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廠
明基/佳世達展示最完整智慧工廠藍圖
工業4.0浪潮席捲全球,多年布局落地時機愈趨成熟,政府動作積極,產創條例近期修法三讀,智慧機械與5G投資均可抵稅,未來3年可說是製造業的決勝時刻。新「智造」勢力形成,2019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明基/佳世達結合友通資訊、維田科技、其陽科技、明泰科技,共同展出全方位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IDC 2019年報告指出,AI、5G、雲端系統、物聯網與機器人將是未來三至五年影響企業最深的五大重點科技,亞太地區已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正在思考並建立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 FoW)的相關規劃,預估亞太地區2020年在FoW的相關技術投資將達到6,000億美元以上,工廠智慧轉型便是其中一環。
佳世達智慧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表示,明基/佳世達聯合艦隊所擘劃之新世代智慧工廠藍圖,首先為生產流程全面性可視化管理,其次透過數據收集與分析持續檢視並改善效率,最終目標是將方案模組化、應用到不同產業場域。在全球工業4.0趨勢的快速驅動下,明基/佳世達聯合艦隊的全方位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將可強化業者競爭力,掌握未來製造業的智慧化商機。
明基/佳世達2019年持續與策略夥伴ABB展出機器人安全協作方案。相較於傳統工業機器人,觸覺感測除了能讓機器人更像人一般靈活操作,觸覺感測除了能讓教導機器人上更加便利和靈活,也大幅縮短使用機器人的技術門檻,最重要的是還能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人機協作也完全符合少量多樣與客製化的製造趨勢。
自動化物流系統與智慧倉儲方案方面,AGV取代無效率搬運人力,提高物料到現線的準時性,減少線邊倉提高生產線坪效使用,包括大型汽車物料倉庫與台灣半導體龍頭廠,均已採用明基/ 佳世達AGV解決方案。AMR(自主移動式機器人)結合Robot 和AGV ,採用最新SLAM 的AGV 搭配6軸工業機器人,使用於移動式工站使用,大大節省人力與空間。
MOXA自動化展展出智慧工廠AIoT解決方案
工業用網通設備廠四零四科技(MOXA)將於2019年8月21~24日「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攤位M1130)展出新一代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MOXA將以「擘劃OT/IT整合與防護藍圖 開啟智慧工廠AIoT新紀元」為主題,以30年以上的工業現場應用經驗,展出邊緣串列設備、Modbus設備、工業資料採集模組、工業物聯網閘道器..等物聯網資料傳輸至雲端解決方案。MOXA過去以產品創新技術力榮獲國內外數個大獎,今年將在自動化展現場首次曝光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ioThinx4500系列控制器,簡單又聰明的安裝與配置方式,大大節省OT與IT專家開發導入所需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面對物聯網時代迎來的資訊安全挑戰,MOXA亦展出專為工業現場打造的資訊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並安排OT/IT網路資安專家在展場駐點,提供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資安諮詢服務。
而面對智慧工廠在AIoT時代的應用,MOXA期待助力客戶數位轉型。以此次展出的AIoT應用為例,與聯盟夥伴SYSTEX精誠資訊合作,將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應用於自動光學檢測,採用Intel的OpenVino技術在工業現場進行即時推論,辨識瑕疵品。此應用不僅大幅減少人工處理的時間,更避免人員視覺疲勞的誤判,所產生的品質成本,藉以強化產品品質管理。
預約參觀攤位即有機會抽中Rimowa登機箱;凡線上報名參觀,或完成線上預約資訊安全諮詢,詳情請參閱活動網頁https://bit.ly/2TCSXie,或洽詢:(02) 8919-1230 ext.101087
凌華自動化展實現智慧聯網打造AI智慧工廠
