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特斯拉銷售超乎預期 傳樂金化學將補足電池產能
據路透社報導,在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的訂單增加後,樂金化學(LG Chem)計畫今年在韓國為特斯拉生產電池。報導指出,樂金化學(LG Chem)部分的南韓產線正在轉換為特斯拉電池的生產線,同時該公司位在中國南京的工廠,已開始為特斯拉生產電池。
圖 未來LG可能為特斯拉生產電池。來源:Tesla
路透社報導,LG Chem韓國廠計畫今年生產特斯拉電池。對此官方並未表態,但報導中提及因美國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導致產能不足,加上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的訂單增多,特斯拉需要額外擴增電池產能。
特斯拉上週發布4~6月間的全球汽車銷售數字,結果超乎預期,並因為疫情美國產能減少而受影響。面對疫情對美國供應鏈的衝擊,分析師一度預估此情況可能重振中國的銷售。整體而言,報導中說明特斯拉的銷售量持續上升,增加對電動車電池的需求,因此LG Chem開始在韓國與中國等地生產特斯拉電池,補足特斯拉的電池產能。
艾邁斯攜手Senova開發COVID-19定點照護檢測
艾邁斯半導體(ams)和德國的體外診斷醫療設備製造商Senova日前宣布合作,結合運用Senova技術和艾邁斯半導體光譜感測器技術成功完成試驗,可以提高用於COVID-19病毒相關抗體檢測的側向層析檢測的效能和可用性。艾邁斯半導體基於AS7341L光譜感測器專門開發了一款感測器模組,可透過光譜解析讀取側向免疫層析檢測資料。
圖 艾邁斯半導體專門開發感測器模組。來源:艾邁斯半導體
艾邁斯半導體先進光學感測器部門執行副總裁Jennifer Zhao表示:「快速檢測設備能夠透過小巧而強大的光學感測器檢測比色和螢光資訊,支援以低成本對病毒和抗體進行廣泛檢測。我們希望能夠借助這項技術為對抗當前的全球大流行疫情作出貢獻。」
基於此次成功試驗,艾邁斯半導體和Senova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將艾邁斯半導體的讀出技術與Senova的側向層析檢測功能結合運用。兩家公司決定共同開發一款基於抗體檢測的一次性電子側向層析檢測設備,以實現對COVID-19病毒的免疫力檢測。該設備採用側向層析檢測技術和光譜感測器,能夠精確、高效地讀出定量檢測資料,提供客觀結果。與現有的PCR檢測方法相比,該檢測套件成本低廉,適合診所和其他定點照護場合應用。
最近的試驗進一步證明了血清蛋白(如C反應蛋白(CRP))定量檢測的可行性,檢測濃度可低至數十pg/ml(皮克/毫升)。這比大多數標準快速檢測讀出設備的檢測靈敏度高10幾倍。如果與COVID-19抗原檢測相結合,還可以為COVID-19早期階段通過唾液和鼻腔拭子樣本進行的COVID-19病毒檢測提供平臺,這將是下一個開發目標。
為了更快地達到生產規模,艾邁斯半導體將與醫療用品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Jabil Healthcare合作,將其感測器技術整合到具有藍牙連接功能的大批量全方案(turnkey)模組中。期望能提供正確度高、一次性使用且低成本的設備,協助主管部門、醫療服務提供者和其他護理機構更快地實現急需的定點照護抗體檢測,無需費時將抗體試紙送到遠端實驗室。該設備價格低,可輕鬆連接到智慧手機應用或進行雲端上傳,因此可以將原始光譜資料發送到本地支援藍牙連接的設備(例如智慧手機)讀取。此資料也可進一步傳輸至雲端評估,然後將結果傳回本地藍牙設備,如果使用者需要,還可以將這些廣泛的測試結果資訊納入國家或國際監測系統。對於敏感的使用者資料,將會採取適當的措施予以保護,如資料加密和隱私政策。艾邁斯半導體、Senova和Jabil預計將在2020年9月前量產這款經過醫療產品CE認證的一次性專業檢測套件,並供應專業醫療使用,同時艾邁斯半導體下一步將向家用設備認證邁進。
疫情增添廠商來台變數 COMPUTEX首度取消
