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心
看準算力供不應求 全球RISC-V聲勢喊漲
由於算力、邊緣、人工智慧(AI)等需求暴增,如供應鏈針對軟體及IP需求提升,加上新興應用/場域亦需更高階的算力才得以實現。同時,RISC-V的成本、技術及策略風險亦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因此,考量到諸多優點,越來越多全球業者逐步採用RISC-V架構,如市場調研機構Tractica便預估其全球市場營收至2025年將達11億美元。
全球RISC-V生態系的發展,不難想像從開源軟體、硬體到CPU核心的延伸,如何用同一架構且較低成本的方式達到差異化,為各方首重的課題。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姚嘉洋以中國為例,指出中國RISC-V發展動態值得留意,他認為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會扮演推動發展趨勢的要角,以阿里巴巴旗下半導體商平頭哥為例,其致力於推動開源架構提供給晶片及系統業者進行差異化開發,因此中國晶片及系統業者皆能因此受益。另一方面,姚嘉洋以芯來科技為例,該公司於2019年與兆易創新合作,推出首款RISC-V MCU晶片,並於2020年獲小米投資,可望加速中國RISC-V生態系的拓展。
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姚嘉洋表示,中國CSP業者將為驅動RISC-V趨勢的推手
台灣RISC-V聯盟副會長兼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則引述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說法指出,AI提供動力的矽晶片,其性能將每兩年增加一倍以上;若以曲線圖表示,從摩爾定律與市場需求曲線相距越來越大,不難看出整個產業針對算力的供應及應用嚴重缺乏。據此,RISC-V基於開源指令集的諸多特點,如設計簡單、可模組化等特性,可以企及更高的算力,因此已然成為SoC在設計時納入考量的選項。若以應用發展來看,目前最早進入量產的領域包含指紋辨識及藍牙等應用,無論是邊緣、AI、IoT等領域皆有市場需求,因此未來林志明預估,全球採用RISC-V的晶片將會越來越多。
台灣RISC-V聯盟副會長兼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表示,期許台灣企業投入RISC-V聯盟,進而可於國際場域凝聚話語權
放眼RISC-V近期發展,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emico的預測,2025年全球市場將有超過624億顆採用RISC-V的處理器核心。林志明補充,全球RISC-V聯盟在近一年內增加超過220個會員,目前總數已來到750個。放眼聯盟成長曲線斜率越來越高,顯示全球參與RISC-V聯盟以及採用RISC-V設計方面越來越積極,因此他對此樂觀表示,將RISC-V將可望成為ISA主流選擇趨勢。不過針對台灣現階段參與狀況,林志明坦言,以現階段參與全球聯盟成員數僅有六個的景況,於國際影響力較有限,因此他也期待各界可踴躍加入,進一步掌握話語權。
天時/地利/人和俱足 開放處理器來勢洶洶
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向尾聲,處理器效能提升速度趨緩的情況下,為了榨出更多效能,以滿足人工智慧(AI)等應用對運算能力的需求,晶片設計者開始在主流的處理器IP之外,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異質運算、異質整合封裝概念的興起,都與CPU效能成長趨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領域專用運算架構(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的觀念,為許多IC設計團隊帶來新的靈感。在標準處理器之外,利用客製化的指令集跟邏輯電路,提高特定某幾類運算任務的執行效率,以便讓處理器在功耗、晶片面積沒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執行特定任務時能有更高的效能,是領域專用運算架構的核心概念。而開放式CPU架構具有自由、可擴充等特性,正好與領域專用運算架構的想法一拍即合,也促成RISC-V在短時間內爆紅。
