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
新唐成為APN技術合作夥伴 拓展物聯網解決方案
新唐科技現正式成為AWSPartner Network(APN)技術合作夥伴,該公司深耕物聯網技術,為滿足物聯網設備多段需求,提供針對物聯網節點設備和閘道器的物聯網平台參考設計,結合微控器、微處理器、Amazon FreeRTOS,和安全性強化的全功能處理和通信協定堆棧、通訊、感測器功能、範例代碼,輕鬆連至雲端服務。新唐科技身為APN技術合作夥伴的一員,提供於AWS雲端託管或與AWS雲端整合的硬體、連接服務或軟體解決方案。
新唐科技提供的物聯網開發平台如物聯網節點設備,適合用於物聯網產品開發的NuMaker-IoT-M263A與適合建構物聯網安全裝置的NuMaker-PFM-M2351。NuMaker-IoT-M263A整合常見無線通訊模組與感測功能,包括Wi-Fi、藍牙以及LoRa通訊模組,另支援插入外部QUECTEL EC21/BG96模組以實現3G/4G/NB-IoT聯網功能,亦內建環境感測器和9軸感測器,可用於感測氣壓、溫度、濕度、加速度、角速度(陀螺儀)和磁力,適合用於物聯網相關產品開發。NuMaker-PFM-M2351,以NuMicro M2351微控制器為核心,內建Armv8-M架構和TrustZone技術,可將傳統韌體安全提升至更安全的硬體安全防護,運作頻率可高達64MHz,內建512KB雙區塊(Dual Bank)架構快閃記憶體(Flash),可支援Over-The-Air(OTA)韌體升級,並內建96KB SRAM,讓開發者構建更安全的物聯網裝置。
該公司亦推出適合用於工業物聯網閘道器的NuMaker-NUC980-IIoT以及輕量型物聯網閘道器的NuMaker-IoT-M487。NuMaker-NUC980-IIoT,主控微處理器執行速度達300MHz,最高支援128MB DDR 記憶體與乙太網口,提供嵌入式Linux OS,可支援相關物聯網協定,適合工業自動化控制、電表集中器等應用。NuMaker-IoT-M487,內建乙太網口與Wi-Fi模組,配合NuMicro M487系列微控制器內建的加解密加速器,提高加密網路連線效率,除輕型物聯網閘道器外,亦適合作為智慧家庭產品、序列轉乙太網轉換器等產品開發使用。NuMaker-IoT-M487 開發平台已通過Amazon FreeRTOS認證,可協助客戶可快速安全連線到AWSIoT Core等AWS雲端服務或連線到AWS IoT Greengrass的邊緣裝置。
意法新晶片加速LoRa IoT智慧裝置開發
意法半導體(ST)推出首款透過長距離無線技術將智慧裝置連接到物聯網(IoT)的LoRa系統晶片(SoC)。
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事業部總經理Ricardo De Sa Earp表示,新款STM32無線系統晶片擴充現有的STM32W無線MCU產品線,不僅可簡化新產品開發,同時還能節省材料清單成本,並使系統具備可靠性和效能最佳化。此外,透過移植現有的嵌入式設計至STM32WLE5,開發人員可易導入無線聯網功能,充分利用STM32 MCU架構優勢。
STM32WLE5系統晶片使產品開發人員能夠打造遠端環境感測器、電表、追蹤器和程序控制器等裝置,可幫助企業有效管理能源和資源的使用狀況。
該系統晶片在一個易於使用的單晶片內整合意法半導體低功耗STM32微控制器設計,以及與LoRa相容的射頻技術。有多項專利正在審核中的射頻功率管理架構將確保STM32WLE5具有良好的性能;LoRaWAN無線網路通訊軟體亦已取得所有區域認證,可在全球使用。
晶片上的射頻模組採用Semtech SX126x IP內核,具有高低功率兩種發射模式,其涵蓋全球1GHz以下150MHz-960MHz的開放頻段,確保模組可與所有地區的LoRa網路相容。因此,OEM廠商可以將STM32WLE5部署到全球市場,確保技術層面的相容性,並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和客戶支援服務。其靈敏度可低至-148dBm,並整合兩個最高15dBm的功率放大器,在同一封裝內,最大發射功率可達22dBm,以最大限度延長無線通訊距離。
