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儀
工研院居家管理系統整合ICT技術 守護防疫戰線
面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持續擴散,政府也努力推動各項防疫措施。現階段最重要的防疫工作是切斷傳播鏈,阻絕疫情擴大,隔離為必要的做法。有鑑於目前居家檢疫者約在萬人左右,地方的民政與警政人員往往需要耗費許多人力及物力進行管理,為減輕第一線防疫人員的負擔,工研院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以數位防疫科技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第一線防疫關懷人員,透過系統自動排程訪查主動關懷,有效減輕里長、里幹事與警察等第一線防疫人員八成的關懷負擔,且透過多元感測資訊,降低定位誤差原本百公尺以上縮小至10公尺內。
工研院「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希望透過系統自動排程訪查主動關懷,減輕里長、里幹事與警察等第一線防疫人員的關懷負擔。左至右為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組長李國徵。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為避免疫情擴散,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4人的行動受到限制,顯示各國政府極需要數位科技,協助落實隔離措施。我國數位防疫系統已有成果,但防疫是長期作戰,防疫工具好還要更好,工研院研發的「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是撒下天羅地網,提高定位的精準度,要減少定位誤差降低誤報,讓第一線的防疫人員不會因為誤報而疲於拼命,更有效率幫助我們網住病毒不擴散,降低第一線人員的負擔。目前工研院已完成相關技術研發於院內做測試,將與新竹縣市政府進行場域驗證,持續功能優化後,將可強化現有系統的功能,與現行系統相輔相成互補銜接。
張培仁指出,工研院研發的「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結合臺灣資通訊的優勢,可透過遠距進行居家監測與管理,不僅定位準確,避免誤判,還會自動撥電話訪查,減輕里長、里幹事與警察的負擔。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具備四高強度:「高精準定位」融合多元感測資訊提升定位精準,結合基地台、GPS、Wi-Fi、陀螺儀等感測資訊,可辨識在室內或戶外移動,多元融合減少定位誤差及誤報;「高強度人員確認」結合手機內建生物辨識確保本人接聽,無需額外收集民眾的指紋或人臉進行辨識,或是加影音記錄。
;「積極維護用戶高隱私」在手機App不會儲存資料,且資料上傳實體隔離內網,在居家隔離或檢疫期滿主動清除;「高便利性」則是系統擴充性大且可雙向回報。
根據現行居家檢疫管理系統遇到三大問題,人力勞役成本高、定位誤差高、手機App維運成本高。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進一步說明,「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是一款多功能的App,居家檢疫或隔離者透過手機下載App後,會進行定位,透過工研院測試數據,導入該系統與相較單一感測資訊,定位誤差能從原本的百公尺以上,降低至10公尺以內,提高定位精準。
並提供類似電子版里長/里幹事的功能,利用系統之自動排程撥號功能,即可進行關懷訪談,透過其雙向通報機制,不僅可讓系統自動撥號訪查、檢疫者主動報告系統,減少人工查核負荷,降低對民眾生活干擾;更重要的是,透過工研院自主研發技術「虛擬化App服務平台」,後端可集中控管App版本,資料更新僅需要修改一次,就可適用所有手機版本。對於App維運端來說,不僅不用針對不同手機版本進行測試更新,降低維運成本,使用端用戶也無需頻繁更新App。現行地方政府提供許多防疫關懷協助,例如為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收垃圾、送餐、視訊診療等,預計未來App可連結更多相關資訊與服務。
感測器/致動器不畏逆風 2019年營收再創高達154億美元
2018年,智慧手機出貨量減少以及採購訂單減少限制了半導體感測器和致動器的銷售成長,導致2018年和2016年兩位數成長後,2018年成長6%至創紀錄的147億美元,根據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2019年光電/感測器/致動器和離散元件(OSD)的市場分析和預測。
感測器/致動器成長的下降趨勢延續到今年第一季,全球銷售額與2018年同期相比僅成長2%,但預計未來六個月該半導體市場將恢復強勁成長,該報告指出,2019年將成長5%,達到創紀錄的154億美元新高。由於全球經濟疲軟,2020年成長放緩至3%後,感測器/致動器銷售預計將在2021年至2023年間逐漸恢復成長趨勢,未來四年將達到211億美元。
2019年OSD報告顯示,2018年感測器總銷量成長8%,達到創紀錄的91億美元,而2017年成長15%,2016年成長14%。致動器收入去年成長4%,創歷史新高55億美元,繼2016年強勁成長18%,2016年成長19%。根據OSD報告的預測,感測器和致動器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在2019年成長約5%,分別達到96億美元和58億美元。
2018年(122億美元)的感測器和致動器銷售額中約有83%來自採用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製造的半導體。MEMS用於壓力感測器(包括麥克風)、加速度計、陀螺儀和幾乎所有致動器。2019年的OSD報告表示,基於MEMS的感測器和致動器銷售額在2018年成長了6%,2017年成長18%,2016年成長15%。根據IC Insights的報告,預計基於MEMS的感測器/致動器銷售額將在2019年成長約5%,達到創紀錄的128億美元,其次是2020年經濟疲軟成長3%。
2018年MEMS感測器/致動器產業規模達127億美元
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的預測,使用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製造的產品預計將占2018年93億美元半導體感測器市場的73%,以及預計今年將在全球出貨的241億顆感測器數量中的47%。MEMS製造感測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感測器和麥克風晶片)的營收預計將在2018年成長10%至68億美元,而2017年將近61億美元,2016年則是52億美元。預計MEMS感測器出貨量將在2018年成長約11%,達到111億顆。
預計2018年採用MEMS製程的致動器產生額外的59億美元的銷售額,這些致動器使用其微機電系統感測器進行平移和啟動操作-例如在印表機中分配墨水或在醫院為病人投藥。MEMS製造的感測器和致動器的總銷售額預計在2018年成長10%,達到127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近18%,2016年成長15%。
在五年預測期內預計的最大變化之一將是MEMS製造設備的平均銷售價格穩定性更高,並且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幅度明顯低於過去10年。預計2017~2022年間MEMS感測器和致動器的平均售價將以-2.0%的年複合成長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