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資策會

資策會

- Advertisment -

III ITS DAY資策會偕產官研專家 開啟台灣智慧交通新世代

根據InterNations公司調查,台北被選為2020年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其中高達9成受訪者認為交通便利是獲選的重要原因,但其實台灣道路交通環境相對複雜,有自行車、汽機車、大客車、租賃車等混合車流同時在馬路行駛,隱藏著交通意外風險,這也顯示出智慧運輸項目的發展刻不容緩,輔導轉型勢在必行。 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日前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智慧系統研究所(資策會系統所)主辦,中華智慧運輸協會(ITS TW)、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TTIA)協辦的「III ITS DAY 2020」盛大展開,集結國內大眾運輸業者、交通部、經濟部等政府單位進行經驗交流,精闢分析智慧運輸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掌握台灣智慧交通的市場脈動。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該會在經濟部技術處持續支持下,致力於智慧交通相關技術的研發與產業推動,深入掌握相關交通服務、二輪車以及自駕車等多種技術需求與產業困境,開發出全球首套臺灣混合車流街景行車影像訓練資料庫平台(Formosa Dataset),運用人工智慧訓練並建立資深駕駛的「影像辨識大腦」;以及Sardina智慧路側混合車流深度學習影像資料庫已蒐集分析200萬筆以上物件、事件、軌跡等影像資料透過經濟部技術處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以及產業、學界、各級政府單位共同努力協助智慧運輸產業數位轉型,藉此機會與全台智慧運輸與ICT資通訊產業共同探討研發成果落地及產業化議題。 「III ITS DAY 2020」現場邀請台灣微軟首席技術與策略長陳守正、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IDC Taiwan)總經理江芳韻以及OPEN DATA聯盟副會長陳奕廷等重量級貴賓與產業界分享台灣智慧交通產業的資訊服務轉型契機以及打造智慧機車新世代的關鍵力;研討會現場也同步以實機展示資策會最新技術「AI車輛視覺感知系統應用」,本系統可應用於營業大客車,讓駕駛行進時(依照行駛速度、左右轉彎)調整警戒範圍,並針對駕駛盲區(如A柱、內輪差)發出安全警示,駕駛可依照警示燈號輕鬆判別危險程度,保障乘客及其他道路駕駛的安全,降低車禍事故。 資策會系統所主任劉培森表示,台灣機車市場在政府政策、研發技術與市場趨勢的綜合影響下,帶動台灣電動機車市場蓬勃發展,預計2020年全球機車每7輛中有1輛將透過智慧裝置聯網應用,現階段以「機車共享服務」及「騎乘便利應用」為主,在「安全提升」的應用較少。未來5G將提升聯網範疇,將透過機車大數據應用,促進交通安全管理,加速整合機車至智慧運輸系統協作體系,帶動我國智慧機車數位轉型契機。 此外,本次研討會一大重點是針對數位轉型的智慧公共運輸進行深度對談,由交通部黃荷婷主秘、資策會系統所總監許添本共同主持,並邀請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許鉦漳、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楊正君、交通部台鐵管理局副局長馮輝昇、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協理顏昭立、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英震以及公共汽車客運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多位公共運輸領域代表進行與談,期許台灣加速智慧運輸數位轉型,提升安全、服務升級、優化營運,帶給民眾更加安全便利的智慧運輸生活,開啟智慧交通的新世代。
0

