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市場話題 顯示技術新世代倒數計時 迎接Micro LED商業化時代

顯示技術新世代倒數計時 迎接Micro LED商業化時代

- Advertisement -

19世紀末Karl Ferdinand Braun用陰極射線讓真空管上的螢光粉發光,直到1940年代,CRT映像管電視才開始流行;1888年,奧地利化學家Friedrich Reinitzer發現了液晶,1960年代第一台液晶顯示器(LCD)誕生,2006年液晶電視才開始普及,成為現在顯示器的主要技術來源。每個技術的開發到其應用,其實都受到當時的環境、相關配套技術的發展成熟度、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1962年有了第一個發光二極體(紅光),1980年代實用型OLED開始開發。而下一世代的主流顯示技術會是什麼,成為最近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Micro LED會取代現有的顯示技術嗎?

應用場景決定顯示技術發展

從1980年代起,IT資訊產業,無論是軟體或硬體皆快速發展,個人電腦普及率大幅提升,LCD也讓筆記型電腦走進實用化(最早的筆電其實是PDP)這時CRT與LCD還沒有替代關係。直到顯示器從CRT過渡到LCD時,桌上型電腦用的顯示器是最先開始更換的。隨著網路的進步、人們工作形態的轉變,筆記型電腦、手機使用率與普及率大幅上升,LCD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技術應用。隨著LCD的製程技術越來越成熟,電視也就開始大量地從CRT移轉到LCD了。但在2000年代,電視市場上還有PDP電漿電視的競爭。

2000年代初期,因LCD工廠的玻璃世代線不大(5世代線,Gen 5),能做的電視尺寸也不大,影像品質不如電漿電視。但隨著全球LCD面板廠的大量投資,玻璃世代線越蓋越大(到2020年量產生產線的主流世代線為Gen 8,另外還有5條Gen 10+),上下游供應鏈亦趨成熟完整,最終電漿電視不敵LCD,在2014年全面退出市場。當時LCD與PDP對技術的競爭與進步都是持續在進行的。但若從應用面來看,LCD在個人電腦的顯示器、筆記型電腦、手機都已有很高的滲透率,且出貨量還不斷成長。對於面板廠來說,產品彼此之間的技術與製程基本上差異不大,所以LCD在各產品領域的應用及布局,對比PDP來說是要完整許多。就可攜式移動產品來說,功耗是很關鍵的指標,而以PDP的驅動顯示原理來看,應該很難應用在手機、筆電等產品。

OLED目前在手機與電視都有產品量產,這幾年也開始應用在AR/VR的產品上。但不論是手機、電視或是未來的AR/VR,都是屬於高階的產品。而除了手機外,其他的市場占有率都不高。價格高是主要的因素。但高價格的背後是在於OLED能提供給消費者超過LCD的價值有多少?如果差距不大,那價格還是普及的一個關鍵要素,因此若OLED想成為顯示主流技術,整個OLED產業鏈是否能提供足夠成本競爭力是最大關鍵。

目前全球有將近30座OLED工廠,其中只有2座Gen 8有實際在生產運作,其餘的都是Gen 6以下的世代線,生產以手機面板為主。OLED的生產線投資較高,大尺寸的OLED生產線投資更高。從機台設備、材料、相關零組件都比LCD廠高,所以OLED的產品成本自然也就不低。價格降不下來,市場上較難成為主流產品,目前使用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約只占全部手機市場的35%。未來OLED的生產線要擴展也主要在Gen 6以下的投資來提高OLED手機的滲透率。

而大世代線的工廠只有韓國LGD的2座Gen 8生產大尺寸電視。OLED TV從2014年量產發展到現今的市占率不到2%,再加上LGD近期對於Gen 8+OLED產線的擴產投資暫緩及延後,可以看出對於大尺寸OLED的策略還在觀察,這樣一來設備、材料的成本難以降低,OLED的生產線的投資也就還是一直居高不下。這讓OLED產品在市場上局限於智慧手機的應用,無法擴大OLED的應用領域,將難以形成主流技術。

