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車聯網

車聯網

- Advertisment -

BMW 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即時滿足駕駛需求

BMW 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正式於台灣上線,客製化服務可於線上隨時選購、無需等待即時開通,讓車主自由選擇所想要的駕駛體驗。車主只需在雲端商店購買完成之後,就可以透過無線軟體更新技術(Over-The-Air, OTA)完成功能啟用,將既有的BMW ConnectedDrive智慧互聯駕駛功能擴大服務內容,以智慧、便利且易於上手的服務介面設計,提供車主24小時線上隨時購買、自由打造個人所需服務組合,購買後可立刻自動開通車上服務。 透過遠端引擎啟動功能,車主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透過Connected App遠端啟動車輛同時開啟車內空調,增添用車便利性 來源:BMW BMW 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目前提供的功能包括: ‧ 遠端引擎啟動 透過遠端引擎啟動功能,車主無論身處何地的,在家中、辦公室或餐廳用餐時,都可以透過Connected App遠端啟動車輛同時開啟車內空調。 ‧ 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 凡車輛配有電子懸吊系統,皆可透過BMW 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升級成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可隨時依照路況與駕駛模式電動調整,並透過動態行車模式手動更改懸吊系統設定,配合個人的駕駛需求。 ‧ 運動化引擎聲浪模擬功能 透過運動化引擎聲浪模擬功能的輔助,處於任何行駛模式中都可以享受如跑車般的駕馭情境,可隨時於車內享受符合當前行車模式設定的引擎聲浪,亦可隨自身喜好調整聲浪強度。 ‧ 手機數位鑰匙分享包 手機數位鑰匙分享包功能協助車主與五位家人、朋友分享手機數位鑰匙,擁有手機數位鑰匙,可透過BMW Connected App操作上鎖或解鎖車門、啟動車輛引擎等功能。 ‧ 360度環景碰撞錄影功能 360度環景碰撞錄影功能會於道路上危急狀況發生時自動記錄汽車周圍環境影片,同時也可以手動方式收藏旅途照片。 除了上述服務外,透過BMW 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可以選購到更多智慧互聯駕駛服務,包括可透過Connected APP於遠端以智慧型手機操作車輛功能的智能遠端遙控;直接以BMW iDrive操作介面使用BMW支援外部應用程式的線上生活資訊;旅途中提供個人專屬資訊與服務的旅程諮詢秘書;及可監控目前路況提供建議行駛路徑的即時路況資訊等功能,為BMW車主打破軟硬體界線,打造個人駕馭體驗主導權,對車輛的掌控與操控範圍延伸至數位化功能。
0

5G與車聯網應用夯 TAICS標準論壇見真章

2020年台灣正式邁向5G科技新紀元,各家電信業者無不卯足全力、相繼開台的當下,正式進入了5G商業應用時代。由於5G網路具有高頻寬、低延遲、多連結的特點,有利發展自駕車、無人機、智慧城市等加值創新應用,將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技術發展與應用思維,同時也將帶動新的商業模式。 因此,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與電電公會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將於7月30日在交通部集思國際會議中心3樓共同舉辦「2020 TAICS標準論壇」,以「5G與車聯網標準化與應用」為主題,邀請聯發科技、工研院、高精地圖中心、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台灣思科、伸波通訊與是德科技等產學研專家代表,從國際標準組織3GPP與ITU-R動態切入,分享最新B5G技術趨勢、WRC-19頻譜發展與V2X標準發展,並加入高精地圖、5G ORAN等議題,提供產業界最前瞻標準發展動態與應用。 本活動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是德科技大力贊助,將是企業經營高層、產品經理和研發人員不可錯過的交流機會,希冀能帶給產業不同思維與啟發,精準掌握5G與車聯網的趨勢脈動與應用,開創產業發展新局!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0

