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達
拓展業務/加速自駕發展 Waymo宣布販售Honeycomb光達
為促進自駕車發展以及拓展創新應用,同時推動光達業務,Waymo決定提供旗下自行研發的光達(LIDAR)「Laser Bear Honeycomb」讓合作夥伴也可以使用;換言之Waymo除了自行研發自駕車之外,也開始投入光達銷售市場。
Waymo光達團隊負責人Simon Verghese表示,Waymo正為自動駕駛以外的公司提供自己開發的感測器,從機器人技術、國防、農業技術等等開始,幫助他們提升技術水平。該公司旗下的3D光達Laser Bear Honeycomb,已可以提供特定合作夥伴使用。
據悉,Waymo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已有十多年,但在計劃的最初階段,Waymo僅開發了自己的軟體,感測器仍是以購買現成的方式為主。然而經過多次的測試,Waymo了解到現成的感測器逐漸無法滿足市場要求的水準。於是,在2011年Waymo著手開發自己的感測器,其中包括三種不同類型的光達。
Waymo計劃提供合作夥伴使用的光達為Laser Bear Honeycomb。Honeycomb的特點是有相當寬敞的視角,其垂直視角為95°,再加上360°水平視角,意味著單一Honeycomb可以達成三個一般3D感測器堆疊起來才能達成的效果。
另外,Honeycomb發射的光脈衝會多次返回,因此當Honeycomb發射出一束光脈衝時,它不只能看到光脈衝接觸的第一個物體,它可以在光脈衝的視線路徑上看到多達四個不同的物體(比方說,它可以看到樹枝前方的樹葉,以及樹枝本身)。這提供了對周遭環境更完整且詳細的視野,以發現可能被忽略的物體。
值得一提的是,Honeycomb的最小距離(Minimum Range)為零,這代表它可以立即看到感測器正前方的物體。這個特性在關鍵的時刻能發揮相當重要的功能,例如感測近物和即時避開障礙物。
概念車/高運算晶片紛現 CES 2019再嗅自駕商機
自動駕駛依舊是本屆CES展會的熱門重點之一,眾多汽車、晶片大廠也趁CES發表最新解決方案與合作策略。例如BMW、豐田(Toyota)、福斯(Volkswagen)等相繼展示自駕概念車;而NVIDIA、高通(Qualcomm)等晶片業者則推出更強大的自駕運算平台,在在顯示自動駕駛仍將是2019半導體業最夯的議題之一。
概念車紛紛展現 汽車躍CES展示亮點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研究員謝騄璘表示,汽車可說是家與辦公室之外,最重要的「空間」與「時間」,也因此,自動駕駛、車聯網等發展熱潮仍有增無減,且依舊是CES的展示重點,各大汽車品牌或是半導體大廠均積極在展會中提出概念車或相關解決方案,進一步描繪、引導未來生活情境樣貌。
例如BMW展出兼具自駕與傳統設計的全新內裝座艙「Vision Inext」,當車輛以「Boost模式」手動駕駛時,方向盤將會伸至駕駛人前方,而原本與地板密合的踏板組也會同步升起。反之,當車輛轉為「Ease」自動駕駛模式時,方向盤與踏板組則會收起,讓駕駛人獲得更加充裕的內裝座艙空間。
又或是豐田也展示「ACES」和「Moox」兩款自動駕駛概念車艙,以及新一代自動駕駛平台「TRI-P4」。首先是針對Level 4自駕車的概念艙ACES,由於Level 4仍非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因此ACES依舊配有方向盤,並配備儀表組、非傳統資訊娛樂系統等。
至於針對Level 5的自駕車概念艙Moox(結合Mobile和Box二字),則以移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為基礎概念,思考在不同移動情境需求下,車艙需要回應乘客娛樂、健康、購物、旅行或商業等不同應用。
另外,新一代的自動駕駛平台TRI-P4,則是新加裝了2支攝影機,除了可以增強兩側的辨識性能之外,針對自駕車,在前後也新增了2台專門設計的影像感測器;且雷達系統針對車輛周遭的近距離偵測進行最佳調校,同時還搭載了擁有8顆光電偵測頭的光達。
當然,除了BMW和豐田之外,其餘汽車大廠例如福特、福斯、通用、奧迪、現代,以及本田等,也競相在CES展會中大秀旗下自駕車方案;簡而言之,CES 2019汽車可說是躍居智慧載具焦點,各大車廠皆卯足全力,展現具多元創意的車用電子平台及概念車。
