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矽光子

矽光子

- Advertisment -

高科大/台大攜手發表國產1600G矽光子晶片技術

5G時代來臨,雲端應用的數據中心需要極大容量的傳輸能力。目前利用先進半導體矽製程發展的矽光子晶片,被視為最有潛力的技術。高科大與台大合作發表超世代大容量矽光子晶片,其傳輸架構由高科大電機與資訊學院院長施天從教授於2018年所提出的4波長、4光纖傳輸結構,晶片尺寸為5mm x 5mm,採用PAM4訊號格式,總傳輸率可達到1600G,為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中,單位晶片面積上的總傳輸率最高的發射端矽光子晶片,並已經初步驗證通過1600G傳輸之可行性。 高科大與台大1600G矽光子晶片技術開發團隊 2019年美國最大的電信系統設備商思科(Cisco)分別以28.4億美元併購矽光子技術廠商Acacia Communications,6.6億元併購矽光子晶片模組製造商Luxtera,以擴充思科在企業端、數據中心及電信運營商的市場。而全球半導體晶片領導廠商的英特爾(Intel)在100G PSM4市場有第一名市佔率,同時亦已經推出商用的400G矽光子晶片及模組。 矽光子技術結合了兩個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矽積體電路和半導體雷射。與傳統的技術相比,矽光子晶片能讓資料傳輸速率更快、距離更長。目前許多國際雲端服務商,如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等皆投入大量資源建置更大型的資料中心。這些新資料中心的需求就是必須儲存更多的數據,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以及更低的消耗功率,因此在有限的廠房空間,必須使用相同尺寸,但是可以倍數提升傳輸位元率的模組。而今年不因肺炎疫情停擺,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光網路及通訊會議展覽(OFC 2020),亦有多家系統及模組廠商展示400G甚或800G的技術。 1600G矽光子發射器晶片架構  台灣半導體製造技術執全球牛耳,晶圓廠的互補型金氧半(CMOS)矽製程技術領先全世界,矽光子技術即是匹配運用互補型金氧半矽製程技術發展的光電晶片,相當適合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若台灣相關的半導體廠商能透過產能支援與學界合作,對於台灣發展矽光子技術非常有幫助,同時也能協助台灣製造業及早在矽光子製程領域建立自主元件資料庫及智財權布局,待產業起飛時必能占據最佳的產業地位。光電元件積體化目前還屬於發展初期,矽光子晶片複雜程度高,製程解析度越高,訊號的精確度越好,元件的效能才能有效發揮,因此矽光子技術的實現需要先進製程的搭配。 科技部的矽光子積體電路專案計畫是陳良基部長極力推動的半導體射月計畫之衍生項目,該專案計畫規劃於四年提撥新台幣3.2億元發展國內矽光子技術,由國內矽光子技術之先驅者台科大李三良教授負責專案計畫辦公室。預期前二年完成核心技術開發與系統晶片架構設計,第三年完成系統晶片製作與性能優化,第四年完成系統展示並能將技術與廠商進行後續之應用與推廣。計畫執行期間將培植國內研發團隊利用矽光子平台整合元件、光路與電路而組成生醫感測、光感測以及光連結等應用的光電系統晶片。該計劃自2018年開始執行,本次發表的1600G矽光子晶片,即為該專案計畫支持的國內五件研究計畫之一的成果。 高科大電機與資訊學院院長施天從教授(前排右三)領導的1600G矽光子晶片技術開發團隊 本次發布的超世代大容量1600G矽光子晶片之傳輸架構由高科大電機與資訊學院院長施天從教授於2018年所提出領先全球的前瞻性4波長、4光纖的傳輸結構,並由台大光電所黃定洧教授負責設計,以4x16陣列波導光柵(AWG)分波多工器,混成16路光調變信號,完成發射端的矽光子晶片。利用此新型之分波多工器,可以用最精簡的光路配置連接各元件。此外,此晶片之尺寸為 5mm x 5 mm,採用PAM4訊號格式,其總傳輸率可達到1600G。 台大光電所黃定洧教授表示,本矽光子晶片之完成,利用共用晶片方式送至比利時IMEC完成半導體製程,並依據設計製作完成矽光子晶片。同時感謝共同建構矽光子元件技術的中研院張書維研究員、成大曾碩彥教授及高科大吳曜東教授的一起努力,也感謝中興大學劉浚年教授、中山大學洪勇智教授、及TSRI提供之光纖耦光量測協助,台大林恭如教授及所負責的台大與Tektronix聯合實驗室的高速光傳輸量測協助,共同驗證本矽光子晶片具有1600G的傳輸的可能性。 研究計畫主持人,高科大電機與資訊學院院長施天從教授指出,非常高興能與國內頂尖大學團隊合作,有效鏈結南北學術能量,得以建構完成整個光引擎所需要的元件與技術。本矽光子元件及傳輸架構已經由相關單位申請專利中,希望團隊能持續獲得科技部補助,進一步優化矽光子晶片性能,並建構完成整個光引擎模組,厚植台灣於此新世代矽光子技術之實力。
0

