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技術頻道 單晶片設計發威 77GHz雷達應用更多元

單晶片設計發威 77GHz雷達應用更多元

- Advertisement -

車用領域的頻率調變連續波(FMCW)雷達應用眾多,涵蓋多項人身安全與舒適功能,例如盲點偵測、車道切換輔助、自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停車輔助等,這些功能均仰賴雷達能夠在各種天候與任何周遭照明環境下,準確可靠地偵測與定位障礙物。

另外在車用領域內,透過雷達感測器獨特的優勢,也能幫助以下幾項應用:

.自由空間感測

.駕駛生命跡象監控

.手勢辨識

.使用狀態偵測

FMCW雷達可判斷物體的距離與速度,效能不受周遭照明環境影響,也不須額外增設訊號源,高運作頻率(77GHz)可直接轉譯為較小型的整體方案尺寸。FMCW雷達訊號可穿過塑膠材質,故感測器可安裝在設備背面,如保險桿、儀表板或車身包覆層內,不會影響車體外觀。

FMCW雷達原理

圖1為FMCW雷達原理圖,包含發射器(TX)鏈與接收器(RX)鏈各一做為代表(不過實際上共有多鏈支援多件TX與RX天線),本地振盪器(LO)產生線性頻率斜坡(又稱為Chirp),傳輸至TX天線,自雷達前場景所反射的訊號進入RX天線後,混合傳送訊號,產生中頻(IF)訊號,再由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將接收到的IF訊號數位化,供後續處理。

快速傅立葉轉換(FFT)處理數位化樣本之後,可以判斷物體距離,距離FFT的峰值頻率直接對應於場景中各物體的距離,如圖1右側所示。

圖1 FMCW雷達原理圖

當距離FFT峰值頻率直接對應至物體距離時,峰值相位對於物體距離的微小變化極為敏感,例如物體位置若改變四分之一個波長(以77GHz情況≈1公釐),相位會完全翻轉180度。相位敏感度讓雷達能夠估算振動物體的頻率,也成為估算速度的基礎。

為了判斷現場物體的速度,雷達通常會傳送一系列的線性調頻序列,時間間隔相同,稱為「訊框」(圖2),藉由線性調頻之間的相位差異,判斷與衡量現場場景中物體的速度。

圖2 訊框內包括多項間隔相同的線性調頻。

在一般典型訊號處理鏈之中,裝置以距離FFT執行數位化樣本,對應至每項線性調頻,輸出並儲存在矩陣裡的連續列(圖3矩陣A)。裝置一接收與處理訊框裡的所有線性調頻後,在矩陣A各行的線性調頻產生第二FFT系列(都卜勒FFT)。在執行距離FFT(列)與都卜勒FFT(行)後,可視為對應訊框的數位化樣本平面FFT,判斷物體距離及速度。平面FFT峰值位置將直接對應至雷達前方物體的距離和速度(圖3矩陣B)。

圖3 FMCW雷達的範圍距離與都卜勒處理。

若要判斷斜前方物體,需多項RX天線,裝置先處理每項天線接收到的訊號,形成平面FFT。在處理多項天線獲得的平面FFT矩陣後,可得知前方物體角度。因此雷達能判斷物體距離、速度和角度,雷達效能取決於傳輸訊號,如擴大線性調頻頻寬後,可改善距離解析度;增加訊框長度後,能提高速度解析度,測量速度上限與線性調頻間隔大小成反比;TX/RX天線數量限制角度解析度。

自由空間感測須考量天線配置與視野

自由空間感測器可延伸雷達原有能力,偵測障礙物,例如在打開車門或後車廂時防止撞擊,此種應用仰賴雷達的距離高解析度,以及能夠在近距離偵測障礙物(燈柱、停車擋桿、牆面、鄰近車輛),見圖4;自由空間感測器亦可做為停車輔助感測器。

圖4 自由空間感測器應用

圖5說明自由空間感測器應用的一般處理鏈,本裝置執行平面FFT,處理訊框內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資料,判斷物體距離及都卜勒,並區別移動物體與靜止物體。雷達若安裝於車門等活動設備上,都卜勒解析度也能判斷靜止物體與雷達的相對速度,而各天線平面FFT矩陣的非同調資料,會形成偵測演算法能夠處理的距離/都卜勒熱點圖。

