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
布局5G手機市場 美光LPDDR5 DRAM開始量產
美光科技(Micron)日前宣布首批量產的LPDDR5 DRAM已正式出貨,並搭載於即將上市的小米Mi 10智慧型手機中。該公司提供的LPDDR5 DRAM擁有良好能耗效率以及更快的資料存取速度,能因應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AI)和5G功能日益成長的需求。
美光推LPDDR5 DRAM加速布局5G智慧手機版圖。
美光行動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Raj Talluri博士表示,美光搶先推首款用於智慧型手機中的LPDDR5 DRAM產品,將能加速實現5G與AI應用。該公司的顧客與合作夥伴需要最新製程技術的次世代記憶體解決方案,這項解決方案將能驅動低功耗與高效能支援5G與AI系統的發展。美光的LPDDR5 DRAM能夠因應這些需求,新品較前一代提升50%的資料存取速度以及提升超過20%的能源效率。
人工智慧廣泛運用在各式應用的趨勢使先進記憶體解決方案需求持續增加,這些解決方案能提供更快速且更有效率的資料存取方式。美光LPDDR5能提供手機處理器內建的AI引擎所需的傳輸速度與容量,這種處理器仰賴該公司新記憶體的高資料傳輸速率,以進一步驅動其機器學習的能力。同時該產品能夠因應各種包括汽車業、客戶端電腦、專為5G和AI應用打造的網路系統等市場對於更高記憶體效能與更低功耗日益成長的需求。相較於LPDDR4x記憶體,LPDDR5能減少超過20%的功耗。
美光本次推出的記憶體將會搭載於小米即將上市的新手機。
5G網路將於2020年起於大規模部署,本次推出的記憶體便是為了滿足5G網路的需求而設計,能讓5G智慧型手機以6.4Gbps的峰值速度處理資料,這對避免5G資料瓶頸來說極為重要。這項功能可解決其它新興技術需求,例如汽車應用需要有更高頻寬的記憶體子系統支援即時運算與資料處理。
美光RDIMM力助資料中心效能大躍進
美光科技(Micron)日前宣布其DDR5暫存器記憶體模組(RDIMM)已進入樣品測試階段,該產品採用1znm製程技術。美光DDR5將提升記憶體效能85%,並能因應次世代伺服器的工作負載量。當資料中心系統架構需要快速供應不斷擴充的處理器核心數及更高記憶體頻寬和容量時,DDR5不僅提供雙倍記憶體容量,也展現更高可靠度。
美光電腦運算與網路業務部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Tom Eby表示,資料中心的工作負載量將會不斷面臨挑戰,因為幾乎所有應用程式的資料均急遽增長,而資料中心必須從中擷取數值。要滿足這些工作負載量的關鍵便是更高效能、容量與品質的記憶體。美光DDR5 RDIMM樣品測試讓業界能向解鎖次世代數據密集應用程式的價值邁進一步。
因快速擴展的資料集以及需要大量運算的應用程式而產生的進階工作負載量,導致處理器核心數的成長,而目前的DRAM技術將導致頻寬不足。有鑑於此,相較於DDR4,DDR5將提供超過1.85倍的效能成長,也將帶來更高的可靠度、可用性與可維護性(RAS),以因應當代資料中心需求。
Crucia新高效低延遲電競記憶體提升遊戲體驗
隸屬美光(Micron)旗下的電腦記憶體和儲存方案品牌Crucial,日前宣布專為遊戲玩家與重度超頻愛好者使用的高效能Crucial Ballistix記憶體次世代產品組合。此產品組合的設計採用美光(Micron)晶片,具備全新的設計樣貌,包含兩個全新系列:Crucial Ballistix以及Crucial Ballistix MAX。
美光消費產品事業群企業副總裁暨總經理Dinesh Bahal表示,全新Crucial Ballistix系列產品在電競記憶體方面提供良好的效能。新系列的設計與構造一絲不苟,提供每位遊戲玩家、組裝者和超頻愛好者需要與期待的高速、低延遲和高級效能。
全新Ballistix系列配備黑、紅、白三色的現代化鋁製散熱器,提供速度從2400MHz至3600MHz,容量從4GB至32GB。RGB選項包含8個區域共16個LED,燈光效果可透過常見的 RGB 軟體自訂及控制。Crucial Ballistix系列提供桌上型電腦(DIMM)或筆記型電腦(SODIMM)適用的規格尺寸,並且提供終身有限保固。
