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
5G商用起跑 愛立信上調全球用戶數預估
武漢肺炎(COVID-19)改變人們工作暨生活型態,部分地區的5G用戶發展因而遞延,但大多數市場並未受到影響,因此電信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日前上調其預估的2020年底全球5G用戶數。而面對5G開台加上商用網路起跑,愛立信於日前發布行動趨勢報告表示,5G可望成為史上部署最快的行動通訊技術;企業及垂直領域導入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也將邁出第一步。
愛立信技術長姚旦表示,動態頻譜分享是加速5G覆蓋的一大關鍵
5G的覆蓋可分為於6Hz以下的新頻段、現有的LTE頻段,以及毫米波頻段進行部署,同時預估於2025年時將覆蓋全球65%的人口。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表示,若顧及用戶需求及傳輸量的增加而欲加速5G覆蓋,需採用動態頻譜分享(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DSS),讓4G及5G共用動態的頻譜,並因應頻寬變化調整。如愛立信的4G/5G頻譜共享技術(Ericsson Spectrum Sharing)及主動式天線的上行訊號強化演算器功能(Uplink Booster)可協助電信業者加速部署5G網路,增加5G容量及覆蓋率,並優化網路上行傳輸效率,以因應不同場景所需的無線資源即時動態分配,提供彈性網路架構並滿足消費者與企業的不同需求。
進一步回顧國內近況,各大電信業者紛紛啟用商用5G,而根據愛立信的趨勢報告指出,5G商用化趨勢仍不容小覷—疫情即便將於中短期內影響5G裝置銷售量及網路建設,但整體的發展趨勢將不會有所變動,因此5G全面商用化的進程也不會有所遞延。如愛立信目前已與電信營運商簽署了超過95項5G商用協定或合約,包含中華電信在內,其中有40個5G商用網路已經上線。
同時,有鑑於5G SA組網難度及成本兼具,核心網路架構漸由NSA轉往SA雖為全球企業用戶及垂直領域的趨勢,姚旦則表示,目前台灣尚未布建5G SA基地台,且尚處於實驗及測試階段,其中關鍵不只在科技的成熟度及終端覆蓋率,消費市場的需求及成熟度也至關重要。他預期5G開台後將帶領話務量從4G往5G移動,待4G頻譜壓力減輕時,才較能考量SA架構的採用;同時,他也認為一般消費者對於5G的需求量也是決定SA架構採用時間點的關鍵,有賴市場未來持續反映5G資料傳輸的需求量。
疫情帶動搶貨熱潮 UVC LED供應商樂透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2020深紫外線LED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在防疫商機帶動下,波長小於280奈米,具備殺菌消毒效果的深紫外線(UVC) LED於農曆年後需求暴增,導致目前供應鏈出現全面缺貨的現象。由於UVC LED晶片極度短缺,若LED封裝廠商想承接UVC LED訂單,須謹慎選用晶片性能並承擔晶片缺貨的風險;市場缺貨也造成UVC LED晶片報價調整,甚至出現高價也買不到貨的狀況。
TrendForce研究經理吳盈潔指出,部分UVC LED廠商訂單已經排滿到2020年八月之後,且受惠於UVC LED訂單挹注,多數廠商今年的UVC LED營收都有機會成長一成以上,特別是過去多年持續經營UVC LED晶片與封裝的廠商,包括Seoul Viosys、Asahi Kasei(Crystal IS)、Stanley、研晶與光鋐共創品牌Bioraytron、三安光電;UVC LED晶片廠商則以三安光電、Photon Wave、光磊、光鋐等為主。
相較於過去UVC LED廠商須靠效率增加與價格競爭來獲取品牌廠商青睞,2020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品牌與消費者對於殺菌淨化的意識大為提升,UVC LED市場需求自中國延伸至美國、歐洲與日本,造成市場需求達到爆發期,TrendForce預估2019-2024年UVC LED封裝市場產值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到60%。
在應用方面,為呼應防疫需求增溫,廠商陸續推出UVC LED相關產品,包含殺菌包、殺菌盒、母嬰產品、殺菌手電筒以及便攜式殺菌產品。此外,UVC LED廠商耕耘家電領域多年,隨著技術穩定與品牌接受度提升,2020年可望迎來成長爆發點,主要供應商包含Seoul Viosys、Bioraytron、光寶、三安光電等。TrendForce也預估,UVC LED今年將廣泛應用在商業空調、表面殺菌與淨水領域,主要供應廠商則包含Seoul Viosys、Asahi Kasei...
