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聯發科/博通/英特爾等創立OpenRF聯盟
為實現多模(Multi-mode)射頻前端(RFFE)及晶片模組中軟硬體功能的互通性,進一步朝5G開放式架構前進,多家晶片及RFFE供應商日前以產業聯盟的形式成立Open RF Association(OpenRF)。該聯盟成員包含博通(Broadcom)、英特爾(Intel)、聯發科、村田製作所(Murata)、Qorvo,以及三星(Samsung)等業者,力求為5G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提供較良好的系統性能,並於RFFE晶片模組上能有更多元的選擇的同時,可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並降低總體成本。
Mobile Experts首席分析師Joe Madden表示,由於射頻前端市場已變得極度複雜,因此業界需要對此採取相應手段因應此類複雜架構。而Open RF Association透過標準化一些通用元素,進而使RFFE供應商可將研發動能聚焦在創新層面;與此同時,在非競爭領域的通用基礎元件也可望縮短產品的上市時程,並確保跨平台之間的相容性。此外,透過改善市場經濟規模,業界可望省下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但卻不會削弱供應商間的競爭狀況。
OpenRF期望晶片供應商及OEM可實現5G RFFE模組的互通性,加速打入5G市場
為了支援RFFE及晶片模組的互通性,以利建構穩固的生態系統,OpenRF計畫推動數項舉措,如針對系列核心晶片模組及RFFE功能與介面,以實現5G基頻的互通性,並且支援供應商的創新;同時,該聯盟也規畫根據產業標準構建標準,盡可能提升RFFE的可配置性(Configurability)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另一方面,該聯盟也打算開發通用的硬體抽象層(Abstraction),以增強收發器/數據機及RFFE模組介面,並規畫擬定射頻功率管理辦法。
OpenRF表示,其成立要旨為提供開源框架,在不限制創新的前提下規範軟硬體介面,並預期為5G OEM帶來多元的彈性,使其能於上市時間、成本性能與供應鏈角色之間獲取優勢,在具有眾多供應商的生態系統選擇較有利的解決方案,並於5G基頻上使用相同的RFFE。據此,該聯盟目前已獲一些全球晶片/RFFE供應商及設備製造商的支援,進一步改善傳統參考設計流程,將更有利的可調控方案加速推向市場,滿足市場需求並推進產業利益。
是德/聯發科達成R-16實體層互通性開發測試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與聯發科(MediaTek)展開合作,雙方根據3GPP的第16版標準(Release 16, R-16),共同完成實體層互通性開發測試(IODT)。該測試以Keysight PathWave 5G NR訊號產生軟體,並搭配聯發科5G數據機晶片模組解決方案完成聯合測試。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無線應用工程部總經理陳俊宇表示,雙方在3年前已共同致力於賦予5G NR 更完整的功能。藉由與5G廠商密切配合,可進一步協助創新者支援各種5G NR應用,包括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工業物聯網(IIoT)、車聯網(V2X)和非地面無線存取。
3GPP於2020年7月發布第16版標準,讓無線產業能夠依據旨在增強5G NR特性的測試規範,驗證5G裝置的相符性。而對於針對先進5G應用開發產品的裝置製造商來說,IODT至關重要。雙方合作使用Keysight PathWave訊號產生軟體和聯發科Dimensity 5G整合式晶片平台共同達成,於2020年8月採用符合3GPP第16版標準的5G整合式晶片解決方案。PathWave 5G NR訊號產生軟體可支援最新的3GPP 5G NR標準,讓客戶能容易產生波形檔,以便針對基地台和無線裝置中的發射器與接收器進行特性分析和測試。
