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物聯網

物聯網

- Advertisment -

專訪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 跨域共通平台推動製造業升級

傳統中小型製造業者,在科技發展的腳步下,是十足的弱勢族群,不僅製造方法落後、效率低,對於生產資訊的蒐集與經驗累積,都極為土法煉鋼。工業4.0智慧製造的內涵,非常重要的精神就在於少量多樣的彈性化智慧生產,此也契合中小型製造業生產模式。然而,資源相對缺乏的中小企業在導入新興資訊科技的過程中相當無助,政府與法人的協助更加重要。 跨領域合作為王道 物聯網的興起正式推動資訊科技產業的第三波變革,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表示,從四、五十年前第一波以PC為主的資訊硬體到第二波的App經濟,近年走入全聯網時代,裝置多了感應、通訊、控制甚至分析的功能,於製造業就是提供製造設備單機、產線、整廠的聯網,然而推動的真正關鍵成功因素必須兼顧深度與廣度,除了整合水平領域的資源建立具互通性的平台之外,也要深入垂直產業的領域知識,建立夥伴關係,以共享、共創的精神發展平台,最後發展適當的商業模式,讓解決方案可以實際運作、持續成長。 資策會系統研究所長期發展資訊軟體技術,在智慧製造的推動上,馮明惠強調,為建構工業物聯網完整價值鏈,開發公版聯網平台NIP EI-PaaS核心技術,運用共同的網路、管理等模組,設計可視化的分析平台,將重要的生產訊息簡易呈現,並具備完整的管理功能,物聯網雲平台是智慧製造生態系統的骨幹,可以協助台灣製造業快速的邁向智慧製造。 摒棄過去單兵作戰的思惟,為了解決物聯網應用破碎化的難題,馮明惠強調,該平台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擴大技術廣度,網路安全功能與該會資安所合作,領域知識與數位所合作,硬體技術與工研院資通所合作,產業應用則與研華一起,共同發展NIP EI-PaaS平台。為了深入垂直產業,也與手工具公會、機械公會、工具機公會等攜手,完成平台的共通性與垂直領域深化。 按部就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另外,資策會系統所為提供機台、設備連網,也發展了機台聯網閘道器軟體Chameleon,專門用於連接產線PLC設備並將資訊回傳至後端資料庫,大幅降低生產資訊取得門檻,更新、自主維護容易。結合物聯網雲平台,協助在產線上的業者進行轉型,包括擁有產線的製造業者與產線設備供應商,從生產面與設備面同步進行提升與轉型。總結發展的過程,深入領域知識並進行跨領域結盟才能真正發現產業需求,透過不斷地溝通、分工與合作的手段達成預期的目標。 在平台就位之後,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才要正式展開,馮明惠說明,包括人才培訓、提出廠商投入誘因如補助也很重要,而嚴謹的推動步驟包括:前期的技術研發,提出產業可用的解決方案;第二步是發展試行場域,並組織產業聯盟,以打群架的概念,讓更多志同道合或有共同需求的廠商可以導入;再與策略合作夥伴建立可營運的機制,讓政府科專計畫可以商業化,並且建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 前述步驟可以說是加速階段,如果能夠順利推展已是成功模式,接下來就可以大幅發揮產業轉型效益,正式進入起飛的階段,馮明惠說明,第五個步驟就是產業鏈(Eco-system)的發展,包括產業上下游與產業群聚,可以發揮產業成長綜效,至此產業轉型可以宣告成功。最後一個階段是發展產業標準,將產業實力進行大規模的擴散與輸出,若能成功推展有機會建立產業典範,只是就目前看來還有很多值得努力的地方。 持續發展平台/連網/運算技術 物聯網時代垂直領域是技術應用主要的對象,所以深入了解領域需求,而且尊重該領域的專業是一大重點。展望未來,馮明惠說明,台灣有很好的霧端或邊緣(Edge)端的技術,如何在與領域需求結合的前題下,透過邊霧運算,讓裝置的價值更為凸顯,雲霧協作非常重要。另外,物聯網本身是一個龐大的網路,在5G的架構下,大規模物聯網通訊與低延遲、高可靠度的通訊技術是各界現階段發展的重點,著名的「電車難題」就需要低延遲網路與高效能運算技術合作解決,也是系統所接下來主要的任務之一。 未來高效能運算技術像是「量子電腦」已經有很多研究單位投入,系統所會結合平台與運算技術,配合長期以來公部門,包括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的支持,提供國內產業發展所需的解決方案,持續協助國內產業升級。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表示,物聯網平台NIP EI-PaaS,與水平、垂直領域專家合作,完成共通性與垂直領域深化。  
0

