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AIoT

AIoT

- Advertisment -

敏博新品攻AIoT智慧監控存儲市場

Flash儲存裝置與DRAM模組整合方案的敏博(MemxPro)近日推出新一代智慧儲存裝置監控軟體服務mSMART 4.0,不論是敏博或其他廠牌的記憶體模組與儲存裝置,mSMART 4.0都能加以偵測其主控資訊、生命週期、讀寫表現、系統資訊、磁碟健康狀態等資訊,使用者皆可自行上網供免費下載。在智慧物聯(AIoT)智慧預測分析時代,不但能偵測問題並進行警示,減少客戶端設備巡檢次數與營運管理成本,更能即時擷取儲存裝置關鍵資訊,結合企業資料庫,協助大數據分析應用與決策制定。 敏博mSMART 4.0功能強大且易於使用,相較其他工控儲存監控軟體,最大特點在於mSMART整合了市面上各大工控模組廠商之SSD詳細資料。許多工控使用者都希望對SSD本身的主控制器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然而有些模組廠商會以打磨重印(Remark)方式遮蓋原生主控型號,使用戶受騙與產生混淆。mSMART能真實顯示原生主控型號資訊,超越現有工程人員倚賴的測試工具crystaldiskinfo之功能,藉由先進的演算法計算其使用壽命,預防後續相關的損害。 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匯流進入AIoT的時代,各種智慧應用發展出其邊緣運算的AI系統,可實現秒或微秒的即時運算需求,避免時間延遲而產生問題。以自駕車為例,用戶端的終端裝置、感測系統、閘道器、邊緣伺服器等,搭配路側端設備,負責擷取路況車流和鄰近街區資料並執行演算法,做出快速判斷和反應,保障行車安全。
0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專訪 瞄準需求產學不脫鉤

3C轉4C 車用電子帶動研究主題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認為,與學術型大學相比,北科大更重視實習課程規畫,研究主題的設定也會較為務實。老師們所開出的論文題目,多為了解決現下產業遇到的問題,汽車電子便是其中一例。 近年來,科技部與教育部皆積極推動各國家型計畫,期許藉此推動前瞻科技發展。其中,汽車電子被視為傳統3C產業(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之外,的「第4C(意指Car)」,正積極將汽車電子領域納入各種政府計畫之中。因此,北科大電資學院亦有所投入,並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開發能夠取代共享單車的自駕三輪車。 黃育賢說明,由於早期的半導體產品皆是以消費電子為主,如今若要跨足汽車電子將會面臨相當的轉型門檻,其中,除了汽車電子對於可靠度、穩定性的高要求之外,高電壓、大電流的能源管理也是重要課題。因此,北科大電資學院也將時時針對這樣的產業趨勢調整課程內容。期許能使學生與產業接軌,學以致用。 與時俱進 AIoT中心即將落成 在北科大電資學院,大部分的同學依然是畢業於高工;然而,亦有透過學測成績招收來自普通高中的學生,因此,該學院針對普通高中學生需求,成立電資學士班。不僅如此,北科大更在2018年,由電資學院搶先試辦大學四年不分系的教學方式,期盼學生能培養更扎實的跨領域知識。 在人工智慧(AI)的時代,除了軟硬整合將會日趨重要之外,許多周邊的技術也將出現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應用。黃育賢舉例,如在大眾印象中與軟體產業關聯較淺的光電領域,在未來也將會在製造過程中有許多的演算法、程式設計需求。更會因光感測、光通訊在人工智慧與物聯網(IoT)的眾多應用,而使得研究學術單位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樣貌。 有鑑於產業對於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的重視,北科大將在2019年初成立AIoT中心,以因應相關的技術開發需求。在北科大電資學院,有三分之一以上教師具備足夠的AIoT軟體知識,期盼藉由該中心的建立使得教學與研究的力道更加聚焦。黃育賢也提到,要發展AIoT,必須加強人才軟硬整合與系統整合的能力。但台灣科技產業長期以代工為主,因此系統整合的概念較為不足,這也是未來必須要從學院教育慢慢補足的。 補足中階人才缺口 五專學制強勢回歸 北科大在過去以「台北工專」名聲為人熟知,在1997年升格成為科技大學之後,睽違20年,五專部在2018年再次成立。 儘管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大學錄取率居高不下,然而,黃育賢表示,在科技業界對於中階科技人才的缺口依然非常大。因此,在政府政策推動與校友的支持之下,台北科技大學五專部在2018年8月首度招生。在首屆招募的30名五專部學生中,有9名學生的應試成績可以進入第一志願普通高中就讀,招生成績相當亮眼。 最後一哩課程加持 科大/產業合作積極 正由於北科大電資學院對產學接軌的重視,更針對此需求規畫了「最後一哩」課程,該課程內容中,有高達三分之二課程時數是由產業中的專業人士講授。 黃育賢說明,人工智慧的發展不但牽涉到處理器、記憶體、電源管理的發展,半導體製程也必須跟著進步,人工智慧的發展與半導體製程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北科大電資學院便與台積電合作,讓產業界的專業人士在「最後一哩」課程中,直接與同學分享業界目前正在使用的製程技術。除了台積電之外,該學院亦與友達光電、研華科技合作,開設不同科技產業領域的「最後一哩」課程。 目前,許多科技大學皆已逐漸降低校外實習的教學時數,轉而偏重理論教學課程。然而,北科大認為與產業充分接軌才是科技大學最大的優勢與特色,該校學生的校外實習依然是全校必修課程。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認為,與學術型大學相比,北科大更為重視實習、實驗類型的課程規畫,對於研究主題也會較為務實。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