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MCU

MCU

- Advertisment -

意法MCU推出新無線微控制器

意法半導體(ST)的STM32WB50超值系列無線微控制器(MCU)是STM32WB55系統晶片完整且和腳位相容的延伸產品,其適用於需要支援Bluetooth 5.0、ZigBee 3.0或OpenThread標準之具成本考量的聯網裝置。該系列產品提供從藍牙5.0模式的100dB到802.15.4模式的104dB良好鏈路預算。 以Arm Cortex-M4內核心處理使用者應用程式,Cortex-M0+內核心執行包括射頻協議棧和安全功能的射頻子系統,STM32WB50是良好選擇。經由透過隔離射頻和應用,解決開發人員在保密和安全上的考量或即時應用限制等問題。 本產品兼具安全性和經濟性,晶片上整合AES-256加密模組以及其他基本安全功能,為應用提供強大的安全保障。該產品具有1MB的快閃記憶體和128KB RAM,並支援線上(Over-The-Air, OTA)更新射頻協定棧軟體。STM32WB50沿用STM32WB55的省電模式。 透過整合巴倫電路,STM32WB50可以節省物料清單成本並簡化PCB電路板規劃設計。此外,STM32WB50封裝還可讓使用最多兩層的PCB電路板進一步降低成本。 作為STM32WB55的一個完整的衍生產品,STM32WB50支援經過市場檢驗的STM32Cube生態系統。新產品還配備藍牙5.0、BLE Mesh、ZigBee 3.0或OpenThread認證協議棧和一個綜合工具包。協議棧免費發行,在STM32CubeWB MCU套裝軟體內;工具含有射頻性能評估專用工具STM32CubeMonRF和具有射頻協議棧安全燒錄等功能的STTM32CubeProg程式設計器。
0

瑞薩新低功耗原型開發板簡化裝置設計

瑞薩電子(Renesas)日前推出RL78/G14快速原型開發板─這是一塊低成本、功能豐富的機板,可實現IoT端點裝置的快速產品開發。開發原型更快,成本更低,讓使用者能夠靈活回應技術和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並縮短新產品的上市時程。瑞薩還推出了RL78/G1D BLE模組擴充板,使用者可以將其與全新的原型板搭配使用,以輕鬆添加藍牙低功耗無線通訊功能。 瑞薩電子物聯網和基礎設施事業處MCU元件解決方案業務部副總裁Noriaki Nakanishi表示,IoT設備的進化速度越來越快,將新想法實現和原型化的能力,已經成為事業成敗的關鍵點。全新的原型板將讓客戶可以立即啟動開發,並有助於讓新產品及時上市,以及讓客戶事業成功。 新的原型板是以RL78/G14微控制器(MCU)為基礎,該微控制器提供了低功耗RL78系列中豐富的功能集,非常適合作為馬達控制,用於可攜式裝置和IoT感測器,以及各式各樣的IoT終點設備,例如家電、工業設備、建築物自動化和醫療設備。 先前的RL78/G14入門套件和目標板,需要外部模擬器,而高性能版本還要增加額外的成本。新原型板價格低廉,並且包括一個模擬電路板,其功能與E2 Emulator(E2 Lite)相同,因此不必再加購除錯工具。新開發板可存取RL78/G14的所有訊號接腳,並內建Arduino和Pmod介面,以方便進行功能擴充。此外,藉由搭配Semtech SX1261或SX1262 LoRa收發器與此原型板,就可以進行IoT感測器裝置的原型設計,且該裝置可使用以LoRa為基礎的無線通訊,並具備更長的電池驅動時間。再者,瑞薩不僅提供這些機板,還提供立即啟動開發所需的電路圖、零件清單和使用手冊,還有與這些產品相關的範例程式碼和應用指南。 RL78/G14是RL78系列中功能強大的MCU,在32MHz下可實現51.2 DMIPS的數位處理性能。RL78/G14內建多達512KB的快閃記憶體和多達48KB的RAM,並提供計時器和8位元D/A轉換器等功能。特別的是,當CPU工作於待機模式(STOP),消耗電流為240nA時,能達成電流消耗的低水準(66µA/MHZ),該MCU非常適用於電池供電的可攜式設備和IoT感測器終端,以及各式各樣的IoT端點設備。
0

