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英飛凌

英飛凌

- Advertisment -

NFC-PWM技術助力 NFC走入智慧照明更輕易

LED市場有越來越多的LED電源供應器提供兩種創新功能:近場通訊(NFC)程式設計及恆定流明輸出(CLO)。NFC程式設計功能用於取代勞力密集的「插入式電阻」電流設定方法,以提升整體價值鏈的彈性。具備CLO功能的產品,可在使用壽命期間調整LED電流,以補償LED模組的光通量下降情形(老化效應)。此功能除了以更優異的照明品質提升客戶滿意度,也對環境有利,因為可以在大部分的使用壽命期間避免發生過電流,進而減少總耗電量。 NFC更適合照明應用 NFC是指一組通訊協定,讓距離相近的裝置能夠以無線方式互相通訊。這項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例如非接觸式付款。LED燈具的NFC程式設計是相當新的概念,可讓LED燈具運作特性以無線方式設定,並自由地設定主電源電壓。這種方法比傳統的LED程式設計更簡單快速,並可實現更多功能豐富且彈性的LED驅動器產品。 圖1顯示照明應用NFC程式設計的系統配置,其中包含NFC讀取器(硬體),以及與驅動器整合的NFC標籤,負責用於資料儲存。NFC讀取器連接主機個人電腦接受指示。應用程式軟體控制NFC讀取器,透過NFC指令以無線方式編程NFC標籤。傳輸參數會依據所需燈具設定的製造商規格,在應用程式軟體之中預先定義及設定。 圖1 驅動器NFC程式設計系統概觀 相較於其他無線通訊技術,NFC具備獨特特性,對LED驅動器使用案例具有吸引力: .由於具備短距離通訊特性,可確保只會接觸及編程位在定義實體位置的物體。本功能對製造環境非常有利,可大幅降低識別及驗證程序的複雜度。 .在NFC讀取器及NFC標籤組成的系統中,標籤可被動運作(無外部電源供應器)。電源是由NFC讀取器傳送的RF場取得。這樣一來配備NFC標籤的物體,就可在組裝線上編程,毋須連接電源供應器,其重要優勢在於提升作業效率。 .於全球可用的13.56MHz未授權無線電頻率ISM頻帶運作,並採用下列妥善定義的標準,可在全球大規模推行實施。 .具備低資料傳輸速率(106至424kbps)及低頻率(13.56MHz),可降低硬體設計的複雜度。低成本的印刷PCB天線足以滿足應用需求,硬體成本低於BLE等其他無線通訊技術。 除了技術優勢以外,LED照明價值鏈的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可因為使用NFC介面而受益。例如LED驅動器廠商可在製造線自動設定產品電流位準,藉此節省勞力成本,甚至還能在出貨前往全球各地倉庫前進行調整,以提供供應鏈彈性,協助節省大量物流成本。LED驅動器的輸出公差等級,也可在生產期間校正後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產品可向客戶提供更多自由及彈性。 燈具製造商可輕易編程LED驅動器配合LED模組,因此可輕鬆變更LED模組廠商。此外燈光輸出可更精確控制,因為其中的步進調整(使用插入式)電阻由連續調整(使用NFC程式設計)取代。與國家標準有關的物流複雜度,可利用以出貨目的地為基礎的NFC組態加以降低。另外,安裝服務公司可向終端客戶提供額外服務,例如個別室內空間的照明設定。 NFC極具潛能但成本是發展挑戰 如前所述,LED驅動器的NFC程式設計,是一種保障未來需求的概念,可讓整體價值鏈的所有利害關係人享有多項優勢。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有效及高效地加以實作。NFC程式設計現有的實作概念,圖2所示的微控制器及NFC動態標籤。 圖2 傳統NFC微控制器概念 雖然這種解決方案具備潛能,但因為下列原因導致成本高昂: .微控制器本身及額外的被動元件,會增加整體元件數量。 .需要使用多層PCB(如果LED驅動器使用單層或雙層PCB,就需要獨立子卡)。 .此外為了讓微控制器運作,使用者必須編寫韌體;這對缺乏軟體撰寫或微控制器韌體經驗及知識的製造商而言,將是困難挑戰。 NFC-PWM方案簡化成本/設計 為此,智慧照明解決方案業者(如英飛凌)提出全新的NFC-PWM方法,其中使用內建NFC IC搭配PWM輸出,直接控制類比驅動器IC,如圖3所示。