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de Server
支援AI推論/視訊轉換 OCP多節點伺服器擴大功效
由於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乃至Google、臉書(Facebook)等業者的雲端資料中心營運規模不斷成長,因而出現了超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center)一詞,同時在機房設備達更大的裝配量時,傳統19吋寬的機架機櫃與伺服器,在容積密度、散熱用電等營運面的經濟性表現,已逐漸難滿足業者之需。
為了滿足「超規模」的更經濟需求,Facebook於2011年發起開放運算專案(Open Compute Project, OCP)並鼓勵各方加入,期透過解構與再建構的方式,訂立出更具經濟性的機房技術規格與標準,並要求設備商依循新標準實現與交付設備。
OCP提出後相繼有重量級業者加入,如Microsoft、Google;我國的主要伺服器代工業者如廣達、緯穎、神通亦有提案貢獻;對岸則有浪潮集團等。OCP已有的規格提案及發展包含伺服器(Open Rack)、夾層卡(Mezzanine Card)、高效能運算(HPC)等,而OCP的會員組織茁壯後也開始舉辦OCP Global Summit年會。
多節點伺服器來由
OCP制訂的規格標準中以Open Rack為首要重點,Open Rack主張改行21吋寬的機架,以提升機櫃氣流度;並在設備的供電上改行12V/48V直流電,以減少電能耗損;Open Rack在機架高度上改行OpenU/OU(4.8公分),有別於傳統機架的U(1.75吋/4.45公分)。
OCP在伺服器的構型(Form Factor)尺寸上也無意遵循傳統機架伺服器的扁平1U、2U作法,而是在2OU高度的空間內縱向切出三等分,以放置3部伺服器(圖1)。雖然OCP機架空間略增,但卻能比傳統19吋機架多放置一部伺服器,傳統機架伺服器在2U空間內只能放置2部1U高度的扁平伺服器。
圖1 OCP Yosemite在21吋、2OU高度空間內切分出三等分托座
在完成OCP標準的伺服器規格後,傳統機架伺服器陣營開始從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衍生出多節點(Multi-Node)伺服器,Multi-Node伺服器在2U空間內縱向切出四等分,以放置4部伺服器,俗稱2U4N,4N即4個節點之意,一部伺服器視同一個節點。
Multi-Node伺服器與刀鋒伺服器均具有較傳統1U、2U標準機架伺服器更高的放置密度,但卻省去刀鋒伺服器的底座(Chassis,或稱Enclosure)倚賴或降低倚賴,密度表現上則介於標準機架伺服器與刀鋒伺服器間,因而逐漸受歡迎。
Multi-Node的出現也影響了OCP陣營,2015年3月OCP Global Summit上也宣布發展自己的Multi-Node伺服器標準,代號優勝美地(Yosemite,為美國加州一處國家公園)。
Yosemite在每一個三等分的空間(每一等分稱為一個Sled,橫置的3個Sled稱為一個Cubby)內可放置4片伺服器卡,或稱為系統單晶片卡(SoC Card),或微型伺服器卡(Micro-Server Card),如此相同空間內從3部伺服器提升成12部(圖2)。
圖2 OCP Yosemite每一托座可水平前後放置4張伺服器卡,每張卡接1顆(1-Socket, 1S)伺服器處理器
Yosemite第二版
Yosemite伺服器發表後的2年,OCP在2017年OCP Global Summit上宣布Yosemite標準改版,即Yosemite v2,隨Yosem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