瑞薩電子新推出微控制器強化安全及隱私

瑞薩電子(Renesa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具備Bluetooth5.0 32位元微控制器(MCU)─RX23W,適用於家用電器及醫療保健設備等IoT終端裝置。藉由將Bluetooth 5.0與瑞薩可信任安全IP(Trusted Secure IP, TSIP)結合在其高性能RX系列MCU上,為客戶提供用於系統控制和無線通訊的優化單晶片解決方案;同時還提供一種更安全的方式解決藍牙安全問題,例如竊聽、篡改和病毒。 瑞薩電子IoT平台事業部產品行銷副總裁Dayrl Khoo表示,雖然具有藍牙5.0低功耗功能的設備在市場上並非新產品,但瑞薩電子透過對安全性和隱私性的著重,為這種無所不在的無線技術帶來了新的轉折與價值。他亦表示,近來的安全問題讓該公司清楚瞭解,隨著更多的核心用例(Use Case)被定義,藍牙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且迫切需要更好、更安全的連結。瑞薩相信那些配備藍牙5.0低功耗功能的應用,將可藉由在硬體安全方面的實力得到強化,並且這些全都是經由單一顆能處理應用程式、通訊、以及安全的MCU來實現。他很高興瑞薩能以可靠性及安全性均擁有良好口牌的旗艦RX系列來提供這些功能。 全新RX23W採用瑞薩RXv2核心,具有更好的FPU和DSP功能,可提供出色的運算效能,並在最大54MHz的時脈頻率下運作。RX23W可對長距離和網狀網路等功能提供完整的Bluetooth5.0低功耗支援,並達到3.0mA的低接收模式峰值功耗。並且,它還整合安全、觸控鍵、USB、與CAN等IoT設備不可或缺的豐富週邊功能,使得RX23W能夠在單一晶片上為家用電器、健康照護設備、以及運動和健身器材等IoT終端設備,實現系統控制與藍牙無線功能。此外,RX23W的藍牙網狀網路功能更讓它成為在工廠或建築物內收集感測器數據的IoT設備的選擇。
0

盛群盃聯手產官學界跨領域創新

十四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於108年11月24日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盛大舉行,來自國內各大學院校共123支隊伍參賽,本屆競賽新增智慧玩具創意商品組別,透過跨領域合作以激發更多創意並使作品更趨商品化。 盛群半導體張治執行副總經理表示,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四屆,除促進作品技轉、商品化與人才媒合的目標,本屆期待透過教育部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台執行辦公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盛群盃競賽建立互助互惠的產學合作系統,持續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實務科技人才。 盛群盃競賽為盛群半導體公司主辦並與產官學界合作,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學院承辦、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指導、教育部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台執行辦公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以及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共同協辦,透過欣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鈶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優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倍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使參賽同學們在競賽中激發出更多創意巧思,讓作品更加多元化。 本屆競賽新增「智慧玩具/創意商品示範組」及專業獎項「產品設計獎」以激勵參賽同學針對智慧玩具及創意商品進行創新研發。除此之外還有「安全/防護應用組」、「節能/家電控制組」、「健康/量測應用組」及「32-bit MCU應用組」,獎金總價值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本屆專業獎項特別增加「智慧電子產業創新應用獎」,與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共同促進台灣晶片廠商創新應用開發平台的推廣及智慧無人載具應用發展,鼓勵更多學生透過參與電子創意競賽,實現智慧創新應用發想與實作。為順應電子產品無線化趨勢,欣宏電子、鈶威科技及優方科技等廠商各以「無線創意應用獎」、「環境監控與智慧綠能應用獎」及「人機介面應用獎」鼓勵同學進行相關議題研發。同時為因應產業發展趨勢並促進健康運動文化之形成,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仍持續以「智慧化自行車暨健康科技應用獎」鼓勵競賽隊伍針對自行車、輕型電動車輛、健身與復健器材、醫療行動輔具等四大產業,進行創意設計發想。 教育部前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詹寶珠司長、大會主席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郭艶光校長、盛群半導體張治執行副總經理、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代表、教育部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台執行辦公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代表、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欣宏電子、鈶威科技、優方電子及倍創科技等貴賓全程參與盛會,並與參賽隊伍進行交流以發掘人才及新創意。 盛群盃競賽已成為台灣資通訊產業人才培育搖籃,讓學生相互激盪學習、創意結合動手實作,開創智慧生活應用多元化,期望培育更多專業人才。
0

