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PCIe

PCIe

- Advertisment -

資料中心內部介面大提速 PCIe Gen4測試步步為營

在資料中心內部,各種設備/裝置使用Ethernet100G/200G/400GbE作為外部連結介面,PCIe則是被廣泛用作內部數據傳輸的介面。PCIe主要做為電腦系統內部的通用傳輸介面。剛開始PCIe Gen1傳輸速率為2.5GTps,可相容PCI介面,隨著傳輸需求的發展PCIe Gen2的速度為5GTps,PCIe Gen3的速度為8GTps;目前PCI SIG最新的規格PCIe Gen4速率提升到16GTps。此外,PCIe Gen5傳輸速率預計提升到32GTps,PCI-SIG正在制定相關的規格。 PCIe Gen4傳輸速率高達16GTps,不僅僅是使用在一般的電腦裝置中,更是被廣泛地運用到各種設備的內部傳輸介面,例如傳輸設備、伺服器、儲存裝置等。 傳輸速率越高,訊號的傳輸衰減越大,使得從訊號發射端(Tx)到接收端(Rx)傳輸過程所產生的衰減也跟著增加,過大的衰減將導致訊號劣化,使得接收端無法做訊號判別接收。也因此,PCIe Gen4的Tx和Rx端均使用了等化器(Equalization),以補償高速訊號傳輸的衰減,接收端的誤碼率(BER)測試驗證是必要的。 Link EQ為Gen3/Gen4測試新需求 PCIe裝置在連接時,會進行LinkEQ溝通,將TRx EQ做最佳化設定,如此一來也使得Tx和Rx間的Link Equalization(Link EQ)成為PCIe Gen3/Gen4 TxRx新測試需求。接收端測試設備誤碼儀(BERTs)這時候須具備Protocol溝通能力,在執行TRx LinkEQ測試時,扮演與待測物溝通的角色,讓待測物與儀器進行溝通設定好最佳TRx EQ後,進行後續誤碼(BER)驗證(圖1)。 圖1 Anritsu MP1900A PCIe Rx測試架構 隨著各種傳輸介面如TBT3、USB、PCIe傳輸速率越來越快,接收測試變成是必須的驗證項目。工程師須藉由誤碼儀提供協會規範的Stress訊號來進行接收端品質驗證。而Rx LinkEQ壓力測試在PCIe Gen3後變成是Certification必要項目。在整個測試流程中包含的訊號校正(Calibration),Link Training與BER測試。 PCIe裝置主要分為兩種類型:System(或Root Complex),如作為主設備的CPU和主機板;以及作為連接到主設備的附加裝置AIC(Add-in...
0

PCIe/CCIX化敵為友 資料中心傳輸效率翻倍

受到產業轉型、智慧型終端裝置、雲端服務及物聯網(IoT)普及率增加影響,全球網路資料中心流量近年來一直保持高速成長。在2018年,更能看到許多國際大廠如火如荼規畫興建新廠房,此一趨勢帶動了伺服器周邊零組件需求大增,其中,高速傳輸介面的發展更是備受注目。 雲端/邊緣同時驅動 資料中心蓬勃發展中 近年來,各大網路業者皆投入大量資金在建設超大型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市調機構IDC估計2015年~2020年期間,資料中心市場將以每年5~10%的速度擴張。 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數據資料的重要性已帶動企業對於數位轉型的龐大需求,但大量數據卻為既有資訊系統架構帶來沉重負擔。從雲端儲存、傳輸到運算,全面翻新企業的營運思維,造就了雲端廠商在近幾年的亮眼成績,以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谷哥(Google)、IBM、阿里雲表現最為突出。 然而,不僅是超大型資料中心的發展引人注目,5G、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受到重視,以及各種終端應用全面智慧化的趨勢,邊緣運算概念所牽涉到的小型資料中心市場同樣不容小覷。DRAMeXchang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便指出,未來隨著資料中心建置的普及,以及2020年之後5G的落實,針對邊緣運算的微型伺服器應用(Micro Server)將會在未來3~5年顯著成長,帶動相關零組件與記憶體的使用量明顯增加。 PCIe Gen5 Base Spec測試規範將就位 PCI-SIG在2010年發布PCI Express(PCIe) Gen3版本,並在市場上應用多年後,在2017年才終於推出了PCIe Gen4版本;並且,預計將在2019年8月完成PCIe Gen4 1.0版本制定。與此同時,PCI-SIG已開始積極投入PCIe Gen5的規範制定,並預計在2019年完成Gen5 Base Spec測試規範,滿足晶片層的量測需求。 PCIe Gen3傳輸效率為8GTps,PCIe Gen4則提高到16GTps,能滿足大量資料的傳輸需求,將於2019年制定完成的PCIe Gen5則會將傳輸速率進一步拉升,到達32GTps。而帶動這波介面速率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就是資料中心廣泛建置所帶來的高速傳輸需求。Cadence亞太區資深應用工程經理李志勇(圖1)認為,目前PCIe Gen4甫起步,要再過一段時間才會漸漸看到商用產品出現,設備的汰舊換新亦是一漫長的過程,因此短期之內在伺服器市場將會看到PCIe Gen3與Gen4規格並存。 圖1 Cadence亞太區資深應用工程經理李志勇認為,由於設備更新需要相當的時間,PCIe Gen3與Gen4規格並存將成為短期內的狀況。 PCIe Gen5晶片2021量產 在未來PCIe介面的進化過程將會比以往更為快速。賽靈思PCIe與儲存解決方案資深產品經理Rakesh Cheerla(圖2)認為,由於處理器、PCIe交換器、繪圖處理器、張量處理器、乙太網路(Ethernet)NIC網卡以及FPGA等各大產品供應商都將推出PCIe Gen4晶片,因此估計資料中心的各種高效能應用將於2019年到2020年快速轉移至PCIe...
0

