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PIDA

PIDA

- Advertisment -

LiDAR成為ADAS/自駕車關鍵感測器

根據ResearchAndMarkets指出,光學雷達(LiDAR)市場2019年產值達9.81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達2,766萬美元,2020到2025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20.7%。光電協進會認為,提升LiDAR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無人機中LiDAR系統的採用不斷增加、工程和建築中地理資訊系統(GIS)LiDAR的使用,以及4D LiDAR的出現和法規的放鬆,導致不同應用大規模使用商用無人機有關。 光學雷達市場2019年產值達9.81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達2,766萬美元 (來源:Unsplash) 隨著LiDAR逐漸成為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AV)的關鍵感測器,在車輛整合的樣式方面與功能之間取得平衡變得越來越重要。除了總體製造性、可靠性、價格和耐用性方面的考慮外,位置也很重要。從這個意義上分析,LiDAR只是沿襲了諸如雷達、照相機和超聲波之類的傳統感測器的腳步。從整合的角度來看,將LiDAR與其他感測器區分開的主要原因有: 1.要求低損耗和清潔光學表面(每個LiDAR直徑通常為25~50mm) 2.更高的功耗,通常在15~30W之間 3.光學雷達的熱管理(大部分輸入功率轉換為熱量),需要保持其「冷卻」。否則如雷射器、檢測器和掃描儀之類的元件會發熱,並導致性能和可靠性問題 4.尺寸和體積具優勢。因為當今大多數成熟的激光雷達感測器都使用機械或光機械掃描儀,這些掃描儀體積相對較大,很難從美學上整合到汽車中,因此固態LiDAR(無論是閃存還是使用固態掃描),在這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許多技術才剛剛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整合到用於市場的第一套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中。 從2000年代的DARPA大挑戰賽到用於共享汽車和運動自動化的影音開發早期,樣式和空氣動力學設計都不受重視,導致原型車看起來很奇怪,在部分情況下甚至令人恐懼。但是隨著ADAS和AV的成熟,Waymo等公司越來越關注感測器模組與自動駕駛汽車的整合。其背後的原因之一,是認識到有必要為乘客提供視覺和情感上的親密體驗,並建立對這種新搭乘方式的信心。 近日在比利時特斯拉Model 3開始測試光學雷達系統,Model 3車頂設備採用類似於Velodyne Puck 32MR LiDar。製造商指出,此設備非常適合工業車輛、移動機器人和相對低速移動的無人機。光電協進會認為,無論最終它是否得到了特斯拉的認可,這也意味著馬斯克(Elon Musk)改變了對激光雷達的態度,並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0