HOLTEK推RGB LED MCU HT68FB541

盛群(Holtek)為RGB全彩流光遊戲滑鼠的應用推出Flash MCU HT68FB541,特點為不需外加電晶體,以大電流驅動I/O直推並整合矩陣掃描方式,可達到同時驅動8顆RGB LED與8個按鍵掃描。 為實現全彩流光滑鼠需求,HT68FB541特別加大RGB LED 驅動電流,135mA的大電流輸出足夠驅動2組8顆RGB LED並聯顯示,達2kHz的RGB LED高掃描頻率,使RGB LED亮度高且不閃爍,顯示效果佳。具彈性的SPI介面配合不同Mouse Sensor進行數據傳輸,有效提高此IC的性價比。 HT68FB541包含USB Full Speed介面、4K×16程式記憶體、256×8RAM、64×8True EEPROM及SPI×1,提供24-pin SSOP封裝,可滿足全彩流光滑鼠應用之需求。 延續HT66FB5x0&HT68FB5x0系列,HT68FB541支持ISP線上韌體更新。
0

意法供貨USB Type-C連接埠保護晶片

意法半導體(ST)推出TCPP01-M12連接埠保護晶片,讓小型電子裝置從舊式USB Micro-A或Micro-B升級至最新Type-C介面。TCPP01-M12連接埠保護晶片能滿足USB-C連接技術的防護需求。 此晶片採用QFN12封裝,可與意法20V/100W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輸電控制器的微控制器STM32G0和STM32G4配合使用。其亦具備完善單純5V保護,用以保護STM32和STM8等通用MCU之連結。TCPP01-M12和MCU可於各種應用情境下搭配,其成本效益和空間效益高。 本產品設計汲取市場客戶需求回饋,簡化各種產品裝置現代化升級,例如:工業電腦、行動POS終端收款裝置、醫療裝置、穿戴式裝置、壁式充電器、汽車資訊娛樂設備、遊戲終端、無人機、音訊/視訊系統、閘道、電腦和週邊設備。 保護功能包括變壓器故障保護,防止電源錯誤使用電源參數導致的設備損壞。在VBUS腳位與配置通道(CC)線之間亦具短路保護功能,為VBUS和CC腳位提供IEC 61000-4-2 Level 4+8kV ESD靜電保護功能。 這款晶片其他優點還包括若未連接任何電線,便會進入零功耗運作狀態,以延長電池續航時間;以創新方式使用USB PD可程式設計電源(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PPS),使裝置充電速度更快。該IC還整合外部N通道負載開關驅動電路,節省物料成本。此外,相較一般使用的P通道MOSFET,利用PPS支援和N通道開關固有的低導通電阻,可以大幅降低整體熱散溢。
0

