓力 在功率電子的世界,效率是一個容易概念化的術語,100%效率為好,而0%為壞。但是,讀者必須仔細設置自身的參考基準。資料中心整體電氣效率接近0%,從電網提取的所有功率幾乎都轉換為伺服器葉片、電源和冷卻系統中電子元件中的熱量。然後,將電力的美金價值轉換為美金收入可能是1,000%的效率,大多數行業都是如此,這是所有人的期望,否則,如果讀者想節省成本和挽救地球,同時也要賺錢,真正問題是如何最小化總功耗,同時以最大限度提高生產力。 資料中心管理者完全知曉這些,他們需要面對日常壓力來提高資料處理能力和速度,同時保持盡可能低電費,並從資本投資中獲得回報。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以增加數千瓦的功率耗散來添加伺服器,但可以演算容量增大帶來的附加價值抵消額外能源和資本成本。在工業領域,如果需要另一台100kW馬達,並用於生產更多可銷售產出,馬達驅動及其電源則是不可迴避之開銷。在所有產業中,電源是一種必須的罪惡之物,本身不會增加商業價值,其耗費的營運成本和功率都被視為降低了利潤。因此,焦點自然而然地會將注意力轉向功率電子製造商,他們需要承擔透過提高電氣效率來減少損耗的壓力。 拓撲架構重新設計以實現零損耗 功率轉換效率似乎很容易定義,人們都可以引用公式「輸出功率除輸入功率之百分比」,兩者之間差值為功率轉換器消散的熱量。問題是,如果不涉及功率水準,以及它們如何隨操作和環境條件而變化,而將效率作為轉換器比較參數,此時效率沒有任何意義。往往這會導致一些「創造性」規格,挑選出其中亮點,以展現裝置最好的部分。很少有轉換器在接近其最大額定功率時操作,因此效率通常設定為在最大額定負載50~75%左右達到峰值,並且某些曲線必須在零負載時降至零效率。在輕負載時轉換器設計可能存在高不確定性,因此在待機條件下電源功耗可能會比其他電源多一倍(圖1)。負載為5%時,A線表示轉換器功耗是B線的三倍以上,因此輕負載功耗對總能量消耗有顯著影響。 圖1 輕載時效率在同類功率轉換器之間差異很大 幸運的是,業內有一些標準可以用來規定效率曲線形狀,例如具有不同級別的「80 PLUS計畫」中,「鈦」級為最高,要求在50%負載時具備最低94%效率,在10%負載時最低90%效率,這些是用於115V系統的效率,對於230V系統,上述參數分別是96%和90%(圖2)。 圖2 80-PLUS計畫的效率目標—115V系統 這些限制很難實現。在2004年構想80 PLUS認證計畫時,在50%負載下實現最低水準80%效率已經足夠困難,但是要達到94%的鈦級則意謂著需要減少電源四分之三的損耗。效率僅提高14%,而額定功率為千瓦級的電源必須將損耗從250W降低到64W,這不能透過對現有設計進行微調來實現,因此必須對轉換器拓撲架構進行徹底重新考量。不再使用傳統二極體,轉而採用同步驅動MOSFET,相移全橋和LLC諧振拓撲架構等技術都被用來限制開關轉換期間的損耗,並且出現諸如SiC和GaN等全新半導體技術,以實現更快的開關速度但不會造成功耗損失。即便是不在市電的低階橋式整流器也已經演變成MOSFET的混合布置,這構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必要的部分。這些都需要一定成本,也有採用新技術帶來的風險。即便如此,從供需角度看,客戶和電源製造商要求在螺旋式上升,以實現更高效率,達到99%甚至更高。 追求高效率而降損耗所費不貲 隨著功率轉換效率接近100%,提高效率的難度成倍增加。從97%到98%意謂著損耗減少了三分之一,從98%到99%意謂著將損耗減少一半。在任何轉換器設計中,將損耗降低50%可能會要求設計從頭重新開始,使用更複雜的技術和更昂貴的元件是唯一途徑,而這通常是以犧牲尺寸為代價。1kW電源效率為98%時,僅消耗20.4W功率(圖3)。而要花費多少努力才能使損耗達到10.1W,使效率提高到99%?考量一下1kW的負載,將效率提高1%僅僅可以節省10.1W,但這需要多少設計工作量? 圖3 1kW功率轉換器中的損耗與效率 當然,所有節能都值得珍惜,但是更需要放寬眼界。在美國,工業用電平均價格約為每千瓦小時7美分。