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ADI

ADI

- Advertisment -

ADI贊助科技競賽助力臺灣AIoT產業深耕校園

Analog Devices(ADI)、安馳科技與一元素科技攜手贊助第四屆「創創AIoT競賽」,總決賽並於7月26日於成功大學圓滿舉行。本次競賽競爭激烈,以黑客、創客與公益3個組別,共吸引全臺35校超過120組隊伍報名,決賽當日評選最後入選的33支隊伍,角逐總獎金40萬元大獎! 由教育部智慧空間電子應用聯盟攜手成功大學主辦的「創創AIoT競賽」,自2017年開始迄今已舉辦四屆,希望以AIoT領域發展為核心,競賽活動為平台,提供各界人才打造跨域合作的契機,整合軟硬體技術、行銷、管理、市場趨勢分析等核心能力,激發AIoT領域技術創意,並為產品落實市場應用,邁開第一步。 2020「創創AIoT競賽」除原有創客組外,另增設黑客組(純技術發展)與公益組(社會公益應用),期待藉由增設競賽項目,讓AIoT技術應用可以深入更多領域,同時藉由AIoT技術發展結合創意,為時下備受關注的社會議題,創造更多的行動契機並賦予更深厚的意義。本屆競賽由ADI提供百萬高階設備支持發展工業4.0、煙霧檢測、安全監控與智慧健康照護場域等產業發展,期待藉由技術開發狀態監測系統(Condition-Based Monitoring, CbM)、煙霧偵測以及3D立體成像的ToF(飛時測距)模組等技術,落實於智慧環境、載具、醫療等潛力新興領域。 本次競賽結果,由來自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隊伍,以「馬達軸承故障偵測系統」為主題,獲得黑客組首獎,希望後續進行偵測演算法與資料庫優化,提升應用準確度,有效預防公安意外,同時減少可能發生的經濟外部成本,更期待應用在電動車相關領域;而針對臺灣失明患者所設計的「注音符號點字學習系統」由亞東技學院資訊管理系與輔仁大學物理系聯隊獲得創客組首獎。將熟悉的注音符號直接應用在點字轉換,配合自行開發的教材器具與APP,有效解決失明患者的生活不適應症狀;公益組首獎則是來自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組成的聯隊,以「戶外吸菸行為辨識系統」為主題,解決稽查人力消耗,檢舉安全性等問題,希望可以讓系統落實應用,為臺灣創造質無菸害的公共環境。
0

ADI收購INVECAS HDMI業務 擴展影音能力

亞德諾(Analog Devices, ADI)於7月27日宣布完成對INVECAS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業務的收購。INVECAS專長為提供嵌入式軟體及系統級解決方案。此次收購將為ADI帶來完整的音頻和視訊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和消費性電子市場日益成長之需求。該筆交易的財務條款未予披露。 此次收購並將提升ADI在HDMI標準機構中的地位,協助推升HDMI連接技術的未來演進,如HDMI 2.1功能組合和低功耗特性。此外,ADI並將具備認證和合規能力,以確保在客戶的整個HDMI開發周期中(從概念形成到認證和產品發表)為其提供各種支援。隨著業界不斷發展及HDMI 2.1的問世,8K和10K視訊、增強音訊回傳、可變刷新率等應用將越趨常見。此外,ADI將透過更廣泛的功能組合和更低的功耗進一步擴大產品受眾,使相關技術能獲得更廣泛採用。 INVECAS HDMI技術團隊於該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前身為1995年成立的半導體公司Silicon Image,HDMI技術即為該公司所率先創建。該團隊之管理階層於合併至ADI的影音事業部後將持續發揮關鍵作用。 透過收購INVECAS HDMI業務,ADI擴展了其感測技術和解決方案組合,進而強化了人機交互體驗。透過公司的專業技術知識結合,各種技術組合所支援的新應用和動態使用者介面將使裝置能以開創性的方式與世界互動,而這些創新旨在因應日益成長的沉浸式體驗需求。
0