工業4.0技術應用擴散 邊緣運算促成萬物智慧化

馬達就是感測器 MCU廠競推邊緣運算 因此,與馬達有關的異常徵兆監測或預防性維護技術,很有機會跨界應用到這類家電或交通工具上。這也是許多嵌入式處理器、微控制器(MCU)大廠正在摩拳擦掌,準備搶食的商機。對於精熟馬達技術的工業設備廠商來說,這也是個異業結盟,創造更多商業合作的契機。 其實,對許多內建馬達的電子系統來說,馬達本身就是一個已經內建好多種感測功能的零部件。絕大多數馬達系統都會搭配微控制器(MCU),如果是小功率馬達,有些MCU還能直接驅動馬達,不必靠外掛的功率模組來執行驅動器功能。 而為了提高馬達的工作效率,為馬達驅控應用而設計的MCU,普遍均內建多通道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等類比功能,來接收馬達或外掛驅動單元回傳的訊號,包含電流量、電流相位、馬達轉速等。如果是精密運動控制用的馬達,還會搭配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以偵測轉子位置。圖1是一個典型的馬達驅動MCU功能方塊圖,可以看到除了負責運算控制的CPU核心之外,還有大量類比/混合訊號周邊,主要用途除了產生驅動訊號,同時也負責接收來自馬達或驅動單元的回饋資訊。 圖1 典型的馬達驅控MCU本來就有大量類比周邊,在智慧製造浪潮興起後,增添了更多接收外部感測器訊號的介面。 換言之,早在智慧製造浪潮興起之前,馬達除了肩負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任務外,本身就已經是個功能相當全面的感測系統,因為要有效率地驅動馬達運轉,驅控單元必須隨時掌握跟馬達有關的各種參數。而在智慧製造的觀念開始風行後,馬達製造商開始在馬達本體外安裝了更多感測器,例如振動、溫度、濕度等,以便更全面地監控馬達應用系統的運作狀態。 事實上,因為馬達的任務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因此在整個應用系統裡面,馬達後端還有各式各樣的負載裝置,例如水泵、風泵或各種傳動設備。如果應用製造商要追求異常徵兆偵測、預防性維護等系統層級的功能,只看馬達的健康狀態是不夠的。這使得馬達驅控MCU的供應商必須提供更多I/O、更強的運算效能給應用開發者。 另一方面,機器學習(ML)的導入,也使得MCU運算核心的效能、記憶體容量跟供應商的軟體開發環境遇到新的挑戰。即便只是把在雲端訓練好,並經過裁減跟最佳化的模型放進MCU裡面,也會占用不小的記憶體容量。另一方面,這些訓練好的模型,在執行推論的過程中,也會占用可觀的運算資源。 這會使MCU供應商必須在晶片中內建運算效能更高的運算核心,並盡可能在客戶可以接受的成本範圍內,把記憶體容量加大,或是乾脆採用Chiplet的設計理念,把記憶體放在另一個Die,再用先進封裝技術把MCU跟記憶體封裝成單一元件。 事實上,為了儲存程式碼,很多MCU內建的記憶體都是快閃記憶體(Flash)而非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但Flash的讀寫速度太慢,而且製程的成本較高,如果要把MCU跟Flash整合成單晶片,不僅成本結構較高,也會拖累CPU的運算速度。恩智浦(NXP)的i.MX RT系列之所以能把Cortex-M7核心的運算效能拉高到接近Cortex-A系列的水準,關鍵之一就在於i.MX RT系列裡面僅有一款是內含Flash的,其他都是純SRAM。也因為如此,恩智浦可能在這款產品上運用了先進封裝手法,把Flash從主晶片切割出去,再用封裝整合。 除了CPU、記憶體等硬體元素外,對MCU供應商而言,如何把ML的工具融合到現有的MCU開發環境裡面,也是一大挑戰。ML的模型訓練必然在雲端資料中心進行,但訓練完成的模型還需要最佳化,才能放進MCU有限的記憶體空間中,而ML推論的結果,又要用來觸發或中斷現有的控制演算法,如果MCU供應商沒有把ML的軟體開發工具融合到MCU開發工具裡,應用開發者的研發過程會非常吃力。 目前恩智浦、瑞薩(Renesas)、意法半導體(ST)等MCU大廠,都已經至少有可供展示的ML開發工具,並預期在未來一年內將這些開發工具進一步與現有的MCU軟體開發工具整合。 