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記憶體

記憶體

- Advertisment -

物聯網裝置高成長2030年達500億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截至2018年底,全球聯網設備數量達到220億。企業物聯網仍然是領先的市場,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比重,行動/PC占據四分之一以上。然而,該報告預測,在智慧家庭採用率進一步快速成長的推動下,家庭將成為未來幾年成長最快的領域,特別是在尚未開發的地區。該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物聯網收入機會仍然不確定,特別是對於服務供應商而言,希望從物聯網中受益的公司最重視他們應該優先考慮哪些項目、活動和營收模式。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將有386億台設備聯網,到2030年將進一步成長至500億台。某些部門(如聯接的運算設備)將出現低成長或下降,而其他部門(如媒體設備)將繼續穩步成長。可穿戴設備和聯網汽車將維持高度成長動能,但相對於其他細分市場,也會維持一定的成長性。 服務供應商可能會關注物聯網的大規模,並假設收入會自動流向他們的方向。Strategy Analytics認為,哪些應用和服務將推動營收成長,以及增加多少。此外,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此生態系統將如何發展以滿足未來消費者的需求。到2025年,隨著全球連網裝置的安裝量接近400億,半導體顯示器製造商、相機、記憶體、電池和其他支援技術供應商將面臨巨大的商機。人工智慧將在行動、家庭、汽車和運算平台上普及。優化跨多個設備、作業系統和使用者界面的用戶體驗將是一個關鍵的戰場。  
0

Gartner: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12.5%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研究指出,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為4746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12.5%。由於記憶體成長放緩至24.9%,低於2017年的61.8%,也是2018年半導體產業成長收斂的主因。 儘管成長放緩,但記憶體市場仍然是半導體產業最大的產品區隔,占營收的34.3%,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Norwood表示,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大部分時間平均銷售價格上漲所致。但是,由於供過於求,平均售價在第四季開始下降,並將持續到2019年。由於DRAM市場蓬勃發展,三星電子成為第一大半導體供應商。目前,該公司88%的營收來自記憶體銷售。英特爾(Intel)的半導體營收與2017年相比成長12.9%,儘管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10奈米製程和低階CPU供應情況受限制;SK hynix在2018年營收成長37.4%,是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中成長率最高的廠商。 第二大類別為特定應用標準產品(ASSP),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停滯以及平板電腦市場持續下滑而導致成長率僅為5.1%。在許多情況下,嚴重依賴這些終端市場銷售應用處理器、編解碼器和其他組件的供應商出現半導體營收下滑,包括高通和聯發科在內的供應商正積極拓展其他市場,包括汽車和物聯網(IoT)應用。然而,類似於PC市場的成熟,成熟的智慧手機市場在2019年可能會繼續成為高風險公司的逆風。  
0

2019年DRAM記憶體將大幅衰退22%

IC Insights發表最新的2019~2023年半導體市場預測表示,在過去兩年中記憶體市場如何對IC市場的總體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但記憶體2019年的需求很可能反轉向下,並對整體IC市場成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DRAM和NAND Flash市場繼續展現原有的IC產業周期模式,市場週期主要受資本支出和產能波動的推動。包括IC Insights在2019年的預測,似乎在DRAM市場週期的極不穩定性方面沒有變化。DRAM市場規模994億美元,是2018年半導體產業中最大的單一產品類別,超過NAND Flash的594億美元高達400億美元。自2013年以來,記憶體市場一直維持成長態勢,只有在2015年出現微幅衰退。 2017年整體記憶體市場成長64%,推動IC市場總成長率高達14個百分點。而於2018年,儘管第四季放緩,去年記憶體市場依舊成長了26%,為全年IC市場成長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積極影響。預計到2019年,記憶體需求的疲軟將拖累整個半導體的表現。預計今年整體記憶體市場將衰退24%,約下滑386億美元。預計記憶體市場的大幅下滑將拖累半導體市場約9%的表現,預計今年IC市場總成長率將因此持平。  
0

新思推出針對車測/功能安全TestMAX系列產品

新思科技近日宣布推出TestMAX系列產品,針對半導體裝置的所有數位、記憶體與類比部分,帶來創新的測試與診斷功能。TestMAX系列包含針對汽車測試與功能安全的獨特功能,以及藉由多數裝置中常見的高速介面,提升測試頻寬與效率的技術。可高度配置的強大測試自動化流程,能無接縫整合所有TestMAX功能。 藉由全RTL整合支援複雜DFT邏輯的先期驗證,同時透過與新思科技融合設計平台(Fusion Design Platform)的直接連結,維持實體(physical)、時序(timing)與功耗(power)察覺。這些新的功能特色,加上全面支援先期可測試性分析與計畫,以及層階式的ATPG壓縮、實體察覺(Physically-aware)診斷、邏輯BIST、記憶體自我測試、診斷與修復、類比故障模擬等,可確保TestMAX系列產品解決關鍵的測試問題,為各種設計應用提供有效的測試。 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與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增加了晶片設計的規模與複雜度,這些不同的市場區隔對品質與長期可靠性的要求更是前所未有。新思TestMAX獨特的軟錯誤分析(Soft-error Analysis)能計算ISO 26262的度量(metric),以便在設計週期的初期即能點出和改善熱點(hotspot),同時提供有效率的設計變更指導。為滿足所要求的功能安全等級,先進半導體測試整合的重要性與需求也產生了根本的轉變。裝置通常必須進行自我測試機制,該機制能在車鑰匙插入後以及汽車持續運轉過程中運作。邏輯BIST通常用於檢查裝置邏輯中的安全故障,然而無法解決諸如投片後時序異常引起的未知電路狀態。 TestMAX推出業界首款X容差邏輯(X-tolerant logic)BIST解決方案,能在未知的狀態下運作,而且由於其創新的重新設定種子值(re-seeding)技術,與其他邏輯BIST解決方案相較,可在更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測試的故障覆蓋率(fault coverage)。新思TestMAX提供晶載(on-chip)基礎架構,用以在汽車啟動或汽車間隔運轉過程中執行X容差的邏輯BIST。
0