由於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COMPUTEX本年度展會由於海外參展商、國際買主及媒體可能無法如期來台等不確定的因素,共同主辦單位日前發布聲明,決議取消本次展會,並宣布COMPUTEX 2021將於2021年6月1日至5日(創新與新創展區InnoVEX為6月2日至4日)舉行。
根據COMPUTEX官方聲明表示,由於疫情影響所致,即便台灣疫情趨緩且逐步鬆綁,但為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令及配合相關措施,並以所有參與者的健康及安全作為首要考量,COMPUTEX共同主辦單位經審慎研議後做出上述決定。
COMPUTEX原先已將本年度展會宣布延至9月28日至30日舉行,但最終仍礙於疫情帶來許多未知數而首次喊卡。為因應產業需求並順應當下情勢,主辦單位近期邀集國內外廠商進行線上論壇,進而分享產業最新趨勢,並於6月2日起陸續上線。同時,於6月29日將首次舉辦#InnoVEXOnlineDemo線上發表會,邀請台灣新創向全球發聲。而自9月28日起,貿協將辦理COMPUTEX線上展覽會,持續協助參展廠商拓展商機。
戴樂格新WiRa軟體開發套件抑制COVID-19病毒傳播
英商戴樂格半導體(Dialog)日前宣布推出新的無線測距(Wireless Ranging, WiRa)軟體開發套件(SDK),為其BLE SoC的DA1469x系列增加了高度準確和可靠的距離測量功能。
隨著COVID-19新冠病毒的出現,對更精確,可靠的距離測量和追蹤技術的需求變得尤為重要。 隨著全球企業計劃進行有限度的復工,他們正在尋找解決方案,以確保員工之間的安全距離和更好的接觸追蹤功能,以確保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員工的信心。
當前市場上用於距離測量和定位的藍牙低功耗產品基本是針對所接收到的無線電訊號的強度或功率進行測量,即接收訊號強度指示器(RSSI)測量。但是,由於無線電路徑中物體的敏感度會阻擋或反射無線電訊號,因此這些接收到的功率測量先天會存在瑕疵。
Dialog的新型無線測距SDK能補足RSSI不足之處,它利用一個專有類似於雷達的方式,大幅提高了BLE連接設備之間的距離測量精確度。透過將BLE數據封包與恆定音調頻率交織在一起,DA1469x晶片內建2.4 GHz無線電產生了相位測距所需的訊號。 高解析度的無線電波晶片上採樣提供了高品質的IQ樣本,這些樣本建構了確定距離的輸入值,資料處理演算法會過濾資料中的噪音,干擾和反射,以產生最短的空中訊號路徑長度,以作為精確的距離輸出值。
Dialog提供的BLE相容堆疊和軟體無需硬體修正或外部主機處理器,因此確保了藍牙通訊與距離測量程序的彼此共存。
Dialog連結及音訊產品部門資深副總裁Sean McGrath表示,Dialog的藍牙低功耗晶片已經使用在多種產品中,以幫助減緩COVID-19新冠病毒的傳播。透過為DA1469x SoC添加獨特的精確距離測量功能,期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全球將出現許多追蹤類型應用和產品。我希望這可以有效地減緩或阻止病毒傳播。
聯電攜手台安捐贈超紫光滅菌機器人共同防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聯華電子繼捐贈給慈濟醫院後,於日前再繼續捐贈超紫光滅菌機器人予台安醫院,以協助防疫,共同守護醫護人員及國民的健康;日前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致贈感謝狀,代表全院同仁、病患與家屬表達誠摯感謝。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表示,看到除了大家已捐贈的大量口罩、酒精、防護衣與隔離衣等防疫物資以外,在這個關鍵時刻希望以科技的解決方案,來幫助目前第一線醫護人員面對的實際問題及心理負擔。此次捐贈台安醫院的「超紫光滅菌機器人」,是國人自行製造的先端科技產品,能運用紫外線光束大範圍的快速消除醫院或開刀房內與器皿的病毒,除了大幅減輕醫護人員日常消毒工作的負擔,不僅降低院內感染的可能性,提供乾淨的環境並透過雲端應用追蹤記錄,讓前線醫護同仁倍感安心。在這個非常時期,希望能增加醫護人員與病患的安全與安心感。
