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英特爾

英特爾

- Advertisment -

布局5G商機 黃金時期稍縱即逝

2019年拉開5G時代的序幕,2020年5G預計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從技術標準、5G釋照進度、電信業者商轉、5G關鍵零組件發展、5G手機出貨趨勢等來觀察,5G雖然還沒進入一般消費者的生活,但是5G已經升級成國家競爭力戰略的一環,政府與產業都在積極布局,最激烈的角力戰其實就是現在,2020年下半年以後,許多基礎建設與方案選擇都將塵埃落定,順利卡位的廠商將享受第一波5G超額利潤紅利。 5G手機出貨量將從2020年開始起飛 鴻海董事長劉楊偉日前發表演說指出,5G是科技地位爭奪戰,也是國家競技賽,5G將重構整個產業鏈,這是新科技的影響,不能避免,製造業必須開拓新商業模式。研究機構IHS Markit研究報告指出,2035年全球5G產值達12.3兆美元,台灣可掌握的價值鏈可望達1,340億美元,創造將近51萬個就業機會。而5G行動通訊,能為台灣業者帶來600億美元產值,其中348億美元是出口。 而在技術標準部分,繼3GPP R15之後,更完整的5G規範R16,預計將於2020年初釋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陳梅鈴解釋,R15是初版5G標準,主要目的是提供早期5G商業部署;R16協助5G規範更為完整,並將提供給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作為IMT-2020技術候選,2020年5G技術標準將更加完備,有助於商轉推動。 釋照部分,包括韓國、美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芬蘭、瑞士、奧地利、德國等都已經完成釋照,2020年將有更多國家進行5G釋照,並著手推動商轉,根據GSA統計,全球已有296個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2020年更多國家地區完成釋照,原先的實驗網路會轉成商業網路,對於5G基礎建設如基地台、核心網路伺服器等設備的需求將正式引爆。 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估計,2019年售出的手機中只有不到1%是5G手機,但到2020年,5G手機市占率將成長至近10%。2019年韓國市場大力推動,刺激三星5G手機下半年出現強勁銷售,並透過擴大在美國等5G市場的市占,因此三星已成功在5G手機取得領先。LG、華為、OPPO、vivo和小米在2020年將急起直追,Strategy Analytics認為,包括蘋果在內的所有主要智慧手機供應商都在開發5G手機,並將在2020年推出更多設備。 在5G手機關鍵零組件基頻晶片部分,Strategy Analytics解釋,高通、海思、聯發科、三星和英特爾在2019年第二季占據全球蜂巢式基頻處理器市場的前五名。高通2019年第二季市占率約43%、海思(HiSilicon)15%、聯發科則為14%。2020年5G手機的出貨量將突破億支大關,預計引發5G手機晶片第一波卡位肉搏戰,能在這波需求取得良好市場位置,也等於拿下未來2~3的產業商機。
0

