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技術頻道 模擬皮膚吸收/散射光源 光學式心率感測橫越萬重山

模擬皮膚吸收/散射光源 光學式心率感測橫越萬重山

- Advertisement -

PPG感測器重皮膚模擬

PPG感測器為光學式心律感測器,可分為穿透式或反射式。反射式PPG感測器之量測區域較不受限,因此可運用於手腕上量測,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消費市場中,如:運動手環、智慧手表。反射式PPG感測器架構包含LED光源、光偵測器、擋牆與蓋板。LED光源與光偵測器放置於同側,光線由LED光源出發,入射皮膚組織與血管後,產生反射散射光,最終由光偵測器接收。

圖1 PPG感測器原理示意圖

要於光學軟體中設計PPG感測器,皮膚組織的模擬就顯得特別的重要,皮膚組織屬於生物組織的一種,生物組織具有兩項重要的光學屬性:吸收與

散射。吸收特性的模擬,通常以穿透率表達。假設光線通過厚度為L的組織,則穿透率計算遵循比爾-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

其中ma為吸收係數,單位為mm-1 。射特性則由Henyey Greenstein散射模型描述,以下為公式:

其中q為散射角度,g為異向性係數,此係數值介於-1至+1之間,可影響散射的分布。

圖2 Henyey Greenstein散射模型之異向性係數變化

LightTools提供多種體散射材料模型,包含Henyey Greenstein散射模型,可用於生物組織之模擬。

圖3 LightTools體散射材料模型

透過Henyey Greenstein體散射模型,可自訂生物組織材料,如:皮膚。設定之係數包含:折射率、吸收率、平均自由程MFP (mm)/散射係數(μs) /傳播散射係數(μs’)、異向性係數(g)與穿透率。

圖4 LightTools之Henyey Greenstein體散射模型

LightTools提供內建之生物組織材料資料庫,這些材料使用Henyey Greenstein體散射模型進行定義,使用者可以直接選擇適當的生物組織材料進行使用。

圖5 LightTools生物組織材料資料庫

皮膚組織模型的建構可直接套用材料資料庫中內建的生物組織材料,模型各層之間的介面則可使用自動光膠功能,去除中間的空氣層,確保模擬正確性。

圖6 皮膚組織架構與光膠設定

在LightTools中以平行光源入射皮膚模型的模擬結果(圖7)。

圖7 皮膚模型、光線預覽與照度分布結果

模擬/設計/分析

以下內容將介紹PPG感測器之案例,說明如何在LightTools中建立模型,並進行模擬、分析與設計。PPG感測器模型包含:LED 光源、光偵測器、擋牆、底座、外殼、封裝膠與蓋板。透過LightTools內建之物件功能與布林運算功能可建立PPG感測器之幾何模型。

圖8 運動手環主體與PPG感測器

光偵測器、擋牆、底座與外殼之表面光學材質設定為吸收,蓋板與封裝膠表面光學材質為平滑光學,設定非涅爾損耗。蓋板材料折射率為1.43,封裝膠則使用內建資料庫材料DowcorningMS_1003_Moldable_Silicone。

