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
物聯網將帶動網路資料無「限」量產
物聯網(IoT)不斷的蒐集數據、產生數據也帶來帶來數據處理的新挑戰。IoT裝置最直接的影響反映在數據流量、運算資源負載等數據傳輸(Datacom)問題,產業研究機構資策會MIC表示,雲端資料中心(DC)在2021年的數據流量大約近20,000EB(20ZB),2016~2021年的年複合平均成長率(CAGR)達到22%。
對比雲端DC、傳統DC工作量比重,雲端DC的比重在2021年將達到95%,意味著未來多數的傳輸設備,皆會更加倚靠雲端或以公有運算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現有架構將不足以因應IoT的數據成長。
關於資料類型,資策會MIC認為,在2020年全球數據的生成類型當中,排名首位的數據生成是來自監視、影像動畫或圖像系統,其次則是一般數據處理(如網通通訊的排程),第三則為娛樂與社群媒體顯示IoT的需求,涉及到第一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變化,尤其是倚靠圖像、影像作為媒介的傳輸習慣。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