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

- Advertisment -

倍捷連接器偕寶西亮相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日前於2020年10月14日至16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舉辦。倍捷連接器(PEI-Genesis)攜手寶西(Positronic)共同展示多款針對能源領域的連接器及線束產品,寶西是優質的電源和訊號連接器製造商,倍捷連接器於2018年成為寶西(Positronic)全產品線在美洲和亞洲的授權分銷商。 針對此次的聯合參展,寶西亞太區銷售經理,陳震宙表示,透過兩年來的合作,感受到倍捷在工業連接器組裝分銷領域的豐富經驗和高度專業性,雙方的優勢互補,分工協作,使該公司為本地客戶的服務得到了提升,最重要的是,倍捷的快速發貨,定制組裝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客戶的日常選型難題。我們將與倍捷繼續攜手並進,開拓更大的市場。 寶西本次將重點展示包括專為電池電源應用和其他應用而設計的GG系列,其牢固的模組化殼體能夠承載高達400安培的電流輸出,且經得起摔打,還具備優秀的盲插功能;以及專為在惡劣環境下運行需要可靠電流,高功率應用而設計的Panther系列透過IP69防水等級認證,可應用於EV,農業,鐵路或電池電源。以及專為服務器,資料中心,雲端運算和高功率應用而設計的Scorpion模組化連接器,是目前市場上用途較廣的模組化電源/訊號連接器,該連接器具備高功率密度,可實現高效運行,更多端子尺寸選項,適用於混合功率和訊號。 除了寶西的產品外,倍捷本次還會展出Amphenol Surlok Plus連接器及線束產品,該產品是儲能電池組及混合動力汽車(HEV)應用的良好解決方案。此種輕量化連接器有助於節省空間,其堅固的塑膠外殼,可耐受高達125℃的溫度。產品設計採用Amphenol的RADSOK技術,可實現更大的電流、更低的溫升和壓降以及更小的電阻。而Souriau UTS系列,防水塑膠連接器,該系列產品具備強大的抗紫外線和耐腐蝕性能、即使在動態情況下也能達到IP68/IP69K的密封等級。UTS工業連接器系列採用卡口連接,具有強大的密封性能。此外,Hi-Seal版本在未插接和插接條件下具有強大的密封性能,並與MIL-DTL-26482相容。 對於第二次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倍捷連接器亞太區總經理徐夢嵐表示,自5年前在中國珠海設廠,成功把倍捷鏈接器獨特的海量零部件庫存和48小時快速組裝交貨的商業模式與優勢引進亞洲。倍捷同時設有新能源線束加工產線,以提供客戶高質量與快速交貨的服務,倍捷在亞洲建立起這支有連接器專業知識,涵蓋銷售、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產品管理、生產品管的本地團隊,可以及時響應亞太區市場客戶的需求。與傳統代理商業務模式不同,倍捷連接器擁有原廠授權的產品組裝線,再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快速組裝。這意味著我們的零部件採購自原廠,生產組裝線、加工流程、組裝的產品品質都符合原廠認證標準,還能為客戶提供替代性的解決方案及快速的當地語系化組裝。這種模式應對了工業連接器產品的高度複雜性要求,其優勢在於,既能降低客戶庫存風險,又能滿足客戶中小批量的定制需求,還解決了工程師、采購人員在產品選型上的困難。將繼續利用這些優勢,支持台灣能源產業的發展。
0

整合感測/通訊量測體重 計重檯秤系統成就智慧養殖

因此,在民以食為天的基本民生需求下,若沒有從「食」的來源端來管控或是有一套智慧生產的方式協助的話,飲食的問題就會變成不斷上演食物供需失衡的民生問題。而透過智慧農業的切入,將可逐步改善因天候或是人為所導致的各種問題。加上政府致力於智慧農業的導入與建立,以及大量大數據資料的分析與應用,可望逐漸降低不斷從產品生產過程或民生需求所產生的問題。換言之,在智慧農業中,用來量測飼養的家禽或水禽重量的應用於智慧農業之智慧型計重檯秤系統,就有其被開發的需求。 近年全球人口越來越多,糧食的需求也慢慢增加,同時受到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極端氣候及鄉村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影響,導致農牧業人力減少許多。因此,政府開始推動智慧農業,結合無線通訊科技進行資料的蒐集,透過資料的整合及分析,減輕農場作業負擔及降低勞動力需求,建立更有效率的農場經營。其中,關鍵元素與作法包括制定相關農業科技策略,發展農業科技技術跨域整合之創新農業技術,重視農產品衛生安全與營養需求,並運用物聯網(IoT)、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與大數據(Big Data)等技術,進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文中將說明整合紅外線觸控框(IR Multitouch)介面與具備RS-232串列介面的傳統計重檯秤裝置,該裝置運用邊緣運算的概念,精準地擷取與收集禽隻的數量與正確體重。最後,再將禽隻的體重與數量結果透過NB-IoT無線通訊模組傳送至網頁上,並紀錄每天禽類體重長成的過程,以了解如何孕育出最佳飼料轉換成禽隻體重的最佳養殖環境。 解決台灣養殖體重測量痛點 製做本系統的目的,是針對國內本土環境所提出的應用。透過智慧禽舍採用的智慧型計重檯秤系統,可以針對不同生長周齡的禽隻進行適合其生長的重量擷取與分析,並將環境綜合資訊及參數收集於資料庫,進行分析與經驗數據累積,提高飼養管理效率與品質,並有效節省人力,邁向智慧化生產與管理。 台灣正在邁向智慧養殖,會使用智慧禽舍來監控家禽或水禽的生長環境與飼養過程。其中,最難收集到的數據就是家禽或水禽的成長體重,因為無法固定禽類的動作與位置,使得禽類的重量數值僅能估算或是常出現誤差值。因此本裝置利用紅外線多點觸控取代影像辨識,來計算禽類的數量,可更準確且方便的偵測禽類的數量。一般影像辨識都需要經過較繁瑣的演算法與軟體分析,技術性較高且花費時間多,還會因為光線等外在因素導致判斷錯誤。而改用紅外線觸控框介面,則可以更快速且方便的取得數量,同時搭配計重檯秤取得重量數據後,即可上傳至網路,農場主人便能隨時隨地查看禽類的生長曲線。 此外,此裝置亦內建各種禽類的成長曲線表,確認所擷取的體重是否超出標準值的上下限,進而確保系統收集到準確的禽類體重。由於不同禽隻類型的成長重量曲線不一樣,因此可以運用指撥開關來設定所飼養的是否為家禽(雞)或水禽(鴨),進而達到智慧化傳統計重檯秤的目標。 紅外線感測取得精準數據 在應用於智慧農業之智慧型計重檯秤系統設計中,使用Holtek HT66F2390微處理器為核心。其中,主要利用紅外線觸控框取得感測資料,再使用NB-IoT模組將資料存入資料庫,供網頁監看與使用。 UART串列介面 UART是一種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通常稱作UART,其為將資料由串列通訊與並列通訊間傳輸轉換。UART通常用在與其他通訊協定(如EIA RS-232)的連結上。在串列傳輸通訊協定的格式內容中,是由四種資料共11個位元所組成,共分為起始位元(Start Bit)、資料內容(Data)、奇偶同位元檢查碼(Priority Bit)、停止位元(Stop Bit)。 如圖1所示,資料透過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的方式,由最低有效位元(Least Significant Bit, LSB)開始傳輸直至最高有效位元(Most Significant Bit, MSB),奇偶同位元(PB)可以選擇忽略不使用。在此系統利用計重檯秤 (DHBH-W)的UART串列介面,讀取磅秤上的重量,並以UART將資料傳輸至微處理器解析。最後,再透過NB-IoT無線通訊模組(SIM7020E),以UART做初始化,並將處理後的資料透過NB-IoT無線通訊模組上傳至MQTT伺服器。 圖1 UART資料傳輸格式示意圖 USB通訊協定/人性化介面 由於紅外線觸控框為USB HID人性化介面裝置。因此,須了解USB協定的基本原理。在USB完整的通訊協定中,包含了USB封包、傳輸類型、描述元、裝置要求、群組等USB規格書中相關的協定。唯有遵循此協定,才能執行USB周邊裝置與PC之間的資料傳輸與命令的設定。如下圖2所示,顯示了USB主機端如何與裝置執行通訊協定的傳輸格式。從圖2中,也可看出一個通訊協定所需包含的各種封包與各類型欄位。 圖2 標準USB控制型傳輸 在USB的傳輸中,因不同周邊裝置的類型與應用,訂定了四種的傳輸類型,分別是控制型傳輸(Control Transfer)、中斷型傳輸(Interrupt Transfer)、巨量傳輸(Bulk Transfer)以及等時型傳輸(Isochronous Transfer)。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慢速裝置僅支援控制型傳輸與中斷型傳輸而已。在USB裝置中,則針對不同裝置的應用特性,個別地執行中斷傳輸、巨量傳輸或等時傳輸。 而USB...
0