開放架構處理器的概念並非RISC-V首創,自2005年起,產業內便曾陸續提出OpenSPARC、OpenRISC、OpenCores等開源指令集架構,但始終面臨相關生態系不易建立,難以受到市場廣泛採用的難題。直到2010年加州柏克萊分校的Krste Asanović教授在其實驗室中開始一系列的開放原始碼研究,RISC-V即是他的RISC CPU研究計畫中的一項。隨後2015年,RISC-V基金會在瑞士成立,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推動RISC-V生態系進展,才奠定了RISC-V的基礎。
柏克萊掛保證 RISC-V成功引起產業興趣
晶心科技(Andes)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圖1)提及,柏克萊大學原先為了教學目的而開發出RISC-V,而柏克萊大學作為電腦科學人才培育的重鎮之一,其響亮的名聲,是初步吸引廠商對RISC-V產生興趣的原因。
圖1 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
與其他的開源硬體相比,RISC-V具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簡單易學,二則是良好的商業模式。原本就是為了教學而發展出來的RISC-V,跟其他主流CPU或開源CPU相比,很容易學習上手,有些比較年輕的工程師,很可能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接觸過RISC-V,因此開發團隊的培養、建構,跟採用主流CPU架構開發晶片相比,難度比較低。而商業模式方面,RISC-V是開源硬體,開發者不用支付授權費、權利金,免於承擔龐大的資金壓力,也讓許多廠商更願意嘗試在晶片中採用RISC-V架構。
SiFive總裁暨執行長Naveed Sherwani(圖2)則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分析RISC-V快速竄起的原因。在人和方面,Sherwani的觀點與蘇泓萌類似,認為從學術教育需求中誕生的RISC-V,其單純易學、容易客製化的特性,讓RISC-V在推廣時占了很大優勢,這也讓半導體大廠與EDA工具業者看到RISC-V的發展潛力,進而提供支持。這是其他開源或可組態(Configurable)CPU所不曾享有的待遇,也是RISC-V聲勢快速上漲的原因。
圖2 SiFive總裁暨執行長Naveed Sherwani
各國追求半導體自主 RISC-V來得正好
至於在地利方面,由於國際政治的對立加劇,許多國家都需要在談判桌上累積更多籌碼,而半導體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自然是各國爭相投入扶植的產業。事實上,SiFive在2019年曾經在埃及、巴基斯坦等根本沒有半導體產業的國家舉辦RISC-V論壇,結果動輒吸引數百人、上千人出席,原因也在於各國都想要在半導體領域掌握一定的自主權。對於沒有半導體或資訊科學基礎的國家來說,RISC-V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中國為了追求半導體產業自主,在RISC-V上所投入的資源,更是不在話下。近期中國開放指令生態聯盟才剛舉行CRVS 2020研討會,會中探討了中國RISC-V生態系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中國本土業者在RISC-V處理器設計、驗證、矽智財(IP)與軟體工具等的發展成果,顯示中國有很強烈的企圖心,欲利用RISC-V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處理器生態系統。
摩爾定律走向尾聲 運算效能提升要靠客製化
而在天時部分,摩爾定律的進展趨緩,導致處理器效能提升速度大不如前,加上AI應用蓬勃發展,都使得晶片業者必須設法在既有的CPU架構外另闢蹊徑,以滿足客戶對運算效能的需求。
Sherwani就指出,如果處理器的效能提升速度,還能保持十多年前的水準,業界恐怕不會對RISC-V產生這麼大的興趣,因為標準CPU就能滿足應用需求,就算有些電晶體閒置不用或工作效率不彰,對晶片公司跟使用者來說也無所謂。但在摩爾定律走向尾聲,客戶對運算效能的需求卻因為AI暴增之際,晶片業者必然要想辦法讓處理器上每個電晶體都能發揮到極致。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客製化設計,則是實現這個目標必然要走的路。
蘇泓萌也認為,RISC-V的發展,跟AI有很密切的關係,當AI應用不斷更新,以聲音、人臉辨識與資料中心為主的應用發展比通用的處理器開發更快,須要彈性靈活的解決方案,允許客戶自行修改指令集,才能透過硬體加速滿足AI的效能需求。
應用廣泛的RISC-V便是AI加速的解決方案之一,藉其彈性修改的特性,可依照不同客戶的需求客製化處理器,縮短產品從開發到上市所需的時間。目前RISC-V架構以中低階產品為主,並以美國及中國發展最快。未來RISC-V將走向高階產品,同時持續與學界合作拓展整體生態系。