疫情推波AI應用 診斷系統/智慧輔具助醫療照護

2016年圍棋軟體Alpha Go問世後,人工智慧(AI)技術成為熱門話題。直至2020年,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邁向普及,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之外,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技術都更臻成熟。今年疫情掀起智慧醫療討論風潮,將AI用於藥物研發與病毒研究,同時回顧自2012年AlexNet架構問世後,影像辨識大量運用在診斷及手術輔助場景。另一方面,結合AR的人機介面往智慧輔具方面發展,透過生物感測輔助身障人士擁有更便利的生活。種種醫療照護領域應用需求,搭配台灣AI技術的破壞式創新,使得台廠有望在市場中搶得商機。 AI朝向深度學習/少資料訓練發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韓揚銘說明,MIC統計在2016年Alpha Go出現以後的深度學習框架更新狀況,發現2018年度各框架的更新總次數最高,總共達31次。框架更新的過程中,可觀察到有兩大趨勢,一是很多公司提供深度學習的框架加速AI模型的開發,二則是許多公司討論深度增強式學習框架應用的可能性。市場上的深度學習框架開發仍處於百家爭鳴階段,大廠之間不斷競爭,希望成為未來應用主流。 現階段的人工智慧技術由深度學習主導,朝向改善深度學習、解開AI判讀過程的黑盒子,以及使用少量資料訓練模型的方向發展。其中Meta-Learning只需要搜集少數資料,即可從不同的模型架構來快速獲得學習能力,達到通用的學習效果。影像辨識的模型訓練,也可以使用生成對抗網路(GAN)合成影像資料,再透過生成模型與判別模型相互訓練,達成多樣本訓練的需求。部分醫療影像便是使用GAN技術,用2D影像資料訓練模型,來進行3D影像的判讀。 韓揚銘分析現階段台灣的AI市場,由AI起家的AI產業,以及做出AI產品的科技公司所形成的產業AI,統計共有342家,並擴及13領域。技術分布上,以數據推論為大宗,第二大為電腦視覺(圖1)。成立時間上,以2016年Alpha Go研發前後為分界,2013年AI相關的公司開始大幅增加,又以2017年增加幅度最高。投入的領域方面,2016年以前成立的公司,以製造、跨域整合及商業服務為主,2016年以後,多數公司投入跨域整合、醫療健康、行銷與媒體。 圖1 產業AI與AI產業技術發展 資料來源:MIC,06/2020 為疫情協作 補足AI算力需求 2020年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發生,AI技術大量應用在疫苗及藥物的研發工作,其中所需要的大量運算能力,可藉由分散式的協作達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陳右怡舉例說明,AI進行疫苗研發跟藥物開發需要強大的算力,而為了補足算力,史丹佛大學的實驗室透過網站提供軟體下載,全球各地的志願者下載後,可以設定電腦在閒置的時段內提供算力來解碼病毒,並將結果回傳實驗室,由全球百萬台電腦共同進行,拆解COVID-19的病毒結構,以利藥物研究。 影像辨識助臨床診斷 回顧AI在智慧醫療領域的進程,新冠疫情尚未爆發前,2012年Google發表AlexNet架構,人類在影像辨別上有大幅的技術成長,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吳駿驊表示,自此開始AI相關的論文數量在六年間成長六倍。然而新技術的研發伴隨法規等落地挑戰,由於診療輔助的AI系統來自於大量醫療數據的機器學習成果,上市前達成臨床與效能評估後導入醫院,但是進入實際應用場景後,仍會隨著比對醫師診斷結果、搜集更多使用者數據而不斷的循環更新。換句話說,AI診斷系統上市後仍因為持續的訓練、優化而改變,但是當時的規範無法歸類相關產品,AI系統因而面臨醫療法規認證的挑戰。直到2018年4月FDA採認全球首款AI設備,通過一款近視視網膜的AI影像辨識系統的認證。