台安醫院黃暉庭院長指出,過往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就非常樂心公益,在疫情擴散之後,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不但面臨照顧病患被感染的風險和人力負擔。但本著醫護人員的職責及教會醫院基督愛人的精神,聯電提供先進的防護工具,讓第一線防疫人員多一份保障,大家都很感激。
疫情爆發以來,聯電即優先支援與健康醫療和防疫器材相關的客戶訂單,面臨全球防疫物資短缺的困境,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快速支援前線醫護,協助控管疫情。聯電董事長洪嘉聰表示,企業本來就有應負的社會責任,面對世紀病毒的疫情,並不是只有醫護人員要面對的,應該整個社會動起來,才能遏止病毒的蔓延。該公司本於「以人為本、與環境共生、與社會共榮」的企業公民的精神,在這段期間,除了盡全力來照顧好全球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在生產上該公司也優先支援與健康醫療和防疫器材相關的客戶訂單。同時也在想如何能夠在這段期間,聯電也能為防疫工作多盡一點社會責任。很高興有這次機會與台安醫院合作參與防疫,讓聯電能略盡棉薄之力來善盡社會公民的責任,共同守護辛苦的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與國民健康。
這次台灣,上下團結抗疫有成,是生活在世上最幸福安全的地方,人們要珍惜和持續努力,最後期盼疫情盡快穩定,讓人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連結抗疫生態系 微軟發表醫療專用雲
順應新冠疫情的需求,微軟(Microsoft)發布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該平台提供六個月免費試用期,企圖形成有利的醫療生態系,整合深度數據分析、自動化與高效率的高階工作,作為客戶規畫產品的參考。
圖 微軟發布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來源:微軟
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朝向患者參與、團隊協作、加強營運與臨床數據分析、協作性/安全可靠、拓展醫療照護生態系五大方向運作。患者參與方面,平台注重與病患保持聯繫,藉此創造客製化服務,並協助護理人員提高工作流程。醫療機構可以透過此雲端使用Dynamics 365 Marketing/Dynamics 365 Customer Service/Azure平台等服務。為提高團隊協作的動能,微軟透過365/Teams建立新功能,整合電話及視訊會議,同時支援跨裝置的安全記錄傳遞。當溝通管道順暢,面對COVID-19這類的全球流行疾病,可以促進醫生及患者之間的溝通或線上診療。
疫情流行期間,自動化工作流程、數據分析與及時的資訊分享都至關重要。受到新冠疫情治療的需求推動,兩周內西雅圖的非營利醫療組織即推出可以追蹤物流的解決方案,同時微軟支援芝加哥衛生局(CDPH)及相關合作醫院整理並分析數據,實現醫院之間的數據互通與合作。數據搜集與傳遞的過程中,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也建立資訊安全架構,在確保可靠性的同時,降低遠端工作的成本與複雜性。此外,透過微軟的醫療保建系統的整合特性,醫院得以快速建立所需的醫療方按,有利於應對流行疾病發生的發生。
COVID-19疫情嚴峻 半導體產業急尋持盈保泰之道
2019年底開始,新聞偶有中國SARS捲土重來的零星報導,但多數人不以為意,直到2020年1月23日,華人準備歡度每年最重要的農曆春節之時,人口千萬的武漢市宣布因為傳染病加劇而「封城」,之後大陸其他城市也陸續採行形同武漢的「封閉式管理」,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春節假期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許多工廠無法復工生產,這幾十年的全球化與自由經濟被打上大大的問號,高科技產業斷鏈的疑慮持續加深。