德凱受邀於Keysight World 2020分享車聯網測試解決方案

以車聯網測試為主要發展核心的DEKRA德凱集團,對近年來汽車電子及車聯網蓬勃發展的台灣投資與日俱增,今年更推出全台唯一的歐洲新車強制配備eCall緊急呼叫系統測試服務,也是台灣能同時測試DSRC及C-V2X兩大車聯網通訊技術標準的實驗室。日前,DEKRA德凱東亞及南亞區總工程師辦公室EMC/RF技術處資深總監蕭鴻凱,更獲美國測試儀器商是德科技(Keysight)邀請,將於8月6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行的Keysight World 2020 Taipei電子量測論壇汽車電子(Automotive)場次,擔任業界客座講師,帶領觀眾「洞悉車聯網通訊技術與關鍵測試解決方案」。 5G網路遍地開花,高頻寬、低延遲的特性將加速車聯網快速商用化。通訊技術是車聯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此次論壇,DEKRA德凱將對全球兩大通訊技術標準—專用短程通訊技術DSRC、蜂巢式車聯網通訊技術C-V2X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讓與會來賓能在最短時間內,一窺車聯網相關測試認證要求。 身為全球最大汽車檢測機構,DEKRA德凱提供車聯網測試認證服務,不但涵蓋早期研發設計、測試、認證乃至後市場檢測服務,且提供多種駕駛場景場域測試,更擁有廣受認可的專業能力,同時專注於全球市場的研發及創新,其先進實驗室及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更扮演了重要角色,協助客戶更快進入各國市場。 Keysight World自2017年首度於東京舉行,2019年於美國、上海、台北、東京、馬來西亞、新加坡、曼谷、首爾、班加羅爾、新德里共舉行十場論壇,總參與人數逾17,000人。Keysight World 2020將於台北及上海舉行實體暨線上活動,另外亦將於全球其他7大城市舉辦線上論壇。
0

安捷科擁智慧物流車隊技術 強化智慧車聯定位管理

宜鼎旗下安捷科Antzer,長期專注於車聯網市場,受惠近期宅經濟物流車隊崛起商機,以其創新的CAN-to-ADR技術,成功導入美國、印度與台灣物流產業。由安捷科研發的專利CAN-to-ADR技術,透過CAN bus 讀取行車電腦內的車速資訊,將汽車慣性導航技術(Automotive Dead Reckoning, ADR)再升級,適用於車用後裝市場,無論在室內或是任何衛星訊號受到干擾的路段,都能精準掌握車隊位置及狀態。除了物流車隊外,如巴士系統、計程車隊、警消防車隊等,也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後勢可期。 汽車行經高樓林立的都會區時,常會遇到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不良或受到干擾的狀況,除了來自建築物的反射訊號外,隧道、高架橋地下室路段遮蔽的狀況都將導致定位偏移,小至幾公尺,有時偏移甚至可達一條街。安捷科總經理魏廷晃表示,由安捷科所開發的CAN-to-ADR專利應用於車用後裝市場具兩大優勢:省去傳統ADR所需的施工配線,克服過去整合成本高、時間長的缺點,CAN-to-ADR技術能輕鬆導入客戶車用系統內;整合CAN-to-ADR後,無論是行經隧道、高樓林立的都會區、或是停放在多樓層的停車塔中,都能提供不中斷且精確的GNSS定位資訊。 安捷科產品使用汽車慣性導航(Automotive Dead Reckoning, ADR)模組,除了模組內建的運動、方向和高度傳感器,安捷科進一步透由車內CAN bus獲得行車電腦資訊並將其整合進慣性導航的演算法中,在衛星訊號微弱或失去衛星訊號的情況下、能推算出準確的定位資訊。傳統的ADR技術需繁複的車體配線作業來蒐集車輛的車速及檔位資訊,因此,使用者往往因高整合成本而望之卻步。安捷科所提供的CAN-to ADR技術無需額外配線作業,為車用後裝市場提供快速且便利的導入方案。 安捷科產品包含GNSS Mini PCIe / M.2 Cards, CAN Bus and GNSS Mini PCIe Combo Card以及Vehicle...
0