生態系建立仍為RISC-V最大考驗
基於精簡、可擴充、易於客製等優勢,讓許多廠商對RISC-V躍躍欲試。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如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及高通(Qualcomm)三大廠商皆對RISC-V處理器IP/解決方案商SiFive投入資金;而聯發科除了是RISC-V基金會的成員之一,也是晶心最大的股東,令市場更加看好RISC-V的發展前景。面對處理器開放架構應用的討論,處理器大廠Arm則選擇部分開放自家處理器架構,因應日益增加的客製化需求。
主流的處理器IP與開放式架構兩陣營各有支持者,而RISC-V架構的出現,提供處理器設計人員在現有IP之外,另一個更具彈性的選擇。基於開源的核心宗旨,RISC-V的開放性可加速創新。然而硬體架構仍須搭配編譯器與軟體工具支援,才能發揮其作用。因此RISC-V的挑戰便在於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援系統,藉由建立生態系來穩固市場定位,期望未來與主流處理器並駕齊驅。
為了建立RISC-V生態系,學界與業界人士成立基金會共同推動,RISC-V社群中的處理器廠商之間除了各自的策略布局,同時反映了半導體產業的競合關係。蘇泓萌表示,RISC-V社群的廠商間呈現合作性競爭(Co-opetition)關係,競爭對手與合作對象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生態圈中存在競爭,但是上下游廠商,甚至競爭對象還是可以合作把餅做大,透過互相支援拓展RISC-V生態系。
晶心RISC-V平台獲Amazon FreeRTOS資格
RISC-V基金會創始白金會員晶心科技,為提供32及64位元高效能、低功耗、精簡RISC-V CPU處理器核心的供應商,日前宣布其Corvette-F1 N25平台成為取得Amazon FreeRTOS資格的RISC-V平台之一。Amazon FreeRTOS是適用於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平台微型控制器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可使小型、低功率的邊緣裝置易於進行程式設計、部署、保護、連接及管理。透過晶心科技的RISC-V平台,開發者可以善用Amazon FreeRTOS的功能和優勢。
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表示,物聯網(IoT)和結合人工智慧的AIoT將成為RISC-V CPU核心的重點市場,借助Amazon FreeRTOS和晶心RISC-V平台的優勢,提供使用Amazon FreeRTOS的開發者更多開發平台選擇,並為客戶推出更強大的RISC-V物聯網解決方案。
隨著更多技術在網際網路活躍發展,物聯網市場的多元應用日增月益。RISC-V指令集架構(ISA)提供更佳的靈活度、延展性、擴充性,為物聯網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也幫助開發者在持續成長的市場中能更輕易設計精簡的物聯網硬體裝置。晶心科技藉由將RISC-V平台與Amazon FreeRTOS、AWS IoT Greengrass、AWS IoT Core等解決方案結合,可以幫助開發者創建基於RISC-V全面且具競爭力的物聯網系統。
晶心推RISC-V解決方案加速產學合作
晶心科技從2010年與國立交通大學簽訂第一份產學合作合約開始至今,與全世界70餘所大專院校合作,締結超過120個以上的合約。晶心提供處理器系列授權(CPU IP Cores Licensing)、開發工具軟體AndeSight及硬體開發平台給締約學校,授權範圍從晶心自行研發的V3系列,到最新V5 RISC-V系列之處理器。晶心科技為了深耕學界,歷年來積極投入大專院校各式資源,並具體參與、支援學校各項軟硬體設備,並與各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等,目前和全球各大學的總合約數量已超過120份。
交大電子所教授李鎮宜表示,採用晶心科技所提供的單一RISC-V處理器與DSP-AI程式發展環境,即可完成即時的人臉偵測作業,此結果讓研究團隊相當驚訝,也意味著在許多新興的系統應用與服務,該平台可提供一個低成本與低功耗的解決方案,對於AIOT的產業生態發展,又往前跨一大步。
晶心長期耕耘學校多年,主要是為了回饋學術界,並致力於「科技源自於教育」的理念,故提供先進RISC-V核心運算處理器IP、系統晶片(SoC)技術、完整的訓練教材、專業的教學課程、實務的業界經驗與獨特的證照考試等多項技術與服務給予參加合作計畫的大學。