組織化分析資安風險 聯網工廠拒當駭客天堂

讀者是否準備向駭客支付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的贖金來解鎖自己的檔案?根據Malwarebytes Labs在2019年1月23日發表的《State of Malware》資安報告顯示,惡意程式的開發者從2018年下半年已經開始將鎖定的攻擊對象從消費者轉向公司行號,因為從企業收到贖金的機會遠高過個人受害者。企業在過去一年偵測到惡意程式的比率大幅增加,達到79%—而其主要原因是後門、挖礦程式、間諜程式,以及資訊竊盜等程式增加所致。 工控設備迎數位時代喜憂參半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數位時代持續開創新的可能性。企業領袖不斷發掘新的創新機會,但這樣的創新也伴隨許多挑戰。企業領袖面臨其中一項最艱鉅的挑戰,就是網路的安全風險,而這方面需要針對組織架構推動有別於傳統的變革。推動這樣的變革需要對注入新文化以及採行新的商業流程,藉以因應系統以及生命週期方面的複雜難題。 各界正快速採用各種新型邊緣智慧裝置,這些會產生與轉換資料的裝置也促成系統複雜度疾速攀升。這種資料極具價值,因為主管者是根據這些資料做出決策,所以資料越明確與精準其價值就越高。然而要實現這樣的價值,涉及過程極為複雜。需要適合的基礎設施,加上能即時取得與解讀資料,進而讓人員能在時限內做出決策。這樣的需求帶動聯網世界的發展,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實現成果就是聯網工廠—各種裝置透過分散式網路相互連結,並藉由即時取得與解讀資料來創造價值。 工業4.0的大趨勢為創新打開了許多機會,而工廠控制系統也變得更敏捷、更精準、且更有效率(圖1)。因應網路攻擊的風險,確保資料的有效性,以及根據資料做出決策,這些關鍵元素都攸關聯網工廠能否獲得有價值的成果。由於發動網路攻擊的動機和資產價值成正比,因此因應風險的任務絕非易事。考量到網路維安的複雜性,以及必須從系統層面應付網路安全風險,為此企業主管紛紛尋求參考解方。 圖1 現今的工控系統面臨資安風險,因此建構安全聯網為首要之務 各國機關制定的新安全標準都列出這方面的指引,其中包括國際自動化學會(ISA)以及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NIST)在內的主管機關。雖然各地區採行不同版本的標準,但這些標準的規範的方向大致相同。不過它們只能解決一部分的複雜問題,其提供的指引規範了如何評估風險,以及應採行哪些方法來因應風險。不過若想要成功實現安全的聯網工廠,還需要對整個組織進行徹底的整頓。 要建構安全聯網工廠,組織必須有能力解讀技術標準以及建立安全基礎設施。解讀相關安全標準,適切地因應網路安全風險,進而規範出相關的安全要求。發展關鍵的安全基礎設施,藉以在產品生命週期全程管理資產,才足以因應持續變遷的威脅環境。在邁入嶄新的聯網時代之際,組織必須由上至下推動商業流程。而這樣的策略將讓產品開發團隊能做出安全方面的取捨,以及擬定產品安全要求,藉以因應系統以及生命週期方面的複雜難題。 保護聯網工廠潛藏挑戰 要在複雜營運技術(OT)環境中維護安全,已經衍生出許多特殊的挑戰,而這些難題往往無法用標準的資訊科技(IT)解決方案加以解決。環境中現存的OT裝置,其資產價值、優先順序,以及限制都和IT環境截然不同。在IT環境中,各界關切的重點都是確保信心;然而對於工廠而言,優先順序最高的通常是資料的可用度。此外,這些安全解決方案未來建置的系統中,將會充斥各種高度受限制的產品,其生命週期大多會超過20年。因此對於工廠資產而言,包括優先順序和相關限制,這些因素需要特殊的技能和流程加以因應,以及研擬出適宜的產品安全要求。然而這些技能與流程往往超出傳統IT組織的能力範疇(圖2)。 圖2 威脅模型分析流程 要推行諸如保護OT環境這樣的系統性措施,首先須辨識出高價值資產、評估這些資產面臨的風險、以及在營運的範疇內針對安全適切取捨。