吳駿驊進一步說明,目前世界各國的規範不同,但是隨著AI的技術持續推進,法規就會逐漸具體化。 就AI醫療發展的現況而言,MIC統計CB Insights在2020年5月挑選百大新創的AI公司中(圖2),醫療領域在去年跟今年都有14家,14家之中又以診斷輔助為大宗,數量跟募資金額皆最高。吳駿驊提及,影像辨識的判讀輔助是最具快速商用機會的應用,來自量測腫瘤、斷層掃描、病理切片、核磁共振、超音波及X光的影像數據,可以協助醫師快速分類並判讀病徵,找到高風險的影像或者避免醫師漏診。 圖2 輔助診斷與藥物開發為市場熱區 資料來源:CB Insights;MIC整理,05/2020 生物感測搭配UI成就智慧輔具 除了AI醫療的臨床應用,非接觸式的人機介面也是AI在醫療照顧領域有成功案例的技術趨勢。當AI結合跨領域知識,便可以造福過往不易接觸科技的族群,如視障/聽障/身障人士,皆可透過生理感測技術,取得智慧輔具而獲得更便利的生活。此外AR應用的加入,則為醫生提供更多手術所需的參考依據。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巧珍提及,非接觸的人機介面結合生物感測,能夠開發出更人性化且價格親民的輔具,也能在手術方面輔助醫生判斷病人狀態。例如智慧義肢BrainCo藉由感測腦波跟肌肉訊號,達到控制智慧義肢的目的,並且結合演算法學習使用者的習慣,協助肢障人士做到拿杯子、握手等動作。視障輔具Orcam則是結合手勢辨識、語音與視覺UI的產品,當視障者將Orcam戴在眼睛旁邊,手指向任何物品或文字,裝置即可朗誦內容或提供物品名稱。在購物情境中,裝置會告訴使用者手中的鈔票面額,或者閱讀時為使用者朗讀內容。 人機介面用在智慧輔具之外,結合AR所做的Medivis是手術房的混合實境系統,由兩位醫師號召軟體工程師創業,可應用在手術房與教學情境中。以腦部手術為例,傳統上醫生會先從平面顯示器觀看患者大致的2D器官位置圖片,現在如果改用混合實境的視覺UI介面,能夠把患者的全息影像直接覆蓋、顯示在患者的身體上面,手術醫生可以隔空透過手勢即時與影像互動,即可看到患者的器官全貌,找到精準的下刀位置,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此外,Medivis還能用於醫學院的教學訓練。除了顯示虛擬實境3D影像,Medivis可以容納最多20個學生跟同一個影像互動,降低模擬手術成本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林巧珍認為,目前UI技術由不同單位各自研發,但是接下來將走向合作,形成跨領域產業。整體而言,智慧輔具作為剛性需求,賦能載具將開枝散葉,市場敏感度高的新公司即便沒有大廠的知名度跟資源,還是有機會突圍成為獨角獸公司。加上未來三到五年AR/MR的技術越加活絡,科技設備的控制會跳脫螢幕與滑鼠,直接由視覺、手勢甚至意識操控。 台廠機會在精準醫療 綜觀AI醫療的走向,吳駿驊提出台灣廠商的三大機會。一是在原先以國際大廠為主流的醫療產業中,AI破壞式創新的快速研發形式,使得台灣有機會進入醫療的核心市場。其二是醫療儀器生產多來自大型廠商,而雲端廠商如Google、阿里巴巴皆想競爭智慧醫療的軟體市場,除了面臨多數醫院資料不能上傳雲端的問題,軟硬體產商也都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以提供完整的方案。 在產業的競合關係中,ICT業者可以考慮利用新創與醫院的合作優勢,打造國內醫院的智慧解決方案,包括如何收資料、部署AI等,在應用的流程中隨時搜集資料。第三個機會則來自精準醫療的需求。生病往往是飲食不對、沒有運動等生活習慣導致,如果能夠搜集並分析生理數據,便有可能達到疾病預防的效果。而搜集數據所需的感測器,包含穿戴裝置使用的判斷模型皆是台灣的技術強項,因此可以發展相關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圖3)。 圖3 健康照護各次領域也快速採用AI技術 資料來源:MIC,05/2020  
0