圖5 自由空間感測器應用的處理鏈示意圖

偵測演算法可做為基本的平均恆虛警率(CFAR-CA)偵測器,有序統計量恆虛警率(CFAR-OS)等版本更加精密,可改善地面雜波存在時的偵測能力。

處理平面FFT矩陣的對應分類後,可估算物體接近的角度,為善用既有TX/RX天線,建議以多重輸入/輸出(MIMO)模式操作系統。在MIMO模式下,角度估算區塊在虛擬天線使用平面FFT處理後的訊號;角度估算演算法能以FFT或波束成形技術演算法為基礎,若使用多訊號分類(MUSIC)等更精密的演算法,角度解析會更精密。

在自由空間感測器應用當中,天線配置與天線元件視野(FOV)都是重要考量,一般必須在仰角視野與抑制地面雜波之間取捨,或是在仰角估算能力與方位解析度之間抉擇。在眾多可能設計之中,以下介紹兩種策略。一是以方位及仰角廣視野設計天線,而天線擺放位置讓MIMO模式能形成平面虛擬陣列,因此可同時估算仰角及方位的角度。

圖6提供幾項範例,雖然方位及仰角廣視野可提供真正的立體感測,但雷達擺放位置必須謹慎思考,才可將地面雜波降至最低。

圖6 平面2-D天線配置(a和b:TI AWR1642,c:TI AWR1443)

另一選項是以仰角窄視野與方位廣視野設計天線,利用天線擺放位置確保方位估算達到最高解析度(圖7)。表1為自由空間感測應用的線性調頻配置範例。

圖7 1-D天線配置

駕駛生命跡象監控應用設計

FMCW雷達技術是促進道路安全的重要應用,可準確監控駕駛心跳和呼吸速率,持續監控生命跡象。這項感測器尺寸小,可達到非侵入式監控,例如嵌入在駕駛座椅背內。

FMCW雷達對於物體位置微小變化的接收訊號相位極為敏感。先前提到,物體每移動1公釐,距離FFT處理資料的相位改變180度,只要善用這項特性,就能估算物體振動頻率,例如心跳及呼吸氣息所產生的振動。這項裝置傳送一系列的線性調頻,距離FFT峰值代表駕駛胸部的強烈反射,裝置內的演算法追蹤線性調頻內的峰值相位,對相位序列進行頻譜分析,以計算駕駛的心跳及呼吸速率。

圖8是以單一處理鏈代表的原理圖,裝置首先使用距離FFT,處理對應至每項傳輸線性調頻的ADC資料,找到相關峰值後,記錄線性調頻內的峰值相位。呼吸所造成的胸部移動約12公釐,是雷達操作波長的數倍(以77GHz情況~4公釐),因此必須適當分析相位,才能正確解讀結果。

圖8 駕駛生命跡象監控應用的處理鏈範例

裝置內的演算法以帶通過濾相位序列,取得相關頻譜(呼吸為0.1~0.5Hz,心跳為0.8~2Hz),以FFT分析產出頻譜之後,可找到心跳及呼吸速率;若希望資訊更加完整,可偵測駕駛體內動作,以彌補缺漏數據或可捨棄讀數。此一應用內無訊框,而是以持續傳送線性調頻方式,並在運作中同時處理。

表2是這項應用的線性調頻配置範例,為求最佳效能,選擇距離解析度能達到最高的線性調頻,有助於區分胸部反應及其他鄰近雜波。若使用多項RX天線衡量角度,可進一步區別駕駛及周遭雜波,甚至可同時測量多人生命跡象。由於心跳和呼吸均為低頻率,可擴大線性調頻間隔,每秒20次的線性調頻就足以確保採樣時,不會出現相位連接;若提高每秒的線性調頻,更可測量心率變化,研究顯示這項數據和睡意有關。

FMCW雷達適用手勢辨識應用

FMCW雷達造就距離與速度(或都卜勒)高解析度的特性,很適合手勢無觸控介面,車用用途包括手勢開啟車門/車廂(圖9),以及手勢控制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例如揮手切換螢幕或扭動手指控制音量)。