由於面對高度受限的環境以及特殊的營運設計,因此並不是所有安全風險都能在裝置層面成功克服。定義出的系統層級策略能指引專家做出適合的安全取捨。要執行威脅模型分析有許多途徑,但組織必須針對所有新的發展情勢調適出適合的流程。 威脅模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人員針對安全取捨進行討論,最終歸納出安全要求和規範。為此,可以根據營運的概念作為基礎,界定出關鍵資產,以及將系統拆分成較小的單元。之後,團隊可以開始運用成熟的方法來找出安全威脅與防禦弱點,以此作為初期的威脅模型。根據這樣的模型,即可建立安全降險措施(Mitigation),以及討論各種取捨作為。由於營運概念應考量整體系統設計,因此所有人都應參與這些取捨的討論。最終,在元件層面尚未排除的安全威脅都必須在較高的層面加以紓解,或視其為可容許的風險。採用標準流程進行威脅模型建構以及風險分析,有助於歸納出適宜的安全要求。 組織著手建構聯網工廠 為因應OT面臨的網路安全威脅,組織必須擬妥策略,進而採取措施建構聯網工廠。想要成功排除網路安全威脅的複雜性,通常都需要進行組織革新。在產品團隊中納編安全專家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但光這麼做,組織還不足以掌握下一波工業革命的潮流。組織必須從最高層面著手,在整個企業環境推動與促成文化變革。這意謂著必須由一個中央組織負責網路安全事務,專責執行新流程與程序來因應網路風險、研擬網路安全要求、監視與回應網路安全事件、以及執行產品評估和驗證。 建立產品安全確保計畫,是因應未來網路安全風險的關鍵要務(圖3)。這樣的計畫可確保開發團隊真正瞭解網路安全風險、必須保護的關鍵資產,以及提升營運績效所需的安全功能。此外還須備妥支援這類計畫的人員與程序,確保產品生命週期全程都能應付網路安全,以及建立有復原能力的基礎設施,進而快速回應新浮現的網路安全威脅與事件。 圖3 產品安全風險管理框架 組織未來在因應新浮現的網路安全要求之際,必須展現感知能力,以及札根於組織文化,並透過標準流程與程序展現出適當作為。在過渡到聯網工廠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組織因應網路安全風險的工作。所有企業都必須回應這項挑戰,能夠推動文化革新的企業,將能掌握當前最重要的大趨勢。 有業者如亞德諾半導體(ADI)籌組了一個中央安全小組,負責在整個組織建立安全文化,藉此因應持續變遷的安全環境。透過公布施行安全程序,並整合到新產品開發流程,這樣的工作是整個組織建立安全文化的關鍵步驟。如此即可確保所有新產品皆針對安全需求進行評估,而且安全方針也納入研發計畫。安全方針旨在確保各項安全要求足以保護關鍵資產,並納入整合的系統設計中。此外,由於安全向來都是適當取捨,因此像ADI的安全作為都經過各大客戶的驗證,而這些客戶廠商經營的業務就是負責維護聯網工廠的安全,而和這些客戶聯手驗證安全作為,可進而確保相關的安全取捨能夠在營運環境中實行。 在運用制度化方法建立安全文化方面,業者的網路安全事件回應團隊會負責評估新浮現的安全威脅、回應客戶遭遇的網路安全事件、評估產品衝擊,以及執行產品安全更新。要管理數量龐大的產品,長遠下來將涉及極可觀的工作量。因此需要適當規畫以促成永續經營,以及管理業者旗下所有產品線的安全解決方案。系統整合廠商往往會尋求其供應商協助解決各種安全挑戰以及降低生命週期成本,新產品挑選標準有助於促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協助控管聯網工廠的總成本,如ADI便致力提供長期解決方案,針對各種新系統設計帶來較佳的整體價值。  回頭看首段假設案例,倘若眼前的抉擇是組織停擺或接受風險,那麼任何時間都應優先選擇讓組織停擺,而支付贖金則將成為次要的選項。 (本文作者為ADI工業解決方案系統經理)  
0

