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影音串流

影音串流

- Advertisment -

錙銖必較的訂閱綁定人生

文 | 萬岳憲 資策會MIC產業躍升事業群總監 《華爾街日報》(WSJ)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媒體,網路版在1997年就採用收費訂閱制,從年費50美元開始,逐年調漲至500美元,歷經22年,還是有讀者願意付費,讀者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5萬美元。WSJ的報導內容以投資理財、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入分析見長,付費讀者能閱讀到資深記者對特定金融領域的深度報導,高品質的選題與調查報導精神,推動數位用戶突破170萬人,訂戶是紙本讀者的二倍。 發行量僅次於WSJ的《洛杉磯時報》,在2003年也推出訂閱制,但是只經營兩年就退場,部份學者認為,除了報導內容的專業精確度輸給WSJ,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人們不願意重複訂閱同質性高的內容服務」與「對品牌內容的信任度」。所以,WSJ數位訂戶持續增加的原因,是來自於訂閱用戶的閱讀滿意度,逐漸累積為對專業資深採訪團隊的信任度,同時也強化了訂閱用戶的黏著度。 《華爾街日報》與《蘋果新聞網》的訂閱制服務,兩者所面對的讀者群與提供的內容服務完全不同。《華爾街日報》讀者對金融投顧市場資訊的剛性需求較高,要提供精確分析報導的門檻也較高,因此相對容易將讀者的期望值,轉化為對產品服務的黏著度;《蘋果新聞網》則提供深度或獨家的社會新聞報導,這類新聞報導的採訪門檻與需求度都偏低,很容易受到競爭者的影響,減低訂閱戶的黏著度。所以,探討「訂閱制」到底可不可行,是畫錯重點,而是透過訂閱制提供的服務內容,是不是符合讀者的剛性需求,才是需要探討的議題,至於「訂閱制」,它只是一種收費方式。 訂閱制收費方式,並不是新的概念,廣義來看,我們每天訂閱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被綁定,必須要付費的訂閱制服務,取消訂閱就會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不便利,所以這些都是屬於,幾乎沒有討論空間的剛性訂閱需求;但是因為個人價值觀或生活習慣而訂閱的「琴棋書畫詩酒花」服務,就是許多業者要搶進的訂閱市場。 不妨來檢視一下自己訂閱了多少東西,假設以「必須訂、可不訂、重要、不重要」四個指標,組合成2x2分析矩陣,你就會發現自己擁有多少的訂閱服務,甚至還可以觀察到,不同世代的訂閱內容差異。 例如,水電費是生活必需的支出,勞健保費、國民年金,是國家規定的支出,這些就是屬於「重要必須訂」的綁定支付;而房屋貸款、購車貸款、醫療保險、保全清潔等支付,則是依據每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需求而產生的「重要可不訂」的綁定支付;至於家用電話、行動電話、悠遊卡,則屬於「不重要必須訂」的綁定支付,因為這些訂閱方案,仍然可以被其他的替代方案取代;而「不重要可不訂」的綁定支付,來自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與習慣的差異,是屬於可以放棄或取代的綁定支付。 在這個分析矩陣裡,我把有線電視列為「重要可不訂」,這是X世代的想法,因為這個世代從類比進入數位,會整合自己想要的線性或串流影視內容;但是對嬰兒潮世代來說,反而是傳統付費有線電視的忠實基本用戶,或許就要放在「重要必須訂」的位置。 目前許多網路內容服務,大多數屬於「不重要可不訂」的指標,這裡是消費者在有限的可支配所得裡,會優先考慮放棄的訂閱項目;換個角度思考,消費者願意分配多少錢在這些項目裡?有多少業者在這些項目裡競爭? 多數探討如何經營訂閱制的書籍,絕大部份是聚焦在會員經營,強調圈粉、堆粉的養客留客術,或是從消費者行為的觀點切入,運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數位足跡,探索退訂原因,擬訂防止退訂策略,提供再續訂誘因等議題。這些當然都是發展訂閱制,需要關注的重點,但是卻很少提及後端系統管理機制,該如何因應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建制更有彈性的管理系統。 探討訂閱制可不可行是畫錯重點,應該思考所提供的服務內容是不是符合用戶的剛性需求 我認為未來的訂閱制經營重點,除了致力於經營會員之外,還是要再聚焦回歸至「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的道路,提供客製化、分眾化的剛性需求內容,擇一專業領域做好做滿。消費者在需要內容的時候,才來訂閱服務,不需要的時候就退訂;服務業者要提供可以隨時隨地訂閱或退訂的系統介面,讓消費者自己決定訂閱時間。綁定信用卡的消費方式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友善的訂閱機制,消費者想看多久,就訂多久,就付多久的錢。 以後消費者只需要「更快速的訂閱與退訂服務」,不要再研究他們為什麼會退訂了,因為消費者會不斷的利用訂閱與退訂的方式,為自己組合訂閱每月或每週想看的內容,或安排週末午後的數小時訂閱內容,他們會把每個月有限的預算,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消費者需要「更短周期的訂閱機制」,更有時間彈性的服務機制,碎片化的訂閱週期,搭配更小額的支付費用,相對提高消費者的訂閱意願;消費者需要「更複雜的訂閱方案」,不用再擔心複雜的訂閱方案,會讓消費者無法理解選購,反而是要提供更彈性化、更客製化的訂閱方案,讓消費者去精打細算,找到最省荷包的組合訂閱方案。 最後,消費者想要一個「會照顧舊客戶的訂閱平台」,要珍惜持續訂閱與退訂的消費者,給舊客戶的優惠福利,要優於新客戶,因為長期的獲利,是來自舊客戶對訂閱平台,時時刻刻的錙銖必較。
0

