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貿澤供貨Panasonic BLE模組 支援聲控指令/動作辨識
貿澤電子(Mouser)即日起供貨Panasonic的PAN1740A系列射頻模組。本裝置具備全整合式的基頻處理器和適用於Bluetooth5.0低功耗連線的無線電收發器。外型小巧的模組支援最多八個連線,且開機時間更短,能為需要支援動作與手勢辨識和聲控指令的遙控裝置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
貿澤電子所供貨的Panasonic PAN1740A模組整合了音訊單元,可提供簡易介面用於透過PCM/I²S連接的外部編碼器、透過PDM連接的MEMS麥克風以及取樣率轉換器單元。這款多功能模組搭載可編程的Arm Cortex-M0 CPU,可作為獨立的應用處理器使用,或在主機系統內作為資料幫浦使用。Panasonic PAN1740A傳送和接收模式下耗電量為4.9mA,能使用鈕扣型電池供電,且不會使訊號範圍或發射功率減損。模組尺寸僅9mm×9.5 mm × 1.8 mm,鏈路預算為93 dBm(Rx靈敏度:-93dBm,Tx靈敏度:0dBm)。
PAN1740A收發器已完整通過藍牙5.0標準認證,也通過EU CE RED、FCC和IC認證。模組具備專用硬體,能用於藍牙低功耗的連結層實作、支援自訂設定檔和所有藍牙SIG設定檔。
PAN1740A模組受PAN1740A評估套件支援。PAN1740A評估套件由兩個簡單易用的USB硬體鎖組成,具備USB轉UART轉換器,並支援硬體存取模組接腳。此外,亦提供可用於評估自訂韌體的J-Link偵錯介面。
艾睿/松下/意法攜手推出IoT智慧裝置模組
艾睿電子(Arrow)、松下工業(Panasonic)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ST)攜手推出針對智慧工廠、智慧家庭和智慧生活的低功耗無線多感測器邊緣智慧解決方案。
該模組整合艾睿電子的工程設計和全球代理商之能力,以及松下工業基於意法半導體BlueTile(STEVAL-BCN002V1B)多感測器開發套件開發的物聯網模組,讓客戶能夠輕鬆測試產品,將新的物聯網產品更快地導入市場。
該物聯網解決方案模組板載意法半導體最新低功耗藍牙系統晶片(SoC)BlueNRG BLE 5.0以及慣性、環境和音訊等多個感測器,使設備商能夠推出各種經濟、高功率密度、物超所值的物聯網產品,滿足智慧工廠、智慧家庭和智慧生活市場的需求。
全方位的服務和功能驗證流程有助於降低物料清單成本。在一個具有藍牙通訊功能的高效能低功耗設計中,模組整合加速度計和陀螺儀,以及飛行時間測距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和濕度感測器,加上經過標準化組織的測試認證,使OEM客戶能夠大幅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並有效降低設計成本和複雜性。
NEDO偕松下改善鈣鈦礦材料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再突破
松下(Panasonic)公司透過與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進行的開發專案,採用玻璃基板的輕型技術以及噴墨式列印的大面積塗覆方式,達到目前全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元件16.09%的高能量轉換效率,其有效面積為802cm2:長30cm×寬30cm×2mm厚。
雙方於本次專案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結構優勢,因其包含發電層於其中的厚度僅為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百分之一,因此該元件重量較輕;其輕巧的特性使安裝方式變得多元,如透過使用透明導電電極安裝於立面及窗戶上,可以使淨零能耗建築(ZEB)更加普及。此外,由於該技術使每一層結構皆可直接塗覆於基板上,因此相校傳統的加工技術,其生產成本便能降低。
至於該專案於製程中採用的噴墨式大面積塗覆方式可降低模組製造成本;且由於模組特性為大面積、輕巧及具高轉換效率,可以使立面等難安裝傳統太陽能板的位置上實現高效太陽能發電。
NEDO目前正著手進行「技術開發以降低高效能和高可靠性太陽能發電的發電成本」專案,以促使太陽能發電得以普及,因此得以使松下開發採用玻璃基板的輕型技術及大面積噴墨塗覆技術,包含將油墨生產以及調整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基板,以實現目前世界最高的16.09%能量轉換效率。
該模組特性為大面積、輕巧及具高轉換效率,因此可於立面等傳統太陽能板較難安裝的位置安裝。
透過改善鈣鈦礦層材料,松下欲使該材質的太陽能電池可以與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並駕其軀,並於新市場中建立實際應用的技術—透過聚焦於精準、均勻塗覆於材料中的噴墨塗覆方式,將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的每層架構,含玻璃基板上的鈣鈦礦層,並實現大面積模組高能量轉換效率。
綜觀以上,透過本次專案成就大面積鈣鈦礦元件的低成本及更輕的重量,NEDO偕同松下計畫開闢從未安裝及採用太陽能電池的新市場。隨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的材料研發,雙方目標是最終達到與晶矽太陽能電池一樣高的效率,並將生產成本降低至15日元/瓦。
Panasonic開發79GHz雷達系統 減少30%交通事故
隨著科技不斷演進,車聯網(C-V2X)技術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同時也更加促進智慧運輸系統(ITS)的發展。然而,亞洲地區由於人口密集,交通狀況與歐美國家大不相同,適用歐美交通環境的技術不一定適合亞洲地區。為改善亞洲地區的交通狀況,松下台灣(Panasonic Taiwan)攜手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研發79GHz雷達系統,有效降低30%交通事故發生機率。