此一解決方案可在類比系統實現NFC程式設計及CLO功能,毋須使用微控制器。該解決方案相容於現有類比LED驅動器設計,以及Module-Driver Interface Special Interest Group(MD-SIG)的NFC程式設計規格。 圖3 新一代NFC-PWM概念 NFC-PWM運作原則/功能 圖4顯示使用NFC-PWM解決方案的一般應用圖示。 圖4 應用圖示 其中包含四個部分,分別是:天線、NFC IC、RC濾波器及LED驅動器IC。運作原則如下所示: .客戶透過無線NFC介面設定PWM參數。 .開啟電源時晶片產生PWM輸出。 .PWM訊號轉換(透過RC濾波器)為DC電壓,以控制輸出電流。 .調整PWM訊號的工作週期以調節DC控制電壓。 以英飛凌旗下NFC-PWM系列產品NLM0011及NLM0010為例,該系列產品為雙重模式的NFC組態IC,具備PWM輸出功能,主要設計用於LED應用;其中除了CLO等NFC程式設計進階功能以外,也整合運作時間計數(OTC)及開/關計數功能。設計人員可輕易啟用上述功能,無需任何額外的微控制器,也不需要開發韌體,裝置可輕鬆調整配合現有設計。 NLM0011具有兩種運作模式,分別為設定及照明模式。在設定模式中,LED驅動器未通電時(無Vcc用於NFC IC),是以從RF場獲得的能量(由NFC IC傳送)供電給NFC讀取器;儲存於NVM的參數,可透過NFC介面以非接觸方式設定。在照明模式中,一旦LED驅動器通電(Vcc用於NFC IC),就會依據儲存參數產生PWM輸出,在此項主動模式中,NFC介面將停用。 PWM參數 脈寬調變(PWM)訊號由三項主要分量組成以定義其行為:振幅、工作週期及頻率。工作週期描述訊號處於高(導通)狀態的時間長度,占完成單一週期總時間的百分比。頻率決定PWM完成週期的速度,簡易的RC濾波器可將PWM訊號轉換為DC電壓。因此DC電壓位準可由修改PWM振幅或PWM工作週期的方式調整,並可利用公式1計算。 公式(1) 其中DC為PWM的工作週期,Voh為PWM輸出的高電壓,而Vol則為PWM輸出的低電壓。由於PWM訊號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LED電源供應器成品的公差程度,因此請務必在初期設計階段評估公差需求及NFC IC能力。關鍵的NFC IC參數為工作週期及絕對PWM振幅(Voh~Vol)。 NFC-PWM系列產品會產生振幅固定為2.8V的PWM訊號。由於其中採用整合式穩壓器(LDO),因此外部供應電壓的位準以及穩定性不會影響到PWM振幅。工作週期可以設定為0%至100%,精度優於0.1%;至於PWM的解析度需要視選定的PWM頻率而定,選定1kHz時為15位元,或者選定30kHz的時候為10位元。 CLO實作 CLO為準控制系統(自我調節系統),可對抗LED燈光輸出的自然退化現象,透過調節LED電流的方式嘗試維持恆定的光通量。NLM0011的整合式運作時間計數器,會自動記錄累積的運作時間。運作時間的 NVM值每4小時增加/更新一次。可計數的最大運作時間為262114小時,若達到此上限,計數器時間值就會凍結。在關閉電源的情況下,欠壓鎖定功能會偵測事件,並於NVM儲存上次計數週期值(小時及分鐘)。這樣在每個開/關週期就可達到±30秒的時間計數精度。 NLM0011也具有整合式8點CLO表,儲存LED模組的退化曲線,LED燈具製造商會依據選擇的LED編程此項曲線。CLO表編程後,PWM訊號的工作週期就會自動調整,以補償LED退化。工作週期以實際執行時間OTC的函式表示,是以兩個鄰近參考點之間的線性插補計算。NLM0011會持續計數運作時間,並持續插補工作週期修正因數,然後乘以額定工作週期值,以取得實際的工作週期值。 NFC-PWM讓作業更方便 本文提出新的NFC-PWM概念,協助實現快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NFC程式設計,適合LED照明使用,無需額外的微控制器。這種全新NFC-PWM解決方案由半導體廠開發及認證,除了NFC程式設計以外,像是整合式CLO功能、運作時間計數與開/關計數等創新功能,也整合其中,讓LED照明製造商更方便作業。 (本文作者為英飛凌科技資深業務開發經理)
0