圖9 封裝膠使用內建之Dowcorning MS_1003 Silicone材料

光源以表面光源建構,光強度Imax為1.5 mcd。光譜之波段為綠光,中心波長為:535 nm。光形與光譜則如圖10與11。

圖10  LED光源光形
圖11 LED光源光譜

在光偵測器物件之上表面直接建構表面接收器,偵測器之光譜響應則可以利用鍍膜功能進行設定。

圖12 接收器之光譜響應

如果希望模擬外在環境光對於PPG感測器的影響,使用內建太陽光源工具建立太陽光源。

圖13 太陽光源實用工具
圖14 太陽光譜與日曬資料

直射太陽光與漫射太陽光皆設定光源定位區域,限定光線朝向定位區域追跡,以提升光線採樣效率。

圖15 太陽光源之定位區域設定

初步的模擬結果如圖16,LED光源入射皮膚組織,經皮膚組織體散射後追跡至光偵測器,此光線路徑通常為弧狀的路線,稱之為Banana-Shaped Light。

圖16 PPG 感測器模擬之Banana-Shaped Light光線預覽

光偵測器接收的光線可能來自LED光源或外在環境光,有用的訊號為LED光源入射皮膚組織,經體散射至光偵測器的光線,其他的雜散光則可能干擾有用的訊號。雜散光的來源可能來自LED光源入射蓋板表面,反射至光偵測器,或者當蓋板未完全接觸皮膚表面時,LED光源入射皮膚表面,反射至光偵測器。除此之外,也可能由環境光間接入射光偵測器。在LightTools中使用接收器過濾器、區域分析與光線路徑功能,可區分出這些光線,協助後續分析與設計。

此案例使用的過濾器包含光源過濾器與體積介面過濾器。光源過濾器可分析LED光源或環境光的貢獻,體積介面過濾器則可分析經皮膚組織體散射的光線。

圖17 接收器過濾器設定

若要顯示過濾器過濾出的光線預覽,則可使用區域分析功能。將區域尺寸與網格範圍設定相同的大小,切換過濾器條件時,即可顯示相對應的預覽光線。

圖18 區域分析功能

為了方便分析不同的過濾器條件之狀態,可透過配置功能,在同一個模型下設定多種配置條件,使用者可快速切換至不同的配置進行模擬或分析。

圖19 配置功能
圖20 不同配置條件的結果

 

雜散光分析則可藉由光線路徑功能,記錄光線在系統行進的所有光學路徑,結果包含各路徑的功率、光線數與循序經過每個表面的資訊。

圖21 LED光源之雜散光分析

當系統中無擋牆設計時,LED光源光線入射蓋板之前後表面,反射至光偵測器形成雜散光,加入擋牆後,蓋板前表面之反射已阻隔,仍有蓋板後表面之反射,但能量已減弱。

 

圖22 加入擋牆前後的差異

藉由參數分析程式進行分析,可探討擋牆厚度變化對於蓋板後表面反射雜光的影響,此工具可掃描不同的模型條件,並自動化儲存網格數據、圖像與模型於特定資料夾中。

圖23 參數分析程式

擋牆寬度需設定為變數,接收器的入射功率則設定為評價函數進行掃描,寬度由0.1 mm到0.4 mm,每0.05mm掃描一個值,共7筆數據,最終設計中,寬度在0.35mm時,已可阻擋大部分的雜光。

圖24 掃描不同擋牆厚度的結果

光源與光偵測器間距亦會影響有效訊號與雜散光,因此第二部份我們試著改變光源與光偵測器間距,分析有效訊號與雜散光之間的能量變化,以設計出較佳的結果。利用參數控制定義LED與光偵測器之距離參數,並建立訊號與雜訊之比例運算式。

圖25 參數控制設定

再藉由參數分析程式進行分析,將光源與光偵測器的間距設定為變數,各接收器的入射功率與能量值設定為評價函數,掃描光源與光偵測器的間距,由1.5mm到2.3mm,每0.1mm掃描一個值,共9筆數據。

圖26 光源與光偵測器的間距掃描結果

由掃描結果可得知,光源與光偵測器的間距為1.5 mm時,LED光源之皮膚組織體散射能量較強,LED光源之雜散光能量較低,訊雜比為2.36。

圖27 光源與光偵測器間距為1.5mm的結果

最後,將光源數量增加為兩顆LED,LED以對稱方式排布,可提高有效訊號的能量,降低環境光的影響。

圖28 最終設計的PPG感測器模型

最終的模型,皮膚組織的體散射能量增加,訊雜比則由原本2.36提升至3.99。

圖29 雙顆LED光源的設計結果

(本文作者為思渤科技應用工程師)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