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Cloud

Cloud

- Advertisment -

2020高科技產業榮枯 唯「5G」是問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2020年高科技產業整體發展,並預測總體環境趨勢與產業佈局轉變,同時聚焦新興技術與創新應用發展。觀測整體,全球經濟緩步回升然而幅度有限,市場朝向破碎化發展,彈性的供應體系逐漸成形,短鏈與分散化供應鏈時代提前來臨。針對新興技術與創新應用,iABCDEF重點技術疊代加速彼此發展。其中,5G在網路通訊與資訊電子領域發揮強大的影響力,扮演科技產業帶動火車頭的角色。 5G在網路通訊與資訊電子領域發揮強大的影響力,扮演科技產業帶動火車頭的角色。 針對新興技術,資策會MIC表示,2020年重點技術的高度疊代發展與互相推升發展速度是觀測重點,所謂iABCDEF包含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區塊鏈(Block Chain)、雲端(Cloud)、資訊安全(Cyber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與5G等,也推動跨國、分散式的智慧製造體系進展。 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認為,雲端運算架構的轉變值得關注,從過去集中運算模式,加入邊緣運算、霧運算的多層次分工,形成分散式運算架構,打破目前網路頻寬對資料傳輸的限制與資料中心運算力瓶頸,加速IoT與AI相關應用實現。隨著多數國家2020年5G商轉,其高速、大頻寬與多連結特性將使5G應用從手機延伸至各個垂直領域,蒐集傳遞更大量數據,再加速IoT、AI、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速度。 而在網路通訊領域,資策會MIC提出10大發展預測並就個別趨勢深入分析,主要包含5G SA布建,5G新收費模式、智慧型手機迎接換機潮、6GHz頻段關注高、固網與移動融合助攻5G、PON新市場機會、交換器升級、Wifi新規、營運商服務轉型、RCS、網通產業併購潮。主要項目不僅以無線通訊為主,其中由5G或5G帶動的高達8項,2020年5G商業化邁入高峰,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總監李建勳指出,針對5G的預測越來越樂觀,產業發展圍繞5G為核心。 2020年5G組網將從NSA逐漸升級至5G SA 為實現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下一代創新應用,獨立式(Standalone, SA)5G NR架構將扮演重要角色。從2020年開始,中國大陸三大營運商、南韓主要電信業者SK Telecom、KT與美國Verizon、AT&T、T-Mobile將展開5G SA網路布建。5G手機將開啟4G手機換機潮,驅動智慧型手機市場重回成長,李建勳說,2020年5G手機出貨將達2.6億支,部分較樂觀的機構更喊出上看3億支、2021年達5.4億支,隨著5G零組件規格升級,將帶動半導體、射頻元件、散熱、電路板、被動元件、天線、記憶體產業成長。 另外,目前5G建設面臨諸多難點,而重拾固網與移動融合的網路架構,能協助營運商運用固網資源來打造多元網路傳輸方案、支援網路切片應用,且能減少建設資本支出,共享所有網路資源。資策會MIC指出,隨著IP流量暴增、5G陸續商轉,大頻寬應用需求驅動寬頻網路升級,為光通訊骨幹網路PON提供新市場機會。更助攻網路設備市場規模成長,其中微型資料中心與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建置將直接促進交換器出貨,主流規格100G滲透率持續提升,而400G交換器產品也已開始向資料中心業者出貨,目前更前瞻的800G以上技術也在研擬中。 xG-PON擴散普及,次世代標準制定中 在資訊電子產業部分,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楊中傑表示,2020年總體環境須關注中國大陸十四五布局與半導體大基金二期加速投資,逐漸對臺灣半導體次產業形成威脅,另外以及貿易戰帶來臺廠關鍵地位提升的契機。針對產業鏈上中下游動態,有五大趨勢值得關注,包含:5G應用帶動半導體市場與技術需求、串流服務與邊際運算推動微型化雲服務資料中心、彈性化邊緣運算架構、工業數據即服務,與AI技術導入醫療輔助系統。 資策會MIC觀測產業鏈上中下游動態,提出五個關鍵趨勢。第一,產業鏈上游部分,5G應用帶動半導體市場與技術需求,包含:化合物半導體則需求增加、5G天線模組帶動AiP封裝技術(Antenna in Package)發展。因應5G高頻與基地台高功率需求,傳統矽因材料已無法滿足,可預期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s)或稱III-V族半導體市場將成長。除此,異質整合提供多晶片整合方案,其中AiP封裝技術成為5G射頻模組主流,整合RF IC與陣列天線等多個電子元件。
0