是德對此表示,該公司協助聯發科等半導體廠商研發創新5G技術,以實現超高速連接、低延遲和高可靠性,進而推出先進的5G晶片解決方案。3GPP實體層IODT是開發5G NR特性的重要里程碑,以實現增強型多輸入多輸出(eMIMO)、波束成形、動態頻譜共享(DSS)、載波聚合(CA)和定位等特性。
聯發科為美國量身打造5G系統單晶片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首款於美國登場的5G旗艦型系統單晶片天璣1000C,搭載該晶片組的LG Velvet 5G全頻段智慧手機將於美國開賣,並與5G電信系統業者T-Mobile合作提供服務。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首款於美國登場的5G旗艦型系統單晶片天璣1000C (圖片來源:聯發科)
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彥輯博士表示,相較於其他地區,美國消費者在5G智慧手機的晶片組選擇有限。聯發科技長期專注於使用領先科技提升用戶體驗,為美國市場量身訂做天璣1000C,為終端廠商和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選擇,享受到下一代行動運算的極速流暢體驗。
T-Mobile產品開發部副總經理Ryan Sullivan表示,T-Mobile與聯發科技的合作,從一起達成5G獨立組網連線通話,到現在聯發科技推出第一個美國5G晶片,雙方齊力推動5G創新。這次運用美國最大的全國5G網路,一起朝向5G for All的願景邁進。
天璣1000C採用4顆Arm Cortex-A77旗艦核心和4顆主頻2 GHz 的 Arm Cortex-A55高效核心,搭配大型、低延遲的快取記憶體,更進一步提升性能與改善功耗。同時採用5顆 Arm Mali-G57 GPU,讓遊戲玩家得心應手。此外,天璣1000C內含聯發科技AI處理單元(APU 3.0),結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 AI 核心,異質設計滿足旗艦智慧型手機對AI相機、AI助理、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增強的需求,打造智慧型手機新體驗。
天璣1000C主要功能和規格包括:
● 獲得Netflix AV1 HDR影音標準認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天璣1000C可支援在Netflix和YouTube上以AV1影片格式解碼享受影音串流,也與遊戲影音串流平台Twitch合作,以更節能省電的編解碼影音技術呈現最新一代影音串流的視覺品質及流暢的影音體驗。
● 雙重語音喚醒:天璣1000C是聯發科技在美國的首款具有雙重語音喚醒(VoW)功能的系統單晶片,可使Google Assistant等Android OS應用程式用電量降至最低。
● 支援雙螢幕顯示:天璣1000C是聯發科技首款支援雙螢幕顯示的型號。
●...
聯發科新Helio G系列晶片 專攻智慧手遊市場
聯發科日前宣布推出專攻智慧手機遊戲的Helio G95晶片組,該晶片透過遊戲優化引擎技術HyperEngine的加持,不僅支援多鏡頭,更以優秀的連網功能以及AI超畫質顯示器,帶給手機用戶全面升級的遊戲體驗。
Helio G95晶片組支援多達四鏡頭的架構、內建AI處理器(APU),另提供雙關鍵字語音喚醒(VoW)等領先技術,並支援特效級HDR10畫質規格,帶來超越HDR10+的超級優質影像效果。其整合一對功能強大的ARM Cortex-A76 CPU,運行頻率高達2.05GHz,另配搭六個Cortex-A55節能型CPU。GPU方面搭載了升級後的Arm Mali-g76 MC4,運行頻率高達900MHz,具有先進的單核和多核性能。
增強版遊戲優化引擎技術HyperEngine提供玩家更順暢快速的網路連線,包括網路、操控、畫質優化引擎和智慧負載調控引擎等多項領先技術,讓遊戲更加平滑流暢,並具有極速的觸控反應。當Wi-Fi信號較弱時,會同時智慧調控Wi-Fi和LTE兩種連線選擇,確保遊戲過程中的連線暢通無阻。
AI超畫質顯示器可在各影音平台上提供出色的影像通話和影片串流服務,並同步支援從360p到720p HD解析度的影像畫質,在品質不妥協的情況下,可減少75%的網路頻寬使用量。Helio G95具有FHD+每秒90格(FPS)速度的顯示器功能,可提供極速觸控反應和流暢的體驗,成為遊戲和日常生活使用的最佳選擇。