上帝視角多元應用夯 無人機開拓產業智慧化新機

網路上有一個很夯的Youtube影片,是日本新婚夫妻去環遊蜜月400天時,用空拍機拍下6大洲48個國家的影片,獨特的上帝視角讓人驚艷不已;但看過電影《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的人,一定也會被一群無人機對美國總統發動攻擊的畫面驚嚇不已。 近幾年掀起熱潮的無人機,跟許多科技工具的演進一樣,一直受到不同的正負面評價,不過,隨著交通部民航局制訂的「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於3月底正式上路,包括空域、註冊、考照、投保等都有明確規範,讓無人機產業有了可遵守的遊戲規則,不僅玩家躍躍欲試,產業應用也是蓄勢待發。 圖1 2014~2025年美國商用無人機各應用類別的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www.grandviewresearch.com 無人機積極扮演科技救災關鍵角色 進入後疫情時代,屬於非接觸應用的無人機被視為關鍵的數位新科技,在工研院擘畫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中,無人機結合人工智慧(AI),已被列為三大應用領域之中「智慧生活」的重要一環,不管是空拍、競速、表演等消費性應用,或者農藥噴灑、建築工程、急難救災、智慧農業、安防巡檢等產業應用,都有令人期待的發展潛力。 在許多無人機的活動中,都會聽到「上帝視角」這個字眼,過去如果要從上空俯瞰地面進行國土測繪或災害管理,必須耗費相當的費用與人力出動直升機,但現在有了便捷的無人機,只要靠著專業飛手遙控無人機,就能透過上帝視角掌握空拍景象,以低成本、低風險的方式,創造出多元的應用場景。 舉例來說,近幾年在台灣發生的重大災害事件,包括2018年花蓮大地震、普悠瑪事故、2019年南方澳大橋斷裂等,翔隆航太就與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緊密合作,第一時間親上火線,運用無人機協助進行災難現場航空測量勘災、三維建模保存,在短短2~3個小時就能完成資料蒐集與分析,協助現場指揮官進行救援決策,有效提升第一線救災人員的生命安全。 在面對山崩、地震、水患、山區迷途受困、岸際釣客落海等狀況需要科技救災時,無人機不僅可以空拍,還能搭配不同酬載系統提供不同功能,例如夜間時可以搭配緊急照明、水域中可採用紅外線顯像儀、另可搭配語音擴音、救生吊掛、繩索牽引、醫療物資投放等功能。此外,無人機具備精準定位系統,也能協助蒐集各種災害狀況資料數據,用以分析災害程度與環境變化,作為未來災害防範與監控的重要依據。 助力智慧農業/智慧巡檢有一套 近幾年台灣有不少商用無人機新創公司成立,分別切入不同應用領域,其中農用無人機已為智慧農業帶來新面貌。台灣農村長期以來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但現在有了無人機,透過精準定位與數據管理,可協助農民噴灑農藥或訓練農友自行操控。以擎壤科技為例,其統計可降低一半的農藥用量,且增加作業速度達30倍,過去傳統人力噴藥一分田需要一小時,利用無人機只要三分鐘即可完成。 圖2 小型無人機功能與應用產業 資料來源:MIC 此外,農用無人機也可進行AI農損即時辨識。中興大學AIPal團隊就開發出一套系統,透過空拍影像的標籤化與訓練大量水稻倒伏影像,建立AI影像辨識模型及深度學習架構,無人機在空拍時即可透過機上的微型電腦進行邊緣運算,辨識出稻田倒伏區並計算農損範圍,其辨識率超過9成,原本需要數十天的作業時間,可大幅縮短到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在安防巡檢方面,無人機可以成為保全業的重要幫手,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彌補傳統人力不足或傳統監控有死角的問題。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為例,其研發之全自主巡警無人機系統,已經導入銅鑼科學園區進行場域驗證,可依據管理需求及預先設定的飛行任務,進行自動起飛、巡檢、降落及充電等作業,除了展開例行巡檢外,還可進行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任務。 在去年的貢寮海洋音樂祭,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也與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合作,推出全台第一輛車載式無人機系統,以自動排程飛行,全程毋須飛手操作,每小時可巡查龍門吊橋至東興宮之3公里區域範圍,並將即時影像回傳到現場指揮中心,用來掌握現場活動狀況,瞭解是否有民眾擅闖管制區,並進行安全監控、蒐證及車流管理等工作。 無人機共享經濟方興未艾 看完上述的無人機產業案例,讀者覺得無人機像什麼?許多飛手都說,無人機像是老鷹一樣,擁有犀利眼睛、快狠準的行動能力,平常在高空盤旋、俯瞰地面,必要時才採取行動、精準達成目標。 整體來說,當前無人機的主要應用,多半是在解決特定產業或使用情境的痛點,讓無人機搭配AI、數據管理進行自動化、高效能且精準的作業流程;不過,無人機的使用門檻終究偏高,如果要讓更多消費者願意接觸無人機,帶動無人機的快速普及,業界恐怕要發展更多以用戶視角為出發的生活應用,不能只是一味採取上帝視角、由上而下的提供開發者覺得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或服務。 舉例來說,現在許多零售業與物流業,正在積極開發無人機送貨的服務,可以想像的是,只要可以解決精準定位、續航力、隱私權等問題,在不久的將來,無人機有機會取代現在滿街跑的美食外送、宅配物流車,直接將披薩、咖啡熱騰騰的空運到消費者手中。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羽渡科技開發出應用於觀光旅遊產業的GoDrone共享無人機營運方案,可由旅遊景點業者、旅行社與旅遊通路業者進行建置,讓任何來訪的遊客使用手機免費App即時取得授權使用「隨叫即用」的無人機召喚空拍服務,讓旅客不用自行購置無人機,即可租借平台上開放的空拍機取得空拍視訊畫面影像、留下特殊回憶。 羽渡科技採用的是「純軟體定義無人機召用服務」(Software-Defined Drone-as-a-Service, SD-DaaS),結合了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資安授權、場域管理、即時自動技術,協助中小企業或社區團體輕鬆合法取得最新的無人機科技,除了用於旅遊景點空拍,也可擴展到運動賽事、戶外休閒、農產觀光等應用場域。如果市場上出現愈來愈多類似這樣的B2B2C解決方案,便有機會拉近消費者與無人機的距離,成為智慧生活的日常。
0

