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Sony

Sony

- Advertisment -

2019年手機3D感測用VCSEL產值達11.39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紅外線感測市場報告指出,在2019年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預估衰退的情況下,手機品牌廠商針對下半年旗艦機祭出規格競賽,3D感測模組成為其中一項重要配備。受此趨勢帶動,預估2019年手機3D感測用VCSEL市場產值有望成長至11.39億美元。 TrendForce表示,2019年除了蘋果iPhone仍將全面搭載臉部3D辨識外,包括三星、華為與Sony也規畫在下半年的旗艦機種搭載後鏡頭3D感測(World Facing 3D Sensing)。到2020年估計將有近10款高階機種可能採用3D感測方案,且部分機種將擴大至前後鏡頭皆採用,進一步拉升VCSEL產值。 目前應用於消費性市場的3D感測方案為結構光與飛時測距(TOF)。結構光是以圖案成像,其深度的準確性極高,然而缺點為成本與運算複雜性高,加上專利主要由蘋果掌握,專利壁壘難以突破。 飛時測距的精度和深度不及結構光,但是反應速度快,辨識範圍也更有優勢。飛時測距分為前鏡頭(Front Facing)和後鏡頭(World Facing),前鏡頭成本相對較高,後鏡頭則需要功率較高的VCSEL。目前主要VCSEL相關供應商為Lumentum、Finisar、OSRAM旗下Vixar、ams、穩懋、宏捷科、VIAVI Solutions Inc.等。隨著3D感測的市場需求興起,未來的手機3D感測將不再只限於單純的臉部辨識與解鎖用途,將進一步延伸至立體景物的辨識以及模型建構及擴增實境等功能。  
0

瞄準智慧工廠需求 Sony新款影像感測器亮相

為加速工業智慧化與自動化,索尼(Sony)近日宣布推出新一代感測器「Pregius S」,該產品基於堆疊式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影像感測器技術設計,採用索尼專有的全域式快門(Global Shutter, GS)功能和背照式(Back-illuminated)像素結構,可提供無失真、高畫質和小型化。新的感測器技術適用於製造、檢驗和物流等領域的工業設備,以實現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加工速度,達到工廠智慧化和自動化目標。 據悉,新款感測器可將充電訊號(Charge Signal)暫時儲存於位在電二極管旁邊的儲存區域中,以解決時移(Time Shift)導致的圖像失真。過往於前照式(In front-illuminated)CMOS圖像感測器中,會在矽基底上生成布線層以形成光電二極管,以便透過遮光罩保護臨時存儲的充電訊號;然而,光電二極管頂部的布線會阻礙入射光,使得在嘗試縮小像素時會產生問題。 為此,索尼開發了一種像素結構,在背照式結構上導入全域式快門功能,以解決小型化的問題,同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通常在像素小型化時,靈敏度和飽和度會降低,但索尼新的技術可以將像素尺寸縮小到2.74μm,同時保持靈敏度和飽和度,從而實現比傳統前照式CMOS圖像感測器高1.7倍的分辨率;由此可在更廣泛的區域內測量和檢查物體,並且在製造、檢查、物流和其他應用中具有更高的精度。此外,由於背照式像素結構布線的布局自由度高,可以實現約為傳統前照式CMOS圖像感測器2.4倍的高速度,有助於提高生產率,減短測量和檢查處理時間。 另外,感測器的堆疊結構可以安裝各種訊號處理電路,所以與傳統感測器相比,可以實現諸如訊號處理之類的智慧型功能。並且可以減少後續處理的負荷以及減少要儲存的數據量,從而有助於實現高效,節能的系統。
0