如果以1kW電源壽命為例,在100%正常執行時間下可操作5年或大約44,000小時,減少10.1W損耗可以節省大約31美元,而負載功率的成本超過3,100美元。更換電源會導致擁有成本、購買和鑑定費用、安裝成本以及通常與數百個元件、包裝和運輸相關的碳足跡。然後是舊裝置的處置成本,以及新尖端產品的功能風險。假設上一代電源可靠性仍然足夠,那麼與保留舊產品相較,很難看出這些相關成本與31美元的節省相比如何抵消。單純為了效率參數而追求更高效率可能是一項成本高昂的事情。 裝置縮小尺寸提高功率密度 為了降低內部溫度並提高演算的壽命/可靠性,也許有必要提高功率轉換器效率,但這僅在外殼和冷卻保持不變情況下才有效。有一個古老的經驗法則,即電子元件溫度每升高10℃,其壽命就會縮短兩倍。而依據可靠性手冊,在溫度升高10℃時,半導體元件失效率將增加約25%,電容器失效率將增加約50%。但是現代電子產品極其可靠且經久耐用,因此這些都是相對於非常長使用壽命和高可靠性而言的百分比變化。例如,從歷史上講,功率電子裝置的冷卻設置目標,是將資料中心入口處的理想溫度保持在21℃左右,但是英特爾(Intel)和其他公司的研究表明,該溫度可以適當提高,但不會顯著影響系統可靠性。APC的一項報告引用了美國供熱和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的預測,當入口溫度從20℃升高至32℃(68℉至90℉)時,總體裝置故障率僅增加1.5倍(圖4)。據稱,資料中心額定操作溫度每升高1℉,就可以將相關冷卻成本降低約4%,因此減小主機殼尺寸,允許包括電源在內的裝置在更高溫度下操作,可以真正節省成本,同時還可以釋放機架空間。 圖4 裝置可靠性與入口溫度關係 使較小電源在更高溫度下操作的另一推動因素,是採用以SiC或GaN材料製成的寬能隙半導體。這些元件操作溫度額定值比矽元件高很多,特別是對於SiC,允許裸晶在高達數百℃溫度下操作。 功率轉換各方紛尋最佳解 功率轉換裝置供應商可能會以特定條件下的效率規格來互相競爭,但對最終用戶而言,重要的是其製程的生產率和盈利能力。當然,籍由減少能源消耗來節省成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透過增加機櫃中或機架上裝置功率密度,並提高每單位體積的生產率而獲得成本節省可能更具吸引力。資料中心和製造設施中的地板空間具有「美元密度」,這是為貢獻一定收入所必須達到的貨幣價值,以千美元/平方英尺為度量,因此縮小電子裝置尺寸以提供更多生產空間是實際收益。如果這意謂著在生產需要擴展時提供完整的額外機櫃,則實現的短期和長期資金節省更多。 仰仗相關的功率轉換器可實現電子裝置更高功率密度,這些促使系統架構師將功率密度視為越來越重要的指標。但是,與端到端產品電氣效率不同,整個系統的功率密度不易比較,需要包括哪些內容?在典型工業機櫃中,可能有開關裝置、連接器、安裝在主機殼底座的EMI濾波器、生成中間電壓的AC-DC轉換器、大電流匯流排、負載本地處的DC-DC轉換器、風扇及其自身電源和安裝硬體,有時甚至可能包括空調裝置。在控制機櫃中,負載可能是獨立式,也可能是馬達,在這種狀況下,功率轉換裝置體積占整個空間很大一部分,任何空間尺寸的節省都意謂著可以容納更多控制電子裝置。但是,這樣回報會減少,因為添加額外裝置總會需要更多功率。控制櫃還可能受限於使用標準化硬體,如用於裝置安裝的DIN導軌,供應商推出了越來越窄小的產品,而輸入/輸出連接器尺寸的實際應用通常定義了其最小值。現在30W AC-DC寬度已減小到21mm左右,而480W裝置寬度大約為48mm(寬)×124mm(高)。機櫃中如果包括冷卻系統,其中可能包括一系列風扇,由於入口溫度不能確定,因此功率轉換器的額定溫度通常設為在高溫氣流下操作,且沒有主機殼散熱設置。這導致功率轉換密度值相對較低,每立方英寸可能為10到20W。 POL實現資料中心電源高功率轉換 在資料中心中,功率分配系統體系架構會嚴重影響功率密度。最新趨勢是透過每個伺服器刀鋒上的負載點(POL)轉換器提供48V背板匯流排,將電壓降低至IC電平,通常低於1V。分開來看,POL可以具有令人吃驚的功率密度,每立方英寸超過1kW,但需要大量散熱片或冷卻氣流才能正常操作。