NVIDIA為VMware Cloud on AWS推出GPU加速服務

NVIDIA與VMware宣布將針對VMware Cloud on AWS推出GPU加速服務,協助用戶推動各種現代化企業應用,其中包括AI、機器學習與資料分析。這些服務讓客戶能夠將各種VMware vSphere的應用與容器無須變更即可無縫轉移至雲端,以現代化的方式發揮高效能運算、機器學習、資料分析與視訊處理的優勢。 越來越多企業透過AI技術凸顯差異化並提升營運和服務,其正快速導入AI並推行新的相關策略,因此需要強大的電腦以petabytes計的龐大企業資料建立預測模型。各行各業正著手利用以NVIDIA GPU運行的類神經網路建置各種機器學習應用,其中包含影像與語音辨識、先進金融建模以及自然語言處理,藉以加速訓練與進行即時推論。此外,VMware近期也藉由收購Bitfusion讓VMware能有效率地運用各種GPU功能,在企業環境中執行AI與機器學習作業。 透過這項合作,VMware Cloud on AWS的客戶將能取得全新高擴充性且安全的雲端服務,其中包含以NVIDIA T4 GPU與全新NVIDIA Virtual Compute Server(vComputeServer)軟體進行加速的Amazon EC2。 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從營運智慧分析到AI,企業仰賴GPU加速運算做出快速精準的預測,對營運績效有直接的助益。NVIDIA與VMware合作設計最先進的GPU基礎設施,推動各產業的全面創新,從虛擬化、混合雲一直涵蓋到VMware新推動的Bitfusion資料中心解構。 VMware執行長Pat Gelsinger表示,客戶透過VMware Cloud AWS獨特價值,加速推動關鍵商務應用的轉移與現代化。VMware與包括 NVIDIA與AWS在內的業界領導業者合作獲得許多創新成果,針對最繁重的資料驅動作業提供同級方案最佳的GPU加速服務,以及針對混合雲環境中各種應用推動現代化。  
0