疫情加快企業網路升級步調 網路智慧化/自動化大潮來臨

創業25年的晶片大廠Marvell,在今年5月更換了新的企業Logo,同時在營運方針上也做了些許調整,更聚焦在資料高速傳輸、儲存、處理與保護等應用市場。在此狀況下,適逢COVID-19疫情,許多企業紛紛祭出遠距辦公等緊急應變措施,讓企業網路的升級與智慧化變得更為迫切。有鑑於此,Marvell日前發表新一代網路交換晶片,以守護資安作為主軸,將許多先進防護跟管理功能添加到交換晶片上。 Marvell網路產品行銷總監Eric Yeh指出,這次該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網路交換晶片,並非例行的產品更新,而是針對次世代企業網路需求量身設計的突破性產品發表。眾所周知,COVID-19疫情使得許多企業面臨急迫的網路基礎建設升級壓力,大量員工進入遠距辦公模式,不只對企業網路基礎設施的頻寬造成考驗,同時也讓企業網路變得更為複雜、更難管理,並使資安方面的疑慮增加。 COVID-19讓企業網路的邊界變得更為模糊,並帶來許多新的挑戰 過去的企業網路是比較「笨」的,只要傳輸頻寬夠高、封包不會遺失,企業客戶就會買單。但對現代與未來的企業網路來說,如果只做到這兩點,很明顯是不夠的。隨著雲端運算架構不斷變化,以及雲端應用的普及,企業級乙太網設備對網路可見度、安全性、性能和智慧化功能的需求與日俱增。相關晶片供應商跟設備製造商必須設法回應這些市場需求,才能贏得客戶。 為了回應市場趨勢跟需求的轉變,Marvell一口氣推出了針對接取、匯聚跟核心網路設備所開發的方案,大幅提高網路管理者對網路的可見度,並將許多自動化管理功能納入其中。而針對網路安全,在這些網路晶片內,Marvell整合了專為軟體驗證、封包加密需求而設計的嵌入式CPU,以提高網路對駭客攻擊的抵禦能力。 除了硬體之外,從前面的提到技術趨勢可以得知,在未來的智慧化企業網路中,軟體的元素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搭配這些晶片解決方案,Marvell也準備了完整的軟體開發套件(SDK),參考設計則會在今年稍後到明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的企業級交換機包含軟體開發套件,添加行業標準的交換機抽象介面,使網路系統供應商能夠在不同的網路晶片選擇之間進行遷移。生態系統方面則支援Linux基金會的DENT、開放運算計畫的SONiC,以及Marvell自主研發的Turnkey網路軟體堆疊等各種商用網路軟體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疫情當下跟疫情之後,企業網路的發展趨勢已經出現很明顯的轉變,未來的企業網路不會再局限在大樓或者是辦公室裡面,沒有邊界的企業網路會變成新常態。另一方面,雲端運算、邊緣運算與AI等應用,也會使企業網路變得更為複雜。為滿足未來企業客戶的需求,網路設備的智慧化與自動化管理功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將是Marvell未來產品發展方向的主軸。
0