MCU全力支援ML推論萬物智慧化有譜 對絕大多數嵌入式應用來說,採用額外的應用處理器來支援ML推論,其實是不切實際的。除了成本因素之外,一般針對3C產品設計的應用處理器,產品生命週期通常只有兩到三年,但絕大多數嵌入式應用,即便是歸類為消費性電子的白色家電,其產品生命週期至少也有五年起跳。換言之,成本相對低廉,而且供貨期夠長的MCU,才是比較適合嵌入式系統使用的解決方案。 在各家MCU廠商都將支援ML推論放進自家產品發展路線圖的情況下,可以肯定的是,絕大多數嵌入式產品未來都有可能支援複雜程度不一的ML推論。而對於工業設備製造商來說,這其實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發展機會。 除了工業領域之外,其他垂直產業其實很少在探討異常徵兆監測、預防性維護,甚至更先進的數位雙胞胎(Digital Twins),但這不表示其他垂直產業沒有這種需求,只是相關業者可能還沒想到,或市場上還沒有性價比夠高的解決方案,可以讓其他產業時做出這些功能。 據了解,台灣的電動機車大廠睿能(Gogoro),已正在跟某家一線MCU大廠洽談,希望未來能利用更先進的MCU,對電動機車的動力總成(Powertrain)進行健康狀態監控。不過,對MCU業者來說,動力總成已經是個太大的系統,而且涉及到很多機械領域的專門知識,不是電子業者熟悉的領域;同樣的,對電動機車業者來說,要投資發展相關的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可靠的健康狀態監控、預防性維護系統,不只是資源投入的問題,也得走過一條漫長的學習曲線。 因此,原本在工業領域深耕的台灣機電廠商,其實跟電動機車業者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因為不少機電設備廠已經走過這段學習旅程,甚至已經將相關技術推向市場。 除了電動機車外,網路零售大廠亞馬遜(Amazon)一直致力於推廣其語音助理服務Alexa,希望讓Alexa能成為智慧家庭裡面的數位管家。但比較不為人知的是,亞馬遜也致力於發展自己的FreeRTOS,可做為各種智慧家電的作業系統。從最上層的雲端與各種服務,到最底層的作業系統,亞馬遜都已經一手包辦,接下來亞馬遜需要什麼?答案當然是作為載具的各種家電硬體。 亞馬遜未必會自己跳下來做家電,但如果有家電廠商採用亞馬遜的整套軟體跟雲端服務方案,卻只是讓家電「聽得懂人話」,那也太沒有差異化了。採用亞馬遜整套方案的嵌入式設備,若僅支援語音助理功能,卻沒有善用亞馬遜提供的整套機器學習工具,實現更複雜的邊緣運算功能,讓家電能夠自我監控其運作狀態,恐怕將很難具有競爭力。有業界人士表示,亞馬遜可能會仿效Google的作法,推出具備自我監控能力的家電產品。若果真如此,則目前市場上眾多家電業者,必然得跟上這波風潮,在洗碗機、洗衣機、冰箱、空調裡面實作類似功能。屆時,萬物智慧化的願景將成為現實。 不過,亞馬遜要推出這類示範性產品,會遇到的問題是MCU供應商跟電動車廠的總合--亞馬遜對機械、機電的領域知識不足,投入研究的時間也不長。因此,亞馬遜就算不跟家電品牌業者合作,也得跟熟悉相關機電設計的業者結盟。這對台灣的機電業者來說,更是一個合作的大好機會。 智慧才是數位家庭的最大賣點 還記得十多年前,英特爾(Intel)曾經力推數位家庭概念,想藉此把x86處理器推廣到各種嵌入式應用領域,但最後因為缺乏豐富的應用跟服務,難以為用戶帶來全新的使用者體驗跟價值,而未能克竟其功。但十多年後,隨著嵌入式處理器、MCU的效能不斷突破,加上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不只聽得懂人話,還懂得自我管理的各種嵌入式設備,將有機會把數位家庭的價值展現出來。 如果只是單純透過聯網,把資訊提供給使用者,卻沒有各種智慧化、個性化的服務搭配,數位家庭不只很難說服消費者買單,對設備製造商來說,也無法創造出新的獲利模式,只是徒增硬體成本。邊緣運算會是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因為邊緣運算將把機器設備一直欠缺的「智慧」添加到各式各樣的產品上。工業領域的業者,特別是機電相關廠商,在此一領域有先行優勢,若能好好把握,未來發展空間將充滿想像。
0