RISC-V因為其指令集開源、精簡、可模組化、可擴充的特點,市場潛力與發展備受重視。包括美國、歐洲、亞洲,許多業界與學術界全球之RISC-V愛好者積極投入開發RISC-V相關應用領域,造就產業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在所有超過120份的學校合約中,晶心提供學校最新的RISC-V開發工具軟體AndeSight、RISC-V指令集、除錯器、專案實作範例、驗證及演算法效能分析等。在課程教學部分,國立清華大學最早開始使用晶心提供的RISC-V開發工具軟體AndeSight於計算機結構課程與編譯器設計(Compiler Design)課程,也進一步購置RISC-V FPGA開發平台Corvette F1用於教學實驗項目及學生專題開發等。國立台灣大學資工系也持續使用晶心所提供的AndeSight於計算機結構課程與編譯程式設計課程。
在處理器系列授權專案部分,國立交通大學電子所方偉騏教授團隊透過合作方式獲得AndesCore V5 RISC-V N25核心運算處理器授權,主要應用在安全方面的研發,目前已經順利在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ape-out;交大電子所李鎮宜教授團隊採用晶心包含數位訊號處理(DSP)指令的RISC-V核心,開發人工智慧的臉部辨識系統,並將其成果發表在2019 RISC-V Taiwan workshop上。
人工智慧(AI)已經是世界科技的潮流,晶心所提供的RISC-V指令集架構,其靈活性可以讓開發者在AI和IoT領域都能快速實現很多創新的設計,其性能佳且兼具低功耗的優勢更是取勝的關鍵。目前晶心與學校開發AI項目除了交大電子所李鎮宜教授團隊的即時人臉偵測作業之外,還有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阮聖彰教授團隊進行AI合作,使用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開發深度學習加速器。ACE是晶心科技針對客製化延伸指令的架構開發工具,能提供客戶端自行加入指令,可於短短數十秒內產生自定延伸的指令和相關軟體工具鏈,有效優化系統效能。
晶心新RISC-V處理器支援向量延伸架構
晶心科技日前宣布推出AndesCore 27系列處理器核心,成為RISC-V指令集架構中支援向量延伸架構(RISC-V V-extension)的處理器。同時,晶心也重新設計記憶體存取子系統,加速存取的頻寬以及效率。目前已提供最早的授權者使用,預計2020年第一季正式開放對外授權。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表示,27系列處理器的問世表示晶心科技與RISC-V技術又達到一個重要的里程碑,RISC-V向量延伸架構超越當前可授權的RISC-V處理器核心技術,把RISC-V帶入當今市場。客戶對於該研發團隊的信心,使晶心科技實現此具有挑戰性的願景。從訂定規格到交付設計,團隊僅花不到9個月。
對於許多新興應用的問世,如AI、AR/VR、計算機視覺、加解密技術和多媒體應用等,需要對大量矩陣數據進行複雜的計算。不像其他進階SIMD架構只能提供被控制架構所限制相對狹窄的性能,RISC-V向量延伸架構設計一組功能強大的指令集,支援可縮放的數據寬度,靈活的微架構設計,並為記憶體子系統保留系統層次的優化空間。藉由AndesCore 27系列處理器,晶心為RISC-V產業界提供高效能和靈活性,帶領RISC-V架構進入可延伸性計算效能(Scalable Performance)的領域。
晶心偕同Deeplite推生活應用深度學習模型
晶心科技與新創公司Deeplite日前宣布將攜手合作,在基於AndeStar V5架構的晶心RISC-V CPU核心上配置高度優化的深度學習模型,使AI深度學習模型變得更輕巧、快速和節能。
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蘇泓萌博士表示,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業需要在該公司具有DSP指令的RISC-V核心如A25和D25F上運行嵌入式、優化的深度學習模型以加速深度學習演算,Deeplite提供一個可以在晶心內部使用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讓客戶將在晶心RISC-V CPU核心上的深度學習演算法,運用至資源有限的邊緣裝置。
近年來,諸如支援人工智慧(AI)的家庭助理等智慧裝置如雨後春筍般普及,為將極精簡的深度學習模型應用至日常生活提供了理想平台。為追求低功耗和低計算資源且有效運行,智慧裝置必須易於使用並能實時回應使用者請求。如今,因應複雜的AI模型計算和功耗需求,大多數智慧裝置必須將用戶數據和需求發送至雲端執行AI處理,再將結果傳回智慧裝置。
