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市場話題 再想想,你被涵化了嗎?

再想想,你被涵化了嗎?

- Advertisement -

 

文 | 萬岳憲
文 | 萬岳憲
資策會MIC產業躍升事業群總監

我的驚喜就出現在一本2002年1月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TIME),封面故事是「全球25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25 Most Influential)」,更有意思的是,封面上還貼了一張黃色的3M便利貼,很明顯就是我的筆跡,第一行寫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然後就是從第二行開始的幾段文字,我快速的瀏覽紙條上的留言,發現原來這是我留給自己的「時空膠囊」,要自己在10年後,再重新檢視這則新聞報導的預測內容。

17年後的我,竟然就接受來自17年前的指令,認真的坐下來翻閱這篇封面故事,想看看TIME與CNN記者,在2001年底選出的25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到底是那些人?在這篇報導的引言中,有略述這25位企業領袖,雀屏中選、脫穎而出的理由,認為他們是在不久的未來,最能夠在產業裡,發揮廣泛持續的影響力,持續創造新產業,重塑市場與領導風格。

然後,我就拿著紙筆,重新根據報導內容的順序,整理成一個表格,可以讓我同時看到這25個人的姓名和企業名稱,並且在腦海中快速的回想自己記憶裡的歷史資訊,有那些內容可以與表列人物相呼應的。突然,有個奇怪的念頭閃進來:「怎麼沒有賈伯斯(Steve Jobs)和貝佐斯(Jeffery Bezos)?」這兩個人2001年的時候,正在做什麼呀!

數位時代最有趣的,就是網路上會留下很多數位足跡,讓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回溯歷史資訊,不像類比時代,要到圖書館或不同的新聞媒體單位,調閱許多片斷的資訊,再自行判斷整理出符合個人需要的資料庫。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賈伯斯在2001年1月推出iTunes Store的服務,提倡數位中樞的服務概念,不但為美國傳統唱片公司的音樂銷售模式,帶來破壞性的創新,同時也正在研發音樂播放器iPod,但是,也在2001年7月停售Power Mac G4 Cube電腦,對媒體宣稱這是一項失敗的產品。然後iPod銷售量在2005年突破2000萬台,蘋果公司就開始計畫研發可以打電話的iPod產品,最後在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手機,影響全世界。

再來看看貝佐斯在2001年的時候,正在忙些什麼事?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他忙著創辦藍色起源(Blue Origin)航空公司,實現他的飛行夢想,但同時也經營亞馬遜網站(amazon.com)6年;1999年TIME雜誌還選中貝佐斯為該年度的時代風雲人物,亞馬遜公司2001年第四季的財報顯示盈利,證實貝佐斯成功顛覆傳統的網路商業模式,是2000年網路泡沫後,罕見能夠生存且獲利的網路零售業巨頭。

為什麼TIME與CNN在2001年的觀察,對賈伯斯和貝佐斯兩人都不看好呢?我沒有答案,也無意去探索原因,我只是要藉由這個時空膠囊留言來提醒自己,不要被大量整理過的資訊,淹沒掉資訊判讀與識讀能力。

賈伯斯和貝佐斯沒有被TIME與CNN記者青睞,很可能受到當時的網路泡沫及Mac電腦宣告失敗的影響,讓記者們失去對這兩家公司產品未來發展的想像力。但是,這兩個人所發展的產品與服務,從2007年開始,就在這份名單公布的5年後,對全世界人類都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力。

在數位資訊充斥的今天,有許多重度網路使用族群,對於所身處網路環境或社群,每天傳遞的資訊深信不疑,甚至從不懷疑的成為二手資訊傳播者,不斷在封閉的社群環境裡,密集的散布不假思索判讀真偽的資訊,不但強化了同溫層的資訊密度,讓異質性資訊無法進入,而社群成員在吸收大量同質性資訊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形成引導行為模式發展的觀念,這是一個長期潛伏的「涵化」過程,觀念會引導行為,並產生被有限或偏執資訊宰制的行為結果。

美國傳播學者格伯納(Gerbner)在1967年提出「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初期的研究方向是想要探討人們長期觀看具有暴力內容的電視節目,對行為模式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研究結果證實,長期接收暴力訊息會影響人們的行為,甚至改變自己對社會現實的認知。

在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資料的時代,讓我們不知不覺的失去「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資訊蒐集與判讀能力。

我經常聽見大學生說「只要給我關鍵字,我就找得到資料」,在大學生的心裡,凡事一定有關鍵字,然後就一定可以從網路上找到,所以就很習慣的從關鍵字取得,來做為主要的學習記憶行為模式,甚至成為知識學習的起點。

藉由「涵化理論」可以讓我們來反思自己,目前身邊圍繞的資訊接收環境是不是過於同質性,再想想自己是否已經受到同質性資訊接收環境的影響,對訊息思考的角度愈來愈單向,甚至也是毫不懷疑別人傳遞給你的資訊的正確性?

最近網路流傳一段中國大陸北京郵電大學生,自行拍攝的5G網速測試影片,已經累積3,240萬次的觀看紀錄。他在影片中反問自己,擁有5G網速後,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好處?甚至產業可以利用5G網速,再做些什麼事?

吸引大量民眾觀看的不是他提出的這些問題,而是他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他反思不如回到4G剛剛要推出的年代蒐集資料,看看當時的社會大眾對4G網速的期待是什麼,媒體對4G未來的產業發展預測又是什麼。結果他發現,當時許多人想像的發展可能,與後來實際發生的結果,完全都不一樣。此時,他又反思,那我們現在又用同樣的方式來思考5G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這又是個什麼樣的道理?(關鍵字: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