疫情釀成退展潮 MWC 2020宣布取消
MWC 2020即將在2月24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展,卻因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導致LG、NTT Docomo、Sony、聯發科、亞馬遜、vivo、愛立信、英特爾、AT&T等多家廠商為了確保參展夥伴的安全,陸續宣布取消參展。面對大量廠商決定退展,主辦單位GSMA經過內部召開會議後,稍早正式宣布將停辦本次展會。
由於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升溫趨勢居高不下,根據GSMA官網釋出的最新訊息顯示,顧慮活動當地西班牙巴塞隆那及主辦單位的安全及健康環境等因素,並且包含參展商因需參加活動而旅行及其相關情勢所可能導致疫情更加擴散,GSMA因此宣布停辦本次MWC。
MWC 2019。圖片來源:MWC Barcelona Fecebook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告急,近日單日死亡率及感染人數屢創新高,本次MWC亦於近日密切更新官方相關訊息,其中根據2月9日釋出的中文官方公告,主辦單位便已因此採取相關積極措施,包括限制來自中國湖北省者禁止參展、規定有中國旅遊史的參與者需提供相關文件證明自身健康;並規畫於展場內設置體溫監測裝置,同時確保所有與會者必須主動聲明無與感染者有過接觸等等。
隨著展會相關廠商LG為本次MWC首度鳴槍宣布取消參展後,愛立信、聯發科、英特爾等大廠亦紛紛於近日宣布取消參展,早已為本次MWC是否能如其舉行萌生眾多變數。雖然針對相關環境健康疑慮,主辦單位已積極加強場地及相關展會將使用的設備消毒、宣導「不握手」原則,且當地西班牙衛生部長及公衛委員更一再保證針對本次疫情,該國醫療系統及相關應對措施已作好充分準備,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能抵擋疫情攻勢,宣布取消本次展會。
Gartner:冠狀病毒疫情使工廠勞動力減20%以上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大中華地區資深合夥人龔培元、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Koray Kose、Gartner資深作者John Johnson、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Sarah Watt針對近期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分享其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與供應鏈應如何應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公司開始限制相關人員前往中國。疫情的不確定性將使工廠勞動力短缺,下降至少20%,導致產量和產能下滑,這樣的情況將延續到感染病例人數停止增加並出現可用的治療方法為止。
有鑑於此,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巨大衝擊。爆發疫情的武漢市為重要運輸和製造業中心,在中國經濟十強城市中位列第九。一週或更長時間的封鎖可能會為物流等諸多行業帶來嚴重的影響。此段時間與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時相比,中國已變得更加發達,不但與全球經濟結合緊密,國內的交通網路也得到極大改善;而這些都使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超出區域性感染範圍。外出限制、勞動力和材料短缺,以及嚴格控制交通樞紐和關閉邊界所帶來的物流問題,都將為全球供應鏈帶來諸多影響,包括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或經這些地區運輸的材料或成品供應短缺;白領和藍領工作者可能因隔離或患病而無法工作,疫情也使企業難以補充勞動力,進而影響產量和生產效率。
而企業的活動範圍若被限制在某地,便限制了開發、考察和檢驗新業務、項目及經營業務的能力。成本控制亦變得更加複雜,並出現難以預測的採購價格差異;現有物流樞紐和供應網路的容納能力與可用性受到限制。當多個產業同時遇到材料被困在某處的情況時,尋找替代路線和運輸方式將更加困難。由於擔心暴露在公眾場所會接觸到病毒,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將更加謹慎。許多企業會轉向網路銷售,而這會對物流網路構成挑戰。
企業通常藉由風險和持續經營管理方案來應對未知因素。供應鏈需要一個衡量關鍵風險指標的框架,並針對可控和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例如合規性、勞動力、材料、生產能力和財務問題)制定相關方案。Gartner認為參與直接材料採購和供應鏈服務的供應鏈領導者應採取以下行動,監控疫情對其價值鏈的影響並做好準備。
短期(本月)部分為受疫情影響的供應鏈制定高風險供應鏈中斷監測和應對計畫,並將制定該計畫與資訊透明化放在第一位,以盡速掌握情況;將高風險權重分配給來自醫療體系欠發達、應對不足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供應商和子供應商。評估消費者支出可能受到的影響,並至少在可及的範圍內,以及受影響的物流路線外建立下個季度的庫存;審查合約內容,瞭解無法交付物資造成的財務影響,同時評估不可抗力條款和除外責任條款。與人資部門合作,為受影響地區的員工提供額外指導並重新評估出差政策和指導建議。
中期(一至三個月)部分則著重於平衡供需關係,在必要時增加緩衝庫存並將此作為持續經營策略的一部分,尤其在無法預測材料和物流的波動性時;並評估各種機會,開發多家供應商以確保原料的安全和製造能力。從尋找、考察再到合作,複雜的材料供應工作必然需要相應的時間和資源,因此必須同步啟動以減輕整體影響;與內部利益關係人及策略性與關鍵供應商合作,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方法監控潛在的材料和製造力短缺並做好準備。還需對消費者信心進行評估,以瞭解需求波動的情況。
長期(三個月或以上)則實施情境規畫等增強風險管理方案以創建具有前瞻性的行動計畫。當內部風險應對能力(例如備選來源、物流路線、庫存和現金儲備)不足以緩解任何嚴重中斷時,應優先處理具風險的物資以降低風險;審查新產品導入(NPI)流程,利用相關的設計措施探索或開發替代來源和物流路線,實現價值鏈的多樣化,同時分析如產品數量、品質與市場變化的連鎖影響。
武漢疫情衝擊經濟 全球智慧手機出貨將下降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報告指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將衝擊2020上半年中國暨全球經濟,其中智慧手機將因GDP成長速度緩慢以及消費者支出驟降等不利因素,進而影響全球智慧手機供應及製造—2020年全球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而身處疫情重災區的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則減少5%。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各國經濟因此受影響。
Strategy Analytics服務總監Linda Sui表示,由於智慧手機於中國銷量占全球七成,基於本次疫情伴隨而來的檢疫及旅行限制所造成的工廠生產進度延宕,皆將使勞動力供應短期內呈現短缺。華為、OPPO、vivo和小米等中國供應商,於此波疫情將首當其衝受影響,預計上述廠商於2020上半年將面臨嚴峻打擊。
依據該機構無線智慧手機策略(WSS)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冠狀病毒為人們帶來的恐懼以及生產線的癱瘓,依據推測,2020年全球市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而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更比原先預期減少5%。可想而知,中國為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但其他國家亦將連帶受影響,像是日本或美國。
針對眼下情勢,Strategy Analytics建議半導體製造商、營運商及相關服務及內容供應商需密切留意各公司的布局,並提早擬定因應對策,以免發生庫存短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