手機、筆記型電腦、Pad等可攜式的產品需求在於輕、薄、省電,因此OLED自發光的特性,相較於LCD只需一片玻璃,是不錯的選擇;而在大尺寸顯示器,像是在電視的應用上,除了輕薄外,暗態更暗,可視對比更高,動態影像的畫質表現都比LCD要好。但OLED在大尺寸顯示器及電視的占有率卻沒有手機市場來得高。成本、價格高固然是一個因素,但從市場消費行為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對於一個產品是屬於個人專屬的要比起多人共同使用的,更願意付出較高的價格換來更高階的產品。所以在大尺寸的應用上,OLED的滲透率就不高。Micro LED與OLED一樣,屬於自發光型態的顯示器,擁有極黑的暗態畫面、可視對比高、動態影像畫質優異等優點,在顯示器的應用上是相當不錯的技術,應用領域上從穿戴式的手表、AR/VR、手機到大尺寸的電視,以及戶外看板等,理論上應用領域比OLED更廣。但Micro LED的發展要比OLED來得晚,整體產業鏈還不夠成熟完整,與OLED產品一樣初期面臨著成本過高的問題使得市場難以打開。雖然現在Micro LED的樣品展示從小尺寸的車用螢幕、可攜式產品的應用到大尺寸的電視都有,但目前還沒真正看到商業化成為消費等級的產品出現,消費者對Micro LED的產品還不熟悉,尚未感受到Micro LED帶來的優勢與好處。第一個應用Micro LED的商業化產品就相當關鍵了。Micro LED的晶粒尺寸小,對於畫素極小、極高Pixel Per Inch(PPI)的AR/VR顯示器應用來說相當適合。然而AR/VR屬於高階且是特殊領域的應用場景,而LCD的技術成熟、產業鏈完整、價格極具優勢,Micro LED要從目前的大眾產品出發,推廣普及也會面臨挑戰。

Micro LED關鍵技術剖析

現今LCD產品有不少高規格的頂級產品,如8K、Mini LED背光多分區電視等。但始終還是需要外加背光模組,在動態影像與暗態畫質上比起自發光形態的OLED,Micro LED還是有段差距的。而OLED與Micro LED在畫質、亮度、功耗表現上又有什麼差別呢?OLED是有機發光二極體,而Micro LED則是無機發光二極體,從材料本身及製程技術來看,Micro LED產品的亮度功耗表現、產品壽命、產品解析度上都要比OLED的表現來得好。但OLED發展較早,也已經有商業化的產品在市場上。而Micro LED產品要進入商業化量產,還有很多技術面及材料面要解決。

Micro LED的關鍵技術在巨量轉移,大致上可以分為Pick and Place與Carrier Transferring兩種(圖1)。Pick and Place的技術多以Stamp的方式來取、放,Micro LED轉移速度端看其Stamp的設計,決定一次能取、放多少顆Micro LED;而Carrier Transferring則是Micro LED排列在Carrier上之後,看Carrier上的Micro LED轉印到背板上有多快,目前多以雷射轉印為主。而當Micro LED的晶粒尺寸越來越小,產品的PPI越來越高時,Stamp要能取起這麼小的晶粒又不至於損傷,通常會輔以弱化結構的設計,使得Micro LED容易被取放;而Carrier Transferring的方式則要考慮到雷射光束的大小(Laser Beam Spot Size)。

圖1 Micro LED巨量轉移

Micro LED晶粒在EPI Wafer形成,每顆晶粒都是單點發光(圖2);而OLED因其有機材料的特性,製程概念上與LCD一樣在整面基板上成膜製作成發光層,可把它視為面發光。關鍵的製程技術在成膜。目前OLED的主流生產製造線為6世代線,對於更高的世代線,基板的尺寸面積更大,要將OLED的材料蒸鍍到基板上,則需要更大的真空腔室(Chamber)。但真空腔室體積過大所帶來的問題,一則是所需空間大,投資價格高昂;再者,蒸鍍時所浪費的材料也就更多,所以近來發展噴墨印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過OLED的結構中,有發光層、電子電洞傳輸層、阻擋層等多層結構,並非所有的材料都已開發適用於噴墨印刷的方式來製作,部分還是要用蒸鍍的方式來完成,所以還是需要真空蒸鍍腔室,至少金屬電極的製作目前也就只能用蒸鍍的方式,才不會造成OLED結構的損傷。

