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Softbank

Softbank

- Advertisment -

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Arm

日前軟銀(Softbank)同意以400億美元將Arm出售給Nvidia。Nvidia在官方聲明中指出,Nvidia透過整合其人工智慧(AI)平台與Arm的生態系,能夠加速市場拓展與創新速度。 軟銀同意以400億美元將Arm出售給Nvidia (圖片來源:Nvidia) Nvidia創辦人暨CEO黃仁勳表示,AI是近代極具影響力的技術,帶動了一波新的運算浪潮。未來幾年中,執行AI的數萬億台電腦將會創造新興的物聯網技術,帶來幾千倍的運算量,因此Nvidia與Arm的結合,將能創造AI時代具代表性的公司。 Arm被Nvidia收購後,會持續運作原先的開放授權模式,同時維持面對全球客戶的中立性,目前被授權的合作方已出貨1800億個晶片。Arm原先的合作夥伴也將受惠於Nvidia的產品技術。 收購完成後,Nvidia計畫保留Arm的品牌,並在英國劍橋擴大其規模,除了於英國註冊Arm的智慧財產權,也會在劍橋校園中建立新的全球AI研究中心,設置Arm-powered AI超級電腦,成立開發人員訓練設備及新創孵化器,為醫療保健、機器人、自駕車等技術領域創造創新平台與合作管道。 在Nvidia、軟銀集團、Arm共同簽署的交易協議中,Nvidia會付出215億美元的股票以及120億美元的現金給軟銀,其中包含協議簽署時支付的20億美元。另外,Nvidia會向Arm的員工發售15億美元的股本,同時此筆交易規畫在18個月內完成,且此次收購案不包含Arm的物聯網部門。
0

傳Nvidia將從軟銀手中收購Arm

近日據傳軟銀集團(Softbank)將出售旗下晶片公司Arm,而Nvidia可能出資320億美元收購Arm。彭博社報導指出,在軟銀有意轉售Arm的消息出現後,Nvidia是唯一出價的企業,而兩方預計在幾週內談成收購協議。 Nvidia可能出資320億美元收購Arm (圖片來源:Nvidia) 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的Arm以設計行動裝置的晶片聞名,處於Nvidia在產業中尚未獲得的地位。若收購成真,採用Arm架構的廠商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等,有權要求新的收購單位提供與原本相同的處理器架構使用權。 Nvidia作為全球最大的圖形處理器供應商,其用於遊戲娛樂的零組件也不斷朝向新的領域發展,如研發人工智慧(AI)應用於資料中心與自駕車的處理器。如果結合Arm在CPU上的設計實力,若能提供Nvidia可擴充CPU並將其整合進GPU之中,Nvidia未來便有機會與英特爾及AMD競爭。 實際出售Arm之前,軟銀已經透過出售或公開發行等方式,試圖減少在Arm的持股。即便軟銀因為Arm財報虧損而決定出售Arm,基於未來智慧汽車、資料中心及網路設備的進展迅速,市場上仍看好Arm的前景。根據New Street Research LLP推估,如果Arm在明年IPO,其市值可能達440億美元,2025年則預估增加至680億美元。
0

Arm專注晶片研發 IoT軟體部門分拆至軟銀

日前Arm宣布將兩個軟體單位拆分到日本的母公司軟銀,以專注在核心的晶片研發業務上。Arm表示,希望在今年9月完成部門的轉移。 Arm將物聯網部門拆分給軟銀以專注晶片研發。來源:Arm 2016年,電信營運商軟銀以320億美元收購Arm,成為軟銀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當時收購的其中一個原因,即是軟銀有意將版圖擴及物聯網領域。原本隸屬於Arm的幾個物聯網(IoT)單位,主要的工作是協助購買晶片的客戶管理聯網裝置的數據,現在預計於今年9月轉移到軟銀。一直以來Arm在市場上十分看好物聯網發展,並預測2035年會有一兆個裝置聯網,而裝置所用晶片皆包含其智慧財產權,Arm能透過授權獲利。 目前多數的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都採用Arm的晶片,現在Arm擴及車用、資料中心及其他設備的處理器。而為了推動Arm的業務進展,軟銀計畫在2023年將Arm重新上市。
0

無畏禁令頻傳 華為:全球已獲50份5G商用合約

中美貿易戰持續上演,美方祭出華為(HUAWEI)禁令,繼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等供應鏈紛暫止與華為合作後;日本、澳洲等國也跟進,像是軟銀(Softbank)於近日的股東會上透露,未來5G將不採用華為設備。面對禁令頻傳,華為指出旗下5G業務未見影響,5G商用合約持續增加,現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50份5G商用合約,而全球三分之二已發布的5G商用網路是透過華為部署。 華為近日於MWC19上海展會期間,舉辦主題為「5G部署拉動中國數位化升級」的5G is ON峰會,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事業部總裁丁耘於會中表示,目前各行各業正加速擁抱5G,而5G也正快速推動社會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及提升效率;而華為模組化、全系列的解決方案有助於營運商更輕易的建構5G商用網路。 丁耘進一步指出,截至目前為止,華為在全球已獲得50個5G商用合約,5G 設備發貨量超過15萬個,2019年上半年來有許多國家完成5G商用網路發布,包含韓國、英國、瑞士、義大利和科威特等,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由華為協助構建。 丁耘強調,華為會將網路安全和使用者隱私保護作為最高綱領,持續打造安全的產品,並實施可信的作業交付來保障運營商的5G網路安全。在構建安全產品方面,華為充分參與3GPP指定的5G安全保障標準專案(SCAS),完全支持由GSMA和3GPP聯合發起的NESAS專案;而在可信的作業方面,華為會遵從國際標準ISO27001,並積極滿足更多的協力廠商可信認證。 至於美方發布華為禁令,導致多家供應鏈停止供貨,是否將大力影響華為未來業務及產品發展?對此,丁耘於峰會上回應,聲稱華為的晶片、模組、數據庫和作業系統等核心能力得到有效保護,可保持業務連續性;華為具備晶片、模組等底層能力,可以持續的發展,而非媒體所報導的,仰賴12個月的庫存以保證營運。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