PCIe Gen5生態系統快速到位 Gen6劍指2021年

在超微(AMD)將PCIe Gen4推向消費性產品,展現相關技術的成熟度之後,PCIe Gen5的實作議題,順理成章地成為2019年PCI-SIG 2019年開發者大會台北場上的探討焦點。從矽智財(IP)、設計驗證到測試儀器業者,都已備妥PCIe Gen5相關解決方案,預計到了2020年,PCIe Gen5在伺服器、高速網通設備等資料中心相關的應用市場上,將會有更高的能見度。 PCI-SIG副總裁暨開發者大會主席Richard Solomon(圖)表示,由於PCIe Gen4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業界從PCIe Gen4轉向PCIe Gen5的升級道路將會遠比過去來得平順。目前PCI-SIG的成員中,已經有多家廠商正在開發PCIe Gen5的產品或配套解決方案,PCI-SIG的Gen5相容性測試計畫也正在制定中。 PCI-SIG副總裁Richard Solomon表示,目前PCIe Gen6已經進入標準制定程序,目標是2021年正式推出。 不過,由於相容性測試並非PCI-SIG強制項目,因此在PCI-SIG的相容性測試計畫出爐之前,應該就會有不少業者發表支援PCIe Gen5的產品。例如Gen4的正式相容性測試計畫其實才剛在第三季發布,但超微跟群聯等業者,都搶在第三季一開始就發表了支援Gen4的處理器平台跟固態硬碟(SSD)。Gen5的情況應該會跟Gen4類似,亦即在正式相容性測試計畫發表前,業界就會有支援Gen5的產品。 事實上,在本屆PCI-SIG開發者大會台北場上,英特爾(Intel)就已經端出支援PCIe Gen5的處理器平台,搭配Astera Labs開發的重定時器(Retimer)及新思(Synopsys)的IP方案,展示PCIe Gen5的連線。但有業界人士指出,如果仔細看這個展示的內容,可發現其連線還不太穩定,距離可量產上市的水準,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微調。 Solomon表示,由於人工智慧、雲端運算與大數據分析都會產生極大的運算吞吐量,相關資料儲存、傳輸所需的頻寬,更是倍數成長,因此PCI-SIG已經訂下非常積極的目標,希望每三年讓I/O頻寬增加一倍。因此,除了規格已經底定,陸續開始有產品問世的Gen4、Gen5之外,PCIe Gen6也已出現在PCI-SIG的規格演進路線圖裡面,預計在2021年推出正式標準。 目前PCIe Gen6標準處於0.3版階段,還有很多技術細節沒有定案,但有一些目標已經確定,例如要將傳輸速度倍增到64GT/s,並且在訊號調變上放棄已經使用多年的NRZ調變,改用高速乙太網、光通訊產業已經採行的PAM4。此外,為了提升頻寬的利用效率,PCIe也將首次導入向前糾錯(FEC)機制。 Solomon指出,PCIe Gen6設定的目標非常高,因此標準要如期在2021年推出,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而為了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因此PCIe Gen6原則上將會大量借用在其他領域已經有實際應用經驗的技術。但即便如此,要達到64GT/s的傳輸速率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因此,PCIe Gen6標準實際推出的時間,有可能會比預定時程延後。 不過,Solomon預估,即便Gen6標準延後推出,對業界的衝擊也不至於太嚴重。因為PCI-SIG這次的時程規畫,本來就有領先業界實際需求的用意在。換言之,到2021年時,絕大多數的應用需求,都還會落在Gen5可以涵蓋的範圍內。
0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人臉辨識攝影鏡頭方案

大聯大控股宣布旗下世平集團將推出以英特爾(Intel)Movidius Myriad 2(MA2450)為基礎的38×38mm人臉辨識攝影鏡頭方案。 繁星嵌入式AI模組是以深度學習演算法和嵌入式技術為基礎,由閱面科技自行研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產品。繁星在產品設計上,搭載高效能低功耗嵌入式視覺處理VPU,整合多種視覺辨識演算法。 此人臉辨識攝影鏡頭方案主要特點有:移動運算,識別運算不需透過伺服器;功能豐富,支援多種機器視覺功能;小尺寸,38×38mm設計可嵌入各類移動影像裝置;部署簡單,USB2.0簡單對接即可。 此方案以高效能低功耗英特爾Movidius VPU為基礎,閱面科技研發的輕量級嵌入式深度學習演算法,無需雲端。同時具備人臉抓拍優勢以人臉檢測和人臉追蹤為基礎,於人群場景中對人臉進行捕捉;效能指標,捕捉速度(單人) 10ms;捕捉準確率99%;捕捉漏抓率小於0.5%;捕捉重複率小於10%。 偵測到人臉,並與資料庫進行特徵比對,驗證身份。支援辨識人臉資料庫1萬人;本地辨識速度(單人)85ms;千分之一誤差下,準確率99%,萬分之一誤差下,準確率96%。 另外此方案特點尚有:人臉屬性辨識優勢,針對檢測到的人臉,辨識年齡和性別訊息;人臉屬性辨識速度18ms/frame;性別辨識準確率>96%;年齡辨識誤差±5歲;人數流量統計優勢,根據人群的頭頂訊息,進行人數流量統計;人頭檢測時間33ms/frame;人頭追蹤時間(單人) 11ms/frame;人頭追蹤時間(15人) 165ms/frame;人頭計數準確率> 95%;支援攝影鏡頭放置高度2~6公尺。
0

