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
專訪東瑞電子行銷業務事業部副理陳則名 東瑞/Ricoh攜手深耕車電市場
東瑞電子協助供應商推廣產品,是深耕車用市場的專業代理商,而理光微電子憑藉自身的工藝技術和電路技術,實現了高耐壓、低消耗、高精度,可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東瑞電子行銷業務事業部副理陳則名表示,汽車電子系統越來越多,車用電源通常來自電池加發電機,發電機供電不穩定,平常電壓雖然只有12~14伏(V)左右,啟動瞬間可能產生高電壓,透過電壓檢測IC可以保護元件與系統的穩定,避免車用IC裝置被高電壓擊穿。
未來車用電子電力傳輸將從12V往48V發展,理光微電子台北代表人辦事處總經理小川貴裕說明,該公司的電壓檢測IC不僅能即時偵測,針對輕油電的48V系統發展趨勢,相關產品也可以支援到60V的電壓範圍。隨著汽車導入越來越多電子系統,這類電壓檢測元件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另外,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 HUD)應用越見普遍,利用光學反射原理將重要的行車資訊投射在擋風玻璃,早期反射式的HUD駕駛閱讀須將視線移開,容易造成分心;新式的HUD將訊息投射到與駕駛視線一致的位置,不用像舊式的解決方案須要變換視覺焦距,降低駕駛分心的情況,而且從單色到全彩顯示,訊息更加一目了然。
理光的RGB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LD)驅動晶片解決方案,針對大畫面和高畫質的HUD產品開發需求提出,小川貴裕指出,此舉可以減輕駕駛員負擔,降低危險駕駛情況。晶片透過各保護特性,實現高安全性,達到Full-HD(1080P)高解析度,大驅動電流實現六公尺外呈現虛像,並自動檢測LD溫度特性並補償保持高對比度和高精度調光,2019年第三季前完成量產,並由客戶設計、導入,預計2021年後正式上市。
東瑞電子行銷業務事業部副理陳則名(右);理光微電子台北代表人辦事處總經理小川貴裕(左二)。
搭載智慧整合式驅動器 BLDC啟動可靠度再攀升
整合式馬達驅動器結合了驅動馬達所需要的一切,如場效應電晶體(FETs)、閘極驅動器(Gate Drivers)和狀態機(State Machines),如圖1所示。藉由整合可防止從電子控制單位(ECU)配置長線路至馬達,並具備更小的印刷電路板(PCB)尺寸和總體系統成本等額外優勢。
圖1 智慧整合式BLDC馬達驅動器
BLDC馬達在汽車應用中的優勢包括效率、緊密的體積、更長的馬達與電池壽命、更安靜的駕駛體驗以及更佳的電磁干擾(EMI)性能。
此篇智慧整合式馬達驅動器文章中,將描述BLDC馬達的不同性能要求以及半導體業者如何於整合式馬達驅動器實現「智慧化」。第一部分將詳細介紹用於汽車應用的BLDC系統中的EMI管理。
提高EMI性能 高頻雜訊有效降低
BLDC馬達在10~100kHz範圍內的高開關頻率下驅動。在此高頻率下,由於高dv/dt和寄生電感共存將會於開關節點上產生高頻振鈴,此振鈴可能會產生高頻雜訊而干擾汽車中其他零組件。
如圖2和圖3所示,調整外加電壓(Applied Voltage)上升斜率(Slew Rates)有助於減少振鈴所引起的干擾。在離散式系統中,調整閘極驅動電阻將會修正電壓上升斜率,必須手動更改電阻值,並根據測試結果選擇最佳值。手動更換電阻器的過程極其繁瑣且需要PCB多次反覆運算,進而增加總尺寸和複雜性。
圖2 DRV10983-Q1和BLDC馬達中,120V/μs上升斜率的EMI量測範例
圖3 DRV10983-Q1和BLDC馬達中,35V/μs上升斜率的EMI量測範例
針對像德州儀器(TI)旗下的DRV10983-Q1整合式驅動器,閘極電阻不可存取而且無法更改。不過,這並非是一件壞事,例如,DRV10983-Q1中整合了上升斜率控制,可以透過更改暫存器值,輕易地調整上升斜率,進一步加速EMI測試模組的整體運行。
提高EMI性能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改變脈衝寬度調變(PWM)開關頻率。PWM開關頻率對振鈴有一定的影響。若是整合式驅動器,可透過配置暫存器來更改此PWM頻率;此外,另一種降低EMI的常用技術是使主時鐘有頻率的振動(Ditering),藉由在頻譜上擴展振動來降低峰值頻率的振幅。
