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Wi-Fi

Wi-Fi

- Advertisment -

Wi-Fi/藍牙加持基礎儀器 實現高CP值智慧實驗室

物聯網(IoT)話題正熱,此風潮也吹到量測儀器產業。為因應物聯網設備量測需求,不僅使得基礎儀器的需求提升,就連基礎儀器本身向外的資料傳輸與儲存也成為熱議題。因此,也已有儀器廠商推出導入無線介面的基礎儀器組合,瞄準評價市場,實現高CP值的智慧實驗室。 旺群儀器創辦人葉品顯表示,任何量測儀器只要跟電腦連線扯上關係,便會提高數倍價格。舉例而言,現如今一台最平價的分貝計只要台幣600元以下便能入手,但是一旦導入有線介面,價格便可能突破萬元台幣,價差非常大。 葉品顯進一步說明,目前市面上儀器之間的連線多以USB、RS232、GPIB與LAN為主,在平價的基礎儀器上導入有線介面除了將大幅增加成本之外,也會帶來配線複雜與掉線的缺點。 有鑑於此,旺群正式於2017年11月代理中國儀器商利利普旗下OWON品牌儀器,並推出包含示波器、訊號產生器、電表與電源四套件組合,其中示波器與電表導入了Wi-Fi與藍牙無線技術,並且瞄準教育市場與工程師各體用戶,期待能將物聯網的概念導入至基礎儀器之中,為該二客群帶來高CP值的智慧實驗室。 在2018年旺群已與台南科大合作,在校園中建置14套智慧實驗室配備。葉品顯認為,基礎儀器的介面無線化將會持續發酵,在未來預期將會有更多廠商投入該市場;旺群則期待能秉持著先行者的優勢,在該市場搶下優勢。  
0

只欠東風 Li-Fi有望2021年起飛

開放標準將成Li-Fi成長關鍵推手。市調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近期針對Li-Fi技術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對Li-Fi的技術,行業和市場趨勢進行全面的描述。當中提到,目前已有多家業者投入Li-Fi發展,並已研發相關元件;然而,未來趨使Li-Fi快速成長的動力仍是通訊標準,才得以確保不同的元件、軟體、功能都能整合至同一個解決方案中。目前IEEE正著手制訂802.11bb標準,若如期於2021年發布,Li-Fi將會快速成長。 Li-Fi是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哈斯教授(Prof. Harald Hass)於TED演講時,所提出的室內照明光源兼顧通訊用途之概念,為雙向性高速的無線通訊技術,利用可見光通訊(VLC),而非傳統的無線射頻技術(RF)發射訊號,因此頻寬更為廣闊,可以傳送更多資料。Li-Fi的優勢包括:在多次演示中實現了高傳輸數據速率,甚至有時比Wi-Fi快10到100倍;且安全性高,使用現有的技術便可輕易控制可見光和強度等。   Li-Fi雖具備許多優勢,但仍與大多數通訊技術一樣,需要一個能促進生態系統發展的開放式通訊標準,才能加速其市場發展。對此,Yole Développement SSL與Displays業務經理Pars Mukish表示,目前Li-Fi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在標準確立之後,2021年Li-Fi將有望顯著成長,2021年到202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3%,市場產值到2023將達1.1億美元。 Pars Mukish進一步說明,許多應用可望從受益於Li-Fi技術,像是工業、醫療保健、零售業、教育、住宅、辦公大樓或是飯店等,將會是Li-Fi主要的應用領域。未來這些應用將會持續推動Li-Fi技術整合,使成本和價格再降低,進而驅動市場再向上發展,市場產值到2028年或許可達2.7億美元。
0