IoT市場規模2022年挑戰1.2兆美元

物聯網(IoT)發展風風火火,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表示,全球IoT市場將從2017年的6314億美元,於2021年首度突破1兆美元,並成長至2022年的1.19兆美元,2017~202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3.6%,是未來幾年推動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大動力。 跟據產業研究機構IDC的研究指出,全球IoT市場重要發展趨勢包括:軟體優先策略,過去幾年IoT發展重點著重在硬體與網通,但未來重心將會轉移到軟體與服務,尤其是資料分析相關軟體(2017~2022 CAGR達19.8%)與服務將是關鍵。另外,策略聯盟將是成功關鍵因素,企業需透過策略聯盟切入垂直應用物聯網服務市場。 從應用的層面來看,物聯網IoT主要應用包括,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健康、智慧家庭、智慧零售與智慧能源等。  
0

聰明物聯網,IoT安全把關再升級

在行動運算的推波助瀾下,物聯網裝置對經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它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也使現有的商業模式轉型、大幅提高效率,在一項全球研究中,涵蓋各種產業的受訪者表示,物聯網的投資報酬率高達40%,這也就是為什麼在2016年只有63億台物聯網裝置連上網路,但到了2020年,預估將會有200億台物聯網裝置連上網路。 雖然企業認為物聯網是成功關鍵,但多樣化且數量龐大的物聯網也讓企業產生更多的漏洞和風險。在上述研究中,有超過一半的研究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遭受外部攻擊,更有8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歷過與物聯網相關的資料外洩事件。物聯網裝置的設計理念在於提供速度、穩定性與效能,這些裝置是由熟悉機器控制的專家所設計,並非為資安專家,也因此,這些無所不在的物聯網裝置幾乎都缺乏安全防護機制。在這種情況下,傳統以周邊為基礎的安全解決方案,並不足以應對物聯網的安全問題。 如果IT管理者對於接取網路服務的裝置一無所知,該如何提供保護?又該如何控管裝置執行的網路存取行為?Aruba ClearPass能在員工使用各種裝置且隨時連線的環境中,提供所有連線裝置的能見度、掌控度和回應能力,確保安全的網路存取。而IntroSpect的使用者及實體設備行為分析(UEBA)則運用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機器學習,找出使用者與裝置行為的改變,藉此辨識可迴避周邊防禦的攻擊活動,並且讓資安團隊深入洞悉惡意、遭受入侵或粗心的使用者、系統及裝置,兩者相輔相成,協助企業有效控管物聯網裝置,甚至在威脅造成損害之前即加以剷除。
0

攻擊手法持續翻新 數位營運風險日增 Citrix Workspace Suite助企業實踐轉型願景

Citrix Workspace Suite是專為打造數位化工作空間的解決方案,堪稱是企業保護數位資料安全的首選。 問世超過10年的行動裝置,其具備輕薄、運算力快的特性,已成為商務人士不可或缺的重要數位工具,以便在外出拜訪客戶時,依然能存取企業內部的資料或應用服務。只是在行動裝置運算力有限下,無法安裝資安防護軟體,加上企業傳統資安防護機制多以閘道端防護為主,此種從外部連回公司內部的模式,反而成為駭客組織入侵內部網路的首選。 有鑒於打造數位空間是實踐數位轉型的重要步驟,Citrix推出運用整合式數位工作空間解決方案Citrix Workspace Suite。這是套能將應用程式、桌面及資料,安全傳遞到商務人士手邊數位裝置的解決方案,讓員工運用行動裝置輕鬆存取所需資源,同時幫助IT部門簡化管理數位裝置的難度。此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也讓Citrix成為全球數位化工作空間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堪稱是企業保護數位資料安全的首選。 有別於其他單一方案,Citrix Workspace Suite是套由Citrix Virtual App(安全的虛擬應用程式傳遞)、Citrix Virtual Desktop(高性能虛擬桌面)、Citrix Endpoint Management(安全的行動辦公應用程式)、Citrix Content Collaboration(安全的檔案同步及共用)、Citrix SD-WAN(分支機構網路及WAN)、Citrix Gateway(安全的遠端存取)等六大元件組成的完整方案。企業用戶可依照實際需求,自由選擇所需的數位化工作空間解決方案,即能實踐保護資料安全的目的,同時讓運算獲得最佳運用。 如備受世界各地用戶好評的Citrix Virtual App、Virtual Desktop,均是能為員工提供安全的遠端存取,同時降低IT維運成本的虛擬應用程式及桌面解決方案。這兩套軟體可傳送Windows、Linux、Web及SaaS等應用程式或完整的虛擬桌面,給身處於任何地點的員工使用,為員工創造可隨時隨地靈活工作的數位環境。 Citrix Endpoint Management則是款提供全面存取行動設備管理(MDM)、行動應用程式管理(MAM)、行動內容管理(MCM),及安全網路閘道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這套軟體僅需花費2小時便可完成部署,能在行動裝置當道下,讓企業享受到兼具使用者體驗、安全性的優點。 企業為掌握世界各地不同消費市場的即時訊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設立營運據點,因此衍生出跨境資料傳輸的風險。而Citrix SD-WAN可提高WAN輸送量及可靠性,同時改進應用程式體驗,該套軟體利用結合即時路徑選擇、邊緣路由、端到端服務品質(QoS)及WAN最佳性能運作功能,為企業打造安全、可靠且高效率的行動工作空間。 在全球資安事件不斷爆發下,已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不容忽視的隱憂,也凸顯打造完善資安環境的重要性。Citrix Workspace...
0