橫向整合/技術改善齊發 Micro LED構建產業鏈拚量產

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具備多項技術優勢,如高亮度、省電及可做出光機微型化模組,且其自發光特性架構簡單,在大型化的顯示上更優於OLED與LCD,待Micro LED技術成熟後,將有機會成為顯示技術的新主流。因此近年來吸引大批廠商投入發展,在逐步邁入量產的階段,各家廠商除了透過結盟打群架,也持續強化Mini LED厚植技術與市場實力,產業動態好不熱鬧。 而台灣在LCD與LED產業同具雄厚實力,被看好最有條件成功發展Micro LED產業鏈,國內近年也掀起Micro LED發展熱潮;本文將從產業發展現況與巨量轉移技術發展動態,以及生產設備進展等面向,觀察國內廠商投入與發展樣貌,一窺Micro LED產業的「超前部署」。 產業結盟打群架 Mini LED試水溫讓子彈飛 近來許多廠商如三星(Samsung)、LG等皆在展會中發表Micro LED螢幕,也紛紛發布量產計畫,集邦科技研究副總儲于超(圖1)對此表示,現階段市場的大型顯示螢幕價格仍居高不下,因此尚未獲主流消費市場回響,2020年許多廠商傾向於以技術難度較低的Mini LED作為商業化重點,如高階電競螢幕。 圖1 集邦科技研究副總儲于超表示,Mini LED產品的打頭陣,將會是各方決定是否投入Micro LED量產的關鍵指標 另外,許多廠商透過結盟強化技術開發進度,儲于超認為像三星及蘋果(Apple)等品牌大廠,較傾向於獨立發展關鍵技術,建立自身的供應鏈,決定產品規格後再串連上下游供應鏈。至於近期許多廠商結盟的動態,他認為總體而言是好事,但結盟較常見於主力於代工的台廠及中國廠商,因其無法獨立掌握整條供應鏈,如三安與京東方、晶電與利亞德便為實例。 環視各國產業區位,從本質上來看,Mini LED及Micro LED皆屬於競爭替代的技術,因此韓國雖長期傾力發展OLED面板技術,相對壓縮台面板廠生存空間,但也因此在Micro LED技術發展態度上呈現搖擺,難以全力主攻Micro LED技術的研發;日本以索尼(Sony)為主要大廠,但其傾向廠內自行研發,外界較難一窺發展動態;而中國除了以政策扶植搭配大量資金挹注的策略,地方政府及相關廠商雖進一步投入技術研發,並持續進行人力挖角,同時近年內技術專利數量快速上升,但技術層面現階段與台廠仍有落差。至於台廠實力則是結合LED、面板及半導體廠,可組成堅實完整的供應鏈,加上Micro LED技術實力相對領先,很有機會搶占有利位置。 至於外界傳2022及2023年將可能實現Micro LED產品的量產,光電工業協進會(PIDA)分析師林政賢(圖2)則認為,Micro LED技術的決勝關鍵在於消費市場的導入,台廠需盡快掌握市場先機,將技術導向量產。進一步回顧近期消費性市場,由於近幾個月以來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除了波及供應鏈零組件供貨進度外,面板消費需求隨著疫情攀升,2020年第一季已重挫15%。因此,消費需求的轉變勢必打擊現階段各國主流面板大廠的士氣。 圖2 光電工業協進會分析師林政賢表示,由於面板需求因疫情消退,台廠應把握機會搶占先機 進一步審視台廠的產業定位,林政賢說,台灣具有紮實的LED技術及跨產業供應鏈,因此看好台廠研發前景。但他指出欲穩健發展的Micro LED技術,必要條件為品牌大廠的拋磚引玉,因其具一定程度的資金與資源,能夠承受技術前期的盈虧浮動,因此台廠的劣勢同時亦體現於代工起家的先天條件,沒有諸如索尼、三星這類大廠可以作為領頭羊。因此,為克服先天劣勢,跨領域產業的整合勢在必行,如工研院於2016年便協同多領域跨國廠商,共組巨量微組裝產業推動聯盟(CIMS),從設備、晶粒、IC、半導體製程著手,期望串聯系統與品牌廠,盼能建置完整產業鏈,為台廠帶來新契機。 轉移流派各有優勢  產品特性/價格為導向 除了需橫向、平台式整合產業鏈外,Micro LED技術障礙尚包含背板材質、PCB基板的高度/平整度、接合(Bonding)、驅動IC設計等問題,其中又以巨量轉移技術為最關鍵的環節。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副組長方彥翔(圖3)說明,Micro LED的應用可依產品特性及價格需求導向作為分野,因此製程中各巨量轉移技術各具優勢。 圖3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副組長方彥翔表示,Micro LED技術所需的良率取決於產品特性及價格需求 但由於各技術流派所能達到的良率及產品所需條件不同,意即高/低解析度產品各有不同良率,如車載螢幕必須能面對潮濕環境條件以及氣候因素,將對其可靠度產生影響。以低解析度產品為例,其良率標準為99.9%,高解析度則須達99.99%,若搭配修補技術,良率將可達到100%。以下則針對巨量轉移相關技術流派延伸探討。 雷射轉移 此技術由於過程中能量較強,因此溫度亦會較高;在升溫的同時其能量亦可能造成原先排列已相當密集的LED晶粒損傷,產品應用解析度為中等。 電磁吸取 採用磁力,利用電磁效應以電力產生磁場,但若要產生磁場的電流需要以高電流通電,對於模組能否承受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適合應用於高解析度產品。 流體裝配 以流體作為轉移媒介,但是由於藉由浮力控制,操作存在高難度,因此亦較適合用於低解析度產品。 靜電轉移 為蘋果使用的專利技術,使用靜電力,為巨量轉移技術中能吸取LED晶粒中大小最小的方式,良率也最高,因此適用於高解析度的產品。但若欲產生靜電力的前提,必須要以電壓差產生靜電,因此在晶粒間距非常小的前提下容易被電壓噴飛,因此需克服高電壓的問題。 滾軸轉移 採取類似滾輪的方式滾平,由於需多次反覆執行,除非精密機械加工技術良好,否則其中存在的壓力將較易使晶粒之間的間距不一,而LED需要精密排列,存在較難對準的問題,因此該轉移方式較適合用於低解析度、容忍度較高的產品。以優顯科技為例,執行長陳顯德(圖4)表示,該公司採用的技術是以選擇性雷射剝離技術搭配滾軸轉移技術,適用於大多數的製程,並可彈性決定轉移數量(如1顆或是1,000顆皆可),較不同於現行供應端大廠紛紛致力於開發特殊技術,拉開彼此競爭差距的狀況。 圖4 優顯科技執行長陳顯德表示,台灣需要整合LED廠及TFT廠的「橋樑」 微轉印 其以藍寶石為基板,在目前的巨量轉移技術中,較普遍使用凡德瓦力或是具有黏性且有凹凸結構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0