迎向AI新時代 英特爾出貨10奈米FPGA

5G時代來臨,在這個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世界,傳輸量的提升與延遲的降低成了最重要的議題。同時,人工智慧(AI)、深度學習等需要龐大的資料量以及客製化解決方案的技術不斷革新。針對此需求,英特爾(Intel)發布10奈米製程Agilex FPGA晶片,並於日前宣布供貨。 英特爾日前宣布已出貨旗下第一款10奈米製程Agilex FPGA晶片給早期客戶群,包括雲端運算大廠微軟(Microsoft)、Mantaro Networks、Silicom等。英特爾表示,客戶可使用最新10奈米製程Agilex FPGA晶片進行5G網路的開發並加速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研發。 英特爾網路與自定義邏輯團隊總經理Dan McNamara表示,英特爾Agilex FPGA產品從架構、封裝、設計到開發人員皆使用英特爾的技術。再加上eASIC的技術,英特爾不管是在製程、效能還是成本方面,都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非常快地進行模組客製化或者最佳化。Agilex FPGA可以創建更智慧、更高頻寬的網絡,並透過加速AI和其他分析功能在邊緣、雲端和整個網路提供更好的表現。 英特爾Agilex系列結合了多項英特爾創新技術,包括基於英特爾10奈米製程的第二代HyperFlex FPGA架構,以及基於英特爾創新型異質3D SiP技術,將類比、記憶體、客製運算、客製I/O、英特爾eASIC和FPGA邏輯結構整合到一個晶片封裝中。英特爾在從FPGA到結構化ASIC的遷移過程中,可提供帶有可重複使用IP的客製邏輯連續系統(Custom Logic Continuum)。 英特爾Agilex FPGA提供創新的新功能,有助於加速未來的解決方案。Agilex FPGA支持即將推出的Compute Express Link(CXL)。同時使用第二代HyperFlex FPGA架構,最高可提升40%的效能並降低40%的總功耗。 Agilex適用於處理資料、儲存資料和傳輸資料。在資料處理方面,它採用了英特爾自己開發的第二代HyperFlex FPGA架構,可提供相當好的效能。在資料儲存方面,除了傳統的DDR5介面,也包括高頻寬儲存介面HBM。同時使用英特爾的Optane技術,可以在Xeon和處理器之間建立密切的記憶體一致性。在資料傳輸方面提供112G的資料傳輸速率。
0

2019上半年半導體營收 台灣表現相對亮眼

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發表2019年上半年前15大半導體廠營收表現與整體產業成長趨勢,英特爾取代三星成為2019年第一季半導體供應商。三星在2017年和2018年藉著記憶體的大幅成長取得龍頭寶座,但隨著DRAM和NAND的需求緊縮,2019年三星將讓出第一名的位置。與上半年相比,排名前15位的半導體公司銷售額在上半年衰退18%,三大記憶體供應商,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在每家公司年度衰退都超過33%的情況下,再次印證記憶體產業的景氣循環特性。 IC Insights表示,上半年全球前15大半導體廠除了日商索尼(Sony)之外,都較去年同期下滑,上半年半導體業營收排名,以英特爾的320億美元居冠,三星以267億美元居次,台積電148億美元排名第三,海力士116億美元為第四,美光102億美元居第五。 上半年排名前15的廠商包括一家純晶圓代工廠台積電(TSMC)和四家無晶圓廠公司。如果台積電被排除在排名之外,中國的IC設計公司海思(HiSilicon)(35億美元)將排在第15位。與上半年相比,海思的上半年銷售額成長了25%。然而,由於海思集團超過90%的IC銷售是對華為的內部轉移,華為在美國政府的“黑名單”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壓抑海思半導體的銷售成長率。 台廠當中,以台積電排名第三最佳。台積電上半年合併營收新台幣4,597.0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4.5%,主要受到晶圓14廠光阻劑汙染及客戶庫存調整影響,若排除相關干擾,台積電表現可望更好。近日台積電提出本季營收展望,以美元計價達91億至92億美元,季增18%,看好第4季仍持續成長,全年合併營收有機會仍維持上升走勢,續創歷史新高。 聯發科第2季單季合併營收新台幣615.67億元,季增16.7%,順利達標,且毛利率達41.9%,獲利較首季大增約九成,每股純益(EPS)4.11元;上半年合併營收1,142.89億元,首度躋身前15大半導體廠商。  
0