HOLTEK推高精準度/低功耗LIRC MCU HT68F0017

盛群(Holtek)小封裝Flash MCU系列新增HT68F0017。其特點為內建高精度/低電流的32.768kHz LIRC振盪電路,在工作電壓3V/25℃的條件下,頻率誤差小於±0.2%。在看門狗開啓條件下的待機電流低於0.5μA。適用於準確計時或簡單控制的產品應用,如電池產品計時器、芳香機、電動牙刷、濾水壼計時器等產品。 HT68F0017提供8SOP與10SOP兩種封裝,工作電壓為1.8V~5.5V,系統資源為0.5Kx12 Flash ROM、16×8 RAM、及一組8bit Timer。工作頻率提供2種模式HIRC(8MHz)與LIRC(32.768kHz)。
0

瑞薩Azure IoT建構模組加速安全物聯網裝置開發

瑞薩積極簡化物聯網開發人員從晶片到雲端的過程,其龐大的安全嵌入式系統設計經驗,將結合Microsoft Azure RTOS的輕鬆無縫、即開即用支援,並且橫跨整個瑞薩微控制器(MCU)和微處理器(MPU)的產品陣容都能支援。 這項合作有助於實現完整的晶片到雲端IoT解決方案,這套方案乃是以瑞薩的智慧型安全晶片,以及Microsoft Azure IoT建構模組為基礎,而建構模組則包括Azure RTOS、Azure IoT裝置C語言SDK、IoT Plug and Play、IoT Central和IoT Hub。 Azure RTOS(之前的名稱為ThreadX RTOS)是全球MCU型裝置中,部署極為廣泛的RTOS之一,目前已與Renesas Synergy Software Package(SSP)整合在一起。這項新的成果,將Azure RTOS擴展到了更龐大的瑞薩MCU(RA和RX)和MPU(RZ/A)產品線上,而且可以從最新的瑞薩RA Flexible Software Package(FSP),這套即開即用的整合工具開始。 瑞薩執行副總裁 兼 物聯網與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Sailesh Chittipeddi表示,Renesas...
0

