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施耐德

施耐德

- Advertisment -

碧澄偕施耐德建造有機智慧住宅

在塵囂紛擾的城市中享有片刻寧靜,對現代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身處270 度環景平面別墅「碧澄 Gramercy」卻讓夢想變得如此簡單。以大自然為韻底,結合科技與智慧,「碧澄 Gramercy」正在打造北台灣獨有的有機、溫度智慧住宅。前鄰台大後花園的保護濕地景觀,後面社區內打造的中央生態智慧公園、以挑高環保落地窗取代實體牆面的外觀設計讓美景盡收眼底,「碧澄 Gramercy」以自然平衡、居住安全與智慧化應用為建築理念,結合施耐德電機居家能源與安全監控管理解決方案、智慧整合各種聯網設備的應用,讓「碧澄 Gramercy」成為活用科技打造禪意生活的藝術品,更是都市便利與大自然融合的典範。 為打造有機智慧住宅,襄澐建設負責人郭飛龍邀請專為台灣豪宅打造智慧家居的易控智慧生活科技作規劃。易控執行長周世泰以具有高擴充、整合性與安全性的法國施耐德電機居家能源與安全監控管理產品為基礎,提供包括能源管理、監控與智慧聯網等先進功能,提供住戶安全智慧的幸福綠療生活。 家電智慧操作為住戶透過手機APP,除了可以隨時掌握與遙控各種設備的用電狀況及居家安全,包括燈光、音響、電視、窗簾、視訊;家用電器用品等客製化智慧功能一應俱全;綠能化的智慧能源管理則提供不只室內更包括公共空間的能源管理;監控數據與應用公共空間耗能管理,像是停車場的耗電與燈光運用排程等,透過系統及數據進行能源管理;室內電器綠能省電則透過施耐德的智慧配電盤、無線電表搭配智慧感測器,大耗電家電如烤箱、陶爐等可在住戶出門後自動斷電,回家後自動復電,智慧節能、安全性高。此外,更可隨時監控家電耗電數據,立即使用APP進行溫度及亮度管控,施耐德的創新應用大幅節省住家費用並友善地球。 良好安全規格,安全零風險的低壓配電保護系統,為家人安全全程把關。電線走火所釀製的災害成為居家安全的不定時炸彈,電線是被動接收電的設備,斷路器才昰主動設備,斷路斷開迴路,可以切斷因過載或短路發生的不正常電流,保護下游負載及用電人員的安全。 「碧澄 Gramercy」所使用的主要為施耐德電機同時符合IEC 60947工業標準 與 IEC 60898 家庭用戶標準的Acti9斷路器產品線,此產品擁有多項高安全係數功能,提供居家安全保護。 專利技術,保護負載,有效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除了對人身安全的重視,延長家中電器產品的使用壽命更是施耐德產品擁有的優勢,包括三極限流技術、Visi Trip故障顯示窗格、Fast Closing 快速閉合設計等多項獨家專利技術協助保護負載,有效延長家中貴重家電、電器產品的使用壽命。 而直覺清晰的安全性設計,讓安全防護看得見,Visi Safe損壞指示:綠色O.OFF指示表示斷路器處於安全使用狀態;指示消失時,表示斷路器損壞需更換Visi Trip故障顯示窗格,則在發生過載或短路時,紅色窗格顯示能讓操作人員快速發現因故障斷開的設備,減短檢修時間。
0

施耐德醫療服務物聯網解決方案 樹立長照環境新標準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於8/20「醫療照護&長照機構智慧防災應變管理研討會」活動中分享EcoStruxure For Healthcare數位醫院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並與擁有40年以上專精於各種樓宇智慧系統整合的認證夥伴百控企業合作,為智慧醫療院所提供提升安全性、患者滿意度及營運效率的雲端監控管理系統。更結合施耐德EcoStruxure Building在全球五星級飯店的最佳典範管理與應用,提供台灣需求高速成長的長照樂活機構舒適、安心的智慧建築解決方案。 施耐德EcoStruxure For Healthcare數位醫院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架構在安全的部分,提供即時的總體設施及房況管理,從緊急求救、一氧化碳偵測、瓦斯偵測、漏水偵測、手術室穩定電力供應、醫護中心的即時監控、CCTV與門禁、消防系統的智慧連動、能源管理等一應俱全,高標準維護入住者的安全性。 除了安全性,舒適與尊榮感更是長照機構強化使用者滿意度與尊重的重要,結合飯店式的居住條件,包括舒適的溫濕度與空氣品質、各種情境燈光、窗簾與多媒體的連動與控制、預先冷暖房、門禁出入房卡管理等,調整環境去符合居住者的生活需求、打造一個高品質、尊榮且貼心舒適的智慧居住空間。 施耐德的EcoStruxure For Healthcare更可透過能源管理儀表板為長照機構進行能耗管理,透過介面清晰的數據管理持續優化機構運營績效,譬如:同時觀看設施內人數,並可即時顯示各類用電資訊與設施內人數的交叉比,以及各類用電的即時趨勢圖;可制定變壓器容量或契約容量標準線,隨時比照各類用電情形,避免過載或超約罰款。方便調整與制定用電需量的管理計畫;可即時監看設施內各商店的用電情形與分類。並可轉換成對各商店店家的應收電費帳單;尚有房況管理、客戶滿意度、關鍵電力監控等多項管理功能。
0