專業分工是全球化的一大重點,高科技半導體產業更是完美實踐此一原則的模範生,最近幾十年來的流行性傳染病,最嚴重的當屬2003年的SARS,很少有現代人會意識到比其更嚴重的疫情流行狀況,在近年經濟第一的大旗之下,部分重要的零組件或原物料停止供應就會影響整個產業鏈。1、2月的大陸與3、4月的歐美疫情,分別打擊供給與需求兩端,產業研究機構因而紛紛對新冠疫情(COVID-19)的影響發表看法。
疫情衝擊超乎預期
截至2020年4月底,COVID-19疫情嚴重的程度相信是當世人所僅見,全球感染人數已經超過270萬,死亡人數突破19萬;其中,最嚴重的美國感染人數已經接近87萬,死亡人數將近5萬。由於病毒感染力強,全球真正變成生命共同體,醫界說的「群體免疫」成為解決疫情最可能的途徑,但在沒有疫苗的狀況下,達成70億人中六~七成感染的時間可能要數年,在這之前全球經濟體系恐怕已經先崩潰。
當年在台灣造成震撼的SARS,最後因為季節變化讓病毒自然消失,新型冠狀病毒對氣候的適應能力看來更加升級,所以目前人類對於這個病毒還真的是「無藥可施」。因此,在疫情緩和之前,隔離與防堵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做法,居家令、保持社交距離現階段影響超過數十億人,對產業發展也帶來極為不利的走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預料全球經濟活動衰退程度將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少見的嚴重衝擊,2020年會有170個國家出現人均收入下滑。
因此,2020年再次出現產業分析師滿地撿眼鏡碎片的情況,如Gartner年初時預估半導體市場年度成長率為12.5%,後來下修至9.9%,直到歐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再度修正到衰退0.9%;而IC Insights原先預測成長8%,3月因應中國的疫情影響,下修到3%,4月再因為全球大爆發下修到衰退4%。而IDC原先就預估相對保守的成長1.7%,該單位指出若3月底到4月初疫情獲得控制,2020年全球半導體將呈現衰退6%的情況,若影響時間延後到第三季,產業將出現大幅衰退12%的狀況。
疫情帶動醫療/宅經濟/5G需求
儘管不斷有黑天鵝壟罩,但相對之下也有商機與需求應運而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黃慧修表示,線上消費取代實體店面消費,帶動筆電、平板、資料中心等需求;雲端運算需求增加,也一併拉抬伺服器出貨轉強,預期2020年第二季,伺服器DRAM與固態硬碟(SSD)的需求會增加。應用部分,醫療、宅經濟與新興領域需求亦提升。
醫療設備包括耳(額)溫槍、呼吸器等在這波疫情中需求強勁,這些設備中的電子元件如:防疫醫療器材微控制器、溫度感測器、醫療呼吸器用晶片等需求都提高,國內微控制器廠如紘康、松翰、盛群等,因疫情影響帶動測溫設備的市場需求,承接訂單已超越2019年出貨量。另外,宅經濟帶動處理器、記憶體、遊戲運算晶片、遊戲機音效晶片與感測元件的出貨。另外,5G與AI則是受惠的新興領域,其中中國5G的推動不受疫情影響,甚至在政策的刺激之下有加速的傾向。
半導體生產受輕傷 消費性需求受重傷
歐美由於在3、4月疫情快速升溫,而且嚴重程度大幅超越中國,許多IDM廠位於歐美的產線受到影響;IC設計公司較容易安排居家工作因此整體影響幅度在半導體產業中相對輕微;IC封測產線,主要集中在台灣、韓國、大陸、新加坡等地,受到疫情影響的程度較低(圖1)。
圖1 全球IC製造在各疫區產能比重