大廠產品/服務頻布局 雲端遊戲商機可期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林忻祐 對消費終端業者而言,雲端遊戲崛起,意味著消費終端的規格將會產生質變,輕薄、可負擔、易操作的消費終端為玩家所求。對網路提供業者而言,線上串流服務意味著更多頻寬,業者需要投資更多網路基礎建設,而新的商業模式亦為業者所關注。對雲運算業者而言,雲端遊戲新增了雲服務的應用。對遊戲發行與開發商而言,雲端遊戲提供新的平台通路服務。 雲端遊戲鎖定不同分眾族群 綜觀業者提供雲端遊戲服務品質,由串流提供之畫質、畫面更新率、光線追蹤等特殊效果決定,各家業者提出之更新率皆為60FPS以上,但根據目標市場,但業者服務還是有畫質在720p、1080p、4K之差異,產品服務價格大概在月費5元到50美元。 在雲端遊戲商業模式,業者訂價取決於雲端遊戲的體驗品質,根據雲端遊戲業者2020年4月所提供之服務說明,提供4K解析度之業者為Shadow和Stadia,NVIDIA則是提供1080p服務,Shadow以及NVIDIA另外提供光線追蹤之服務,PlayStation Now提供720p服務,而Arcade則未揭露畫質。在價格部分,多數業者提供之服務在11美元以下,其中以Shadow提供之價格最高,其產品服務落於15美元至51美元,NVIDIA服務和Shadow最為相似,但僅為4.99美元之推廣價格,其中X Cloud尚未確認其定價。 觀察雲端遊戲之目標市場,可分為追求高階遊戲終端使用之消費者以及希望可以便利隨選隨玩的消費者,對應雲端遊戲市場雲電腦以及雲平台產品服務。 雲電腦玩家的使用需求為使用高階遊戲終端,在意遊戲體驗中的流暢度、畫質並具有更新硬體設備的使用習慣。在圖1中,遊戲畫質在1080p以上,且具有光線追蹤功能。雲電腦服務類似租賃遊戲硬體,差異僅在該服務以雲端提供,且由廠商定期維護更新。透過雲端遊戲提供消費者高階虛擬遊戲終端,讓消費者不會因為隨著遊戲軟體的迭代,而需要更新遊戲終端,降低遊戲硬體門檻。 圖1 雲端遊戲大廠產品服務比較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4/2020 雲平台玩家的痛點為遊戲主機、遊戲內容的購買,玩家希望可以玩特定的遊戲內容,但不用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在比較圖中,遊戲畫質在720p。雲平台服務類似於跨裝置的遊戲任意門,遊戲終端與內容取得相對容易,得以隨選隨玩。Sony、Microsoft皆將手機視為可以替代遊戲主機的顯示終端,而Sony、Google、Microsoft、Apple皆提供遊戲玩家遊戲庫之服務,消費者繳交月費之後,便可如串流服務隨選一般,自行挑選喜愛的遊戲。 網路頻寬/品質為決定性因素 雲端遊戲服務品質取決網路連線品質,從各家開放國家發現歐美為雲端遊戲的早期市場,一方面固然為當地的網路基礎建設較佳,另方面則取決於業者在當地建立的伺服器資料中心。大廠提供雲端遊戲亦可見兩個發展脈絡,一為業者自行建立資料中心、一為業者和當地之資料中心或電信業者合作。 從Shadow與NVIDIA在歐洲、美國等國提供雲端服務;前者因其新創規模,在美國亦有尚未提供服務的州別,在資料中心建立上與法國和美國的數據中心OVH和Equinox合作,後者為了提供服務運營14個伺服器中心,和電信業者合作提供GeForce NOW Alliance,在日、韓、俄羅斯的伺服器甚至由合作夥伴經營。若雲端遊戲生態系業者願意經營雲端遊戲服務,亦可以選擇和雲端遊戲業者合作。 雲端遊戲雲電腦以及雲平台服務分別為了滿足玩家對遊戲終端規格、以及跨平台、跨裝置玩3A遊戲的需求。因此,雲端遊戲結合IaaS、PaaS、SaaS的特性,其產業範疇不僅涵蓋傳統遊戲的發行商、開發商,亦包含網路服務提供者、消費終端生態系、雲運算生態系,以及雲端遊戲服務業者之新產業。 雲端遊戲服務業者,本身可以為雲運算服務業者,如Google,亦可能為雲運算硬體提供者,如NVIDIA;亦可以為消費終端業者,如Sony、Microsoft;亦可以為遊戲平台商,如Apple;亦可能為新創,如Shadow具有不同的雲端遊戲服務發展優勢。不論業者類型,各家雲端遊戲大廠均對使用者之網速提出5Mbps~15Mbps以上之要求,且大多建議使用有線光纖傳輸,僅少部分業者提出無線傳輸的4G、Wi-Fi的使用規格需求。 從使用者環境要求以及開放國家觀察,儘管雲端遊戲之流量僅用於遊戲指令的上傳、遊戲畫面傳輸,雲端服務體驗最重要的基礎為網路頻寬、上網品質,可想見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將會越趨重要。截至2020年4月,臺灣尚未成為遊戲雲端大廠所支援之使用國家,僅可使用Apple Arcade。一方面業者需要確保當地消費者具有穩定之網速,另方面業者在當地需要有良好的雲端資料中心服務。意謂網路提供者,如電信、系統服務商具有進入此產業的優勢資源。 除了網路外,消費者玩遊戲之重要硬體為電競顯卡,雲端遊戲產品服務之賣點為無須因為3A遊戲暢玩汰換消費終端,讓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以暢玩遊戲。消費者之願付價格為高階遊戲硬體如電競桌機、筆電、手機,與平價消費終端之價差。截至2020年4月,雲端遊戲之月費價格落在5到50美元。若以高階電腦主機約為2,000美元估算,可訂閱最高級的Blade服務40個月,約為3年多,可見高端雲端遊戲市場鎖定之族群約為定期淘汰硬體設備之玩家。 對硬體業者而言,在雲端遊戲產業興起後,圖形運算渲染之需求轉移至雲端遊戲之廠商。再者,雲端服務的運算需要透過伺服器硬體,存取連接需要透過資料中心的儲存空間。雲端遊戲並不會使硬體商機消失,而是使硬體需求轉向。對消費終端業者而言,雲端遊戲崛起, 終端的舒適度、更好的人機介面協同為下一個遊戲終端硬體應發展方向。 再者,遊戲產業過去採用主機、系統、平台等不同通路區分市場,消費者為了玩特定的遊戲需要黏著於某個消費終端。隨著行動網路越趨發達,手機成為玩家最仰賴的遊戲終端,雲端遊戲亦成為跨裝置跨平台暢玩遊戲之戰場,意味著輕薄、可負擔、易操作的消費終端為玩家所求。以挾帶廣大手機終端用戶資源的Apple Arcade為例,月費為5美元,訴諸從手機、筆電、電視的專屬遊戲跨螢遊玩。 雲端遊戲本身的平台化亦為此服務成功之關鍵要素,如玩家社群交流、遊戲購買,平台本身支援的終端以及遊戲大作的豐富度亦為消費者的考量點。 對軟體業的遊戲發行與開發商而言,雲端遊戲提供新的平台通路服務,在雲端遊戲的浪潮下,加入開放陣營擴展玩家數或是自行經營封閉式陣營成為業者的經營策略。
0