施耐德EcoStruxure IT Expert 90天免費試用

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宣布,為共同協助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與滿足遠距管理的需求,旗下APC品牌即日起針對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雲端監管工具-EcoStruxure IT Expert提供企業90天免費試用。透過施耐德創新的機房基礎設施管理科技,協助中小企業客戶做到遠距、自動化的監控與能源管理,共同創建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過去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在於IT基礎設備分散各地,難以集中管理、產生問題更無法提前甚至即時反應。資料中心是現在企業營運的核心,一旦無預警故障,企業的營運就有可能停擺,因此穩定性向來是此一系統在設計時的重要考量。而資料中心的故障大多來自於現場處理人員之操作疏失,然而現在企業的資源有限,維運人員工作負擔龐大,因此透過各項感測器連接與大數據分析,將可協助企業降低維運人員負擔,同時提升管理效能,讓系統更穩定。且客戶均希望能在錯誤發生前產生預測,避免損失、降低風險,也因此雲端化的集中管理平台就成為新世代機房的設計重點。 架設在Microsoft微軟Azure雲端平台上的EcoStruxure IT Expert屬於EcoStruxure IT物聯網三層式架構解決方案中針對IT基礎設施、設備監測的雲端工具,可以透過其偵測系統擷取UPS、空調、環境、配電等基礎設施資料以及支援Redfish通訊協定監測IT伺服器之溫度、風扇、狀態等資訊,將其集中管理與監測,當設備發生異常,系統可直接透過手機App主動發出訊息通知管理人員,管理者可透過其可視化介面,快速掌握設備狀態,並由數據分析出設備的可能故障時間與能效對比。 EcoStruxure IT Expert更同時支持多廠商的設備接入,可進行歷史數據查詢以及分析報表等。其中UPS報表,可以對APC單相進行電池耗損評估,以預測電池可能發生故障的時間。並可依使用者喜好製作客製化儀表板,將一些關鍵設備的狀態及數據甚至PUE直接顯示在網頁上,此外,施耐德更致力於嚴密開發與測試,遵循GDPR保障客戶的資料隱私與完整,以及數據傳輸、保存與應用程式之安全。 EcoStruxure IT Expert即日起開放免費試用申請,試用期限為90天,可同時連接5台設備進行測試。除了雲端版的ITE外,on-premise在地化部署的Data Center Expert(DCE)也同步開放免費試用,滿足客戶不同維運與資安管理上的需求。  
0

施耐德宣布台灣區總經理由張智斌接任

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宣布自2020年6月1日起任命張智斌(Tze Ping Teoh)接任台灣區總經理。他在2014年加入施耐德電機馬來西亞分公司,過去6年累積了廣泛的實戰經驗,包括產品管理、通路行銷到策略與業務發展等方面。就任現職之前,是施耐德居家解決方案暨流通事業部業務的業務副總裁,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 其擁有金融專業的工商管理碩士及學士學位,在產品管理和通路管理方面擁有逾22年的經驗,並擔任主要管理職位16年以上的經驗。加入施耐德電機之前,曾服務於Microsoft微軟,Philips飛利浦和Samsung三星等知名國際企業。除了推動業務成長、發展通路生態系統和建立經營團隊以因應未來所需之外,他還成功地進行了公司內部的重大轉型。 張智斌總經理表示,台灣一直以來都是本公司高度重視的市場,為響應政府推動的綠色能源、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方針,以工業物聯網IoT的開放式架構EcoStruxure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從互聯產品到邊緣控制等。透過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邊緣運算及雲端分析服務,協助客戶充分發揮物聯網的潛力,使其業務更安全、有效率、具連網性以及永續性。
0