目前看來,半導體生產面的影響與損失屬於可控制的狀況,但需求端受到的衝擊更大,尤其消費性電子的需求將持續降低,需待疫情獲得控制後,才有望緩步回升,而需求回溫的情況也將視未來疫情控制的狀況而定。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幾個國家,到目前為止都是經濟或整體國力較佳的國家,這也代表面對看不見的病毒與未知的疾病,必須要更謹慎對待,若是為了怕傷害經濟發展而延遲採取管制措施,恐怕會遭受疫情爆發拖累醫療體系反而導致經濟更大規模的傷害。疫情終究會過去,地球有一天會恢復健康,在我們大病初癒那天,我們應該留下甚麼?學到甚麼?防範甚麼?記住甚麼?是現階段大家應該好好思考的。
蘋果/Google發布接觸追蹤API 23國有興趣使用
全球已有23個國家的政府主動接觸蘋果(Apple)與Google合作推出的協作接觸追蹤API,蘋果與Google兩公司日前發布了初版系統。同時這兩家智慧型手機公司基於保護消費者隱私,而將追蹤功能的實用性放到第二順位,因而規定禁止各國政府要求使用者提供電話號碼。
示意圖 蘋果與Google合作推出的協作接觸追蹤API。來源:Unsplash
蘋果及Google表示,美國的幾個州及22個國家已經在尋找這個工具的使用途徑,但還不確定最終會有多少國家採用這個行動APP。此APP將加速追蹤使用者的接觸史,系統的追蹤數據可以與患者的記憶進行比對,更精準找到可能受到傳染的名單,協助政府盡快為可能密集接觸感染者的人篩檢,成為阻止疫情擴散的有效工具。
蘋果/Google表示追蹤系統可以透過設備之間的藍牙連線,紀錄物理上至少接觸五分鐘的用戶。但是有些政府單位認為,蘋果/Google的APP辨識使用者的病毒傳播路徑,找到病毒傳播的重要地點時,若是透過電話或簡訊,而非推播通知,將能達到更有效的警示效果。其中澳洲、英國和其他試圖自行開發追蹤技術的國家,正在經歷修復故障、調整使用電量及採用率受限的研發過程。
Ansys舉辦工程模擬虛擬高峰會 攜手合作夥伴模擬防疫情境
面對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工程模擬領域商安矽思(Ansys)致力與客戶以及合作夥伴攜手應對挑戰,宣布將於6月10日至11日線上舉辦全球最大工程模擬高峰會,並與合作夥伴進行各類防疫情境與醫療病房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等模擬,攜手應對COVID-19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
Ansys將於2020年6月10日和6月11日線上舉辦沉浸式虛擬實境高峰會Ansys Simulation World,希冀透過免費的數位模擬論壇,激勵並啟發高階主管、學者、產業領導者、工程師、研發以及製造專業人員等業界精英,深入瞭解工程模擬的變革力量與全新技術。活動將邀請Ansys總裁暨執行長Ajei Gopal、技術長Prith Banerjee以及具前瞻性的業界領導者進行主題演說,分享並探索當前蓬勃發展的自動駕駛、電氣化、工業物聯網、5G、數位轉型與LS-DYNA等領域的未來趨勢洞察,並瞭解如何運用Ansys模擬解決方案強化產品開發、工作流程與客戶體驗。
參加者可透過各類分組論壇、數位展區導覽、實作即時的「Ask the Experts Bar」、以及線上聊天室的小組討論,與專家、合作夥伴與使用者進行互動,瞭解模擬技術未來發展方向、Ansys全新產品、服務與解決方案,同時也可透過Ansys客戶案例分享,深入頗析最佳實踐,探討如何使用模擬工作轉變研發,並提升新品開發與推向市場的速度。欲報名者可造訪Ansys Simulation World進行註冊,即可自任何地點、透過任何裝置,免費參與線上高峰會。
而為幫助全球健康醫療人員、政策制定者以及組織與社區共同防疫COVID-19的挑戰,Ansys與合作夥伴攜手,透過Ansys工程模擬軟體,模擬各種COVID-19的傳播與感染途徑,藉由物理分析說明遠離感染的最佳方案,提供防疫洞察。重點包括:保持社交距離:由於病毒會快速在空氣中擴散,與人距離應維持在2公尺以上,重力會將飛沫液體拉到地面,風險大大降低。Ansys與合作夥伴埃因霍溫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rt Blocken以及天主教魯汶大學(KU Leuven)Fabio Malizia建立模型,強調運動時應保持1.5公尺以上空間,避免跑步者或自行車騎士間的飛沫傳播。