銓安智慧守護物聯網最終安全防線

IKV核心資安產品 物聯網已與主要網路攻擊產生關聯,通常涉及濫用易受攻擊的聯網裝置(例如監視攝影機),以協助進行惡意活動。駭客攻擊主要可從五個層面進攻,包含外接記憶體晶片接取(External Memory IC Access)、Debug Port Implants、旁道攻擊(Side Channel Attacks, SCA)、故障注入攻擊(Fault Injection)與低階逆向工程(Low Lever Reverse)等管道,有50%的駭客會直接攻擊外部記憶體,從而取得數據資料(如管理其他控制單元的金鑰密碼)。 提供國安等級高端資安設備與安全晶片解決方案的大中華區領先企業-IKV銓安智慧,可協助應用裝置面對各式網路攻擊,能防範資料遭竊、竄改與挾持,由於硬體晶片具備線路難以被更動的特點,且經過精心的防護設計,硬體晶片將可阻止因軟體弱點或錯誤而導致的入侵攻擊,成為安全的最終防線,這是IKV不斷研發的方向。此外,IKV研究團隊亦針對量子電腦時代密碼工程的挑戰與機遇,提供了業界最前沿的建議。 「密碼資通安全的強度,取決於它最薄弱的環節。(Information security is only as strong as the weakest link.)」為了確保物聯網應用的安全性,IKV擅於針對系統或應用,進行整體性評估。遵照不同的評估結果,提供相當於「子系統」層級的安全基礎建設,守護客戶的隱私及數位資產。
0

守護物聯網應用安全  Micro Focus提出三大防守重點

Micro Focus企業資訊安全資深技術顧問李柏厚認為,嵌入式設備的韌體本身安全與否,是決定物聯網應用是否安全的關鍵。 為確保物聯網應用安全,相關系統在開發、布署與維運的過程中,都必須小心謹慎。特別是韌體開發階段,原始碼是否存在漏洞,更是物聯網安全防禦的重中之重。Micro Focus認為,唯有對韌體跟系統核心功能的原始碼進行嚴謹測試,並在系統布署時,針對可能的入侵管道進行動態檢驗跟滲透測試,並在後續維運過程中嚴密監控,方可確保物聯網系統的安全。 Micro Focus企業資訊安全資深技術顧問李柏厚指出,要確保資訊系統安全,必須從三大環節下手。首先,系統核心功能的原始碼是否經得起考驗,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倘若在程式原始碼裡面就含有安全漏洞,其他防禦做得再周延,也無法確保系統能安全運作。由於物聯網通常是以嵌入式設備做為主要硬體,因此,相關嵌入式設備的韌體在開發過程中必須經過完整檢測,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安全問題產生的機率。 除了原始碼本身之外,系統布署跟後續維運的安全對策,也是確保物聯網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系統布署時,最重要的工作是針對可能的入侵管道進行動態檢驗跟滲透測試,方能確保系統上線後,外部攻擊不得其門而入。 而在系統正式上線後,系統存取的紀錄資料,則可以提供許多跟外部攻擊有關的蛛絲馬跡,讓企業爭取到早期預警時間。因為外部攻擊者要成功得手,往往得經過反覆嘗試,而這些嘗試的過程都會在存取資料庫裡留下紀錄。若平時企業就有建立存取紀錄分析機制,異常存取的情況很快就會被管理人員發現。但很可惜的是,許多企業在這方面並未徹底落實,往往是等到事件發生後,回來追溯資料才發現早有狀況。 針對韌體開發、動態檢驗/滲透測試跟系統操作資料的分析,Micro Focus都有對應的工具方案,並已有多家大型企業導入的實績。事實上,財富(Fortune)前百大企業中,有98家是Micro Focus的客戶。 不過,物聯網安全的核心掌握在嵌入式設備商手上,因為在這個領域,硬體供應商同時也是韌體開發者。必須從根源著手,才能確保物聯網應用安全無虞。因此,李柏厚指出,在物聯網相關業務的發展上,該公司將把重點放在硬體設備供應商,例如網通設備跟工業電腦業者。該公司盼藉由與相關業者緊密合作,攜手提升物聯網應用的安全性。
0