施耐德電機2020創新日 台灣場虛擬展會6/18壓軸上線

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有鑑於全球產業正因AI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疫情後時代帶來衝擊與鉅變,企業要增加競爭力、創造差異化,勢必得強化兼具韌性與彈性的數位轉型浪潮,因此施耐德與全球合作夥伴首度攜手舉辦系列線上展會「施耐德2020創新日:彈性數位轉型」,無償分享可以支持組織創新所需的韌性、彈性和敏捷性的數位基礎架構,台灣場將在6月18日(四)舉行。 本次虛擬線上展會將由施耐德關鍵電力部門總裁、行銷長、技術長及首席產品顧問、產業專家,針對市場趨勢展望與創新應用於線上開講,並搭配不同行業分組討論,再結合線上虛擬展覽,包含企業機房、邊緣運算、行業應用、資通訊通路等四大展示主題,企圖引領企業疫後超前部署,進行韌性數位轉型。 為了讓全球IT資料中心專業人員、IT代理商、IT解決方案提供者、廠務專業人員、承包商及工業系統整合商等,相關產業專業人士一次了解施耐德最新EcoStruxure解決方案及應用趨勢,特別邀請知名創新演說家Omar Hatamleh以及IDC、Canalys等研究分析機構意見領袖、知名企業如DELL、AVEVA、HP等產業推手、合作夥伴以及專家們,共同探索如何應對挑戰,希望在新的能源與電力世界中,不分國度不分產業,一起共創事業永續營運新未來。 本次虛擬展會同步分享完整的產業教戰手冊、邊緣機房設計指南,提供全球全方位的資料中心、邊緣運算,以及關鍵能源管理等創新解決方案。
0

施耐德關鍵電力事業部2019年屢獲肯定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在日前宣布旗下關鍵電力事業部(Secure Power Division)在2019年共斬獲了20多個國際獎項,這些獎項橫跨領導力、產品和計畫等領域,展現其在資料中心和IT基礎建設領域的地位。除此之外,關鍵電力事業部最近更在獨立研究機構Canalys的「2019 EMEA通路領導力矩陣 (EMEA Channel Leadership Matrix)」中獲得冠軍(Champion status)頭銜,同時亦在許多媒體,產業分析專家及產業機構的各項評比中名列前茅。 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事業部執行副總裁Pankaj Sharma表示,該公司在過去一年中所獲得的認可,鞏固該公司於業界的地位,信守對客戶、員工和環境的責任;同時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進而使所有人都可以生活在全面電氣化以及數位化的世界。這些獎項彰顯努力付出終能成功達成目標。 施耐德電機的關鍵電力事業部在資料中心產業的歷史十分長久,現今該部門正在推動全面的網路邊緣轉型。其資料中心和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在2019年屢屢獲獎而備受肯定,其中包括EcoStruxure IT Expert及EcoStruxure Pod資料中心。 根據Infonetics Research的資料顯示,每年光是環境風險所造成的停機意外占資料中心運作中斷原因的11%。針對邊緣資料中心環境的管理及監控,施耐德電機亦推出了NetBotz監控管理系統,包含NetBotz Rack Monitor 750和NetBotz Camera Pod 165。NetBotz 750從根本全面創新,透過多種感測器以及監視設備,為IT專業人員提供必要的監控能力,以應對邊緣資料中心等高度專業化的關鍵設施可能發生的環境威脅,如失火、風災等嚴重意外,不僅可協助簡化IT專業人員在管理上的困難度,也能有效降低邊緣資料中心的實體安全風險。 以UPS不斷電系統以及機房基礎設施管理著名的APC by Schneider...
0