正確配戴口罩:配戴口罩可將感染他人風險降低多達6倍,然而長時間配戴口罩會產生不適,醫護人員時常拿下口罩更會破壞臉部與口罩間密封效果,提升感染風險。透過模擬軟體可進行口罩位置調整確保與臉部正確密封。
模組化負壓隔離病房設計:負壓隔離病房能減少醫護人員在救治病患同時面對病毒暴露威脅。Ansys工程模擬軟體可演示負壓病房的不同設計,幫助改善通風口位置與送風機容量。
有效進行房間與設施消毒:Ansys與合作夥伴InSilicoTrials Technologies進行模擬實驗,改善消毒過程,能有效確保室內的潔淨。
疫情衝擊換機潮 2020下半年5G手機看中國
2019年底至2020年1月期間,原先預期2020上半年迎來5G換機潮,未料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延燒,造成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0)取消、各國供應鏈暫停及消費市場萎縮等衝擊,消費者的購買態度疲弱,5G通訊相關供應商的布局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減少大規模的布建行動,導致換機潮延後,資策會MIC下修5G手機2020年的銷售預估至2億台,IDC研究經理高鴻翔(圖1)則提出2020年的市場觀察重點在於目前占5G手機銷售市場三分之二的中國。中國最早經歷疫情嚴重的高峰期,現階段積極復工並加速布建5G,在2020下半年5G手機的市場表現中扮演要角。
圖1 IDC研究經理高鴻翔說明,中國的內需市場是2020下半年的5G手機觀察重點
上半年買氣傾向觀望 5G建設速度趨緩
回顧5G手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可由市場供給與需求兩方面分析。供給端的生產技術方面,5G手機增加射頻零組件,同時得要滿足體積小、降低耗電等條件,收訊則須完成Sub-6GHz及毫米波兩種頻段的商用化及布建。除克服技術門檻之外,仍須考量生產成本,才能將成本與售價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文堯(圖2)表示,5G手機的技術與方案已經成熟,品牌/晶片/通訊設備商皆積極推動產業邁進,不只提供中階以下5G晶片,散熱、耗電與訊號等問題都已解決。在技術逐步成熟的前提下,面對COVID-19疫情,5G建設趨緩但供應鏈並未完全停滯。
圖2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文堯表示,疫情爆發後,初估5G手機銷售由2.6億台下修到2億
需求方面,4G智慧型手機的技術更新已經趨緩,難有突破性亮點吸引消費者換機,因此5G功能作為新一波的手機賣點,受到供應商大力推廣。然而5G手機的專屬應用尚在發展階段,消費者不一定需要5G功能,加上受COVID-19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以防疫民生用品或遠距上班/上課所需的平板與筆電為主;在整體市場因經濟緊縮造成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上述的採買順序顯示必需品排擠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預算,導致2020上半年5G手機的買氣處於觀望階段。
5G手機銷售遞延 生產鏈受停工影響
Gartner分析師呂俊寬(圖3)說明,5G手機銷售現面臨遞延,換機潮將延後到今年Q4。原本預期要換機的消費者仍會購買5G手機,只是購買的時間點晚於預期,因此雖然2020上半年5G手機市場的成長不如預估,但換一角度看待,換機遞延同時代表服務或App開發商擁有更多時間研發並優化相關產品,營運商也有餘裕完善基地台的布建。甚至當新機購買時程延後且更多品牌廠商推出5G手機時,上半年處於觀望的消費者可能受到吸引,在下半年換機時從原本的4G手機改為選擇當時最新的5G型號。
圖3 Gartner分析師呂俊寬認為,5G手機銷售現面臨遞延,換機潮將延後到今年Q4