晶心RISC-V平台獲Amazon FreeRTOS資格
RISC-V基金會創始白金會員晶心科技,為提供32及64位元高效能、低功耗、精簡RISC-V CPU處理器核心的供應商,日前宣布其Corvette-F1 N25平台成為取得Amazon FreeRTOS資格的RISC-V平台之一。Amazon FreeRTOS是適用於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平台微型控制器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可使小型、低功率的邊緣裝置易於進行程式設計、部署、保護、連接及管理。透過晶心科技的RISC-V平台,開發者可以善用Amazon FreeRTOS的功能和優勢。
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表示,物聯網(IoT)和結合人工智慧的AIoT將成為RISC-V CPU核心的重點市場,借助Amazon FreeRTOS和晶心RISC-V平台的優勢,提供使用Amazon FreeRTOS的開發者更多開發平台選擇,並為客戶推出更強大的RISC-V物聯網解決方案。
隨著更多技術在網際網路活躍發展,物聯網市場的多元應用日增月益。RISC-V指令集架構(ISA)提供更佳的靈活度、延展性、擴充性,為物聯網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也幫助開發者在持續成長的市場中能更輕易設計精簡的物聯網硬體裝置。晶心科技藉由將RISC-V平台與Amazon FreeRTOS、AWS IoT Greengrass、AWS IoT Core等解決方案結合,可以幫助開發者創建基於RISC-V全面且具競爭力的物聯網系統。
Wi-Fi 6E實現6GHz傳輸 博通搶推新晶片
WiFi第六代802.11ax(Wi-Fi 6)目前雖可使用2.4GHz、5GHz頻段,但仍可能不敷使用。因應WiFi普及帶動資料運算需求,WiFi聯盟(Wi-Fi Alliance)日前宣布擴展至6GHz頻段,同時為與Wi-Fi 6區別,統一正名為Wi-Fi 6E,預計提供更高性能、低延遲並提升數據傳輸效率,待監管機構批准後可投入使用。
WiFi聯盟日前宣布將6GHz頻段納入,正名為Wi-Fi 6E。
Wi-Fi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dgar Figueroa表示,將頻譜擴展至6GHz頻段,有助於滿足Wi-Fi頻譜容量不斷成長的需求。而IDC研究總監Phil Solis亦表示,若能於2020年初提供頻譜,預計支援6GHz運作的產品趨勢將迅速成長,被Wi-Fi 6及更新版本的Wi-Fi利用。
Wi-Fi為公認的物聯網基礎技術,是實現5G技術發展的必要元素。Wi-Fi聯盟本次導入新標準Wi-Fi 6E,並與Wi-Fi 6等其他頻段區隔,其能於6GHz運作,開放高達1.2GHz的附加頻譜;透過容納14個額外的80MHz及7個額外的160MHz,以解決當前頻譜匱乏的問題。此外,由於該頻段比現有5GHz更寬,將不受傳統Wi-Fi 4或Wi-Fi 5干擾,使傳輸更快、實現更低延遲。
分析師預測一旦開放頻譜,將促進各界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AR/VR)的發展,觸及消費性的智慧手機,進而延伸至企業使用;工業環境則將用於機械分析、遠距維護或虛擬員工培訓等應用。
博通超越Wi-Fi 6標準,針對新標準推出晶片。
而在WiFi聯盟甫發布Wi-Fi 6E不久後,已有通訊晶片業者推出相關解決方案。例如博通(Broadcom)發布新款企業/住宅的6GHz Wi-Fi AP解決方案。隨著6GHz可用性的趨勢加速,博通認為Wi-Fi 6E創新為8K影片串流、實時沉浸式遊戲、虛擬和增強現實及高速網路共享等高頻寬應用實現高容量,預計本次革新將擴展現有超過1.25億台智慧手機的Wi-Fi 6生態系統,帶來可預期的商機,因此將透過Wi-Fi 6E矽產品組合,持續推動企業、住宅WLAN以及行動裝置進一步加快Wi-Fi 6部署,邁向下個Wi-Fi革新。
