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
安全準則引領 IoT防禦技術日新月異
物聯網(IoT)產品與系統往往存有敏感且私密的資訊,然而,聯網世代的來臨,使得從物聯網端點裝置、網路、雲端/應用及整個生命週期,皆存在各種安全漏洞與攻擊,包含晶片、終端裝置、軟體系統、IT設備,甚至服務供應商等,都有著被竊取資料的風險。也因此,物聯網資安防護顯得更為重要,且相關安全支出也急速攀升。
為能強化物聯網安全,雲端業者如Google、微軟(Microsoft),除了持續推出新技術強化安全防禦外,也開始制定關於物聯網安全設計準則,供產業生態鏈參考,期從設計初始就落實安全觀念;而雲端業者的帶動也驅使晶片供應商、IP業者持續更新旗下產品效能,於滿足規範的同時也趁此強化安全生態的合作。
提高產品防護 安全設計規範陸續出爐
物聯網應用廣泛,資訊安全遂成為物聯網裝置設計重要議題,為此,雲端業者除持續強化資安技術外,也一一提出相關安全設計準則,希望聯網安全能「從頭做起」。例如Google在Android 9.0版本便添加了硬體安全性模組規範,添加了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的設備可擁有「StrongBox Keymaster」,此一Keymaster HAL位於一個硬體安全性模組內。該模組包含自己的CPU、安全儲存空間、真實亂數產生器以及抵禦套裝軟體篡改和未經授權限刷應用的附加機制;而檢查儲存在StrongBox Keymaster中的金鑰時,系統會通過可信執行環境(TEE)證實金鑰的完整性。
除了Google在Android 9.0增添許多安全規範之外,針對IoT裝置設計和部署,微軟也有個相關的安全準則。例如在微軟官網上的「IoT的安全性最佳做法」一文中便針對IoT硬體製造商/整合者提出建議,其中包含了四點:
1.最低需求的硬體範圍:硬體設計應包括硬體作業所需的最小功能。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只有在裝置運作需要時才包括 USB連接埠。這些額外功能會讓硬體產生不必要的攻擊媒介,應予以避免。
2.讓硬體具備防護功能:建偵測實體竄改,例如開啟裝置外蓋或移除裝置中的機制。這些竄改訊號可能是上傳至雲端之資料流的一部分,可向操作員提供這些事件的警示。
3.建立周圍安全的硬體:如果COGS允許,請建置安全性功能,例如安全且加密的儲存體或基礎上受信任的平台模組(TPM)的開機功能。這些功能可讓裝置更安全,有助於保護整體IoT的基礎結構。
4.保護升級安全:在裝置存留期間升級韌體是不可避免的。建置安全的裝置升級路徑和韌體版本加密保證,將可保護裝置在升級期間和升級之後的安全。
當然,「IoT的安全性最佳做法」一文並非只針對IoT硬體製造商/整合者,同時也對IoT解決方案開發人員、IoT解決方案操作人員/部署人員,等提出建議。總而言之,為了確保IoT裝置安全防護,雲端業者希望能從產業鏈建立完善的安全設計制度,因此陸續制定相關準則供上、中、下游參考。
不僅制定準則 雲端業者力推安全方案
為提升IoT裝置設計、部署安全,雲端業者除陸續訂定相關準則供上、中、下游產業鏈參考之外,同樣也提供技術支援,像是微軟、IBM皆備有從雲到端的解決方案。
從雲端到終端 微軟積極布局IoT資安防禦
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葉怡君(圖1)表示,以往產品的設計多是先求有再求好,安全並非是第一考量,很少有人會在產品設計或是推出之時,指出產品的「不安全」;對於OEM、ODM業者來說,當還沒有任何消費者的「使用反饋」時,就直接指出產品安全堪慮是有點「掃興」的。
圖1 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葉怡君表示,有著完整的解決方案,才能確保雲到端的安全性,微軟希望透過此一方式讓產業開始重視IoT安全。
然而,近幾年創新技術紛起,像是臉部辨識、物聯網、智慧監控等,這些應用開始跟消費者自身隱私息息相關,於是,消費者開始在意個資保護,IoT安全防護需求因而開始提升。除了消費者隱私保密意識興起外,頻繁的資安攻擊事件也是推力之一,例如時常聽到某些明星被駭,雲端儲存私密照片被駭客破解後四處傳送;又或是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積電機台中毒事件,更讓消費者或企業體會到資訊防護重要性。