Deeplite的CEO Nick Romano表示,對於這次合作感到非常興奮,Deeplite不僅在最小精度的影響下提供高達69倍深度學習模型的最佳化,也自動化以前費時又容易出錯的人工的神經網路架構設計。過去需要花費數週反覆測試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自動完成。結合Deeplite的Lightweight Intelligence和晶心的CPU,使雙方更進一步將AI推廣於日常生活中。
晶心科技和Deeplite聯手推出解決方案,使諸如智慧家庭助理的人機互動界面可以在本地操作,且幾乎不需要連線至雲端;當智慧家庭助理通過小型攝像機偵測到人時,裝置將會自動喚醒。其目標為優化在第一個採用DSP SIMD ISA的商業RISC-V核心Andes A25和D25F上運行的深度學習模型,適用於低成本的AI邊緣運算應用。該團隊從在13MB大的VWW(Visual Wake Words)視覺喚醒關鍵詞數據集上訓練的MobileNet模型開始,使用Deeplite的硬體感知最佳化引擎,在精準度只降低1%的情況下,自動發現、訓練和運用小於188KB的新模型。
透過將Deeplite的最佳化技術與晶心的RISC-V CPU相結合,為如語音識別或人員偵測等所需的微控制器級記憶體及運算要求,原始設備廠商(OEM)和應用開發人員可以提供讓使用者可將數據保留在裝置上,亦同時仍能提供在世界各地真實環境下AI需有的實時且無縫響應等優勢。
晶心科技與Secure-IC策略聯盟加強網路安全
晶心科技日前宣布與Secure-IC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出安全、高效能的處理器。Andes RISC-V處理器整合Secure-IC的Cyber Escort Unit,針對物理性和網路攻擊,包括緩衝區溢出、錯誤注入攻擊、跨越或取代指令等提供保護,並符合安全評估共通準則(Common Criteria)的高安全等級(EAL)認證與PP0084保護描繪(Protection Profile)認證。此外,該解決方案與DARPA推出的硬/韌體系統安全集成(SSITH)程序亦一致。
隨著連線設備普及,攻擊者破壞性越來越強,為網路安全帶來巨大跳戰。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博士表示,樂見與Secure-IC合作提供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設計強韌的物聯網SoC。藉Secure-IC的Cyber Escort Unit整合平台、FPGA原型就緒解決方案與Andes RISC-V處理器,讓SoC設計人員容易防止外部攻擊。Secure-IC執行長Hassan Triqui亦表示很高興能整合解決方案與處理器,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能的處理器,保護系統安全免受資安威脅。
整合平台透過逐步護送程序,即時降低零日攻擊頻率,填補軟體網路安全和硬體間的資安漏洞,安全實現高效能需求。此產品為硬體網路安全奠定基礎,成為市場上結合檢測與欺騙網路攻擊的解決方案,具確定時間性,適合即時性及關鍵任務應用(如汽車安全性要求),也適用於檢測網路實體系統上來自物理改變或網路攻擊的問題。
晶心攜手Silex Insight推出RISC-V信任根IP解決方案
晶心科技宣布與領先具彈性選項的安全IP廠商Silex Insight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推出基於Andes RISC-V CPU的低功耗、高彈性的信任根完整解決方案。此健全的安全解決方案非常適合對安全性敏感的應用,現在已經可以透過晶心科技和Silex Insight進行購買。
Silex Insight推出的高階eSecure IP模組為安全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能防止機密資訊外洩,並提供安全啟動、密鑰認證與應用程序的保護。AndesCore高效能、低功耗的二級管線RISC-V CPU核心N22與eSecure模組緊密整合,能完整可靠地控制與執行安全保護功能。eSecure模組可配置性高,在安全功能、性能、面積和功耗上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適合很多應用,例如物聯網,儲存裝置與通訊等應用。
Silex Insight安全產品銷售和行銷總監Pieter Willems表示,eSecure信任根完整解決方案嵌入晶心的N22 RISC-V CPU核心,能幫助客戶輕易有效地防止惡意攻擊,確保裝置的高度安全性。我們能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給追求高階安全性、高效能的SoC製造商。