48V匯流排可以來自機架AC-DC轉換器,其功率密度可能僅為每立方英寸20W左右。或者可以從外部中央電源提供380V DC,並在機架中轉換為48V。具備直流電源後,不再有交流整流和功率因數校正電路損耗,該轉換器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效率,並且每立方英寸功率密度再次超過1kW(需要足夠冷卻能力)。另一個優勢是,與每個機架中的AC-DC不同,能量可以集中儲存並用於電源損耗或電力不足,而AC-DC具有很大的內部儲能電容器,占用了寶貴空間。 與工業製造中機櫃不同,資料中心負載實際是刀鋒伺服器本身,因此每個機架內部消耗功率均超過10kW。倘若要求嚴格控制的高速氣流進行主動冷卻,並保持較低入口溫度,這對於功率轉換器來說是個好消息,而由於其效率很高,僅消耗了刀鋒伺服器一部分的功率,允許使用具備最少量外部散熱(如果需要)的POL和匯流排轉換器,進而保持較高的總功率密度。實際上,使刀鋒伺服器產生的熱量遠離功率轉換器成為一個主要的考量因素。 寬能隙技術提高功率密度 功率轉換器設計人員可以透過降低開關速度來提高效率,但這會導致必須採用過大被動元件,進而使機殼尺寸變大。複雜諧振轉換器拓撲允許更高運作頻率,實現低損耗,而SiC和GaN半導體元件的到來又結合了高速度和低損耗,再次改變了遊戲規則。它們在較高溫度下可靠的操作能力可以使轉換器封裝尺寸進一步減小,進而實現更高功率密度。 追逐功率轉換效率百分點是一場收益越來越小的遊戲,除非這種改進能夠導致更小產品尺寸,進而能夠為直接增加利潤的裝置留出空間。功率密度是轉換器一個很好參數,但是應該仔細比較,並包括系統中所有元素,可以預期,製造產業中機櫃和資料中心伺服器機架之間的功率密度差異會很大。 (本文作者任職於貿澤電子)
0

施耐德EcoStruxure IT Expert 90天免費試用

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宣布,為共同協助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與滿足遠距管理的需求,旗下APC品牌即日起針對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雲端監管工具-EcoStruxure IT Expert提供企業90天免費試用。透過施耐德創新的機房基礎設施管理科技,協助中小企業客戶做到遠距、自動化的監控與能源管理,共同創建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過去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在於IT基礎設備分散各地,難以集中管理、產生問題更無法提前甚至即時反應。資料中心是現在企業營運的核心,一旦無預警故障,企業的營運就有可能停擺,因此穩定性向來是此一系統在設計時的重要考量。而資料中心的故障大多來自於現場處理人員之操作疏失,然而現在企業的資源有限,維運人員工作負擔龐大,因此透過各項感測器連接與大數據分析,將可協助企業降低維運人員負擔,同時提升管理效能,讓系統更穩定。且客戶均希望能在錯誤發生前產生預測,避免損失、降低風險,也因此雲端化的集中管理平台就成為新世代機房的設計重點。 架設在Microsoft微軟Azure雲端平台上的EcoStruxure IT Expert屬於EcoStruxure IT物聯網三層式架構解決方案中針對IT基礎設施、設備監測的雲端工具,可以透過其偵測系統擷取UPS、空調、環境、配電等基礎設施資料以及支援Redfish通訊協定監測IT伺服器之溫度、風扇、狀態等資訊,將其集中管理與監測,當設備發生異常,系統可直接透過手機App主動發出訊息通知管理人員,管理者可透過其可視化介面,快速掌握設備狀態,並由數據分析出設備的可能故障時間與能效對比。 EcoStruxure IT Expert更同時支持多廠商的設備接入,可進行歷史數據查詢以及分析報表等。其中UPS報表,可以對APC單相進行電池耗損評估,以預測電池可能發生故障的時間。並可依使用者喜好製作客製化儀表板,將一些關鍵設備的狀態及數據甚至PUE直接顯示在網頁上,此外,施耐德更致力於嚴密開發與測試,遵循GDPR保障客戶的資料隱私與完整,以及數據傳輸、保存與應用程式之安全。 EcoStruxure IT Expert即日起開放免費試用申請,試用期限為90天,可同時連接5台設備進行測試。除了雲端版的ITE外,on-premise在地化部署的Data Center Expert(DCE)也同步開放免費試用,滿足客戶不同維運與資安管理上的需求。  
