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
高通新Snapdragon三平台優化4G智慧手機體驗
高通(Qualcomm) 宣布推出三個全新行動平台,高通Snapdragon 720G、662和460,將在連接、電競和娛樂方面提供增強的用戶體驗。這些全新行動平台可實現4G快速連接速度,透過高通FastConnect 6系列子系統提供關鍵的Wi-Fi 6功能和具有先進音訊的內建藍牙5.1,支援雙頻(L1和L5)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以提高定位的準確和耐用度,並且為支援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NavIC)的系統單晶片解決方案。這些全新平台還具有高通人工智慧引擎(Qualcomm AI Engine)與高通感測樞紐(Qualcomm Sensing Hub),旨在於攝影、語音助理和幾乎常時啟動的場景中增強情境意識,提供全新和改進的人工智慧用戶體驗。
高通副總裁暨印度區總裁Rajen Vagadia表示,雖然5G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該公司也意識到4G為印度消費者推動寬頻連接的功能是非比尋常的。4G仍將是高通技術公司在印度等地區專注的領域,並持續在這些地區做為連接的關鍵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使合作夥伴能夠繼續推出提供消費者可以信賴的無縫連接和出色行動體驗的解決方案。
高通定位套件(Qualcomm Location Suite)實現首次在行動裝置上同時支援多達七個衛星星座,包括使用所有NavIC的衛星,以實現更精確的定位能力、更快的首次定位時間(TTFF)位置獲取,並提高定位資訊服務的穩定性。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Kedar Kondap表示,當今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需要快速、無縫的連接、先進的功能和持久的電池續航力。這次4G產品線的擴展使該公司合作夥伴能夠提供滿足全球需求的精密解決方案,並在多個層級和價格帶中實現卓越的遊戲體驗。
2020大幅成長46% AMOLED成高階智慧手機主流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日前釋出的報告指出,AMOLED智慧手機全球銷量至2020年底將超過6億台,同比成長46%。此波成長動力為包括華為、Vivo、OPPO、realme及小米等數家中國品牌推出AMOLED中階機種。至於主要品牌智慧手機滲透率,依照排名依序為三星、OPPO、蘋果、Vivo、華為、小米。
2020年主要品牌產品AMOLED智慧手機滲透率(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Counterpoint副總監Tarun Pathak針對市場動向表示,2019年智慧手機供應商為促使消費者升級手機功能而推出各種革新,如降低顯示螢幕與機身比例、提高產品汰換率(Refresh Rate)、推出可摺疊外型;或是透過減小槽口、嵌入前置攝影鏡頭、升降式鏡頭(Pop-up Camera)、改進指紋感測器等方式,盡可能使顯示螢幕變大。此舉推動AMOLED面板銷售成長,已為高階智慧手機標準配備。
綜觀智慧手機供應商的滲透率,三星仍然穩居第一,占2019年AMOLED智慧手機總銷量的45%,緊追於後者為蘋果(16%)及OPPO(11%)。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研究分析師Jene Park表示,雖然主要品牌皆於2019年推出AMOLED面板的旗艦機,但論及AMOLED智慧手機成長的主因之一,為數家中國廠商於中階機種採用OLED面板—華為、OPPO、Vivo及小米分別以300至500美元的價格採用該面板,為一大關鍵。至於未來市場趨勢,預計2020年AMOLED智慧手機銷售將持續成長,原因在於價格將可下探至200美元以下,以及蘋果可能在下次發布周期推出全OLED產品。
Counterpoint估計2020年AMOLED智慧手機銷售量將突破6億台。
