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Gen6:USB 4.0:Re-timer

Gen6:USB 4.0:Re-timer

- Advertisment -

PCIe/USB一搭一唱 介面高速化腳步不停歇

在超微(AMD)將PCIe Gen4推向消費性市場,展現相關技術的成熟度之後,PCIe Gen5的實作議題,順理成章地成為2019年PCI-SIG 2019年開發者大會台北場上的探討焦點。從矽智財(IP)、設計驗證到測試儀器業者,都已備妥PCIe Gen5相關解決方案,預計到了2020年,PCIe Gen5在伺服器、高速網通設備等資料中心相關的應用市場上,將會有更高的能見度。 另一方面,PCI-SIG也正在進行PCIe Gen6的標準制定工作,預計2021年推出。到底是什麼原因,讓PC、伺服器的內部互聯介面升級速度變得這麼快?答案很可能是AI的全民化跟USB 4.0的推波助瀾。 影子AI/USB 4.0促成PCIe Gen4全面普及 在嵌入式運算跟個人電腦端,從PCIe Gen3轉向Gen4,也是抵擋不住的趨勢。雖然很多人仍認為,大數據分析跟AI運算等對頻寬需求極高的運算任務,仍會由雲端伺服器來滿足,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邊緣運算的趨勢下,嵌入式運算裝置所需承擔的運算任務,只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一般使用者不會有AI運算需求嗎?顧問公司Gartner可不這麼認為。在Gartner發表的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中,特別將新科技全民化列為2020年的重點趨勢。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呂俊寬(圖1)認為,到了2022年,全球將有30%的企業組織開始使用AI進行決策,而這些AI當中,會有很多影子AI(Shadow AI)存在。 圖1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呂俊寬認為,AI的採用門檻只會越來越低,AI全民化將是擋不住的趨勢。 呂俊寬進一步解釋,影子AI的概念其實跟BYOD非常類似,也就是在企業/組織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者把自己的AI模型或訓練資料集帶到公司或組織內使用,就像員工帶著自己的筆記型電腦跟智慧型手機來上班一樣。一方面這會對企業/組織帶來很高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意味著AI將會變成一種門檻極低,非常容易取得跟運用的工具。 而USB 4.0的導入,則會使個人電腦(PC)等運算裝置,必然要改用PCIe Gen4來實現主機板上的互聯。在2019年9月正式發表的USB 4.0標準,頻寬最高可達40Gbps,如果PC主機板上所使用的晶片互聯仍停留在PCIe Gen3,即便採取4通道配置,也只能提供接近一埠USB 4.0的頻寬。 如果要避免主機板上的晶片互聯成為傳輸瓶頸,理想上應該採用8通道PCIe Gen3,但考慮到個人電腦內還有固態硬碟、繪圖卡與其他USB 3.0連接埠等需要大量頻寬的零組件,若想讓USB 4.0的潛力得以完全發揮,主機板業者勢必要改用PCIe Gen4,否則晶片組提供的通道數量肯定不敷使用。 事實上,除了超微之外,根據英特爾(Intel)的產品發展路線圖,到了2020年下半,該公司的筆記型電腦平台也會開始支援PCIe Gen4。換言之,PCIe Gen4在PC上普及,已經是指日可待。至於USB 4.0,由於英特爾已經先將Thunderbolt...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