透過使用具有完全整合功能(如上升斜率控制、可變PWM開關頻率與振動)的馬達驅動,可減少外部濾波零組件的數量。如此不僅節省了系統成本、電路板空間,最重要的是,更節省了解決干擾來源所需的時間以及重新設計電路板的精力。
後文將討論啟動可靠度、初始位置偵測、反電壓突波(Anti Voltage Surge)、馬達在相反或相同方向旋轉時的重新同步、正弦波整流(Sinusoidal Commutation)以及其他使馬達驅動器智慧化的更多整合功能。
馬達啟動開迴路加速
前一部分討論了電磁干擾(EMI)管理以及使用整合式解決方案減少電磁輻射的各種方法。接下來,將探討在無感測器(Sensorless)模式下驅動BLDC馬達的馬達啟動技術。
以反電動勢(Back Electromotive Force, BEMF)為基礎而預估的進階無感測器演算法,需要最小的BEMF值來精確估計轉子位置,以便在180度正弦模式下驅動BLDC馬達。為取得最小的BEMF值,馬達最初透過開迴路(Open Loop)階段驅動,直到達到最小速度,再使用預估的BEMF在閉迴路(Closed Loop)中進行整流(Commutation)。馬達啟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馬達處於靜止狀態;第二階段是指當在無BEMF資訊時它開始加速,如圖4所示。
圖4 BLDC馬達的啟動設定資訊。
在開迴路期間,馬達在無任何關於轉子位置資訊的情況下驅動。在此開迴路整流階段,也稱作盲整流(Blind Commutation),非常重要,因為它與系統可靠性直接相關。若未正確配置盲整流,則馬達將啟動,失去同步並失速。
最重要的是,在開迴路狀態期間,驅動器可將馬達加速到足以進行精確的BEMF估計的速度。它也能夠在此開迴路狀態期間支援負載。在達到切換速度(Hand-off Speed)後,驅動器將會從開迴路切換到閉迴路狀態。該切換速度將依據馬達轉矩常數(Kt)而變化,亦即具有較高轉矩常數的馬達需要較低的切換速度,反之亦然(圖4)。
因此,驅動器應能夠提供可變速度曲線以支援開迴路加速,以及支援各種負載與可調式切換速度的可調式電流。對整合式驅動器而言,可透過配置電子式可抹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EPROM)暫存器來實現盲啟動(Blind Startup)。
係數A1和A2定義為加速度,Op2ClsThr為切換速度,也稱為開迴路-閉迴路臨界值。請參考公式1:
公式1
如公式1所示,二級加速度的其中一個優點是,它能夠驅動馬達並使其符合機械負載曲線(圖5)。它也同時支援緩衝啟動,這代表馬達將以較慢速度啟動,並隨著速度的增加逐漸提升加速度。此功能適用於慣性負載較高的馬達。
圖5 機械負載曲線示意圖
整合式驅動器不僅能夠使用盲整流啟動馬達,它還能透過緩衝開迴路加速的方式平穩地啟動馬達。這些功能有助於轉動各種負載的馬達。下一部分將探討啟動處於靜止位置馬達的不同技術。
從靜止位置啟動馬達
在啟動開迴路盲整流之前,驅動器必須與轉子位置同步,避免將電壓施加到錯誤的相位(激發錯誤的相位)。有兩種方法可獲得此位置,一是將馬達驅動到已知位置(稱為對齊(Align)和移動(Go)),如圖6所示;二是確定轉子位置(稱為初始位置偵測(Initial Position Detection, IPD)),如圖7所示。
圖6 馬達啟動期間的相電流及對齊
圖7 馬達啟動期間的相電流及初始位置偵測(IPD)
選擇此方法而非另一種方法的原因,主要取決於馬達類型和系統要求。調整和移動是用於啟動馬達的常用方法,其中在第一相上施加恆定電壓將馬達驅動到已知位置。第二相接地,而第三相可接地或維持高阻抗。在此狀態下,馬達應完全或幾乎靜止是必須考慮的重點,讓驅動器可啟動馬達旋轉而不會失去同步。若馬達並不處於靜狀態,驅動器則可能會失去轉子(Rotor)同步並失速。
設計者仍必須在調整狀態期間考慮為轉子提供足夠的電流,以便讓其從靜止位置移動。若電流過高會在對齊狀態下引起較大過衝(Overshoot);電流過低則將無法取代轉子。
另外,設計者也必須在調整狀態期間配置兩個重要參數:調正時間(Align Time)和電流振幅(Current...