DEKRA獲CTIA認可為PTCRB 5G FR1測試實驗室

自2020年5月18日起,DEKRA德凱台灣正式取得美國無線產業協會(CTIA)認可,成為PTCRB 5G FR1完整測試實驗室之一,在近期已推出的5G一站式測試認證解決方案上,再添一塊重要基石,提供客戶完整便利的套裝服務,協助客戶以較短時間內搶攻5G市場。 DEKRA德凱集團於亞洲及歐洲皆能提供PTCRB 5G FR1完整測試服務,亞洲實驗室位於台灣新北林口,歐洲實驗室則位於西班牙馬拉加(Málaga)。 DEKRA德凱台灣擁有專業資深的技術團隊,目前提供的5G一站式測試認證解決方案包含各國法規如FCC、CE、ISED、NCC等強制性測試、PTCRB及GCF一致性測試、OTA及Data Throughput等性能測試、歐洲新車強制配備緊急呼叫系統eCall測試、車聯網兩大通訊技術標準DSRC及C-V2X測試、逾200國的國際認證服務、加值及客製化服務等。 此外,DEKRA德凱台灣亦與DEKRA全球網路密切配合,累積豐富的法規認證經驗,提供PTCRB、GCF、Bluetooth SIG、Wi-Fi Alliance、NFC Forum、LoRa Alliance、Sigfox、Mirrorlink、Zigbee Alliance等無線測試一致性服務。 關於DEKRA德凱 DEKRA德凱集團在安全領域活躍至今已逾90年。其前身為德國機動車監督協會,1925年於德國柏林成立,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專業檢測認證機構之一。2019年,DEKRA德凱集團總營收逾1115億元新台幣(34億歐元)。目前集團在六大洲超過60個國家擁有約45,000名員工,服務範圍包含車輛檢測、理賠與專家評估、產品測試、工業檢測、諮詢、稽核、培訓及臨時僱傭。2025年將是DEKRA德凱集團創立的100週年,願景為「成為安全世界裡的全球合作夥伴」。 關於DEKRA德凱台灣 DEKRA德凱台灣提供EMC/RF強制性法規檢測服務,物聯網無線通訊相容性檢測服務如Wi-Fi、LoRa、Bluetooth等,車聯網檢測服務如汽車EMC測試、軍用EMC測試、著名車廠測試要求,符合CTIA標準的天線效能OTA測試與Wi-Fi客製化效能測試,一站式LED、PCB、PCBA、系統可靠度驗證暨失效分析,同時也提供電氣安全、功能安全、鐵道交通等測試認證服務,及國際認證服務等。目前德凱台灣的六個據點則分別位於新北林口(兩個據點)、台北內湖及松山、新竹東區及竹東。
0

安捷科ADR專利 助智慧物流精準定位

宜鼎旗下安捷科(Antzer)近期以CAN-to-ADR技術,成功導入美國、印度與台灣物流產業。由安捷科研發的專利CAN-to-ADR技術,透過CAN bus 讀取行車電腦內的車速資訊,升級汽車慣性導航技術(Automotive Dead Reckoning, ADR),適用於車用後裝市場,無論在室內或是任何衛星訊號受到干擾的路段,都能掌握車隊位置及狀態。 圖 安捷科近期以CAN-to-ADR技術導入美國、印度與台灣物流產業。來源:安捷科 安捷科總經理魏廷晃表示,CAN-to-ADR專利應用於車用後裝市場具兩大優勢:省去傳統ADR所需的施工配線,克服過去整合成本高、時間長的缺點。整合CAN-to-ADR後,無論是行經隧道、高樓林立的都會區、或是停放在多樓層的停車塔中,都能提供不中斷且精確的GNSS定位資訊。 汽車慣性導航(Automotive Dead Reckoning, ADR)模組,除了模組內建的運動、方向和高度傳感器,安捷科進一步透由車內CAN bus獲得行車電腦資訊並將其整合進慣性導航的演算法中,在衛星訊號微弱或失去衛星訊號的情況下、推算出準確的定位資訊。傳統的ADR技術需繁複的車體配線作業來搜集車輛的車速及檔位資訊,因此,使用者往往因高整合成本而望之卻步。安捷科所提供的CAN-to-ADR技術無需額外配線作業,為車用後裝市場提供快速且便利的方案。除了應用於物流車隊外,如巴士系統、計程車隊、警消防車隊等,也已有許多案例。
0