謝騄璘進一步說明,從各大車廠的展示來看,可歸納出幾項未來智慧汽車的發展方向,分別為:自駕車周邊的感知架構將以光達強化側邊感知嚴密度,而車頂模組化設計將更具創造美感及添加防護攝影鏡頭;未來車輛車體將可與底盤分離,同一底盤搭配不同需求特用車體;以及隨著5G興起後,5G平台將為移動個人空間實現可即時會議討論及享受高畫質影音娛樂等。
自駕熱潮帶商機 晶片軍備競賽全面啟動
上述提到,汽車應用成CES 2019展會重點,不僅各大車廠卯足全力,車用電子半導體業者也火力全開,趁此紛紛展示其在自動駕駛的研發進展或應用方案。
NVIDIA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亮相
因應自駕發展,NVIDIA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商用Level 2+自動駕駛系統「NVIDIA DRIVE AutoPilot」,其整合多項突破性AI技術,將促使監督式學習的自駕車於明年開始量產。
該解決方案提供自動駕駛感知以及融入眾多AI功能的駕駛座艙環境,車廠能透過此解決方案向市場推出各種精密的自動駕駛功能,以及智慧駕駛艙輔助與視覺化能力。
NVIDIA自主機器部門副總裁Rob Csongor表示,一個完整的Level 2+系統需要的運算效能與精密軟體遠超過目前市售車款所搭載的系統,而NVIDIA DRIVE AutoPilot可滿足此一需求,不僅能讓車廠搶在2020年快速部署各種先進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並將此解決方案加速升級至更高層級的自動駕駛。
DRIVE AutoPilot首度整合高效能NVIDIA Xavier系統單晶片(SoC)處理器,以及最新NVIDIA DRIVE軟體,可處理許多用於感知功能的深度神經網路(DNN),藉由環繞車身各處的攝影機擷取外部的感測器資料及駕駛艙內部狀況,打造出完整的自動駕駛能力,包括切入高速公路車道、變換車道以及建立個人化地圖。駕駛座艙內的功能包括駕駛人監控、AI副駕駛功能以及車載電腦視覺系統的先進駕駛座艙視覺化。
NVIDIA DRIVE AutoPilot的核心為Xavier SoC,這顆系統單晶片提供每秒30兆次運算的處理能力,且具備專為安全打造的Xavier融入冗餘與分集(Diversity)的設計概念,內含6種不同類型的處理器以及90億個電晶體,使其能即時處理龐大的資料。
另外,DRIVE...
感測融合技術助力 自駕車安全性大幅提升
自駕車感測與融合技術商機不斷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 Consulting(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Consulting)之預估,2017年台灣車用電子約占台灣車輛零組件37%,產值超過新台幣2,080億元,隨著台灣車用電子產值逐年成長,預估2020年可超過新台幣2,700億元,成長力道不容忽視。而未來隨著通訊與感測融合技術成熟,將創造更多元的自駕車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商機,台灣廠商若能掌握這波商機,並推出自動駕駛之關鍵系統、零組件與應用服務,將更有機會打入國際供應鏈,創造台灣產業之更多元化之發展。
自駕車的另一個商機,以車廠為例,根據Euro 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和ANCAP澳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分別擔任歐盟和澳洲第3方獨立車體安全認證單位,共同在「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期」發表「配備自動緊急剎車(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AEB)車輛在現實世界發生追撞之有效性研究報告」(Effectiveness of Low Speed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Real-world Rear-end Crashes)。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有安裝「AEB自動緊急煞車」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車輛,在車速小於50公里/小時,可減少38%的追撞意外事件。
向來在車用安全配備法規與撞擊測試標準等領域,執全球牛耳地位的美國,日前在AEB領域又有重要突破之舉,在DOT美國交通運輸部(U.S....