大心電子發表新PCIe SSD主控晶片

大心電子(EpoStar Electronics)於2017年初推出PCIe NVMe入門級固態硬碟主控晶片Orion EP160,為加速SSD固態硬碟從SATA介面轉到PCIe介面的潮流,注入了一股巨大的推力,並在很短時間內導入量產並獲得多家客戶採用。為提供客戶更多樣的選擇,大心電子即將在2019年一月推出最新一代的PCIe SSD主控晶片Libra EP280,目標定位在高階消費類、資料中心及入門企業級的應用。 Libra EP280支援PCIe Gen3×4 NVMe 1.3規格,FLASH介面共有八通道,採用了創新的主控架構。大心電子執行長李明豪表示,目前市面上的PCIe3×4方案,性能很少能突破600K IOPS隨機讀寫,大多數都是介於300K IOPS跟500K IOPS之間,原因就是多數主控架構沿襲了舊的思維,主要依靠CPU運行FTL,軟硬體之間的溝通產生性能的瓶頸。 大心電子投入近兩年的時間,研發出創新的架構,並發表了多項專利,而這個創新架構的核心精神,就是EP280內建的Advanced Data Manager(ADM)模組,Advanced Data Manager最主要的設計理念在於利用硬體加速器有效提升FTL的運行效率,並大幅降低對DRAM頻寬的要求。EP280順序讀取及寫入性能分別可達3.5GB/s及3.4GB/s,而4KB隨機讀寫均可超過800K IOPS,性能明顯優於業界同等級主控晶片。有別於目前市場上PCIe 3x4方案發熱的問題,EP280提供了一個在狹小的裝置空間裡,也能夠穩定運行的高性能、低功耗方案。
0

