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 Advertisment -

顛覆智慧生活體驗 NTT放眼數位新氣象

技術服務供應商NTT日前舉辦智慧城市發展暨2020科技展望媒體座談會,會中除預測2020年關鍵科技趨勢、分享國內外的智慧數位化合作案例外,亦勾勒智慧生活藍圖,迎接新商業模式。 NTT台灣執行長廖宇解說未來科技趨勢與新商業模式。 NTT台灣執行長廖宇表示,數位時代的企業策略為經營(Run)、改變(Change)及重塑(Reinvent),如何轉型並將價值傳遞給客戶為關鍵。該公司透過整合國際線路一步到位,與全球優秀廠商合作共享相同公平完整技術架構,並透過同步即時認證服務整合。 NTT發表2020科技趨勢預測報告,提及十項技術將在2020年融合,聚焦於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將對城市建設、工作場域及企業產生影響,創造實體數位化(Phygital)虛擬環境體驗。在此前提下,如何將資料分析應用、整併及保全資料安全至關重要。如判斷資訊真偽、駭客入侵等情況,如何搜集其資訊及時程,透過AI資料分析行蹤設備軟體及資料分析應用,與智慧解決方案息息相關。 至於該公司智慧數位化於全球的實踐,以數位化環法自行車賽為例,將車上的感測器即時上傳至資料中心分析。智慧城市應用則以賭城為例,將酒瓶、刀、槍進行智慧分析,並將相關道路通報警方支援,透過影像回看犯罪路線,試圖防範事件發生而非於其後才補救。針對棒球觀賽體驗變革,整合4K技術以手機連線轉播賽事,分析選手表現並預估其未來表現。此外,NTT將擔任2020年東京奧運技術夥伴,運用5G技術創新應用。 智慧數位化來到在地實踐則結合在地科技,NTT日前已與桃園市政府及航空城簽訂合作意向書,並協助桃園棒球場轉型為數位智慧球場,且於中華職棒賽事已展示AR虛擬互動表演。另一方面,該公司協助桃園機場智慧化,開發新行動應用程式以改善服務體驗。 會中亦介紹數位世界新商業模式。該公司欲實踐的ICT基礎設施服務包括依據客戶需求執行的智慧企業(Intelligent Business)、智慧工作場所(Intelligent Workplace)、智慧基礎設施(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以及智慧網際安全(Intelligent Cybersecurity)等四領域應用。
0

2023年中國發展智慧城市技術支出達389億美元

產業研究機構IDC日前發表智慧城市研究預測,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將達到1894.6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89.2億美元。中國市場的三大重點投資領域依次為彈性能源管理與基礎設施、資料驅動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慧交通。在預測期間內(2018~2023年),三者支出總額將持續超出整體智慧城市投資的一半。 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為新興技術提供了大量的應用,這為技術提供商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空間。IDC希望通過智慧城市支出指南説明技術提供商瞭解各個細分領域的情況,探尋不同地區的市場機會並推出具有前瞻性的市場解決方案。在本次預測期間內,中國市場支出金額占比前三的應用與其重點投資領域保持一致,依次為智慧電網、固定智慧視訊監控以及智慧公共交通系統。2019年,三類應用的投資規模約占支出總額的43%,而到2023年,這一比例將下降至37%。隨著智慧城市相關技術的發展,應用將呈現多樣化趨勢,成長快速的新應用影響力將會逐漸擴大。在預測期間內成長最快的應用依次為數位雙胞胎、V2X(車聯網)技術以及開放資料。 縱覽全球各地區的城市資料,由於Virtual Singapore專案的驅動,2019年新加坡將持續保持其在智慧城市投資的領先地位,之後依次為紐約、東京和倫敦。北京和上海則並列第五。前五的6座城市在智慧城市相關的總投資將在2020年超過10億美元。從區域來看,美國、西歐和中國在2018~2020年將囊括70%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日本、中東和非洲則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地區,2年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將達到約21%。 在中國內地的城市中,除了2019年智慧城市相關支出投入最多的北京和上海之外,緊隨其後的依次為深圳、廣州和重慶。從投資的增速來看,2年CAGR最快的城市為深圳、北京和上海。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投入與該城市GDP和政府預算密切相關,在智慧城市技術的發展階段,一線城市的支出將持續領先。  
0