英飛凌首度啟動車用覆晶技術生產

英飛凌科技(Infineon)在汽車電子電源供應器小型化之路上又邁進一步,打造符合車規市場嚴格品質要求之專屬覆晶封裝生產製程的晶片,並推出首款相關產品—線性穩壓器OPTIREG TLS715B0NAV50。 覆晶技術以上下翻轉的方式封裝晶片。由於晶片的發熱面面向封裝底部,並且更靠近PCB,因此熱感應可改善2至3倍。相較於傳統的封裝技術,更高的功率密度則可大幅縮小產品尺寸。 英飛凌新款線性穩壓器(TSNP-7-8封裝,2.0mm×2.0mm)的尺寸比既有參考產品(TSON-10封裝,3.3mm×3.3mm)減少60%以上,且熱阻仍維持不變,因此適合像是雷達與攝影機等電路板空間非常有限的應用。OPTIREG TLS715B0NAV50提供5V電壓以及150mA的最高輸出電流能力。 覆晶技術多年來應用已於消費及工業市場。由於對空間的要求日趨嚴苛,汽車電子,尤其是數量持續成長的雷達及攝影機系統,也需求更小的電源供應解決方案,同時對品質的要求也大幅提升。為了提供良好的覆晶品質,英飛凌不倚賴於現有消費和工業級的後續驗證,而是進行車用裝置專屬生產製程的開發。 未來,英飛凌將以覆晶技術強化OPTIREG系列汽車電源供應產品組合,此外也規畫在切換式穩壓器及電源管理IC應用此項技術。
0

英飛凌攜手SMA力降變頻器系統成本

全球各地安裝的太陽能光電容量迅速成長,現今光電系統的總輸出約達600GW,提供了潔淨且符合成本效益的電力,相當於取代約600座的中型燃煤火力發電廠。德國SMA Solar Technology公司(SMA)與英飛凌科技(Infineon)因應此項成長趨勢,推出新一代採用碳化矽(SiC)的創新太陽能變頻器。該新型半導體材料可降低變頻器系統成本並提升其效率,進一步降低太陽能發電的生產成本。 SMA技術開發中心主管Sven Bremicker表示,碳化矽可協助打造體積精巧、效能強大及可靠的變頻器。Sunny Highpower PEAK3採用CoolSiC模組,讓特定輸出由0.97kW/kg幾乎加倍提升至1.76kW/kg。而體積精巧的變頻器不但更方便運輸,也大幅加速安裝作業。如此就可結合分散式電廠配置的各項優勢與中央變頻器的種種效益,即使是已經運轉中的太陽能發電廠,也能輕鬆進行擴充。 SMA在2019年推出的Sunny Highpower PEAK3,可協助彈性高效地規畫百萬瓦規模等級的分散式太陽能發電廠。其中的基礎在於1500 VDC架構打造的精巧設計,每機組輸出可達150kW。這項成就歸功於英飛凌的SiC技術:六個CoolSiC EasyPACK 2B電源模組及36個EiceDRIVER系列1ED20閘極驅動器,可將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流電以高達99%以上的效率,轉換為與電網相容的交流電。 英飛凌工業電源控制部門總裁Peter Wawer博士表示,雖然SiC功率半導體成本較矽解決方案為高,但SiC的電氣特性可在系統層級進一步降低並抵銷了所增加的成本。更高的切換速度及效率有助於縮小變壓器、電容器、散熱片及最終的封裝體積,進而降低系統成本。SMA是歐洲市場太陽能光電變頻器的廠商,很榮幸能獲得SMA對於該公司創新的碳化矽產品相關優勢的信賴以及採用。除了太陽能光電系統之外,其他產業以及如不斷電系統及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等各種應用也可受益於前述優勢,對英飛凌SiC解決方案的需求也持續成長中。
0