訂價是科學?還是藝術?

文 | 萬岳憲 資策會MIC產業躍升事業群總監 俄羅斯有一句諺語:「市場上有兩個類型的傻瓜,一個是開價過高,另一個開價太低。」 大多數的產品經理,都很熟悉行銷4P模型:「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ion)」,但是如果再進一步詢問,這四個因素的優先排列順序,就會發現「價格」經常被排在最後,這並不表示產品經理不重視價格,而是價格能夠被討論的空間很少,多數企業在新產品上市前,習慣以「成本加價法」的概念訂價,在至少不能虧本的最高指導原則下,為行銷業務團隊訂定價格銷售底線,業務只能以有限的價格空間與通路商談判,通路商最後也只能以更有限的價格空間,與競爭者在消費市場紅海廝殺。 德國知名管理學教授西蒙(Hermann Simon)長年研究產品訂價背後的價值思考,2012年在他主持的《全球訂價研究》(Global Pricing Study)計畫研究過程中,曾經訪談50個國家的2,700位專業經理人,發現有67%的受訪者承認,目前所服務的企業,並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訂價制度或策略,無法讓他們提供市場想要的價格,反而讓企業的獲利面臨風險。 事實上,企業所有的獲利,都與直接或間接的價格策略有關聯,產品或服務與消費者最直接的連結就是價格,每一次的消費行為,就代表支付一個價格,消費者願意為這個價格付出,同時得到他想要的回報。西蒙教授感嘆,我們每天都圍繞著價格生活,儘管價格無所不在,但是對於價格是如何產生的?對消費大眾的影響為何?瞭解得太少。 西蒙教授認為,多數企業想要訂定一個讓市場接受的價格,往往習慣從成本的角度切入思考,在至少不能虧本的使命驅使下,許多訂價思維是以「成本加價法」的概念進行,雖然這是最容易、最安全的訂價方式,但是絕對不是最能夠反映顧客對商品或服務價值認知的訂價方式,因為決定產品或服務價格的核心思維,應該著重於「對顧客的價值」,要以同理心的角度,思考顧客眼裡的價值認知,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就是商品或服務可以訂定的價格。 顧客對產品或服務認知的價值,不妨從消費者視角的理性與感性來思考。理性的來源,是企業在推出新產品時,傳遞給消費者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必須讓消費者先認識價值,然後才會接受價格,還要能提供競爭產品沒有的差異化價值,這樣的訊息傳遞才能具備較高的說服力。 感性則來自企業展現產品或服務價值的心態,經由心態所形塑的服務內容,從消費者認識產品的第一個接觸點開始,就被轉換為「企業對我的心意」,這份心意是一連串啟動心靈感受的過程,透過「感覺、經驗、記憶」的感官歷程,在心靈產生「追求幸福的感覺」,然後這種感覺會再轉嫁寄託在「價格認知」。美國哲學家劉易斯(C. I. Lewis)在1929年就使用「感質」(Qualia)這個詞彙來探討人類的主觀意識與感受。他認為,感質力完全由人們的直覺產生,是人類非常特別又難以使用語言文字形容的感受,這些微妙的感覺,觸動人們對外在事物產生獨特的心靈互動,甚至留下一生難忘的記憶。 西班牙哲學家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an)認為:「人們寧可在價格上受騙,也不能在品質上受騙。」這句話或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為相同的產品或服務,支付較高的價格。 近年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幾乎都對行為經濟學有所涉獵,甚至有許多經濟學家也開始提出,過往將人性視為中性的經濟學研究,至今是否仍適用的疑慮。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的人類行為實驗研究也顯示,人們接受並支付價格的行為誘因,來自於他知道付出之後,所得到的回報,能夠為自己帶來更高的價值,而這樣的認知會驅使人們更願意接受高價格的產品或服務,甚至認為低價產品會帶來更劣質的回報。 成功的訂價策略是要引導消費者做決定,傳統的「成本加價法」訂價概念,只要收入能夠超過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總和,就算是有獲利。但是從競爭獲利的角度思考,成功的訂價策略,應該要找出能夠創造產品「獲利極大值」的精準訂價區間,在這個區間內沒有單一訂價策略,只有最適合消費者不理性需求的差異化訂價藝術。西蒙教授認為,成功的單一訂價只能為企業賺到「應該有的獲利」,但是會損失「潛在的獲利」,運用差異化訂價策略找到最適合價格,往往獲利是單一訂價的兩倍。 最簡單的差異化訂價策略就是「產品組合」,西蒙教授的研究顯示,為消費者設計額外的需求選擇,能夠成功引導轉移需求至更高價的產品(如下表)。你會看到B組選擇「活期帳戶+信用卡」服務的付費百分比,較A組增加了22%,每位顧客的營收平均貢獻度增加28%,而銀行並沒有為B組多付出服務成本,只是增列一個「信用卡」的服務品項而己。 簡單來說,消費者就是需要「物超所值」的感質力,「平價優質」的策略並不能確保企業的獲利,甚至會增加落入紅海競爭的風險。所以就要讓消費者認同產品或服務的價值,產品經理在進行價格(Price)決策時,必須建立「價格=價值」的準則,探討產品價格與「對顧客價值」的關係;而產品(Product)則必須創造價值,創新與優質是激發顧客認知價值的催化劑,通路(Place)與推廣(Promotion)是傳遞價值,影響顧客價值認知的決定性因素。 法國有句諺語:「價格終會被遺忘,只有產品的品質還在。」消費者對價格的記憶是短暫的,但是低價劣質產品遺留的挫敗感,會形成難忘的記憶,投射為對品牌形象的厭惡;高價優質產品與良好的售後服務,才是形塑消費者持續正向價值認知的決定性因素。專業的產品經理,必須完美展現產品能給予顧客的價值,同時轉移消費者心中的「價格探照燈」。
0