敏博全新NVMe PCIe固態硬碟PT33系列登場

固態硬碟(SSD)進入高速大容量時代,敏博(MemxPro Inc)推出新一代PCIe Gen3×4 NVMe 1.3 SSD —M.2 2280與U.2規格產品PT33系列,搭載支援長期供貨之原廠3D TLC快閃記憶體,讀寫速度比一般SATA SSD平均快三倍,產品抹寫週期達10,000次,儲存容量從128GB至2TB,此系列SSD採用端對端資料路徑保護(End to End Data Path Protection)、先進ECC錯誤校正及資料快取技術,達成企業級資料完整性和可靠性,確保資料傳輸準確度,並延長SSD使用壽命。 PCIe高速匯流排技術兼具擴充序列效能與高頻寬低延遲性的應用優勢,在現有PCIe 3.0即現有主流應用規格下,PCIe資料傳輸頻寬可達8Gb/s,而雙向16通道頻寬每秒可達32GB/s,不再受限於SATA介面最高6Gb/s的傳輸速度。敏博M.2 2280 PCIe與U.2 PCIe PT33系列在最大I/O數下讀寫速度高達每秒2100/1500MB,使開機、下載軟體、傳輸大容量檔案都更加省時便利。 相對於傳統機械硬碟,SSD產品的結構形態多樣化,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或需求衍生出多種接口模式。該二系列採用M.2與U.2介面,符合NVMe 1.3標準,暢行PCIe 3.0x4通道,成為PCIe SSD目前的熱門接口規格。M.2優點在於體積輕巧,性能出色,通用性與普及性強,能在空間有限的伺服器機箱或工控系統平台裡,容納更多運算與儲存資源。2.5英寸設計的U.2則具備更快的傳輸速度,許多儲存設備伺服器已開始配備U.2接口,U.2硬碟式設計可安裝於主機前直接抽取與堆疊,易於維護更換,不需使用到主機板空間,後續的容量提升亦占有更大的優勢。
0

Xilinx加速器卡新品鞏固資料中心的領先地位

自行調適與智慧運算廠商賽靈思(Xilinx)近日宣布推出近期發表的Alveo資料中心加速器卡系列的最新產品Alveo U280,其將提供包含支援高頻寬記憶體(HBM2)以及頂尖高效能伺服器互連技術等多項全新功能。同時,賽靈思更宣布Dell EMC成為第一家認證Alveo U200加速器卡的伺服器廠商,其將被Dell EMC採用於選定的Dell EMC PowerEdge伺服器上,支援客戶加速各種關鍵HPC與其他作業負載。Alveo系列的強大加速器卡旨在用來大幅提升從雲端到本地資料中心等業界標準伺服器的效能。 賽靈思資料中心部門副總裁Manish Muthal表示,最新發表的Alveo U280加速器卡適用於受記憶體限制的各式應用,使其受益於業界標準的HBM2以及卓越的傳輸率,不僅讓Alveo系列產品更加完整,未來也將引起客戶與合作夥伴們的高度興趣。 新款Alveo U280加速器卡能在每秒460 gigabyte的傳輸率下,提供8 gigabyte的HBM2記憶體,為資料庫分析與機器學習推論等受記憶體限制的運算密集應用,提供高效能、靈活應變的加速機制。U280加速器卡包含支援CCIX的PCI Express 4.0,若搭配即將推出的CCIX主控端處理器,能充分運用最新的伺服器互連基礎設施,執行低延遲、快取一致化的共用記憶體存取。上述所有功能皆用來支援現今要求嚴苛的HPC環境,以及如金融交易、風險模型分析與資料庫加速等資料中心作業負載。
0

3D NAND BiCS3新血注入 PCI-e SSD進攻企業儲存市場

當各家SSD控制器供應商在產品設計屢屢推陳出新、技術愈臻成熟穩定時,SSD也開始跨足企業儲存市場。迄今最新支援PCI-e介面的SSD應用控制器足以支援PCI-e Gen3×4,傳輸頻寬近32Gbps,遠遠超越過去SATA3.0的6Gbps頻寬,預期PCI-e SSD需求會愈來愈高,甚至有機會取代SATA SSD,也是時候順勢進入企業儲存市場,因應市場應用隨之推出適合的PCI-e SSD。 企業儲存常見的三個應用範疇分別是內容傳遞(Content Delivery)、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s)和資料庫管理(Database Management),根據其市場而個別引進強調讀取、專注寫入或讀寫兼具的SSD(表1)。藉著內容傳遞作為商業模式的市場如網路服務、雲端運算和Metadata加速搜尋市場等,採用的SSD儲存裝置著重讀取速度和延遲(Latency)效能;虛擬環境下的虛擬平台同時要求隨機讀寫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和低延遲,適合選用讀寫兼具的SSD;至於資料庫管理如資料中心強調資料記錄與備份,寫入取勝的SSD更容易脫穎而出。 整體來說,企業儲存市場對SSD儲存裝置之要求相對於消費型市場更為嚴謹,除了速度考量之外,其他像是儲存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 QoS)、企業等級資料保護技術和內部傳輸端資料保護(End-to-End Data Protection)等規格,都是SSD控制器供應商需要達到其標準才有機會角逐企業儲存市場的一席之地,這幾項規格也將在本文後續逐一探討其重要性。 儲存服務品質穩定 SSD儲存服務品質意指SSD在特定時間內進行讀寫時,能夠維持穩定且一致的延遲時間(Latency)。換言之,儲存服務品質表示SSD處理資料指令時,從99%甚至到99.999%之信賴區間,不同信賴水準線能保證資料處理之回覆時間(Response Time),做為企業SSD儲存裝置評比之一。 然而,SSD採用的NAND Flash受其特性限制,往往在處理主機端(Host)資料時,也需要同步著手SSD內部背景管理(Background Management),諸如資料抹除(Erase)、碎片回收(Garbage Collection)、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等,進而遞延整個SSD處理時間,甚至有可能產生高延遲異常值(Latency Outlier)、速度驟降等問題(圖1)。 圖1 高延遲異常示意圖 資料來源:群聯電子整理 因此,為了維持儲存服務品質之穩定與一致性,避免發生速度驟降或強烈震盪不穩等問題,SSD控制晶片需要最佳化分配內部資源與處理程序,以求有效降低處理後之回覆時間。常見的解決方式有三種,各是指令優先處理設計(High Priority Queue)、擱置資料抹除程序(Erase...
0

