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SATA

SATA

- Advertisment -

實現高畫質影像處理 Western Digital推出新SSD

Western Digital新推出WD Blue SN550 NVMe SSD,其速度比SATA SSD快上四倍。這款新SSD亦為主打效能的NVMe SSD,專為創作者和PC使用者設計,可更快速開機,且在讀取寫入方面效率大幅提升。 Western Digital推出新SSD供消費者彈性選擇。 Western Digital消費性SSD產品行銷總監翁祥文表示,有鑑於網路環境的升級,需要將產品於速度及耐用度上提升。因此改變元件散熱架構,以提升產品整體效能。 新產品考量目標客群需求設計,為PCIe介面的SSD,符合PCIe Gen3的規範,除改進散熱設計以最佳化讀取及寫入速度之外,亦考量到一般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及成本。即便沒有安裝DRAM,產品表現仍比其他市面競爭產品加上DRAM的狀況還優良。針對值得關注的SSD散熱及降速問題,歷經攝氏55度高強度環境測試下,仍可有良好穩定的讀取及寫入速度。 Western Digital客戶業務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Eric Spanneut表示,新品採NVMe優先的作法大幅提升系統效能和速度,進而減少等待資料的時間。如此得以讓使用者工作更有效率。為將使用者需求轉為生產力,該公司推出本產品以解決多核心的需求。 綜觀現代創作者對資料儲存的需求強勁增長,無論是4K或8K影片檔案、大型文件尚需大量儲存空間的應用程式,作業環境皆需具可靠效能、耐寫度、高速及大容量,而NVMe介面可符合上述需求。無論工作、創作、遊戲或處理大量資料,新品速度都比SATA SSD快上四倍。隨著反應速度提升,對多工使用者和程式使用者而言,其整體電腦使反應將更快速及靈敏。 新品規格彈性落於介於PC跟企業級之間,意即不需高成本便可取得。Eric Spanneut進一步指出,對想使用NVMe產品的客戶而言,WD Blue SN550是理想選擇;對於系統建置商來說,新品將NVMe和SATA SSD系列布建更全面,提供高容量硬碟,因此建置商將有更多彈性打造符合不同客戶需求的系統。
0

記憶體產業等待下個「超級循環」 SSD晶片/模組廠多方布局

記憶體儲存產業在歷經2017~2018年飛躍式成長,帶動所謂的「超級循環」後,2019年產業景氣出現轉折,面對產業景氣循環,多年以來,記憶體產業鏈的廠商多半練就面對景氣大幅波動的本事。因此,在景氣轉折的時候就是準備與練功的時機,將技術與產品持續提升,在下一波景氣來臨的時候,可以收穫最多的報酬。 慧榮布局SSD儲存控制解決方案 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廠商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9)發表新款USB外接式固態硬碟(SSD)控制晶片解決方案,採用單晶片USB 3.2 Gen1介面。該公司產品企劃部協理邱慧甄(圖1)表示,目前巿場上可攜式SSD均採用橋接晶片設計,將SATA或PCIe介面轉接為USB介面。SM3282為單晶片USB 3.2 Gen 1介面設計,提供完整的單晶片硬體及軟體解決方案,並支援UASP協定。SM3282採用雙通道設計,支援96層QLC NAND Flash,容量最高可達2TB,且採用低功耗設計,毋須外部電源IC即可自行運作,降低物料(BOM)成本。 圖1 慧榮科技產品企劃部協理邱慧甄表示,SM3282為單晶片USB 3.2 Gen 1介面設計,提供完整的單晶片硬體及軟體解決方案,並支援UASP協定。 邱慧甄說明,該款SSD控制晶片的主要功能包括:高速連續讀寫傳輸速度超過400MB/s,支援USB Type A與Type C連接埠,可相容Windows 10、Mac OS 10.x和Linux kernel v2.4作業系統,單晶片解決方案實現高性能、低功耗,最優化系統成本,並內建3.3V/2.5V/1.8V/1.2V穩壓器,支援LED顯示讀寫狀態,68-pin QFN封裝。 另外,針對企業級的SSD應用,慧榮也推出SATA SSD控制晶片解決方案SM2271,該公司產品企劃部專案經理黃莨展(圖2)指出,該解決方案提供完整的ASIC及Turnkey韌體,支援容量最高可達16TB,滿足企業及資料中心應用所需的大容量、高效能、穩定的需求。一般企業用SSD介面趨勢是往PCI-e發展,但是SATA介面強調的高性價比還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圖2 慧榮科技產品企劃部專案經理黃莨展指出,一般企業用SSD介面朝PCI-e發展,但SATA強調的高性價比還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SM2271是一款八通道高效能企業級SATA SSD控制晶片解決方案,支援最3D...
0