5G晶片不求人 Apple收購Intel手機基頻技術

在蘋果(Apple)與高通(Qualcomm)世紀大和解不久之後,Apple與英特爾(Intel)簽署了一項協議,Apple決定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智慧型手機基頻晶片相關部門的技術與人員。大約2,200名英特爾員工將隨相關智慧財產權、設備一同加入Apple。預計交易將於2019年第四季完成。 Apple硬體技術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表示,該公司已經與英特爾合作多年,並且知道這個團隊與Apple一樣,致力於設計能夠為客戶提供最佳體驗的技術。因此,Apple非常高興有這麼多優秀的工程師加入,一同為不斷發展的行動通訊技術貢獻心力,相信他們將在Apple充滿創意的環境中可以茁壯成長。新的夥伴以及Apple對創新IP的重大收購,將有助於加快Apple在未來產品和新技術的發展,為Apple增添進步的強大動能。 英特爾執行長Bob Swan表示,這項協議使英特爾能夠專注於開發5G網路新技術,同時能保留英特爾團隊創立的關鍵智慧財產和智慧型手機基頻晶片技術,英特爾長期以來一直非常尊敬Apple,英特爾相信Apple可以為這個才華橫溢的團隊提供最合適的環境,幫助這些重要的技術知識持續進步。英特爾也十分期待全心投入5G技術發展,與全世界的客戶,包括網路營運商、電信設備製造商和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需求緊密接軌。 過去Apple並沒有基頻技術,只有單獨推出應用處理器,因此Apple在5G晶片設計的動態始終備受關注,一直有部分產業人士猜測Apple將會自行研發5G基頻晶片,而現在Apple確定收購英特爾智慧型手機基頻晶片部門。 與英特爾簽署這項協議之後,加上Apple現有的產品,Apple將能夠掌握17,000項無線技術專利,涵蓋了行動通訊標準專利以及基頻架構與運作專利。但是英特爾將保留為非智慧型手機應用開發晶片的自由與權利,例如PC、物聯網(IoT)設備和自動駕駛汽車等。 蘋果斥資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智慧型手機基頻晶片技術。  
0

無線AP/PC雙管齊下 Intel建端到端生態系攻Wi-Fi 6商機

物聯網時代到來,無線聯網設備數量快速增加,且資料傳輸量也與日俱增。為了提供更穩定、高效的傳輸品質,Wi-Fi 6(802.11ax)標準應運而生;而Wi-Fi 6標準標甫問世不久,通訊晶片供應商已開始積極布局Wi-Fi 6商機,例如英特爾(Intel)便從無線AP和PC著手建構Wi-Fi 6生態系統,從而加速推動Wi-Fi 6普及度。 英特爾技術行銷經理盧進忠表示,家庭聯網設備越來越多,根據英特爾內部調查報告指出,2016年每戶家庭的聯網裝置數量約10~20樣,而到了2020年,每戶家庭的聯網設備將會大幅增加至35項以上。為滿足各式設備聯網需求,Wi-Fi 6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大幅增加頻寬、降低干擾、強化安全性,更更提升對於Wi-Fi裝置數量的吞吐量,以滿足現今消費者的使用情境需求。 盧進忠進一步說明,隨著聯網需求增加,搭載Wi-Fi 6的終端產品數量預期將會快速上升。依據調查指出,2020年,擁有Wi-Fi 6的裝置數目會比2019年多出11%,但到了2022年,Wi-Fi 6終端產品的數量會比2019年多出56%,成長幅度相當快速。也因此,英特爾相當重視Wi-Fi 6市場,並開始從無線AP和PC端開始布局,藉此建構完善的生態系統,加速Wi-Fi 6發展。 搶攻Wi-Fi 6商機,英特爾目前已備有Intel Home Wi-Fi晶片組WAV600系列;然而,要推廣Wi-Fi 6,除了要有相關通訊晶片外,建立完善的生態系,讓消費者盡早體驗到Wi-Fi 6的好處也是關鍵一環。為此,英特爾積極與無線AP和PC等製造商合作,加速導入Wi-Fi 6,建構端到端(End to end)的Wi-Fi 6生態系統。 英特爾指出,若只有PC產品搭載Wi-Fi 6,而缺乏具Wi-Fi 6的無線AP的話,消費者也無法真正體會Wi-Fi 6。因此,英特爾的市場策略是AP、PC雙管齊下,建立端到端的生態系統,讓Wi-Fi...
0