迎接台北自動化展盛大登場,凌華科技今年以「實現智慧聯網 打造AI智慧工廠」(AIOT at the EDGE in SMART Manufacturing)為主軸,首次將智慧工廠場景搬到攤位上,以「智慧互聯」(Intelligent Connectivity)、「邊緣人工智慧應用」(AI at the Edge) 與「智慧工廠」(Smart Manufacturing) 三大面向勾勒出今年的展示重點。凌華科技的「AIoT +製造」概念,在智慧機器的配合下,能更好地發揮出人的潛能,使人機可平衡共事、相互理解與協作,也讓硬體設備、軟體數據與操作人員在人工智慧的基礎下,使其在生產製造中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為了滿足不同產業應用的數位化採集難題及環境需求,凌華科技利用多年來的邊緣運算能力,有效整合OT和IT技術,並設計出全面的資料擷取解決方案,打造市場上唯一可以以非侵入式、高識別率的方法擷取機台資料,即時反應設備的工作狀態,有效提升產線嫁動率,幫助企業實現智慧製造。
事半功倍的「邊緣人工智慧應用」
凌華科技除了是Intel Premier 合作夥伴外,亦於2018年與NVIDIA正式簽署夥伴合約,成為NVIDIA Quadro Embedded、Jetson系列和OEM合作夥伴。藉由與NVIDIA以及Intel的密切合作,凌華科技提供優化的異質運算平台,應用於邊緣人工智慧,以迅速將數據轉化為可行的行動決策,體現邊緣運算的價值。在嵌入式應用中,GPU可以驅動資訊顯示系統、加速圖像構建、並處理複雜的神經網路運算,以智慧製造來說,目前最重要、最能嘉惠製造廠的AI應用便是瑕疵檢測,AOI使用AI檢測能減少誤判與人工複檢、大量降低人力與工時。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預測,到2025年智慧工廠帶來的經濟影響價值將達每年1.2萬億美元至3.7萬億美元。智慧工廠代表了高度互聯和智慧化的數字時代,工廠的智慧化透過互聯互通、數字化、大數據、智慧裝備與智慧供應鏈五大關鍵領域得以體現。作為擁有25年以上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整合經驗的專家,凌華科技提供了工業控制、資料擷取、機器視覺、運算平台等全面的模組化資料,蒐集和分析數據,並對設備進行控制,來實現工業4.0智慧工廠的願景。
施耐德智慧工廠計畫樹立數位轉型標竿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從自身做起,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60年工廠和印尼巴淡島的新建基地,分別成功轉型為智慧工廠,展示施耐德電機的EcoStruxureTM物聯網平台架構和相關套裝產品如何有效提高營運效率和降低成本;巴淡島新廠更利用先進技術和工業物聯網(IIoT)將流程予以最佳化,在世界經濟論壇第13屆「新倡議者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中獲得第四次工業革命「指標(Lighthouse)」的肯定,也是第三間獲得世界經濟論壇認可的施耐德電機工廠,向全球各產業客戶和合作夥伴展現了施耐德電機在工業物聯網及智慧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施耐德電機迄今已在美國、墨西哥、中國、法國、印度、印尼和菲律賓設有9間智慧工廠,是該公司的客製化永續連結(Tailored Sustainable Connected)4.0供應鏈數位轉型的核心,透過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平台將數位化解決方案全面運用於供應鏈,進而打造端到端整合和可見性,提升供應鏈績效。
施耐德電機智慧工廠計畫中最具代表性的據點之一,是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萊辛頓(Lexington)工廠。萊辛頓工廠營運超過60年,擁有近500名員工,其持續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現代化和數位化。現今的萊辛頓工廠已智慧化及整合化,相當倚重如EcoStruxure 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 (AOA)、EcoStruxure Resource Advisor、Power Monitoring Expert (PME)、AVEVA Indusoft Web Studio,以及AVEVA Insight Data等數位工具,讓操作人員能一手掌握營運和維護狀況,也將關鍵設備平均維修時間縮短20%,流程數位化同時減少了90%的文書作業量 。
對已營運超過半世紀的萊辛頓工廠來說,現代化是一項巨大挑戰,團隊必須運用策略規劃,在新的連網技術需求、業務需求和營運預算之間取得平衡。此次在逐步汰換老舊設施之時,同步更新為數位化廠房,進行工廠再造,將新的EcoStruxure技術應用在可發揮最大價值的部分,並與現有設備連結,成功進行數位轉型。
與萊辛頓工廠完全不同,施耐德電機巴淡島智慧工廠則是全新打造的智慧工廠,已成為亞洲的工業物聯網應用實例。它展示了巴淡島工廠如何透過數位化轉型做出資訊充分的資料導向決策,從而提升獲利能力、資產管理績效與營運效率,同時保持營運的安全性、靈活性、實現環境永續,向客戶和合作夥伴證明他們也可以輕鬆開始數位化旅程。
巴淡島智慧工廠充分使用EcoStruxure™...