超越5G 英特爾攜手/Sony/NTT布局下一代通訊技術

在退出手機基頻晶片業務之後,英特爾(Intel)積極發展通訊、網路基礎設施,除了加大5G布局力道之外,現在更將目標放在未來新一代通訊技術之上,宣布與日本通訊業龍頭NTT、索尼(Sony)共同合作,除針對運算、通訊和網路基礎設施進行重大革新,也成立全新的產業論壇(Industry Forum)「創新光網與無線網路全球論壇(IOWN)」。 英特爾首席執行長Bob Swan表示,數位化轉型和資料的成長,正推動基礎設施的擴張,我們正以全新的方式使用資訊技術,也因此,無論是傳輸、存儲、處理資料方面都要更快、更安全;而這不僅需要嶄新的合作方式與思維,也須整合超高速網路和無所不在的高效運算(隨時隨地提供智慧服務的邊緣基礎設施)。因此,創建IOWN論壇,是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只有跨行業的業者聯合,才能實現如此宏大的願景。 英特爾首席執行長Bob Swan。 此一論壇的目標是加速新通訊基礎設施的普及,新基礎設施將整合包括矽光子、邊緣運算和聯網運算在內的所有光子網路基礎設施,透過在三大領域開發新的技術、框架、規範和參考設計來滿足未來的資料和計算需求。 首先是光子研發。這包括未來的光子元件、光子網路設備和端到端架構,以光子-電子融合技術的進步為發展動力;這將顯著降低功耗,並透過縮短延遲、擴大傳輸容量實現即時回應。 接著是聯網運算,利用人工智慧以及動態的分散式負載,對於跨網路的運算將越來越重要。最後則是智慧應用案例的實踐,包括數位雙胞胎運算、設計更逼真的使用者介面/體驗設備等。 英特爾指出,下一代通訊有望改善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包括遠端醫療、防災、教育、自動駕駛、金融、娛樂、體育和工業製造;而IOWN旨在提供下一代通訊基礎設施,使得盡可能多的人能夠從中受益。 NTT、英特爾和索尼將成為IOWN論壇創始成員,未來幾個月三家業者將遴選IOWN全球論壇的初始董事會成員,共同啟動論壇的運營,而科技、電信和其它行業組織都將受邀加入該論壇。
0

矽光子元件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50億美元

光子積體的潛力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一直吸引著光通訊行業,根據產業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的研究指出,光學積體元件特別是使用矽光子製造的光學元件,已經開始在市場中占據重要比重。基於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的產品銷售在2014年開始增加,並在2018年達到近10億美元,較2017年高出18%。 使用矽光子技術的成功開發造成2012~2018年的多次合併和高價併購,除了InnoLight之外,所有成功推出的光學元件新創公司都採用了矽光子技術。這些成功案例將繼續吸引這一領域的投資。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所有高價的併購都是由交換機和路由器供應商進行的:Cisco、Juniper和Mellanox。這是因為高階交換器和路由器使用了大量的高速光學元件。 交換器和路由器可能是需要這些高數據速率模組的第一個網路設備。光學元件占交換器和路由器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並且通常是下一代產品的關鍵設計因素。內部採用矽光子技術可以在降低成本和縮短上市時間方面為設備製造商提供優勢。 鑑於目前商業產品成功LightCounting預計未來五年矽光子IC的銷售將大幅成長,從2019年的約10億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50多億美元,其中乙太網路設備占比最高。  
0