晶片商新品/布局策略再現 CES 2020自駕風潮持續延燒

日前CES 2020落幕,本次展覽亮點仍聚焦於自駕技術發展,晶片大廠趁勢展示最新技術及合作策略,如高通(Qualcomm)發布汽車運算晶片以開拓自駕市場,以及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宣布與兩大國際城市達成協定,拓展其ADAS市場藍圖。 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表示,汽車產業仍為本次展會最受矚目的焦點,汽車產業演進趨勢之一即為自駕化。而晶片大廠高通為火力集中於自駕化的例子,在本次展會針對自駕車市場推出運算晶片,為一大亮點。 高通推首款汽車運算平台 降低自駕系統功耗 高通於展期間首度推出汽車運算晶片—Snapdragon Ride平台,進一步開拓自駕車市場。 平台內包括Snapdragon Ride Safety系統單晶片(SoC)、安全加速器(Snapdragon Ride Safety Accelerator)及自動疊層(Snapdragon Ride Autonomous Stack)(圖1)。 圖1 高通推新汽車平台整合自動駕駛疊層及安全加速器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Nakul Duggal表示,這些解決方案可在功率受限的環境於各類型的汽車上運作。 該平台具有高度可擴展性、開放性、可訂製且具高度功耗優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滿足從新車評價計畫(NCAP)至L2+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到自駕計程車的系列需求。 此平台結合Snapdragon Ride自動疊層、汽車製造商或一級供應商的運算法,加速於大眾汽車市場部署高性能自動駕駛。 新平台旨在透過高效能硬體及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開創性的自動駕駛疊層,解決自動駕駛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複雜性,提供全面、高成本效益和高能源效率的系統解決方案;其系統單晶片、加速器和自動駕駛疊層組合支援自動駕駛系統的三個產業領域—用於車輛的L1/L2主動安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L2+便利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L4/L5全自動駕駛。 據悉,Snapdragon Ride平台搭載可擴展和模組化的異構高性能多核CPU、高能效人工智慧和電腦視覺引擎與GPU,可根據各市場區隔需要使用,提供良好的熱效率,從用於L1/L2應用的每秒30兆次(TOPS)運算表現,至L4/L5駕駛所需的130W以上700兆次(TOPS)運算表現。 此外,新自動駕駛軟體疊層已整合至新平台,加速汽車OEM和一級供應商開發和創新,且該軟體疊層可為複雜使用案例提供優化的軟體和應用程式,協助提升日常駕駛安全性與舒適度。 高通整合式車用平台提升該公司在車聯網、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及車內互聯領域的地位,訂單總值超過70億美元;新晶片預計於2020年上半年可提供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預開發,同時搭載該晶片的車輛將於2023年量產。 Mobileye放眼自駕前景首攻中國市場 至於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則進一步擴大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 ADAS)及自動駕駛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MaaS)的全球版圖,於CES 2020期間宣布分別與上海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及韓國大邱廣域市合作。 Mobileye首度攻入中國市場,偕上海上汽於中國布建L2+系統,使用Mobileye道路體驗管理(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 REM)技術及全球雲端地圖資料庫RoadBook,匯集中國道路資訊,製作高清晰度地圖以供L2+和更高自動駕駛層級車輛使用,推動中國L2+級ADAS系統布建,並提供其他OEM合作車廠進入中國地圖測繪市場的機會。 另一方面,該公司則聯手韓國大邱廣域市推動自駕MaaS布建,結合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移動服務協定,預計連同大邱廣域市(直轄市)測試、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移動解決方案,將自駕系統整合至車輛中,實現無人駕駛MaaS操作。 該公司於全球亦有多方合作案例,如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聯合巴黎市政府將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導入法國市場;與中國蔚來汽車(NIO)合作生產該公司自駕系統,並銷售搭載該系統的消費者層級自駕車;聯手福斯汽車(Volkswagen)及Champion Motors的合資事業在以色列經營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等。 本次的兩項合作反映Mobileye針對車用市場的投入策略,包括地圖道路體驗管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移動即服務和消費者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
0