提升建築舒適度/營運效能 智慧照明添感測/通訊技術

在當今「綠能環保」的趨勢下,打造能夠節約能源的智慧建築(不論是商業大樓、工廠或住宅),將是確保節能結構的必要先決條件,智慧照明因而受到極大關注,因為燈光系統的耗電量和空調並列為占建築物總耗能量的最大比重。另一方面,隨著WELL建築概念的興起,智慧照明也成為提升人在建築物內的體驗度、舒適度的關鍵角色,因為燈光系統可說是人們進入到智慧建築後感受到的第一個環節。基於上述原因,照明系統開始增添更多通訊技術、感測器、軟體等,以實現照明控制、空間規劃分析、依據人們心理/生理情況,自動調整色溫及亮度提升舒適度等。 施耐德(Schneider)樓宇事業部總經理郭念慈(圖1)表示,目前建築已不再只是朝著「綠建築」發展,如何讓在建築裡面的人感到舒適、自在,是另一個建築設計重點。建築和人是密不可分的,人的一天有約90%以上的時間都待在建築物裡頭(不論上班、下班),也因此,建築應該要提供一個令人感到舒服,且適合健康的環境;也因此,近來除了綠建築標章外,WELL建築的標章和概念也逐漸興起。 圖1 施耐德(Schneider)樓宇事業部總經理郭念慈表示,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WELL建築概念和標準也逐漸興起。 WELL建築概念起 照明系統從使用情境出發 據悉,WELL是WELL建築標準(源自美國的健康建築標準)的簡稱。WELL的管理方為美國公益性企業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 IWBI)。 WELL是全球首部專注透過室內環境來提升人體健康與福祉的建築認證標準,最初於2012年9月由前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向全球推廣而問世,並於2014年10月正式發佈WELL v1版。該標準從對人體健康與福祉最直接相關的空氣、水、營養、光、健身、舒適及精神這七大領域進行評估,由協力廠商認證機構GBCI獨立認證。 2018年WELL v2試行版問世,截至目前,全球已有952個項目註冊了WELL建築標準,其中114個專案獲得認證;而亞洲成為WELL建築標準全球領先市場,有253個項目總共超過600萬平方米的面積已註冊,其18個專案獲得認證。 換句話說,未來智慧建築並不只是涵蓋節能、綠能等概念,同時還要能保有健康、舒適感受,讓建築物當中的人有更好的體驗;換言之,智慧建築在設計上開始轉向「以人為本」設計概念,也就是以人為出發點,眾多的功能會源自於人與人、人與建築物的互動與需求。 也因此,隨著智慧建築設計朝向以人為本的方向前進,智慧照明也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創新設計或應用,而是開始從「使用情境」為出發點,將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需求納入設計考量,以打造更舒適、有著更好體驗的照明環境,相關的應用案例也不斷浮現。 例如,目前已有商業大樓開始將照明系統結合更多感測器,像是紅外線、超音波等,以偵測辦公場域是否有人,若該區域沒有任何員工,照明系統便會自動關閉或是調整燈光亮度;同理,若偵測到區域內有員工,照明系統也會自動開啟/調整燈光亮度。另一種應用則是,在窗邊裝設照度計並與照明系統連接,讓照明控制隨著陽光大小而自動調整燈光亮度。 除了商業大樓之外,另外像是愈來愈多的五星級酒店也已陸續改成無房卡系統,也就是客房不採用插卡供電的方式,而是透過感測器(例如人體溫度偵測)偵測房內是否有人,以提供電力、空調及燈光照明等。施耐德表示,上述的應用不僅實現有助節能,同時也是以「WELL」為出發點,讓建築物裡的人(不論是員工、房客等),都感到更舒適。 然而,為了實現更WELL的照明控制,讓建築物裡的人能有更舒適的體驗,意味著照明控制系統相較於過往將變得更加複雜,像是增添了感測器、採光/日光採集、可定址配件、控制序列排程、可移動的固定遮陽裝置,同時也整合樓宇自動化系統(BAS)等,也因此,開放性系統平台重要性也日與俱增。 郭念慈指出,IoT時代到來,要接軌的產品愈來愈多,一棟建築物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設備需要連接,這些設備跟系統平台必須講「同一種語言」,也就是要能夠互相連接,系統平台須支援各式通訊協定,才得以實現更智慧化、更符合人性的應用。因此,該公司旗下的EcoStruxure平台的最大特色便是其開放式架構與極高的相容性,透過各界專家的進駐、優化與完善EcoStruxure,該平台成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可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據悉,EcoStruxure平台根基於物聯網,透過其三層架構,第一層為聯網產品、第二層邊緣控制以及第三層雲端應用分析服務,成為樓宇、資料中心、工業以及電網等各大領域客戶的堅強後盾。其中,第三層的雲端應用分析服務會在收集建築的運作資訊後進行深度分析,並產出詳盡的分析報告,該份報告能夠針對建築的設備提供預測維護方面的建議,也能提供客戶及物業管理公司人員針對該建築的營運建議,有效簡化管理複雜度、提升決策精度與建築使用效能。 增添雷達感測器 智慧照明用途更廣泛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資深行銷經理張文貴(圖2)則指出,照明即服務(Lighting-as-a-Service) 正引領智慧建築的數位化轉型,而隨著IoT應用興起,以照明添加更多感測器功能,提供了更多創新加值服務的發展契機。