提升建築舒適度/營運效能 智慧照明添感測/通訊技術

在當今「綠能環保」的趨勢下,打造能夠節約能源的智慧建築(不論是商業大樓、工廠或住宅),將是確保節能結構的必要先決條件,智慧照明因而受到極大關注,因為燈光系統的耗電量和空調並列為占建築物總耗能量的最大比重。另一方面,隨著WELL建築概念的興起,智慧照明也成為提升人在建築物內的體驗度、舒適度的關鍵角色,因為燈光系統可說是人們進入到智慧建築後感受到的第一個環節。基於上述原因,照明系統開始增添更多通訊技術、感測器、軟體等,以實現照明控制、空間規劃分析、依據人們心理/生理情況,自動調整色溫及亮度提升舒適度等。 施耐德(Schneider)樓宇事業部總經理郭念慈(圖1)表示,目前建築已不再只是朝著「綠建築」發展,如何讓在建築裡面的人感到舒適、自在,是另一個建築設計重點。建築和人是密不可分的,人的一天有約90%以上的時間都待在建築物裡頭(不論上班、下班),也因此,建築應該要提供一個令人感到舒服,且適合健康的環境;也因此,近來除了綠建築標章外,WELL建築的標章和概念也逐漸興起。 圖1 施耐德(Schneider)樓宇事業部總經理郭念慈表示,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WELL建築概念和標準也逐漸興起。 WELL建築概念起 照明系統從使用情境出發 據悉,WELL是WELL建築標準(源自美國的健康建築標準)的簡稱。WELL的管理方為美國公益性企業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 IWBI)。 WELL是全球首部專注透過室內環境來提升人體健康與福祉的建築認證標準,最初於2012年9月由前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向全球推廣而問世,並於2014年10月正式發佈WELL v1版。該標準從對人體健康與福祉最直接相關的空氣、水、營養、光、健身、舒適及精神這七大領域進行評估,由協力廠商認證機構GBCI獨立認證。 2018年WELL v2試行版問世,截至目前,全球已有952個項目註冊了WELL建築標準,其中114個專案獲得認證;而亞洲成為WELL建築標準全球領先市場,有253個項目總共超過600萬平方米的面積已註冊,其18個專案獲得認證。 換句話說,未來智慧建築並不只是涵蓋節能、綠能等概念,同時還要能保有健康、舒適感受,讓建築物當中的人有更好的體驗;換言之,智慧建築在設計上開始轉向「以人為本」設計概念,也就是以人為出發點,眾多的功能會源自於人與人、人與建築物的互動與需求。 也因此,隨著智慧建築設計朝向以人為本的方向前進,智慧照明也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創新設計或應用,而是開始從「使用情境」為出發點,將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需求納入設計考量,以打造更舒適、有著更好體驗的照明環境,相關的應用案例也不斷浮現。 例如,目前已有商業大樓開始將照明系統結合更多感測器,像是紅外線、超音波等,以偵測辦公場域是否有人,若該區域沒有任何員工,照明系統便會自動關閉或是調整燈光亮度;同理,若偵測到區域內有員工,照明系統也會自動開啟/調整燈光亮度。另一種應用則是,在窗邊裝設照度計並與照明系統連接,讓照明控制隨著陽光大小而自動調整燈光亮度。 除了商業大樓之外,另外像是愈來愈多的五星級酒店也已陸續改成無房卡系統,也就是客房不採用插卡供電的方式,而是透過感測器(例如人體溫度偵測)偵測房內是否有人,以提供電力、空調及燈光照明等。施耐德表示,上述的應用不僅實現有助節能,同時也是以「WELL」為出發點,讓建築物裡的人(不論是員工、房客等),都感到更舒適。 然而,為了實現更WELL的照明控制,讓建築物裡的人能有更舒適的體驗,意味著照明控制系統相較於過往將變得更加複雜,像是增添了感測器、採光/日光採集、可定址配件、控制序列排程、可移動的固定遮陽裝置,同時也整合樓宇自動化系統(BAS)等,也因此,開放性系統平台重要性也日與俱增。 郭念慈指出,IoT時代到來,要接軌的產品愈來愈多,一棟建築物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設備需要連接,這些設備跟系統平台必須講「同一種語言」,也就是要能夠互相連接,系統平台須支援各式通訊協定,才得以實現更智慧化、更符合人性的應用。因此,該公司旗下的EcoStruxure平台的最大特色便是其開放式架構與極高的相容性,透過各界專家的進駐、優化與完善EcoStruxure,該平台成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可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據悉,EcoStruxure平台根基於物聯網,透過其三層架構,第一層為聯網產品、第二層邊緣控制以及第三層雲端應用分析服務,成為樓宇、資料中心、工業以及電網等各大領域客戶的堅強後盾。其中,第三層的雲端應用分析服務會在收集建築的運作資訊後進行深度分析,並產出詳盡的分析報告,該份報告能夠針對建築的設備提供預測維護方面的建議,也能提供客戶及物業管理公司人員針對該建築的營運建議,有效簡化管理複雜度、提升決策精度與建築使用效能。 增添雷達感測器 智慧照明用途更廣泛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資深行銷經理張文貴(圖2)則指出,照明即服務(Lighting-as-a-Service) 正引領智慧建築的數位化轉型,而隨著IoT應用興起,以照明添加更多感測器功能,提供了更多創新加值服務的發展契機。