0

支援AI推論/視訊轉換 OCP多節點伺服器擴大功效

由於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乃至Google、臉書(Facebook)等業者的雲端資料中心營運規模不斷成長,因而出現了超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center)一詞,同時在機房設備達更大的裝配量時,傳統19吋寬的機架機櫃與伺服器,在容積密度、散熱用電等營運面的經濟性表現,已逐漸難滿足業者之需。 為了滿足「超規模」的更經濟需求,Facebook於2011年發起開放運算專案(Open Compute Project, OCP)並鼓勵各方加入,期透過解構與再建構的方式,訂立出更具經濟性的機房技術規格與標準,並要求設備商依循新標準實現與交付設備。 OCP提出後相繼有重量級業者加入,如Microsoft、Google;我國的主要伺服器代工業者如廣達、緯穎、神通亦有提案貢獻;對岸則有浪潮集團等。OCP已有的規格提案及發展包含伺服器(Open Rack)、夾層卡(Mezzanine Card)、高效能運算(HPC)等,而OCP的會員組織茁壯後也開始舉辦OCP Global Summit年會。 多節點伺服器來由 OCP制訂的規格標準中以Open Rack為首要重點,Open Rack主張改行21吋寬的機架,以提升機櫃氣流度;並在設備的供電上改行12V/48V直流電,以減少電能耗損;Open Rack在機架高度上改行OpenU/OU(4.8公分),有別於傳統機架的U(1.75吋/4.45公分)。 OCP在伺服器的構型(Form Factor)尺寸上也無意遵循傳統機架伺服器的扁平1U、2U作法,而是在2OU高度的空間內縱向切出三等分,以放置3部伺服器(圖1)。雖然OCP機架空間略增,但卻能比傳統19吋機架多放置一部伺服器,傳統機架伺服器在2U空間內只能放置2部1U高度的扁平伺服器。 圖1 OCP Yosemite在21吋、2OU高度空間內切分出三等分托座 在完成OCP標準的伺服器規格後,傳統機架伺服器陣營開始從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衍生出多節點(Multi-Node)伺服器,Multi-Node伺服器在2U空間內縱向切出四等分,以放置4部伺服器,俗稱2U4N,4N即4個節點之意,一部伺服器視同一個節點。 Multi-Node伺服器與刀鋒伺服器均具有較傳統1U、2U標準機架伺服器更高的放置密度,但卻省去刀鋒伺服器的底座(Chassis,或稱Enclosure)倚賴或降低倚賴,密度表現上則介於標準機架伺服器與刀鋒伺服器間,因而逐漸受歡迎。 Multi-Node的出現也影響了OCP陣營,2015年3月OCP Global Summit上也宣布發展自己的Multi-Node伺服器標準,代號優勝美地(Yosemite,為美國加州一處國家公園)。 Yosemite在每一個三等分的空間(每一等分稱為一個Sled,橫置的3個Sled稱為一個Cubby)內可放置4片伺服器卡,或稱為系統單晶片卡(SoC Card),或微型伺服器卡(Micro-Server Card),如此相同空間內從3部伺服器提升成12部(圖2)。 圖2 OCP Yosemite每一托座可水平前後放置4張伺服器卡,每張卡接1顆(1-Socket, 1S)伺服器處理器 Yosemite第二版 Yosemite伺服器發表後的2年,OCP在2017年OCP Global Summit上宣布Yosemite標準改版,即Yosemite v2,隨Yosemite...