即便智慧手機品牌趨向選配AMOLED,其需求亦將持續成長,至於成長幅度,便得先觀察從LCD轉至OLED面板的速度—取決於面板製造商的產能,如三星顯示器目前占OLED面板市場版圖近90%,而其他擁有LCD晶圓廠的品牌如京東方、天馬及CSOT皆仍在轉型中,尚需時間待大量生產;值得留意的是,可穿戴裝置、電視等其他產品對AMOLED的需求亦將影響OLED面板製造商的供應量;至於價格低於200美元的其他大多數智慧手機品牌,則將繼續使用LCD面板。
2025年全球行動流量45%來自5G網路
根據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全球行動資料流量持續成長,到2019年底有望達到38EB/月,到2025年有望成長4倍,達到160EB/月。這是未來六年60多億人口將使用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大量新終端消費的行動資料。
智慧手機是行動資料流量的主要產生者,繼續處於發展的中心,目前占比已超過90%,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95%,同時45%的行動資料流量將由5G網路承載。
年度間的流量成長可能極不穩定,各國之間可能也有很大差異,具體取決於當地市場的發展動態。在美國,2018年的流量成長率略有下降,但在2019年就恢復到先前的預期成長率。在中國,2018年是創紀錄的流量成長年。印度的流量持續成長,並且仍然是智慧手機月平均用量最高的地區。縱觀全球,智慧手機行動資料流量的增加主要歸功於三個驅動因素:終端功能的改進、資料密集型內容的增加以及更實惠的流量套餐。
在印度地區,近年來,智慧手機行動資料月平均用量出現驚人的成長,為全球最高。關鍵因素是4G的快速採用,這是由於2016年新的顛覆性營運商進入了市場。行動寬頻服務價格低廉、智慧手機價格適中以及人們視訊觀看習慣的不斷變化,繼續推動該地區月用量的成長。只有4%的家庭有固定寬頻,這使智慧手機在許多情況下成為使用網路的唯一途徑。
印度總流量預計將增加兩倍,到2025年將達到22EB/月。包括兩個主要推動因素:智慧手機用戶數的快速成長和智慧手機平均用量的增加。到2025年,印度將新增5億智慧手機用戶。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現有智慧手機用戶的流量繼續顯著成長,但隨著印度更多消費者有了智慧手機,印度智慧手機平均流量的成長預計仍將放緩。此外,與其他地區相比,印度在5G推動下大規模導入的時間較晚。儘管如此,2025年,印度智慧手機平均月流量預計將增加到24GB左右。
5G手機成長動能佳 高成本恐成絆腳石
5G開台商轉風風火火,根據GSA統計,2019年全球已有296個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其中56個電信業者已經推出5G商用服務;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日前舉辦「2020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會中提到截至2019年9月,市場已推出129款5G終端,包括41款5G手機、37款5G CPE/Hotspot、28款5G模組等,以最重要的5G手機為例,2020將有更多機種問世,進一步刺激5G手機的出貨量,但5G手機由於規格全面提升,關鍵零組件的成本居高不下,可能變成市場推展的一大阻力。
Samsung Galaxy S10 5G是最早上市的5G手機之一
智慧手機發展進入成熟階段,創新動能逐漸疲軟,2019年智慧手機市場受到美中貿易戰延燒及華為禁售令影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呂珮如表示,預期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約14.9億支,年成長下滑1.6%。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面臨生產及銷售管理的風險,產品消費買氣受影響。另一方面,5G智慧手機動能較年初預期更樂觀,預期2019年5G智慧型手機比重上修至0.6%(原預估為0.2%),全年出貨量可達930萬支,主要購機動能湧現於南韓之特定市場。
5G通訊升級不僅顯現在行動電信與應用服務上,對智慧手機硬體也帶來改變,包含處理通訊訊號的基頻晶片、射頻前端、天線等零組件,以及在考量抗高頻傳輸損耗、降低電磁屏蔽、散熱等議題,衍生對印刷電路軟板的材質要求、對手機機殼材質的挑選限制及散熱技術的精進,種種都將隨5G導入迎來產業鏈關鍵元件的新變革,同時也將刺激新一波的零件商機。