艾邁斯半導體於CES展示感測最新技術
為因應未來重重挑戰全球領先的高效能感測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ams)於2019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消費電子展上展示多種針對行動設備、電腦、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的領先技術。
在位於威尼斯人酒店(The Venetian)29樓的「感測即生活」展出空間中,可以親身體驗突破性的感測解決方案,包括:監控血壓的醫療級可穿戴設備;可用於智慧手機、電腦、汽車及機器人的最先進3D技術;用於無邊框手機的OLED解決方案;將圖片提升到專業水準的色彩感測器;提供更愜意ANC體驗(數位和類比)的小巧但強大耳塞式的技術。
也能了解ams的業界領先3D技術如何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從固態光達(LiDAR)到3D汽車啟用及操控,再到3D解決方案以及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先進聽取能力。
艾邁斯半導體執行長Alexander Everke表示,ams,感測就是生活,該公司創新的感測方案存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層面。此外,該公司更持續投資以保持技術最前沿的地位,繼續引領新的市場趨勢,提供客戶超乎預期的實用技術並協助其實現差異化。
貿澤供應適用於車用攝影機與ADAS應用序列器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開始供應Texas Instruments(TI)的DS90UB935-Q1序列器。這款汽車級序列器出自TI FPD-Link III系列,是專為支援受空間限制的高速原始資料感測器所設計,適合用於攝影機、衛星雷達、LIDAR和飛行時間(ToF)等應用。
貿澤電子所供應的TI DS90UB935-Q1序列器提供了高速正向通道和超低延遲的雙向控制通道,支援單條同軸電纜或屏蔽雙絞線(STP)電纜供電。序列器相容於視訊資料的MIPI CSI-2介面,可提供每秒2.5 Gbits以上的頻寬。本裝置提供多種先進的診斷與資料保護功能,包括CRC資料保護、感測器資料完整性檢查、I2C寫入保護、電壓與溫度測量、可程式警報及線路故障偵測,能支援自主駕駛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
DS90UB935-Q1序列器支援寬廣的作業溫度範圍,範圍介於-40至105°C,並採用小巧的5mm×5mm VQFN封裝。結合TI DS90UB936-Q1等配套的解除續列器使用時,DS90UB935-Q1可提供精準的多重攝影機感測器時脈和感測器同步。DS90UB935-Q1裝置符合汽車應用的AEC-Q100標準,包含HBM ESD分類3A級和CDM ESD分類C6級。
車用光達2023年市場規模達63億美元
車用感測器近年來的成長力道強勁,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宣布,2016~2022年間,汽車雷達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3%。自動緊急煞車(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AEB)應用是77GHz雷達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2022年全球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美元。另外,光達(LiDAR)的汽車應用市場在2017~2023年期間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3%,市場規模將從7億2600萬美元,成長到63億美元。
隨著最近對安全的強烈關注,ADAS的市場潛力已經擴展到中階汽車,隨著自動駕駛的出現,另一個趨勢是使用角落雷達進行汽車360°監視。這些短程和中程雷達採用24GHz技術,未來將以79GHz模組支援。事實上,自2010年以來,自駕車的LiDAR相關的專利每年成長21%。
與此同時,半導體製造商提供高性能解決方案,使毫米波雷達能夠以可靠和準確的方式運行,這對安全功能至關重要。他們提出了GaAs、SiGe BiCMOS和RFCMOS平台的技術。關於汽車77 GHz雷達晶片,目前主要採用130nm SiGe,恩智浦和英飛凌為最大供應商,RFCMOS技術正在與德州儀器等半導體公司進入市場,其技術製程為45nm,ADI採用28nm CMOS製程。