高速傳輸需求旺 2025年光收發器市場成長翻倍

市場調研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日前釋出報告指出,由於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及各國電信商紛紛大量採用高速資料傳輸模組,帶動模組單價與需求量雙雙上揚,因此光收發器(Optical Transceiver)2019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5%,且其產生的收入將自2019年的77億美元升至2025年的177億美元。 Yole光學感測與顯示部門固態照明技術與市場分析師Martin Vallo表示,如此顯著的成長起因於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大量採用單價較高的高速資料傳輸(如400G及800G)模組,使得資料中心獲得的投資節節高升。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電信營運商也增加對無線光收發器5G網路的投資。 而當今新興數位應用及服務需高速連接網路的特性,也進而推動基礎網路架構的規模及容量,Yole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多種技術的演進促使遠距及地下網路資料傳輸速度需求達到400G。而現今資料中心及電信營運商的高需求已體現於數方面,包含資通訊市場高達20%的年複合成長率—原因在於藉由使用高速傳輸的光學模組,核心(Core)/階層式(Spine)網路逐漸轉移為機架式(Inter-rack)架構聯網。 此外,受到亞洲資料中心互連(DCI)光傳輸解決方案及5G光收發器的部署影響所致,電信光學模組收入的年複合成長率為5%。至於近期疫情雖牽動全球電信及光收發器模組的銷售量,但中國著眼於5G部署及雲端資料中心的布建,仍是資通訊需求強勁的驅動力,因此,種種因素仍造就了通訊市場需求的旺盛。  
0

糖尿病管理系統智慧/效率兼具 血糖儀設計BLE建功

測量和監測是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效管理的關鍵。典型和傳統的測量技術透過使用血糖儀(BGM)進行。市場上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另一種技術選擇是連續血糖儀(CGMS)。連續測量的優點很多,其中之一是更瞭解人體,或者隨著時間推移,血糖如何藉由各種日常活動,如體力活動、飲食甚至睡眠不斷變化。隨著持續而非間歇式更深入瞭解人體行為,可進行相應治療和改善。 由於這些儀器通常在皮下測量組織液,直到最近還需定期校準血液,也就是「老派」的戳手指。然而隨著技術進步,部分CGM現在毋需對全血進行校準。 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的微電子性質通常相同,僅有少數例外。且由於這些裝置通常為穿戴式,因此尺寸問題亦須顧及,意味著需要高度整合加上有效電源管理,以提高所用半導體元件的最佳效能。 除了測量和監測外,胰島素輸送技術也在推進,閉環系統將連續監測結合藉由人造胰腺輸送的胰島素,為數以百萬計的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好、更方便的醫療保健及更樂觀的前景。 血糖測量技術層層遞進 傳統的BGM可以在藥房或任何藥店連鎖店購買。使用附帶的刺血針裝置(非常小的細針)刺破手指、流出一小滴血,再將血與插入血糖儀的試紙接觸。 當血液樣本與試紙產生化學反應時,會向血液樣本施加AC或DC激發電壓或電流,而結果由數據轉換器讀取。短暫等待微控制器完成計算後,最終的血糖水準將在螢幕上顯示(圖1)。 圖1 簡化的血糖儀(BGM)框圖 更先進的血糖儀具有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 BLE)連接功能,可將分散的血糖結果傳輸至智慧手機,其通常支援雲端連接的應用程式。而結果可予以儲存,且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可隨時查看,以改善治療效果。 CGM電路系統/電池選擇考量因素 當今,連續血糖儀的系統架構將類比/數位(A/D)和數位/類比(D/A)以及輸入/輸出功能整合到單片矽中,通常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類比前端(AFE)或專用標準產品(ASSP),通常在一個小的晶圓級晶片尺寸封裝(WLCSP)中結合1個藍牙低功耗(BLE)和微控制器(MCU),如RSL10有助於解決挑戰,使長期穿戴的裝置對用戶來說盡可能不顯眼和實用。 除了電路外,另一個影響尺寸的主要因素是所需的電池。如掌上型BGM中,通常使用一個或兩個AA、AAA或AAAA電池。這些對於CGM而言太重且太大,因此,電池的尺寸和化學性質通常決定鈕扣電池的外型尺寸。 為了切實可用,必須審慎管理系統電源。峰值電流和總電流必須最小化,因為從鈕扣電池獲得的最大電流比AA電池大大減小。另一個考慮因素是放電曲線。如若使用氧化銀化學電池,通常會產生最大1.55V的電壓,使用壽命降至1.2V;若使用二氧化錳化學電池,則額定電壓為1.5V,使用壽命降至1.0V。 胰島素注射趨向智慧化 胰島素以往是在需要時使用臨床級注射器和針頭自行注射,就像在診間接受注射一樣。現在有很多種胰島素已經上市銷售,快速、短、中、長效類型的胰島素可以單獨注射或根據需要混合使用。 最近皮下注射的替代品已進入市場。有一種替代方法是噴射式注射器,其以細流將胰島素輸送並進入皮膚。另一種是注射器筆,藉由一根超細針頭自動分配胰島素,使利性和舒適性大幅提升,同時還能減少注射恐懼感(圖2)。 圖2 智慧注射器筆架構示意圖 這些替代裝置實際上更趨於機電化和「智慧化」,就如同傳統血糖儀。至於注射筆的設計採用微控制器和藍牙低功耗無線電,目的是捕捉和報告離散的注射時間、注射量等等。 胰島素泵浦改善輸送效率 胰島素泵浦可精確控制1型和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輸送,但更常針對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泵浦是方案的關鍵部分,最終在「閉環」系統—人造胰腺中發揮作用;其採用胰島素泵浦接收連續測量血糖數據的系統,再加上適當輸送控制和演算法創建人造胰腺,此為糖尿病管理的關鍵。 使用CGM代替多次刺手指,這是一種利用連續數據而不是幾個離散數據點的較佳測量方法。同樣地,能避免一整天低血糖和高血糖是一大進展,有了人造胰腺意味著患者不再需要擔心夜間低血糖、睡眠期間低血糖水準或測量/注射的頻率。這可以大幅改善他們的健康、生活品質,還可能延長壽命(圖3)。 圖3 簡化的胰島素泵浦系統圖 合理想像,採用自動輸送胰島素需要依靠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準確性,這使得裝置製造商於選擇技術、系統和元件供應商的過程至關重要。 人造胰腺連結雲端監測健康 人造胰腺的物理設計有很大差異,儘管戴在身上或配置在使用者的皮帶上。圖4所示架構描述常見的方案,利用高度整合的ASIC,含所有類比前端模組、電源管理、MCU或控制模組以及一個整合的藍牙低功耗無線電以幫助通訊。所有系統都包括某種類型的胰島素儲存裝置,提供適當驅動器機制的泵浦或致動器系統,藉由皮下針頭輸送胰島素的導管或套管系統,以及各種類型的感測器(如運動、壓力、溫度、血糖)。離散或未連接的測量系統主要區別,在於連續和閉環回饋。 圖4 人造胰腺圖 除了血糖感測器以外,還可以使用幾種感測器,如用於人體穿戴裝置的低重力加速度計和溫度感測器來監測活動水準,以改進劑量演算法。這些感測器持續提供有關身體運動和外部環境的資訊,同時還提供有關血糖水準的相關資訊。人工智慧(AI)可用來估計所需的近期和中期胰島素治療。 大多數系統使用藍牙低功耗與連接到雲端的智慧手機進行通訊。但有些人使用無外觀設計的可攜式Pod與單獨的控制系統,亦稱為「個人裝置管理器(PDM)」的系統通訊,在此情況下,PDM用於用戶間交互作用,並可作為開環(非閉環)控制系統,其亦通常藉由Wi-Fi或LTE提供雲端連接的功能。 藉由雲端連接,護理人員可收到通知並介入追蹤。此外,藉由雲端運算,可從大數據分析和人口管理獲得更多的功能。而在某些情況,除IC整合外,甚至被動元件也與高度整合的半導體ASIC整合在3D混合模組中,體現尺寸、重量和性能等優勢。 低功耗藍牙供電 實現高效傳輸 回到對鈕扣電池運作和低功耗工作需求,諸如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的RSL10藍牙5認證的無線電系統單晶片(SoC)之類的元件可提供適當選擇方案實現與人造胰腺方案的通訊。 RSL10提供低功耗,經嵌入式微處理器基準協會(EEMBC)驗證,且近期獲用於可植入式及生命相關的醫療應用認證,適用於低功耗電池供電的裝置;該元件搭載Arm Cortex-M3處理器和LPDSP32數位訊號處理器,提供所需的穩固性以支援複雜設計;板載384KB快閃記憶體和160KB RAM為用戶提供靈活的編程選項。此外,RSL10還為藍牙低功耗提供機會,並具有開發韌體空中升級(FOTA)應用程式的能力(圖5)。 圖5 RSL10系統框圖 此外,該元件具備額外好處,如安森美的藍牙低功耗矽智財(SIP)可用於低功耗的ASIC,進而滿足涵蓋各感測器和介面的需求。由於測量系統和胰島素輸送系統中的數位/類比(D/A)和類比/數位(A/D)轉換很普遍,因此需客製化,像是在胰島素輸送系統中,可能僅需藍牙低功耗傳輸,進而減少基頻RF和控制器成本。許多應用皆為大體積或一次性,因此關鍵在於矽,需盡可能使其具高效能以節省成本和尺寸。 (本文作者為安森美半導體無線及醫療分部訊號處理業務行銷)
0