智慧監控風潮起 推升4K影像需求

智慧監控風潮興起,為了實現更多AI應用並提升演算法分析精確度,不僅處理器效能須持續攀升外,影像畫質也須跟著與日俱進。台灣索尼(Sony)課長葉沛青表示,目前的市場不論於720P或4K影像及皆有一定需求,不過,4K影像應用從2018年開始有逐漸加溫的趨勢。 據資料顯示,全球安防行業超高清(4百萬畫素以上)的市場到2018年增長為前期的5倍左右,主因在於智慧分析及高畫質的即時監控對於影像素材的要求更嚴格,希望能更清晰。而4K解析度是1080P的4倍,能夠看出更多的細節與物件特徵,清晰地呈現監控現場原貌,同時能快速實現對於車牌辨識、人臉辨識及行為偵測等的智慧分析應用。 葉沛青進一步說明,2019年從現有Full HD系統升級至4K的數量相信會更進一步的提高,因為如上所述,監控設備開始結合智慧辨識系統的分析,其所要求的影像都會相對提高,驅使企業用戶開始考量監視顯示器的畫質是否需要提升。比如說,4K攝影機能夠處理大場景的監控問題,只要架設1台4K攝影機,就可利用廣角特性涵蓋某個主要的轉運站,藉由細膩的解析度看清行人的面貌與更多圖像細節,像是服飾細節、車牌、人臉等,這些細節於安全監視的實際跟判定應用中極為重要。   因應此一趨勢,目前Sony的攝影機發展以著重於4K以及全天候監控攝影機為主,採用End to End 4K方案增加監控的效率性,當然,未來也會導入智慧分析功能。
0

高畫素/小尺寸感測器需求增 三星再推新品搶市

多鏡頭、高畫質的拍照功能已成現今智慧手機必備功能,驅使影像感測器供應商加速研發體積更小、畫素更高的產品。繼索尼(Sony)在7月推出高達4,800萬畫素的新款CMOS感測器之後,三星(Samsung)也於近日發布2款新品,單位畫素尺寸皆只有0.8μm,分別為4,800萬畫素的「ISOCELL Bright GM1」及3,200萬畫素的「ISOCELL Bright GD1」,預計將在2018第四季開始量產。 三星電子系統LSI行銷副總裁Ben K. Hur表示,智慧手機規格、效能持續提升,而為了提供消費者更新、更令人興奮的拍照體驗,市場對於超小型、高解析度的影像感測器需求也不停上揚;該公司也為此推出ISOCELL Bright GM1/GD1,繼續推動影像感測器的技術創新。 據悉,新推出的兩款影像感測器皆採用三星最新的畫素隔離技術「ISOCELL Plus」設計,強化小尺寸畫素的效能。此外,三星還運用Tetracell 技術,可優化小尺寸圖像性能。此外,受惠於Tetracell技術,兩款產品可將4個畫素合併為1個畫素以增強光靈敏度,且支援基於陀螺儀的電子畫素穩定(EIS)裝置,達成快速準確的畫素捕捉。 除此之外,GD1影像感測器增加了即時高動態範圍(HDR)功能,即使在低光源,高對比的環境下拍攝影音,或是在直播時也能提供更均衡的曝光效果及更豐富的色彩。 三星指出,相機已成為目前行動裝置的重要賣點,如何將多個鏡頭整合到手機中也成為智慧手機製造商的一大挑戰;而在縮小畫素尺寸的情況下,新推出的影像感測器提供更大的設計靈活性,使得手機鏡頭模組廠可以打造更小的模組,進而讓智慧手機製造商能有更多的設計空間。
0

Yole:2017年CIS產業規模達139億美元 Sony占鰲頭

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發布CMOS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CIS)的年度技術和市場分析指出,2017年CIS市場規模達139億美元,預測2017~2023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9.4%,主要成長動能在於智慧手機整合了額外的相機鏡頭與功能以支援光學變焦、生物感測和3D辨識等功能。 2016年CIS產業規模為116億美元,2017年大幅成長近20%,達到139億美元,Yole預期2023年將將進一步成長至230億美元。營收主要來自可攜式產品、消費性和運算類產品。CIS產業目前由三個亞洲重量級廠商主導:Sony、三星和Omnivision,其中龍頭Sony市占率高達42%,Samsung市占率約20%,Omnivision市占率則是11%左右,CIS產業2017年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成長,也是創紀錄的一年。另外,未來幾年行動、安全和汽車應用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將促使CIS產業成長動能源源不絕。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