葉怡君指出,工廠機台中毒、雲端遭駭使得個人私密資料外流等新聞層出不窮,加上歐盟發布「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讓消費者和企業主的安全意識逐漸高漲,對於產品安全要求上開始從以往的「有就好」,慢慢轉向「高安全、高防護」。因為在IoT時代,到處都有聯網設備,而任何一個點都有機會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
因應此一趨勢,微軟提供雲到端的技術支援。在雲端方面,微軟備有Microsoft Azure IoT平台,該平台結合了持續成長的整合式雲端服務(分析、機器學習服務、儲存體、安全性、網路功能及Web),為資料提供保護與隱私權。同時,微軟的模擬缺口策略會透過由軟體安全性專家組成的專屬「紅隊」,來模擬攻擊、測試要偵測的Azure能力,藉此防範新興威脅,以及從缺口中復原。
此外,微軟的系統能提供持續的入侵偵測與防護、阻斷服務攻擊防護、一般滲透測試,以及可協助識別及緩解威脅的法務工具。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可為存取網路的使用者提供額外的安全性層級。 此外,針對應用程式和主機提供者,微軟會提供存取控制、監視、反惡意程式碼、弱點掃描、修補程式及組態管理。
至於終端方面,微軟推出強化MCU聯網安全的Azure Sphere方案。微軟Azure Sphere總經理Galen Hunt表示,MCU可說是小型裝置的腦袋,其裝載著運算、儲存、記憶體與作業系統等資源,估計每年內建MCU的裝置部署數量超過90億台,雖然目前僅有少數的裝置聯網,但不出幾年,所有的裝置都將具備聯網MCU。
而Azure Sphere結合微軟在雲端、軟體及裝置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提供實作安全性的獨特方法,從晶片開始並擴充到雲端。換言之,經由Azure Sphere認證的MCU將內建聯網能力和Microsoft Pluton安全技術,並執行微軟所設計的Azure Sphere OS,再連結至微軟的Azure Sphere安全雲端服務,以管理所有Azure Sphere裝置的服務,處理裝置與裝置之間,或是裝置與雲端之間的通訊,可藉由線上故障報告監控所有的安全威脅,還可藉由軟體更新升級安全功能。
葉怡君說明,推出Azure Sphere不代表微軟要開始賣MCU,微軟的專長還是在於軟體和雲端服務,因此仍須跟硬體設計業者合作,例如聯發科、NXP等。Azure Sphere目的在於讓產業能有個「參考設計示範」,因為MCU研發涵蓋許多層面,不是每個業者都有能力自行設計既安全又高效的產品,而Azure...
CEVA推出全整合Wi-Fi解決方案連接物聯網設備與阿里雲
CEVA宣布針對正在尋求加速開發連接到阿里雲的物聯網設備之企業,推出一款全整合的可授權Wi-Fi解決方案。該統包解決方案在單一RISC-V CPU核心上整合了CEVA業界領先的RivieraWaves Wi-Fi低功耗IP與AliOS Things作業系統,使得客戶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將開發的力量聚焦於創造最終應用的差異化優勢。
AliOS Things是一款羽量級的IoT開源作業系統,設計的初衷是要將物聯網設備連接到阿里雲,業界預估到2023年時將有多達100億台設備連接到阿里雲,這些設備橫跨許多市場,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和工業領域在內。因此,許多半導體和設備製造商正在尋求快速開發有助於滿足這種強烈需求的終端節點和設備。
CEVA副總裁兼無線IoT業務部門總經理Ange Aznar表示,Wi-Fi技術將在未來幾年AliOS Things的發展成長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可提供將數十億台物聯網設備連接到阿里雲的穩健安全標準。由於Wi-Fi技術是半導體產業中珍貴的專業技術,憑藉在RISC-V CPU上預先整合AliOS Things和我們的RivieraWaves Wi-Fi 4和 Wi-Fi 6 IP,為建構這些物聯網設備提供了一良好的基礎,可以降低風險、節省成本和縮短上市時間。
CEVA的RivieraWaves Wi-Fi IP系列提供了將Wi-Fi 802.11a/b/g/n (Wi-Fi 4)、802.11ac (Wi-Fi 5) 或 802.11ax (Wi-Fi...