智慧聯網/資安/差異化兼備 智慧家庭趨勢六箭齊發

Navigant 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智慧家庭平台的全球年收益預計將從2019年的32億美元增加到2028年的143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18.1%。 技術商如Silicon Labs耕耘新興智慧家庭市場多年,透過提供矽晶和軟體解決方案,並與各種設備製造商、通訊協定技術聯盟(SIG)和智慧家庭技術聯盟緊密合作,推動智慧家庭市場發展。隨著2020年的到來,人們也總結六項關鍵趨勢,這六大趨勢預計在未來一年中將嶄露頭角。 從Smart到Intelligent 傳統上,「Smart」意味著使用者可透過語音命令調節燈光,或者在上下班時以智慧手機打開暖氣。這種聰明智慧很棒,人們都喜歡。但這只是邁向更遠大、更令人振奮旅程的第一步。 物聯網裝置正變得更強大且智慧。外形尺寸不斷縮小。強大的通訊協定提供更廣的範圍和更高功效,消費者能夠在家中增加更多可連接的裝置。這些都意味著實現更複雜功能組合的可能性(甚至是期望)越來越大,多種設備可以無縫並智慧協同工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使用者與家人或朋友觀賞電影時。經由單一語音命令可以將電視和機上盒打開,並準備播放電影;同時可降下百葉窗,使燈光調暗,營造出類似電影院的氛圍。 多重協定連接更普及 談到智慧家庭連接時,沒有一種協定能成為絕對主流。這有充分的理由:藍牙、Wi-Fi、Zigbee、Z-Wave、Thread和專屬網路都具備不同的特性,其各自在IoT連接中發揮作用。 設備製造商將持續根據範圍、連接的裝置數量、功率限制,以及其希望整合之智慧家庭生態系統所使用的協定等因素來選擇通訊技術。 這種使用最佳無線技術的方法持續推動對於多重協定連接的需求。例如Silicon Labs開發具備動態多重協定連接能力的無線IoT解決方案,該方案能支援Zigbee、藍牙和其他協定選項;每個協定對延遲和頻寬都有各自的要求,有效的通訊調度是成功利用動態多重協定連接的關鍵要素,如透過單一多重協定SoC進行設計,可以將無線子系統的物料清單(BOM)降低達40%、簡化印刷電路板(PCB)的設計,並藉由射頻共存方法消除多個無線電之間的潛在干擾。 由此產生的多重協定智慧家庭產品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使其不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查找規格,以確保某些東西可以在設定後運作。展望未來,人們將看到用於智慧家庭的終端產品開始支援多重協定連接,使購買新產品時對包裝盒上會附有何種協定標誌而感到焦慮的消費者而言,選擇將變得更加容易;而它們都可以正常運作,這與人們的下一個智慧家庭趨勢非常契合。 智慧家庭裝置優化使用者體驗 即使使用者的裝置是市場上功能最強大的智慧家庭產品,若是安裝和使用體驗不佳就不太可能會得到迴響。市場上的競爭者盡可能讓智慧家庭裝置的設定和操作變得更容易。如Z-Wave SmartStart安裝系統就是一個例子,其使消費者能透過掃描QR Code,將新裝置增加到他們的網路中。 人工智慧廣泛運用 越來越強大的運算能力,使智慧家庭設備製造商能就近利用裝置附近的機器學習功能,而不是局限在雲端。這種將智慧遷移到邊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延遲,並且打造反應速度更快和更智慧的系統;此外,還可透過限制家庭外部共用數據的數量和類型,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差異化為裝置製造商技術突破口 智慧家庭裝置的製造商對於如何使用先進的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有著某種願景,實現這個願景是他們的首要目標。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希望投入更多時間進行創新和差異化,而不是深入了解元件整合、無線認證等方面的細節。 而結果是智慧家庭裝置製造商不斷尋找能夠提供開發工具,並且標準化跨越多重通訊協定設計過程的半導體和軟體供應商。這些實用工具可解決繁瑣的耗能分析、配置和連結優化等工作,使裝置設計人員的工作更加輕鬆。因此,可以為創新留出更多時間,同時加快產品上市時間。 全面協作模式強化資安 沒有深入研究安全性,也就無從談起智慧技術趨勢和物聯網。隨著越來越多的連接裝置蒐集更多資料,駭客發動的攻擊越來越複雜;加上精通科技的消費者愈發意識到這些攻擊和聯網家庭中存在的風險,安全需求(從裝置到雲端)正日漸成長。 當然,挑戰在於實現安全性,又能免除對電池壽命、頻寬、CPU使用率和系統成本造成不能接受的影響。要確保IoT的安全,需要一種全面、協作的方法,包括半導體和軟體供應商、無線協定SIG、設備製造商、IoT服務供應商和雲端企業的整個生態系統。 例如Silicon Labs的Z-Wave Security S2技術重新設計Z-Wave安全性的工作方式,致力為智慧家庭網路打造黃金標準,其使用橢圓曲線Diffie-Hellman加密技術和非對稱密鑰交換。關鍵為其在裝置上的代碼占用空間很小,為製造商提供新增所需功能的額外空間。S2補足其他針對IP網域的優化機制,這些機制使Z-Wave服務能夠實現端對端的安全性。 智慧家庭市場令人振奮,對於設計和製造智慧家庭產品的人來說,網路協定的互連/互通越加容易;簡化開發和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新工具意味著他們能更快設計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 另外,對消費者而言,好消息是他們將從更快的創新步伐、更廣泛選擇易用產品以及從生態系統互通性中受益,這將讓他們在2020年後實現越來越聰穎的智慧家庭生活。 (本文作者為Silicon Labs智慧家庭產品行銷經理)
0