資策會:行動支付用戶達六成 Line Pay穩坐市場龍頭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連續五年進行《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根據2019下半年大調查,台灣行動支付用戶已達六成,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品牌,前三名依序為Line Pay、街口支付與Apple Pay。針對前五大使用場域,依序為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餐飲與網路商店,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指出,前三大最具成長潛力的場域依序為交通運輸、連鎖商店與繳費,三者用戶滲透率在2019年皆成長一成左右,2020年仍需持續關注其成長趨勢。 針對用戶的行動支付品牌偏好排名,可發現首度有通路自有品牌擠進前五大。根據資策會MIC調查,2019年用戶曾使用的前五名行動支付,依序為Line Pay(59.6%)、街口支付(40.7%)、PX Pay(32.6%)、台灣Pay(27.3%)、Apple Pay(25.3%)與全家FamiPay(25.3%)。分開以用戶偏好的通用型(不限通路)與限定型(限定通路的商家自有品牌)品牌各自排名,可發現前三名通用型依序為Line Pay、街口支付與台灣Pay,至於前三名限定型,則依序為全聯PX Pay、全家FamiPay與7-11OPEN錢包(17.7%)。 資策會MIC指出,「熟齡族」使用行動支付的熱度在2019年竄升,有高達77.6%的46~55歲「熟齡族」曾使用行動支付,較2018年成長31.2%,成長幅度為全年齡層最高。觀測不同年齡層用戶最常使用的一款行動支付,除了26~35歲族群最常使用街口支付以外,其他年齡層皆最常使用Line Pay,不過街口支付也在18~25歲與36~45歲年輕族群取得第二名。特別的是,PX Pay成為46~65歲熟齡族第二大常用方案,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過去半年全聯推出自家方案PX Pay,成功在熟齡族用戶中擴散,其他有意仿效的業者,建議先掌握自己客群年齡層等多方屬性,才能評估是否可能與主流通用品牌搶客,甚至評估是否須投入足夠資源,才能超越現有優勢通路自有方案。 「積極用戶」為資策會MIC觀測行動支付消費者行為的另一重要指標。根據調查,三個月內曾使用行動支付的「積極用戶」在2019年高速飆升,從2018年的57.3%成長至2019年69.4%,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強調,可看到積極用戶的消費頻率、均消金額與高消比例皆較2018年有所增加,另外也可觀察到,18~25歲年輕族群有82.7%曾在近三個月內使用行動支付,26~35歲族群則有70.9%,雙雙展現高積極度,也顯示出年輕族群仍引領目前行動支付市場。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部分主流業者用戶滲透率仍持續被通路自有品牌分散中,使用三款(含)以內的用戶比例,從2017年的94.4%下降至2019年的80.3%。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認為,2018年限定型品牌用戶滲透率加總僅5.1%,2019年如全聯、全家、家樂福與7-11用戶滲透率總和已上升到14.0%,不過用戶滲透率的瓜分態勢將逐漸趨緩,穩定集中於主流品牌,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指出,隨著通用型品牌功能與支援通路重疊性變高,也墊高了後繼者進入與發展門檻,除此,多數大型通路集團皆已推出限定型品牌,布局朝向異業結盟,共享彼此會員、點數與旗下通路發展,降低了用戶必須安裝新方案才能使用的必要性。未來多數用戶使用型態將同時保有通用型與優勢通路品牌,推估常用款數將在五款左右。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依賴度與偏好度都在持續上升中。資策會MIC表示,較常使用行動支付進行付費的消費者,從2018年43.8%增至2019下半年的52.8%,且消費者對於實體卡片與行動支付的偏好度差距也持續縮小,可觀察到當店家提供多元付費管道時,已有32.2%消費者首選行動支付,仍小輸實體信用卡的41.9%,但差距從2019上半年14.9%,已縮小至2019下半年的9.7%。另外,首選現金則下降到17.2%,而實體電子票證則為7.9%。
0