瞄準AIoT商機 聯發科再推i700平台

為搶攻AIoT市場,聯發科宣布推出具高速AI邊緣運算能力,可快速實現影像識別的AIoT平台-- i700,預計2020年起開始供貨。該平台能廣泛應用在智慧城市、智慧建築和智慧製造等領域,其單晶片設計整合了CPU、GPU、ISP和專屬AI處理器APU(AI Processor Unit)等在內的處理單元,可協助客戶快速推出產品,加快AI和IoT的落地融合。 聯發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暨智慧裝置事業群總經理游人傑表示,AI語音辨識和影像識別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而隨著5G網路時代的到來,智慧裝置對高速AI邊緣算力和物聯網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為此,i700平台融合了聯發科在多媒體影像、無線通訊、人工智慧等技術上的優勢,可強力推動AIoT行業的發展與普及。 據悉,新發布的i700採用八核架構,整合兩顆ARM Cortex-A75 CPU,工作頻率高達2.2Hz,六顆Cortex-A55處理器,工作頻率達2.0GHz,同時搭載工作頻率為970MHz的IMG 9XM-HP8 GPU。此外, i700平台還搭載了聯發科的CorePilot技術,確保八個核心能夠以最高效能的方式實現運算資源的最優配置,在提供最高性能的同時還能達到最低功耗。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台還具備強大的AI引擎能力,不僅內置雙核AI專核,還加入了AI加速器(AI Accelerator),並搭載AI人臉檢測引擎(AI Face Detection Engine),讓其AI算力較前一代AIoT平台i500提升5倍,為消費者打造全新萬物智聯體驗。 聯發科指出,該產品可為無人商店的辨物和人臉支付提供技術支援,也可實現智慧建築的人臉門禁和公司的考勤系統。而在智慧工廠中則能協助無人搬運車進行自動辨別障礙物,以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甚至還可應用於運動健身方面的應用,透過該平台上的3D人體姿勢識別功能,不僅能為使用者提供健身姿勢的矯正建議,還能夠自動檢測生活和工作中的危險姿勢,從而提前發出預警。
0

智慧城市2023年投資支出達1,890億美元

產業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研究顯示,2023年智慧城市計劃的全球支出將達到1,895億美元。主要花費在彈性能源和基礎建設項目,其次是數據驅動的公共安全和智慧運輸。總體而言,這些優先領域將占2019~2023年預測中所有智慧城市支出的一半以上。 IDC指出,雖然智慧電網和智慧電表投資仍占智慧城市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但其他領域的成長更為強勁,涉及智慧交通和公共安全,以及與平台相關的案例和數位雙胞胎在全球智慧城市的發展中越來越普遍。在預測期內將獲得最多支出的應用與主要戰略優先事項緊密結合:智慧電網、安全監控、先進公共交通、智慧戶外照明和智慧交通管理。這五個應用將占2019年所有智慧城市消費的一半以上,儘管到2023年它們的比重將有所下降。五年預測中支出成長最快的應用是車聯網(V2X)聯結、數位雙胞胎和穿戴式設備。 在虛擬新加坡專案的推動下,新加坡仍將是智慧城市計劃的最大投資者。紐約市將是第二大支出,其次是東京和倫敦。北京和上海基本上排在第5位。在區域發展上,美國、西歐和中國將占整個預測中所有智慧城市消費的70%以上。日本,中東和非洲(MEA)的智慧城市消費成長最快,年複合成長率約為21%。  
0

