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市場話題 ToF設計導入仍有關卡 生態系建置腳步要跟上

ToF設計導入仍有關卡 生態系建置腳步要跟上

- Advertisement -

ToF技術在智慧型手機上,已經衍生出兩大類應用,其一是用來實現人臉辨識,另一個則是取得所在場域的深度資訊,進而強化手機拍照功能。

智慧型手機是一個年出貨量超過十億支的超大規模應用市場,照理說,能應用在這個市場的技術,都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但截至目前為止,環繞在ToF感測周邊的生態系統,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除了手機之外,ToF在其他應用領域還有很大的潛力,但不同應用對ToF的需求不盡相同,配套方案的成熟度跟資源也未必如手機般完整。因此,ToF若要在其他消費性電子或工業領域複製手機上的成功經驗,最大的關鍵,仍在於如何盡速搭建出完善的生態系統。除了感應晶片供應商之外,鏡頭模組廠、軟體開發商等業者也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光、機、電、軟的跨界整合。

ToF雜訊抑制仍需特別注意

英飛凌(Infineon)大中華區電源與感測系統事業部主任工程師林慶宗(圖1)指出,ToF技術問世至今已經有十多年歷史,感測器本身的性能在過去十多年來,有很明顯的進步。但在實際應用上,ToF感測的精準度除了取決於感測器本身的設計之外,環繞在感測器周邊的元件,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圖1 英飛凌大中華區電源與感測系統事業部主任工程師林慶宗

ToF技術是以紅外線作為感測介質,因此,跟紅外線有關的因素,對ToF感測的表現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以感測器本體來說,如何因應環境中本來就存在的紅外線,抑制其對感測器的干擾,是首要的技術課題。事實上,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紅外線來源,因此在設計感測器的時候,選擇正確的頻譜,避開太陽所造成的紅外線干擾,是最關鍵的。

另一方面,因為ToF必須搭配主動光源,因此在選擇感測器頻段時,還得考慮市場上是否有對應的光源元件可供選用。目前比較主流的紅外線光源有兩種,一是IR LED,另一個則是IR VCSEL,其所發射的紅外線波長,大多都屬於近紅外線(NIR),即750奈米~1,400奈米之間。而其中又以760奈米、850奈米與940奈米最為主流。

因此,目前業界所推出的ToF感測器,多半工作在上述三個波長。以英飛凌為例,其Real3感測器就是工作在850奈米與940奈米這兩個波長。但太陽光中所含有的紅外線,在這兩個波長的能量還是相當強的,所以在設計感測器時,必須設法降低感測器過飽和的風險。

其實,ToF感測器跟一般相機所使用的CIS很類似,只是ToF感測器接收的是紅外線,一般相機接收的是可見光。相信很多人在拍照的時候,都曾經拍出過度曝光、畫面死白的照片。這個就是CIS過飽和所造成的結果。ToF感測器接收到太強的紅外線能量時,也會有一樣的狀況,只是ToF過飽和所造成的結果不是死白的畫素,而是沒有深度資訊的畫素。

因此,英飛凌在與PMD合作開發Real3 ToF感測器時,特別開發出背景照明抑制技術(Supression of Background Illumination, SBI),以避免感測器在背景環境的紅外線能量太強時,產生過飽和現象。圖2是在照度50kLux,對距離50公分的兩張人臉進行感測所取得的ToF點雲,這個照度大約跟晴天上午10點的陽光類似。在沒開啟SBI功能時,可以看到ToF感測器出現嚴重過飽和,原本該有深度資訊的點,都變成一片死白;但開啟SBI功能時,ToF感測器就能正常取得目標物的點雲。值得一提的是,關閉SBI功能時,快門的曝光時間為0.15毫秒,開啟SBI功能時,快門時間則長達0.3毫秒,換算下來,SBI功能大概可以讓感測器的動態範圍增加20倍之多。

圖2 背景照明抑制(SBI)功能對ToF感測器的抗干擾能力有很明顯的影響,左為SBI關閉的感測結果,右為SBI開啟的感測結果。

除了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的紅外線干擾外,搭配ToF感測器的主動光源,也會對3D感測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目前業界所使用的主動光源,不外IR LED與IR VCSEL兩種,IR LED的成本非常有優勢,但除此之外,在體積、可調變範圍方面,都遠不如VCSEL。其中,可調變範圍這項參數會直接影響ToF的感測解析度。

