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6
Wi-Fi 6帶來多項技術革新
Wi-Fi聯盟(Wi-Fi Alliance)2018年10月宣布推出運行於2.4GHz/5GHz的最新技術802.11ax規格,並將之命名為「Wi-Fi 6」。新一代的規格除了著重於速率與效能的提升,也從網路架構著手,導入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及上行多用戶多重輸入多重輸出(Uplink MU-MIMO)等全新的傳輸機制,為Wi-Fi技術帶來重大的變革。Wi-Fi聯盟表示,Wi-Fi 6可在室內、室外以及人口密集區域提供更可靠的性能,並實現更好的終端裝置電池續航力。
不同於802.11n與802.11ac規格皆採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調變架構,新推出的802.11ax規格導入OFDMA調變機制,能支援更多用戶同時在同一通道中運行,進而提升Wi-Fi的傳輸效率與傳輸量,並降低延遲性。
在MU-MIMO的部分,原先802.11ac版本最多只能支援4個空間串流MU-MIMO傳輸,且僅支援下行鏈路MU-MIMO(Downlink MU-MIMO);而802.11ax除了加入上行鏈路MU-MIMO的功能,還可支援8個空間串流MU-MIMO傳輸。Wi-Fi接取裝置(Access Point, AP)也可將MU-MIMO與OFDMA作業結合在一起,使AP能同時服務多個裝置,並在同一時間內傳輸更多的資料。
根據國家儀器(National Instruments, NI),802.11ax的通道頻寬與802.11ac相同,資料傳輸速率差距也不大,但802.11ax可支援更高的QAM調變階次(Order),搭配1024-QAM提供新的調變與編碼組合(MCS 10、11),實現比802.11ac高25%的傳輸量。並提供更大的OFDM FFT (4倍大)、更窄的子載波間距(密度為4倍)以及更長的符碼時間(4倍),進而改善多路徑衰減環境以及室外的穩定性與效能。
另外,802.11ax也加入目標喚醒時間(Target Wake Time, TWT)機制優化其電源管理效能,提升裝置的電池續航力。據悉,TWT機制能使Wi-Fi路由器與裝置進行協商,並依據各個裝置的資料傳輸量排定睡眠週期,讓裝置能在非數據交換期間進入睡眠模式,要傳輸資料時再喚醒設備。若沒有導入TWT機制,儘管沒有資料待傳輸,裝置仍則會不斷地嘗試連線,消耗額外的電力。
而為使消費者能更清楚地辨別最新推出的Wi-Fi技術,Wi-Fi聯盟也發布了一套新的命名方式,以數字序號代表不同時間所推出的Wi-Fi技術,將最新推出的802.11ax技術定為Wi-Fi 6,早前推出的802.11ac為Wi-Fi 5,802.11n為Wi-Fi 4,以此類推。
Wi-Fi 6導入多項效能的優化渴望進一步帶旺Wi-Fi的市場發展,根據市場調查機構ABI Research,2019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從Wi-Fi 5規格逐步過度到Wi-Fi 6規格。預期Wi-Fi 6導入市場的速度將更勝5G,並成為下世代行動通訊不可重要的短距離無線技術。
Wi-Fi 6勢在必行 認證計畫2019 Q3上線
在CES 2019期間,Wi-Fi 6帶來了相當的討論聲量,近日Wi-Fi聯盟也宣布Wi-Fi 6相關認證計畫將在2019年第三季上線。可以想見,在認證計畫上路之後,勢必也將帶動終端產品的導入速度,Wi-Fi 6的時代已然來臨。
Wi-Fi聯盟行銷總監Kevin Robinson表示,Wi-Fi 6支援了大量的新功能,這為互通性、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帶來新的挑戰。正因如此,相關的認證計畫內容,也將隨著互通性、互操作性的重要性提升,而出現許多新挑戰。
Wi-Fi 6採用許多進階版本的MU-MIMO技術,也就是允許一次傳輸更多的資料。Robinson說明,Wi-Fi資料傳輸的過程就像是一列車隊的運行,以往車隊的目的地相同,但現在不僅是增加了車隊中卡車的數量,而且要允許卡車個別前往不同的目的地。也就是說,Wi-Fi 5的MU-MIMO就像是一輛具有四輛卡車的車隊,它們可以同時將數據並行移動到多個客戶端;但是Wi-Fi 6不僅將使得車輛數增加一倍,並且這八輛卡車可以透過不同路徑傳送給不同客戶端,這將能夠大幅增加網路的整體吞吐量。
Wi-Fi 6能有效提升2.4GHz和5GHz頻段的效能,此外,也能提高電源效率。除此之外,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也正在考慮將6GHz頻段納入,以因應更多免執照頻段(Unlicensed Band)需求所用。Robinson認為,業界相當期待Wi-Fi 6能夠納入6GHz頻段,IEEE也已經開始針對此需求展開工作。
市場研究單位ABI預期,到了2022年,Wi-Fi 6晶片組產量將超過10億。市場研究單位IDC也預測,到了2019年中旬,就能看到Wi-Fi 6產品開始展示;在2020年,才能看到大量產品出現在市場上。當然,一旦認證計畫開始啟動,滿足設備的互操作性需求以及安全標準立定後,勢必將加快普及速度。
IoT安全把關再升級 依應用場域動態納管有線/無線環境
Aruba資深技術經理王傑鋒說明,在行動優先的前提下,前一代的802.11 ac Wave無線基地台中已整合Beacon技術,可更精準地辨識員工移動位置,不論在公司任何角落,皆以相同的權限存取核心應用系統。
針對各式連網裝置接取網路的應用情境,Aruba提出以動態分段(Dynamic Segmentation)來保障安全性,此技術已納入專為物聯網應用所設計的Aruba 2930F/2930M交換器,搭配ClearPass存取控管系統,即可擁有辨識裝置與配置權限的能力,依據角色類型群組決定允許或攔阻網路服務,以全面地阻擋未經授權的連網裝置接取,若允許接入則可套用強制性控管政策,藉此掌握所有行為資料。
當防火牆偵測到特定IP位址被植入後門程式,開始對外進行攻擊,所產生的Syslog會傳送給安全資訊事件管理(SIEM)平台,再透過API寫入到ClearPass進一步關聯,鎖定惡意行為來源設備連接埠與無線基地台即時攔阻。
Aruba資深技術經理王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