晶心科技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蘇泓萌博士表示,信任根已經成為許多設備和連網服務的必要特性。我們非常興奮小面積的N22 RISC-V處理器能結合Silex Insight eSecure IP模組平台,為SoC設計公司提供可配置且高效率的安全解決方案。
專訪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 人工智慧推升RISC-V大幅成長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表示,RISC-V的成長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在過去幾年IC設計業者認為有著即便無法像NVIDIA或其他大廠在成為AI領先者,但也會盡量將些許的AI技術融入到原本的應用之中。如此一來,便多多少少會採用晶心旗下的產品,也因此,RISC-V處理器的需求便明顯上升。
林志明進一步說明,RISC-V處理器系列於2018年呈爆發式成長,全年授權案件數也高速攀升,在已簽定的21份的RISC-V解決方案授權合約當中,超過三分之一授權予中國廠商,另三分之一為台灣廠商,其餘授權合約分布在美國、韓國及日本。晶心與合作伙伴攜手開發的產品應用十分廣泛,包括區塊鏈、通訊設備、指紋辨識、可编程邏輯閘陣列、物聯網、應用程式安全和固態儲存設備。
另一方面,在AI驅動RISC-V需求持續成長的同時,為讓更多開發者加入RISC-V架構開發各種應用,晶心也致力透過「EasyStart」RISC-V推廣聯盟拓展RISC-V市場版圖,藉此幫助該公司的設計服務合作夥伴掌握基於RISC-V的SoC設計及開發最新趨勢。EasyStart聯盟成員遍布全球,成員數已達15家,並正朝著20家的目標邁進。
據悉,EasyStart聯盟成員包括Alchip、ASIC Land、BaySand、CMSC、EE Solution、INVECAS、MooreElite、PGC、SiEn(Qingdao) Semiconductor、Silex Insight、Socle、XtremeEDA等,這些公司涵蓋90奈米至10奈米的製程技術,有些公司則同時提供SoC設計和一站式服務。這些聯盟成員將會以晶心科技的V5 RISC-V處理器核心為客戶提供完整RISC-V設計服務解決方案。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表示,人工智慧與RISC-V息息相關,進而推動晶心旗下處理器持續成長及授權合約增加。
人工智慧推升 晶心RISC-V授權合約大幅成長
人工智慧(AI)驅動RISC-V需求大幅上揚,晶心科技指出,自2017年第四季陸續面世的RISC-V處理器系列於2018年呈爆發式成長,全年授權案件數高速成長,已授權的RISC-V解決方案包含32位元的N25F/A25及64位元的NX25F/AX25。RISC-V開放式架構的熱潮勢不可擋,包含中國、台灣之亞太市場及美國市場均廣為採用。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表示,RISC-V的成長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在過去幾年IC設計業者認為有著即便無法像NVIDIA或其他大廠在成為AI領先者,但也會盡量將些許的AI技術融入到原本的應用之中。如此一來,便多多少少會採用晶心旗下的產品,也因此,RISC-V處理器的需求便明顯上升。
林志明進一步說明,RISC-V處理器系列於2018年呈爆發式成長,全年授權案件數也高速攀升,在已簽定的21份的RISC-V解決方案授權合約當中,超過三分之一授權予中國廠商,另三分之一為台灣廠商,其餘授權合約分布在美國、韓國及日本。晶心與合作伙伴攜手開發的產品應用十分廣泛,包括區塊鏈、通訊設備、指紋辨識、可编程邏輯閘陣列、物聯網、應用程式安全和固態儲存設備。
另一方面,在AI驅動RISC-V需求持續成長的同時,為讓更多開發者加入RISC-V架構開發各種應用,晶心也致力透過「EasyStart」RISC-V推廣聯盟拓展RISC-V市場版圖,藉此幫助該公司的設計服務合作夥伴掌握基於RISC-V的SoC設計及開發最新趨勢。EasyStart聯盟成員遍布全球,成員數已達15家,並正朝著20家的目標邁進。
據悉,EasyStart聯盟成員包括Alchip、ASIC Land、BaySand、CMSC、EE Solution、INVECAS、MooreElite、PGC、SiEn(Qingdao) Semiconductor、Silex Insight、Socle、XtremeEDA及三家不具名的合作夥伴。這些公司涵蓋90奈米至10奈米的製程技術,有些公司則同時提供SoC設計和一站式服務。這些聯盟成員將會以晶心科技的V5 RISC-V處理器核心為客戶提供完整RISC-V設計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