ROHM電源晶片組新品提升車輛系統穩定性
半導體製造商ROHM針對配備怠速啟停系統的車輛儀錶盤面板和閘道器等需要昇降壓電源的車電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研發出具有業界最優異低消耗電流和穩定性能(暫態響應特性,簡稱響應性能)的昇降壓電源晶片組。
該晶片組由具備昇壓功能的降壓DC/DC轉換器「BD8P250MUF-C」和昇壓專用IC「BD90302NUF-C」所組成。核心器件「BD8P250MUF-C」中採用了新概念昇降壓控制技術「Quick Buck Booster」,僅需在後端追加「BD90302NUF-C」,就可以在無損降壓電源的性能優勢下成功構建昇降壓電源。
作為昇降壓電源,實現了業界最優異的無負載時消耗電流8µA,並以44µF輸出電容容量實現輸出電壓波動僅±100mV的穩定工作(消耗電流比普通產品低70%,輸出電容容量減少50%),因此非常有助於配備怠速啟停功能的車輛,在短時間內輸入電壓發生顯著下降的應用可以持續穩定工作並進一步節能。
另外,利用「Quick Buck Booster」的效果,還實現了傳統產品無法實現的昇降壓電源和降壓電源的電源PCB板、周邊零件、雜訊對策的通用設計,因此與昇降壓電源和降壓電源分別設計的情況相比,電源PCB板相關的研發週期可縮減50%。
意法新款連網汽車MCU實現安全遠端更新/高速車載網路
意法半導體(ST)推出最新高性能、多核心、多介面之車用微控制器,讓連網汽車變得更安全且應用開發更靈活,同時具有未來性。
隨著車輛動力總成、車身、底盤和資訊娛樂系統的關鍵功能日益軟體化,透過空中下載技術(OTA)安全地提供修復補丁、可選包等更新程序,讓車商可以提升成本效益,並提供使用者更多的便利性。意法半導體新Chorus汽車微控制器擁有最先進的安全技術和充裕的晶片代碼存儲容量,躍身於業界首批能夠安全處理主要OTA更新之汽車網閘道/域控制器晶片之列。
作為意法半導體Chorus系列汽車微控制器的新旗艦產品,SPC58 H Line搭載三顆高性能內核心處理器,RAM容量超過1.2MB,另配備功能強大的晶片外部週邊,可同時運作多個不同的應用軟體,實現靈活性和成本效益更高的車載電子系統架構。兩個獨立的乙太網路連接埠可在車輛上的多個Chorus晶片之間搭建一條高速數據連接通道,並帶來快速的車載診斷功能。Chorus另具有16個CAN-FD和24個LINFlex™介面,可作為閘道器以連接多個ECU(電控元件),透過晶片上2個乙太網路介面支援智慧閘道功能。
意法半導體汽車和離散元件事業部暨微控制器業務部總監Luca Rodeschini表示,車商的新車研發、配置、部署和維護方式正在產生變化,因為軟體提供的功能讓汽車電子系統的先進功能、靈活性和便利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我們最新且性能最高的Chorus微控制器不僅支援OTA技術,另配備兩個傳輸速度高達千兆位的乙太網路連接埠,為設計人員在研發車載設備無縫安全連接和控制提供了一個先進的平台。」
為了保護連網汽車的功能,同時安全地安裝OTA軟體更新,新的Chorus晶片整合了硬體安全模組(Hardware Security Module, HSM)。該模組具有非對稱加密功能,完全符合EVITA標準,提供業界領先的攻擊防禦、檢測和臨時圍堵技術。主要客戶已獲得下一代汽車智慧閘道和車身控制模組的SPC58 Chorus H Line微控制器樣品,同時亦在評測新微控制器是否適用於電池管理元件和ADAS安全控制器。
Karamba Security/意法攜手加強汽車資訊安全
汽車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Karamba Security和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聯合宣佈,在意法半導體的Telemaco3P STA1385車載資訊及車聯網處理器中整合Karamba的Carwall汽車端到端網路保護解決方案。