舉例來說,具備雷達感測器能偵測人員摔倒,或能偵測生命徵象的照護燈具,在台灣這樣的高齡化國家中便相當重要。為此,英飛凌便以高精準度的雷達技術,讓照明不再只是單純提供照度的功能,而是成為建構智慧建築中重要的一環。 圖2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資深行銷經理張文貴指出,照明系統開始添加更多感測功能帶動建築轉型。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總監梁錦文(圖3)說明,雷達能測量速度、距離和角度,包括水平和垂直、進而實現精準的位置映射和3D追蹤。當人們進入建築物時,基於雷達感測的檢測解決方案便可透過智慧照明裝置檢測人流及位置。 圖3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總監梁錦文添說明,加雷達可讓照明系統實現更多創新應用。 以英飛凌在香港科學園設立的智慧室內照明為例,在室內照明的筒燈(Downlight)內加裝雷達感測器,除了提供照明功能之外,還能即時監測人流,提供建築物出入口的進出人數、目前建築內人數等即時數據,並可分析人員進出的尖峰時間等資訊,讓智慧建築系統可依此調整燈光或空調,強化能源管理並提升用戶舒適度。當然,除了雷達之外,智慧照明也可搭配簡易的被動式紅外線(Passive Infrared Sensor, PIR)感測器,出發點為節能考量。 張文貴透露,隨著IoT演進,聯網照明愈來愈受到歡迎,無論是採用有線、無線或混合式的連線功能,感測器技術在過去幾年裡有相當驚人的成長,而為了提升感測精確度,感測融合(Sensor Fusion)的技術也愈來愈受到關注。 張文貴說明,Sensor Fusion結合2種以上的感測器,是能進一步提升精準度的另一項技術。例如,該公司以自有的MEMS麥克風和壓力感測器為基礎,搭配英飛凌XMC MCU內建的AI機器學習演算法,開發出「智慧玻璃爆破警報系統」,可大幅降低誤報率;除此之外,英飛凌也開發了微型化的PAS CO2感測器 (PAS=Photo Acoustic Spectroscopy, 光聲光譜法),可依照光量自動調整空調或照明系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燈具上所安裝的感測器越來越多,LED驅動器也必須隨之變更設計,因應此一趨勢,英飛凌也備有XDPL數位LED驅動器控制器系列。該系列產品搭配CoolMOS系列,不僅提升效率,還能大幅減少外接元件的數量,而且功能組合更多樣化,能讓LED驅動器更輕易容納到空間有限的燈具內;並能迅速將即時的電源管理資料和診斷功能傳送到大樓管理系統(BMS),展現優異的系統管理效率。 張文貴認為,照明即服務的趨勢興起,也正引領智慧建築的數位化轉型;且隨著AI演算法與機器學習的結合在近期有長足的進展,幫助感測器或感測器中樞變成效能強大的邊緣裝置;而待5G站穩腳步後,相信商用智慧照明的市場便能加速起飛。而該公司也透過旗下高度整合化的雷達感測器解決方案,為智慧照明帶來了創新的直觀感應功能,並降低能源損耗;未來也將以旗下高可靠度及高穩定度的廣泛感測器產品組合,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更多元加值的應用場景,讓智慧建築更加智慧。 智慧照明身兼節能/提升營運效率要角 除了提升人的舒適度和體驗之外,智慧照明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重要功用,便是提高建築物營運效率(節能、空間規劃等)。Arm物聯網事業群業務總監粘靜芳(圖4)表示,智慧照明不只是對節能有益,更是建築物業主提升營運效率、空間規劃、提升個人化體驗的重要手段。目前建築物業主面臨著提升營運效率(將建築物每平方公尺的使用面積價值最大化)與為居住者(或在建築物內的人)提供更佳體驗的壓力,需要具有更好洞察力的物聯網技術來預測、分析空間使用狀況解決這些挑戰。也因此,智慧照明不只是單純的提供容易、方便的照明控制,同時也是建築物節能、提升舒適度體驗、空間利用等的關鍵基礎架構。 圖4 Arm物聯網事業群業務總監粘靜芳表示,智慧照明是建築物業主提升營運效率的重要手段。 換言之,愈來愈多的業主期望智慧照明除了照亮建築物之外也能「照亮其營運業務」。也就是透過智慧照明實現自動化並收集空間數據、連結建築物內各種設備、系統(例如空調、暖氣),好達到降低能源使用效率、營運成本、實現空間優化、提供員工生產力等目標,以獲取更大的業務收益。所以,已有越來越多的建築物加快導入智慧照明系統,根據市調機構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預測,在2020年,全球所有的照明設備將會有25%變得更智慧化。 芯科科技(Silicon Labs)物聯網資深產品經理Nick Dutton(圖5)則指出,因應氣候變化挑戰及降低能源成本,愈來愈多的產業和消費者相繼採用綠色環保和永續能源的政策或方案。對於商業建築而言,降低能源成本即意味著提升營運效益,相較於家庭消費者,商業電費要高得多,因此商業環境可從增強的照明控制中受益。舉例來說,當辦公室工作人員或建築工人不在場的時候,照明系統可以自動變暗或是熄滅;或者是照明系統可以確定能源使用熱點,以更加瞭解使用案例(或使用習性),並可以實施解決方案以減少和優化照明面積。 圖5 芯科科技(Silicon...
0