購併Barefoot 英特爾攻雲端市場更有底氣

Intel對外聲明,強化數據中心互聯方案,提供客戶更充沛的資源,利用高速成長的龐大數據來提升競爭力,是其認定的六項重要技術基礎之一(Process and packaging, Architecture, Memory, Interconnect, Software and Security)。而Barefoot Networks在雲端網路架構、P4可編程軟體與編譯器、交換機晶片、驅動程式軟體,網路遙測等面向具備互聯技術的專業知識,因此促成本次的併購案。 全球雲端運算應用趨勢剖析 在Amazon、Google與Microsoft等雲端大廠帶頭下,全球資料中心市場持續成長,帶動x86架構伺服器的需求,也為當中具近壟斷地位、以Xeon處理器為主力產品的Intel挹注豐厚營收。Intel資料中心事業部營收在2018年以前呈現持續成長態勢,營業利潤表現與占公司總營收比重也同步爬升,其重要性已十分明顯。 網通大廠Cisco在2018年發表之Global Cloud Index報告中指出,在雲端應用的高速發展下,2021年全球雲端資料中心流量將達19.5Zettabytes的水準(2016年為6Zettabytes),並占據各型資料中心整體95%的流量。 在上述預測下,裝載上千台伺服器、占地達萬平方英尺的超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在2021年可達628座,較2016年的水準(338座)大幅增加。上述地點屆時將占有全球資料中心53%伺服器數量、65%資料儲存量,以及55%的數據流量。 另一方面,為支援低延遲與IoT應用(多人雲端遊戲、AR/VR、智慧製造與V2X等)、分散運算與儲存等需求,相對一般資料中心規模(設備數量、場域大小、用電等面向)較小的邊緣運算市場也受到矚目。 資料中心三項主要IT設備:伺服器(Server)、儲存裝置(Storage)、交換器(Switch),在各型資料中心持續擴展下,市場穩定成長,也吸引許多業者投入開發產品。其中,從網路通訊的觀點,包括資料中心聯外的骨幹網路、機架間的連結,以及上述三大設備的通訊介面,主要有乙太網路、光纖通道與InfiniBand三大類,分別常見於伺服器/交換器、儲存裝置、高性能的超級電腦領域。 高速運算急速成長成為併購幕後推手 隨雲端資料量大幅成長,使得高速傳輸具有迫切需求,上述3大陣營持續朝100G發展。其中,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主導的Ethernet陣營,在Cisco、Juniper、Arista、HPE、DELL等交換器與伺服器大廠主導下已朝400G、800G方向邁進,同期間另外兩個陣營則發展至200G規格。Ethernet在大廠支持、高速傳輸標準發展領先下,持續擴展在伺服器/交換器與儲存裝置的市占;InfiniBand則守住在超級電腦領域的主要地位。 Intel對於發展自有高速傳輸介面一直十分積極,最主要的布局即為2012年併購InfiniBand業者QLogic,並於2015年正式量產的「Omni-Path」規格。然而,無論在交換器(未獲多數OEM業者主力產品採用)、儲存裝置(多家大廠支持另一個開放標準)與超級電腦領域(InfiniBand主導業者Mellanox技術與市占領先),Omni-Path未能取得預期成績。因此Intel併購Barefoot後,2019年7月也宣布不再繼續發展Omni-Path藍圖,集中資源投入Ethernet後續標準與產品發展。 2019年在伺服器之核心處理器市場,Intel目前仍維持9成以上市占率,主要對手為半導體大廠AMD,持續開發高性能效率、高兼容性的第二代EPYC處理器,爭取DELL、IBM與Nokia等大廠青睞。GPU大廠NVIDIA如前文所提,更提出高於Intel之收購價,與資料中心聯網晶片Tier1業者Mellanox完成整併協議。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針對此項併購,明白說明背後動機。網路資料量高速增加下,促使資料中心內部伺服器間,東西向水平資料傳輸呈現指數型成長態勢。後續,資料中心將轉變成數萬運算節點的巨型運算引擎,對於特別是雲端大廠,在建置下一代資料中心時,將採用新架構。NVIDIA已看出可能的市場變化,在硬體加速與聯網加速進行雙邊布局,來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 Broadcom/Marvell進逼交換器市場競爭更猛烈 在交換器領域,Broadcom擁有完整交換器處理器、乙太網路與Fiber Channel方案;在伺服器、儲存裝置領域也有對應的搭配產品。有別於多數對手的策略,Broadcom近兩年的併購主題鎖定軟體,包括CA Technologies與Symantec兩家業者,深化企業、資料中心市場的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與彈性的授權合作模式,成為橫跨硬軟體整體解決方案大廠。 另一家交換器晶片大廠Marvell,從2018年起也進行多個併購案。首先是2018年收購伺服器處理器知名廠商Cavium,取得其以ARM處理器架構開發的ThunderX系列產品;2019年分別買下ASIC業者Avera與乙太網路IC設計業者Aquantia。