恩智浦打造人工智慧物聯網新生態 與客戶共創智慧未來

物聯網爆炸性的發展使一切裝置互連並具有智慧,由此產生的巨量資訊對資料的即時處理和運算也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在雲端運算方興未艾的同時,邊緣運算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新成長動能。根據IDC預測,到2021年將有43%的物聯網運算在邊緣(Edge)完成。 恩智浦獨一無二的技術和產品效能組合,能夠發掘邊緣運算的潛能,更好地發揮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借助融合安全、處理和數位網路方面的最新進展,恩智浦的技術不僅可以幫助整個系統應對機器學習的挑戰,更可以進一步推動物聯網裝置邊緣運算智慧化的發展。例如恩智浦的LX2160A系統單晶片,此晶片專門支援高階網路應用、網路邊緣運算和減輕資料中心的工作量,邊緣處理(edge processing)將推動網路、運算和物聯網基礎設施下一階段的成長。 目前雲端系統已證明安全穩妥。不過,物聯網若要成功,邊緣至少要與雲端一樣安全,而且在理想的情況下邊緣可以保護物聯網節點。恩智浦Layerscape 處理器執行的平台信任架構可以在物聯網裝置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提供保護,從製造、投入運行、運作、更新至除役。 另一方面,恩智浦推出A71CH安全元件(SE)信任錨,這是一款針對下一代物聯網設備(如邊緣節點和網關)的即時可用安全解決方案。這款解決方案旨在保護點對點或雲連接的安全,可預置所需的機密信息,用於自主雲接入和點對點身份驗證。該解決方案從晶片級提供了信任根(RoT),具有加密密鑰存儲、密鑰生成和派生等安全功能,以保護隱私數據和雙向驗證。 這款晶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即插可信」方式,支持整合安全性和接入雲端平台,例如通過主控晶片數據庫函數和兼容各種恩智浦微控制器(MCU和MPU)平台(如Kinetis和i.MX)的開發套件。此外,提供示例代碼和各種應用筆記,以簡化設計流程。通過與全球領先的安全配置和設備編程系統供應商Data I/O的合作,除了恩智浦的可信配置服務之外,客戶還可以通過A71CH獲得個人化服務。因此,藉助這款全新安全IC,即便安全專業知識有限的開發人員也可以自由地創新和部署安全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半導體廠商,恩智浦一直致力於將前端安全解決方案與技術傳遞到整個生態圈。面對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市場對於安全性需求與日俱增,我們期待與更多的企業聯手。以恩智浦領先業界的技術及創新平台為基礎,打造更多的創新標竿,引領商業與技術變革,共創激勵人心的未來。
0

物聯網應用大爆發 邊霧運算帶動閘道器商機

物聯網帶動無所不在的裝置聯網,舉凡燈具、家電、感測節點都要上網,根據產業研究機構預測,2035年各式聯網裝置總數將突破1兆個,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農業、工業物聯網、5G、車聯網等應用,為了管理這些節點也帶動物聯網閘道器的需求,透過Gateway進行聯網、即時運算等處理功能。 近年雲端運算應用相當普遍,物聯網的興起讓雲端資料處理量大增,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組長何智祥指出,現有集中式雲端架構將運算、分析與決策集中在雲端平台,而且網路頻寬成本高,大數量應用會產生壅塞,無法保證即時性,加上大量資料串流至雲端暴露許多資安風險。因此可以強化即時應用的雲霧運算熱度不斷提升,雲霧協同計算,彈性分派、協作、管理與安全維護運算與網路資源,不僅連續兩年成為Gartner評比全球IT十大策略性技術,也帶動物聯網閘道器的需求水漲船高。 分散式的雲霧運算,可執行輕量化分析決策功能,進一步降低時延,並彈性階層式的布建網路架構,何智祥表示,延遲、干擾、安全性、在地化、可實現與頻寬都是邊霧應用考量的因素。物聯網閘道器需求包括:全時運行、支援各式通訊技術、精準排程、暫存/備分資料、近端分析/學習、讀取設定工具、資料過濾/回報、近端呈現、整合特定產業需求等。 著眼於此一商機,許多軟硬體廠商都推出解決方案積極卡位,包括網通設備大廠思科(Cisco)、企業應用軟體大廠SAP、晶片廠NXP等;許多國際性的組織與專案如OpenFog Consortium、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ECC)、ETSI EMC、EdgeX fiundry、Kubernetes for Fog computing、Fog05等,皆投入將技術標準化、建立流程、推動應用發展等工作。 反觀台灣,何智祥建議,物聯網產業範圍廣泛,編霧運算也是剛萌芽的技術,應該掌握產業缺口,以台灣產業專長的物聯網閘道器硬體為基礎,搭配自主的霧端設備中介軟體、支援的邊霧運算雲平台、各種雲霧協作的垂直領域解決方案,加速培養雲霧協同運算技術人才與解決方案,並探索其創新商業營運模式,掌握物聯網大潮商機。
0