聯發科技Helio G95系列手機晶片支援多鏡頭的高畫質影像功能,可使配有6400萬畫素鏡頭以及具有四像素合一技術的手機,在夜間拍攝時獲得極佳的微光效果。該晶片還擁有用於即時人像散景的深度引擎,快速精確的AI人臉辨識引擎(AI-FD)、多影格降噪、影像扭曲、3D降噪技術、4K 30fps視頻的編碼和解碼,以及用於AI照相機增強功能的APU等頂尖功能。
Helio G系列包括高端用戶的G90系列和最新型G95系列,以及用於中端遊戲設備的G85,G80和G70晶片組。最近發布的聯發科技Helio G25和G35晶片則專注於主流智慧手機,以完整的產品線滿足各樣的市場需求。
聯發科推出5G晶片 雙卡雙待加速推動5G普及
聯發科技日前推出最新5G系統單晶片(SoC)—天璣800U(Dimensity 800U)。其採用先進的7奈米製程,多核架構帶來的高性能和領先的5G+5G雙卡雙待技術,將提升中高端智慧手機的5G體驗,加速推動5G普及。
天璣800U整合5G數據機,不僅完整支持Sub-6GHz頻段的獨立(SA)與非獨立(NSA)組網,還支持5G+5G雙卡雙待、雙VoNR語音服務、5G雙載波聚合等先進5G技術,帶給用戶更加高速、穩定的5G連網。天璣800U支援聯發科技5G UltraSave省電技術,可根據網路環境及資料傳輸情況,動態調整數據機的工作模式,降低終端裝置的5G功耗,從而實現節能省電,帶來更長效的5G續航力。
天璣800U採用7奈米製程,可讓處理器充分發揮性能優勢並同時降低功耗。其CPU採用八核架構設計,包括含2個主頻高達2.4GHz的ARM Cortex-A76大核,以及6個2.0GHz主頻的ARM Cortex-A55高能效核心,擁有強勁的多核性能。此外,天璣800U還搭載ARM Mali-G57 GPU、獨立AI處理器APU、LPDDR4X記憶體,支援turbo write快閃記憶體加速技術,可帶來極速、流暢的5G性能。
天璣800U為中高端智慧手機提供卓越的5G體驗,其特性包括:支援120Hz的FHD+顯示螢幕更新率,實現快速、流暢的遊戲與串流媒體播放;支援HDR10+標準,搭載聯發科技獨家 MiraVision圖像顯示技術,帶來超越HDR10+的畫質效果,支援多種影像HDR優化功能;支援靈活的鏡頭配置,最高可支援6400萬像素鏡頭和四顆鏡頭組合。內建聯發科技獨立AI處理器APU與ISP,提供一系列AI相機增強功能;整合語音喚醒(VoW)功能和雙麥克風降噪技術,降低語音助理的待機功耗,在嘈雜環境中也可以清晰的聽到用戶聲音。
聯發科/Inmarsat攜手完成5G衛星物聯網資料傳輸測試
聯發科技日前成功與國際航海衛星通訊公司(Inmarsat)合作,以窄頻物聯網(NB-IoT)晶片完成全球首次5G物聯網高軌衛星資料傳輸測試。聯發科技以先進的技術能力及超前速度布局領先其他業者,順利克服高軌衛星傳輸的訊號弱及訊號延遲的艱難挑戰,掌握傳輸時間,將可有效補足基地台覆蓋的限制,徹底發揮5G萬物互聯的特性。此舉將可望納入5G國際標準組織3GPP R17的標準之中,協助全球5G時代新技術標準化工作。
聯發科以NB-IoT晶片完成全球首次5G物聯網高軌衛星資料傳輸測試
聯發科技通訊系統設計研發本部總經理黃合淇表示,聯發科技與國際航海衛星通訊公司的合作,將加速產業在5G時代整合行動通訊和衛星網路的全球無縫覆蓋發展。聯發科技具有領先的行動通訊技術,是5G生態系的關鍵推手,也是3GPP標準的重要貢獻者,兩家公司的持續合作將有助於推動物聯網等垂直應用領域的5G創新。
國際航海衛星通訊公司產品資深總監Jonathan Beavon指出,本次成功地在Inmarsat商用的GEO衛星網路上測試聯發科技標準窄帶物聯網晶片,證明透過晶片及基地台小幅修改,便可讓移動通訊技術有效地運行於GEO同步衛星,這將為混合型全球物聯網覆蓋提供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聯發科技成功地透過Inmarsat 的「Alphasat L 波段衛星」,於赤道上方3萬5千公里處的地球同步軌道上(GEO)完成資料傳輸實測。這次成果將會提交至5G國際標準組織3GPP的Rel-17非地面網路(NTN)國際標準化工作中,推動5G標準體系的完善以支持更多應用場景和新型業務的發展。非地面網路是指運用衛星等非地面方式傳輸訊息,最常應用在基地台網路難以覆蓋、人跡罕至的大洋、沙漠、深山、極地等區域。
此次測試裝置搭載聯發科技基於標準NB-IoT所開發、支援衛星功能的晶片產品,與商用的同步衛星建立了雙向通訊,為衛星通訊和行動通訊網路整合奠定基礎,實現新一代5G物聯網的整合服務。