貿澤供貨無線電板/連接器等多項新品
貿澤電子(Mouser)身為原廠授權代理商,致力於快速推出新產品與新技術,為客戶提供優勢,協助加快產品上市速度。貿澤受超過800家半導體及電子元件製造商信賴,助新產品賣到全世界,提供100%通過認證的原廠產品,且能完整追溯至產品各個製造商。
貿澤在2019年12月發表超過385項新產品,且這些產品均可在訂單完成後當天出貨。
其中Silicon Labs SLWRB4308A xGM210P無線Gecko+20dBm無線電板可搭配WSTK主機板、Gecko軟體開發套件和Simplicity Studio整合開發環境(IDE)成為完整的嵌入式開發平台,並整合針對以xGM210P模組為基礎之物聯網應用進行打造、偵錯及最佳化所需要的軟硬體。
Cypress Semiconductor Semper NOR快閃記憶體則為非揮發性的儲存解決方案,整合了適用於汽車與工業系統的安全功能;Nordic Semiconductor nRF52833 DK開發套件能讓工程師使用nRF52833 SoC開發Bluetooth低功耗、藍牙網狀網路、Thread、Zigbee和2.4GHz專屬應用。
至於Harwin Gecko-MT連接器2A Gecko訊號接點和10A電源接點,同時仍保持輕量化且小巧的外殼尺寸。此連接器是專為高效能應用所設計,適合在需要滿足尺寸、重量和功率(SWaP)需求的嚴峻環境下使用。
Skyworks攜手Sequans 布局NB-IoT/LTE-M市場
Skyworks與思寬(Sequans)聯手於2020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0)上展示新品SKY66430-11,整合多頻段及多晶片系統級封裝(SiP),提供RFEE、收發器等多裝置寬頻率範圍執行的同時,亦為5G大規模物聯網(Massive IoT)市場發展帶來嶄新氣象。
Skyworks宣布將加速5G大規模物聯網應用的採用。
Skyworks市場營銷副總裁John O'Neill表示,隨著5G的出現,相較分散式架構,採用Skyworks營運商認證解決方案的物聯網裝置能更快推向市場,且更具成本效益。
Skyworks的LTE多頻段無線電的無線射頻前端(RFFE)SKY66430-11多合一裝置經認證,整合多頻段及多晶片系統級封裝(SiP),可實現蜂巢式LTE-M/NB-IoT(頻分雙工FDD)體系結構。其前端部分包含Rx低通濾波器、含偏壓控制器的寬頻PA、Tx低通諧波濾波器及天線開關;於接收部分,低通濾波器則將必要的部分整合至SiP中,並阻隔干擾源,比起傳統LTE接收器有更低的插入損失及噪音係數;在發射部分,負載線針對高效而最佳化,整合LPF以抑制PA及收發器的諧波,同時降低最大損耗,進而最佳化發射電流損耗,頻外發射的設計使其與3GPP相容。此外,該產品整合Sequans MONARCH SQN3330晶片,使LTE多頻段無線電的無線射頻前端、收發器、電源管理、記憶體和基頻數據機,得以於700至2200 MHz頻率範圍運作。
由於蜂巢式連接能提供遠距監控,控制或管理所需的安全、實時裝置至雲端連接的能力,因此眼下物聯網製造商正加緊腳步開發。此類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功能適合被廣泛採用於消費性產品,如智慧手表、可穿戴裝置和追蹤器,以及工業和基礎設施應用,如天然氣、水/電表、機器監控、工廠自動化、供應鏈及物流監督等。
物聯網應用需求不斷提升,根據近期5G Americas與推出的5G白皮書指出,蜂巢式物聯網正成為廣域物聯網應用的首選技術;同時愛立信(Ericssion)2019年移動性報告中亦表示,蜂巢式連接的IoT裝置預計將從2018年的10億台成長至2024年的41億台,複合年成長率為27%。其中LTE-M/NB-IoT(大規模物聯網)預計將占其中的45%,遠高於2018的數量。預計本次Skyworks與Sequans的技術合作,將使大規模物聯網的布建加速,連帶提高5G應用。
瑞昱於2020 CES展示通訊網路/多媒體/消費性電子晶片解決方案
瑞昱半導體(Realtek)於2020 CES展示全方位通訊網路、多媒體及消費性電子晶片解決方案,包括省電的2.5G乙太網路解決方案(RTL8125B/RTL8156B/RTL8226B)