0

聯發科800GbE MACsec PHY收發器 滿足資料中心/5G需求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800GbE(雙400GbE)MACsec retimer PHY收發器MT3729系列產品,此系列產品的解決方案可滿足資料中心和5G基礎設施應用所需的高速且低功耗資料傳輸以及嚴格的安全性需求。此系列是基於聯發科技的56G PAM4 SerDes技術所研發的標準產品(ASSP),針對全新的網路基礎架構,為領導網路設備和服務廠商實現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資料傳輸。此產品現已上市,首批客戶的產品已在開發中。 根據產業報告預估,資料中心對速度超過400GbE以上網路的需求將在2020年底出現強勁成長,到2024年出貨量將占總市場的25%以上。新系列產品整合了安全、高速資料傳輸以及高精度Class-C時間戳記功能(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適合用於線卡或核心交換器,為新一代的伺服器、交換器和路由器建構大頻寬、高速率以及高安全的解決方案。 新系列產品包含四種不同的操作模式:Retimer模式內置訊號增強技術,可將SerDes連接距離和傳輸擴展至終端設備,以獲得更精確的時間戳記;正向/反向變速箱(Gearbox)模式支持56G和28G鏈路間的位元速率轉換,使下一代交換機能夠與現有基礎架構無縫接軌;MUX/DeMUX模式提供無中斷MUX和廣播切換功能,滿足網路備援需求;MACsec模式支援IEEE 802.1AE標準下,每個通訊埠以1GbE到400GbE的速度使用AES-128和AES-256加密,滿足高度安全的要求。 MT3729產品系列最多可支援16個56G PAM4雙向鏈路,最高可達28G NRZ SerDes和1G SGMII。為滿足5G基礎架構嚴格的時序要求,MT3729系列產品支援IEEE 1588v2和高精度C類SyncE,以時間戳記格式提供更高的精確性和靈活度。
0

微軟測試氫燃料電池系統 可供資料中心48小時持續用電

日前微軟(Microsoft)宣布,氫燃料電池已經連續48小事為一排資料中心提供電能,顯示氫燃料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乾淨能源,有助於微軟邁向2023年不再依賴柴油發電機的計畫。柴油發電機占微軟的碳排放不到1%,主要用於資料中心Azure,與全球多數的雲端供應商一樣,在其停電或其他發電功能中斷的時候發電,維持資料中心運作。 微軟數據中心開發團隊的基礎結構總工程師Mark Monroe表示,柴油發電機很昂貴,但99%的情況下用不到。現在隨著氫燃料的成本直線下降,氫燃料便成為柴油發電機之外,另一個成本可行的方案,而且使用環保的氫燃料也符合降低碳排放的目標。Monroe補充,資料中心Azure可以配備燃料電池、氫氣儲存罐與轉換分子的電解池,有助於整合資料中心與電網,提供負載平衡的能源。 實際上資料中心使用備用的柴油發電機的機率很低,加上氫燃料電池已經足以做到短期的電源供應,甚至可以彌補電網中斷及柴油發電機發電啟動之間的30秒間隔,而越先進的電池則有越長的壽命。2019年微軟25萬瓦的氫燃料系統(圖1)通過24小時連續供電的測試,並在今年六月達成48小時的測試,下一步會採購和測試與資料中心Azure現有的柴油發電機容量相同的3兆瓦氫電池系統。   圖1 25萬瓦的氫燃料系統。來源:微軟 對微軟而言,使用氫燃料的其他經濟考量包含尋找、儲存並維持綠能充足的基礎設施,為備用發電機提供12~48小時電力。微軟資料中心能源與永續策略總經理Brian Janous說明,如果將資料中心擁有的資源整合到電網中,便有助於加速無碳用電的進程,而不只改變資料中心的用電方式。
0