德凱提供eCall測試 車聯網測試創里程碑

德凱(DEKRA)日前宣布即日起提供物聯網、車聯網、網通類產品5G測試認證服務,尤其在車聯網領域,更提供歐洲新車強制配備eCall緊急呼叫系統及其下一代NGeCall測試、車聯網兩大通訊技術標準DSRC及C-V2X測試,寫下台灣車聯網測試里程碑。 德凱東亞及南亞區資深副總裁暨台灣董事總經理Kilian Avilés表示,該公司也大動作延攬業界資深軟體技術專家,積極提供檢測認證加值解決方案,無論是符合電信營運商各家規範的認證,或是根據3GPP所制定的標準認證,皆能協助客戶提升產品研發動能、加快偵錯除錯速度、縮短產品上市時間,讓客戶在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5G市場中搶占先機。 擁有近百年悠久歷史的德凱集團,前身為德國機動車監督協會,以車輛檢測起家,現為全球最大車輛檢測機構,近十年來跨足無線測試領域,以車聯網為主要發展核心。此次集團於台灣的5G投資重點亦聚焦於車聯網,包含全台唯一的eCall及建立在4G LTE及5G基礎上的下一代NGeCall測試,可測試晶片、模組、零組件、車載資訊系統(Telematics Box, T-Box)等產品,提供組件級(Component)及獨立技術單元(STU)兩個等級的認證測試,並藉助其大數據資料庫與全球逾60國的豐富經驗,推出最專業可靠的車聯網測試認證解決方案。此外,德凱亦同時投資車聯網兩大通訊技術標準DSRC及C-V2X測試儀器,是台灣最早跨入C-V2X蜂巢式車聯網的第三方實驗室,也是全台可同時測試DSRC及C-V2X兩大標準的實驗室。
0