瑞昱第二代2.5G乙太網路解決方案耗電低(<700mW)、封裝小(6mm×6mm)、具備PCIe(RTL8125B)、USB(RTL8156B)、2500BaseX/HSGMII(RTL8226B)三種介面;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解決方案(RTL8773B系列)除保有聽立體聲音樂超低功耗的優勢外,更在耳機/免持模式下整合環境降噪(ENC)及混和式主動降噪(Hybrid ANC)的功能,大幅提升音效品質。此外,RTL8773B系列也支援音訊透通(Audio Pass-Through)、谷歌快速配對(Google fast paring)及語音助理等功能,協助客戶增添產品價值。
多系統營運商們(MSO)需要一個高度安全且可持續升級、開源共享的平台於實現IP化之潮流中提供優質影音服務。瑞昱半導體基於谷歌之安卓電視作業系統以及RDK聯盟所推出之RDK開源平台,推出一系列UHD機頂盒晶片方案,整合技術如多重HDR標準、最新高安條件接取(Conditional Access)以及先進數位版權管理(DRM)等技術,提供營運商們一個既多元又可靠的優質影音系統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系列中的RTD1319/RTD1311更支援4K AV1解碼之機頂盒單晶片。該晶片亦支援華人區最重視的4K解碼技術AVS2.0,為同時支援東西方國家營運商之機頂盒解決方案。
瑞昱推出可支援人工智慧網路攝影具低功耗、高畫質、高運算效能的邊緣運算單晶片。該晶片具備本地邊緣端運算能力,無需雲端服務器協同,即可支援人形、人臉甚至多種物件同時偵測卷積神經網路(CNN)技術,且包含區域入侵、跨線警示、人員計數與移動追蹤等應用算法,是協助客戶快速導入量產的完整智慧網路攝影機解決方案。
該公司無線網路系統單晶片RTL8197F/RTL8198D/RTL8198F 內置高功率放大器,為一小尺寸、高度整合設計,並支援低功耗、高吞吐量、Wi-Fi EasyMesh等功能。
RTL8852A為瑞昱首顆802.11ax/Wi-Fi 6無線晶片,向下支援802.11ac,能強化網路的穩定性,提供高效率、高吞吐量無線網路應用,在密集環境下能支援更多用戶,同時具備新的流量控制機制,可降低功耗並延長電池壽命。高速無線上網解決方案能廣泛應用於無線路由器、網狀無線網路基地台等家用產品、無線網卡方案的機頂盒、智慧電視、智慧音箱、無線攝影機等消費性產品,得以實現智慧家居生活。
此外,推出包含物聯網控制、語音、影像功能的物聯網系列單晶片,內建語音audio codec、雙頻Wi-Fi/藍牙共存適配、LCD面板和專利式的短語音傳輸延遲功能、超低功耗可做電池供電應用、高規款支援1080p encoder的全球最小Wi-Fi IP cam單晶片。瑞昱全系列物聯網單晶片提供低功耗、小尺寸、高安全性等級,是整合全球物聯網生態系的解決方案。
RTL9075AA系列產品則是高埠數車用乙太網路交換器控制晶片,其整合100BASE-T1 PHY和1000BASE-T1 PHY,支援車用資訊娛樂和數據傳輸應用時的音頻/視頻橋接技術(AVB),以及用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應用的時敏網絡(TSN)。RTL9075AA系列產品同時也提供了1Gbps和5Gbps SerDes接口,並且支援PCIe上的單一I/O虛擬化(SR-IOV)的技術,充份滿足先進汽車電子電機架構的需求。
瑞昱RTD2851M為4K電視主晶片,RTD2893為8K升級晶片。兩者搭配、便成為完整的8K電視解決方案,內置8K60Hz AV1、VP9及HEVC解碼器,具備HDMI2.1 12GHz 8K數據流接收功能、8K的降噪、超解像度、以及各種8K畫質處理,可直推8K120Hz的面板,操作系統支持安卓電視Q系統,並內置谷歌遠場語音。基於RTD2893/RTD2851M的成套硬軟件內配置多工AI畫質處理的軟硬體,可同時進行各種不同目的的AI運算,為2020年8K AI安卓電視的選擇。
Cortina Access電信級10千兆AnyPON SFU及超級閘道器架構方案內置10G...