無線AP/PC雙管齊下 Intel建端到端生態系攻Wi-Fi 6商機
物聯網時代到來,無線聯網設備數量快速增加,且資料傳輸量也與日俱增。為了提供更穩定、高效的傳輸品質,Wi-Fi 6(802.11ax)標準應運而生;而Wi-Fi 6標準標甫問世不久,通訊晶片供應商已開始積極布局Wi-Fi 6商機,例如英特爾(Intel)便從無線AP和PC著手建構Wi-Fi 6生態系統,從而加速推動Wi-Fi 6普及度。
英特爾技術行銷經理盧進忠表示,家庭聯網設備越來越多,根據英特爾內部調查報告指出,2016年每戶家庭的聯網裝置數量約10~20樣,而到了2020年,每戶家庭的聯網設備將會大幅增加至35項以上。為滿足各式設備聯網需求,Wi-Fi 6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大幅增加頻寬、降低干擾、強化安全性,更更提升對於Wi-Fi裝置數量的吞吐量,以滿足現今消費者的使用情境需求。
盧進忠進一步說明,隨著聯網需求增加,搭載Wi-Fi 6的終端產品數量預期將會快速上升。依據調查指出,2020年,擁有Wi-Fi 6的裝置數目會比2019年多出11%,但到了2022年,Wi-Fi 6終端產品的數量會比2019年多出56%,成長幅度相當快速。也因此,英特爾相當重視Wi-Fi 6市場,並開始從無線AP和PC端開始布局,藉此建構完善的生態系統,加速Wi-Fi 6發展。
搶攻Wi-Fi 6商機,英特爾目前已備有Intel Home Wi-Fi晶片組WAV600系列;然而,要推廣Wi-Fi 6,除了要有相關通訊晶片外,建立完善的生態系,讓消費者盡早體驗到Wi-Fi 6的好處也是關鍵一環。為此,英特爾積極與無線AP和PC等製造商合作,加速導入Wi-Fi 6,建構端到端(End to end)的Wi-Fi 6生態系統。
英特爾指出,若只有PC產品搭載Wi-Fi 6,而缺乏具Wi-Fi 6的無線AP的話,消費者也無法真正體會Wi-Fi 6。因此,英特爾的市場策略是AP、PC雙管齊下,建立端到端的生態系統,讓Wi-Fi...