ADI推出高動態範圍RF收發器 因應關鍵任務通訊應用

亞德諾(Analog Devices, ADI)日前推出具備高動態範圍之新系列RF收發器首款產品,適用於各種商業和防務應用。高性能ADRV9002 RF收發器適用於關鍵任務通訊應用,諸如急救員無線電、專用長期演進(LTE)網路和衛星通訊。在這些應用中,尺寸、重量和功率皆為關鍵設計考慮因素。此收發器為ADI屢獲殊榮之RadioVerse設計和生態系統的新產品。 ADI無線通訊事業部副總裁Joe Barry表示,關鍵任務通訊網路對於確保我們的安全至關重要。隨著無線電頻譜變得更加擁擠,這些通訊網路辨識複雜訊號的難度也隨之提高。新品能正確解碼嚴重擁擠頻譜中的訊號,而這將有助於客戶開發功率和性能可根據各種商業和軍事應用而擴展的無線電平台。 其收發器之特性及優勢如下:優秀的動態範圍,能在單一元件內辨識寬頻並因應窄頻操作挑戰,工作頻率範圍為30MHz~6GHz,可實現-150dBc/Hz的接收器動態範圍及高度線性化之發送器。首款設計用於支援12KHz~40MHz之窄頻和傳統寬頻訊號的射頻收發器,能夠處理語音、資料和圖像或視訊訊號,並採用數位訊號無線電校正演算法、AGC、DPD、跳頻和通道濾波技術,可對性能和功率進行動態調整。
0

半導體產業又一巨型購併 亞德諾/美信合併終於成真

繼2017年完成對凌力爾特(Linear)的收購之後,亞德諾(ADI)於2020年再次發動巨型購併,將以換股的方式收購美信(Maxim)。這次合併將有助於亞德諾拓展自駕車與5G電信網路的應用領域。本筆交易規模達210億美元,也是今年以來半導體業內最大規模的收購案。 根據雙方的交易合約,每一股美信的股份將轉換為0.63股亞德諾的股份。以兩家公司目前的股價來看,合併後的亞德諾,市值將高達630億美元,原亞德諾股東在合併後將持有公司69%股權,美信股東則持有31%股權。 亞德諾總裁暨執行長Vincent Roche表示,與美信合併是實現亞德諾「連接真實世界與數位世界」願景的下一步。美信在訊號處理、電源管理方面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可以和亞德諾現有的產品線形成互補。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擁有更廣泛的產品線與更多具有領域知識的人才,可以為客戶提供更複雜、更尖端的解決方案。 美信總裁暨執行長Tunç Doluca則表示,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公司發展出許多創新且高效能的半導體產品,協助客戶創造出各種應用。與亞德諾合併,將是公司發展的全新篇章,兩家公司都有強大的工程與技術團隊,以及深厚的創新文化。合併之後,將可為客戶、員工與股東創造出更多價值。 事實上,亞德諾跟美信合併的傳言,過去幾年經常出現,甚至在亞德諾購併凌力爾特之前,就已經傳出亞德諾有意購併美信的消息。這顯示雙方已接觸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才功德圓滿。合併之後,美信將有兩位高階主管加入亞德諾的董事會,包含現任總裁與執行長Tunç Doluca。 宣布與美信合併的同時,亞德諾也調高第三季財測,預估營收14.5億美元,高於原先估計的13.2億美元。調高財測的主因是該公司的終端市場需求好轉,尤其是通訊及工業部門,取消訂單的情況減少,庫存去化的速度加快。
0