2019年記憶體市場衰退 台灣半導體有望重回全球第二

全球DRAM價格在2017、2018年連兩年大幅上揚,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的產值也在這股情勢下超越英特爾(Intel),蟬聯2017、2018年全球半導體龍頭。不過,工研院日前發表2019半導體產業趨勢時指出,2019年DRAM價格將逐漸修正,導致記憶體市場產值衰退,而這不只將使得半導體大廠排名將重新洗牌,台灣半導體產值也有機會在這股趨勢下重回全球第二名。 工研院產科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彭茂榮表示,審慎看待2019年經濟前景,預估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達4,545億美元,衰退3.0%,其中記憶體市場預估衰退約二成。因此,預期英特爾將追過三星重新登上半導體龍頭寶座,而台積電也有望追過現居第三名的記憶體晶片廠SK海力士(SK Hynix),成為2019全球半導體營收第三名。 進一步觀察台灣半導體產業,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報告,2018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新台幣2.62兆元,穩定成長6.4%。進入2019年,受限於全球經濟景氣放緩,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動能轉趨保守,預估2019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微幅成長0.9%,不過,預期整體表現仍會優於全球半導體業平均水準,達新台幣2.64兆元。 就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市占率排行而論,2019年美國依舊會以領先者的角色占據全球半導體附加價值、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且市占率達40%以上;台灣則有機會超越韓國,重回全球第二名,市占率達到20%。其中,台灣晶圓代工產值全球排名第一,市占率約七成;台灣IC封測產值全球排名第一,市占率約五成。 而談到前瞻技術與應用領域投資,看好智慧物聯(AIoT)與智慧系統(Intelligent Systems)應用市場,工研院建議,台灣半導體產業除了掌握傳統3C電子市場,未來也可積極投入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無線通訊、工業4.0/智慧機械、車聯網/自駕車、VR/AR、高效能運算(HPC)、軟體及網路服務這八大領域,掌握市場先機。 對此,彭茂榮進一步說明,過去台灣半導體業者投注許多心力在智慧型手機的零組件生產,但是近幾年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使得供應鏈業者必須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才能挖掘更多市場商機。他預期,未來AIoT的多元應用,可有效延續半導體業成長動能,因此,上述的八大領域都是台灣半導體廠商可積極投入的方向。
0

2019全球晶圓廠支出下滑 2020將再創新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旗下產業研究與統計事業群(Industry & Statistics Group)所發表的2019年第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World Fab Forecast)報告指出,2019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預期將下滑14%至$530億美元,但2020年將強勁復甦27%達$670億美元,並締造新高紀綠。受到記憶體產業衰退影響,已連續三年成長的晶圓廠設備支出榮景即將在2019年告一段落。 過去兩年間,記憶體占年度所有設備支出比重約為55%,2019年這個數字預期將下探45%,但2020年會再回升到55%。由於記憶體占整體支出比重極高,記憶體市場任何波動都會影響整體設備支出。根據統計圖顯示,2018年下半年起每半年市場都有所變動,估計未來也是如此。 檢視每半年的晶圓廠設備支出趨勢圖後可以看出,由於2018下半年起記憶體庫存的增加以及終端需求疲軟,導致2018下半年DRAM和NAND(3D NAND)相關支出開始修正,進而拖累記憶體支出下滑14%。這股下滑趨勢將延續到2019年上半年,屆時記憶體支出將下滑36%,但預計到下半年相關支出可望反彈35%。儘管2019年下半市場可望鹹魚翻身,報告認為2019年全年記憶體支出仍將較2018年下滑30%。 晶圓代工是晶圓廠設備支出的第二大項目,過去兩年間,每年占整體支出比重約在25%到30%之間。SEMI預期2019和2020年的比重將持穩在30%左右。 雖然晶圓代工設備支出的波動程度通常小於記憶體部門,面對市場變化還是無法完全免疫。舉例來說,記憶體部門開始衰退之後,2018年下半晶圓代工設備支出也比上半年下滑13%。  
0