貿澤電子供貨Microsemi PolarFire FPGA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開始供應Microsemi的PolarFire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快閃記憶體型的中階PolarFire FPGA提供300K的邏輯元件,耗電量比相近的SRAM型FPGA低達50%。此裝置提供了同級最佳的安全性、單事件翻轉(SEU)免疫結構和串化器/解串化器(SerDes)效能,適合通訊、國防、航空、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IoT)等市場的各種應用。 貿澤電子所供應的Microsemi PolarFire FPGA具備低功率且尺寸小巧,針對數量持續增加的聚合10Gbps連接埠,提供高成本效益的頻寬處理能力。裝置整合非揮發式FPGA架構、12.7Gbps收發器效能、1.6Gbps差分輸入與輸出(I/O)、強化安全性IP與加密處理器。28nm CMOS矽晶片經過功率最佳化,擁有中階FPGA最低的靜態功率,另外Flash Freeze模式則提供更低的待機功率。 貿澤亦供應Microsemi PolarFire評估套件,用於協助工程師評估多種應用,例如高速收發器、10Gb乙太網路、IEEE1588、JESD204B、SyncE及SATA。此套件的連線包括高腳位數FPGA夾層卡(FMC)、六個SMA、PCIe邊緣連接器、雙Gigabit乙太網路連接器、SFP+外框和USB轉UART終端。 套件內含一年Gold軟體授權,此授權包含Libero SoC PolarFire設計組,是一套功能完整、易於學習又好上手的開發工具。此組合整合了符合業界標準的Synopsys Synplify Pro合成工具與Mentor Graphics ModelSim模擬工具,擁有同級最佳的限制管理與除錯功能。
0

SSD NVMe搭載率逐漸提升 2020年前可望超越SATA

隨著PC、筆記型電腦等消費產品對於傳輸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於固態硬碟(SSD)的搭載率亦於近年來逐漸提升,並且價格亦逐漸降低,在未來將成為消費型SSD的主流。預計將在2020年前,消費型SSD的NVMe搭載率將正式超越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 美光科技(Micron)固態硬碟行銷經理Jonathan Weeth表示,在未來的消費性SSD市場,NVMe的導入將是重要的趨勢,該介面也將成為SSD的主流,現今正處於SATA與NVMe的滲透率過渡時期,在未來兩年內,將會看到消費型SSD的NVMe搭載率逐漸提升,並將超過SATA的搭載率。 Weeth進一步說明,在過去多數PC、筆記型電腦的主機板並未支援NVMe,但近年來支援NVMe的主機板逐漸普及,進而帶動消費型SSD的NVMe搭載率。另一方面,SATA的頻寬上限約為550MBps,儘管能夠應付多數的消費產品對於頻寬的需求,然而隨著終端應用日趨多元,電競與影音應用等等高階應用對於頻寬的需求將會更高,SATA將難以滿足該需求;因此,未來消費性SSD的NVMe搭載率將高於SATA。 為因應該趨勢,隸屬於美光旗下的Crucial,近日推出首款搭載NVMe PCIe技術的Crucial P1 SSD,此款 PC 儲存裝置採用Micron 3D QLC NAND技術,為SSD市場提供更快、更大、價格更親民的選擇,該公司的SSD產品組合再添生力軍。Crucial在長期經營高階SSD市場之後,進一步以此產品進攻高性價比市場。 Weeth亦分享,在經營高性價比市場時,該如何在效能與成本之間抓取平衡是最有挑戰之處,而美光Micron 3D QLC NAND技術的導入,便能使該產品在兩者之間得到平衡。 Crucial新品P1 SSD容量選擇達1TB,此固態硬碟在混合模式輸出可達565MBps,總分達 5,084。循序讀取/寫入速度達2,000/1,700 MB/s2,搭配SLC快取的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此硬碟平均壽命(MTTF)為180萬小時,耐用性可達 200TB 總位元寫入量,運作時的平均耗電量為100mW。  
0