由於IR LED的調變頻率最快只能做到30MHz,VCSEL則可高達150MHz,若要應用對感測精細度的要求較高,例如人臉辨識,就必須使用VCSEL光源。

完善生態系統不可或缺

亞德諾(ADI)大中華應用工程總監李財旺則認為,不同應用情境對ToF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ToF解決方案必須在各種指標之間取得平衡。例如汽車、工業自動化、醫療電子、新零售、智慧監控等專業級場景來說,ToF感測系統不僅需要在精度、範圍、響應時間、解析度、成本、功耗、封裝之間取得平衡,還需要針對不同情況中出現的各種不可控因素、感測系統的靈活性與抗干擾性等方面進行客製化的冗餘設計。

這些冗餘設計有時是硬體,例如加入高可靠性的濾波和抗干擾元件/模組,有時則是軟體演算法,以保證系統有足夠的能力因應不同類型的突發狀況。

ToF或者3D技術從前端到後端都需要上下游產業鏈一起配合。它需要光學、電、晶片級、電路級,以及模組廠,還有一些應用專業產業來共同開發、適配整個方案。作為一種新型的視覺感測技術,無論是針對消費性還是專業級應用領域,目前需解決的基礎性問題還很多,未來如何透過技術去真正實現成本、功耗、體積、速度、壽命、穩定性以及抗干擾能力等多方面的平衡,以達到一個相對目前來說更為優化的水準,進而實現ToF視覺感測技術實際應用中可靠性的提升。

ToF是一種複雜的技術,必須擁有深厚的光學專業技術才能讓VGA感測器發揮最高效能。光學校正、高速脈衝時序模式、溫度漂移、以及補償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深度的準確度。有可能要歷經冗長的設計週期才能達到想要的效能。同時,與感測器搭配的處理器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3D ToF需要更高的運算能力。

ADI已支援許多精簡晶片數量的設計來因應客戶拓展商機的需求。針對許多客戶仍尋求更容易、更快速、更有效率的商品化途徑,希望能擁有簡單的展示模組,讓他們能先評測技術的效能,滿意之後再展開實際專案。ADI除了已經透過與許多領域的硬體夥伴合作,聯手提供不同層級的硬體方案之外,也透過與外部軟體夥伴合作,聯手將深度處理演算法方面的專才發揮至軟體層面。

事實上,即便是智慧型手機,目前的ToF配套方案也還沒有發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舉例來說,因為ToF感測器其實是一種特殊的相機,照手機的系統架構來說,應該要在影像處理器(ISP)便完成ToF資料的解算,但目前市面上並沒有手機的ISP晶片內建ToF運算加速硬體,導致ToF感測器取得的資料必須耗用ISP,甚至手機應用處理器的運算資源來處理。就功耗最佳化的角度來看,最理想的方法還是要在ISP添加專用的硬體電路來解算,這是手機相關晶片業者在制定產品發展藍圖時,可以思考的發展方向。

但如果是手機以外的應用產品,因為在系統的硬體架構中,不一定有ISP的存在,這時就得考慮外掛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或是採用整合DSP功能的感測解決方案。例如亞德諾的ToF解決方案,因為其鎖定的目標市場是各種專業級應用,因此有一部分方案已經包含處理器功能,應用開發者不需要擔心ToF會額外占用系統主處理器的資源。

圖3 目前手機ToF的典型訊號鏈,可見大多數的運算任務都還是要靠應用處理器來執行。

開拓多元應用 模組廠配合是關鍵

由於ToF是一種特殊功能的相機模組,終端產品製造商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光學、電子的整合設計,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因此終端產品製造商通常不會直接跟感測元件供應商採購元件,而是向模組製造商購買已經整合好的模組,據此進行系統開發。

這意味著模組供應商對於ToF能不能開拓出更多應用,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如果模組廠商投入ToF的意願不高,即便ToF能為終端產品帶來很多附加價值,產品製造商恐怕也找不到可用的模組。因此,不管是英飛凌或亞德諾,除了開發感測晶片之外,在模組廠的業務經營上,也投入不少資源。

舉例來說,如果要將ToF技術推向筆記型電腦(NB)/平板電腦這類應用產品,原本供應NB相機模組的台系模組廠,如光寶、富士康是否願意投入,就會是關鍵。至於車用相機或工業相機,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生態,如果要將ToF推入汽車跟工業市場,也得獲得這些模組廠商的支持。

由於生態系的建立跟經營需要一段時間,因此ToF技術雖然可以在許多應用場合找到發揮的空間,但個別產業導入的時間,仍會有快慢之別。按照生態系統發展的成熟度來看,在智慧型手機之後,掃地機器人會是最快將ToF感測功能列為標準配備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至於NB跟平板電腦,因為供應鏈業者跟手機有若干重疊,導入的速度應該也不會太慢,特別是蘋果(Apple)在iPad Pro上內建光達功能後,許多品牌商為了跟蘋果抗衡,應該會加快導入的進程。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