本次測試的成功顯示此項全球標準的可行性,開啟了使用單項裝置即可同時連接衛星和行動網路的市場潛力,透過衛星提供全球覆蓋的NB-IoT網路,不論身處海洋還是深山中,都可以實現物聯網連接,未來應用商機可期。
搭載聯發科技晶片的測試裝置從義大利北部往國際航海衛星通訊公司高軌同步衛星傳輸資料,並透過富奇諾太空中心(Fucino Space Center)成功收到回訊。測試用的基地台由台灣資訊工業策進會開發,以現有地面行動網路的基地台改造成適合接收衛星訊號的基地台。
聯發科攜手英特爾布局5G個人電腦市場
聯發科技5G布局從手機跨足到電腦及其他領域,與英特爾(Intel)攜手合作5G個人電腦方案。日前通過5G數據機資料卡的開發與認證,邁入關鍵里程碑,成功5G體驗帶入下一代個人電腦。首波搭載聯發科技5G數據機解決方案的筆記型電腦將於2021年初上市。
聯發科技5G布局從手機跨足到電腦及其他領域,與英特爾攜手合作5G個人電腦方案 (來源:Intel)
聯發科技總經理陳冠州表示,與英特爾的合作見證聯發科技在 5G 行動運算業務的全面拓展,也為進軍個人電腦市場開啟了絕佳的機會。憑藉英特爾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深厚專業和聯發科技突破性的 5G 數據機研發實力,將能重新定義現代筆記型電腦的使用體驗,為消費者打造最佳5G聯網服務。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暨筆記型電腦用戶平台總經理Chris Walker認為,成功的合作關係取決於執行力,很高興看到英特爾與聯發科技在5G合作案的快速進展,順利於第三季提供客戶5G數據機解決方案。5G將進一步改變聯網、運算和通訊的方式,藉由在4G時代累積的PC地位,英特爾得以提供優良的個人電腦產品。
聯發科技的T700 5G數據機日前已在實際測試場景中成功完成5G獨立組網(SA)通話對接,朝5G部署的目標邁出下一步。此外,借助英特爾在系統整合、驗證和開發平台優化方面取得的進展,除了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外,更將協助OEM合作夥伴工程設計開發的支援。
聯發科技T700數據機支援Sub-6頻段5G網路的非獨立與獨立組網,以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穩定連線體驗。無論消費者是在家中或是路上,都能以 5G 高速瀏覽網頁、收看串流媒體及玩遊戲。聯發科技的數據機產品還具備高能效特性,可延長筆記型電腦的電池壽命,減少消費者充電的次數。聯發科技積極於個人電腦、行動通訊、家庭、汽車和物聯網領域推進5G 技術,促盡快速聯網服務的普及。
聯發科800GbE MACsec PHY收發器 滿足資料中心/5G需求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800GbE(雙400GbE)MACsec retimer PHY收發器MT3729系列產品,此系列產品的解決方案可滿足資料中心和5G基礎設施應用所需的高速且低功耗資料傳輸以及嚴格的安全性需求。此系列是基於聯發科技的56G PAM4 SerDes技術所研發的標準產品(ASSP),針對全新的網路基礎架構,為領導網路設備和服務廠商實現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資料傳輸。此產品現已上市,首批客戶的產品已在開發中。
根據產業報告預估,資料中心對速度超過400GbE以上網路的需求將在2020年底出現強勁成長,到2024年出貨量將占總市場的25%以上。新系列產品整合了安全、高速資料傳輸以及高精度Class-C時間戳記功能(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適合用於線卡或核心交換器,為新一代的伺服器、交換器和路由器建構大頻寬、高速率以及高安全的解決方案。
新系列產品包含四種不同的操作模式:Retimer模式內置訊號增強技術,可將SerDes連接距離和傳輸擴展至終端設備,以獲得更精確的時間戳記;正向/反向變速箱(Gearbox)模式支持56G和28G鏈路間的位元速率轉換,使下一代交換機能夠與現有基礎架構無縫接軌;MUX/DeMUX模式提供無中斷MUX和廣播切換功能,滿足網路備援需求;MACsec模式支援IEEE 802.1AE標準下,每個通訊埠以1GbE到400GbE的速度使用AES-128和AES-256加密,滿足高度安全的要求。