3D NAND BiCS3新血注入 PCI-e SSD進攻企業儲存市場

當各家SSD控制器供應商在產品設計屢屢推陳出新、技術愈臻成熟穩定時,SSD也開始跨足企業儲存市場。迄今最新支援PCI-e介面的SSD應用控制器足以支援PCI-e Gen3×4,傳輸頻寬近32Gbps,遠遠超越過去SATA3.0的6Gbps頻寬,預期PCI-e SSD需求會愈來愈高,甚至有機會取代SATA SSD,也是時候順勢進入企業儲存市場,因應市場應用隨之推出適合的PCI-e SSD。 企業儲存常見的三個應用範疇分別是內容傳遞(Content Delivery)、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s)和資料庫管理(Database Management),根據其市場而個別引進強調讀取、專注寫入或讀寫兼具的SSD(表1)。藉著內容傳遞作為商業模式的市場如網路服務、雲端運算和Metadata加速搜尋市場等,採用的SSD儲存裝置著重讀取速度和延遲(Latency)效能;虛擬環境下的虛擬平台同時要求隨機讀寫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和低延遲,適合選用讀寫兼具的SSD;至於資料庫管理如資料中心強調資料記錄與備份,寫入取勝的SSD更容易脫穎而出。 整體來說,企業儲存市場對SSD儲存裝置之要求相對於消費型市場更為嚴謹,除了速度考量之外,其他像是儲存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 QoS)、企業等級資料保護技術和內部傳輸端資料保護(End-to-End Data Protection)等規格,都是SSD控制器供應商需要達到其標準才有機會角逐企業儲存市場的一席之地,這幾項規格也將在本文後續逐一探討其重要性。 儲存服務品質穩定 SSD儲存服務品質意指SSD在特定時間內進行讀寫時,能夠維持穩定且一致的延遲時間(Latency)。換言之,儲存服務品質表示SSD處理資料指令時,從99%甚至到99.999%之信賴區間,不同信賴水準線能保證資料處理之回覆時間(Response Time),做為企業SSD儲存裝置評比之一。 然而,SSD採用的NAND Flash受其特性限制,往往在處理主機端(Host)資料時,也需要同步著手SSD內部背景管理(Background Management),諸如資料抹除(Erase)、碎片回收(Garbage Collection)、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等,進而遞延整個SSD處理時間,甚至有可能產生高延遲異常值(Latency Outlier)、速度驟降等問題(圖1)。 圖1 高延遲異常示意圖 資料來源:群聯電子整理 因此,為了維持儲存服務品質之穩定與一致性,避免發生速度驟降或強烈震盪不穩等問題,SSD控制晶片需要最佳化分配內部資源與處理程序,以求有效降低處理後之回覆時間。常見的解決方式有三種,各是指令優先處理設計(High Priority Queue)、擱置資料抹除程序(Erase...
0

美高森美控制器新品滿足資料中心需求

美高森美(Microsemi Corporation)憑藉在24G SAS和PCle Gen 4三模式控制器技術,推出SmartROC 3200和SmartIOC 2200儲存控制器。該新裝置含有專門設計的關鍵技術,以滿足下一代資料中心對儲存性能及靈活性的嚴苛要求。 美高森美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業務部門副總裁Pete Hazen表示,該公司的儲存管理和連接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在PCle Gen 4、NVMe、24G SAS和通用隔間伺服器的世代享用美高森美的智慧儲存系列(Smart Storage)的所有智慧特性和出色表現。超大型及企業級伺服器客戶將可受益於多項業界首創功能,包括支援採用DirectPath技術以實現低延遲NVMe傳輸的PCle Gen 4介面,並有支援採用動態通道多工(Dynamic Channel Multiplexing, DCM)架構的24G SAS,以便在24G SAS基礎設施上實現低速SAS或SATA硬碟的高效率聚合,使得這系列的控制器成為了業界最通用和最創新的產品。 驅動器可靠性及操作性能的創新成果,以及SFF通用背板管理(Universal Backplane Management, UBM)和FF-TA-1001(U.3)規範等新標準的面世,推動NVMe SSD在企業級伺服器中的使用率日益提高。這些新的儲存控制器提供企業級伺服器的管理及資料保護功能以滿足許多企業客戶的要求。隨著通用隔間伺服器開始出現以支援日益普及的NVMe媒體採用,部署靈活性越來越重要,這些伺服器將要求儲存控制器能靈活地與NVMe、SAS及SATA固態硬碟(SSD)或硬碟裝置(HDD)相連接。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