高效處理器/MCU助力 IIoT/IoT產品開發輕而易舉

5G、AI和物聯網(IoT)技術不斷進化,讓萬物智聯應用加速擴大蔓延,工業領域更掀起智動化和智慧製造等新風潮,這些發展在在牽動嵌入式系統與工業設備的設計變革,並帶來新的開發與部署挑戰。舉例來說,工業應用產品往往必須依照個別產業的需求進行深度客製化,因此工業物聯網雖然整體規模龐大,蘊含誘人商機,但對相關設備製造者來說,要進入這個市場,將面臨形形色色的挑戰。為此,恩智浦(NXP)半導體推出完整的解決方案,涵蓋面遍及核心處理器、微控制器到各種介面與安全元件,滿足工業與物聯網設備開發者的各種需求。 恩智浦台灣區業務經理卓正民(圖1)表示,該公司目前的市場目標主要可以規劃成四大領域,分別是汽車、工業與物聯網、行動裝置、通訊基礎建設(如家庭閘道器、智慧城市/零售、語音助理等)。現在中美貿易戰持續進行中,而這對台灣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因為台灣目前較處於中立地位,在貿易大戰上未停歇的情況下,有不少工業與物聯網相關商機開始轉向台灣,因此,本研討會聚焦在工業和物聯網,期能透過恩智浦的技術、產品協助台灣業者布局。 圖1 恩智浦台灣區業務經理卓正民表示,汽車、工業與物聯網、行動裝置、通訊基礎建設是該公司四大市場規劃。 i.MX產品線滿足多元應用開發需求 因應智慧製造、IIoT設計,恩智浦備有i.MX系列產品。恩智浦應用工程部經理簡志達(圖2)介紹,i.MX系列相當多元,有商規、工規以及車規,因此可以滿足許多應用,像是機器視覺、工控人機介面(HMI)、行動裝置、高階消費性產品等。 圖2 恩智浦應用工程部經理簡志達指出,i.MX系列相當多元,可滿足機器視覺、工控HMI、行動裝置、高階消費性產品等不同應用市場。 據悉,i.MX系列可分為i.MX RT系列、i.MX 6系列、i.MX 7系列、i.MX 8系列以及i.MX28系列。各個系列的產品有著各自的規格、特性,可滿足不同應用市場。 i.MX RT系列為交叉處理器,具有即時功能和MCU可用性,適用於下一代消費和工業物聯網應用;i.MX 6系列為通用解決方案,提供汽車、消費和工業應用的均衡特性、性能和可擴展性;i.MX 7系列為低功耗解決方案,適用於安全、可穿戴和可攜式物聯網應用;i.MX 8系列為強大的解決方案,具有先進的神經網路處理、圖形、機器視覺、視頻、音訊、語音和安全關鍵應用;至於i.MX28系列則是具備電源管理和連接功能,適用於汽車、消費和工業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i.MX 8系列處理器為2018年發布,旨在於實現更多物聯網創新設計(滿足語音、影音和音訊需求),讓使用者享受更為便利、感官更為豐富的使用體驗。 該系列處理器可整合A/V與機器學習,滿足設計人員對於統一平台的要求,便於其打造語音指令控制的互聯產品;且兼具處理技術和邊緣運算能力,能夠有效管理並縮短智慧互聯裝置回應命令和詢問的時間。此外,該系列處理器也非常適合管理照明、恒溫器、門鎖、居家安全、智慧灑水器等各類系統與設備,能夠讓使用者享受直覺簡單、迅速回應的智慧家庭體驗。 簡志達表示,i.MX系列處理器有三大價值,首先是值得信任的供貨。產品的使用壽命長達10~15年、產品(硬體、軟體、硬體加速器)具備保密性和安全性、獲得標準認證(AEC-Q100、JEDEC等);以及透過零缺陷管理(Zero-defect Methodology)、ULA、Low SER FIT等方式讓產品更具可靠性。 第二價值為具備極大的平台擴展性,像是Pin腳兼容性和軟體可移植性、高整合性以及可製造性;第三個價值為可支援/啟用各種軟體,如Linux、Android、 Windows-embedded、RTOS等,並適用各種應用領域,包括語音、影像、機器學習、感測器、電源管理、連接等。 i.MX RT實現人機互動 恩智浦資深應用工程師陳則理(圖3)則從工業與人機介面領域切入,說明i.MX RT系列處理器如何開創人機互動新體驗。陳則理表示,現今不論是消費或是工業領域,人機互動的應用越來越多,像是臉部辨識、語音助理等,意味著人機介面的設計需求明顯增加。 圖3 恩智浦資深應用工程師陳則理說明,人機互動應用越來越多,為此,該公司備有i.MX RT系列處理器,可創造新的互動體驗。 因應此一需求,恩智浦備有i.MX RT系列解決方案,該系列產品具備低功耗應用處理器和高性能微控制器的優勢,可實現更佳性能、即時操作、更高整合、簡單易用等目標,適用於音訊(如麥克風)、消費性產品(智慧家電/攝影機等)、家庭與樓宇自動化(溫度/安防/照明等)、工業運算設計(PLC/工廠自動化/條碼測試器等)、電機控制和功率轉換(3D印表機/無人駕駛等)。 另一方面,因應日漸增加的語音助理和人臉辨識應用,恩智浦也進一步添加i.MX系列處理器產品線,於近期發布i.MX RT106F產品與基於i.MX跨界處理器打造的「Alexa for MCU Solution」語音解決方案。 i.MX RT106F基於恩智浦的OASIS臉部處理引擎功能,在價格和效能方面皆有突破,運用神經網路演算法進行臉部檢測、辨識與防範詐欺,且處理時毋須連接雲端。以MCU為基礎的臉部辨識解決方案可實現臉部和表情辨識時所需要的精準度與低延遲,它將一切功能結合於超小外形以適用於各類現有應用。與應用處理器方案相較,基於RT106F的解決方案可節省一半或更多的總系統成本。恩智浦目前正與OEM廠商積極合作,以求儘快推出該解決方案的評估和開發套件,該解決方案將於2020年第一季全面上市。 而為了能夠使更多人體驗語音應用,Amazon目前正積極推動「Alexa Built-in...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