而從目前市面上的5G手機來觀察,大部分都是各廠商的旗艦機種,許多機種產品售價超過千元美金,以平均單價而言,呂珮如指出,2019年5G手機約687美元,2020~2021年還維持在675與638美元的高檔,超過新台幣2萬元,隨著出貨量提升,2022年可望降低到534美元,2023年會進一步降低到482美元的水準。由於大部分關鍵零組件成本提升,造成5G手機單價高不可攀,是否影響接下來幾年的市場推廣,值得持續關注。
深入觀察關鍵零組件的成本,呂珮如提到,4G高階手機的射頻模組成本約19.3美元,5G的射頻模組成本約34.4美元,成本提升80%左右,尤其是濾波器從SAW濾波器換成成本較高的BAW濾波器;基頻晶片部分,5G解決方案約150美元,相較之下目前的4G解決方案都不到100美元,也有50%~100%的價差;5G手機天線數量也會大幅提升,從4G手機的4~6根增加到6~10根,同樣墊高成本;另外,5G手機散熱問題更加嚴重,散熱模組的成本將從3~5美元,增加到8~10美元。
展望未來三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可望因5G新機帶動出貨2~3%之年成長,而5G智慧手機預期在2020年有明顯拉貨,一則預期來自全球5G頻譜資源配置大致底定,二則從上游晶片端來看,主要手機晶片業者規劃5G SoC量產期落於2020上半年。因此,預估2020年將藉由品牌商5G新機以及電信商5G購機服務的補貼方案,可望帶來智慧手機的新動能。同時零組件與品牌業者也將持續致力5G手機成本的降低,以吸引消費者青睞。
2019年全球MPU衰退4%達773億美元
由於智慧手機出貨量疲軟,數據中心伺服器庫存過剩以及全球市場需求不振,微處理器市場在2010年至2018年之間連續九年創下銷售新高的紀錄,預計今年年底將終止,全球MPU營收下降4%,至約773億美元。根據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對MPU的展望,到2020年,微處理器銷售額預計將出現小幅反彈,成長2.7%至793億美元,然後在2021年將達到約823億美元的新高。
與2019年1月預測相比,IC Insights當時預測2019年微處理器銷售成長3.9%,隨後2020年微幅衰退0.1%。現在,預計MPU總營收在2018~2023年之間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7%,在預測的最後一年達到917億美元。預期微處理器總出貨量將以1.0%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到2023年將達到24億顆。
IC Insights認為,2019年微處理器銷售額約29%來自手機應用處理器(222億美元),而平板電腦中類似行動MPU占3%(25億美元)。預計2019年MPU總收入的近52%來自NB和桌上型PC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Internet/雲端運算系統、伺服器、大型主機和超級電腦中使用的中央微處理器(398億美元)。
2019年全球智慧手機再現衰退 2020年恢復成長
智慧手機市場逐漸飽和,近年成長性受限,加上201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遭遇外界環境影響,根據資策會MIC研究指出,今年智慧手機市場三大挑戰包括:美對中懲罰性關稅、華為禁令、5G大浪將至,預估出貨量年衰退4.7%,從2018年的14.719億支,衰退至14.031億支。
預期2020年5G將帶動成長,隨中國等市場5G商用,有利當地品牌手機出貨,同時晶片廠商中高階5G SoC方案出爐,會促使5G手機價格下滑至285美元左右,驅動用戶換機,2020年5G議題仍持續延燒,除R16標準將完成外,後續R17標準將朝如5G工廠、5G醫院等應用需求功能強化。但美中貿易戰仍為最大不確定因素,MIC認為,2020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成長至14.587億支,雖然恢復成長,但出貨量仍未回到2018年的水準,直到2021年才會回升到15億支,再憑藉5G的驅動,2023年成長至15.288億支。
中美貿易戰導致華為受到美國禁令無法繼續使用Android的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未來可能在手機上搭載自家鴻蒙作業系統,此一發展也將對未來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市占率產生影響,MIC預測,若華為啟用鴻蒙預期2023年該作業系統市占率將達9.6%左右。