設備資料有效上雲端 升級智慧工廠平步青雲
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時代來臨,將設備資料與雲端連結已經成為現代工廠的一大課題。智慧工廠已成趨勢,將設備連網不僅能提升設備產能、效能,同時又能兼顧工廠環境與資料安全。
MOXA市場開發副理林昌翰指出工廠自動化目前的三大挑戰,由於工廠內有太多不同廠牌、種類的設備,該如何整合各種設備,如何收集資料、監控設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則是不同資料的截取。例如工具機台的廠商過去是跟飛機引擎商買設備,現在卻是買里程數,所以資產設備是屬於製造商而不是業者,因此要裝很多感測器在設備上進行管理監測,但如果將設備賣到全球,要如何管理監測也是一大挑戰;最後則是越來越多的邊緣設備應該如何管理。
林昌翰進一步說明,過去的工廠設備都是連到中控中心,但是AI大數據時代,所有設備都要收集資訊,因此需要大量感測器。目前常見廠商用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ing Logical Controller, PLC)收集資料,但這會出現幾個問題,用PLC來截取資料可能會造成過大的負擔,因為資料量太大。在上傳資料到雲端時如果要做邊緣運算甚至上傳到公有雲,都須要耗費很多精力,因此MOXA認為要把資料擷取到雲端,應該讓設備做該做的事。
比方說,串列轉換器要連網時可以使用串列設備連網伺服器,另外若是複數感測器要連網,則可使用支援雲端技術的IIoT控制器。林昌翰表示,未來MOXA的設備都會支援雲端,可以快速布建模組化設計,易於進行故障排除。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進行邊緣運算,不用把所有資料都上傳雲端,先進行前端處置,讓設備連網更有效率。另外,為解決太多不同通訊協定閘道器(Protocol Gateway),不同設備間彼此溝通的問題,MOXA推出支援各種通訊協定的控制器,先解決操作技術(OT)的問題,才能討論資料上雲端的問題。
林昌翰解釋,至於工廠自動化的第二個挑戰,業者將設備賣到國外要如何監控?早期的做法是用VPN,但使用VPN就需要IT(資訊技術)部門的同意,針對此問題,可以利用雲端技術,在設備銷售時就搭配可遠端連接的閘道器(Remote Connect Gateway),業者可以提供一個USB給廠商,設備發生問題時再進行連接,此時業者就可以從遠端處理經過加密的資料。這樣的做法就可以彈性地使用,並能大量部署。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如何有效管理大量部署的邊緣裝置,林昌翰指出可以利用雲端技術的IIoT閘道器,並增加智慧功能,先在前端進行初步資訊處理,再上傳至雲端。MOXA提供了小巧、強固的解決方案能夠大量部署在裝置上,舉例來說,可以設置在工具機台中,偵測震動、溫度、濕度和電壓電流,收集到足夠資訊後,進行產能和預防保養的預測。妥善運用IoT技術,就能進行全面的統整分析,未來更有機會做到用大數據的方式更準確地預測每一個機台能為廠商賺多少錢、何時可以結算ERP做教調的動作等,讓工廠更智慧、更加安全有效率。
MOXA市場開發副理林昌翰表示,AI大數據時代,升級智慧工廠首要任務就是讓設備資訊上雲。
宜鼎深入AIoT應用於Computex展多項成功案例
配合2019年的Comptex所主推的AIoT主題,全球工業儲存大廠宜鼎國際,2019年即將於Comptex設置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專區,並展出四大智慧應用,包含智慧車聯、智慧工廠,智慧辨識與智慧醫療完整方案,現場將偕同子公司與策略夥伴,提供各種成功應用案例,並以情境搭配互動展出方式,具體呈現未來智慧工業的樣貌。
宜鼎2019年的Computex以AIoT為主題,創新推出整合雲端管理iCAP平台、邊際運算TX2平台、與影像辨識軟體的智慧門禁辨識系統,在智慧車聯方面也有車流管理解決方案,另外還有與國內紡織研究所合作的智慧工廠案例,在不同應用的整合度都已近趨完備,同時也能根據各產業的客製化需求,提供多樣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而作為工業嵌入式儲存領導品牌,宜鼎2019年度的亮點產品,是日前已取得美國產品專利的耐燃固態硬碟-Fire Shield SSD,透過獨家研發的三重防護技術,可承受高達800°C焚燒30分鐘之久,未來在極端環境與事故現場,將可做到近似飛航黑盒子等級的資料保護。
宜鼎工業級記憶體模組嚴守工業規格的效能與品質,2019年則最新推出32G高容量與3200MT/s的高速規格,以經過嚴格測試的寬溫,抗硫化和ECC等規格,積極搶攻物聯網全球市場。此外,現場工業級3D NAND SSD系列3TE7與3TG6-P,以及PCIe M.2 Gen.3x4規格產品,是各界詢問度最高的產品,也將順利承接下半年的市場回溫需求。而擴充卡方面,宜鼎的M.2顯示卡可以提供4K UHD和FHD,這款微型顯卡採用板載DDR3 IC,專為空間受限的物聯網應用而量身定制,應用廣泛早已備受市場關注。