測試/法規驗證/展示/試運行有去處 台灣自駕車場域啟用

依據目前國際上自駕車場域規劃類型,以及財團法人車輛中心的研究分類,考量其功能與定位,自駕車實行的場域可分為四大類,包含有:第一,產品測試場域(Test-bed)提供業者產品開發所需之封閉式場域。第二,法規驗證場域(Validation site)可執行政府主管機關相關法規要求,封閉式驗證場域。第三,展示場域(Demo site):提供業者產品展示、可兼具民眾體驗、社會大眾教育功能之封閉式或開放式場域。第四,示範運行場域(Pilot Zone):提供業者商轉及政府推動之考量,尋求社會大眾推廣。 台灣各地方政府推動自駕車場域之進度不一,但約可基於四大型態之定義進行初步分類,下列舉例說明。 產品測試場域 桃園虎頭山物聯創新基地 展望自駕車產業未來,桃園市政府將規劃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生產、營運在地化,並建立自駕車測試平台,提供相關零組件、人工智慧應用、整車廠商進行技術測試及驗證。園區預計2019年5月落成,位址在桃園南崁溪畔,基地面積4.7公頃,第1期基地約1.3公頃,打造為自駕車測試場域及資安物聯網實證平台。第二期,將剩餘的3.4公頃土地,規劃打造創新基地公園,成為具有「桃園矽谷」風格的園區。 園區設施規劃包含有:第一,「自駕車測試場域」:基地中的智慧車輛實證平台,提供自駕車相關零組件廠商可於場中實地驗證;第二,「模擬系統先行驗證自駕方案」:採用NVIDIA電腦架構,設置模擬與驗證系統,提供廠商驗證駕駛決策系統;第三,「建置資安物聯網實證平台」:資安團隊可建立符合ISO17025標準的檢測實驗室,強化企業供應鏈的資安管理。 桃園市政府規劃先在虎頭山基地設置封閉式車聯網基地,未來還會擴大在中壢青埔地區推動開放式基地。桃園長期以來是車用電子和汽車零件製造的重鎮,若再結合物聯網、AI等新興技術,可提高驗證測試能力並發展車聯網與自駕車產業。 為來潛在參與的業者廣泛涵蓋以下產業,如車用附件系統(如瑞智精密、葳天科技)、車用儲能系統與電源管理系統(如明基材料)、系統整合(如華城電機)、驅動馬達與控制模組(如瑞智精密)、自動駕駛(如研華、宏碁),還有汽車製造廠(如國瑞、福特、中華汽車)。桃園市政府冀望以此基地為基礎,可望帶動車聯網與自駕車產業發展。 法規驗證場域 北投士林/台南沙崙 台北市政府早在2017年8月,透過台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完成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自駕小巴夜間測試後,更進一步自2017年11月開始籌畫,因應產業於自駕技術發展之完整應用情境之需求,擬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約10公頃的實證場域,透過產官學研的公私協力合作,推動北士科自駕車實證場域計畫。 北士科技園區內的場域規劃完整的道路基礎設施,並開放業者及研究單位以真實道路情境模擬場域,提供車聯網、自動駕駛及基礎設施智慧化之技術測試。測試項目涵蓋以下功能:固定站點停靠載客、車輛與號誌溝通、依照指示路徑方向行駛、依據速限行駛、夜間行駛情境、行車周遭環境判讀、依據指定路徑行駛,以期可作為上路實測之準備,將創造自駕車產業發展利基,加速智慧交通服務於台北落地的時程。 為了讓無人自駕車能安全在道路上行駛,必須先驗證自駕車是否與交通號誌精準整合,台北市政府規劃業者先行在北士科自駕車實證場域進行測試,並在中央政府相關法令支持下,取得試車車牌後,在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前提下,未來有望鼓勵業者在台北規劃打造自駕小巴的商業服務。 行政院於2017年4月核定通過,推動台南沙崙為自駕車示範場域,基地東側為核心區C區,西北側為高鐵台南站、台鐵沙崙站,面積2.223公頃。自駕車試驗場域的定位,將結合沙崙科學城推動低碳智慧城市概念,成為智慧交通系統,進一步協助國內自駕車產業發展。 基於以上政策依據,台南市政府與科技部結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規劃自駕車試驗場域暨智慧綠能行控中心計畫。