大廠產品/服務頻布局 雲端遊戲商機可期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林忻祐 對消費終端業者而言,雲端遊戲崛起,意味著消費終端的規格將會產生質變,輕薄、可負擔、易操作的消費終端為玩家所求。對網路提供業者而言,線上串流服務意味著更多頻寬,業者需要投資更多網路基礎建設,而新的商業模式亦為業者所關注。對雲運算業者而言,雲端遊戲新增了雲服務的應用。對遊戲發行與開發商而言,雲端遊戲提供新的平台通路服務。 雲端遊戲鎖定不同分眾族群 綜觀業者提供雲端遊戲服務品質,由串流提供之畫質、畫面更新率、光線追蹤等特殊效果決定,各家業者提出之更新率皆為60FPS以上,但根據目標市場,但業者服務還是有畫質在720p、1080p、4K之差異,產品服務價格大概在月費5元到50美元。 在雲端遊戲商業模式,業者訂價取決於雲端遊戲的體驗品質,根據雲端遊戲業者2020年4月所提供之服務說明,提供4K解析度之業者為Shadow和Stadia,NVIDIA則是提供1080p服務,Shadow以及NVIDIA另外提供光線追蹤之服務,PlayStation Now提供720p服務,而Arcade則未揭露畫質。在價格部分,多數業者提供之服務在11美元以下,其中以Shadow提供之價格最高,其產品服務落於15美元至51美元,NVIDIA服務和Shadow最為相似,但僅為4.99美元之推廣價格,其中X Cloud尚未確認其定價。 觀察雲端遊戲之目標市場,可分為追求高階遊戲終端使用之消費者以及希望可以便利隨選隨玩的消費者,對應雲端遊戲市場雲電腦以及雲平台產品服務。 雲電腦玩家的使用需求為使用高階遊戲終端,在意遊戲體驗中的流暢度、畫質並具有更新硬體設備的使用習慣。在圖1中,遊戲畫質在1080p以上,且具有光線追蹤功能。雲電腦服務類似租賃遊戲硬體,差異僅在該服務以雲端提供,且由廠商定期維護更新。透過雲端遊戲提供消費者高階虛擬遊戲終端,讓消費者不會因為隨著遊戲軟體的迭代,而需要更新遊戲終端,降低遊戲硬體門檻。 圖1 雲端遊戲大廠產品服務比較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4/2020 雲平台玩家的痛點為遊戲主機、遊戲內容的購買,玩家希望可以玩特定的遊戲內容,但不用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在比較圖中,遊戲畫質在720p。雲平台服務類似於跨裝置的遊戲任意門,遊戲終端與內容取得相對容易,得以隨選隨玩。Sony、Microsoft皆將手機視為可以替代遊戲主機的顯示終端,而Sony、Google、Microsoft、Apple皆提供遊戲玩家遊戲庫之服務,消費者繳交月費之後,便可如串流服務隨選一般,自行挑選喜愛的遊戲。 網路頻寬/品質為決定性因素 雲端遊戲服務品質取決網路連線品質,從各家開放國家發現歐美為雲端遊戲的早期市場,一方面固然為當地的網路基礎建設較佳,另方面則取決於業者在當地建立的伺服器資料中心。大廠提供雲端遊戲亦可見兩個發展脈絡,一為業者自行建立資料中心、一為業者和當地之資料中心或電信業者合作。 從Shadow與NVIDIA在歐洲、美國等國提供雲端服務;前者因其新創規模,在美國亦有尚未提供服務的州別,在資料中心建立上與法國和美國的數據中心OVH和Equinox合作,後者為了提供服務運營14個伺服器中心,和電信業者合作提供GeForce NOW Alliance,在日、韓、俄羅斯的伺服器甚至由合作夥伴經營。若雲端遊戲生態系業者願意經營雲端遊戲服務,亦可以選擇和雲端遊戲業者合作。 雲端遊戲雲電腦以及雲平台服務分別為了滿足玩家對遊戲終端規格、以及跨平台、跨裝置玩3A遊戲的需求。因此,雲端遊戲結合IaaS、PaaS、SaaS的特性,其產業範疇不僅涵蓋傳統遊戲的發行商、開發商,亦包含網路服務提供者、消費終端生態系、雲運算生態系,以及雲端遊戲服務業者之新產業。 雲端遊戲服務業者,本身可以為雲運算服務業者,如Google,亦可能為雲運算硬體提供者,如NVIDIA;亦可以為消費終端業者,如Sony、Microsoft;亦可以為遊戲平台商,如Apple;亦可能為新創,如Shadow具有不同的雲端遊戲服務發展優勢。不論業者類型,各家雲端遊戲大廠均對使用者之網速提出5Mbps~15Mbps以上之要求,且大多建議使用有線光纖傳輸,僅少部分業者提出無線傳輸的4G、Wi-Fi的使用規格需求。 