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
打造完善自駕車生態系 科技部攜手NVIDIA簽署合作意向書
為協助台灣打造更完善自駕車生態系,科技部近日與NVIDIA簽訂合作意向書,規劃於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與NVIDIA全新的自駕車系統開發驗證平台展開全面合作,包含自駕車虛擬模擬軟體、決策系統與自駕車體等,提升相關技術研發動能。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自駕車的出現,打破傳統汽車領域封閉整合的產業結構。這是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台灣的汽車產業雖然不比歐美日等汽車大國,但台灣具有深厚的IT資通訊實力,將有助產業界跟上自駕車的浪潮,只要策略正確,就有機會打入國際市場。
NVIDIA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邱麗孟提到,藉由NVIDIA在車用AI平台上的優勢,台灣車用IC、車載資通訊與車用電子等相關業者,都能透過運用並整合NVIDIA的軟體技術和硬體設備,為全球汽車製造商打造完整的自駕車生態系,大幅縮短自駕技術開發的時程並加速商用化。
NVIDIA研發之自駕車模擬平台DRIVE Constellation、自駕車模擬系統Drive Sim與Drive AGX,以及自駕車體BB8,從影像感知系統、人機介面整合及感知程序等模組,到整部測試車均為其重點項目。
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已於2月25日正式開幕並由國研院維運,為強化針對自動駕駛主要關鍵程序「感知」、「決策」及「控制」三方面之測試能量,國研院將與NVIDIA共同投入建立完整的測試服務平台,除滿足產學研界進行自駕車發展時之軟體開發、控制技術、硬體規格等研發需求之外,也將投入自駕車開發者生態圈、新創公司培育專案、辦理深度學習學院及工作坊,並協助監視器及感應器業者設置測試環境。
另外,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未來將在NVIDIA協助下,致力營造更便利之自駕車技術研發平台,持續提升虛擬模擬平台、資料彙整平台及場域測試服務能量。利用場域內道路情境、輔助測試設備及虛實整合研發服務平台,除可協助國內學研界及自駕車廠商完成測試評估,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沙盒環境下認證上路之外,亦可提升相關技術開發與落實應用,促成台灣自駕車產業快速發展。
國研院院長王永和指出,與現今自駕車主要的行駛環境相較,台灣的用路環境有行人、機車、汽車等高度混流,交通環境複雜許多。若能發展適合在複雜環境下行駛無礙的自駕車,必定是相關產業發展重點。未來與NVIDIA展開合作,逐步引進NVIDIA自駕車研發能量,以智駕測試實驗室為據點形成研發聚落,協助台灣產學研界研發自駕技術並落實於應用,相信此合作案可為產、學、研界創造三贏的局面。
AI on Chip示範計畫籌備小組啟動
根據Gartner預估,2018年AI晶片市場產值將成長至10億美元,至2022年將達132.5億美元。為掌握此數位科技發展趨勢,推升台灣AI晶片在國際上的角色,行政院除於年初通過「台灣AI行動計畫」外,將更強化資源共享與整合,在科技政委吳政忠的協調下,緊密結合經濟部「AI領航推動計畫」與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AI創新研究中心計畫」,於近日成立「AI on Chip示範計畫籌備小組」。
本籌備小組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蔡志宏擔任總召集人,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及科技部次長許有進擔任共同召集人,邀集產學研代表共同召開啟動會議,期結合產官學研能量,串聯產業上、中、下游資源,聚焦「半通用AI晶片」、「異質整合AI晶片」、「新興運算架構AI晶片」與「AI晶片軟體編譯環境開發」四大議題,建立起世界領先的AI晶片供應鏈。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已召開多次座談會,邀請各界商議我國AI晶片發展機會。由於AI晶片應用領域廣泛,使國內外軟硬體科技大廠如NVIDIA、Intel、Google、Microsoft、聯發科、台積電等皆大量投入資源掌握發展先機。台灣不但具備領先世界的半導體供應鏈,包含IC設計服務、晶片製造、半導體測試與封裝等,亦擁有世界一流的系統設計及製造能力,創造許多產業的隱形冠軍,如能串連台灣AI及半導體/晶片設計產業上、中、下游共同合作並資源共享,將可孕育出全球獨一無二的AI晶片產業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