施耐德推出Easergy P5樹立中壓保護電驛新里程碑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發表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基礎架構最新智慧電力管理產品──中壓保護電驛Easergy P5。作為PowerLogic智慧裝置系列的一員,Easergy P5專為物聯網時代的高能源需求而生,為保護電驛設立新的里程碑,提供更加安全、簡單、可靠的服務。
Easergy P5集結多項頂尖功能,整合IoT物聯網數位應用體驗,達到保護與控制關鍵資產目的。電力網路供應商可藉由這項容易使用的產品,為因應全球能源管理與資安防護的應用提供弧光保護與全面性網路安全技術等領先業界的最佳保護,帶來高可靠性與先進連網能力。
施耐德電機數位能源部執行副總Laurent Bataille表示:「在快速變遷的能源管理領域,客戶期望具備可靠、安全、保障、效率和永續的產品來因應新科技和新標準帶來的嚴苛挑戰。Easergy P5中壓保護電驛功能強大,能夠滿足上述的所有要求,對電力網路供應商而言是一項真正的突破。」
中壓保護電驛Easergy P5搭配資產管理分析應用軟體EcoStruxure Asset Advisor使用時,與Easergy P5連結的感測器可對開關設備進行強大的預測性維護。透過溫度和濕度訊息,得以識別可能對開關設備產生危害的異常情形或環境條件。另外,有了Asset Advisor,操作人員僅需在必要時進行維護,有效節省時間和成本;Easergy P5提供高水準的弧光保護,加強操作人員維護時的安全性。
Easergy P5是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物聯網架構平台EcoStruxure的一部分,EcoStruxure提供從基礎連網產品、邊緣控制,以及應用程式、分析和服務的三層完整功能。從連網開關設備到EcoStruxure Asset Advisor的每個數據都受到端到端網路安全的完整保護,降低網路風險並提高操作安全。
艾邁斯展示新一代數位擴增聽覺技術
艾邁斯半導體(AMS)在2019年上海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展示用於可穿戴設備、家居/建築、物聯網、行動和消費性設備的行業領先技術。
艾邁斯半導體客戶將會體驗到針對各種應用的突破性感測器解決方案:顏色和光譜感測、包括數位主動雜訊消除(ANC)在內的擴增聽覺、3D光學感測和微型圖像感測。
艾邁斯半導體在本次MWC大會上介紹其先進的新一代數位擴增聽覺技術。該技術是艾邁斯半導體無線耳塞式耳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可幫助用戶減少環境雜訊,並同時提升語音和音樂的音質。艾邁斯半導體將是首家在開放式和封閉式耳塞式耳機採用並展示這一技術的公司。
領先的數位降噪技術和自然或增強透明模式相結合,將徹底改變聽音樂、接聽語音電話的體驗,甚至改變對周圍世界的體驗。
這項技術讓行動設備OEM能夠設計市場領先的數位降噪和聽覺解決方案,包括更加舒適的真無線耳塞式耳機,同時為最終客戶提供靈活性,讓他們能夠將所需的降噪等級和/或透明度自由結合起來。
簡而言之,這項技術具備高效能、低功耗的特點,並縮小了系統佔用面積,因而非常適合真無線耳塞耳機、藍牙身歷聲耳罩式耳機/入耳式耳機以及Lightning/USB-C頭戴式耳機。
艾邁斯半導體執行長Alexander Everke表示,中國一直是艾邁斯半導體的重要戰略市場。物聯網應用的深入發展和中國傳統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為感測器技術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在上海MWC上,艾邁斯為中國的重點應用市場,如家居/建築、物聯網、行動和消費性設備,帶來了突破性的感測器解決方案。艾邁斯正在大力投資,保持技術領先地位,繼續加速在中國的應用創新。
是德公布物聯網創新大賽資訊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公布物聯網創新大賽(IoT Innovation Challenge)總決賽的世界級評審團,包括聯合國官員、頂尖創新人才、知名意見領袖和資深科技編輯。
其核心宗旨為透過設計競賽來鼓勵工程學系的大專院校和研究所學生,研究如何透過智慧感測器,來解決全球快速都市化所導致的各種亂象。
是德科技電子工業產品部門副總裁暨總經理Christopher Cain表示,物聯網創新大賽的參賽團隊,素質和陣容令人驚艷,所以很期待進入下一階段,讓重量級評審團審視這些最有創意的智慧感測器,如何藉由支援長時間的電池壽命,帶來全球下一代更安全且永續的連網未來。總決賽評審各個都具有深厚的背景,分別來自是德科技和全世界多個知名機構。