專訪英特爾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Tom Lantzsch Intel新加速器推動邊緣運算發展

此一解決方案包含Intel Movidius視覺處理器與Intel Arria 10 FPGA,皆以OpenVINO軟體工具套件為基礎,提供開發者在多種Intel產品中使用進階的神經網路效能,在物聯網裝置中運行更具成本效益的即時影像分析和智慧化功能。 為了降低雲端運算工作負載,實現更多的創新應用,邊緣運算需求與日俱增,應用開發商與半導體業者皆積極將深度學習或是機器學習導入前端設備,希望使前端裝置也具備人工智慧的能力,而這過程中也有許多挑戰須克服。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Tom Lantzsch表示,以往企業在導入深度學習技術上遇到許多困難,各種產業都需要專業知識、種類廣泛的多樣化裝置與具擴充性的解決方案,以進一步發展深度學習。而新推出的視覺加速器設計產品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與彈性,加速AI邊緣運算發展,以產出更多即時性資訊。 據悉,新發布的視覺加速器設計產品運作方式,是將AI推論的工作負載轉移至Movidius視覺處理晶片陣列或高效能Intel Arria 10 FPGA的專屬加速卡上;且開發者可透過OpenVINO工具套件,將Intel CPU與Intel內建GPU上的深度學習推論應用與設計成果,輕易延伸至這些全新的加速器設計之中,藉此節省時間與費用。 英特爾透露,相較於Discrete GPU,新推出的視覺加速器產品優勢在於封裝小,可用於體積小的邊緣設備,且功耗更低(約10~20瓦);同時為了因應市場多元的應用,不僅是新發布的Movidius視覺處理器和Arria 10 FPGA以OpenVINO為基礎外,其餘產品線如XEON、CORE i7和ATON等,也都支援OpenVINO,讓開發者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晶片,打造具深度學習功能的邊緣裝置。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Tom Lantzsch表示,新推出的視覺加速器設計產品可加速AI邊緣運算發展。  
0

NXP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貿澤開始供貨

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開始供應NXP Semiconductors的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此套件具備領先業界的硬體、強化安全性和最佳的電源管理功能,且外型尺寸小巧,能協助開發人員將物聯網(IoT)專案從想法快速走向概念驗證階段。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出廠時已預先設定了11部NXP裝置(包含微控制器、介面、NFC、防偽安全功能和彈性的感測器選項),有助於加快各種物聯網裝置的開發速度,包括智慧家電、穿戴式裝置、家庭與大樓自動化,以及醫療裝置。 貿澤電子所供應的NXP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結合以Arm Cortex-M4核心為基礎的高效能、低功耗NXP Kinetis K64微控制器,還有支援Bluetooth低功耗(BLE)、Thread和Zigbee連線功能的NXP Kinetis KW41Z無線微控制器。此多樣化且模組化的裝置包含電容式觸控感測器、6軸數位加速度計和磁力儀、3軸數位陀螺儀、數位氣壓與濕度感測器、數位環境光感測器和數位空氣品質感測器。 為簡化開發流程,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內含預先設計的應用程式,能讓使用者快速熟悉其功能。此裝置搭載支援GUI型程式設計的Web整合開發環境(IDE),能協助甚至是沒有嵌入式編碼經驗的使用者修改裝置行為。 快速物聯網原型設計套件相容於NXP物聯網模組閘道,此閘道提供了完整的開發平台,結合多種安全且生產就緒的物聯網系統組件,包含硬體、軟體、連線功能、安全性和雲端服務,以及全面性完整記錄且立即可用的指引與支援。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