兩輪比四輪更有機會 電動機車產業黃金路線快跟上

近幾年正當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全球掀起熱潮的同時,從台灣起家的睿能(Gogoro)也在台灣逐步打下江山,事實上,從台灣過去的汽車與機車產業發展脈絡觀察,顯而易見的是,台灣在即將爆發的電動車產業中,從二輪切入絕對比四輪來得有機會,其中又以這四個次產業的商機最值得期待。台灣電動機車市場自2015年突破萬輛以來逐步成形,2019年掛牌數達到16.8萬輛,較2018年7.9萬輛翻倍(圖1),以台灣整體機車保有量1,400萬輛計算,電動機車保有量30多萬輛,僅占整體機車的2%左右。但根據裕隆旗下的裕電能源預估,2023年台灣電動機車可望新增30~50萬輛,占整體機車比例可超過5%,到了2035年將新增100~300萬輛,占整體機車比例可超過30%,後續成長潛力十足。 圖1 台灣電動機車掛牌數 電動機車扮演新興商業模式火車頭 不僅台灣市場如此,在綠色環保的浪潮下,全世界各國都宣布在2025~2040年要以電動車全面取代燃油車,台灣向來有「機車王國」之美譽,又有「準獨角獸」Gogoro帶頭領軍,為台灣的電動機車國家隊打下相當不錯的基礎,未來要打亞洲盃或世界盃都大有可為。 然而,亞洲鄰國可不是省油的燈,例如印度就宣布在2019~2022年投資15億美元全面發展電動機車與三輪車,越南VinFast也和政府共同投資15億美元發展電動機車,大陸與日本都有意主導建立電動機車標準,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以東南亞及大陸為主的亞洲市場,將是全世界電動機車的超級戰場。 根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0年汽車產業趨勢與展望》報告,顛覆性的科技正在翻轉汽車供應鏈的數位轉型,其中「電動化、新競爭者、資訊共享與科技」將扮演四大驅動因素,而融合科技應用和電動化汽車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毋庸置疑,四輪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一樣可以適用於二輪的機車產業。 對台灣產業鏈來說,原本就是重型機車的製造重鎮,包括光陽、三陽、宏佳騰、Gogoro、PGO摩特動力、中華eMOVING等都有一定實力(圖2),但除了發展電動機車的整車研發、製造與品牌之外,也應善用台灣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優勢,發展電動機車所需的科技應用模組、智慧配件及能源網路,並探索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架構下可能的創新商業模式,包括共享經濟、車聯網、物流車隊派遣管理等新型態數位服務。 圖2 台灣電動機車主要品牌 能源服務產業方興未艾 能源科技是電動機車非常核心的一環,環繞在電池、充電、能源網路的相關議題,絕對是電動車能否快速普及的關鍵因素。睿能的成功不僅是推出了一款又一款好騎好看的Gogoro機車,其推出的Gogoro Network智慧電池交換平台也居功厥偉,在換電便利性、電池維護與效能控管上都有優質表現,甚至因此吸引競爭對手加入其陣營,與山葉(Yamaha)、宏佳騰、PGO聯手成立PBGN聯盟,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智慧電池交換平台。 此外,第三方的能源服務公司也順勢搶進,裕電能源就以「YES!來電」品牌經營二輪及四輪的一站式充電解決方案,強調可支援所有規格及品牌的充電設備,其涵蓋基礎設施層(充電樁銷售、建置及售後服務)、營運系統層(充電營運管理、客製化開發與經營)、應用層(App、金流支付)等完整配套,目前已經建置超過1,300個充電站,在全台公共場域充電樁的市占率居於領先地位,未來很有機會跨出台灣,一併將台灣的充電樁、智慧監控設備、物聯網閘道器、智慧停車系統、太陽能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等軟硬體技術輸出海外。 智慧化創造附加價值 從機車到電動機車,不僅是動力系統從引擎變成馬達,更是從工業到資通訊整合的完全位移。電動機車的關鍵零組件主要在於動力電池、動力馬達及控制器,根據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出版的《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白皮書》,台灣電動機車的自製率已達90%以上。 台灣電動機車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機車正持續往智慧機車升級,在融合科技應用的智慧化方面,包括像是輔助駕駛系統、資訊娛樂系統、即時路況及導航系統、車輛防撞系統等,都需要善用人工智慧(AI)、車聯網、衛星定位與導航等技術,讓電動機車創造更豐富多元的附加價值,從追求「馬力」到追求「資訊力」。 另一方面,與機車族有關的智慧配件,例如智慧安全帽、智慧眼鏡、智慧擋風玻璃等,也吸引部分新創公司投入。以智慧安全帽為例,由前鴻海網通事業群核心團隊成立的Jarvish酷設工坊,就打造了全球首款量產的智慧安全帽,整合2K高畫質運動攝影機、HUD抬頭顯示、3D立體環繞音質耳機、智慧語音操控系統、無線充電模組於一身,讓車主在騎車時完全不用看手機,依然不會漏接任何電話,還能一邊查看導航或一邊聽環繞音響,同時還有高畫質行車紀錄器全程記錄、避免行車糾紛。 連結/融合智慧生活 如果要建構一個更完整的電動機車產業,顯然不能只將焦點放在機車、充電/換電系統、零組件上面,而是應該從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格局去思考,諸如共享經濟、車隊物流管理、停車數據等創新的商業模式。 類似GoShare、WeMo、iRent這類共享機車的服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還有一種更新的P2P機車共享商業模式,這家新創公司Lockist開發出一款可以聯網的智慧機車鎖,讓私人機車也能開放給所有會員付費騎乘,只要透過4G網路遠端解鎖,就能拿到置於大鎖裡頭的機車鑰匙,車主可自行根據機車年份、使用狀況訂定租車費率,希望能夠讓私人閒置機車的資源獲得充分利用。 又如應用在機車車隊管理上,包括Uber Eats、FoodPanda等美食外送平台愈來愈夯,且都仰賴機車作為運輸工具,目前幾乎都是靠外送員的手機管理,顯然不夠聰明及有效率,但未來如能透過車聯網來整合管理,將訂單的所有履約過程都加以AI化,不管是派單、定價、路線、時間,系統都能做出智慧決策與建議,例如應該派給哪位外送員、如何規畫出最順路省時的路徑、外送員違規如何判責等,將是電商與物流平台的一大利器。 放眼更長遠的目標,未來這些智慧機車產生的即時數據,將可與人們的智慧生活緊密連結,以相同的標準進行串連、儲存與分享,創造超乎想像的數據財。例如透過智慧停車平台,車主可即時查詢機車空位,交通管理單位也可掌握停車數據,作為改善城市交通與停車規畫的參考;又如導入區塊鏈可以建立類似Carfax這種權威性的機車履歷,記錄所有使用數據及交易紀錄,包括車輛出處、里程數、維修歷史等,而這些數據也能提供車貸、保險業者參考,讓優良車主享有更低的保險費用或貸款利率。
0