AI智慧家庭設計論壇暨家電設計競賽頒獎典禮盛大落幕

AI技術近年引起熱烈討論,與家電結合之後,將真正打通智慧家庭任督二脈,在家中各個角落埋設的感測器蒐集溫度、濕度、空氣品質等環境訊息,透過無線技術如Zigbee、Thread、Wi-Fi、藍牙(Bluetooth)5網狀網路(Mesh Network)等與家電連結,再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演算法,判斷出最適合使用家電的時機,讓家裡的各項環境數值時時保持最舒適的狀態。 同時,相關商機也吸引Apple、Google、Amazon等國際大廠積極布局,根據Strategy Analytics預估,全球智慧家庭硬體裝置與服務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高達1,300億美元,2015~2020年的複合成長率(CAGR)為16%,本活動邀請相關領域代表性業者與專家深入探討智慧家庭的設計與應用趨勢,並剖析部署對策及未來發展趨勢。另外,為鼓勵學生投入智慧家電並厚植相關領域能量,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家電產品設計競賽,強化台灣家電產業之時尚美學與色彩運用能量,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特於會中舉辦頒獎活動,鼓勵得獎作品與團隊,並於現場展示。 會中艾邁斯半導體(ams)台灣區總經理李定翰表示,智慧家庭中感測器(Sensor)的應用將越見普遍,該公司感測器的發展與應用是以人為本,為人或是人所在的環境而服務。光感測器、光譜晶片、食物晶片、氣體感測器(Gas Sensor)、磁性位置感測器(Magnetic Position Sensor)等都是重要的環境感測晶片,也具備很高的發展潛力。 另外,大同家電電子事業部廠長張忠棋強調,未來的智慧家電發展趨勢,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遠端控制,還包括節能管理、排程控制、情境控制、智慧烹調、智慧服務、智慧診斷與近期最熱門的智慧助理。因應智慧家庭高度互連互通的趨勢,家電開放平台Open API是重大的趨勢之一,未來家電產品與服務也能與各領域之物聯網聯盟與軟體服務進行整合,建構AIoT物聯網生態系統。 另外,會中也同時舉辦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家電產品設計競賽頒獎典禮,執行單位電電公會毛恩洸副秘書長致詞時表示,家電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產品,市場需求不會消失,設計競賽活動的舉辦,就是為了促使家電更符合現在的應用需求,並結合技術趨勢發展新的家電,本次活動共131件產品經過兩階段評選,選出的優勝作品,無論在造型設計、功能應用與新技術導入都有各自傑出之處,希望藉此鼓勵得獎作品與團隊,也推動台灣家電產業維持發展與創新的動力。
0

u blox/ERM攜手推出Wi-Fi熱點車輛追蹤裝置

u-blox進日發表由裝置式車載資通訊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ERM Advanced Telematics公司所生產的先進車輛追蹤裝置--StarLink TrackerWi Fi。此裝置結合了u-blox的GNSS、4G和Wi-Fi技術,因此免除了為車輛配備單獨的行動Wi-Fi熱點的需求。StartLink TrackerWi-Fi可為聯網汽車、車載資通訊系統和車輛診斷、車隊管理、車輛安全、使用量計費保險(UBI)、以及出租和租賃服務業者等各種應用提供廣泛的解決方案。 物聯網(IoT)和聯網汽車的發展正在為車隊管理帶來新的變革,可為租車業者、運輸和物流公司提供從遠端預先偵測和診斷干擾,並即時監控司機駕駛行為的車輛追蹤工具。目前,在全球各地的道路上,ERM已部署了超過180萬台的車隊追踪裝置。 隨著車載Wi-Fi的日益普及,許多公司正為汽車配備Wi-Fi熱點功能,讓駕駛和乘客能夠連結上網。透過整合Wi-Fi熱點功能,ERM的StarLink TrackerWi-Fi讓使用者輕鬆利用蜂巢式4G通訊技術把資通訊系統數據傳送給車隊經理。這樣不但可把即時的資通訊系統數據發送到駕駛的智慧型裝置或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還可減少每台裝置到每輛汽車所需的SIM卡數量。 採用u-blox的GNSS追踪、蜂巢式4G LTE和Wi-Fi技術,是此裝置能夠快速上市的重要關鍵。透過使用u-blox預先通過測試的定位和通訊模組以及整合式軟體,製造商能把生產和開發所需的時間縮短。
0