施耐德攜手國立勤益科大跨國產學合作推數位轉型
近年全球戮力發展工業4.0,其中台灣中小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潛在動能,為進一步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政府推行的5+2產業創新計劃中納入智慧機械全力提供企業發展工業4.0所需人才。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共同合作,運用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和平台,針對工業4.0與物聯網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升級既有傳統機台成為智慧化設備,未來更將針對產業需求培育種子教官,為企業數位轉型打下良好基礎,提升產業與人才競爭力。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孫志強表示,施耐德電機明白現今台灣機械業主對人才的需求,因此與國立勤益科大共同合作,藉由提供EcoStruxure Machine Advisor機械雲、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AOA)工業擴增實境顧問服務以及我們自主研發、應用於機器學習的智慧刀具損耗預知系統,成立施耐德電機機械雲技術合作暨訓練中心,學生透過操作實際應用於業界的新興科技加強即戰力,消弭產學落差、打造產業轉型基礎。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文淵指出,台灣傳統機械業的痛點在於技術傳承往往是以師傅帶學徒的方式,但老師傅退休後新人難以留住,導致技術難以傳承,因此容易出現人才斷層,降低產業競爭力。施耐德電機藉由與國立勤益科大的產學合作,從潛在人才的教育著手以及新興科技改善人才斷層,為企業轉型打下良好基石。
施耐德電機提供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的三大解決方案,首先透過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AOA)工業擴增實境顧問服務系統將傳統技術傳承模式升級為數位化SOP流程,可大幅縮短操作人員一半以上的教育訓練時間,並透過AR虛擬擴增實境技術來解決過去複雜冗長的控制器程序流程,以指引步驟的模式快速讓新生力軍快速上手實現快速維護,並結合Machine Learning Tool Condition Advisor智慧刀具損耗預知系統,提升耗材使用率;最終透過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的第三層—Machine Advisor機械雲,將現場關鍵加工的參數、機台稼動率、即時刀具壽命等數值上傳至雲端,操作人員不僅可在雲端看到異地的設備運載情況,還能透過其分析功能同步獲得機台運作及預測維護建議,有效提升機台運作效率。而施耐德電機在未來還會將上述解決方案進一步運用於超音波加工領域,廣泛用於難以加工的物件。
近年新興科技如5G、AI等技術蓬勃發展,進而帶動各國製造業轉型與升級加速,智慧化科技的創新應用效益更值得關注。孫志強指出,CNC銑床加工是個較為獨特的產業,透過與國立勤益科大的合作,成立跨領域團隊量身定做產業解決方案,除有助於生態圈形成,更透過產業供給與需求橋接產生經濟效益。
施耐德電機目前已完成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相關解決方案的建置,在未來將協助國立勤益科大把解決方案應用於教學,並培育種子教官,讓學生具備應用最新技術的能力外,更將偕同這些人才共同推動相關技術創新,讓台灣人才與技術透過產業與世界鏈接,推動台灣經濟再創高峰。
新唐聯手華邦推微控制器 維護物聯網安全
控制器平台廠商新唐科技(Nuvoton)擴展其NuMicro M2351物聯網安全微控制器產品線,新推出NuMicro M2351SF微控制器,滿足大容量安全儲存的市場需求。NuMicro M2351系列微控制器以Arm Cortex-M23為核心,內建Armv8-M 架構的TrustZone技術,並提供Execute-Only-Memory(XOM)以定義Execute-Only記憶體的區域以保護關鍵程式碼,為首款同時通過Arm PSA Certified Level 1與PSA Functional API Certified的微控制器。M2351系列微控制器運行頻率可高達64MHz,內建512Kbytes雙區塊(Dual Bank)架構快閃記憶體(Flash),可支援OTA(Over-The-Air)韌體升級,並內建96KB SRAM。此外,M2351提供多元的電源管理模式,使功耗管理更具效率。M2351系列於正常運行模式(Normal Run Mode)在LDO模式下耗電為97μA/MHz、於DC-DC模式下耗電為45μA/MHz。待機掉電模式(Standby Power-down Mode, SPD)的電流為2.8μA,不帶VBAT的深度掉電模式(Deep Power-down Mode, DPD)的電流則小於2μA。M2351系列具備安全與低功耗的雙重特性,為物聯網應用的良好選擇。
此次M2351系列推出新型號M2351SF,採用多晶片封裝(Multi-Chip Package,...
2025年非授權LPWAN物聯網連接數將達4億個
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全球非授權頻段LPWAN的連接總數將成長到約4億。考量到物聯網的低功耗要求和Sigfox等公司的早期投入優勢,非授權LPWAN產業潛力備受期待。然而中國市場的NB IoT和LTE M由於有政府大力支持,加上晶片/模組成本下降而快速成長,對非授權LPWAN技術的市場發展帶來強大壓力;儘管如此,諸如公用事業,初級加工以及工業、製造、運輸和物流等市場具有追踪/資產管理功能,未來仍將為非授權LPWAN提供發展空間。
Strategy Analytics企業和物聯網研究執行總監安德魯·布朗(Andrew Brown)表示,LoRaWAN已成為非授權LPWAN的主要標準,它採取了互補而非對抗的方法,有助於擴展LoRa生態系統針對行動網路營運商的解決方案,以及主要的低成本WAN解決方案。雖然預期NB IoT、LTE-M和5G mMTC等授權頻段低功耗技術從長遠來看將占主導地位,但非授權頻段的LPWAN仍有未來,尤其是在特定的垂直市場和新興市場。
而在區域市場的表現上,Strategy Analytics預期,亞太地區、北美與西歐仍然是非授權頻段LPWAN技術發展最好的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連結數量與成長性表現都相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