參賽學生已送出關於物聯網感測網路的構想。參賽提案各具巧思,包括整合式智慧污染量測系統、聲音地圖測繪、水質監測計畫、垂直農場和水產養殖系統。最後會有6個人或團隊(兩人一組)晉級總決賽。他們將有機會於2019年9月21日在紐約World Maker Faire現場展示自己的理念與構想。
Dialog推出全新超低功耗Wi-Fi SoC
Dialog推出了FC9000,這是自收購Silicon Motion行動通訊產品線以來發布的Dialog首款Wi-Fi SoC。FC9000專為電池供電的物聯網設備設計,如智慧型門鎖、視訊監控系統、智慧恆溫器和無線感測器等,可直接與Wi-Fi網路連接,同時提供可支援使用超過一年的電池電量。
以前在Zigbee、ZWave或藍牙標準上運行的設備需要與昂貴且繁瑣的網路閘道器或智慧手機配對才能與雲端連接,增加了物聯網應用的複雜性和不必要的成本。如今FC9000的推出克服了這些問題,協助我們更向Wi-Fi無處不在的世界邁進一大步。
Dialog Semiconductor連接和音訊事業部門總經理資深副總裁Sean McGrath表示,FC9000是Dialog新的VirtualZero產品系列中的第一款產品,它補充了現有針對連接設備的藍牙低功耗SoC產品組合,代表著提供給客戶的新一代物聯網連接創新。這款Wi-Fi設備是Dialog計劃推出的系列產品中的第一款,它解決了製造商和終端用戶在物聯網網路相容性和功耗方面的主要難題。
FC9000的專有節能演算法設定了新的工業電源基準,使其能夠在僅數微安的範圍內工作,延長了終端設備的整體電池壽命。Venstar是領先的能源管理系統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恆溫器供應商之一,已經採用FC9000。
Venstar執行長Steve Dushane表示,感謝Dialog的新SoC,Venstar的客戶正在享受更高效,更可靠的Wi-Fi感測器以及超過一年的電池續航時間。率先推出這項技術,將為Venstar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
SoC還具有單獨的硬體加速加密引擎,可提高Wi-Fi加密的速度,例如WPA2-Enterprise和Personal。 此外,也支援更高層的商業級安全加密,例如TLS,用於網站安全的最新標準HTTPs。
FC9000是一個用於Wi-Fi網路的解決方案,可以在終端設備直接運行自身的應用程式。無需外部網路處理器或微控制器,但如果需要可以與微控制器一起運行。該元件隨附的SDK可以協助進行快速設計,並提供1.6MB的SRAM內建儲存空間。
具低成本/小尺寸/高可靠度特點 SiP模組有利IoT生態建構
如何因應CE、FCC和其他國家或地區規章制度?管理單一裝置的全球監管認證非常簡單,但如果產品組合包括全球銷售的數十種裝置,那該如何處理?
當公司產品組合中大量的產品開始具有物聯網功能時,工程師們便開始意識到離散設計監管認證管理成為了一種巨大的負擔,對於低成本、小尺寸、高可靠度和預認證模組的需求迅速增加。
標準物聯網裝置數量迅速成長
目前已有成千上萬基於標準物聯網協定的應用裝置,且其數量正在迅速擴展。在不久的未來,要找到沒有使用物聯網的電子裝置將不太容易,幾乎所有裝置都可相互連接,且其整合成本非常合理。因此很多公司不習慣僱用和留任電子/射頻工程師或協定專家,也加入了物聯網革命,雖然在過去他們所開發的產品通常不被視為科技產品。
以建築設備供應商,農業設備和家庭自動化公司為例,公司主要關注機械或非常簡單的電子功能。然而,因應物聯網功能的先進射頻工程並非其核心專有技術,便產生了一個問題:在物聯網時代,這些公司如何有效並且透過合理的投資轉變其產品並滿足兼容性要求?他們的需求是容易實作且容易管理。因此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考慮新的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 SiP)模組,以實現上市時間、已認證、尺寸和成本的完美平衡。
物聯網生態系統發展不斷拓展
許多公司正環繞其物聯網裝置形成其生態系統,同時邀請合作夥伴和分包商加入。這些生態系統構建者面臨著互操作性挑戰:裝置是否能夠以最佳性能無縫協同工作?如何確保生態系統中的裝置滿足終端用戶的期望?這些生態系統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即建築自動化系統的連接照明,家用電器等。這些公司如何確保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成功?