英飛凌新半橋式SOI驅動器整合靴帶式二極體

英飛凌(Infineon)擴展旗下EiceDRIVER產品系列,推出採用英飛凌SOI(Silicon On Insulator)技術的650V半橋式閘極驅動器。該產品可提供負瞬態電壓抗擾性、單片整合實體的靴帶式二極體,以及針對MOSFET和IGBT變頻應用提供絕佳的閂鎖效應防護。這些功能可實現穩定可靠的設計,並且降低BOM成本。高輸出電流系列2ED218x專為電磁爐、空調壓縮機、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和不斷電系統(UPS)等高頻應用所設計。低輸出電流的2ED210x系列則是專為家電、電動工具、馬達控制及驅動器、風扇和幫浦設計。 2ED218x為2.5A高電流EiceDRIVER系列,而2ED210x為0.7A低電流系列,兩款皆提供關機保護功能、獨立的邏輯和電源接地的版本。整合式靴帶式二極體結合30Ω導通電阻提供快速的逆向回復功能。間隔300ns重複脈衝的-100V負瞬態電壓(VS)抗擾性可提供穩固性與可靠的運作。此外,包括具有預防跨導邏輯的整合死區時間,以及高低側電壓供應的獨立欠壓鎖定(UVLO),支援安全操作。閘極驅動器系列的傳播延遲大約為200ns。
0