u-blox新品同時支援Wi-Fi與藍牙連接

u-blox近日宣布,推出NINA-W15多重無線電與閘道器模組系列,可同時支援Wi-Fi 802.11 b/g/n和雙模藍牙連接功能,其中包括支援藍牙低功耗和藍牙BR/EDR。同步支援多種無線電介面可實現豐富的設計多功能性。新模組特別適用於需要把近端的藍牙和/或Wi-Fi周邊裝置連接到廣域網路的閘道器和集線器等產品。 u-blox短距離無線電產品中心資深產品行銷經理Stefan Berggren表示,NINA-W15模組提供了無線電介面、安全特性、通過驗證的通訊連接軟體、以及精巧占位面積的理想組合,這是實現具成本效益的工業和醫療應用所必需的。現在,眾多產業都專注於推動數位化變革,常見的情境是需要把大量的感測器和致動器連接到後端系統或雲端服務,以供分析和視覺化,甚至控制應用程式之用。   新模組的主要應用包括工業自動化,如機器控制、工業終端和遙控、大樓自動化,以及智慧建築/智慧家用設備,如HVAC(空調系統)和照明控制。其他的可能使用案例包括,零售銷售點終端、車載資通訊控制單元、以及電擊器和泌尿科監視器等醫療設備。 此模組的尺寸精巧,配有內部天線或可通過接腳驅動外部天線。它們是NINA系列接腳相容短距離無線電獨立模組的成員,使設計人員能夠升級原來已經使用單無線電NINA模組的既有產品,以支援多個無線電介面,或是設計可提供多種無線電介面選項的新產品。
0

芯科Wireless Xpress免編程實現藍牙/Wi-Fi連接

芯科科技(Silicon Labs)宣布推出全新的Wireless Xpress解決方案,協助開發人員在一天內成功連接和運作物聯網應用,而且不需要開發新軟體。Silicon Labs的Wireless Xpress在基礎配置上提供全新的開發體驗,滿足開發人員所有需求,包括Bluetooth 5 Low Energy(LE)認證和Wi-Fi模組、整合的協定堆疊和簡易工具。   Silicon Labs資深副總裁暨IoT產品總經理Matt Johnson表示,藉由Bluetooth和Wi-Fi Wireless Xpress,使開發人員在短短的幾個小時(而非幾週)內將產品概念轉化為原型設計。在先進Bluetooth或Wi-Fi功能無須妥協的情況下,Wireless Xpress大幅縮短了技術學習曲線。開發人員能減少花費在學習如何增加IoT裝置無線連接的時間,將更多精力投入於設計創新、獨特的產品,並搶占市場先機。   以Wireless Xpress為基礎的藍牙和Wi-Fi物聯網產品可透過內建的裝置管理功能進行遠端系統管理和無線更新技術(OTA)。使用者透過Silicon Labs的Zentri裝置管理服務(DMS)將能輕鬆安裝和更新韌體、即時查看裝置運行數據,並透過行動app操作產品設定。   為降低在行動App上增加藍牙或Wi-Fi連接的複雜性,Wireless Xpress同時支援Android和iOS系統SDK軟體開發程序。行動App架構包括應用範例和程式庫,提供簡單的通訊和OTA API,加速應用程式開發並簡化行動平台的無線設計。
0

雷達技術加持 Wi-Fi也能測心跳

你知道Wi-Fi也能測心跳嗎?由於雷達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已研發出結合雷達與Wi-Fi的方式,偵測心跳、呼吸、人體動作來做為新型蒐集數據資料的裝置,滿足智慧城市與智慧建築相關應用。 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洪子聖表示,雷達的運作方式,就是偵測發射與接收電磁波往返的訊號。而中山大學所研發出的無線雷達感測技術,就是透過都卜勒偵測器解調出Wi-Fi發射與反彈回來的訊號內容,提供人體狀況或行為的相關資訊。 洪子聖談到,由於Wi-Fi目前的普及率非常高,已廣泛滲透於生活之中,若結合此無線雷達感測技術,就能在無須增添額外設備成本的狀況下,透過一台Wi-Fi AP滿足心跳、呼吸與人體動作辨識的功能。此外,Wi-Fi本身就是直接上網的工具,可立即將蒐集而來的數據發送到雲端或周邊設備。假使將該技術導入辦公室Wi-Fi AP之中,不僅能隨時掌握員工的身體狀況,亦可隨時偵測出員工進出辦公室狀況,自動化開關空調系統控管能源。 洪子聖指出,此技術最大挑戰在於降低訊號干擾與提升靈敏度問題,而這項難題須仰賴新的物理機制才能解決。該學校所研發的無線雷達感測採用的是「注入鎖定」(Injection Locking)物理機制,由於振盪器會隨著人體移動的不同調整頻率,因此透過都卜勒偵測器解調偵測振盪器頻率變化,從而獲知偵測物的相關訊息。 事實上,不僅是Wi-Fi技術,未來蜂巢式聯網技術亦有機會結合雷達實現人體偵測相關應用。洪子聖透露,該技術目前還在研發階段,感測的範圍約1公尺左右,但已有相關實際案例導入,吸引許多廠商關注,其中包含三星與亞迪電子等公司。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