串流服務需求強勁 賽靈思發表影音伺服器參考架構

賽靈思(Xilinx)近日發表兩款易於擴展、超高密度視訊轉碼專用的即時運算視訊設備設計參考架構。這兩款新設備是以新的賽靈思即時伺服器(RT Server)參考架構所打造,讓服務供應商能以最低的每通道成本將影像品質和位元率最佳化,提供如電競和遊戲串流平台、社交和視訊會議、即時遠端學習、遠距醫療和即時廣播視訊等應用。與基於軟體和固定硬體架構解決方案相比,賽靈思推出的參考架構具備總體擁有成本(TCO)更低的優勢。 賽靈思資料中心事業群行銷副總裁Donna Yasay表示,隨著影音串流量呈指數型增長,架構優化變得更加重要。在當前COVID-19疫情期間,我們都在經歷著遠距工作、學習和娛樂環境,並行通道用量的大幅成長正衝擊服務供應商的商業模式,且不斷提高頻寬成本。賽靈思全新的即時伺服器參考架構,能協助解決方案供應商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並同時提供高品質的影音串流服務。 賽靈思這次推出的兩款參考架構是專為邊緣和本地運算密集型作業負載而設計,這類作業負載對視訊通道密度、傳輸量和延遲往往具有嚴格要求,而新型設備優化了硬體架構與軟體,可提供業界最高的通道密度和最低的延遲。新推出的設備整合賽靈思Alveo資料中心加速器卡,並提供兩款預先配置供客戶選擇,包括高通道密度視訊轉碼設備(High Channel Density Video Appliance)和超低位元率視訊轉碼設備(Ultra-Low Bitrate Video Appliance)。 由於影音串流服務需求暴增,賽靈思推出專為影音轉碼與影音串流應用設計的影音伺服器設計參考架構。 高通道密度視訊設備是為了達成最低的單通道成本所開發,它整合了多達八張Alveo U30資料中心加速器卡,該加速器卡也於今天正式推出。新款Alveo U30以外形小巧的PCIe加速器卡滿足對高密度視訊處理的需求。Alveo U30由Zynq UltraScale+ MPSoC所驅動,是功耗優化型的完全可編程系統單晶片,具有用於超高清影像且整合的視訊編解碼器和繪圖引擎。此外,Alveo U30還能同時支援H.264和HEVC(H.265)編解碼器,每張卡可串流傳輸多達16個1080p30通道。   為超低位元率優化的視訊轉碼設備是專為高品質影音直播並同時降低頻寬成本所打造,最多能容納八張Alveo U50加速器卡。Alveo U50是基於賽靈思UltraScale+架構設計,並採用高效的75瓦小型封裝,內含8GB HBM2、100GbE網路和PCI Express 4.0。Alveo U50能夠串流傳輸多達七個全高清1080p60通道及八個完整的ABR ladders(全部為x265 Medium...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