MT3729產品系列最多可支援16個56G PAM4雙向鏈路,最高可達28G NRZ SerDes和1G SGMII。為滿足5G基礎架構嚴格的時序要求,MT3729系列產品支援IEEE 1588v2和高精度C類SyncE,以時間戳記格式提供更高的精確性和靈活度。
聯發科發布5G單晶片 為中端手機打造良好體驗
聯發科技(MediaTek)日前宣布推出新5G系統單晶片(SoC)-天璣 720,推動5G中端智慧手機的普及,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其採用7奈米製程,整合低功耗數據機,並支援聯發科獨家5G UltraSave省電技術,可根據網路環境及資料傳輸動態調整數據機的工作模式,以延長電池續航力。
天璣720的特性包括:支援90Hz高顯示更新率,實現流暢的遊戲與串流媒體播放;搭載聯發科獨家MiraVision圖像顯示技術,增強HDR10+標準下的影視畫質。另外支援多種影像優化功能,包括動態範圍的重新映射;支援靈活的鏡頭配置,最高可支援6400萬像素或是2000萬加1600萬像素雙鏡頭的組合。內建獨立AI處理器APU,可提供一系列AI相機增強功能;整合語音喚醒(VoW)功能,可降低語音助理的待機功耗,並支援雙麥克風降噪技術。
除了一系列先進的5G功能之外,新晶片還擁有強勁的大核心性能,為終端提供運行最新AI應用所需的性能,同時保持低功耗。採用八核CPU,包含兩個主頻為2GHz的Arm Cortex-A76大核,提高應用的回應速度,還搭載了Arm Mali G57 GPU、LPDDR4X記憶體和UFS 2.2快閃記憶體,實現更快的讀寫速度。
天璣720支援的5G通信技術,包括支持獨立及非獨立組網(SA/NSA)和5G雙載波聚合,Sub-6GHz頻段5G上下行速度加成,平均延遲更小。此外,透過Voice Over New Radio(VoNR)語音服務,可跨網路無縫連接並提供穩定的速度。而5G和4G雙卡雙待(DSDS)的功能,可使兩張SIM卡皆可撥打與接聽電話,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通信體驗。
聯發科AI技術傳捷報 入選國際頂尖CVPR會議
聯發科日前榮獲國際頂尖電腦視覺與模式辨識(IEEE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會議論文的收錄並於大會上發表創新技術,聯發科是臺灣極少數論文獲選收錄的企業,顯示公司技術尖端實力獲得國際權威的肯定。
CVPR會議是國際最有影響力的年度AI盛事之一,由IEEE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及電腦視覺基金會(Computer Vision Foundation)主辦。CVPR一向重視突破性的創新,臺灣今年有11篇論文入選,多半為學界的前端研究。聯發科長期投資先進製程與前瞻技術,今年脫穎而出,首度以堅強的AI研發實力打入國際級研究領域行列。
聯發科技執行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周漁君表示,聯發科技追求技術領先,五年來投入2,800億元於前瞻技術研發。近年公司更積極展開人工智慧佈局,深耕發展各類智慧裝置與應用的核心技術,當中電腦視覺就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其應用擴及智慧手機、智慧家庭、物聯網及聯網汽車等各領域。
聯發科技及學校合作團隊也在全球CVPR國際會議上發表關於行動裝置先進影像重建技術的研究論文,創新突破獲得肯定。電腦視覺旨在探討如何讓鏡頭或電腦像人眼一樣辨識數位圖像、影像,以利搜尋、分類、重建、優化等。其應用多元,包含醫學圖像分析、指紋及人臉辨識、動態捕捉、智慧優化圖像及影像等。聯發科技從多媒體起家,圖像、影像處理貫穿於眾產品線中。近年投入AI技術開發,藉由完整的軟體(NeuroPilot 3.0)、硬體(AI專屬硬體APU)平台,以進階技術分析、處理圖像及影像,推動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發展,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