舉例來說,具備雷達感測器能偵測人員摔倒,或能偵測生命徵象的照護燈具,在台灣這樣的高齡化國家中便相當重要。為此,英飛凌便以高精準度的雷達技術,讓照明不再只是單純提供照度的功能,而是成為建構智慧建築中重要的一環。 圖2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資深行銷經理張文貴指出,照明系統開始添加更多感測功能帶動建築轉型。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總監梁錦文(圖3)說明,雷達能測量速度、距離和角度,包括水平和垂直、進而實現精準的位置映射和3D追蹤。當人們進入建築物時,基於雷達感測的檢測解決方案便可透過智慧照明裝置檢測人流及位置。 圖3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總監梁錦文添說明,加雷達可讓照明系統實現更多創新應用。 以英飛凌在香港科學園設立的智慧室內照明為例,在室內照明的筒燈(Downlight)內加裝雷達感測器,除了提供照明功能之外,還能即時監測人流,提供建築物出入口的進出人數、目前建築內人數等即時數據,並可分析人員進出的尖峰時間等資訊,讓智慧建築系統可依此調整燈光或空調,強化能源管理並提升用戶舒適度。當然,除了雷達之外,智慧照明也可搭配簡易的被動式紅外線(Passive Infrared Sensor, PIR)感測器,出發點為節能考量。 張文貴透露,隨著IoT演進,聯網照明愈來愈受到歡迎,無論是採用有線、無線或混合式的連線功能,感測器技術在過去幾年裡有相當驚人的成長,而為了提升感測精確度,感測融合(Sensor Fusion)的技術也愈來愈受到關注。 張文貴說明,Sensor Fusion結合2種以上的感測器,是能進一步提升精準度的另一項技術。例如,該公司以自有的MEMS麥克風和壓力感測器為基礎,搭配英飛凌XMC MCU內建的AI機器學習演算法,開發出「智慧玻璃爆破警報系統」,可大幅降低誤報率;除此之外,英飛凌也開發了微型化的PAS CO2感測器 (PAS=Photo Acoustic Spectroscopy, 光聲光譜法),可依照光量自動調整空調或照明系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燈具上所安裝的感測器越來越多,LED驅動器也必須隨之變更設計,因應此一趨勢,英飛凌也備有XDPL數位LED驅動器控制器系列。該系列產品搭配CoolMOS系列,不僅提升效率,還能大幅減少外接元件的數量,而且功能組合更多樣化,能讓LED驅動器更輕易容納到空間有限的燈具內;並能迅速將即時的電源管理資料和診斷功能傳送到大樓管理系統(BMS),展現優異的系統管理效率。 張文貴認為,照明即服務的趨勢興起,也正引領智慧建築的數位化轉型;且隨著AI演算法與機器學習的結合在近期有長足的進展,幫助感測器或感測器中樞變成效能強大的邊緣裝置;而待5G站穩腳步後,相信商用智慧照明的市場便能加速起飛。而該公司也透過旗下高度整合化的雷達感測器解決方案,為智慧照明帶來了創新的直觀感應功能,並降低能源損耗;未來也將以旗下高可靠度及高穩定度的廣泛感測器產品組合,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更多元加值的應用場景,讓智慧建築更加智慧。 智慧照明身兼節能/提升營運效率要角 除了提升人的舒適度和體驗之外,智慧照明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重要功用,便是提高建築物營運效率(節能、空間規劃等)。Arm物聯網事業群業務總監粘靜芳(圖4)表示,智慧照明不只是對節能有益,更是建築物業主提升營運效率、空間規劃、提升個人化體驗的重要手段。目前建築物業主面臨著提升營運效率(將建築物每平方公尺的使用面積價值最大化)與為居住者(或在建築物內的人)提供更佳體驗的壓力,需要具有更好洞察力的物聯網技術來預測、分析空間使用狀況解決這些挑戰。也因此,智慧照明不只是單純的提供容易、方便的照明控制,同時也是建築物節能、提升舒適度體驗、空間利用等的關鍵基礎架構。 圖4 Arm物聯網事業群業務總監粘靜芳表示,智慧照明是建築物業主提升營運效率的重要手段。 換言之,愈來愈多的業主期望智慧照明除了照亮建築物之外也能「照亮其營運業務」。也就是透過智慧照明實現自動化並收集空間數據、連結建築物內各種設備、系統(例如空調、暖氣),好達到降低能源使用效率、營運成本、實現空間優化、提供員工生產力等目標,以獲取更大的業務收益。所以,已有越來越多的建築物加快導入智慧照明系統,根據市調機構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預測,在2020年,全球所有的照明設備將會有25%變得更智慧化。 芯科科技(Silicon Labs)物聯網資深產品經理Nick Dutton(圖5)則指出,因應氣候變化挑戰及降低能源成本,愈來愈多的產業和消費者相繼採用綠色環保和永續能源的政策或方案。對於商業建築而言,降低能源成本即意味著提升營運效益,相較於家庭消費者,商業電費要高得多,因此商業環境可從增強的照明控制中受益。舉例來說,當辦公室工作人員或建築工人不在場的時候,照明系統可以自動變暗或是熄滅;或者是照明系統可以確定能源使用熱點,以更加瞭解使用案例(或使用習性),並可以實施解決方案以減少和優化照明面積。 圖5 芯科科技(Silicon...
0