韓文堯指出,COVID-19疫情爆發前預測2020年5G手機將銷售2.6億台,疫情爆發後則初步估計將下修到2億台。而COVID-19影響全球經濟,5G手機的銷售則取決於各國疫情的恢復程度。近日歐美市場的疫情嚴重,許多州封閉、半導體IDM大廠停工,可能影響5G手機的生產鏈。東南亞則是半導體封測重鎮,因此疫情尚未受到控制,為被動元件的生產帶來風險;中國則進入復甦階段,因此大部分的零組件在中國疫情緩解後,已陸續恢復生產。
整體而言,就韓文堯觀察,上半年只要能出貨,手機品牌廠商還是會持續拉貨,但是目前進到第二季尾聲,全球的疫情控制程度還不明確,所有的預估將會隨疫情調整,無法提供太明確的數字,然而若是第三季的疫情仍不樂觀,未來拉貨的需求則會大幅下降,可能導致再次下修5G手機的市場預期。
從Sub-6GHz/毫米波窺探廠商布局
觀察5G手機市場成長趨勢,能夠從支援頻譜理解近期5G晶片廠商的布局策略。Sub-6GHz成本低、覆蓋廣,是目前5G通訊設備支援主流頻段;毫米波相較之下成本較高且覆蓋率低,目前只有高通(Qualcomm)提供5G手機的毫米波晶片。從台灣今年初各家電信的頻譜標售結果,可見台灣電信商瞄準的即是Sub-6GHz的使用市場。日本及韓國原訂今年布建毫米波,但因東奧延期與需求低落而減緩布建規畫;美國也以發展毫米波為主要目標,但基於毫米波低覆蓋及高成本的特性,使得美國的5G服務昂貴且普及率低。
韓文堯認為,今年的5G手機中預計90%將支援Sub-6 GHz,僅有10%左右支援高頻毫米波。針對晶片研發,各家廠商策略不同。其中高通率先推出同時支援Sub-6GHz及毫米波的晶片,其他廠商皆以開發Sub-6GHz為主,但也未放棄發展毫米波晶片,第一波推出5G手機的廠商如三星(Samsung),即採用高通的解決方案(圖4)。三星、海思、紫光展銳也將研發自家的毫米波晶片,且研發腳步未受COVID-19拖延,廠商將照原定計畫於今年推出毫米波產品,因此未來毫米波的使用率可能上升。毫米波的應用趨勢可以美國為觀察重點,其中又以電信廠商Verizon推動毫米波最為積極。美國的電信營運商原本規畫今年年中買下Sub-6GHz頻譜,或者使用現有的4G頻段連接5G網路,若未來Sub-6GHz的覆蓋率增加,毫米波的必要性將下降。然而對Verizon而言,毫米波的網速才能真正與4G網路區隔,因此將主力聚焦在毫米波的服務上。
圖4 第一波推出5G手機的廠商如三星,即採用高通的毫米波解決方案
疫情打亂品牌競合 中國市場為觀察重點
COVID-19打亂市場預期,也改變5G手機品牌商之間的競合關係。韓文堯認為,當前市場對華為的發展相對有利。2019年爆發中美貿易戰,受到美國禁令限制,華為無法使用Google,因而可以預期華為在歐洲的市場將衰退,由其他品牌接收華為市佔率,因此蘋果(Apple)、三星等品牌原本預估在歐洲的銷售成長。然而COVID-19爆發至今,中國最先經歷疫情巔峰,而目前恢復速度較歐美快速,提供華為競爭過程的喘息機會。
在全球手機市場皆衰退的情況下,相比疫情發生前只有華為的5G手機銷售受貿易戰影響,現在其他廠商也因疫情而成長受限,提供華為另類競爭機會。其他中國5G手機品牌,如小米、OPPO等,現階段則為了降低風險並平衡各地市場,主力開發線上銷售管道。
中國趕在歐美之前積極部署5G基礎建設,成為5G手機內需龐大的市場,許多廠商也都在中國生產5G手機所需的零組件,目前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並復工,緩步復甦的情況能夠降低COVID-19對5G手機供應鏈的衝擊。同時,中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後,亟欲恢復經濟成長,5G手機即是方法之一。高鴻翔分析,現階段中國的內需市場占全球5G手機消費的三分之二,因此2020下半年的5G手機市場有三個觀察重點。一是中國政府推動的力度,包含補助與政策等;二則為中國消費者在疫情發生後的消費能力;第三個次要觀察點則是當5G手機需求增加後,零組件的供應是否足夠。
綜觀5G手機市場,呂俊寬進一步補充,雖然疫情造成5G換機潮延遲,但是2021年的5G銷量將會持續成長。目前購機風潮因疫情而趨緩,疫情反而可視為給予5G手機一個良好的起點與發展空間,讓效能及成本的考量找到更適合的平衡點,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