Panasonic Taiwan副執行長青山恭弘表示,為了進一步改善日本、美國和亞洲地區不同環境中的交通技術,Panasonic針對ITS進行了許多調查與研究,為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傾力研發可以精確監測交通流量的79GHz雷達技術。
青山恭弘指出,自2010年以來,Panasonic一直致力於研究79GHz雷達技術,目前已經可以精確地監測交通流量與物件。Panasonic將這項技術與III的CCTV影像技術(深度學習)相結合,利用此系統可以在道路上測試現場的交通狀況。79GHz雷達藉由檢測反射回來的高頻波形,在惡劣的天氣與黑暗中都可以高度精準地感測物體與交通狀況。
79GHz雷達結合CCTV可以更有效偵測交通狀況。
青山恭弘進一步說明,由於大多數交通事故是粗心駕駛以及超速違規所造成的。然而經由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在下雨的情況下或是夜間的肇事次數又是其他時候的兩倍以上。因此針對雨天雨夜晚採取應對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減少交通事故發生。Panasonic與III合作的79GHz雷達系統可以預防52%的交通問題,例如超速、闖紅燈、違反停止號誌等。另外有58%的交通事故都發生在十字路口,因此在十字路口安裝79GHz雷達系統,以台灣的交通狀況來看,可以有效減少至少30%的交通事故。
另外,青山恭弘也提到,Panasonic為了讓技術更適應複雜的交通場域,要了解亞洲的交通環境,台灣是非常合適的研究場所。同時,與當地的技術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進步動力,因此Panasonic希望能與III保持密切合作,致力於開發新一代C-V2X的技術。
貿澤供貨Panasonic超低功耗藍牙低功耗5模組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開始供應Panasonic的PAN1762系列射頻模組。這款超低功耗的Bluetooth低功耗5.0模組能在無連線環境下傳輸大量資料,提供適用於物聯網(IoT)、信標和網狀網路等應用的精簡型解決方案。
貿澤電子供應的Panasonic PAN1762模組搭載的Toshiba TC35680單晶片控制器採用Arm Cortex-M0處理器核心,內建序列除錯(SWD)介面和128 KB快閃記憶體。模組整合標準的藍牙低功耗設定檔和序列埠規範(SPP),提供三種作業模式:主機模式、AT命令模式(即將推出),以及免用外部處理器的獨立模式。
PAN1762模組的藍牙5.0功能在使用高速2M PHY下,可實現每秒2 Mbits (Mbps)的高符碼率,在使用每秒500 Kbits(Kbps)或125 Kbps的低功耗編碼PHY下,則能大幅拉長收訊距離。TC35680模組具備最高8 dBm的高輸出功率和領先業界的靈敏度(125 Kbps下為-105 dBm),搭配低功耗編碼PHY作業時,對於有長距離需求的應用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模組提供18個通用型輸入/輸出(GPIO),供兩個I²C、一個SPI和UART介面、四個PWM輸出和五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共用。裝置採用小巧的15.6×8.7×1.9 mm封裝,其低耗電量是最適合電池供電應用的解決方案。模組的接腳配置與PAN1760A和PAN1026A藍牙模組相容,可讓設計人員輕鬆轉移先前開發的軟體。
PAN1762模組受PAN1762評估套件的支援。套件包含完整功能,具備兩個USB硬體鎖,可用於開發、執行及除錯程式碼,並內建分支接頭,可讓開發人員連接感測器和裝置,進行原型開發。
力攻電動車電池市場 豐田/松下雙強聯手設立合資公司
瞄準電動車未來商機,並提高競爭力,豐田汽車(Toyota)與松下電器(Panasonic)宣布將共同合資設立專門生產電動車方型電池(Prismatic Battery)的新公司,預計在2020年底前成立,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為豐田51%,松下49%。合資公司的事業範圍包括:車用方形鋰電池、固態電池及下一代電池相關研發、生產技術、製造、採購、銷售、管理等。
豐田副社長寺師表示,與松下電器合作,不僅可共同提升電動車電池的技術研發能力,提供客戶更高性能的電動車輛,同時也可加速電動車普及化,為解決環境、能源困境做出貢獻。
目前汽車行業正面臨著互聯化、自動化、共用化等大幅變化,此外全球氣候變遷及資源、能源問題也亟待解決;因此,汽車電動化勢在必行,而電池更是打造電動車的關鍵要素。電池除了需要滿足成本、能量密度、充電時間、安全性等較高的技術外,穩定的供貨能力及回收再利用等能力也不可或缺,而此一趨勢已非單一電池供應商或是汽車品牌可以應付。
為此,豐田與松下便攜手合作,共同研發兼顧性能與成本、大容量,且高功率車用方形電池;而本次合約的簽署,也顯示著兩家企業將進一步提高於電動車電池領域的競爭力。
據悉,未來豐田的電池單體研發、生產技術領域的設備、人員,以及松下的車用方形電池事業的開發、生產技術、製造(工廠位於日本及中國大連)、採購、銷售與管理相關的設備、其他資產、負債、人員等將分別由合資公司接管。合資公司所接管的業務涉及兩家公司人員共計3,500人,至於產品原則上將透過松下向所有汽車廠商供應。
總而言之,豐田、松下兩強攜手成立合資公司,意味著整合兩家企業的優勢資源,將豐田的強項「電動化技術」、市場資料、固態電池等尖端技術,結合松下所具備的高品質、高安全性、大容量及高功率的電池技術與量產技術,進一步提升電動車電池的研發實力與生產能力,並充分利用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採購及製造成本。
松下電器專務執行董事柴田指出,與豐田在電池技術、生產技術方面的合作,對於松下而言是個大好機會。該公司在車用方形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驗,而透過與豐田的合作,將實現比以往更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