Gartner公布2019年全球裝置出貨量將下滑3.7%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19年個人電腦(PC)、平板和手機等裝置全球出貨量將下滑3.7%,其中目前全球使用中的手機數量超過50億支,在歷經多年成長後,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接近轉折點。2019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將下滑3.2%,面臨該裝置市場歷來最大跌幅。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Ranjit Atwal表示,由於新功能的吸引力有限,讓消費者選擇延長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年限。Android和iOS的頂級機種使用壽命在2019年底前將繼續延長,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手機的品質和技術功能都已大幅提升,消費者多認為其具有值得使用兩年以上的高價值。
消費者正面臨接受新技術和應用的瓶頸,Ranjit Atwal認為,除非裝置能提供特別的新用途、效率或體驗,否則使用者不容易有升級手機的需求。
而具備5G連網功能的手機,市占率將從2020年的10%增加到2023年的56%。Ranjit Atwal指出,主流手機廠商將希望透過5G連網技術,帶動既有4G手機的換機潮。不過,未來五年內全球推出商用5G網路的通訊服務供應商(CSP)將不到一半。
Ranjit Atwal進一步補充,目前已有十幾家服務商在多個市場推出商用5G服務。為確保智慧型手機銷售再度上揚,手機供應商已開始強調5G的性能特色,例如高速、網路可用性和強化的安全防護。一旦供應商推出具體計畫,讓服務更符合預期的初期表現效能,我們認為2023年5G手機占有率將達到所有手機銷售量的一半以上。2020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可望在5G帶動下恢復成長,成長率為2.9%。
2019智慧手機銷售前景黯淡 2020寄望5G收復失土
智慧手機產業發展進入成熟期,成長動能逐漸疲軟,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智慧手機對終端使用者銷售量總計15億支,較去年同期下滑2.5%。另一家研究機構IDC報告也指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2019年將比2018年下降1.9%,由於在開發國家市場的高度飽和與開發中國家緩步成長之際,這已經是智慧手機產業連續第三年面臨這種情況。
2020年5G版iPhone被視為是智慧手機產業成長的重要指標產品
包括折疊式螢幕、5G等大型新興技術變革,被期待能為智慧手機的成長帶來救贖,Gartner預測2020年有更多5G智慧型手機上市,屆時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可望再度成長,通訊服務供應商(CSP)也將開始於不同地區推廣5G服務方案。另外,分析師預估第一款支援5G功能的蘋果iPhone機種將於2020年問世,更是智慧手機成長動能的一劑猛藥,料能帶動iPhone用戶升級。
Gartner表示,智慧型手機換機周期拉長,加上華為被禁止向美國供應商取得技術,使得今年上半年智慧型手機需求走弱。預期2019下半年市場需求會更加萎靡,畢竟不論高階、低階或中階智慧型手機,換機好處皆不夠顯著,因此換機速度持續減緩。不過,IDC看法則相反,認為2019年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下跌5.5%,但是下半年在5G布局加速、高階手機低價化以及印度等市場的帶動下,將呈現1.4%的正成長。
市場領導廠商已開始為首批5G智慧手機布局,包括LG V50 ThinQ、OPPO Reno 5G、三星(Samsung)Galaxy S10 5G和小米Mi MIX 3 5G;而通訊服務供應商也正透過積極定價策略提供5G服務方案,但Gartner預計2019年5G智慧手機銷售仍占少數,整體市場要到2020下半年才會開始攀升,屆時5G的覆蓋率和相關硬體服務的可用性都將有所改善。Gartner預測,2019年5G智慧手機銷售量將超過1,500萬支,僅占2019年度整體智慧手機銷量1%不到;IDC則預估,2019年5G智慧手機市場占有率僅僅0.5%,到2023年,5G智慧手機的市占率才會提升到26.3%。