貿澤攜手ADI出版新電子書 探索提升能源儲存方案重要性

貿澤電子(Mouser)宣布與亞德諾半導體(ADI)合作出版最新的電子書,書中將著重於能源儲存系統 (ESS) 以及其在新興智慧能源基礎架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在《能源儲存解決方案:儲能救未來》一書中,來自Analog Devices的主題專家深入探究了關鍵的能源儲存技術及其在包括醫療和汽車製造等產業中的應用。 貿澤與Analog Devices攜手出版的最新《能源儲存解決方案:儲能救未來》電子書,詳盡地分析了電池管理技術在醫療能源儲存系統中的運用,同時說明ESS如何能協助極其仰賴不斷電系統的產業改善可靠度和效率。電子書也刊載關於Analog Devices iCoupler裝置以及其在太陽光電應用中之適用性的文章,同時提供ADuM4122隔離式閘極驅動器等Analog Devices產品的快速連結和訂購資訊。最新電子書亦說明ESS對電動車的重要性,探索高階電池構成和測試系統在擴大電動車生產規模中所扮演的角色。 電子書除了提供12款ADI能源和電源管理產品的連結與訂購資訊,也提供工程師需要的電路圖、資訊圖表和嵌入式影片內容。 若要閱讀最新的電子書,請瀏覽https://www.mouser.com/news/adi-energy-ebook/mobile/index.html。如需進一步瞭解Analog Devices,請瀏覽https://www.mouser.com/manufacturer/analog-devices/。  
0

貿澤技術創新系列研討會即將上線

貿澤電子(Mouser)日前宣布將於6月10至11日舉辦「汽車電源創新技術與應用攻略」系列線上研討會。貿澤電子攜手亞德諾半導體(ADI)、Maxim、Microchip、東芝(Toshiba)、Vicor原廠專家及台南大學院長白富升,連續兩天下午的2點到4點準時與讀者線上相約,從不同角度探討汽車電源技術與應用設計的新未來。 汽車電氣化與電動化革命的快速進展,引發了新的電源供應與管理設計的轉變,目前趨勢朝向以更少的成本和更小的體積,為汽車提供更多的電力,這樣不僅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將帶來更為顯著的效益。 電源系統設計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對電動汽車的控制系統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即將舉辦的汽車電源系列線上研討會中,產業專家們將一起探索如何實現更輕、更快、更遠的EV/HEV模組化電源設計方案、電動車功率元件碳化矽SiC應用前瞻、車規半導體應用技術探討、如何設計出高效/精巧汽車雙電池系統、炙手可熱的雙向直流電源方案、ADAS系統電源設計的挑戰、電動車驅動與能量管理技術分析等精彩內容,希望能為工程師在日後的電動車電源研發與設計,帶來更多的啟發。 貿澤電子亞太區行銷暨企業發展副總裁田吉平表示汽車行業正從傳統往智慧化的方向前進,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技術也在不斷提升,純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在環保高效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對汽車廠商而言,為電動汽車打造出更加可靠的穩定電源,不僅能讓使用者享受到前沿技術所帶來的便捷性,也更有利於其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對工程師來說,抓住每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無論對自身的知識積累還是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關鍵。貿澤電子透過這兩天的線上直播,希望能讓廣大的工程師們更深入瞭解汽車電源創新應用及其解決方案,一起駛向安全、潔凈、高效新未來,共同打造更智慧化的汽車市場。
0

ADI整合式隔離電源收發器助縮短設計時間

亞德諾半導體(ADI)日前推出ADM2867E系列強化型iCoupler隔離RS485 + 整合隔離式DC-DC轉換器。新元件具有低電磁輻射干擾,能在更少的電路板返工和避免預算超支條件下滿足EMC合規要求。相較於ADI前一代產品以及競爭對手目前所提供的產品,此款收發器採用簡化的PCB布局,SOIC外形小巧,可在空間有限的應用中整合更多功能。 下載資料手冊、申請樣品及訂購評估板:www.analog.com/en/products/adm2867E.html 透過線上技術支援社群EngineerZone聯繫工程師和ADI產品專家:  ezchina.analog.com/interface-isolation 查看ADI數位隔離技術應用筆記和技術文章:  www.analog.com/products/interface-isolation/isolation.html 此款隔離式RS485 + 整合式隔離電源收發器系列提供智慧功能,可縮短終端系統安裝和調試的時間,以及輕鬆校正與安裝有關的連接問題。憑藉iCoupler數位隔離和IEC 61000-4-2 ESD 值得信賴的安全性,使其可在嚴苛環境下可保持訊號完整性。 ADM2867E主要特性包括5.7 kV rms隔離式全雙工RS-485/RS-422收發器,爬電距離8mm;於不需跨接電容的條件下,雙層PCB符合CISPR32 B類電磁相容裕度;電纜反向智慧特性可修正反向電纜連線,同時保持整個接收器的故障安全特性,以及可連接至FPGA和微處理器的靈活低壓電源軌,及採用5V隔離電源支援PROFIBUS。
0