該計畫重要的推動策略有,第一,封閉型測試場與開放式固定自動輔助駕駛服務路線之規劃及建置;第二,建造具創能、儲能、節能與系統整合概念之智慧綠能行控中心;第三,評估與架設車聯網路系統(如5G);第四,輔助設備與後臺管理系統之建置。 台南沙崙自駕車試驗場域暨智慧綠能行控中心工程,可分為自駕車試驗場域、行控中心(含整備間)及系統及設備工程等三部分,興建費用2.72億元。場域工程進度,在2018年11月時,已完成智慧安全路口完成車機R2V以及CMS安全警示測試,以及號誌架設,目前正進行景觀植栽工程;至於行控中心已完成內部裝修,正進行周遭環境整建。 台南沙崙封閉式測試場域面積約2.5公頃,包括沙礫道路、模擬隧道、鐵路平交道等常見各種道路狀況。涵蓋了包含四種市區道路、三種郊區道路、六種特殊路況等十三種情境,四橫五縱的棋盤式規劃,進行中型巴士以下與時速30公里以下的自駕車測試,還有展示之用。營運規劃的型態上,有產品測試場域、法規驗證、展示場域、示範運行等,協助政府推動綠能科技產業,營造適合國內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環境。 台南沙崙自駕車試驗場域2018年下半年完工,預計2019年一月對外開放測試。計畫第一階段目標為完成封閉式自駕車測試場域,第二階段為完成開放式固定自動輔助駕駛服務路線。第三階段則期盼能在三年內完成開放式測試場域,但因牽涉範圍較廣,還需中央政府相關法規的支持方可克服。 透過台南沙崙自駕車試驗場域的投入,冀望可達到經濟部宣示在2020年實現3個旗艦團隊:自駕電動小型巴士、自駕商用物流車及電動自駕中型巴士,於開放場域進行美國SAE Leval 4測試(特定道路與環境下進行全自動駕駛運行)之目標。 展示場域 桃園農業博覽會園區 桃園市政府依據桃園國產自動駕駛電動車計畫,結合美國科技廠商LINKAY Technology、社團法人中華智慧運輸協會攜手合作,於2018年4月桃園農業博覽會試運行,採用4.6米電動小巴為載具,打造國產化自駕小巴接駁。 無人小巴在農博展覽期間的行駛路線全程800公尺,路程約10分鐘,時速在8~10公里。沿途包括了4次左彎、1次右彎和一個S型彎道,還有面臨各式天候人潮下,需要遇障煞停以及重新起步的駕駛情境。 目前規劃的自駕車電動巴士類型涵蓋兩種產品策略,瞄準目標企業客戶,推出相關商業模式應用。第一為封閉區域如樂園、學校、機場航廈等接駁工具的4.6米自駕小巴;第二為開放區域中,作為如捷運最後一哩(last mile)接駁工具的6米自駕中巴。清楚的產品策略勾勒出新創公司積極搶進自駕車市場的願景與企圖。 示範運行場域 臺中水湳智慧城 臺中水湳經貿園區半封閉式固定路線場域,今年(2018年)先配合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活動,進行自駕車示範運行。水湳園區將規劃兩項重要基礎設施,第一。整合自駕車測試監控管理平台:包含智慧自駕車管理、路側交控設施整合、車聯網及路側通訊網路。第二,建立模擬環境訓練平台:建構花博場域模擬環境與高清地圖,並利用模擬平台,訓練自駕車進行決策推論與邏輯推論。 台灣各地方縣市政府呼應生態永續、低碳宜居與智慧交通的全球趨勢,協同中央政府資源挹注協同產學研各單位,持續引進多元、綠能與科技的新型運具,其中自駕車、自駕巴士,正是可作為公共運輸的新型態延伸運具。 自駕車科技創新,需要實際道路與場域進行測試驗證,在台灣各地方政府紛紛積極推動自駕車測試驗證場域的規劃,可望創造後續龐大效益,包含: 帶動國內產業發展 可帶動國內自駕車關鍵零組件與關聯產業發展,掌握關鍵技術自主性,培養在地化核心人才與團隊。(如桃園虎頭山、臺中水湳) 成為法規試行標竿 配合中央法規鬆綁,以安全性與穩定性取得試車牌,並逐步在半封閉場域與一般車輛混合行駛,滿足商業化服務應用之可行性。(如北投士林、台南沙崙) 拓展國際市場潛力 展望國際市場,基於台灣特有應用環境下所發展之自駕車技術,針對具類似複雜交通環境的國家為潛在客戶,成為技術輸出領先國家。(如新北士林口、桃園虎頭山、臺中水湳)。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涂家瑋  
0