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估達10.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表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指出,2018年全球半導體概況,預估市場規模將成長10.1%,主要來自各應用終端記憶體需求持續增加,及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帶動;展望2019年,記憶體成長趨緩,預期成長幅度為3.8%,預計2018年下半年,這波產業景氣就會逐漸落底。觀測臺灣產業,半導體因高階製程與記憶體市場帶動呈穩定成長,預估2018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2.46兆新台幣,較2017年成長8.1%,成長動力與全球平均水準相當。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洪春暉表示,臺灣半導體各次產業表現皆可期。關於IC設計,隨著臺灣廠商手機處理器全球市占提升,再加上臺灣廠商在無線連網晶片、TDDI等晶片市場需求增加,將讓臺灣IC設計產業產值年成長6.2%,產值達5,798億新台幣。而隨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應用崛起,也帶動臺灣IC設計產業中,非3C應用IC的營收占比逐年成長,再加上非3C產品晶片規格多元化,吸引IC設計業者投入提供AISC設計服務,預期2019年經營模式將朝多元化發展。晶圓代工則在2018下半年因挖礦機需求較減緩,預估全年成長約6.4%,產值達1.2兆新台幣。展望2019年,隨著台積電7+製程將量產,未來臺灣先進製程比例可望進一步提升,預估2019年成長率達8~10%。  
0

記憶體/Debug Port要小心 駭客五路進攻聯網裝置

物聯網已與主要網路攻擊產生關聯,通常涉及濫用易受攻擊的聯網裝置(例如監視攝影機),以協助進行惡意活動。根據銓安智慧科技(InfoKeyVault)分析,駭客攻擊主要可從五個層面進攻,包含外接記憶體晶片接取(External Memory IC Access)、Debug Port Implants、旁道攻擊(Side Channel Attacks, SCA)、故障注入攻擊(Fault Injection)與低階逆向工程(Low Lever Reverse)等管道,其中有50%的駭客會直接攻擊外部記憶體,從而取得數據資料(如管理其他控制單元的金鑰密碼);而有25%的駭客是透過Debug Port管道,取得微控制器(MCU)記憶體資料,進而打造一個仿真的設備,或者與其他物聯網設備溝通,趁機竊取相關的資料,若Debug Port通道沒關閉,就等於是為駭客開啟一道後門的概念。 英飛凌(Infineon)大中華區智能卡與保密晶片事業處資深經理田沛灝表示,Debug Port是每顆硬體元件都會有的機制,特別是形同設備中大腦角色的MCU,若Debug Port留了一個後門,讓駭客將裡面的程式碼(Code),透過Debug Port這個窗口將程式全部拿走,就等同於核心失守。此外,CPU因為有需要存取記憶體的功能,故程式的撰寫必定與記憶體相關,當駭客透過Debug Port將暫存資料全部下載時,即能得知該裝置存取時間、資料與輸入密碼的時間點,進而攻破裝置本身的邏輯。 整體而言,物聯網安全設備不能從單一元件做為確保安全的唯一窗口,而需從整個系統架構來看。IEK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專案經理徐富桂談到,安全防護須從雲端、網路與底層的感測裝置各別強化,以確保有效的安全防護管理。以現階段來說,物聯網系統受到了一些資安挑戰,導致安全亮起紅燈問題有三點。 首先,60%左右的物聯網裝置受限於成本與開發時程等因素,在開發時大多採用Open Source,故約60%左右設計,在設計之初並無考慮到安全問題,隱藏許多系統性弱點。(根據Trend Micro分析既有安全漏洞問題指出,現有物聯網裝置大多採用免費的開放原始碼Linux作業系統,隱藏約200個既有的安全漏洞。);其次,有許多物聯網系統裝置、網路與雲端密碼強度不足;最後,聯網裝置的使用者對物聯網資安問題沒概念,導致大量裝置未更新至最新的系統版本。 為了改善上述問題,從物聯網設備製造商觀點,可由整體系統是否會被入侵,以及整個生命週期需要如何管理等問題進行改善,提升整體系統安全性。而物聯網設備營運商則須思考如何管理設備,包含設備本身是否設有仿冒的障礙、存取(Access)管控機制是否完整,傳輸資料是否可能被假造等,解決可預測的資安挑戰。
0

貿澤電子擴充記憶體解決方案

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近日宣布與記憶體廠商Micron Technology簽訂全球代理協議,將改變世界資訊的使用方式。簽訂此協議後,貿澤的產品組合將涵蓋關鍵記憶體技術製造商,為全球的客戶供應Micron解決方案。 以超過40年的領先技術經驗為後盾,Micron產品適用於各式各樣的應用,包括運算、網路、資料、伺服器、行動裝置、嵌入式裝置、消費性裝置、汽車和工業等市場。 貿澤電子產品部資深副總裁Jeff Newell表示,該公司很高興有機會代理Micron的各種產品組合,將其高品質的記憶體解決方案介紹給全球的客戶。Micron產品加入貿澤的產品線後,將為設計工程社群提供與世界同步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貿澤已開始供應全系列Micron記憶體產品,包括NAND、DRAM和DRAM模組、多晶片封裝,以及採用矽穿孔(TSV)技術的混合記憶體立方體。貿澤所供應的Micron產品組合亦包含採用3D XPoint技術的新型非揮發性記憶體,延遲較NAND少1,000倍。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