意法半導體和Karamba合作,在Telemaco3P的安全架構上增加Carwall電子控制元件(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安全強化軟體。透過檢測非法修改嘗試並防止ECU預設行為偏離,該整合方案可有效地保護內容,並在運作時帶來完整性的驗證,為車輛提供同類最佳的網絡安全功能。測試證明,Karamba Security的安全保護可防禦車輛網路攻擊並且零誤報。
Karamba Security的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Ami Dotan表示,意法半導體是連網汽車生態系統的領導供應商,很高興雙方合作並開發採用Telemaco3P微處理器的汽車系統安保方案,透過自動強化網路攻擊防禦能力,確保消費者的數據安全。
意法半導體汽車數位產品部資訊娛樂總監Antonio Radaelli則表示,Karamba Security的差異化網路防禦解決方案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了巨大的市場牽引力,有效提升意法半導體Telemaco3P架構的安全性和產品價值。Telemaco3P的產品優勢包括最先進的效能設計、快速且好用的通訊介面,以及分區隔離和嵌入式硬體安全模組。Karamba的Carwall在Telemaco3P諸多產品優勢上又增加一道安全防線,為客戶提供更強大的車載系統安全保護功能。
英飛凌功率控制新品尺寸減半/電流加倍
英飛凌科近日推出新一代多通道SPI高側功率控制器SPOC。此產品系列已在汽車外部照明應用的多通道高側智慧型開關的市場中領先群倫。全新SPOC系列的設計針對內部與外部照明應用以及配電應用的需求,例如門鎖與座椅加熱,以及電動腳踏車的照明與配電負載。
如同15年前的車身控制模組(BCM),其他車載ECU(例如接面、保險絲及繼電器盒)變得日趨複雜,支援更多的功能。英飛凌車身電源事業部門副總裁暨總經理Andreas Doll表示,藉由該公司全新可靈活配置、高度整合的多通道SPOC產品,可協助客戶減少硬體版本及縮減模組尺寸,藉此降低成本以及縮小車輛內裝所需空間。至2019年,計劃出貨約1億個SPOC產品。就整體數據統計意義來說,全球每輛新車都將配備我們的解決方案。
多項新功能使得SPOC+2系列的實作在應用中更具有彈性。例如,前代產品內建適用於燈泡或LED負載的兩個預先定義模式。現在,可針對多達六個通道個別設定重要的裝置參數,包括上升/下降斜率、負載電流感測比率(KILIS)以及過載偵測電流,並且不會對導通電阻RDS(ON)造成負面影響。另外,新的概念可讓兩個通道平行驅動一個負載,因此可支援更廣泛一倍的電流範圍:1.5A至14A。
瑞薩/MM Solutions齊推整合式開放影像訊號處理器解決方案
瑞薩電子宣布,推出一整合型開放式影像訊號處理器(ISP)解決方案,以進一步簡化與加速基於瑞薩高性能R-Car V3M和R-Car V3H系統級晶片(SoC)的汽車智慧型攝影機應用的開發。
藉由在R-Car V3x SoC上整合ISP,並利用MM Solutions所提供的汽車攝像機開發套件(Automotive Camera Development Kit, AutoCDK),R-Car SoC的開放式ISP解決方案,讓一線汽車廠商得以簡化其攝像機應用的感測器校準和調整過程(包括前端和環景),以便在此競爭激烈的產業中實現高靈活性和更快的上市時間。
此開放式ISP解決方案能支援廣泛的開發需求,包括讓具有深入ISP專業技術的使用者,透過開放式介面進行的低階編程ISP能力;或是讓使用者能夠運用MM Solutions所提供的工具和影像品質專業技術,快速啟動開發的AutoCDK。