SiP有利於生態系統發展
系統級封裝SiP是先進半導體封裝術語,其中IC與被動元件一起封裝到基底。SiP IoT模組的外觀和感覺與IC/SoC一樣。但與IC不同的是,SiP模組整合了物聯網操作所需的所有功能,其尺寸和規模與SoC相同。換而言之,SiP模組是完全整合、經過系統認證,可用於物聯網功能。
適當的高性能射頻設計並非易事,也不易於確保無線電良好性能的方式實施和管理,但是這又是實現強大功能的關鍵。當設計人員使用完全整合的SiP模組時,就沒有射頻設計負擔。
SiP模組可彈性地被放置在面積小的任何電子裝置中。SiP精美的封裝尺寸具有優勢,可以讓工程師較有彈性地設計裝置的其餘部分。
以Silicon Labs的SiP無線模組為例,該公司將其正在申請專利的天線嵌於基板中,使其可以獲得70%的天線效率;其另一個好處是它們不容易有射頻調整不良的問題,如果真的有問題,簡單的方法即可輕鬆修復它,而無需耗時的射頻工程。70%天線效率無人能及,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射頻工程師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測試來設計離散元件的系統。SiP模組已經實現了高性能、小尺寸的目標,這即便透過離散設計都不容易達到。
利用這種精確設計的SiP模組的生態系統將在兼容性、射頻範圍、穩健性、上市時間和已認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
使物聯網裝置有良好的無線傳輸範圍且確保射頻鏈路穩定至關重要,即使在短距離內,射頻設計也必須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而仍能達成高傳輸速率和低功耗。SiP模組為生態系統帶來的另一個巨大好處,是其完整的協定認證,如FCC和CE。這意味著該模組的終端用戶可以使用Silicon Labs的認證,可以不需射頻或協定測試。
舉例來說,Silicon Labs發表了新款藍牙SiP模組BGM13S。該模組基於BG13 DIE,具有藍牙5.0低功耗和包括遠端編碼PHY的藍牙網狀網路(Bluetooth Mesh)。該模組記憶體為512Kb,能夠進行線上更新。它可調整的發射功率提供高達700米的可視傳輸距離,此數據表現相當良好,基於其模組的尺寸僅為6.5× 6.5mm,其中包括了天線,並使用客戶PCB作為天線結構一部分。
這種先進的SiP設計使OEM廠商無需任何射頻工程即可優化射頻範圍。Silicon Labs還將透過使用流行的0.5焊接間距來提高該模組的可製造性。更為寬鬆的焊接間距,使得降低製造這些元件的成本成為可能。
Arm DesignStart力助新創/中小型企業奪得市場先機
Arm首度參加InnoVEX,於眾多優秀新創企業雲集展會,展示Arm DesignStart解決方案,協助新創公司與中小型企業。基於Arm的晶片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已經出貨超過1,300億顆,更預計從2017至2021年間,Arm生態系統夥伴將再出貨1,000億顆晶片。這樣的成長動能來自於物聯網,包含智慧家庭、健康和車聯網汽車娛樂系統應用;同時,製造業、運輸業和公共事業等工業層面亦支撐此一需求。Gartner報告指出,一個典型的家庭在2022年將會擁有500個智慧裝置。而 IDC預測,到2022年,全球物聯網(IoT)的技術支出將達到1.2兆美元。
這些數字背後都代表創新發展的速度越加快速,資訊爆炸推動了自主性的世界,物聯網及次世代運算將迎來商機。成功掌握物聯網應用,裝置的運算是關鍵因素,但須注意的是,其中頻寬、功耗、成本、延遲、可信任度、安全性和隱私,都非常重要。