設備資料有效上雲端 升級智慧工廠平步青雲

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時代來臨,將設備資料與雲端連結已經成為現代工廠的一大課題。智慧工廠已成趨勢,將設備連網不僅能提升設備產能、效能,同時又能兼顧工廠環境與資料安全。 MOXA市場開發副理林昌翰指出工廠自動化目前的三大挑戰,由於工廠內有太多不同廠牌、種類的設備,該如何整合各種設備,如何收集資料、監控設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則是不同資料的截取。例如工具機台的廠商過去是跟飛機引擎商買設備,現在卻是買里程數,所以資產設備是屬於製造商而不是業者,因此要裝很多感測器在設備上進行管理監測,但如果將設備賣到全球,要如何管理監測也是一大挑戰;最後則是越來越多的邊緣設備應該如何管理。 林昌翰進一步說明,過去的工廠設備都是連到中控中心,但是AI大數據時代,所有設備都要收集資訊,因此需要大量感測器。目前常見廠商用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ing Logical Controller, PLC)收集資料,但這會出現幾個問題,用PLC來截取資料可能會造成過大的負擔,因為資料量太大。在上傳資料到雲端時如果要做邊緣運算甚至上傳到公有雲,都須要耗費很多精力,因此MOXA認為要把資料擷取到雲端,應該讓設備做該做的事。 比方說,串列轉換器要連網時可以使用串列設備連網伺服器,另外若是複數感測器要連網,則可使用支援雲端技術的IIoT控制器。林昌翰表示,未來MOXA的設備都會支援雲端,可以快速布建模組化設計,易於進行故障排除。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進行邊緣運算,不用把所有資料都上傳雲端,先進行前端處置,讓設備連網更有效率。另外,為解決太多不同通訊協定閘道器(Protocol Gateway),不同設備間彼此溝通的問題,MOXA推出支援各種通訊協定的控制器,先解決操作技術(OT)的問題,才能討論資料上雲端的問題。 林昌翰解釋,至於工廠自動化的第二個挑戰,業者將設備賣到國外要如何監控?早期的做法是用VPN,但使用VPN就需要IT(資訊技術)部門的同意,針對此問題,可以利用雲端技術,在設備銷售時就搭配可遠端連接的閘道器(Remote Connect Gateway),業者可以提供一個USB給廠商,設備發生問題時再進行連接,此時業者就可以從遠端處理經過加密的資料。這樣的做法就可以彈性地使用,並能大量部署。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如何有效管理大量部署的邊緣裝置,林昌翰指出可以利用雲端技術的IIoT閘道器,並增加智慧功能,先在前端進行初步資訊處理,再上傳至雲端。MOXA提供了小巧、強固的解決方案能夠大量部署在裝置上,舉例來說,可以設置在工具機台中,偵測震動、溫度、濕度和電壓電流,收集到足夠資訊後,進行產能和預防保養的預測。妥善運用IoT技術,就能進行全面的統整分析,未來更有機會做到用大數據的方式更準確地預測每一個機台能為廠商賺多少錢、何時可以結算ERP做教調的動作等,讓工廠更智慧、更加安全有效率。 MOXA市場開發副理林昌翰表示,AI大數據時代,升級智慧工廠首要任務就是讓設備資訊上雲。  
0

雲端遊戲乘5G風潮起飛 流暢體驗不再仰仗高效能PC

5G具備快速、低延遲、大頻寬等特性,隨著各國開始陸續商轉,大家也引頸期待新興應用登場。目前許多企業都在布局雲端遊戲(Cloud Gaming)領域,遊戲串流要有好的使用體驗,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網路速度。其中,在近日的E3 2019(電子娛樂展)就有兩大重要發表,一個是Google Stadia的Stadia Pro,另一個則是微軟(Microsoft)的Project xCloud。 Nokia台港澳業務銷售總監鄭志中表示,雲端遊戲將會帶來的影響是讓遊戲玩家不再需要依賴高效能的硬體設備,有了5G高速低延遲特性助力,雲端遊戲將運算放上雲端,不需高效能PC也可以享受流暢的遊戲體驗。同時,5G結合邊緣雲(Edge Cloud)的架構,在邊緣雲進行運算,不用將所有資訊都傳送到中央雲(Central Cloud),進而讓延遲再降低。 鄭志中指出,遊戲玩家對速度的需求比一般用戶更高,過去4G時代遊戲玩家被侷限於非使用高效能PC不可,否則就難以達到順暢的遊戲體驗。雲端遊戲雖可讓消費者不再需要仰賴高效能PC,但Edge Cloud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因為Central Cloud可能距離非常遙遠,加上用戶一多,就可能壅塞。因此將運算放到邊緣,可以讓5G低延遲的特性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據悉,xCloud將會在2019年10月推出,玩家將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平台上暢玩Xbox的遊戲。另外,Google的Stadia Pro則預計於11月推出。 鄭志中進一步說明,除了雲端遊戲,5G重要的應用還有AR/VR。包括微軟等大廠都認為AR將會是5G未來最大應用。例如可以將AR做在汽車擋風玻璃上,把資訊投放在擋風玻璃上,透過5G低延遲即時提供道路資訊等等,這也是可能出現的新興應用。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