圖9 手勢開啟車門/車廂應用

圖10是建議的手勢辨識應用處理鏈。首先,對於訊框內線性調頻蒐集的ADC資料,進行平面FFT,判斷現場的距離及都卜勒,再為每項RX天線(若雷達為MIMO模式則為虛擬天線)運算平面FFT矩陣,而各天線平面FFT矩陣的非同調資料,會形成距離/都卜勒熱點圖。

圖10 手勢辨識應用的處理鏈範例

下一步為從距離/都卜勒熱點圖擷取多項特徵,每項特徵(如平均都卜勒或平均距離)就像從熱點圖內計算一個數字,數值反映出特定參數的加權均值,通常是在預估手勢會出現的熱點圖區域內擷取特徵,例如距離50公分內、都卜勒每秒正負2公尺,這個區域可預先固定或動態調整。

雷達的單一訊框為各個特徵擷取單一數值,而一系列的訊框為各個特徵產生時間系列,分析對應各擷取特徵的時間系列可辨別與分類各種手勢,圖10說明處理區塊中特徵的操作步驟。

特徵處理的策略非常多樣,其中一項是在特定時間範圍內擷取特徵後,傳送至機器學習演算法,例如人工神經網路、決策樹、支援向量機,再進行分類;另一種策略是由人工設定邏輯,辨別特徵內的各種標誌;亦可運用混合方案。

特徵處理的產出為被偵測的手勢類型,特徵處理亦可產出與手勢相關的額外數據(如手勢速度),進而改善使用者體驗。

距離與速度解析度高低是手勢辦識優勢的關鍵,故須選擇高頻寬線性調頻,訊框時間也應夠長,才能改善速度解析度。由於最大速度需求不高,可擴大線性調頻間隔,將線性調頻數量(及記憶體需求)降至最低,並維持長訊框時間,表3為線性調頻配置範例。

舉例來說,使用德州儀器旗下的AWR單晶片雷達系列的手勢辨識解決方案,對於開啟車門/車廂的單種手勢應用,AWR1443或許適合;當應用內需分類多種手勢時(如資訊娛樂介面),內建C674x DSP的AWR1642就比較適合。

使用狀態偵測

若孩童和動物困在上鎖的車輛內,很快就會因高溫喪命,此時車內若是有安裝FMCW雷達,便可在車輛無人看管時偵測到他們,進而即時介入拯救生命。

這項應用主要取決於雷達的速度解析度高低,雷達必須從車內靜止雜波區分出就算只有些微動靜的物體(如睡著的孩童)。

圖11為處理鏈範例,訊框包括MIMO模式內,一系列間隔相同的線性調頻。在TX1與TX2之間切換,每一對線性調頻之間的巨大間隙,是為延長訊框時間,並改善速度解析度。

圖11 使用狀態偵測應用的處理鏈範例

首先,裝置計算訊框內所有線性調頻的距離FFT。產出的距離FFT傳送至雜波移除區塊,可以排除對應至靜止雜波的訊號,確保後續區塊能針對有關訊號操作(即對應至緩慢/間歇移動的物體)。

這個區塊可以估算每個距離分類內的DC元件(線性調頻內的距離分類均值),再從對應的距離分類中移除(涵蓋訊框內所有距離FFT)。

所有天線的距離FFT進入角度頻譜估算區塊,計算每個距離分類中的角度頻譜。經過多項線性調頻所計算出的距離FFT峰值相位,能以相關物體的微小動作排除關聯,藉以提高角度解析度。

當距離FFT判斷訊號距離、角度頻譜估算判斷角度後,空間熱點圖可在平面x-y軸或距離方位軸內,繪出訊號密度,接續的後處理能依據偵測演算法(如CFAR),或更精密的特徵擷取及分析技巧,在熱點圖內偵測物體,再標示出有關物體是否存在。

此外,後處理區塊也能說明有關物體的空間位置。總而言之,高度整合的AWR雷達裝置系列可開發出小體積的「雷達單晶片」解決方案,提升ADAS以外的駕駛體驗,包括自由空間感測、駕駛生命跡象監控、手勢辨識與使用狀態偵測。

(本文作者皆任職於德州儀器)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