施耐德攜手國立勤益科大跨國產學合作推數位轉型

近年全球戮力發展工業4.0,其中台灣中小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潛在動能,為進一步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政府推行的5+2產業創新計劃中納入智慧機械全力提供企業發展工業4.0所需人才。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共同合作,運用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和平台,針對工業4.0與物聯網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升級既有傳統機台成為智慧化設備,未來更將針對產業需求培育種子教官,為企業數位轉型打下良好基礎,提升產業與人才競爭力。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孫志強表示,施耐德電機明白現今台灣機械業主對人才的需求,因此與國立勤益科大共同合作,藉由提供EcoStruxure Machine Advisor機械雲、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AOA)工業擴增實境顧問服務以及我們自主研發、應用於機器學習的智慧刀具損耗預知系統,成立施耐德電機機械雲技術合作暨訓練中心,學生透過操作實際應用於業界的新興科技加強即戰力,消弭產學落差、打造產業轉型基礎。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文淵指出,台灣傳統機械業的痛點在於技術傳承往往是以師傅帶學徒的方式,但老師傅退休後新人難以留住,導致技術難以傳承,因此容易出現人才斷層,降低產業競爭力。施耐德電機藉由與國立勤益科大的產學合作,從潛在人才的教育著手以及新興科技改善人才斷層,為企業轉型打下良好基石。 施耐德電機提供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的三大解決方案,首先透過Augmented Operator Advisor(AOA)工業擴增實境顧問服務系統將傳統技術傳承模式升級為數位化SOP流程,可大幅縮短操作人員一半以上的教育訓練時間,並透過AR虛擬擴增實境技術來解決過去複雜冗長的控制器程序流程,以指引步驟的模式快速讓新生力軍快速上手實現快速維護,並結合Machine Learning Tool Condition Advisor智慧刀具損耗預知系統,提升耗材使用率;最終透過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的第三層—Machine Advisor機械雲,將現場關鍵加工的參數、機台稼動率、即時刀具壽命等數值上傳至雲端,操作人員不僅可在雲端看到異地的設備運載情況,還能透過其分析功能同步獲得機台運作及預測維護建議,有效提升機台運作效率。而施耐德電機在未來還會將上述解決方案進一步運用於超音波加工領域,廣泛用於難以加工的物件。 近年新興科技如5G、AI等技術蓬勃發展,進而帶動各國製造業轉型與升級加速,智慧化科技的創新應用效益更值得關注。孫志強指出,CNC銑床加工是個較為獨特的產業,透過與國立勤益科大的合作,成立跨領域團隊量身定做產業解決方案,除有助於生態圈形成,更透過產業供給與需求橋接產生經濟效益。 施耐德電機目前已完成EcoStruxure物聯網平台相關解決方案的建置,在未來將協助國立勤益科大把解決方案應用於教學,並培育種子教官,讓學生具備應用最新技術的能力外,更將偕同這些人才共同推動相關技術創新,讓台灣人才與技術透過產業與世界鏈接,推動台灣經濟再創高峰。
0