專訪台灣愛立信總經理何可申 愛立信加速工業數位轉型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何可申表示,根據愛立信的研究指出,一直到2026年,預估工業數位轉型商機將不斷攀升,市場規模將高達6,000億美金,推動電信業者、網路通訊設備業者紛紛投入此一領域發展。
何可申進一步說明,要實現工業4.0,首先不可或缺的便是在工廠、設備上建置許多感測器,而這些感測器皆須有連網功能;然而若是依賴有線連網,將會耗費許多布線成本和時間,因此,無線連網勢在必行。而4G、5G行動聯網相較於Wi Fi,較不易有訊號干擾問題,因而較為穩定;這也是工業成為5G主要的商用領域之一的原因,驅使電信業、和網路通訊設備業者相繼投入。
據悉,此套連網解決方案是專為工廠和倉儲等工業環境所開發,可實現安全、可靠的行動覆蓋範圍,並具備高密度配置與可預測遲延時間的特點。此外,此方案為資訊技術(IT)和營運技術(OT)專業人員提供易於使用和管理的網路管理經驗,使製造業和倉儲業的員工能夠快速地採用與部署。透過工業級無線連網技術,該解決方案可實現創新的工業4.0使用案例,例如:配備大量感測器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檢測;提供工作人員使用的具移動性人機介面(HMI)指令;無人搬運車(AGV)的防撞和遠端控制:以及用於自動化操作的協作機器人等。
目前瑞典的運輸解決方案供應商永德福汽車(Scania)已經在其位於瑞典Södertälje的智慧生產實驗室中採用愛立信工業連網解決方案。Scania Group工業IT資深經理Roger Hartonen指出,如今,高品質、快速與安全的工業連網環境已是絕對必要;而工業連網解決方案可為我們提供可靠的無線連網環境,實現工廠內所需的靈活性,得以不斷創新來推動永續運輸系統。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何可申表示,工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愛立信推出工業級無線連網技術,實現創新的工業4.0使用案例。
施耐德電機全球智慧工廠計畫有成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近幾年來啟動智慧工廠計畫,在EcoStruxureTM for Industry平台架構下進行全面性的工廠轉型。2018年已完成共計五家工廠的數位轉型,並預計於2019年完成全球40家智慧工廠的建置。施耐德電機 Schneider Electric期望藉由自身工廠的轉型成為其他產業的參考實例,讓企業主在創新的道路上有跡可循,更加願意擁抱新技術、提升競爭力。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及數位化,產業必須更加關注智慧工廠的轉型問題。施耐德電機認為,遍及整個產業鏈的數位轉型對提升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
施耐德電機位於菲律賓甲米地的工廠主要生產各類不斷電系統(UPS)。在2017年時開始整合EcoStruxureTM for Industry並優化工廠流程,以僅僅一年的時間便完成轉型,使該廠的能源消耗降低了13%,同時提高了14%的產能。此創新也改善了工廠中不同設備的生命週期、使用及維護,讓施耐德電機可以提供端對端的營運效率與具有更佳商業結果的動態控制。施耐德電機更藉由工廠轉型的機會,提供當地 1,400多位員工訓練、提升技能與發展新技能的機會,協助他們承擔更具價值的工作;同時,更在工廠內設置虛擬實境(VR)訓練室,當引進新科技時,員工可以藉由該訓練室進行員工訓練,學以致用。配合智慧工廠計畫,施耐德電機 Schneider Electric同時也設立了全球工廠零工安意外的目標。菲律賓的甲米地工廠現場自最近一次發生意外以來,已經維持近4,500天,也就是12年多零工安意外的紀錄。
施耐德電機已完成數位轉型的五間工廠中就有兩間位在中國。其中,位在中國北京的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簡稱:SBMLV工廠)是施耐德電機 Schneider Electric在中國部署的第二間示範智慧工廠。藉由EcoStruxureTM for Industry成功提高了8~10%的產能,同時提升5~8%的能源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於中國天津舉辦的第12屆「新倡議者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上,施耐德電機位於法國勒沃德勒伊的工廠獲選為全球九大先進「指標 (Lighthouse)」工廠之一,表彰其成功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帶入現代生產製程。勒沃德勒伊工廠因為導入擴增實境(AR)等數位工具,讓操作人員便於監測工廠內部的作業、維修與能源使用,成功降低30%的維修成本,並提升7%的總體運作效率,整體效益也會在未來數年內持續提升。而施耐德電機 Schneider Electric中國武漢工廠是第一間於中國建置完成的示範智慧工廠,該論壇給予其「發展中指標」(developing lighthouse)的肯定,為中國境內外的智慧工廠立下新典範。