提升通訊位元率 矽光子晶片勢在必行

隨著非積體化光通訊模組技術難以再提升位元率,產學界紛紛投入積體化光通訊模組研發,以突破位元率瓶頸。為提升國內光通訊關鍵性元件與模組之技術能力,強化競爭力與提高國際能見度。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團隊近日於台灣大學理博館舉辦高速矽光子元件及傳輸技術研討會。 國立台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暨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兼所長林恭如表示,矽光子技術主要是應用在高速光通訊,尤其是在資料中心的高速光通訊模組。目前,非積體化的光通訊模組技術已經遇到瓶頸,到達了傳輸位元率的上限。為提升傳輸位元率,必須在矽晶片上積體化所有光的主動與被動元件。透過積體化的過程可以縮短傳輸路徑,並能避免光對電和電對光多餘的轉換過程,因此有機會將位元率提升到100Gbps以上。 目前許多國際知名公司,如元件公司Finisar、搜尋引擎Facebook、Google皆投入大量資源建置新的資料中心。這些新的資料中心未來的需求就是大幅地降低功率並提升速度;在有限的廠房空間,使用相同尺寸的模組,就能倍數提升位元率。舉例來說,現在Facebook已經開始朝向1.6Tbps、更甚是3.2Tbps廠房的方向發展,或甚至有可能完全走向多通道矽光子晶片的傳輸架構,藉此讓資料中心的位元率能夠大幅度地提升。 林恭如進一步說明,台灣現在有非常多的廠商從上游的材料元件到下游的模組廠都非常積極地布局矽光子技術應用領域。例如主動雷射晶片供應商聯亞,以及許多光電半導體的製造公司如晶元光電、穩懋等等;另外模組化的廠商包括光纖的耦合、封裝還有被動元件積體化的製造公司也不勝枚舉。上下游廠商面對市場新契機皆躍躍欲試,相當看好這個資料中心從非積體化架構走向全面積體化晶片架構的契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施天從也提到,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由五個子計畫所組成。分別為:完成自製矽光子學各式元件的開發、建立自有元件資料庫;開發適於本矽光子晶片耦光的高功率DFB雷射二極體;研究適合的多通道調制器驅動積體電路、前置放大器積體電路;探討各式光纖對準效果及雷射晶粒耦光最佳化製程、完成模組化的1.6Tbps光發射及光接收引擎;探討PAM及OFDM調制技術以達到最佳化傳輸效果、並建置量測實驗室協助國內產學研各界。 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以晶片的設計中心以及模組的測試中心為兩大開發主軸,所有團隊成員都以此為目標努力,林恭如表示希望在這個階段可以吸引更多業界有興趣的廠商透過此次研討會尋求研究上的合作和技術移轉的媒合,藉此幫助國內的廠商在光通訊關鍵元件與模組之技術能力急起直追,跟上國際技術發展的腳步。
0

矽光子收發器2024年產業規模約41.4億美元

積體光學(PIC)收發器的市場將從2018年的約40億美元成長到2024年的約190億美元,數量從約3000萬台增加到約1.6億台。根據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的研究指出,對PIC的最大批量需求是數據和電信網絡中的數據中心互連(或DCI),新的應用將出現,如5G無線技術、汽車或醫療感測器。如Google、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微軟等大型網路公司如今已成為部署矽光子技術的推動力。 PIC由許多不同的材料構建,在特製的製造平台上,包括矽(Si)、磷化銦(InP)、二氧化矽(SiO2)、鈮酸鋰(LiNbO3)、氮化矽(SiN)、聚合物或玻璃。PIC旨在將半導體,特別是晶圓級製造的優勢帶入光子學。與傳統光學元件相比,PIC的優勢包括更小的光子晶片、更高的數據速率、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每位元數據成本和更好的可靠性。PIC正在逐步取代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以增加Datacom網路中的頻寬和距離。PIC用於連續或非連續模式的高數據速率收發器(100G及以上)。將來,當需要緊密整合電子和光子學時,將需要PIC。 矽光子的年複合平均成長率最高為44%,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約4.55億美元成長到相當於130萬套,到2024年達到約40億美元,相當於2350萬套。從地鐵到長途/海底的DCI是最大的市場,連貫的電信和感測器只是一小部分。5G即將到來,未來也可能涉及大量產品。矽光子市場目前只涉及一些參與者:Luxtera/Cisco、Intel、Acacia和InPhi。英特爾於2016年推出支援100G通訊的矽光子QSFP收發器。該公司每年出貨100萬套產品於數據中心,英特爾的400G產品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投入量產。 英特爾已成為矽光子的光學收發器第二大供應商,該公司的收發器包含兩個獨立的模組,該發送器通過在倒裝晶片配置中的主矽晶片上進行鍵合,整合了多個InP雷射和CMOS晶片。在主晶片上,Mach-Zehnder調製器對訊號進行編碼,其他元件聚焦或隔離信號。使用來自MACOM的四通道25G光CDR元件處理數據。接收器功能由四個鍺光電二極體管芯和TIA電路執行。
0