凌華攜手夥伴舉辦ROS 2.0智慧機器人作業系統高峰論壇

凌華科技近日與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資策會共同舉辦2019 ROS 2.0(Robot Operating System 2.0)機器人作業系統高峰論壇。2019 ROS 2.0論壇為台灣首度集結產、官、學界所舉辦的大型機器人高峰論壇,現場邀集眾多重量級的國際講者與頂尖專家,包含開源機器人基金會執行長Brian Gerkey、Intel、Microsoft、AWS、NVIDIA等,共聚一堂破解ROS 2.0為台灣產業帶來的顛覆性革新。 ROS 2.0為美國開源機器人基金會(OSRF)開源組織所提出的設計架構(Next-generation ROS building on DDS),適用於機器人的開源作業系統,ROS 2.0具有共通的架構、使用共通的語言,使機器人開發商的設計內容包括導覽、操控、感知、辨識等,皆可以在ROS 2.0上進行溝通。在ROS 2.0的世界中所定義的訊息溝通模式乃以DDS為通訊中介層,這也是ROS 2.0與ROS 1.0的最大不同。DDS具備高穩定性、即時性等優勢,可彌補以往在不同獨立機器人個體間不良的通訊品質,並確保機器人之間可以互相溝通;而凌華科技所擁有的DDS 技術,也被ROS 2.0 採納為其預設DDS 中間層軟體之一。 近十年來隨著AI人工智能、工業4.0等話題的興起,智慧機器人(Intelligent...
0