Luminar降低成本 Volvo預計2022推光達自駕車

儘管現階段光達因為其高昂成本而被許多廠商拒於門外,而許多自駕車系統開發廠商如Tesla與高通都沒有投入光達研發的打算。但是也有傳統汽車業者看好其效能而反其道而行,例如Volvo宣布即將於2022年推出搭載光達的自駕車,試圖以不同的技術面切入,吸引消費者的青睞。 示意圖 Volvo自駕車。來源:Volvo 光電協進會指出,目前市售新車都包括許多感測器(相機與雷達),以輔助自動緊急剎車系統與車道偏移系統等安全裝置。不過現在少有汽車製造商推出搭載光達(LIDAR)的車種,因為大多數光達的價格都高得離譜,主要供應商的價格都在75,000美元左右。 最近Volvo宣布,該公司投資的光達廠商Luminar已經可以降低成本,生產出足夠便宜的感測器,若該公司以所預期的時程將光達安裝在一般市售汽車上,不僅有助於行車安全,也讓自駕車的實用化能有大幅的進展。Volvo希望透過量產大幅降低光達的成本,協助該公司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Volvo認為,如果將自動駕駛功能限制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不僅可分攤LIDAR的成本,而且還可攤提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高效能運算能力。 Volvo表示,將場域隔離到可以控制和驗證的高速公路環境中,將是讓用戶安全進入自駕技術與自主體驗的安全途徑。因此,該公司的自動駕駛高速公路功能,將在2022年與下一代XC90 SUV一同推出。根據Volvo的描述,Highway Pilot類似特斯拉的Autopilot或凱迪拉克的Super Cruise等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加強版本。不過最大的差異在於,這些系統要求駕駛員隨時將手放在方向盤上,或者在需要控制的情況下關心路況,而Volvo的方案可以完全自動駕駛,無需任何人工干預。 光達成本方面,Luminar表示其目標是將ADAS系統的成本降低至每台裝置500美元,將自駕系統的成本降低至每台裝置1,000美元左右。以該公司所開發的LIDAR來說,其重量不到2磅,射程為250米,較大物體的射程可達500米。當然光達有其不利因素,比如Tesla的執行長Elon Musk就偏好以視覺系統來輔助該公司的自駕系統提供動力。不過Volvo表示,基於相機和雷達的系統缺乏光達的準確性和遠距離功能,也缺少在不同天氣和光照條件進行觀察的能力,而光達則可以建構並增加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0