研華高舉共創大旗 WISE PaaS 3.0添馬力

以共創思維促成物聯網應用落實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圖1)日前在該公司所舉辦的物聯網共創峰會中指出,物聯網產業的商業模式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主力是自動化與嵌入式運算,以硬體產品的銷售為主力;第二個階段則是由解決方案扮演主角,硬體跟軟體必須進一步整合成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完整方案,而物聯網的概念也在這個階段開始發展。到了第三階段,雲端跟服務的元素會更被凸顯,如此方能落實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各種智慧應用,將物聯網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 圖1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指出,單一公司的力量不足以促成物聯網應用落實,在價值鏈中廣徵合作夥伴一同共創,是研華未來將持續採行的發展策略。 但物聯網產業要走到這一步,對特定垂直應用非常熟悉的系統整合商,也就是DFSI,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因為這些具備領域專業知識的SI,可以協助用戶進行應用布署、實現應用客製化跟提供後續服務,而這正是落實各種智慧應用所不可或缺的。事實上,根據研華的預估,在智慧物聯應用的價值分配裡,負責將應用落實的DFSI,將占據高達50%的價值,軟、硬體則分別占20%、30%(圖2)。 圖2 產業用物聯網的價值分配 劉克振認為,在物聯網跟智慧應用的世界裡,能獨力實現整條價值鏈的廠商非常稀少。因此,大多數廠商都必須思考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定位跟分工,並與其他合作夥伴緊密合作。這也是他在最近幾年一直倡導共創理念的原因。 作為硬體供應商,研華具備獨特的優勢,可以成為實現智慧應用價值鏈的賦能者(Enabler)。嵌入式硬體產品的破碎,是研華從創業至今三十多年來,一直面對的市場環境。紛亂的硬體平台是應用開發商最大的痛點,因為同一款應用可能得針對不同硬體平台開發多個版本,才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研華在這方面已累積三十多年經驗,相對於許多廠商,更知道該怎麼解決硬體破碎的問題。 共通平台加快應用開發速度 研華技術長楊瑞祥(圖3)進一步說明,嵌入式硬體產品的破碎,是研華決定開發WISE PaaS平台的原因。唯有打造一個共通的平台,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快速開發出各種應用,不用把心力放在處理硬體的分歧上。因此,在WISE PaaS平台推出後,研華進一步推出Solution Ready Platform(SRP),並與眾多合作夥伴進行共創,針對個別垂直應用需求推出基本功能已經大致完備的設計平台,讓軟體跟SI夥伴得以專注在個別客戶的需求,進行高附加價值的客製化。 圖3 研華技術長楊瑞祥指出,完善的開發平台對於推動共創理念十分關鍵。 楊瑞祥表示,在發展WISE PaaS的過程中,研華本身也學到很多,並且將這些經驗融入新一代的WISE PaaS平台。他在回顧WISE PaaS發展的過程時指出,學資訊工程的人在開發應用的過程中,很容易落入功能思考的陷阱,但隨著應用需求不斷拓展,功能越加越多,原本以單一功能為出發點而構思的專用系統架構,很快就會遇到瓶頸。 早期的WISE PaaS就是一個由功能驅動的平台,因此研華很快就發現問題,並決定更換架構,把WISE PaaS改成數據驅動平台,把資料跟應用切割開來。事實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數據驅動的平台架構有更大的擴充性,可滿足使用者跟開發者不斷增加的功能需求。以資料視覺化為例,現在WISE PaaS平台的支援已經非常完整,企業主管想看到任何資料報表,開發者都可以在兩三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做出來。如果是功能驅動型的平台,不容易具備如此大的彈性。 最新發表的WISE PaaS 3.0(圖4)則是數據驅動平台的進一步延伸。與WISE PaaS 2.0相比,3.0版本並沒有拿掉舊功能,而是明確地區隔出通用型PaaS與應用型PaaS,因此開發者不用擔心既有應用會因為WISE PaaS版本升級而失效。而且在3.0版本上,不論通用型PaaS或應用型PaaS,功能都有所升級。 圖4 WISE PaaS 3.0平台架構 楊瑞祥所說的通用型PaaS,是指所有物聯網應用都會用到的基本平台功能,主要是運算資源管理、資料庫服務與客戶管理;應用型PaaS則是跟個別應用開發有關的平台功能,包含資料視覺化/儀表板、資產效能管理與AI框架服務。 上述功能在WISE PaaS 2.0上大多都有,只是到了3.0版本獲得進一步強化,例如資料庫服務開始支援Ceph。新增的平台功能則是資產效能管理,導入了符合ISO 55000框架的資產管理服務。資產管理是產業用物聯網很常見的需求,大多數應用都會涉及到資產管理。 從2.0版本到3.0版本的改變,可以看出未來WISE PaaS的發展方向。楊瑞祥指出,WISE PaaS的定位是解決方案開發者跟SI的支援平台,因此只要是產業用物聯網常用到的基礎功能,未來WISE PaaS會逐步納入,但需要進一步客製化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部分,則是留給合作夥伴、SI發揮的舞台。 最後,楊瑞祥總結說,為了呼應公司的共創戰略,吸引更多開發者跟SI加入,研華的WISE...
0