從使用者環境要求以及開放國家觀察,儘管雲端遊戲之流量僅用於遊戲指令的上傳、遊戲畫面傳輸,雲端服務體驗最重要的基礎為網路頻寬、上網品質,可想見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將會越趨重要。截至2020年4月,臺灣尚未成為遊戲雲端大廠所支援之使用國家,僅可使用Apple Arcade。一方面業者需要確保當地消費者具有穩定之網速,另方面業者在當地需要有良好的雲端資料中心服務。意謂網路提供者,如電信、系統服務商具有進入此產業的優勢資源。 除了網路外,消費者玩遊戲之重要硬體為電競顯卡,雲端遊戲產品服務之賣點為無須因為3A遊戲暢玩汰換消費終端,讓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以暢玩遊戲。消費者之願付價格為高階遊戲硬體如電競桌機、筆電、手機,與平價消費終端之價差。截至2020年4月,雲端遊戲之月費價格落在5到50美元。若以高階電腦主機約為2,000美元估算,可訂閱最高級的Blade服務40個月,約為3年多,可見高端雲端遊戲市場鎖定之族群約為定期淘汰硬體設備之玩家。 對硬體業者而言,在雲端遊戲產業興起後,圖形運算渲染之需求轉移至雲端遊戲之廠商。再者,雲端服務的運算需要透過伺服器硬體,存取連接需要透過資料中心的儲存空間。雲端遊戲並不會使硬體商機消失,而是使硬體需求轉向。對消費終端業者而言,雲端遊戲崛起, 終端的舒適度、更好的人機介面協同為下一個遊戲終端硬體應發展方向。 再者,遊戲產業過去採用主機、系統、平台等不同通路區分市場,消費者為了玩特定的遊戲需要黏著於某個消費終端。隨著行動網路越趨發達,手機成為玩家最仰賴的遊戲終端,雲端遊戲亦成為跨裝置跨平台暢玩遊戲之戰場,意味著輕薄、可負擔、易操作的消費終端為玩家所求。以挾帶廣大手機終端用戶資源的Apple Arcade為例,月費為5美元,訴諸從手機、筆電、電視的專屬遊戲跨螢遊玩。 雲端遊戲本身的平台化亦為此服務成功之關鍵要素,如玩家社群交流、遊戲購買,平台本身支援的終端以及遊戲大作的豐富度亦為消費者的考量點。 對軟體業的遊戲發行與開發商而言,雲端遊戲提供新的平台通路服務,在雲端遊戲的浪潮下,加入開放陣營擴展玩家數或是自行經營封閉式陣營成為業者的經營策略。
0

施耐德電機2020創新日 台灣場虛擬展會6/18壓軸上線

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有鑑於全球產業正因AI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疫情後時代帶來衝擊與鉅變,企業要增加競爭力、創造差異化,勢必得強化兼具韌性與彈性的數位轉型浪潮,因此施耐德與全球合作夥伴首度攜手舉辦系列線上展會「施耐德2020創新日:彈性數位轉型」,無償分享可以支持組織創新所需的韌性、彈性和敏捷性的數位基礎架構,台灣場將在6月18日(四)舉行。 本次虛擬線上展會將由施耐德關鍵電力部門總裁、行銷長、技術長及首席產品顧問、產業專家,針對市場趨勢展望與創新應用於線上開講,並搭配不同行業分組討論,再結合線上虛擬展覽,包含企業機房、邊緣運算、行業應用、資通訊通路等四大展示主題,企圖引領企業疫後超前部署,進行韌性數位轉型。 為了讓全球IT資料中心專業人員、IT代理商、IT解決方案提供者、廠務專業人員、承包商及工業系統整合商等,相關產業專業人士一次了解施耐德最新EcoStruxure解決方案及應用趨勢,特別邀請知名創新演說家Omar Hatamleh以及IDC、Canalys等研究分析機構意見領袖、知名企業如DELL、AVEVA、HP等產業推手、合作夥伴以及專家們,共同探索如何應對挑戰,希望在新的能源與電力世界中,不分國度不分產業,一起共創事業永續營運新未來。 本次虛擬展會同步分享完整的產業教戰手冊、邊緣機房設計指南,提供全球全方位的資料中心、邊緣運算,以及關鍵能源管理等創新解決方案。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