圖2 Micro LED區塊式製程

從生產規模的角度來看,Micro LED的巨量轉移技術是將Micro LED晶粒轉移到TFT背板上。而轉移到的目標背板,也都是已經切割後的目標產品定義出的尺寸大小,故所需的機台設備、廠房面積大小比起LCD廠會小許多;Micro LED的生產線比較像是模組化生產,Micro LED的晶粒製作、轉移、每個區塊獨立製作,最後整合在一起形成Micro LED產品,所以Micro LED廠的投資會比LCD廠來得小;而OLED的生產方式則屬於堆疊式的(圖3)。OLED的關鍵核心技術在於:在LTPS或氧化物半導體(IGZO)的TFT背板上,將OLED發光層、封裝層(白光OLED還需製作色彩轉化層)一層一層製作出來,所需的機台設備與廠房面積大小就與LCD廠(不包含Cell液晶製程段)差不多,跟著玻璃的世代線走。所以產品尺寸越大,玻璃世代線越大,投資也就越大。

圖3 OLED堆疊式製程

因此大尺寸OLED的生產方式就走向噴墨印刷的技術,或可將TFT背板切割成符合現在主流的6世代線後再進行OLED的生產製作。也因為6世代線的產業鏈成熟,成本相對也會比較有優勢。但無論是Micro LED或是OLED,要取代LCD成為下世代的顯示器主流技術,生產規模還是得跟LCD來競爭。以8.5世代線,月產能120K玻璃大板投入,55”LCD主流產品為例,每個月的產出約0.7平方公里,所以Micro LED的產出速度,OLED的蒸鍍或噴墨印刷的產能要能跟上這個水準,才有機會成為主流的顯示技術。整體的產業鏈還在持續開發解決量能的問題。

Micro LED面臨問題與挑戰

Micro LED顯示器的製作過程中,關鍵巨量轉移技術同時也是最耗時的一段。以4K的產品為例,解析度3840×2160,總共需轉移二千多萬顆Micro LED。而Micro LED的晶粒尺寸小,以目前的轉移技術來說,Micro LED與畫素的對位、對位後的Bonding製程都是相當耗時的。巨量轉移速度若不夠快,生產量(Throughput)不夠大,成本也就相對不低。

除了巨量轉移技術之外,全彩Micro LED產品實現上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目前Micro LED的藍、綠光以氮化鎵(GaN)為基礎,而紅光多以AlInGaP四元材料為主。當尺寸變小時,AlInGaP會有嚴重的邊緣效應。加上材料本身材質較脆,在巨量移轉程中會有易碎的問題。若產品在製作藍色、綠色與紅色的Micro LED巨量轉移需要2種不同的製程處理,整體的生產效率便會下降。而以GaN基礎的紅光還未達到商業化的應用,這也是目前Micro LED產業極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除了紅、綠、藍三色併排外,目前業界也有不同的生產方式:藍光加上色彩轉換。與OLED一樣,三色併排設計要考慮到三種不同LED的特性,加上以電路設計來做迴路補償以解決畫面均勻度的問題;色彩轉換則要考慮到材料本身的特性及轉換效率的問題。Micro LED還未真正量產商品化,各種技術彼此還在競爭進步,或許將來也如同OLED一樣,應用在不同的產品領域,有不同的需求:若需要省電輕薄的行動式產品,就得需要光效率高的技術。

Micro LED擘畫顯示器未來

顯示器的發展從CRT過渡到LCD是一個很大的躍進,至今發展成熟,產品應用層面廣。從2015年開始,三星與LGD陸續關閉10座LCD工廠,策略轉型開發下一世代的顯示技術。三星將OLED鎖定在手機市場的應用,而在大尺寸上三星顯示器致力發展QD-OLED及量子點奈米發光二極體(QNED),但從三星電子發表多年的「The Wall」來看似乎更青睞Micro LED;LGD獨占OLED TV市場,但在Gen 8+的OLED世代線投資暫緩或延後,其策略轉型似乎還有變數。這對OLED來說將無法擴展產品的應用層面、提高滲透率,整體產業規模也就不容易擴大。

資訊的進步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顯示」無所不在,下一世代的主流顯示技術勢必也得涵蓋上述甚至更廣的應用領域。LCD搭配Mini LED背光較現在一般LED背光有更好的畫質表現,但仍屬於液晶顯示器。OLED的產品畫質表現要比LCD好,但投資高、應用局限在行動式領域的產品,產業鏈不若LCD成熟完整。Micro LED為無機發光二極體,畫質及規格表現更好、材料比起OLED更穩定、產品壽命長、應用領域更廣;在產量相當的生產線,其占地面積與投資金額也較小,隨著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紅光、巨量轉移等生產製造上的問題克服解決後,產業鏈漸漸成熟完整,Micro LED將會實現無處不顯示。

(本文作者為Mikro Mesa策略長)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