英飛凌攜手Rompower加強開發通用充電器系統

英飛凌(Infineon)攜手Rompower,共同開發高效率和精簡型通用充電器。這類搭配通用USB-C介面的USB-PD(Power Delivery)充電器,可為螢幕或智慧音箱等供電,也能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快速充電。使用USB-PD技術可讓智慧手機在不到一小時內充飽電。USB-PD充電器採用通用USB-C介面,相較於已廣泛使用的micro-USB和USB-A/B,該介面能實現更高的資料傳輸速率和電能傳輸速率。 下一個發展階段將是固定安裝的USB-PD壁式插座。由於USB-PD標準所支援的最大輸出功率高達100W,所以不僅可支援行動終端裝置的快速充電,還可以作為固定式適配器。在開發中期,USB-PD充電插座將用於機場和酒店等公共建築以及家庭中,減少對適配器和充電器的需求。 在雙方合作中,英飛凌將貢獻其半導體專業技術,而Rompower將在系統層面以及構建精簡、小型化和高效的充電解決方案方面,貢獻其技術和國際化的專業經驗,為智慧手機的精簡型快速充電器和USB-PD壁式插座開發系統解決方案。
0

CES 2020英飛凌推智慧手機用小型3D影像感測器

可靠的人臉驗證、強化相片功能和逼真的擴增實境體驗:3D深度感測器在智慧型手機及仰賴精確3D影像資料的應用中扮演關鍵角色。英飛凌(Infineon)與軟體及3D飛時測距(ToF)系統專業夥伴pmdtechnologies公司合作,開發出小、功能強的3D影像感測器,並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亮相。全新REAL3單晶片解決方案,晶片尺寸僅4.4×5.1mm,是英飛凌成功研發的第五代飛時測距深度感測器。除了體積小巧,只需少數元件即可整合至輕薄的裝置以外,該晶片以低功耗就能提供最高解析度的資料。 英飛凌電源管理與多元電子事業處總裁Andreas Urschitz表示,第五代REAL3晶片具備強固、可靠、強大、節能,且同時保有體積精巧的優勢。該公司預見3D感測器的發展潛力,在安全、影像以及情境式裝置互動等應用領域都有穩定成長。3D感測器也能讓裝置以手勢控制,達到不需觸碰的情境式人機互動。 採用飛時測距技術的深度感測器可取得精確的3D影像,像是臉部、手部細節或是需要確保相關測量的影像與原始影像相符之物體。這項技術早已應用在手機或裝置上的支付交易,不需銀行帳戶資訊、金融卡或銀行行員,僅透過人臉辨識即可完成付款。此功能需要非常可靠且安全的影像以及回傳高解析度的3D影像資料。相同的技術也應用在3D影像解鎖裝置。英飛凌3D影像感測器在像是日照強烈或一片漆黑的極端照明條件下也能完成上述要求。 此外,晶片針對相機提供更多功能強大的相片拍攝選項,像是強化自動對焦、加強相片或影片的散景效果,以及改善低光源下的解析度。即時全3D成像技術可提供更加真實的擴增實境體驗。
0

物聯網安全門戶洞開 英飛凌OPTIGA硬派把關

IoT創造更多聯網管道,也導入資訊安全風險,英飛凌科技數位安全解決方案事業處經理江國揚表示,物聯網時代的網路攻擊類型更為多樣,可能透過傳輸攻擊(Communication Attack)、裝置認證攻擊(Device Identity Attack)製造假裝置取代真實裝置,設備完整性攻擊(Device Integrity Attack)就是俗稱的僵屍攻擊,尋找裝置漏洞並入侵,生命週期攻擊(Lifecycle Attack)典型的方式就是植入木馬病毒。 隨著許多物聯網裝置被放置在暴露的網路環境中,保持裝置本身安全更為重要,江國揚強調,即便在可信賴執行環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EE),物聯網的攻擊還是層出不窮,TEE常見的網路攻擊管道包括:實體攻擊(Physical Attack)、側信道攻擊(Side Channel Attack)、TCB與TEE軟體漏洞(TCB and TEE Software Vulnerability)、內部攻擊(Insider Attack)。 在常見的資訊安全防護方案包含軟體防護、IP隔絕防護與硬體防護中,英飛凌身為半導體晶片廠商特別強調硬體式安全的防護力與重要性。江國揚比喻,這就像是一間房子裡除了大門提供的門禁防護之外,在內部又放置一個實體的保險箱,防護效果相對較佳,硬體防護可靠性較高。並且可以提供晶片主動防護、記憶體內部加密、資料獨立加密執行、隨機數學運算、內部狀態一致性檢查、電壓篡改/隔離電源軌、內部時脈產生、安全測試方法,且不具備冗餘的除錯探針點與測試墊介面,減少駭客有機可乘的機會。 Infineon的安全硬體解決方案從底層到上層具備高度完整性,江國揚說,OPTIGA Trust B針對要求具備易於整合和可靠認證功能的嵌入式系統;OPTIGA Trust E同樣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但安全層級提升到CC EAL6+;OPTIGA Trust...
0