美光消費產品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Teresa Kelley表示,Crucial Ballistix十多年來都是遊戲玩家的記憶體選擇,該公司一向致力於為遊戲玩家提供競賽及獲勝所需的品質和支援,此全新系列更實現這項承諾。
Ballistix MAX記憶體是這個全新系列產品的旗艦產品,提供速度從4000MHz至4400MHz,容量8GB和16GB等不同的選項。Ballistix MAX DIMM模組採用高品質擠壓式黑色鋁製散熱器,散熱效能優異,內建精準的溫度感測器,可即時監控溫度。RGB選項有8個區域共16個LED,並且透過ASUS Aura、Gigabyte RGB Fusion以及MSI Mystic Light軟體自訂及控制燈光效果。可拆卸式導光棒可以換成3D列印版本,提供個人化空間。
美光推出首款雲端管理影片監視工業級microSD
美光科技(Micron)日前發表高容量工業用microSD卡Micron i300 1TB3 microSDXC UHS-I,專為解決影片監控市場與其他工業應用的邊緣儲存需求所開發,採用美光96層3D QLC NAND技術。相比中央式儲存架構,能部署於中小型攝影機中,以更低成本為主要儲存元件;影片監視系統使用者可在裝置中與邊緣存儲上擷取並儲存三個月以上長度的高品質影片,同時備有能監控裝置運行狀況的智慧型工具。再者,為承受部署監視系統的嚴苛環境所設計,全天在每秒30幀(Frame Per Second, FPS)錄製環境中,將幀數損失降至最低;在可靠性上比硬碟高出兩倍,平均故障時間為200萬小時。
美光嵌入式事業部資深行銷總監Amit Gattan表示,美光i300工業級邊緣儲存microSD卡讓服務部署不再需要仰賴本地網路攝影機,並為廣泛影片監控開啟更多可能性;採用技術幫助人們以microSD尺寸提供1TB儲存容量,並以突破性的價格,加速邊緣儲存與雲端型服務模式。
VSaaS系統整合需更高邊緣儲存的人工智慧型及更高解析度的攝影機。本產品提供全天候持續影像擷取,可在攝影機中儲存1TB高品質影片,讓影片監視系統使用者可在裝置上儲存更大量的影片片段,開啟更多雲端管理方案使用方式。
2019 Q1 NAND Flash衰退23.8% 第二季續跌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表示,2019年第一季除了受到傳統淡季因素影響外,智慧型手機及伺服器OEM從2018年第四季開始便因需求疲弱而開始調節庫存,進一步使得各項產品的位元出貨量表現均呈現衰退,導致整體NAND Flash的合約價跌幅來到自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劇烈的一季。
2019年第一季eMMC/UFS、Client SSD以及Enterprise SSD合約價分別下跌15~20%、17~31%及26~32%,而在TLC Wafer產品合約價跌幅雖有收斂,但季度跌幅仍達19~28%。展望第二季表現,儘管包含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以及伺服器在內的主要需求都將有所回升,但仍不足以消弭庫存壓力,供應商在庫存壓力未除之前,無法遏止合約價走跌態勢。
三星電子(Samsung)
在其他供應商受制於第一季淡季影響,以及客戶庫存去化而出現位元出貨衰退之際,三星在第一季仍能保持5%左右的位元成長,這主要來自第一季在高容量UFS銷售量高於原先預期,以及在高容量client SSD的出貨比重有較佳表現。此外,三星第一季加大在Wafer市場的銷售力道,雖然讓位元出貨成長,但也加深平均銷售單價跌幅達25%左右,第一季營收約32.29億美元,較上季衰退25%。
SK海力士(SK Hynix)
受到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衰退的強烈衝擊,儘管平均出貨容量略有成長,仍不足以抵銷負面影響。其他產品方面,SSD的出貨亦同步走衰,然而透過往Wafer市場銷售比重增加,使得整體出貨衰退略微收斂到季減6%,但平均銷售單價跌幅則達32%,第一季NAND Flash營收衰退35.5%,為10.23億美元。