豐田攜手NTT打造智慧城市

豐田汽車(Toyota)與日本電信電話(NTT)合作發展智慧城市,並將相互投資200億日圓來穩固合作關係。兩公司計畫建立一個數據平台,彙整與分析來自居家、汽車與公家機構的數據,以此聚焦提供城市中的智慧交通、健康與能源服務。 圖 豐田汽車與日本電信電話合作發展智慧城市。來源:Toyota 依據協議內容,豐田汽車會持有NTT 2.07%的股票,而NTT則有0.9%的豐田股票。在計畫內容方面,豐田會以富士山附近的零排放、氫動力城市為原型,融合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技術,推出智慧生活家居。 為了完善智慧城市的規畫與交通設計,豐田除了應用長期製造及銷售汽車的經驗,同時積極找尋科技夥伴,期望打造交通新技術,以行動服務公司為目標轉型。此外,豐田跟NTT合作開發車聯網技術,並與軟銀(Softbank)共同設計自駕服務平台,並將之應用在豐田的智慧城市原型中。 另一方面,NTT看好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景,因而進一步與美國拉斯維加的城市合作,搜集該市數據來分析即時車況與人口密集區域狀況,達到增加公共安全的目標。
0

落實行進安全 自駕通訊/定位技術缺一不可

目前科技業者與車廠都已投入自駕車系統的發展,特別是專注於通訊、光學雷達(LiDAR)感測、定位與操控技術的研發,在自身的產業特色下,兩方發展出現速度和方向不大相同的現象。 科技產業在產品研發、量產、上市等要求向來快速,以速度獲取市場商機,而車廠業者則多是百年工業,其產品使用年限長,對安全性的注重度高,從設計到製造,都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驗證,這也是車商在自駕車進展較慢的原因。 至於發展方向,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制定的自駕車6個等級為例,車廠是由第0層逐步往上推,科技廠商則是先從第5層的完全無人自駕等級,回推思考技術有哪些欠缺,這兩種不同發展方向在時間的推演下,將在一定的技術環節交會。 觀察目前各大廠的自駕車發展,大多以自小客車為主,在此類應用中,不但車體中的感測器、運算單元、定位單元與操控單元須具備精準而快速的訊號擷取與反應能力,還須經長時間實地測試,以掌握所面對的複雜環境。本文將以自駕車系統中所須採用的通訊與定位技術為探討主題。 感測器穩定性為自駕技術關鍵 台灣目前由法人(如工研院)制定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其中V2X通訊技術與應用於自駕車軟體架構中、行車安全性及聯網接收號誌狀態資訊的提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自駕車系統軟體的運作流程概述如下: 首先,感測分析硬體(Camera、3D LiDAR、Radar與V2X路側通訊設備)收集車輛周圍資訊後(如道路是否有障礙物、道路路形等)先進行前置處理與資料對齊,接著透過深度學習影像辨識軟體針對偵測到的物件與資料進行訓練(Training Data);之後融合多重感測資料(Data Fusion),再進行即時事件推理(Event Sensing)—即區分Event Sensing Type:行人穿越道路(Pedestrian Crossing Road)與橫向來車 (Intersection Movement Assist);最後再儲存資料(Data Logging)。 自駕車系統架構中最關鍵的元件為前端感測器,其為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中最重要的回授單元。近年來隨著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普遍應用於高階車輛,且安全、舒適、方便與節能方面亦有改善,使安裝多個感測器逐漸成為趨勢,同時成為發展自動駕駛等級SAE Level 5的基礎。透過這些先進感測器與機器學習軟體演算法處理,可讓車輛電控單元完整模擬,甚至超越人類在駕駛車輛時所使用的各種感官能力(Perception),實現同步即時的全方位環境感測能力,並針對感測結果判斷控制決策,因此感測器的穩定性研究成為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要素之一,其中運算速度、抗環境干擾能力與辨識精準度為目前發展的三個重要指標。圖1以NVIDIA為例,運算平台採用GPU架構可加速運算,每年以1.5倍的速度成長,預計於2025年將可達到1000倍的運算速度,可融合運算多種感測器。 圖1 自駕車運算平台以GPU架構為主流。  圖2以Google新創的自駕車公司Waymo為例,車上配掛光達與攝影機等感測設備,融合多重感測器抵抗環境干擾。 圖2 自駕車將融合多種感測器克服環境干擾。 圖3則是顯示目前自駕車採用3D光達技術,目的為提高物件辨識精準度。  圖3 自駕車採用3D光達技術,以提高辨識精準度。 兩大自駕車通訊技術 自駕車通訊技術,即採用車聯網V2X通訊,使自駕車具有對外連網能力,該技術可區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短距無線通訊Dedicated Short Range...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