ADI推首款建築控制及工業自動化用軟體可配置工業I/O

亞德諾半導體(ADI)宣布推出用於建築控制及流程自動化之業界首款軟體可配置輸入/輸出(I/O)產品系列,以協助製造商和工業營運商提高控制系統靈活性,同時降低產品複雜性。傳統控制系統採用複雜的通道模組、類比和數位訊號轉換器,以及與操作面的機器、儀器和感測器進行通訊的單獨有線輸入/輸出,其需要進行成本高昂且勞力密集的手動配置。 ADI新推出的AD74412R和AD74413R具有可重構的模組通道,可快速、輕鬆地實現遠端設計靈活的控制系統,同時毋需大規模重新佈線,大幅提高了製造商和工業營運商的實現速度和靈活性,並使其能在不大幅增加成本和停機時間的情況下進行更改。 工業4.0的演進使消費者行為和需求隨之改變,製造商需要更靈活的系統以快速輕鬆地因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其不能再依賴為量產市場產品和可預測之需求而設計的固定型大規模系統,相反的,其需要靈活的系統來支援快速重新配置,使所需的停機時間和資本投入降至最低。運用ADI的軟體可配置I/O使製造商可更有效地進行新專案,並實現更彈性的自動化控制,進而降低設計和安裝成本,減少調試延遲。 在使用軟體可配置I/O時,製造商可開發一個平台來代替多個過時的固定功能I/O模組,或用於I/O隨每次安裝而動態變化的多個客戶應用中。對於傳統上依賴於帶有多個I/O模組的控制櫃且每通道類型需採用指定布線的系統而言,由於終端使用者現可安裝能在控制室編程的單一模組類型,使硬體的需求隨之減少,因此有助於降低物流、製造和支援成本。由於軟體可配置I/O允許進一步用於需要更新至10BASE-T1L工業乙太網路系統的棕地裝置,所以可將其作為基於乙太網路之控制網路間的連接橋樑。此外,其並支援開發標準化的可配置現場I/O單元,此類單元能在已安裝之支援HART的4-20mA感測器和執行器與10BASE-T1L或100M光纖回程間進行轉換。
0

ADI雙通道同步降壓轉換器支援疊加輸出電流配置

亞德諾半導體(ADI)日前針對汽車、通訊和固態硬碟電源推出LT8650S、LT8652S和LT8653S雙通道4A/8.5A/2A同步降壓Silent Switcher轉換器。元件採用專有Silent Switcher 2架構,具有擴頻調變功能,可確保PCB布局穩定可靠以實現較低EMI,輕鬆滿足CISPR25標準。 下載資料手冊、申請樣品及訂購評估板請瀏覽:  www.analog.com/LT8650S www.analog.com/LT8652S www.analog.com/LT8653S 透過線上技術支援社區EngineerZone聯繫工程師和ADI產品專家:ez.analog.com/power 點擊觀看Silent Switcher 2影片:  www.analog.com/education-library/videos/5766619334001.html 查看ADI Silent Switcher解決方案之應用筆記及技術文章:  www.analog.com/products/landing-pages/001/silent-switcher.html LT8650S、LT8652S和LT8653S支援疊加式輸出配置,可滿足大電流應用而具備獨特優勢。 輸出可根據系統需要進行並聯配置以提升或降低輸出電流,同時優化熱性能。因而有助於將庫存降至最低及縮短單一元件的品質驗證時間。例如,LT8652S支援每通道同時提供8.5A DC或任一通道提供最高12A,將兩個LT8652S晶片同步則可實現4相34A電源。 LT8650S/LT8652S/LT8653S 主要特性包含採用Silent Switcher 2技術,整合旁路電容,可滿足CISPR25標準要求;低靜態電流Burst Mode,支援輕負載運作;單通道最高提供12A(LT8652S);頻率可調、可同步(300kHz至3MHz)。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