施耐德全面展出半導體產業創新能源解決方案

5G、AI、物聯網與自駕車的發展可望於2025年將全球IC營收提升到1,728億美元,同步帶動半導體產業擴廠與產線更新的需求;產線投資的高昂成本與日趨複雜的製程技術,則令半導體業者對廠區規劃的要求日益嚴苛,使得具效益與穩定性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成為台灣半導體業者穩健發展、尋求超越中國及南韓的關鍵。在半導體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完整展出開放式物聯網EcoStruxure解決方案,從軟硬體、專家團隊到資產全生命週期管理,全方位協助業者打造高效能、安全、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 耐德電機曾與英特爾(Intel)、甲骨文(Oracle)、三星電子(Samsung)等對關鍵電力有高度需求企業共同合作開發能源解決方案,並獲Intel選為策略性合作夥伴、頒予首選供應商獎,充分瞭解半導體業者在能源及廠房管理的痛點與需要。 施耐德電機台灣區總裁毛莉莉表示,除了基本的軟硬體產品,是否能在安全環境中運行、是否具備深度know-how的專家團隊、未來有無擴充性以及完善的資產全生命週期管理,更是半導體解決方案所必須。資安管理更是半導體產業關切的重點;施耐德電機產品通過多項資安認證,與多家國際企業的合作已證明施耐德電機系統的資訊安全性,我們更已加入國際自動化協會(ISA)成立的全球資訊安全聯盟,協助制定全球資安規範,將豐富的資安管理經驗分享給全球產業。 EcoStruxure是施耐德電機開發的創新解決方案,搭配工業物聯網(IIoT)設備的聯網感測、分析、擴增實境等先進的數位科技應用,可針對配電、電網、樓宇、IT企業機房、機器與廠房等提供節能安全控制、自動化與資產設備管理等客製化的解決方案。EcoStruxure迄今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其OT設備端佈署地點超過48萬個,擁有2萬多名系統整合商和開發人員,並連結超過40種數位服務及160多萬項資產。 保護電驛是配電盤中最重要的組件,對廠房電力的穩定舉足輕重。施耐德電機將保護電驛智慧化,其中壓保護電驛Easergy P5具備多種功能,包括支援七種通訊協定、內建弧光保護,符合IEC 61850 Ed. 1和Ed. 2的資訊安全防護標準;Easergy P5更採用抽換式設計,需要維護時不需停機,10分鐘內迅速復原,大幅降低維護成本與時間。Easergy P5並整合IoT數位應用體驗,施耐德電機專家可根據EcoStruxure平台三層架構所收集的資料進行預測分析,協助客戶保護與控制關鍵資產。
0

施耐德推動半導體能源管理/自動化數位轉型

5G、AI、物聯網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創造了成長契機,也同時面臨大量晶片需求以及異質整合、先進製程等創新製造技術所帶來的電力管理壓力;因此有效且穩定的廠區能源管理方案成為半導體業者穩健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累積豐富經驗,洞察半導體產業需求,將在9月18日~20日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4F高科技廠房專區攤位L0500展出,擴大展示開放式物聯網平台EcoStruxure解決方案,針對廠房節能安控、設備管理等展出EcoStruxure Power、IT、Machine與Asset資產生命週期管理等解決方案,從IIoT設備聯網分析到擴增實境等數位科技應用,打造整廠能源到產線監控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透過全球的最佳典範(Best Practice) 幫助半導體廠房提升電力穩定性、可靠度與使用效率,降低電力耗費及人員作業管理成本。 施耐德電機半導體業業務副總經理劉慧瑾博士表示,施耐德電機成立超過180年,也歷經四次工業革命,一路伴隨與見證製造業不斷的成長與精進;隨著工業4.0時代來臨,施耐德電機藉由與世界各行業領導者的成功合作經驗,提供智慧且開放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因應半導體業在能源管理上的各項需求。我們希望,透過SEMICON Taiwan展示EcoStruxure工業物聯網的平台應用,能夠與台灣半導體業者在能源管理上共同轉型升級,並成為半導體業者最堅實的後盾。 18日上午10:40,施耐德電機國內外專家亦將在TechXPOT創新技術發表會發表專題演講,介紹工業物聯網時代半導體產業的創新電力管理解決方案,歡迎有興趣的業者報名參加,了解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在半導體產業能源管理的深度觀點與解決方案。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