無人駕駛時代的車輛,必須要能感知環境,而智慧型攝像機(包括前端攝像機和環景攝像系統),在交通號誌、車道、行人、車輛、和其他障礙物的即時偵測上,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以提供一安全可靠的駕駛環境。同時,駕駛人會希望能看到逼真的汽車周圍視覺表現,而ISP在影像調整上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瑞薩與MM Solutions合作開發了此開放式ISP解決方案,可協助客戶調整和控制其感測器,以實現人類視覺和機器視覺。將ISP視覺處理軟體整合到高性能R-Car V3x SoC上,提供了一種非限定攝像機(Camera-Neutral)的方案,讓攝像機製造商和一線客戶能自由地使用他們所挑選的ECU和感測器解決方案。
英飛凌新SBC達5Mbit/s高速通訊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兩款全新系列的系統基礎晶片(SBC)產品:Lite與Mid-Range+。這些產品是市面上首款支援ISO CAN FD通訊協定,並以5Mbit/s速度進行通訊的SBC,適用於廣泛的各種汽車應用。
SBC是為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中的微控制器供應電源與通訊的晶片,結合電源、通訊匯流排介面(CAN、LIN)及監督功能。相較於獨立式解決方案,這種以單一晶片整合三種功能的方案可以降低系統成本,並將設計尺寸縮小達80%。
英飛凌新推出的Lite SBC是可提供最佳系統成本的入門級SBC,結合CAN收發器以適用廣大的應用範圍,例如車內無線充電器、NOx感測器、排檔桿或燈光控制單元。Mid-Range+ SBC為更強大的裝置,包含一個CAN與最多兩個LIN收發器,以支援車身控制模組及閘道器模組等。
除了高速通訊,此全新英飛凌SBC具有更低的功耗。藉由其可選擇的部分網路功能,可在不需要ECU時時讓其處於睡眠或停止模式,以減少耗電。Lite SBC系列還具備一個電荷泵,可驅動高側n通道功率MOSFET,可在休眠模式期間斷開外部負載,進一步降低靜態電流。
全新SBC系列的所有產品皆具有診斷與監督功能,可支援ECU功能安全概念,例如欠壓監控、含重置功能的看門狗、失效安全運作模式及失效安全輸出。此外,Mid-Range+系列可由四個高側開關來驅動外部負載。
東芝推功率MOSFET閘極驅動智慧功率元件
東芝(Toshiba)推出針對車用三相無刷馬達應用的小型化功率MOSFET閘極驅動智慧功率元件(IPD)。此款IC可應用於12V電動輔助轉向系統(EPS)、油/水泵、風扇馬達和電動渦輪增壓器等相關車用馬達驅動產品。此款IC於2018年8月開始量產。
該產品提供高低端功率開關保護,在車用相關產品上有很大的幫助。保護功用包含了電源的短路負載、開路負載和輸出短路,以及ECU異常測試,如過熱保護。IPD可由微控制器(MCU)直接控制,並提供MCU診斷回饋。此將減少所需元件用量同時提高車用ECU電路的可靠度。
TPD7212F採用東芝0.13μm BiCD製程,可在同晶片尺寸上整合更大量的邏輯及功率類比電路(DMOS),藉此縮小車用系統的尺寸及功耗。
此外,其可驅動三相無刷馬達MOSFET閘極,操作在+4.5到+18V DC,拉電流/灌電流分別高達1.0/1.5A。內建電荷泵線路讓三相全橋電路更容易被設置。保護功能包含供壓短路、對地短路及過壓保護,TPD7212F內建的診斷功能可即時回饋系統並在供壓短路、對地短路供壓異常時保護驅動器。
TPD7212F尺寸僅5.0mm×5.0mm並使用符合RoHS的WQFN32包裝,比前一代大幅降低了75%的組裝面積。操作溫度從-40°C到150°C,完全符合AEC-Q100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