從晶片、系統到雲端全面備戰 物聯網資安危機/商機並呈

低功耗廣域聯網技術(LPWA)與AIoT風潮,驅動物聯網應用商機加速起飛,但也敲響聯網裝置與應用服務的安全警鐘,如何轉危為安成了所有生態圈業者的必修課題。 有鑑於此,新電子科技雜誌、新通訊元件雜誌及網管人雜誌首度攜手合作,於2018年12月中旬共同舉辦專門探討物聯網安全技術與防禦對策的科技盛會--「眺望2019 物聯網安全高峰論壇」,並邀請到長期投入物聯網技術研發的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以及致力推動台灣產業標準走向國際化的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共同協辦;此外,趨勢科技、Micro Focus、恩智浦(NXP)半導體、優力國際安全認證(UL)、Aruba、Citrix、銓安智慧科技(IKV),以及合勤科技等業界專家,也與會分享最新資安技術與防護對策,吸引近三百位產業人士到場參加。 物聯網安全更受重視 有挑戰也有機會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圖1)在致詞時表示,隨著資通訊科技的普及,萬物聯網的時代已然來臨,人們所使用的聯網裝置已愈來愈多,包括電腦、手機,甚至眼鏡、衣服、鞋子等穿戴物品未來都會聯網,而這些又將形成新的資通訊基礎建設,進而帶動新的服務、市場與商機。市場研究單位預估,到2021年全球的聯網裝置將達到數十億,甚至數兆規模,相當可觀。而當聯網裝置愈來愈多,安全議題就必須更加重視;另一方面,透過新的資通訊基礎建設,也可以帶動新的安全或安控的服務。 圖1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表示,萬物聯網時代到來,使得各種聯網裝置的安全性愈來愈受到重視。 馮明惠進一步指出,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近兩年積極投入窄頻物聯網(NB-IoT)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這是一種介於4G與5G之間的電信等級物聯網技術,具有低功耗、長距離、覆蓋廣、可靠度高等優勢特性,而該單位在發展這項技術的同時,也很重視在此技術之上的安全問題,希望能協助產業界將物聯網的基礎建設架構起來,引領、帶動萬物聯網的商機與市場。 事實上,隨著各種消費性與商用物聯網產品服務不斷推出,駭客攻擊事件也愈來愈猖獗,對於相關業者而言,維護物聯網安全已成為迫切的要務。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技術管理委員會召集人陳逸萍(圖2)指出,各種資安意外的新聞陸續出現,各大企業在資安防護上的預算也將逐漸提高,預計到2021年,全球企業在資訊安全防護上的投資將比2017年增長28%。 圖2 TAICS技術管理委員會召集人陳逸萍指出,隨著各種資安意外的新聞陸續出現,各大企業在資安防護上的預算也將逐漸提高。 陳逸萍也提到,物聯網架構分為感知層、平台層與網路層,涉及範圍相當廣泛,因此資訊安全也將會是涉及晶片、系統與應用,到雲端,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量到,資安防護必須整個生態系的廠商共同維護,因而衍生出的商機也將相當龐大。 掌握資安漏洞/攻擊手法 避免因小失大 物聯網話題正熱,如今任何設備都標榜可以連上網路。Aruba(HPE子公司)資深技術經理王傑鋒表示,當今無論是智慧家庭、智慧辦公室的應用中,都在驅動著我們的環境導入越來越多的聯網攝影機、感測器,而所有聯網的設備也都將成為資安的威脅所在,任何聯網設備都可能成為駭客入侵的目標。 Citrix技術顧問張晉瑞指出,多年前就有資安專家提出,每個連網裝置平均約有25個漏洞,最大問題是傳輸未加密保存、不安全的操作介面、身份認證機制不夠嚴謹,才被駭客組織利用成為跳板,進而感染更高商業價值利益的系統。 此外,2018年5月,歐盟的GDPR法規上路亦是推升物聯網資安熱度的重要大事。以台灣業者來看,只要有處理到或保存歐盟居民的個資便須要符合GDPR的規定;否則公司將受到全球營業額2%~4%不等的罰款。 在此趨勢之下,恩智浦(NXP)半導體市場行銷經理蘇士維認為,物聯網應用產品的數據資料必須達到完整性、真實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等四項要求,才能確保資訊安全。 趨勢科技先進應用市場開發部資深經理鄭朱弘毅則透露,趨勢科技目前已投入自駕車、智慧家庭與工業4.0等三大物聯網應用領域。其中,工業物聯網應用領域跨界資訊科技(IT)與營運科技(OT),所以其中的資安部署更顯重要;在該應用領域中,分層式的資安部署依然是目前的主流趨勢。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正工程師林奕廷指出,不同的物聯網場域會使用到不同的安全技術,以NB-IoT為例,在該技術的資料傳輸程序中,各有不同的風險,因此必須符合不同的安全機制,必須根據該技術的資料傳輸步驟一一拆解並符合標準,才能確保物聯網終端產品資料傳輸的安全。 至於駭客攻擊的方式有許多種,詮安智慧科技(IKV)總經理鄭嘉信分析,在眾多攻擊方式之中,最有效的大量攻擊方式就是實體攻擊。也就是透過設備的訊號、實體的晶片取得資訊。在硬體設備之中,處理器、非揮發性記憶體都是容易受到攻擊的元件。也正因如此,透過純軟體的方式其實並不能夠保護所有的資訊安全,也必須同時透過硬體的形式來加強保護。 合勤科技(Zyxel)台灣暨香港區營運總部資深經理薄榮鋼則提到,由企業內部的IT與OT架構來看,皆存在著不少網路資安弱點。在IT層面,可能有邊界弱點攻擊;在OT層面,則包含了偽造登入身分、遠端登入攻擊與實體登入攻擊。要如何貫穿IT與OT,並把相關的資安概念落實到應用方案中是最大的考驗。他強調,欲對抗現代已知或未知型惡意程式,甚至是針對性的攻擊活動,打造零信任網路已是全球發展趨勢。 從研發到上市 安全性檢測/認證不容輕忽 Micro Focus企業資訊安全資深技術顧問李柏厚指出,很多人認為維護物聯網安全就如同在建置網路設備一般,必須不斷加裝各種安全設備;結果在採購多樣設備之後發現資安問題還是發生了。因此,重點應該在於必須回頭去看各項產品的安全性檢測是否完善。如果有一個資訊安全標準驗證可以遵循,便不需要在設備採購上耗費多餘的心力。 優力國際安全認證(UL)身分識別管理安全部業務發展經理薛正分享,物聯網設備安全與終端消費者的安全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最受到關注的設備為智慧音箱、IP Cam以及智慧手表。物聯網設備所涉及到的層面也相當廣泛,更會由於駭客攻擊的手法每天都在進步,因此設備的弱點將一直不斷被發掘出來,也許這個月通過了相關的安全規範,下個月便已不再適用。這是物聯網安規與傳統安規認證之間最大的差異。 總結來說,物聯網已成了各行各業當前重要的發展主軸,其引發的資安危機已使各界高度關注,唯有深入掌握各種駭客手法與防禦技術,才能克服相關挑戰,創造最大獲利契機。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