TE全新連接器支援多種協定

連接和感測器廠商TE Connectivity(TE)近日宣布推出新型124 Position Sliver內部輸入輸出(I/O)連接器和電纜組件,該高密度解決方案可支援高達x20訊號傳輸頻道和40個差分訊號。 新型124 Position連接器解決方案不需再使用50 Position和74 Position兩個連接器,能減少連接器數量且實現更好的電纜管理。TE的124 position Sliver連接器目前支援PCIe Gen 4和Gen 5、56G乙太網路和SAS-5,電纜組件則支援PCIe Gen 4,未來可升級滿足PCIe Gen 5、56G乙太網路和SAS-5的性能要求。 該解決方案擁有G-S-S-G開放引腳配置,為設計人員提供了20個可以靈活定義引腳的頻道,可運行x16 PCIe協定,並附加額外的邊帶訊號或低功耗功能。此外,此款124 Position Sliver連接器和帶有集成導軌的電纜,與市場上同類型產品相比更加堅固耐用,是唯一一款插頭有拉環、插座有對準功能的中板銅纜產品,因此在空間有限且手指無法按觸門閂按鈕的情況下,該設計可協助盲插或鬆開電纜。 TE Connectivity產品經理Lucas Benson表示,TE新推出的124 Position Sliver連接器和電纜組件可支援多種高速協定,讓系統設計人員可將市場上已有的兩種解決方案合二為一,進而簡化設計。這些產品還簡化了電纜管理,並提供獨特的插接功能,有效確保連接的可靠度並強化可用性。  
0

愛德萬測試發表PCIe Gen 4 SSD全方位解決方案

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 Corporation)發表針對PCIe Gen 4固態硬碟(SSD)之開發、除錯與量產的完全整合測試解決方案,也已通過嚴謹測試的MPT3000平台,此平台系統亦獲PCIe Gen 3、SATA與SAS SSD製造大廠採用。MPT3000 PCIe Gen 4產品已經上市,並已開始出貨給客戶。 MPT3000平台現在能涵蓋PCIe Gen 4裝置的所有測試需求,包括運用MPT3000ES系統進行工程測試、運用MPT3000ENV系統進行可靠性驗證測試(RDT),以及運用MPT3000HVM系統進行生產測試,毋須耗時等待第三方PCIe Gen 4 SSD應用上市。 此外,藉由提供客戶從設計到製造的完整測試流程,新的解決方案將能大幅簡化過渡到下一世代裝置的進程,而且使用的是與愛德萬測試PCIe Gen 3解決方案相同的測試架構與軟體。此全方位解決方案為SSD製造業者開拓出一條風險最低、速度最快的產品上市途徑。 愛德萬測試系統級測試副總Colin Ritchie表示,為了因應各式各樣的SSD協定與規格,該公司推出模組化MPT3000平台,並且在功能方面更上層樓,能協助客戶驗證和測試最新一代PCIe記憶體。該系統具備高度彈性,再加上tester-per-DUT架構和硬體加速特點,使其成為所有工程、量產和內建自我測試電路 (BIST)應用最理想的單一系統解決方案。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