歷時僅18個月 PCIe Gen5標準正式釋出

負責主導PCI Express(PCIe)標準制定的產業標準組織PCI-SIG,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正式宣布,PCIe Gen5標準已經制定完成,相關文件已開放所有成員下載。據了解,多家台灣IC設計業者均已取得PCIe Gen5的完整規格書,許多晶片大廠也已經宣布,日後將推出支援PCIe Gen5的運算平台。 PCI-SIG主席暨總裁Al Yanes表示,許多新興應用,例如機器學習、超級電腦等,對資料傳輸介面的性能需求十分迫切,促使PCI-SIG以破紀錄的速度完成PCIe Gen5的標準制定作業。整個PCIe Gen5的標準制定只花了18個月。Yanes相信,PCIe架構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維持其高性能I/O的事實標準(Defacto Standard)地位,廣獲產業支持。 事實上,在標準正式釋出隔天,就有多家台灣IC設計業者已經拿到完整規格書,但由於PCIe Gen5在短期內的應用料將局限在高階伺服器、資料中心交換器等市場,因此台系IC設計業者目前對PCIe Gen5的產品時程規畫,多半仍不明朗。但即便如此,矽智財(IP)供應商如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的業務開發團隊,仍與許多台系IC設計業者保持密切接觸。 相較之下,國際晶片大廠對PCIe Gen5的支持態度就明確很多。除了超微(AMD)、英特爾(Intel)之外,安謀(ARM)架構陣營的Marvell也已表態,未來將會推出支援PCIe Gen5的處理器。此外,Diodes、愛普生(Epson)、芯科實驗室(SiliconLabs)等晶片業者,以及太克(Tektronix)、Lecroy等儀器商,也都將推出PCIe Gen5的對應解決方案。 與PCIe Gen4相比,Gen5最大的突破在於將傳輸速度從16GT/s拉高到32GT/s,最大頻寬為64GB/s(在16通道配置下),並在連接器的機構跟電氣特性上做了些許改進,以確保傳輸效能可達到Gen5要求的標準。此外,PCIe Gen5也支援更多的標籤類型。但PCIe Gen5仍將維持一貫的向前相容特性,可和現有的PCIe Gen4、Gen3甚至更早之前的標準版本相容,以保護使用者在既有週邊上的投資。 PCI-SIG預計在台北時間6月19日清晨於加州Santa Clara舉辦PCI-SIG美國開發者大會,屆時將會詳細介紹最新的PCIe Gen5標準以及PCI-SIG未來的技術發展路線圖。
0

世平集團6/20將舉辦新一代智慧工廠方案研討會

針對新一代生產管理趨勢及智慧化製造,透過生產資料蒐集和分析,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解決方案,使設備效能管理更簡單,即時提供生產數據。並考量台灣能源供給吃緊,成本節節攀高的情況之下,世平集團更提供智慧電表規劃,監測電力使用量,降低卸載造成設備損壞的風險,並將生產流程、人力、物料,機器和電力進行統一管理,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次研討會將與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及世平集團合作,協同相關夥伴,從探討工業自動化的新趨勢,工廠電力管理,視覺安全監控到智慧工具機的未來發展,進而打造新一代智慧化自動化工廠,讓中小企業即時掌握產能效率,解決企業主常態性成本問題,有效提升生產,獲取更多利潤。 世平集團竭誠歡迎大家參加「工業製造升級再進化,打造新一代智慧工廠」研討會。現場活動備有方案演示,並提供中小企業免費體驗專案,歡迎洽詢活動主辦單位(charles.chiu@wpi-group.com),填寫各方案需求體驗單,透過專案訪談以節省中小企業成本,縮短導入時程。
0

加快導入PC/路由器/閘道器 Intel添加Wi-Fi 6普及力道

為加快Wi-Fi 6普及率及搶占市場先機,英特爾(Initel)將Wi-Fi 6加速導入最新的PC、路由器和閘道器,以實現延遲性且支援同時多用戶傳輸,讓消費者能有更上一層樓的沉浸式體驗。 英特爾指出,預估於2020年前,北美地區每人平均將擁有13台或更多的連網裝置,因此,快速、可靠和反應迅速的連網能力相當重要,而搭載Wi-Fi 6的PC、家用路由器和閘道器能滿足此一需求,即便同時連接多台裝置也游刃有餘。而為加快Wi-Fi 6普及率,該公司備有Intel Home Wi-Fi晶片組WAV600系列。該產品具備Gig+功能,為首款用於雙頻四串流(2+2)路由器和閘道器的Wi-Fi 6方案,可以讓消費者以經濟實惠的價格體驗Wi-Fi 6所帶來的優勢。 據悉,Wi-Fi 6(Gig+)路由器和閘道器採用英特爾Wi-Fi 6技術,專為160MHz通道頻寬所設計,可在高效能的PC提供真正的Gigabit速度,包括目前搭載整合式802.11ac Gigabit Wi-Fi的PC和搭載英特爾Wi-Fi 6(Gig +)的新款PC。 英特爾指出,並非所有Wi-Fi 6都擁有相同技術。專為PC以及家用路由器和閘道器所設計的Intel Wi-Fi 6 (Gig+)具有Gig+功能,使用160 MHz通道頻寬來達到真正的Gigabit速度,其速度比主流Wi-Fi 6解決方案快上兩倍,而比標準802.11 AC解決方案快了近三倍,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經驗。 搭載英特爾Wi-Fi 6(Gig +)技術的路由器和閘道器產品將於2019年下半年陸續問世,像是AVM的雙頻2x2串流DOCSIS...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