在物聯網裝置中,大量的作業負載及創新都在基於Arm的解決方案中完成,自DesignStart計畫推出以來,以提供免預付授權費的Arm IP,讓新創團隊能夠快速使用,加速設計流程。在過去兩年間,Arm DesignStart已有超過5,500個CPU 原型(Prototype)下載和超過450個CPU商業授權。如今,DesignStart已經擁有包含Cortex-M0、Cortex-M3與Cortex-A5的DesignStart for Custom SoCs/ASIC,以及包含Cortex-M1和Cortex-M3 CPU的DesignStart FPGA等兩種類型,提供企業多元化的彈性選擇,這讓開發團隊擁有較佳彈性以及降低成本的方式研發產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將能使用Arm廣大的生態系統,獲取諸多業界成熟的資源。
Arm生態系統經理Alessandro Grande表示,Arm擁有許多來自業界各個領域傑出的生態系統夥伴,在包括物聯網、無人機、汽車、穿戴式等各種應用大放異彩,這些專家為創新提供能量,不斷突破基於Arm科技的疆界。
Arm資深解決方案專家Stephen Su表示,許多客戶在開發晶片時,需要不僅僅只於CPU,而是包含軟體、工具、訓練、服務及IP等完整的內容,而Arm DesignStart提供這樣的模式,讓客戶能夠透過Arm的生態系統,得到完整的支援以開發自製晶片,贏得先機。Arm DesignStart計畫目前已經協助多家廠商達到成功,包含EiGENCOMM、Seeed Studio以及來自台灣的DT42等新創公司。
凌華攜手NVIDIA打造即時AI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台
物聯網裝置的迅速普及引發資料量的爆炸性成長。預估到2025年,將有1500億台機器感應器和物聯網裝置不間斷地串流待處理資料。同時2019年底全球人工智慧(AI)系統支出將達到358億美元,比2018年支出成長44.0%。如此的需求遠遠超出現有CPU平台的能力。
AI邊緣運算有助於組織機構運用感應器和裝置來收集大量資料,進行智慧製造、醫療保健、航太和國防、運輸、電信和城市等規劃,提供絕佳的客戶體驗。
試想,能夠即時感知、瞭解和處理來自商店街道、廠區等數十億個感應器的大量資料串流,會是什麼情境。再想,有能力使用通用語言即時瞭解客戶並進行溝通,還能理解客戶的肢體語言,會是什麼情境。例如,支援AI的網路視訊錄影機(AI-NVR) 可用於自動追蹤、客戶行為分析和門禁管制,以便立即採取行動。又或者,在航空應用中,AI可用於大幅減少跑道檢查時間、加強障礙物偵測,並減少航班延誤的可能性。
此外,在製造應用中,採用AI的自動光學檢查(AOI)系統可以加強檢查並提高偵測精確度。在零售和物流應用中,由AI提供支援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可以撿貨和準備訂單、補充商店貨架缺貨,並交寄包裹給客戶。AI邊緣運算還可以在交叉路口進行複雜的交通監控和分析。
邊緣環境自主的興起,例如智慧家居助手和自主機器人,需要世界最先進的運算平台。凌華科技的AI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採用NVIDIA EGX平台,透過機器學習、資料分析和人工智慧,將AI運算的強大功能發揮到極致,讓所有一切都成為可能。將有助於做出即時決策,尤其是在與資料中心的連線受限制或無法連線時。
邊緣部署的其中一項艱鉅挑戰是IT管理,包括邊緣伺服器作業系統的安裝、Kubernetes部署,以及裝置配置和更新。EGX平台透過強化的軟體堆疊而促使企業的生產更加完善,藉以簡化企業的整個流程。
凌華科技的邊緣解決方案與NVIDIA EGX平台將一系列凌華科技和NVIDIA AI技術與來自Mellanox和其他供應商的安全、網路和儲存架構功能相結合。在全球最大規模的產業中,包括智慧製造、醫療保健、航太和國防、運輸、電信和城市,許多公司透過凌華科技的邊緣AI解決方案迅速且安全地從邊緣到雲端部署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