研華高舉共創大旗 WISE PaaS 3.0添馬力

物聯網應用五花八門,但市場卻也因此變得非常破碎,特別是在產業用物聯網領域,部分機台、設備採用封閉規格,不與其他廠牌互通,更是行之有年的行業慣例。面對如此破碎的市場,研華科技一方面高舉共創大旗,號召各家解決方案與專殊領域系統整合商(Domain Focused SI, DFSI)一同建構生態圈,滿足各垂直領域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也持續強化其WISE PaaS平台,讓解決方案開發商能以更快速度推出客戶需要的方案。 廣招DFSI將成研華物聯網戰略重點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日前在該公司所舉辦的物聯網共創峰會中指出,物聯網產業的商業模式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主力是自動化與嵌入式運算,以硬體產品的銷售為主力;第二個階段則是由解決方案扮演主角,硬體跟軟體必須進一步整合成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完整方案,而物聯網的概念也在這個階段開始發展。到了第三階段,雲端跟服務的元素會更被凸顯,如此方能落實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各種智慧應用,將物聯網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 但物聯網產業要走到這一步,對特定垂直應用非常熟悉的系統整合商,也就是DFSI,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因為這些具備領域專業知識的SI,可以協助用戶進行應用布署、實現應用客製化跟提供後續服務,而這正是落實各種智慧應用所不可或缺的。事實上,根據研華的預估,在智慧物聯應用的價值分配裡,負責將應用落實的DFSI,將占據高達50%的價值,軟、硬體則分別占20%、30%。 劉克振認為,在物聯網跟智慧應用的世界裡,能獨力實現整條價值鏈的廠商非常稀少。因此,大多數廠商都必須思考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定位跟分工,並與其他合作夥伴緊密合作。這也是他在最近幾年一直倡導共創理念的原因。 作為硬體供應商,研華具備獨特的優勢,可以成為實現智慧應用價值鏈的賦能者(Enabler)。嵌入式硬體產品的破碎,是研華從創業至今三十多年來,一直面對的市場環境。紛亂的硬體平台是應用開發商最大的痛點,因為同一款應用可能得針對不同硬體平台開發多個版本,才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研華在這方面已累積三十多年經驗,相對於許多廠商,更知道該怎麼解決硬體破碎的問題。 WISE PaaS邁向3.0 研華技術長楊瑞祥進一步說明,嵌入式硬體產品的破碎,是研華決定開發WISE PaaS平台的原因。唯有打造一個共通的平台,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快速開發出各種應用,不用把心力放在處理硬體的分歧上。因此,在WISE PaaS平台推出後,研華進一步推出Solution Ready Platform(SRP),並與眾多合作夥伴進行共創,針對個別垂直應用需求推出基本功能已經大致完備的設計平台,讓軟體跟SI夥伴得以專注在個別客戶的需求,進行高附加價值的客製化。 楊瑞祥表示,在發展WISE PaaS的過程中,研華本身也學到很多,並且將這些經驗融入新一代的WISE PaaS平台。他在回顧WISE PaaS發展的過程時指出,學資訊工程的人在開發應用的過程中,很容易落入功能思考的陷阱,但隨著應用需求不斷拓展,功能越加越多,原本以單一功能為出發點而構思的專用系統架構,很快就會遇到瓶頸。 早期的WISE PaaS就是一個由功能驅動的平台,因此研華很快就發現問題,並決定更換架構,把WISE PaaS改成數據驅動平台,把資料跟應用切割開來。事實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數據驅動的平台架構有更大的擴充性,可滿足使用者跟開發者不斷增加的功能需求。以資料視覺化為例,現在WISE PaaS平台的支援已經非常完整,企業主管想看到任何資料報表,開發者都可以在兩三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做出來。如果是功能驅動型的平台,不容易具備如此大的彈性。 最新發表的WISE PaaS 3.0,則是數據驅動平台的進一步延伸。與WISE PaaS 2.0相比,3.0版本並沒有拿掉舊功能,而是明確地區隔出通用型PaaS與應用型PaaS,因此開發者不用擔心既有應用會因為WISE PaaS版本升級而失效。而且在3.0版本上,不論通用型PaaS或應用型PaaS,功能都有所升級。 楊瑞祥所說的通用型PaaS,是指所有物聯網應用都會用到的基本平台功能,主要是運算資源管理(Computer Resource Management)、資料庫服務(DataBase Service)與客戶管理(Customer...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