東芝記憶體(Toshiba)
同樣受到傳統淡季衝擊,加上蘋果在內的智慧型手機客戶仍處庫存調整周期,出貨表現疲弱,縱使有模組廠幫助出貨力道,其位元出貨量仍較上季有所衰退,而受各類產品價格跳水影響,平均銷售單價則呈現約20%的季跌幅,整體營收達21.8億美元,季減20.2%。
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儘管第一季受到傳統淡季以及上下游庫存偏高影響,導致出貨趨於疲弱,然而整體銷售表現並未脫離威騰預期太遠。威騰為刺激銷售,與其客戶在中國新年過後有進一步進行議價,亦導致平均銷售單價跌幅較其預期深,衰退幅度達22%。由於價格彈性進一步刺激需求,使得位元出貨僅衰退約5%,優於預期,整體營收達16.10億美元,季減25.9%。
美光(Micron)
儘管受到傳統淡季與客戶盤整需求影響,美光的財務表現相較其他供應商表現傑出,整體營收僅季衰退18.5%,達到17.76億美元,除了財報期間的差異以外,藉由先前在SATA介面Enterprise SSD的成功,美光得以推動客戶逐步導入採用64層3D NAND的PCIe SSD產品,在96層產品方面則已推出Client SSD產品供予PC OEM客戶,有助於其降低Wafer方面銷售比重的策略,第一季總結而言,平均銷售單價表現方面衰退近25%,位元銷售仍成長8~10%。
英特爾(Intel)
由於第一季各供應商寄望以優惠價格競逐Enterprise SSD市場,英特爾的平均銷售單價受之影響呈現了逾20%的單季跌幅,但受惠於客戶持續將伺服器硬碟需求轉移至SSD,以及搭載容量持續成長,在位元銷售表現仍有逾10%的成長,本季營收來到9.15億美元,較上季衰退17.3%。
美光積極布局AI 促進強化邊緣運算
預估全球傳輸、儲存、分析的數據量將於九年內成長十倍,至2023年時將達到103ZB。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如何將其轉化為資訊並從中挖掘有用的洞見將是一項難題,而人工智慧(AI)在數據分析的過程扮演要角。美光於2019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表示將積極布局人工智慧領域,並讓運算更靠近邊緣。
美光運算與網路業務部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Thomas T. Eby表示,美光本身就是人工智慧應用的最佳案例。透過導入人工智慧至生產廠區,美光得以增加生產良率、促進工作環境安全與提升整體效能。美光引入人工智慧打造智慧製造,所得到的成果包括達到成熟良率的時間縮短25%、提升晶圓產出10%以及不良率減少35%,效果顯著。
同時,Thomas T. Eby也提到,隨著運算越來越異質化,人工智慧在邊緣運算的重要性就更高。以前的資料中心以CPU為中心,現在則趨向異質化,有CPU、GPU、FPGA等等,在邊緣運算已經是大勢所趨。美光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讓運算更靠近記憶體,甚至在記憶體中運算,以配合現在資料中心的需求。
Thomas T. Eby進一步指出,根據美光委託Forrester訪問建構人工智慧平台的工程師和IT專家的結果顯示,開發人工智慧系統時,首要考量並非運算,而是如何打造記憶體與儲存架構以滿足龐大運算需求。報告中有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記憶體與儲存架構攸關開發人工智慧系統的成敗,儲存與記憶體吞吐量的重要性更勝於運算,且運算與記憶體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在自駕車的記憶體需求方面,Thomas T. Eby也表示,未來每輛L5級自駕車,將會配置8~12個解析度高達4K~8K的顯示螢幕,而為了支援V2X 連結,記憶體每秒需處理0.5~1 TB的數據量,在車內娛樂系統方面,記憶體頻寬需求每秒也將達150~300 GB。未來自駕車將會像飛機一樣有黑盒子,以每30秒持續錄製片段,紀錄車內外狀況,因此記憶體頻寬需求每秒也達到1 GB。此外,在車輛生命週期中,會重複寫入的數據加起來將有150 PB(Petabyte),所以對記憶體與儲存的效能與耐用性要求會特別高。