自駕車邁向L3 3D LiDAR精準測距不可少

據日媒調查有20多家公司參與投資開發,聚焦於自動駕駛Level 3以上等級,以無機械驅動的半導體固態3D LiDAR為主,透過體積小型化、降低成本和3D高精度成像正迅速相繼加入市場。根據TSR的指出,全球汽車LiDAR市場會從2019年的430多萬台成長到2030年的近2,440萬台,2035年時預計將大幅成長至6,900萬台。 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認為,若自駕車要升級到Level 3等級,即使在雨天、雪天和霧天等惡劣天氣或視線黑暗中,也必須準確測量到與每個物體的距離、形狀和位置關係,以提高識別和鑑別的準確性。 示意圖 若自駕車要升級到Level 3等級,任何環境都必須提高識別和鑑別的準確性。來源:Bosch   在LiDAR市場中主流包含非機械驅動的固態型,與雷射掃描的MEMS型。在車載裝置上,除了裝置在前方的LiDAR用以支援偵測距離較遠之處外,如裝置於車體四個角落以偵測車子側面、後方停車等普通道路上各種車況,裝備在如頭燈與保險桿等支援短、中距產品。近年來在LiDAR開發上以歐美業者為主,3D LiDAR大廠Velodyne採用獨有的MLA(Micro LiDAR Array)技術,新開發次世代輕便型LiDAR Velarray及在裝配在車身外四個角落的VelaDome,將可偵測FOV 180度距離30公尺的物體,提供更安全的行車保護。Continental在收購美國ASC(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的LiDAR部門後,正在開發為高度自駕車的固態型設計之短距離LiDARHFL110,將融合遠距與偵測50公尺程度的中、短距離之LiDAR為主。 目前在車前的感測檢測距離方面約在200~250公尺左右,其中以Pioneer的產品測距500公尺最遠,甚至可以檢測路旁標示步道的石頭。價格方面,因為目前處於實驗車輛階段的高價,但是許多廠商的目標是量產階段每具LiDAR 500至100美元。近來廠商為了搶先進入市場而有降價的趨勢,大疆的LIVOX甚至將最新產品的價格定在15萬日元(USD1,363)以下。各公司都將車用3D LiDAR的時程定在2021年以後,市場傳出奧迪A8高級車採用Valeo的3D LiDAR、BMW也預計將配備Innoviz的3D LiDAR汽車於2021年開始量產。
0

AR/VR消費支出突破180億美元 投資走向待觀察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的數據,2020年全球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AR/VR)總支出金額將達到188億美元。所有支出中以消費者支出占比最高,預計支出70億美元,其次依序是經銷、製造、公共事業、以及基礎建設的應用。其中2019年Q4與2020年Q1的投資量皆下降,須持續觀察AR/VR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才能得知市場的活絡狀況。 示意圖-交易量最大的類別是AR/VR技術、遊戲、教育、智慧型眼鏡、醫療、企業軟體/服務,以及解決方案/服務。來源:Unsplash AR/VR消費端支出屢創新高,吸引了龐大的投資金額。光電協進會(pida)分析Digi-Capital的資料指出,2019年全球AR/VR投資金額達41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第三高投資額,僅次於2017年和2018年。然而綜觀每一季的投資額,2019年第四季的投資在交易量與交易價值方面都大幅下降。 投資方向在過去12個月中,交易量最大的類別是AR/VR技術、遊戲、教育、智慧型眼鏡、醫療、企業軟體/服務,以及解決方案/服務。而2019年的AR/VR投資金額比2018年下降35%。與上一季相比,2019年第四季的交易價值顯著下降,再加上2019年第一季的下滑,導致全年整體投資金額低於2018年。 從個別領域來看,AR/VR技術與社群公司獲得最多的投資金額,其中投資者在2019年看好智慧型眼鏡、娛樂和遊戲應用,其他類別的投資則較低。投資來源地區方面,美國和中國在2019年持續主導AR/VR投資,緊接著是以色列、英國以及加拿大。 截至目前為止,AR/VR領域的併購交易較其他產業少,去年併購交易金額約為7億美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AR/VR解決方案/服務、遊戲、智慧型眼鏡以及技術等。除了幾筆大型交易外,自2014年以來,每兩季的AR/VR併購價值(即收購公司所支付的美元)一直保持在每季數千萬至數億美元的水準。 針對整體AR/VR發展趨勢,新冠疫情對技術市場的投資影響有待觀察,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從2019年底開始的投資金額下降趨勢是否會繼續。因此,從上半年的發展來,將是觀察AR/VR市場是否活絡的重點。
0