英飛凌新50/60mm模組助馬達及UPS高效應用

英飛凌(Infineon)擴大其閘流體/二極體模組產品組合。全新 Prime Block 50mm模組採用焊料接合技術,60mm模組則採用壓接技術。其設計目的,在60mm模組電流超過600A或50mm模組電流超過330A時,兩者皆可獲得最高效能。如此可盡量避免模組並聯的情況。Prime Block模組非常適合於工業AC與DC馬達以及UPS中的整流器和旁路。 這些新模組已經過最佳化,可提供更好的熱阻和更高的工作溫度,超越既有的效能表現。因此,Prime Block能達到其相同尺寸中最高的功率密度,同時維持廣受好評的可靠性,以及優異的使用壽命。壓接模組可提供同級最佳的阻斷穩定性,焊料接合模組在焊接後皆需通過完整的X光監測。 60mm標準封裝選項包括閘流體/閘流體以及閘流體/二極體拓撲,阻斷電壓為1600V或2200V,額定電流從700A至820A。50mm標準封裝選項則提供閘流體/閘流體、閘流體/二極體以及二極體/二極體拓撲,其阻斷電壓為1600V、1800V及2200V,支援最高390A額定電流。
0

英飛凌將亮相2020 CES展示創新科技

英飛凌(Infineon)將亮相2020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展示如何應用半導體技術,實線產品創新,連接現實與數位世界。要實現現實與數位世界安全且可靠的互聯,有賴於先進感測器技術、可靠的運算能力、硬體式安全性,以及高效率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展會上,英飛凌將展示助力消費及汽車產業實現實現物聯網及大數據變革的關鍵半導體產品和技術。 智慧且高效率的汽車是未來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憑藉數十年的經驗及完善的產業生態,英飛凌正積極協助打造 21 世紀的個人交通基礎設施。相關元件與系統展示包括小型、高效能雷達模組及光達元件,可支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同時提高自動駕駛等級;可無縫整合來自所有感測器系統資料的感測器融合技術;車載閘道及車聯網(V2X)通訊技術與安全技術則可確保軟體有效性,同時防範各種嘗試攻擊。此外,英飛凌將展示用於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電氣化的電源轉換模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座艙內的創新則包括智慧無線充電以及用以監測駕駛警覺度與乘客狀況的感測器系統;智慧照明解決方案可提升駕駛者的視線能見度,也讓其他用路人更容易看見車輛。 感測器技術可擷取外在世界的資訊,並提供新類型的人機互動介面。 透過基於雷達、紅外線成像、MEMS麥克風及壓力感測器的創新技術,英飛凌及其合作夥伴將打造智慧環境,從個人健康監測裝置到智慧家庭、智慧樓宇、工廠及城市等。 無論是保護個人身分與金融交易,或是確保電池驅動產品的安全性,安全驗證對於確保消費者信心而言都極為重要。英飛凌的安全晶片可在各種應用中建立可信賴的環境,應用範圍涵蓋各種工具、智慧型手機、醫療診斷設備,以及區塊鏈系統、雲端運算伺服器等。 隨著技術轉移至5G無線通訊,小型高效率電源供應器能夠讓資料隨時隨地地傳輸,在物與人之間提供快速且經濟實用的連線。從電信伺服器、無線充電器到大規模資料儲存系統,英飛凌晶片技術是在大數據時代確保數據能夠常時在線 (Always-On)的關鍵。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