Marvell原本在伺服器、交換器、儲存裝置都有對應產品,透過上述併購增加產品完整性與技術實力,展現深耕資料中心市場的決心。 在主要對手近兩年積極布局下,Intel透過補強通訊處理器提高資料中心方案完整度,鞏固伺服器晶片市場領導地位。 放眼未來 英特爾朝擴大生態系邁進 Intel收購Barefoot的新聞,從其本身競爭力提升的角度,獲得主流媒體、市場分析機構與產業的正面評價。首先,在既有的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上,RISC與Unix搭配的ARM陣營(如Cavium)、共同屬於x86架構下的對手AMD,以及IBM等大廠之自研平台,至少目前都未對Intel在數據中心的霸主地位帶來威脅。但在NVIDIA、AMD等對手加強資料中心產品布局下,Intel做出此項回應。 Barefoot的Tofino系列主要特色在於導入開源P4程式語言而具備可編程能力,藉以執行多元數據封包功能,例如防火牆或負載平衡、效能監控和遙測。上述的重要性在於雲端大廠甚至大型企業,其資料中心未來將可能需要更多客製化的軟硬體,Intel的網路工程師未來可與客戶合作(或客戶自行開發),從晶片端就能開發專屬功能,為伺服器等設備帶入更多AI與機器學習元素,提升資料中心的自動化與運作效率。 整體而言,Intel回應主要對手NVIDIA收購Mellanox、AMD積極推出新伺服器平台的動作,併購目前在資料中心互聯產品中,具備競爭力的新創業者Barefoot。這家公司在400G乙太網路技術位於領先群,可協助Intel掌握最新通訊規格動向與產品發展能力。而環顧Intel在資料中心的方案,在Xeon和Atom伺服器晶片外,並包括Altera(Arria和Stratix FPGA方案)、Nervana(Spring Crest神經網路處理器)、Barefoot(Tofino交換器ASIC),可提出更完整的產品包裝。 Intel在併購Barefoot之前,曾在2011年以未公開的價格,收購了專門為數據中心網路設備商設計乙太網交換器晶片的Fulcrum Microsystems,這家公司當時發展了10G/40G產品,並與交換器主要業者Arista展開合作。 回顧過去8年,Intel並未充分利用Fulcrum的技術,在交換器領域發展出獲得主流業者採用之乙太網路產品。 另一方面,Intel在2012年以1.25億美元代價收購QLogic的InfiniBand資產,後續推出自有的Omni-Path規格,經過3年推廣,決定在2019年停止後續投資。上述案例大致說明,Intel發動許多併購活動,包括在網路通訊領域布局,常見後來兩種發展變化,一為Intel藉機發展自有標準並對外推廣,一為該公司技術後續未充分發揮預期能量,消失在後續相關產品藍圖中。 然而,資料中心市場在雲端大廠主導,並採用開源標準、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網路功能虛擬(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等技術下,整個生態系更加開放。後續,資料中心無論朝向超大型架構或者微型化的邊緣運算架構,天秤兩端的品牌大廠與新創小廠都擁有成長機會,為雲端服務業者與企業客戶提供基於開放軟硬體平台下的客製化產品。 上述的產業樣貌與過去PC領域不同,Intel已掌握上述趨勢,併購Barefoot後藉由其乙太網路領先且創新的技術,不再創造自有標準而於相同基礎上提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帶領整個生態系做大市場規模。  
0

凌華偕英特爾攜手AWS拓展AI邊緣運算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商凌華科技(Adlink)與英特爾(Intel)和亞馬遜(Amazon)雲端運算服務(AWS)聯手簡化機器視覺的人工智慧(AI)邊緣運算服務。凌華科技提供的人工智慧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其中包含Amazon Sagemaker建構的機器學習模型,採用英特爾發布的OpenVINO工具套件和ADLINK Edge軟體套件,以最佳化方式完成機器視覺應用的部署並通過AWS Greengrass認證。 凌華科技物聯網創新與技術副總裁Toby McClean表示,該公司已經導入多個受惠於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的工業相關應用案例,包括智慧棧板的解決方案,將一般的棧板賦予智慧,讓包裹可被智慧棧板即時偵測,可立即知道包裹應該所在的位置,包括時間、地點,使倉儲業者提高物流效率和生產力,並降低包裹運輸的錯誤和失竊。同時,還可以複製到其他垂直應用市場,提高營運效率和生產力。 凌華科技針對機器視覺推出的人工智慧邊緣運算服務串接了建構機器學習模型的整個過程,將設計、部署再到優化的流程串聯起來,讓客戶專注於開發應用程式,無需具備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模型的高深知識。 其他案例包括用於物件偵測,例如在製造環境中辨識輸送系統上的產品缺陷,以及預知預防診斷,減少機器停機時間,提高生產力。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