量子科技投資尚未追上AI/LiDAR

國際期刊《自然》針對其他量子科技新創公司投資的統計分析,2012~2018年全球至少有52家量子科技公司共獲得6.74億美元私人投資者的資助,在2017與2018這兩年,量子科技公司至少獲得了4.5億美元的私人資金,為過去總合的兩倍,且大部分的資金由創投所挹注。這幾年量子科技的投資案件數趨勢圖如下: 資料來源:nature, 2019。PIDA整理 圖中顯示2012-2018期間全球已知的投資案件為83件,平均獲得約769萬美元的投資(2.3億台幣)。投資分布則無明顯差距,量子通訊占29%,30%的案件投資在量子計算,開發量子科技所需的軟體則為33%。投資來源方面,70%來自北美,歐洲與亞洲各占15%,然而由於中國大陸私人的投資金額並未完全揭露,所以亞太地區的資金比例可能更高。 光電協進會認為,目前在量子科技的投資仍然遜於人工智慧(AI)或LiDAR。2018年美國創投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已激增至93億美元;矽谷的創投僅在2019年就投入超過8億美元在LiDAR。所以相形之下,目前全球在量子科技的投資與之相比並不高。
0

美國占世界過半量子專利 他國仍有競爭機會

量子電腦是未來人工智慧(AI)的運算平台,而各國的量子專利數量可以反映該國在此領域的研發能力。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分析2019年的專利數,美國以110件保有領先地位,占世界量子專利數的52%,位居第二的中國僅有50件。另外,從申請歷史與總數來看,加拿大廠商D-Wave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圖 加拿大廠商D-Wave。圖片來源:D-Wave 量子電腦可處理急劇增長的數據,同時被視為終極運算工具與未來AI的運算平台,依據日本經濟新聞調查,美國仍是此領域的領頭羊。pida指出,2019年的量子專利中,美國即占全世界申請數的52%,達110件。相較之下,排名第二的中國只有美國申請量的一半(50件),顯示美國的電子專利幾乎等於世界他國申請量的總和。 就公司的專利申請歷史與總數來看,加拿大的D-Wave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將量子電腦商業化的廠商,過去D-Wave的量子電腦專注於優化,例如選擇最短的商業路線以及創建飛機和火車的時間表,但近期發展落後於Google及IBM。 Google在量子電腦的技術發展,從2013年向D-Wave購買量子計算機後開始全力發展。2014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John Martinis教授等人加入Google團隊,並著手開發商用的量子電腦,自此Google的研究逐漸超前。 目前Google量子計算雖已達到53個量子位元,但實際使用時還需要增加100或1000倍,技術仍有大幅進步空間,其他廠商如IBM已經透過雲端提供通用量子計算服務。日本方面,NEC則宣布對D-Wave投資1000萬美元,兩家公司將聯合開發軟體,力圖與Google競爭。
0

全球太陽能市場規模持續成長 中國業者笑傲江湖

光電協進會(PIDA)統計, 2019年台灣整體太陽光電產業, 包括結晶矽材料、太陽電池、電池模組、太陽能系統等產值達到678億元新台幣,負成長22% , 延續了2014 年時產值達到1,774 億台幣高峰後而降的走勢。雖然在產業鏈中,太陽能系統有受政策加持曾逆勢成長,但台灣的內需市場仍難挽整體產值走跌的趨勢。於是產業整倂,或改弦易轍,進軍國際標案市場,圖謀生機。反觀全球太陽光電市場呈現成長態勢; 環保與綠能相關議題持續受到矚目。 統計2019年全球前20大太陽能面板廠商的總出貨量達到99GW,較2018年的75.5 GW大幅成長31%。雖然中國太陽能面板曾被提高關稅,但中國不受撼動,仍是全球太陽能最大的供應國。其中,晶科能源是2019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面板製造商,出貨量達14.2GW,比2018年增長2.8GW,大幅成長25%。晶科能源與中國其他太陽能廠,晶澳、天合、隆基穩坐全球前四大,包辦全世界44%的出貨量。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