智慧功率開關助力 智慧工廠安全/可靠性更進步
工業4.0持續蓬勃發展,為加速實現智慧工廠,並提升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效率和可靠性,打造安全工作環境,意法半導體(ST)推出新款智慧功率開關(Intelligent Power Switch)「IPS4260L」,可在一個節省空間的散熱加強型封裝內整合四個260mΩTYP RDS(ON)的功率開關和保護功能,在TAMB = 85°C環境溫度下最大輸出電流2.4A(每通道0.6A或單通道2.4A),並能透過外部電阻器設定限流閾值,還可並聯通道。
意法半導體技術行銷工程師Michelangelo Marchese表示,工業4.0的特色在於使用網路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分散式決策(Decentralized Decisions)等,使工廠運作更有效率。然而,在使工廠自動化或更智慧化的過程中,打造一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確保設備運作穩定,避免出現工安意外而使工廠財產、人員受到損害,也是工業4.0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Marchese指出,「安全性」 一直都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像是日常所使用的智慧家電,包括空氣清淨機、掃地機器人等設備,為生活帶來了便利性,而在工廠領域,則可以改善生產效率。上述的一切,其實都有關使用者的安全,因此,不僅生產製造與電器產品的安全規範持續推陳出新,ST也會持續透過旗下產品提供更高的安全防護。
而智慧功率開關IPS4260L適用於伺服驅動器、馬達控制、工業PC週邊、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和通用下橋開關(驅動與正電源相連的負載)。此外,IPS4260L可為智慧工業/工業4.0智慧製造應用帶來豐富的診斷功能,包括開路負載檢測和限流保護。
據悉,開路負載檢測在輸出處於關斷狀態時運行,以防止因為線路斷開等故障導致的危險。當電流過大時,非耗散式截止限流功能可在使用者設定的時間後關閉輸出級。限流時長可以用一個外部電阻器來設定,限流時間結束後,輸出級自動重啟。至於其他診斷功能包括兩個用於指示負載開路和超載/熱關斷的共開路汲極針腳,以及用於指示單個通道超載/熱關斷的四個輸入/輸出汲極針腳。
施耐德智慧工廠成工業4.0重要發展指標
世界經濟論壇組織日前在中國天津舉辦第12屆「新倡議者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位於法國勒沃德勒伊的工廠獲選為全球九大先進「指標(Lighthouse)」工廠之一,表彰其成功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帶入現代生產製程。
獲選為「指標」的工廠必須達成全面導入多項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創新科技,同時兼顧以人為本及永續發展的核心創新策略。施耐德電機的勒沃德勒伊工廠因為導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等數位工具,讓操作人員便於監測工廠內部的作業、維修與能源使用,成功幫助降低30%的維修成本,並提升7%的總體運作效率。
施耐德電機成功應用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帶領智慧工廠朝向未來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有效提高生產力,並預期為全球經濟帶來3.7兆美元的產值。本次年會便依據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對工廠在財務面與營運面的影響,從全球超過1,000家製造業者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典範,給予「指標」(lighthouse)的肯定。
施耐德電機的勒沃德勒伊工廠獲選為大規模應用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的全球九大先進「指標」工廠之一。工廠本身應用EcoStruxureTM AOA(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等最新數位工具,提高作業人員的操作與維修效率,提升2%至7%的生產力。首次應用EcoStruxureTM Resource Advisor即可帶來高達30%的節能效果,整體效益也會在未來數年內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