是德/FormFactor/工研院共推矽光子測試量測方案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日前宣布與FormFactor、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攜手合作,加速實現整合式光子技術的創新發展。 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使用光訊號而非電訊號,以極高的速率傳輸大量的資料,因此被視為推動資料中心、汽車和其他應用進一步成長的動力。矽光子讓工程師能使用矽半導體製程技術,以經濟有效的方式設計功耗更低、尺寸更小巧的光學元件。根據Inkwood Research的調查報告,在2017年至2025年,全球矽光子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預計將達22.3%。 FormFactor CM300xi與Keysight Photonics Application Suite量測軟體相結合,可提供自動對準以及同步的光對光和光對電裝置測試。該整合式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六軸自動光纖定位,以實現精確對準,以及適合粗略和精細對準的雙級(Two-Stage)解決方案。也整合了光學對準演算法與高速硬體控制技術,有助於大幅縮短測試時間。自訂的腳本和測試程式,可將系統最佳化,以實現快速、準確的量測。另外,高速的單次掃描偏振相關損耗(PDL)測試,無需預先進行偏振校驗,即可實現具高準確度和可重複性的測試。 學術研究促使光通訊不斷進化,是此生態系統中的產業推動者。是德科技很高興能與ITRI和FormFactor進行三方合作,加速落實整合式光子技術創新,讓客戶能夠擴展下一代通訊網路。
0

Mentor自動化布局工具加速矽光子設計開發

Mentor近日宣布,推出業界首套矽光子自動化布局系統--LightSuite Photonic Compiler。這款新工具可使設計矽光子布局的業者能以Python語言來描述其設計,然後工具能自動產生可供製造的設計。它的設計結果可以「通過Calibre來修正(Correct by Calibre)」--是以Mentor Calibre RealTime Custom驗證工具的精確導引來實現的。LightSuite Photonic Compiler可使設計人員能夠在幾分鐘內產生並更新大規模的光子布局,毋須再耗費數周的時間。   利用此突破性技術,業者能大幅加速矽光子設計的開發時程,把光速通訊直接帶到高速網路和高效能運算(HPC)系統中。它還可加速更具成本效益的LiDAR(光達)技術的開發,這對實現自駕車的大規模部署至關重要。   直到目前,光子設計人員不得不使用類比、全自訂的IC工具來創建光子設計。在此流程中,設計人員先手動地放置製程設計套件(PDK)中的元件,然後手動地互連這些元件。光子元件必須與彎曲波導(Curved Waveguide)互連。在他們手動放置與互連這些元件之後,通常需執行完整的Calibre物理驗證,以檢查是否有違設計規則,因為Calibre DRC甚至能找出有違反規則的光子設計。
0

Mentor攜手CIC建立矽光子設計流程標準

Mentor正與台灣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IC)合作,為以矽光子技術為基礎的積體電路(IC)建立設計流程的全國標準。Mentor的Tanner矽光子設計與布局工具將作為此流程的基礎。 Mentor和Luceda已為矽光子的開發建立了一個強韌、創新的設計流程。矽光子是前景看好且快速興起的技術,它利用光來取代電,以便能更快速地在整個IC中傳輸和處理數據。以Mentor的Tanner L-Edit Photonics為基礎,此流程可為先進矽光子IC的開發提供經過驗證和高度可靠的平台。這套解決方案亦整合了Luceda的IPKISS.eda技術,可支援光子模擬以及大型光子元件的創建與驗證。針對先進矽光子的驗證,此方案採用了被業界公認為驗證「黃金標準」的Mentor Calibre nmDRC和nmLVS技術。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是由國科會於1992年成立的,致力於扶植台灣成為全球IC設計的領導者。透過與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業者、IC公司以及學術機構合作,該機構已為國內培育了充沛的IC設計人才,並為國內外業者開發先進的IC設計流程和服務。 Mentor ICDS事業群總經理Greg Lebsack表示,Mentor很高興與CIC分享最新的光子設計實現流程,以協助台灣和整個亞洲地區建立一個強大的矽光子IC設計生態系統。藉由與CIC合作,該公司期望能將此先進的設計流程提供給更廣泛的產業和學術界使用。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