日本(下滑6.5%)、西歐(下滑5.3%)和北美(下滑4.4%)預計為2019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地區。Gartner指出,在成熟市場中,高階智慧型手機供過於求和商品化的現象特別嚴重,不僅平均售價(ASP)較高,也缺乏吸引人的新用途或體驗來鼓勵使用者升級。
而在一片不樂觀的氣氛中,華為可以說是最難能可貴的廠商之一,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在2019年第二季衰退3%,達到3.41億支,其中華為的智慧手機出貨量與市占率持續挺進,並沒有因為成為中美貿易戰的焦點之一而受挫,從2018年第二季的5420萬支成長到2019年第二季的5870萬支,成長率8%,整體市占率從15%提升到17%,主要來自中國國內市場的熱情支持。
鋪路AI/5G應用 三星宣布量產12Gb LPDDR5行動DRAM
因應未來智慧手機、行動裝置AI、5G應用,三星(Samsung)宣布開始量產12Gb LPDDR5行動DRAM,此一DRAM將針對未來智慧手機中的5G和AI功能進行優化;另外,三星也計畫在本月稍晚開始大規模量產12GB LPDDR5的封裝(Package),每個封裝中都包含8個12Gb晶片,以滿足高階智慧手機製造商對更高性能和容量的需求。
三星DRAM產品與技術執行副總裁Jung-bae Lee表示,透過大量生產基於三星第二代10nm製程製造的12Gb LPDDR5,三星將能為全球客戶及時推出5G旗艦智慧手機。未來三星將持續致力於推出下一代行動儲存技術,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容量,推動行動高端儲存市場的成長。
據悉,採用第2代10nm製程的12Gb LPDDR5 DRAM,其傳輸速度為5,500Mbps,比現有的LPDDR4X傳輸速度(4,266Mbps)快上1.3倍;並結合新電路設計、強化時脈、搭配低功耗特性等,新款DRAM的功耗大幅降低,和前一代相比下降了30%,在極快的傳輸速率下也能確保長期性能穩定。
三星指出,基於上述優勢,開始量產的12Gb LPDDR5 DRAM可以使下一代旗艦智慧手機充分利用5G和AI功能,如超高清影片錄製和機器學習,同時大大延長電池壽命。
另一方面,為了達到更靈活的生產管理目標,三星目前正考慮將12Gb LPDDR5生產線移至韓國平澤市(Pyeongtaek),不過這還需取決於全球客戶的需求;同時,繼推出12Gb LPDDR5行動DRAM後,三星也計畫於2020年開發16Gb LPDDR5行動DRAM,以鞏固其在全球儲存市場的優勢。
三星宣布量產12Gb LPDDR5因應AI、5G應用。
挑戰SmartPhone龍頭 華為持續逼近三星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數據,2019年第一季智慧手機的全球銷售量衰退了2.7%,總計3.73億支。儘管在美國缺席,華為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供應商,並繼續縮小與三星的差距。旗艦智慧手機的不斷創新和價格創新高延長了手機更換週期。智慧手機最大的兩個市場,即美國和中國,2019年第一季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15.8%和3.2%。
在2019年第一季,三星保持全球智慧手機龍頭的寶座,市占率達到19.2%。華為在全球前五大智慧手機品牌廠中同比成長幅度最高,成長44.5%,智慧手機銷量達到5840萬台。而華為智慧手機銷量在全球各地市場均有所斬獲,尤其在歐洲和大中華地區表現格外出色,其智慧手機銷售量分別成長69%和33%,華為繼續在大中華區占據主導地位,市占率達29.5%,協助其確保智慧手機榜眼的位置。
儘管2019年第一季三星智慧手機銷量下降了8.8%,但該公司仍然是全球第一的智慧手機供應商。另外,蘋果iPhone的銷量為4460萬台,同比衰退17.6%。Gartner認為,市場上iPhone的價格下降有助於推高需求,但還不足以協助iPhone恢復成長,蘋果正面臨更長的換機週期,因為用戶很難看到足夠的價值優勢來取代現有的iPhone。
Vivo在2019年第一季擊敗小米獲得第5名。該季Vivo銷售了2740萬部智慧手機,小米賣出了2720萬。最新功能,如顯示屏指紋掃描儀、滑蓋相機、快速充電和幾乎無邊框顯示,幫助Vivo在2019年第一季實現兩位數的智慧手機銷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