美光推出全新具成本效益客戶端SSD
美光科技公司(Micron)在其客戶端運算產品組合裡,新增一款具成本效益的全新固態硬碟(SSD)。美光1300 SSD讓更多用戶能使用快閃儲存裝置,使其更廣泛地被運用於個人運算裝置上,以提升使用者的行動運算體驗。無論在使用桌上型、行動式和工作站個人電腦(PC)時,消費者都極為重視快速效能、高速啟動和高度可靠性。固態硬碟較高耗電的傳統硬碟(HDD)更能滿足上述需求,然而其高昂的價格卻讓渴望從轉動式磁碟轉用固態硬碟的使用者卻步,美光因而重新設計1300 SSD系列以縮減價差。
Forward Insights總裁Gregory Wong表示,3D NAND技術的部署,拓展客戶端 SSD市場進入價值和效能更高的儲存裝置領域。美光全新的客戶端SSD解決方案使人能流暢地從HDD轉用價值導向的SSD。
新款的Micron 1300 SATA SSD為業界首款96層TLC(三層儲存單元)3D NAND SSD 之一,容量高達1TB(M.2)和2TB(2.5英寸)。該產品的推出,擴大了美光在設計高密度SSD和使用高效能3D NAND大量生產快閃磁碟機的領導地位。美光的3D NAND領導技術,能製造出如一片口香糖大小般的M.2 SSD。
美光儲存裝置業務部門產品規劃與策略單位副總裁Roger Peene表示,美光持續推動創新,以滿足用戶對個人運算裝置更輕薄、更少耗電量的需求。高密度96層NAND儲存裝置擴大了美光的SSD產品組合,該產品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小巧的尺寸和更高的效率,以滿足當今行動工作者的嚴苛需求。
美光1300 SSD的讀取處理能力較HDD高出2.7倍1,提升行動式、桌上型及工作站個人電腦的儲存裝置效能,每秒循序讀/寫速度達530MB/520MB,每秒隨機讀/寫速度達90,000/87,000 IOPS(輸入/輸出操作數)。
此外,美光1300 SSD極為省電,為行動工作者延長電池續航能力。其耗電功率為75毫瓦(mW),為傳統硬碟有效(讀/寫)功率的4.5%2。Micron1300 SSD 還支援 MicrosoftWindows10 新式待機模式(Modern...
布局QLC 3D NAND市場 三星/WD相繼出招
瞄準3D NAND市場商機,NAND Flash廠相繼於於2018下半年推出QLC架構的3D NAND Flash。除了英特爾(Intel)與美光科技(Micron)於日前宣布,雙方聯手開發的4bits/cell(QLC)3D NAND快閃記憶體開始投產與出貨外;近期三星(Samsung)與Western Digital也相繼發表QLC 3D NAND Flash布局計畫。三星將開始量產款首款搭載QLC快閃記憶體的消費性SSD,而Western Digital則宣布已成功開發出第二代4-bits-per-cell 3D NAND架構,目前已開始送樣,預計今年量產出貨,並於旗下SanDisk品牌之消費性產品率先使用。
三星電子記憶體銷售和市場營銷執行副總裁Jaesoo Han表示,隨著該公司將產品陣容擴展到消費性電子市場和企業市場後,4-bits SSD產品將會迅速普及,擴展到任何市場。
三星指出,4-Bit QLC快閃記憶體能夠讓SSD達到540MB/s的持續讀取速度,以及520MB/s的持續寫入速度;且QLC架構的快閃記憶體可以讓這些SSD產品從 1TB起步,最高達到4TB的容量。目前已開始量產的消費級SSD,一共有1TB、2TB和4TB三種規格。
另一方面,Western Digital則宣布已成功開發第二代96層的BiCS4 3D NAND Flash。透過專為96層BiCS4產品導入的QLC技術,已成功使單顆粒3D NAND的儲存容量高達1.33 Tb(Terabits)。
Western Digital矽晶片技術與製造部門執行副總裁Siva Sivaram指出,透過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